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高中数学会考复习提纲( 4)(2020年九月整理).doc

06高中数学会考复习提纲( 4)(2020年九月整理).doc
06高中数学会考复习提纲( 4)(2020年九月整理).doc

06年高中数学会考复习提纲4(第二册下B )

第九章 直线 平面 简单的几何体 1、 平面的性质:

公理1:如果有一条直线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公理2: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

那么它们还有其他公共点,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一条直线。

(两平面相交,只有一条交线)l P =???∈βαβα且l P ∈ 公理3: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强调“不共线”)

(三个推论:1、直线和直线外一点,2、两条相交直线,3、两条平行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空间图形的平面表示方法:斜二测画法(水平长不变,竖直长减半)

2、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相交,异面: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异面直线

(1)、异面直线判断方法:①定义,

②判定:连结平面内一点与平面外一点的直线,和这个平面不经过此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两在两不在) (2)

垂直相交(共面)、异面垂直,都叫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3)、空间平行直线:公理4: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3、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直线在平面内 直线在平面外 直线与平面相交,记作a α=A

直线与平面平行,记作a//α

4、直线与平面平行:定义:直线和平面没有公共点。

(1)、判定定理:如果不在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

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 (线线平行?线面平行) m l m l //,,且αα???α//l (2)、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 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线面平行?线线平行)m l l =?βαβα ,,//?l //5、两个平面平行:定义: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

(1)、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

推论: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与另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2)、性质定理:①两个平行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面面平行?线线平行) ②两个平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面面平行?线面平行)

③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两条平行线段相等。

平行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线线平行 线面平行 面面平行

6、直线和平面垂直:定义: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相交,且和这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叫直线和平面垂直。(常用于证明线线垂直:线面垂直?线线垂直) (1)、判定定理: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

a

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过斜线上斜足外一点,作平面的垂线,过垂足和斜足的直线叫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 (4)三垂线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则它和这条斜线垂直。

逆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则它和这条斜线的射影垂直。

7、两个平面垂直:定义: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直二面角,相交成直二面角的两个平面垂直。

(1)、判定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 (2)、性质定理: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面面垂直?线面垂直)

垂直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线线垂直 线面垂直 面面垂直

8、空间向量:在空间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空间任意两个向量都可用同一平面内的有向线段表示。 (1)、共线向量定理:空间任意两个向量,(0≠),//λ=? (R ∈λ) 空间直线的向量参数表达式(P 在面MAB 内的充要条件):

a t OA OP +=或OB t OA t AB t OA OP +-=+=)1( (a 叫直线AB 当2

1

=

t 时,点P 是线段AB 的中点,则)(21+=

(2)、共面向量定理:两个向量,不共线,则向量与 ,共面y x +=? (R y x ∈,) 平面的向量表达式(P 在面MAB 内的充要条件):y x +=或y x ++=

O 为空间任一点,当z y x ++=且1=++z y x 时,P 、A 、B 、C 四点共面。

(3)、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如果三个向量a 、b 、c 不共面,那么对空间任一向量p ,存在一个的唯一有序实数组x ,y ,z ,使c z b y a x p ++=, {,,}叫基底,、、叫基向量。

P

O

A

a

a

β

B

E

A

D α

如果三个向量a 、b 、c 不共面,那么空间向量组成的集合为},,,|{R z y x z y x ∈++=。 (4)、两个向量的数量积:><=?b a b a b a ,cos ||||,向量a 的模| a |:a a a ?=2||

向量在单位向量方向的正射影是一个向量,即><=?e a a e a ,cos ||, ⊥0=?? (5)

、 共线向量或平行向量:所在的直线平行或重合的向量; 直线的方向向量:和直线平行的向量;

共面向量:平行于同一平面的向量; 平面的法向量:和平面垂直的向量。 法向量的求法:设是),,(),,,(321321b b b b a a a a ==),,(z y x n =是平面的法向量,则:????

?=?=?0

。 9、 空间直角坐标系:单位正交基底常用},,{来表示。(如图)

=(1,0,0)=j (0,1,0)=(0,0,1)其中:12

=,12

=,12

=,0=?,0=?,0=?,

1、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设),,(321a a a a =,),,(321b b b b =,则

(1)),,(332211b a b a b a +++=+;(2)),,((332211b a b a b a ---=-; (3)),,(),,(321321a a a a a a λλλλλ=?=(R ∈λ); (4)∥332211,,b a b a b a b λλλ===?(即

λ===3

3

2211b a b a b a ); (5)00332211=++?=??⊥b a b a b a .

(6)332211b a b a b a ++=?;∵ a ·b =| a || b |cos <a ,b >

∴ ·=332211b a b a b a ++=232221a a a ++·2

32221b b b ++·cos <,>

由此可以得出:两个向量的夹角公式cos <,>=

23

222123

22

21

332211b

b b a

a a

b a b a b a ++++++

当cos <a 、b >=1时,a 与b 同向;当cos <a 、b >=-1时,a 与b 反向;当cos <a 、b >=0时,a ⊥b .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111z y x A ,),,(222z y x B ,),,(121212z z y y x x AB ---= A 、B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221221212)()()(z z y y x x d B A -+-+-=、

A 、

B 中点M 坐标公式:)(21OM +==)2

,2,2(2

12121z z y y x x +++ 10、角

(1)、等角定理: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并且方向相同,那么这两个角相同。 (2)、最小角定理:平面的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角是这条斜线和这个平面内任一条直线所成的角中最小的.公式:21cos cos cos θθθ?=; (3)、角的范围:

①、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范围:2

θ≤

< 两条直线所成的角的范围:2

θ≤

两个向量所成的角的范围:πθ≤≤0 ②、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范围:2

θ≤

<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范围:2

θ≤

③、二面角的范围:πθ≤≤0 (4)、定义及求法:

①、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已知两条异面直线a 、b ,经过空间任一点O 作'a ∥a ,'b ∥b ,'a 与'b 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叫做异面直线a 与b 所成的角(或夹角).范围:]2

,

0(π

α∈.

