临床基础检验学共35页文档

合集下载

临床基础检验学

临床基础检验学
临床基础检验学
第一篇 血液学检查
• 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资料组成的红色粘稠混悬液。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 胞和血小板。血浆是复杂的胶体溶液,组分非常恒定,其中固体成份占8-9%, 包括各种蛋白(抗体、酶、凝血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无机盐、激素、维生 素和代谢产物。水分占91%-92%。 正常成人血量经贸部占体重的7-9%,即60-80ml/kg体重。成人平均血量 5L左右。其中血浆经贸部占55%,血细胞经贸部占45%。血液的PH为7.357.45,比密为1.050-1.060,相对粘度4-5,血浆渗量(渗透压)为290310mosm/kgH2O,血液离体后数分内即自行凝固。 血液通过循环系统与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密切嫡系,参与机体呼吸、运输、 防御、调节体液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等各项生理活动,维持机体正常新陈代谢 和内外环境的平衡。在病理情况下,造血系统的各种疾患,除直接累及血液 外,常有影响全身组织器官,例如贫血患者,由于血液携氧功能减低,可使 全身各脏器缺氧,导致循环、消化、神经、呼吸、泌尿等系统出现相应的临 床表现和体征;反之各组织器官的病变也可直接或间接地引起血液发生相应 变化,比如全身各组织的感染性炎症可引起血液内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的 改变。因此,血液检验不仅是诊断各种血液病的主要依据,对其它系统疾病 的诊断和鉴别也可提供许多重要信息,是临床医学检验中最常用的,最重要 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 第一章 一般性操作技术 第一节 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血液标本的采集是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在环节,可分为毛细血管采血法和静脉采 血法。需要血量较少的检验,如手工法或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细胞计数,常用毛细 管采血法。需血量较多检验,如红细胞比积、临床生化检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血细 胞计数一般用静脉采血法。特别是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无论仪器进样品多少,为防 止血样中小凝块的形成,保证仪器进样时标本能充分混匀,原则上均应使用静脉血。 毛细血管血和静脉血之间,无论细胞成分或化学组成,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差异。在判 断和比较所得结果时必须予以考虑。 某些生理因素,如吸烟、进食、运动和情绪激动等,均可影响血液成分。甚至一 日之间,白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各亚群的比例等参数均有一定 的波动。服用某些药物可能明显干扰实验,得出假象结果。因此采血时,应询问是否 服用过明显干扰试验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关尽可能在一定 时间在避免干扰因素条件下进行,以便于比较和动态分析。 一、毛细血管采血法 成人常用手指或耳垂采血。耳垂采血痛较轻,操作方便,适用于重复采集,特别 是手指皮肤粗厚者,但耳垂外周血循环较差,血细胞容易停滞,受气温影响较大,检 查结果不够恒定。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积结果均比静脉血高,特别 是冬季小波动幅度更大。手指采血操作方便。可获较多血量。婴幼儿手指太小可用拇 指或足跟采血。严重烧伤患者,可选择皮肤完整处采血,采血器以用带带三棱针或专 用的“采血针”为好,特别是后者有利于采血技术的质量控制,为了避免交叉应严格 实行一人一针制。应注意穿刺的深度的适当,切忌用力挤压,以免混入组织液,影响 检验结果。

临床检验基础知识课件共29页文档

临床检验基础知识课件共29页文档


2 临床基础检验试剂的分类
第一类产品: 1.微生物培养基( 不用于微生物鉴别和 药敏试验);
2.样本处理用产品, 如溶血剂、稀释液、 染色液等。
↓ 例如:血细胞检测溶血剂
2 临床基础检验试剂的特点
1 、技术不断创新 诊断试剂行业具有技术水平高,知识密集,多学
科交叉综合的特点,是典型的技术创新推动型行业 。过去20年,诊断试剂先后经历了化学、酶、免疫 测定和核酸探针等4 次技术革命,不断推动临床诊 断试剂技术发展。不仅灵敏度、特异性有了极大地 提高,而且应用范围迅速扩大,操作门槛逐步降低 ,使临床诊断试剂的商业价值日趋重要。从诊断试 剂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生命科学的发展正成为这 个行业技术发展创新的推动力,基因芯片技术、特 异性同源检测技术等已经应用于诊断试剂的最新开 发中。
2 临床基础检验试剂的分类
按照医学检验项目和采取的技术方法:
1.免疫诊断 2.血糖监测 3.临床生化 4.血液学 5.快速诊断 6.分子诊断
目前国内市场上所应用的体
外诊断试剂主要包括临床生化诊 断试剂、免疫诊断试剂和核酸诊 断试剂等。生化诊断试剂和免疫 诊断试剂目前市场份额较大,而 核酸分子诊断试剂是诊断试剂中 技术最先进,增长最快的类别。
2 临床基础检验试剂的特点
2 、质量要求严格 诊断试剂是检测患者是否患病和病情程度的基本
工具,其结果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医生的诊断和患者 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进 步,对于医学检验的要求越来越精确量化,从而对 诊断试剂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临床基础检验试剂的特点
3 、品种多样化 诊断试剂的主要用途是为医疗进行先验性的服务, 而随着医学的发展,对诊断结果的区分度和精确度 要求越来越高,各种疾病的检测都需要专门的诊断 试剂,所以诊断试剂的品种非常多样化,目前世界 上在产的诊断试剂大约有50000种。 体外诊断试剂,包括可单独使用或与仪器、器具、 设备或系统组合使用,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 监测、预后观察、健康状态评价以及遗传性疾病的 预测过程中,用于对人体样本(各种体液、细胞、 组织样本等)进行体外检测的试剂、试剂盒、校准 品(物)、质控品(物)等。

