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研究综述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艺术和文化价值研究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艺术和文化价值研究意大利文艺复兴是欧洲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这一时期的艺术和文化风格至今仍然在艺术领域持续发酵并受到广泛的赞誉和关注。
本文将探讨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艺术和文化价值,分析其中的独特之处以及意义所在。
艺术价值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是一段持续几个世纪的历史时期,因为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它的影响甚至扩展到了全球。
这段时期的艺术价值在于创新和突破传统,以及对美的不断追求。
无论是雕塑、绘画还是建筑,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艺术语言以及创新的技术手法,给当时的欧洲艺术领域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在艺术创作中,意大利文艺复兴倡导所谓的纯艺术,即追求艺术品本身的价值,与任何工具、媒介和内容无关。
这个思想可追溯到数百年前的文艺复兴,直到今天在当代艺术和设计中仍然存在。
通过纯艺术,创作者的艺术创作成为非常珍贵的创意产物。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艺术创作在雕塑上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前期的文艺复兴雕塑强调真实性,与巴洛克雕塑不同的是,文艺复兴雕塑并不追求夸张的表现形式,而是力求真实和自然。
这导致了雕塑的形态模拟着生活中的实物,引领了雕塑界的现代化。
文化价值文化上讲,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艺术,同时也在于重拾希腊罗马文化那种理念和思维方式消除封建社会体制所带来的影响。
这种思想也推动了文化追求的进程。
文化追求的思想已经在那时期以公正的理念和民主理念的形式出现。
文化成为开启好的建构道路的终极之际,让自由和民主得以带到了意大利社会,这一关乎人自身自由和权力问题的思想逐渐透过政治和社会行为的领域促使其形成沟通桥梁。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这种文化思想和追求积极影响到了当时整个欧洲的文化界。
美、真、善、义,这符合人的良知、反映平等,自由、人道的思想逐渐深入到了人类文化的整体增强当中...... 华夏大地和文明古国的历史一直非常悠久,然而,像意大利文艺复兴这样的时代一直很少在中国的历史上出现,也非常深入骨髓,深情滋养人心,用精深人情厚道的幽默和沉静的成就投射到这个时代上所有的文化表现和价值中去。
高中一年级历史研究报告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高中一年级历史研究报告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高中一年级历史研究报告: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是欧洲历史上两个重要的思潮和运动,对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起因、背景、主要人物和影响。
一、文艺复兴的起因与背景文艺复兴是指15世纪至17世纪期间欧洲发生的一系列思想、文化、艺术和科学上的变革。
它的起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1 经济的发展14世纪后期,欧洲逐渐走出中世纪黑死病的阴影,人口开始增长,商业和手工业的兴起为文艺复兴提供了物质基础。
城市的繁荣和财富积累为资助艺术家和学者的赞助提供了条件。
1.2 古代文化的重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重新发掘和重视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与艺术。
曾经失传的古代文献、经典作品被重新翻译和传播,人们开始对古代思想和文化进行研究和模仿。
1.3 基督宗教的危机中世纪的基督教教会道德堕落、腐败现象严重,教会的财富和权力对人们的信仰带来怀疑。
人们对教会的批判和质疑为文艺复兴提供了一种寻求精神解放和文化创新的动力。
二、文艺复兴的主要人物与思潮文艺复兴催生了一批杰出的思想家、艺术家和学者,他们推动了欧洲文化的变革和发展。
2.1 文艺复兴之父-达·芬奇莱昂纳多·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多产艺术家和科学家之一。
他的作品涵盖绘画、雕塑、建筑、解剖学等领域,代表作有《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
达·芬奇的创作风格注重自然的再现和写实,对后世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2.2 文艺复兴的伟大文学家-莎士比亚威廉·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之一,他的作品创作了许多经典的戏剧作品,如《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莎士比亚的作品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深刻的道德冲突,对欧洲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3 人文主义思潮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是一种重视人类个体的思潮,主张人类追求知识、独立思考和个人尊严。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研究 文献综述

但是这样的相互影响不全都是积极的,消极 的方面也会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产生较坏的效果。 比如中世纪教会的思想根深蒂固,老旧的影子没 有得到彻底破除,使得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范 围很广,波及面很大却不深入。因而对人文思想 的领悟和挖掘也不是很全面,导致了过分推崇人 文主义,导致个人私欲膨胀和社会的混乱,暴力 事件时有发生。 无论怎样,意大利文艺复兴始终是西方近代 史上重要的转折点。对于艺术史的研究有着重要 的意义,而我们,可以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不 断深入的了解文艺复兴运动,加深对他的理解, 从而发现适合自己的艺术史研究方法,提升自己 分析问题的能力。
这时人文主义思想开始出现,这种提倡人性 反对神性倡导个性解放的思想开始在各种艺 术作品,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而人文思想 最早要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彼得伯 克曾解释过: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学艺术 的成就很高,人们也可以自由地发表各种学 术思想,这和黑暗的中世纪是个鲜明的对比。 因而人们把这场运动叫做复兴,复兴的不光 是古典时期的绘画风格,也有古典时期的人文思想。 综合彼得伯克的观点,我们不难得知,因为复杂的 社会环境即腐败的教会统治,和思想上的长期束缚,又 结合了资本主义萌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追求更高 一层次的精神自由,从而提出学习古典,复兴古典,从 而发动了文艺复兴运动。
高中岳麓版教材对文艺复兴的背景 分析是分为经济、政治、思想三部 分进行的。政治上,封建割据现象 严重,教会统治腐败,新兴资产阶 级要求摆脱教会的思想束缚。经济 上,十四世纪以来意大利工商业城 市兴起,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思想 上,基督教会对西欧文化教育的长期垄断。基本上概括了主 要因素。而在《欧洲文艺复兴史.城市与生活卷》中,还提 到了一点,就是黑死病的爆发,造纸术印刷术的广泛传播与 应用。 通过阅读西方艺术史相关篇章,我们可以得知由于中世纪时 期,人们把上帝作为一切考虑的中心,而在哥特晚期,人们 开始注意到人本身的作用,再加上复杂的社会政治因素,人 们开始崇尚自由,追求思想上的解放,把关注的焦点和艺术 的中心放到人的身上。
文艺复兴文献综述

文艺复兴文献综述文艺复兴是指15世纪末至16世纪中期欧洲发生的一次文化运动,它带来了人文主义的思想、艺术的复兴和科学的繁荣。
本文将从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主要思想、艺术风格和影响方面进行综述。
一、历史背景文艺复兴始于意大利,起源于14世纪初期的意大利城市国家,如佛罗伦萨、威尼斯和罗马。