求法一:作平行线;求法二:(向量)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夹角的余弦的绝对值为两直线的夹角的余弦。 ②、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一个平面的斜线和它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的夹角;斜线和平面不垂直,不平行。

如果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则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是0。

的角。

求法一:公式21cos cos cos θθθ?=;求法二:解直角三角形,斜线、斜线的射影、垂线构成直角三角形;求法三:向量法:已知PA 为平面α的一条斜线,n PO ,连结OA 则∠PAO 为斜线PA 和平面α所成的角为θ,则

|),2

sin(|sin ><-=π

θ

|,cos ||,cos |=><=><=③、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二面角,直线叫二面角的棱;

二面角的平面角:垂直于二面角的棱,且与两个半平面的交线所成的角。 n 1和n 2分别为平面α和β则>=<21,n n θ

或<-=πθ总有,cos ||cos |21><=n n θ

若该二面角为锐二面角 则=θO

B

A C

α

1θ 2θ

θ

β

α

O

B

B ’

A A ’

若二面角βα--l 为钝二面角则arccos 2121-=πθ11、距离(满足最小值原理)

(1)、点到平面的距离:一点到它在平面内的正射影的距离; 求法一:解直角三角形;求法二:等积法,利用体积相等; 求法三:向量法:如图点P 为平面外一点,点A 为平面内的任一点,

平面的法向量为n,过点P 作平面α的垂线PO ,记PA 和平面α所成的角为θ, 则点P 到平面的距离|

||||||

|sin ||||n PA n PA PA PO d ====θ

(2)、直线到平行平面的距离:直线上任一点到与它平行的平面的距离;求法:转化为点到平面的距离求。

(3)、两个平行平面的距离:两个平行平面的共垂线段的长度;求法:转化为点到平面的距离来求。 (4)、异面直线的距离: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夹在异面直线间的部分;(公垂线是唯一的,必须垂直相交) 求法一:解直角三角形;求法二:异面直线上任意两点的距离公式:θcos 22

2

2

2

mn n m d l ±++= 求法三:向量法:先求两条异面直线的一个公共法向量,再求两条异面直线上两点的连线在公共法向量上

的射影长。设E 、F 分别是两异面直线上的点, n 是公共法向量,则异面直线之间的距离

12、棱柱

(1)、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相邻两个面的交线互相平行的多面体叫棱柱。

斜棱柱(侧棱不垂直底面)——直棱柱(侧棱垂直底面)——正棱柱(底面是正多边形的直棱柱) (2)

直棱柱的各个侧面都是矩形;正棱柱的各个侧面都是全等的矩形。

②、棱柱的两个底面与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对应边互相平行的全等的多边形。 (3)、平行六面体——直平行六面体——长方体——正方体,平行六面体?四棱柱 ①、平行六面体的对角线交于一点,并且在交点处互相平分;

②、长方体的对角线长的平方等于一个顶点上三条棱长的平方和;2

2

2

2

c b a l ++= ③、正方体的对角线长a l 3=,正方体的面对角线可构成一个正四面体(如图)。

13、棱锥

(1)、定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的多面体叫棱锥;

底面是正多边形,并且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的棱锥叫正棱锥。

(2)、性质:①、棱锥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则32

3

121222121,h h

V V h h S S ==;中截面。 ②、正棱锥各侧棱相等,斜高相等,各侧面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 ③、正棱锥的高、斜高和斜高在底面的射影组成直角三角形, 高、侧棱和侧棱在底面的射影组成直角三角形。

d =P

A

C

A

B

C

O O ‘

14、正多面体:每个面都有相同边数的正多边形,每个顶点都有相同的棱数。

15(((3)、两点的球面距离:经过这两点的大圆在这两点间的劣弧的长度,是球面上两点的最短连线的长度。 求法:球心角的弧度数乘以球半径,即R l ?=α。 (4)、球的体积公式:334 R V π=

,球的表面积公式:24 R S π= ,柱体h s V ?=,锥体h s V ?=3

1

第十章 排列 组合 二项式定理

1、计数原理:分类计数原理(加法原理)12n N m m m =+++.(每步都能完成)

分步计数原理(乘法原理)12n N m m m =???. (多步才能完成)

2、 排列:(1)定义: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n ≤m )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与顺序有关。

(2)、排列数公式: m n A =)1()1(+--m n n n =

)(m n n -.(n ,m ∈N *,且m n ≤).

(3)、全排列:n 个不同元素全部取出的一个排列;!n A n

n =;1

1

--=n n n

n nA A ;11n n n

n n n nA A A ++=-

(4)、价乘:正整数1到n 的连乘积; )!1(123)2)(1(!-?=????--=n n n n n n ;0!=1 3、组合:(1)定义: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n ≤m )个元素,并成一组,与顺序无关;

(组合完成了排列的第一步:m

m m n m

n

A C A ?=)

。 (2)、组合数公式: m

n

C =m n m m

A A =m m n n n ???+-- 21)1()1(=!!!)(m n m n -?(n ,m ∈N *

,且m n ≤);10=n C ;

(3)组合数的两个性质:m

n C =m

n n

C - ;m n C +1

-m n

C =m

n C 1+;例如1121++++=++++r n r n r r r r r r C C C C C .