临床基础检验学课件模板-044(共55)

临床基础检验学课件模板-044(共55)

《临床基础检验学》:一、炎症时脱落细胞的一般形态 特征
一、炎症时脱落细胞的一般形态特征:
(1)鳞状上皮细胞增生:主要是生发层 细胞层资助明显增多。涂片中见底层细胞 成团脱落。细胞核增大,比正常大0。5-2 倍,染色质仍为细胞颗粒状,分布均匀, 可峥于少数染色质结块。核与胞质比例略 增大,核形态正常,人晨可见双核细胞。 增生活跃时细胞核可有轻度至中度不规则。 表层细胞成熟正常。 (2)纤毛柱状上皮细胞的增生:涂片中 见纤毛西半球状细胞核肥大,染色质颗粒 增粗,可见染色质结块,有时可看到双核
《临床基础检验学》:一、炎症时脱落细胞的一般形态 特征
一、炎症时脱落细胞的一般形态特征:
核内包涵体体积巨大,直径达8-10μm, 包涵体周围有沉晕。胞质内包涵体 体积较小,可含一个或数个,包涵体周围也有亮晕(图19-6)。电镜证实 包涵体由巨细胞病毒颗粒组成。
图19-6 巨细胞病毒包涵体 (二)上皮细胞增生、再生、化生时的脱落细胞形态 1。
《临床基础检验学》:一、炎症时脱落细胞的一般形态 特征
一、炎症时脱落细胞的一般形态特征:
图19-5 炎症病变的脱落上皮细胸形态改变示意图 上 炎症病变的鳞状细胸 下 炎症病变的柱状细胸 2。柱状上皮细胞:炎症时,纤毛柱状上皮细胞改变较明显的,常成处开 成排脱落,细胞经固缩退变不主。
《临床基础检验学》:一、炎症时脱落细胞的一般形态 特征
《临床基础检验学》:一、炎症时脱落细胞的一般形态 特征
一、炎症时脱落细胞的一般形态特征:
若鳞状化生细胞胞核体积增大,大小、形 态异常、核染色抟增粗,染色变深,则表 明要化生基础是发生了核异质称为异型化 生或不典型化生。 (三)各类型炎症的脱落细胞特征 炎症可分为包性、亚急性、慢性和肉芽肿 性炎症四种类型。前三种是按炎症疾病的 病程分类;后者则由特殊病原引起,其局 部由具很强吞噬能力的巨噬细胞组成,常 呈慢性经过。

临床基础检验学课件模板-001(共55)

临床基础检验学课件模板-001(共55)

《临床基础检验学》:二、静脉采血法
二、静脉采血法:
血液标本的保存条件非常重要,不适当保 存直接影响实验结果。文献报导,既便将 血浆放在4。C冰箱内保存,24小时后的因 子活性也仅为采血后即刻实验结果的5% (减少95%),而供血液分析仪进行细胞 计数的血液只能在室温下保存,低温保存 可使血小板计数结果减低。因此,应根据 实验项止确定最佳的保存条件。
《临床基础检验学》:绪言
绪言:
用药后定期观察血红蛋白、红细胞及网织 红细胞的变化,如见网织红细胞增加,随 之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也有上升,说明用 药得当,疗效好,预后佳;反之如不见肉 织红细胞数增加,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也 无变化,说明疗效不佳。在更换各种抗贫 血药治疗后,如仍无疗效,得示造血功能 低下,预后较差。 3。为预防疾病提供资料:预防为主是我 国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早期发民传染源, 及时制定预防措施,对控制疾病的蔓延至
《临床基础检验学》:第一篇 血液学检查
第一篇 血液学检查:
因此,血液检验不仅是诊断各种血液病的 主要依据,对其它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 也可提供许多重要信息,是临床医学检验 中最常用的,最重要的基本内容。
《临床基础检验学》:第一节 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第一节 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血液标本的采集是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在 环节,可分为毛细血管采血法和静脉采血 法。需要血量较少的检验,如手工法或半 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细胞计数,常用毛细 管采血法。需血量较多检验,如红细胞比 积、临床生化检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血 细胞计数一般用静脉采血法。特别是全自 动血细胞分析仪,无论仪器进样品多少, 为防止血样中小凝块的形成,保证仪器进 样时标本能充分混匀,原则上均应使用静 脉血。
《临床基础检验学》:绪言