4、二项式定理 :(1)、定理:n

n n r r n r n n n n n n n n b C b a C b a C b a C a C b a ++++++=+--- 222110)( ;

例:n n

n r r n n n n x C x C x C x C x ++++++=+ 2211)1(;熟练公式的顺用和逆用。

(2)、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第r +1项):r

r n r n r b a C T -+=1)210(n r ,,, =,处理常数项等有关的问题。

(3)、二项式系数:①、定义:二项展开式中的系数),,2,1,0(n r C r

n =叫二项式系数; ②、性质:对称性:C n

m

=C n n -m ;,直线2

n

r =是函数=)(r f ),,2,1,0(n r C r

n =的对称轴;

增减性与最大值:(当n 为偶数时,中间一项最大:2

n

n C ;当n 为奇数时,中间两项最大:212

1+-=n n

n n C C )

各二项式系数和:C n 0+C n 1+C n 2+ C n 3+ C n 4+…+C n r +…+C n n =2n (表示含n 个元素的集合的所有子集的个数)。

奇数项二项式系数的和=偶数项二项式系数的和:C n 0+C n 2+C n 4+ C n 6+…=C n 1+C n 3+C n 5+ C n 7+…=2n -1

(4)、多项式各项系数(赋值法):n

n n x a x a x a x a a b ax x f +++++=+= 332210)()(,则)0(0f a =, 各项系数和:)1(3210f a a a a a n =+++++ ,另外)1()1(3210-=-++-+-f a a a a a n n

偶数项系数和:2)1()1(420-+=+++f f a a a ,奇数项系数和:2

)

1()1(531--=+++f f a a a

第十一章:概率:

1、概率(范围):必然事件: P(A)=1,不可能事件: P(A)=0,随机事件: 0

2、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m P A n

=

. 3、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互斥事件A ,B 分别发生的概率的和P(A +B)=P(A)+P(B).

n 个互斥事件分别发生的概率的和:P(A 1+A 2+…+A n )=P(A 1)+P(A 2)+…+P(A n ).

“至少有一个发生”:)(1)(B A P AB B A B A P -=++, “至多有一个发生”

)(1)(AB P B A B A B A P -=++对立事件:事件A 、B 不可能同时发生,但A 、B 中必然有一个发生;即A 、B 对立:P (A )+ P(B)=1 4、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独立事件A ,B 同时发生的概率:P(A ·B)= P(A)·P(B). n 个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P(A 1· A 2·…· A n )=P(A 1)· P(A 2)·…· P(A n ).

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某事件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1).k k n k

n n P k C P P -=-

2018年高中数学会考题

2018年高中数学会考题

2018届吉林省普通高中学业模拟考试(数学)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籍号、科考号、试卷科目等项目填写或涂在答题卡在试卷规定的位置上。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本试题分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书面表达题。试卷满分为120分。答题时间为100分钟。 3.第Ⅰ卷的选择题答案都必须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选择题答案写试卷上无效。 4.第Ⅱ卷的答案直接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上,注意字迹清楚,卷面整洁。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的.第1-10每小题3分,第11-15 每小题4分,共50分) 1.已知集合{0,2},{|02}M N x x ==≤<,则M ∩N 等于 ( ) A .{0,1,2} B .{0,1} C .{0,2} D .{0} 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若 ac>bc , 则 a>b B .若a 2>b 2,则a>b C .若a>b,c<0,则 a+c

C .65π D .32π 4.已知奇函数()f x 在区间[3,7]上是增函数,且 最小值为5,那么函数()f x 在区间 [-7,-3]上( ) A .是减函数且最小值为-5 B .是减 函数且最大值为-5 C .是增函数且最小值为-5 D .是增 函数且最大值为-5 5. 函数2 ()1log f x x =-的零点是( ) A. 1 B. (1,1) C. 2 D. (2,0) 6.在等比数列{}n a 中,若3 2 a =,则12345 a a a a a = ( ) A. 8 B. 16

吉林省高中会考数学模拟试题Word

2016年吉林省普通高中学业考试模拟试题(数学)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科考号、试卷科目等项目填写或涂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本试题分两卷,第1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书面表达题。试卷满分为120分。答题时间为100分钟。 3.第1卷选择题的答案都必须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4.第Ⅱ卷的答案直接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上,注意字迹清楚,卷面整洁。 参考公式: 标准差: 锥体体积公式: V= 31S 底·h 其中.s 为底面面积,h 为高, 柱体体积公式 V=s.h 球的表面积、体积公式 S= 2 4R π V=343R π 其中.s 为底面面积,h 为高, V 为体积 ,R 为球的半径 第1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第1-10小题每 小题3分,第11-15小题每小题4分,共50分) 1.设集合M={-2,0,2},N={0},则( ). A .N 为空集 B. N∈M C. N M D. M N 2.已知向量(3,1)=a ,(2,5)=-b ,那么2+a b 等于( ) A (1,11)- B (4,7) C (1,6) D (5,4)- 3.函数2log (1)y x =+的定义域是( ) A (0,)+∞ B (1,)-+∞ C (1,)+∞ D [1,)-+∞ 4.函数sin y x ω=的图象可以看做是把函数sin y x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 倍而得到的,那么ω的值为( ) 222121[()()()]n s x x x x x x n =-+-++-L

高中数学会考复习资料基本概念和公式

高中数学会考基础知识汇总 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 一.集合 1、 集合的有关概念和运算 (1)集合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元素a 和集合A 之间的关系:a ∈A ,或a ?A ; 2、子集定义:A 中的任何元素都属于B ,则A 叫B 的子集 ;记作:A ?B , 注意:A ?B 时,A 有两种情况:A =φ与A ≠φ 3、真子集定义:A 是B 的子集 ,且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 ;记作:B A ?; 4、补集定义:},|{A x U x x A C U ?∈=且; 5、交集与并集 交集:}|{B x A x x B A ∈∈=且 ;并集:}|{B x A x x B A ∈∈=或 6、集合中元素的个数的计算: 若集合A 中有n 个元素,则集合A 的所有不同的子集个数为_________,所有真子集的个数是__________,所有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是 。 二.简易逻辑: 1.复合命题: 三种形式:p 或q 、p 且q 、非p ; 判断复合命题真假: 2.真值表:p 或q ,同假为假,否则为真;p 且q ,同真为真;非p ,真假相反。 3.四种命题及其关系: 原命题:若p 则q ; 逆命题:若q 则p ; 否命题:若?p 则?q ; 逆否命题:若?q 则?p ; 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是等价的。 原命题与它的逆否命题是等价命题。 4.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若q p ?,则p 叫q 的充分条件; 若q p ?,则p 叫q 的必要条件; 若q p ?,则p 叫q 的充要条件; 第二章 函数 一. 函数 1、映射: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 ,集合A 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在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和它对应, 记作f :A →B ,若B b A a ∈∈,,且元素a 和元素b 对应,那么b 叫a 的象,a 叫b 的原象。 2、函数:(1)、定义:设A ,B 是非空数集,若按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 ,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数x ,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 (x )和它对应,就称f :A →B 为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作y=f (x ), (2)、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 3、求定义域的一般方法:①整式:全体实数R ;②分式:分母0≠,0次幂:底数0≠; ③偶次根式:被开方式0≥,例:225x y -= ;④对数:真数0>,例:)1 1(log x y a -= 4、求值域的一般方法: ①图象观察法:| |2.0x y =;②单调函数法: ]3,3 1[),13(log 2∈-=x x y ③二次函数配方法:)5,1[,42 ∈-=x x x y , 222++-=x x y ④“一次”分式反函数法:1 2+= x x y ;⑥换元法:x x y 21-+= 5、求函数解析式f (x )的一般方法: ①待定系数法:一次函数f (x ),且满足172)1(2)1(3+=--+x x f x f ,求f (x ) ②配凑法:,1 )1 (2 2 x x x x f +=-求f (x );③换元法:x x x f 2)1(+=+,求f (x ) 6、函数的单调性: (1)定义:区间D 上任意两个值21,x x ,若21x x <时有)()(21x f x f <,称)(x f 为D 上增函数; 若21x x <时有)()(21x f x f >,称)(x f 为D 上减函数。(一致为增,不同为减) (2)区间D 叫函数)(x f 的单调区间,单调区间?定义域; (3)复合函数)]([x h f y =的单调性:即同增异减; 7.奇偶性: 定义:注意区间是否关于原点对称,比较f(x) 与f(-x)的关系。 f(x) -f(-x)=0? f(x) =f(-x) ?f(x)为偶函数; f(x)+f(-x)=0? f(x) =-f(-x) ?f(x)为奇函数。 8.周期性: 定义:若函数f(x)对定义域内的任意x 满足:f(x+T)=f(x),则T 为函数f(x)的周期。 9.函数图像变换: (1)平移变换 y=f(x)→y=f(x+a),y=f(x)+b;(2)法则:加左减右,加上减下 (3)注意:(ⅰ)有系数,要先提取系数。如:把函数y=f(2x)经过 平移得到函数y=f(2x+4)的图象。(ⅱ)会结合向量的平移,理解按照向量a (m,n)平移的意义。 10.反函数: (1)定义:函数)(x f y =的反函数为)(1 x f y -=;函数)(x f y =和)(1 x f y -=互为反函数; (2)反函数的求法:①由)(x f y =,反解出)(1 y f x -=,②y x ,互换,写成)(1 x f y -=,③写出 )(1 x f y -=的定义域(即原函数的值域);

文科高考数学必背公式

文科高考数学必背公式

文科高考数学必背公式 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全集: 常用的诱导公式有以下几组: 公式一: 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π+α)=sinα (k∈Z) cos(2kπ+α)=cosα (k∈Z) tan(2kπ+α)=tanα (k∈Z) cot(2kπ+α)=cotα (k∈Z) 公式二: 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三:

任意角α与 -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公式四: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五: 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公式六: π/2±α及3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高中数学会考模拟试题(5)

高中数学会考模拟试题(5) 本试卷第I 卷和第II 卷两部分 第I 卷为选择题,第II 卷为非选择题 第I 卷(选择题,共48分) 注意事项: 1 答第I 卷前,考生务必用蓝 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将姓名 座位号 考试证号 考点名称 考场序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规定位置涂黑自己的试卷类型 考试证号和考试科目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涂黑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已知集合{}3,1,0=A ,{ }2,1=B ,则B A ?等于( ) ] A { }1 B {}3,2,0 C {}3,2,1,0 D { }3,2,1 2 已知 130=α,则α的终边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 算式 60cos 60sin 2的值是( ) A 2 3 B 2 1 C 4 3 D 3 4 函数)(2 1 R x x y ∈= 的反函数是( ) A R x x y ∈=,2 B R x x y ∈=, C R x x y ∈= ,21 D R x x y ∈=,4 1 5 如图,在正六边形ABCDEF 中,点O 为其中点, 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 A A B O C = B AB ∥DE C A D B E = D AD FC = 6 函数)1lg(+=x y 的定义域是( ) A ),0(+∞ B ),(+∞-∞ C ),1[+∞- D ),1(+∞- 7 直线02=+y x 的斜率k 的值为( )

高中数学会考复习资料打印

高中数学会考复习资料打印

- 2 - 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 一.集合 1、 集合的有关概念和运算 (1)集合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元素a 和集合A 之间的关系:a ∈A ,或a ?A ; 2、子集定义:A 中的任何元素都属于B ,则A 叫B 的子集 ;记作:A ?B , 注意:A ?B 时,A 有两种情况:A =φ与A ≠φ 3、真子集定义:A 是B 的子集 ,且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 ;记作:B A ?; 4、补集定义:} ,|{A x U x x A C U ?∈=且; 5、交集与并集 交集:} |{B x A x x B A ∈∈=且I ;并集: }|{B x A x x B A ∈∈=或Y 6、集合中元素的个数的计算: 若集合A 中有n 个元素,则集合A 的所有不同的子集个数为_________,所有真子集的个数是__________,所有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是 。 二.简易逻辑: 1.复合命题: 三种形式:p 或q 、p 且q 、非p ; 判断复合命题真假: 2.真值表:p 或q ,同假为假,否则为真;p 且q ,同真为真;非p ,真假相反。 3.四种命题及其关系: 原命题:若p 则q ; 否命题:若? p 则? q ; 4.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若q p ?,则p 叫q 的充分条件; 若q p ?,则p 叫q 的必要条件; 若q p ?,则p 叫q 的充要条件; 第二章 函数 一. 函数 1、映射: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 ,集合A 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在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和它对应, 记作f :A →B ,若B b A a ∈∈,,且元素a 和元素b 对应,那么b 叫a 的象,a 叫b 的原象。 2、函数:(1)、定义:设A ,B 是非空数集,若按某