临床基础检验学课件模板-040(共55)

临床基础检验学课件模板-040(共55)

《临床基础检验学》:第一节 胃液检查
第一节 胃液检查:
胃液过多或过少均可出现许多症状,或成 为疾病的原因之一。测定胃盐酸分泌量是 常用的测量胃分泌功能的试验。 2。胃蛋白酶(pepsin)由胃腺的主细胞 分泌,先以下具活性的酶原形式分泌出来, 在盐酸的作用和已激活的胃蛋白酶的自身 催化下转变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胃蛋白 酶是胃液内几种消化酶中最主要的一种, 因此以胃液中胃蛋白酥含量代表胃液的消 化力。
《临床基础检验学》:第一节 胃液检查
第一节 胃液检查:
H2受体拮抗剂或抗胆碱能药和抗酸剂的必 须分别在72小时或24小时之前停用。如果 检查目的是为了了解除H2受体拮抗剂对泌 酸的确良作用则不能停药,此时胃酸测定 应在早晨服药后一小时进行。 2。胃液分泌刺激剂及用法:胃酸测定包 括基础胃酸排量与给刺激后的最大胃酸排 量两面三刀部分,尤其以后者为重要,故 必须给刺激剂。
《临床基础检验学》:第一节 胃液检查
第一节 胃液检查:
胃蛋白酶能水解除蛋白质,其最适合反应 PH为2。随着PH的升高活性降低,池达到 PH6以上时即可发生不可逆的变性。因此 当胃内容物进入小肠以后,胃蛋白酶即失 去作用。患者胃酸缺乏和疾病,特别是恶 性贫血患者可无胃蛋白酶。这是因为胃粘 膜萎缩,使胃蛋白酶原分泌减少;又由于 低酸或无酸,即使有少量酶原分泌,也不 能成为吸活性的酶。
《临床基础检验学》:第一节 胃液检查
第一节 胃液检查:
其中G细胞分泌胃泌素,有刺激胃酸分泌 之作用,是调节胃酸妥泌的一种主要内泌 素。 一、胃液成分 胃液(gastricjiuce)分泌有三个主要作 用:①启动蛋白质的消化;②将摄入的食 物进行物理与化学的预处理,合其成为一 种能适应小肠消化的混合物;③分泌的内 因子能种进维生素B12在小肠内的吸收。

临床基础检验

临床基础检验
第十一页,共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第一次课设计
1. 基本情况介绍 ①分组,讲解纪律。
②老师和学生自我介绍。
2. 进入教学主题
①教师学生模拟采血过程,学生体会病人的焦急、无奈,教师说明善待患者的要求,检验的重要性。
②教师展示申请单,学生观察说出申请单信息,教师讲解各信息作用。 ③教师展示正常血常规化验单,学生观察检验项目及参考值,教师讲解血液生理。
参考资料
检验医学网上资源库 青岛大学临床基础检验教学资源库
第十五页,共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教学设计
步骤
教学内容
引入案例告知教学目 的
操练
深化1 深化2 深化3 深化4 归纳
引入发热病例,诊断治疗需要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 告知教学内容目的。 比较五类白细胞模式图:大小、核、胞质颗粒颜色(初步掌
握差别) 辨认典型真实图片
辨认非典型真实图片
辨认真实标本
判断患者炎症类型
白细胞分类意义
教学方法
讲授 设问启发 师生互动
提问 提问 巡回个别指导 巡回个别指导 讲授
教学手段 课件演示 课件演示 课件演示 课件演示 实践操作 实践操作 课件演示
学生活动 回答设问 回答比较结果 辨认并说明理由 辨认并说明理由 个人操作 个人操作
实训教学模块
血液常规检验 血凝检验
尿液检验
粪便检验
其他体液检验 综合实训
第七页,共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课程设置与岗位能力需求对接
1 检验专业能力
2 课程定位与整合
4 实训模块
检验工作
岗位
3 教学目标
第八页,共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原则

临床基础检验学课件模板-003(共55)