高考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高考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由于高中数学公式很多,同学们复习的时候不方便查阅,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考必背数学公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考必背数学公式1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tan(a-b)=(tana-tanb)/(1+tanatanb ) ctg(a+b)=(ctgactgb-1)/(ctgb+ctga)ctg(a-b)=(ctgactgb+1)/(ctgb-ctga )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sin(a/2)=-√((1-cosa)/2) cos(a/2)=√((1+cosa)/2)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ctg(a/2)=-√((1+cosa)/((1-cosa)) 高考必背数学公式2 和差化积

1、2sinacosb=sin(a+b)+sin(a-b)2cosasinb=sin(a+b)-sin(a-b) 2、2cosacosb=cos(a+b)-sin(a-b)-2sinasinb=cos(a+b)-cos(a-b) 3、sina+sinb=2sin((a+b)/2)cos((a-b)/2cosa+cosb=2cos((a+b)/2)sin((a-b)/2) 4、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tanb=sin(a-b)/cosacosb 5、ctga+ctgbsin(a+b)/sinasinb-ctga+ctgbsin(a+b)/sinasinb 等差数列 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n=a1+(n-1)d(1) 2、前n项和公式为: Sn=na1+n(n-1)d/2或Sn=n(a1+an)/2(2) 从(1)式可以看出,an是n的一次数函(d≠0)或常数函数(d=0),(n,an)排在一条直线上,由(2)式知,Sn是n的二次函数(d≠0)或一次函数(d=0,a1≠0),且常数项为0. 在等差数列中,等差中项:一般设为Ar,Am+An=2Ar,所以Ar为Am,An的等差中项. , 且任意两项am,an的关系为: an=am+(n-m)d 它可以看作等差数列广义的通项公式. 3、从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还可推出: a1+an=a2+an-1=a3+an-2=…=ak+an-k+1,k∈{1,2,…,n}

(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会考模拟试题(A).doc

高中数学会考模拟试题( A ) 一选择题(共20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按要求填在相应的位置上1.满足条件M {1} {1,2,3} 的集合M的个数是 A4 B3 C 2 D 1 2.sin 6000的值为 A 3 3 1 D 1 2 B C 2 2 2 3." m 1 " 是“直线(m+2)x+3my+1=0 与直线 (m-2)x+(m+2)y-3=0 相互垂直的2 A 充分必要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必要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设函数f ( x) log a x( a 0, a 1) 的图象过点(1 ,– 3),则 a 的值8 A2 B – 2 C 1 D 1 – 2 2 ∥ 5.直线 a 平面 M, 直线 a⊥直线 b,则直线 b 与平面 M 的位置关系是 A 平行 B 在面内 C 相交 D 平行或相交或在面内 6.下列函数是奇函数的是 A y x 2 1 B y sin x C y log 2 ( x 5) D y 2x 3 7.点( 2,5)关于直线x y 1 0 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A ( 6, 3)B( -6, -3)C(3, 6)D( -3, -6) 8.1 cos2 值为 12 6 3 2 3 C 3 D 7 A 4 B 4 4 4 9.已知等差数列{ a n}中,a2 a8 8,则该数列前9 项和S9等于 A 18 B 27 C 3 6 D 45 10.甲、乙两个人投篮,他们投进蓝的概率分别为 2 , 1 ,现甲、乙两人各投篮 1 次 5 2

最新高中数学会考知识点总结优秀名师资料

数学复习要点 1 数学学业水平复习提纲 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 1、集合 (1)、定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叫集合;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集合的元素。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表示一个集合要用{ }。 (2)、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3)、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和空集(记作,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合A之间的关系:a?A,或; (4)、元素a和集 (5)、常用数集:自然数集:N ;正整数集:N;整数集:Z ;整数:Z;有理数集:Q;实数集:R。 2、子集 (1)、定义:A中的任何元素都属于B,则A叫B的子集 ;记作:, 注意:时,A有两种情况:A,φ与A?φ

(2)、性质:?、;?、若,则;?、若则A=B ; 3、真子集 (1)、定义:A是B的子集,且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记作:; 、;?、若,则; (2)、性质:? 4、补集 ?、定义:记作:且; (CUA); ?、性质: ,,CU 5、交集与并集

(1)、交集:且 性质:?、?、若,则 (2)、并集:或 性质:?、?、若,则 2 A B 6、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二次函数、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三者之间的关系) 不等式解集的边界值是相应方程的解 含参数的不等式ax,b x,c>0恒成立问题含参不等式ax,b x,c>0的解集是R; 其解答分a,0(验证bx,c>0是否恒成立)、a?0(a<0且?<0)两种情况。 7、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取两边,“,”取中间)

(1)、当时,的解集是,的解集是(2)、当时,, (3)、含两个绝对值的不等式:零点分段讨论法:例:、简易逻辑: (1)命题: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逻辑联结词:或、且、非; 简单命题:不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复合命题:由简单命题与逻辑联结词构成 三种形式:p或q、p且q、非p; 判断复合命题真假: 的命题; [1]、思路:?、确定复合命题的结构, ?、判断构成复合命题的简单命题的真假, ?、利用真值表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 [2]、真值表:p或q,同假为假,,同真为真;非p 否则为真; p且q 22 3 (2)、四种命题: 原命题:若p则q; 逆命题:若q则p; 否命题:若则; 逆否命题:若则;

高中数学会考模拟试题(附答案)

高二数学会考模拟试卷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全集{}1,2,3,4,5,6,7,8U =,集合{}2,4,6,8A =, {}1,2,3,6,7B =,则=)(B C A U ( ) A .{}2,4,6,8 B .{}1,3,7 C .{}4,8 D .{}2,6 2 0y -=的倾斜角为( ) A . 6π B .3 π C .23π D .56π 3 .函数y ) A .(),1-∞ B .(],1-∞ C .()1,+∞ D .[)1,+∞ 4.某赛季,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都参加了7场比赛,他们所有比赛得分的情 况用如图1所示的茎叶图表示,则甲、乙两名运动员得分的平均数分别为( ) A .14、12 B .13、12 C .14、13 D .12、14 5.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内随机取一点P ,则点P 到点A 的距离小于1的概率为( ) A . 4π B .14π- C .8π D .18 π- 6.已知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120,且1==a b ,则-a b 等于( ) A .1 B C .2 D .3 7.有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其尺寸如图2所示(单位:cm ), ( A .2 12 cm π B. 2 15cm π C. 224 c m π D. 2 36cm π 8.若372log πlog 6log 0.8a b c ===,,,则( ) A . a b c >> B . b a c >> C . c a b >> D . b 主视图 6 侧视图 图2 图1

高中数学必背公式

高中数学必背公式、常用结论 一.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 1. 二次函数 y ax 2 bx c 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是 x b b 4a c b 2 ,顶点坐标是 2a , 。 2a 4a 2. 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 ax 2 bx c 0的解: ①若 b 2 4ac 0, 则 x 1,2 b b 2 4a c ; 2a ②若 b 2 4ac 0, 则 x 1 x 2 b ; 2a ③ 若 b 2 4a c 0,它在实数集 R 内没有实数根;在复数集 C 内有且仅有两个共轭复数根 x b(b 2 4ac)i (b 2 4ac 0) . 2a 3. 一元二次不等式 ax 2 bx c 0(a 0) 解的讨论 : 二次函数 y ax 2 bx c ( a 0 )的图象 一元二次方程 有两相异实根 有两相等实根 ax 2 bx c 0 x 1, x 2 ( x 1 x 2 ) x 1 x 2 b 无实根 a 0 的根 2a ax 2 bx c 0 x x 1 x 2 x x b (a 的解集 x 或x 2a R 0) ax 2 bx c 0 x x 1 x x 2 (a 0)的解集 二、指数、对数函数 1.运算公式 m n m m 1 ⑴分数指数幂: a n ; a n (以上 a 0, m,n N ,且 n 1 ) . a m a n ⑵ . 指数计算公式: a m a n a m n ; (a m )n a mn ;( a b)m a m b m ⑶对数公式:① a b N log a N b ; ② log a MN log a M log a N ; ③ log a M log a M log a N ; ④ log a m b n n log a b . N m

各高中数学会考试题

河北省高中数学会考试题 一.选择题 (共12题,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总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相应的位置上 1.已知集合A={1,2,3},B={2,3,4},则AUB= A {2,3} B {1,4} C{1,2,3,4} D{1,3,4} 2. = A 2 1 B - 2 1 C 23 D - 2 3 3.函数y=sinx 是 A 偶函数,最大值为1 B 奇函数,最大值为1 C 偶函数,最小值为1 D 奇函数,最小值为1 4.已知△ABC 中,cosA=2 1 ,则A= A 600 B 1200 C300 或1500 D 600或1200 5. 如果a,b 是两个单位向量,那么下列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 A a=b B a 2=b 2 C a ·b=1 D ∣a ∣≠∣b ∣ 6. 已知a=(1,1),b=(2,2),则a – b = A (1,1) B (1,-1) C D (-1,1) 7. 已知△ABC 中,a=6,b=8,c=10,则 cosA= A 5 4 B 5 3 C 5 2 D 5 1 8.已知等差数列{a n },a 1=1,a 3=5,则a n = A 2n-1 B n C n+2 D 2n+1

9.已知等比数列{a n },a 1=2,q=3,则a 3 = A 8 B 12 C 16 D 18 10.已知a?b ?0,则 A ac ﹥bc B -a ﹤-b C a 1﹥b 1 D a c ﹥a c 11.不等式x 2-x-2﹥0的解集为 A (-1,2) B (-∞,-1)U (2,+∞) C (-1,2〕 D 〔-1,2〕 12.已知sinx=1,则cosx= A -1 B 1 C 不存在 D 0 二.填空题,(共4题,每题5分) 13.已知x,y 满足约束条 件 y ≤x ,则z=2x+y 的最大值是 x+y ≤1 y ≥-1 14.已知口袋里有5个红球,15个白球,则从口袋里任取一个球,取到的是红球的 概率为 15.已知函数y=Acosx 最大值为2,则A= 16.已知四边形ABCD 中,=,则四边形ABCD 的形状为 三.解答题,(共4题,第17,18题每题10分,第19,20每题12分) 17.已知集合A={1,2,3,4},B={3,4,5,6},求 (1)A ∪B,A ∩B (2)已知全集I={1,2,3,4,5,6,7},求C I A,C I B. 18. 解不等式组 x 2-x-6≤0 的解集。 x-1>0 19. 在等差数列{a n }中,(1)已知a 1=3,a n =21,d=2,求n. (2) 已知a 1=2, d=2,求S n

高中数学会考复习提纲

06年高中数学会考复习提纲1(第一册上) 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 1、 集合 (1)、定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叫集合;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集合的元素。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表示一个集合要用{ }。 (2)、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3)、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和空集(记作φ,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4)、元素a 和集合A 之间的关系:a ∈A ,或a ?A ; (5)、常用数集:自然数集:N ;正整数集:N ;整数集:Z ;整数: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 2、子集 (1)、定义:A 中的任何元素都属于B ,则A 叫B 的子集 ;记作:A ?B , 注意:A ?B 时,A 有两种情况:A =φ与A ≠φ (2)、性质:①、A A A ??φ,;②、若C B B A ??,,则C A ?;③、若A B B A ??,则A =B ; 3、真子集 :(1)、定义:A 是B 的子集 ,且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 ;记作:B A ?; (2)、性质:①、A A ?≠φφ,;②、若C B B A ??,,则C A ?; 4、补集:①、定义:记作:},|{A x U x x A C U ?∈=且; ②、性质:A A C C U A C A A C A U U U U ===)(,, φ; 5、交集与并集( 1)、交集:}|{B x A x x B A ∈∈=且 性质:①、φφ== A A A A , ②、若B B A = ,则A B ? (2)、并集:}|{B x A x x B A ∈∈=或 性质:①、A A A A A ==φ , ②、若B B A = ,则B A ? 6、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二次函数、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三者之间的关系) A B B A