临床基础检验学课件模板-003(共55)
《临床基础检 验学》
课件模板-3
《临床基础检验学》:二、血红蛋白测定
二、血红蛋白测定:
(一)血红蛋白分子结构及成分 血红蛋白是在人体有核红细胞及网织红细 胞内匐成的一种含色素辅基的结合蛋白质。 色素部分是亚铁血红素,蛋白质部分是珠 蛋折,血红素是由原卟啉和铁原子组成的 一种结合物,亚铁原子的六个配位键中的 四个与原卟啉的四个吡咯坏的氮原子相边, 一个与珠蛋白的肽链F肽段第八个氨基酸-----组氨酸的咪唑基相边,另一个键则 可逆性地与氧结合,完成运氧功能。
《临床基础检验学》:二、血红蛋白测定
二、血红蛋白测定:
国内多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血红蛋白测定 法,其原理是,除SHb外,血液中各种Hb 均可与低浓度SDS作用,生居SDS-Hb棕红 色化合物。其吸收曲线波峰在538nm,小 组谷在500nm 肩峰在560nm。由于摩尔消 光系数尚未最后确认,因此不能用吸光度 A直接计算Hb浓度。本法可用HICN法定值 的抗凝血或溶血液,制备标准工作曲线, 间接计算血红蛋白浓度本法的优点是操作 简单,呈色稳定,准确性和精确性符合要 求无公害,在全国临床检验方法学学术会
《临床基础检验学》:三、红细胞形态检查
三、红细胞形态检查:
无中心浅染色区,似球形。常见于遗传性 球形细胞增多症和伴有球形细胞教育界多 的其它溶血性贫血。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 贫血、新生儿溶血病以及红细胞酶缺陷所 致溶血性贫血等。 2。椭圆形红细胞(elliptocyte)细胞呈 卵圆形、杆形、长度可大于宽度3-4倍, 最大直径可达12.态检查
三、红细胞形态检查:
此种红细胞置于高渗、等渗、低渗溶液或 正常人血清内,其椭圆形保持不变,但幼 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均不呈椭圆形。在遗 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病有血涂片中此种 红细胞可达25%,甚至高达75%(正常人约 占1%)。 3。靶形红细胞(targetcell)红细胞中 心部位染色较深,其外围为苍白区域,而 细胞边缘又深染,形如射击之靶。

临床基础检验学课件模板-052(共55)

临床基础检验学课件模板-052(共55)

《临床基础检验学》:第二节 淋巴结针吸细胞检查
第二节 淋巴结针吸细胞检查:
其中最重要的是R-S细胞,又名霍奇金细 胞,有诊断意义。此细胞有三大形态特征: ①有异常巨大的核仁大于5μm,周边整齐, 呈蓝色或淡紫色,核仁周围透亮,在核仁 和核边之间有纤细的染色质丝连接。②细 胞核巨大,染色质疏松,车网状或水肿状, 核边厚而深染。③细胞体积大,直径可达 100-200μm(彩图16)。
《临床基础检验学》:第一节 概述
第一节 概述:
(二)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有:①被检者血小板数、出凝血 时间应正常;②穿刺前给患者解释术中情 况,以消除其恐惧心理;③被查者在拔针 后需平躺半小时以上,无不适再离开;④ 操作方法和制片技术要做到标准化;⑤细 胞病理诊断要以涂片中细胞成分为及形态 改变为依据,必须密切结合临床,以免造 成错误诊断;⑥一般阳性结果能肯定诊断 但阴性结果不宜完全否定,要与病理切片 诊断结合使用。
《临床基础检验学》:第二节 淋巴结针吸细胞检查
第二节 淋巴结针吸细胞检查:
此外由于胞浆RNA含量较高,故呈嗜双色 性或轻度嗜碱性,用甲基绿-派洛宁染色 呈阳性。R-S细胞可分为双核、巨核和多 核、单核三种类型。 表22-3 各型霍奇金病的细胞成分 类型R-S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细胞浆细胞 组织细胞淋巴细胞为主型+3+00+~3+结节 硬化型2++~3++++~3+混合细胞型 2+2+2++2+淋巴细胞消减型3+0~++~2++0~+ 2。
《临床基础检验学》:第一节 概述
第一节 概述:
⑤甩采集的细胞新鲜无自溶变性,不易发 生人为挤压,无组织切片的人为收缩,便 于镜下观察。且有利于电镜、细胞培养或 免疫细胞化学等其它实验室检查。 2。缺点:①由于吸取物小,仍有一定的 假阴性;甚至还有假阳性。有些病变主要 表现为组织结构异常而非细胞形态异常, 此时用本法诊断准确率不够高。②虽然可 鉴别肿瘤的妆、恶性、但对肿瘤的分型有 困难,分型准确率不够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