高中数学学业水平必背公式定理知识点默写

高中数学学业水平测试必背公式定理知识点 1、空集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______________。 N ____________ Z __________ Q ___________ R ___________(常用集合字母表示) 2、含n 个元素的集合其子集个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函数定义:对定义域内任意x ,都有___________y 值与之对应,称y 是x 的函数。 4、求函数定义域三种基本形式: ①分式要求: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式,开偶次方根,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数式则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①指数函数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值域为_________________; 当_______________时函数单调递增;当_______________函数单调递减。 其图像恒过定点______________。 ②对数函数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值域为_________________; 当_______________时函数单调递增;当_______________函数单调递减。 其图像恒过定点______________。 ③幂函数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0>α时,图像恒过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在第一象限内单调_________; 当0<α时,图像恒过______________;在第一象限内单调_________; 6、如果函数是奇偶函数,其定义域一定关于_______________对称; 如果对定义域内任意x ,当________________时,函数为奇函数; 如果对定义域内任意x ,当________________时,函数为偶函数; 7、函数单调性定义:在区间D 内任取两个值1x 、2x ,设21x x <, 如果______________,则函数在此区间内单调递增; 如果______________,则函数在此区间内单调递减。 8、空间两直线位置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间两平面位置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间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空间两直线所成角的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 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线面平行判定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线面平行性质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线面垂直判定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线面垂直性质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面平行判定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面平行性质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面垂直判定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数学会考复习知识点汇总

高中数学会考复习知识 点汇总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高中数学会考复习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 1、子集:如果集合A 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若()B A ∈∈αα则则称集合A 为集合B 的子集 记作A B ??或B A 真子集:若A ≠?B B A ,且 则称A 是B 的真子集。记作A ?B 或B ?A 空集: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 符号 φ 或 {} 规定:空集是任何一个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2、含n 个元素的集合的所有子集有n 2个;真子集有12-n 个;非空子集有22-n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属于∈ 不属于? 集合与集合的关系 包含于? 包含? 集合与集合的运算 并 交 补集 C U 第二章 函数 1、求)(x f y =的反函数:解出)(1 y f x -=,y x ,互换,写出 )(1 x f y -=的定义域; 2、对数:①:负数和零没有对数,②、1的对数等于0:01log =a ,③、底的对数等于1:1log =a a , ④、积的对数: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 商的对数: N M N M a a a log log log -=, 幂的对数:M n M a n a log log =;b m n b a n a m log log = , 换底公式:b a N a N b log log log = 幂的运算:n m n m a a = 第三章 数列

1、数列的前n 项和:n n a a a a S ++++= 321; 数列前n 项和与通项的关系: ???≥-===-) 2()1(111n S S n S a a n n n 2、等差数列 :(1)、定义:等差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 (2)、通项公式:d n a a n )1(1-+= (其中首项是1a ,公差是d ;) (3)、前n 项和:1.2) (1n n a a n S +=d n n na 2 )1(1-+=(整理后是关于n 的没有常数项 的二次函数) (4)、等差中项: A 是a 与b 的等差中项:2 b a A += 或b a A +=2,三个数成等差常 设:a-d ,a ,a+d 3、等比数列: (1)、定义:等比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0≠q )。 (2)、通项公式:11-=n n q a a (其中:首项是1a ,公比是q ) (3)、前n 项和:??? ?? ≠--=--==) 1(,1)1(1)1(,111q q q a q q a a q na S n n n (4)、等比中项: G 是a 与b 的等比中项:G b a G =,即ab G =2 (或ab G ±=,等比中项有两个) 第四章 三角函数 1、弧度制:(1)、π= 180弧度,1弧度'1857)180( ≈=π ; 2、三角函数 (1)、定义: x y  r x r y ===αααtan cos sin

高中数学48个考试秒杀公式

高中数学48个考试秒 杀公式 https://www.360docs.net/doc/3d690850.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高中数学48条秒杀型公式与方法,看过的都说好 除了课本上的常规公式之外,掌握一些必备的秒杀型公式能够帮你在考试的时候节省大量的时间,通哥这次的分享就是48条爆强的秒杀公式,直接往下看! 1.适用条件:[直线过焦点],必有ecosA=(x-1)/(x+1),其中A为直线与焦点所在轴夹角,是锐角。x为分离比,必须大于1。 注上述公式适合一切圆锥曲线。如果焦点内分(指的是焦点在所截线段上),用该公式;如果外分(焦点在所截线段延长线上),右边为(x+1)/(x-1),其他不变。 2.函数的周期性问题(记忆三个): (1)若f(x)=-f(x+k),则T=2k; (2)若f(x)=m/(x+k)(m不为0),则T=2k; (3)若f(x)=f(x+k)+f(x-k),则T=6k。 注意点:a.周期函数,周期必无限b.周期函数未必存在最小周期,如:常数函数。c.周期函数加周期函数未必是周期函数,如:y=sinxy=sin派x相加不是周期函数。 3.关于对称问题(无数人搞不懂的问题)总结如下: (1)若在R上(下同)满足:f(a+x)=f(b-x)恒成立,对称轴为x=(a+b)/2; (2)函数y=f(a+x)与y=f(b-x)的图像关于x=(b-a)/2对称; (3)若f(a+x)+f(a-x)=2b,则f(x)图像关于(a,b)中心对称 4.函数奇偶性: (1)对于属于R上的奇函数有f(0)=0; (2)对于含参函数,奇函数没有偶次方项,偶函数没有奇次方项 (3)奇偶性作用不大,一般用于选择填空 5.数列爆强定律: (1)等差数列中:S奇=na中,例如S13=13a7(13和7为下角标); (2)等差数列中:S(n)、S(2n)-S(n)、S(3n)-S(2n)成等差(3)等比数列中,上述2中各项在公比不为负一时成等比,在q=-1时,未必成立4,等比数列爆强公式: S(n+m)=S(m)+q2mS(n)可以迅速求q 6.数列的终极利器,特征根方程。(如果看不懂就算了)。首先介绍公式:对于an+1=pan+q(n+1为下角标,n为下角标),a1已知,那么特征根x=q/(1-p),则数列通项公式为an=(a1-x)p2(n-1)+x,这是一阶特征根方程的运用。二阶有点麻烦,且不常用。所以不赘述。希望同学们牢记上述公式。当然这种类型的数列可以构造(两边同时加数) 7.函数详解补充: (1)复合函数奇偶性:内偶则偶,内奇同外 (2)复合函数单调性:同增异减 (3)重点知识关于三次函数: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三次函数曲线其实是中心对称图形。它有一个对称中心,求法为二阶导后导数为0,根x即为中心横坐标,纵坐标可以用x带入原函数界定。另外,必有唯一一条过该中心的直线与两旁相切。

高中数学会考模拟试题(B)

高中数学会考模拟试题(B) 一选择题 1.已知集合,,则等于 A B C D 2.函数的反函数是 A B C D 3.已知等差数列中,,则的值是 A 1 B 2 C 3 D 4 4.设函数的图象过点(1,2),则反函数的图象过点 A (1,2) B(-1,-2) C(-2,-1) D (2,1) 5.是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一条直线若同时平行于两个相交平面,则这条直线与这两个相交平面的位置关系是 A 异面 B相交 C平行 D平行或相交 7.点P在直线上,O为原点,则|OP|的最小值为 A-2 B C D 8.若向量|a|=1,| b|=2, c= a+ b且c⊥a,则向量a与b的夹角为 A B C D 9.若抛物线的焦点与椭圆的右焦点重合,则P的值为 A -2 B 2 C ﹣4 D 4 10.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是一个 A 三角形 B 梯形 C 矩形 D 菱形 11.已知正方体的外接球的体积是,那么正方体的棱长等于 A B C D 12.函数在下列哪个区间是减函数 A B C D 13.从4名男生和3名女生中选出3人,分别从事三项不同的工作,若这3人中至少有1名女生,则选派方案共有 A 108种 B 186 种 C 216种 D 270种 14.函数对任意的实数t都有 则A B

C D 15.已知过点A(-2,m)和B(m,4)的直线与直线2x+y-1=0平行,则m的值为 A 0 B -8 C 2 D 10 16.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 A B C D 17.在下列函数中,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的是 A B C D 18.将的图象上的所有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缩小到原来的一半,然后再将图象沿x轴负方向平移个单位,则所得图象的解析式为 A B C D 19.设我方每枚地对空导弹独立地击中敌机的概率为,如果要以99%的把握击中来犯敌机,则至少要同时发射导弹 A 2枚 B 3 枚 C 4枚 D 5枚 20.建造一个容积为8,深为2的长方体无盖水池,如果池底和池壁的造价每平方米分别为120元和80元,那么水池的最低总造价为 A 1700元 B 1720元 C 1740元 D 1760元 二:填空题 21.函数的值域 22.不等式的解集 23.抛物线的准线方程是 24.在的展开式中,含项的系数为 三:解答题 25.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侧面PAD是正三角形,平面PAD 底面ABCD (1)证明AB 平面PAD (2)求面PAD与面PDB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切值 如图ABCD是正方形,面ABCD,PD=DC。 (1)求证:ACPB; (2)求二面角的大小; (3)求AD与PB所成角的正切值。

高中数学会考资料(文科)

高中数学会考重点 一、集合与简易逻辑 1.必须弄清集合的元素是什么,是函数关系中自变量的取值?还是因变量的取值?还是曲线上的点?… ; 2.数形结合是解集合问题的常用方法,解题时要尽可能地借助数轴、直角坐标系或韦恩图等工具,将抽象的代数问题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然后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 3.一个语句是否为命题,关键要看能否判断真假,陈述句、反诘问句都是命题,而祁使句、疑问句、感叹句都不是命题; 4.判断命题的真假要以真值表为依据.原命题与其逆否命题是等价命题 ,逆命题与其否命题是等价命题 ,一真俱真,一假俱假,当一个命题的真假不易判断时,可考虑判断其等价命题的真假; 5.判断命题充要条件的三种方法:(1)定义法;(2)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判断,若B A ?,则A 是B 的充分条件或B 是A 的必要条件;若A=B ,则A 是B 的充要条件;(3)等价法:即利用等价关系"A B B A "???判断,对于条件或结论是不等关系(或否定式)的命题,一般运用等价法; 6.(1)含n 个元素的集合的子集个数为2n ,真子集(非空子集)个数为2n -1; (2);B B A A B A B A =?=?? (3);)(,)(B C A C B A C B C A C B A C I I I I I I == 二、函数: 研究函数的问题一定要注意定义域优先的原则. 1.复合函数的有关问题 (1)复合函数定义域求法:若已知f(x)的定义域为[a ,b ],其复合函数f[g(x)]的定义域由不等式a ?g(x)?b 解出即可;若已知f[g(x)]的定义域为[a,b],求 f(x)的定义域,相当于x ∈[a,b]时,求g(x)的值域(即 f(x)的定义域); (2)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由“同增异减”判定; 2.函数的奇偶性 (1)若f(x)是偶函数,那么f(x)=f(-x)=)(x f ; (2)定义域含零的奇函数必过原点(可用于求参数); (3)判断函数奇偶性可用定义的等价形式:f(x)±f(-x)=0或 1) () (±=-x f x f (f(x)≠0); (4)若所给函数的解析式较为复杂,应先化简,再判断其奇偶性; (5)奇函数在对称的单调区间内有相同的单调性;偶函数在对称的单调区间内有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