在文艺复兴之前,中世纪欧洲由封建制度统治、教会统治和黑暗的思维方式支配。
然而,文艺复兴时期,经济和政治秩序的变化、社会结构的变化和新的信仰观点的兴起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思维和机遇。
二、主要思想文艺复兴的主要思想是人文主义,它的核心思想是关注人类自身的尊严和价值,以人为本,崇尚人类的智慧、创造力和文化贡献。
人文主义的兴起鼓励人们探索人类的世界,倡导人们追求知识和思考自己的存在,这一思想深刻影响了欧洲的文化和社会。
三、艺术风格文艺复兴的艺术风格是以古典文化为基础的,强调对人体的形态和人的情感的表达。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在绘画、雕塑、建筑和版画等领域展示了他们的才华和创造力。
伟大的艺术家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等人塑造了著名的艺术形象,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
四、影响文艺复兴对世界的影响深远,它打破了中世纪黑暗的时代,推进了自由主义、民主主义和灵活的社会秩序的发展。
另外,文艺复兴促进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这大大促进了现代社会的进步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综上,文艺复兴是欧洲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代表了欧洲文明的巅峰时期。
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想和艺术风格使它成为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经典之作,它在许多领域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如对政治、艺术和科学的深入影响,但在文艺复兴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依赖贵族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社会结构重建的问题等需要我们今天思考和反思的方面。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研究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约14世纪到17世纪)是西方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欧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一时期,欧洲知识分子开始重新审视古希腊罗马文化,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大量的文学、艺术、哲学、科学等领域的创作和研究活动。
因此,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研究具有极高的专业性和学术价值。
一、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背景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文学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在中世纪,欧洲的知识分子主要依赖教会进行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
而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发现和研究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价值,这极大地刺激了欧洲文学的发展。
同时,文艺复兴时期也出现了印刷术和文学课本的广泛传播,这使得欧洲的知识分子们能够更方便地进行文学研究和创作。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形式在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文学形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中世纪的文学主要表现为宗教戏剧、史诗、短篇故事等形式,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则更加注重个性和人类历史。
一方面,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技巧更加审慎和精致,剧中角色的性格和情感也更加深刻;另一方面,文艺复兴时期的散文文学形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和灵活,包括传记、自传、游记、政治文章、信件等多种形式。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主题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主题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中世纪的文学主要关注宗教,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研究更加关注人类历史和自然科学。
例如,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关注人本主义的思想,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具有自己特有的个性和尊严。
因此,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更加注重个性,表现了人类世界和人类情感的丰富性。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家和作品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家很多,其中包括杜兰特和莎士比亚等大师级作家。
这些作家的作品不仅包括戏剧,还包括小说、诗歌和散文等多种文学形式。
其中,莎士比亚的作品被认为是西方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如《哈姆雷特》、《麦克白》等。
另外,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文学也非常出色,如但丁的《神曲》和彼特拉克的《卡拉那索内》等。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研究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研究一、引言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这一时期的艺术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为后世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具有多样性和独特性,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背景文艺复兴时期是从14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一个历史时期,它起源于意大利,并在欧洲其他地区逐渐发展壮大。
文艺复兴时期以人文主义为主导思想,重视个人主义和人类自由,倡导理性思考和追求自由与完美。
这个时期的发展也受到了拜占庭文化、伊斯兰文化和古罗马文化的影响。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表现特点1.透视构图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在绘画作品中广泛地运用透视技巧,以此来准确表达物体的三维空间感和深度。
这一技巧的应用使得画面更加真实、立体,给人以震撼感。
2.色彩运用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对色彩的运用也非常讲究,他们深入研究了色彩的原理和特性,创造出了各种丰富多彩的配色方案。
这一点不仅在绘画上有所体现,在其他艺术领域也同样重要。
3.人物形象的刻画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在人物形象的描绘上也有独特的表现手法。
他们不仅注重形象的真实性和自然性,更加注意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情感表达。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艺术流派1.弗洛伦萨画派这是一个以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为中心的画派,它兴起于15世纪中期,以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等人为代表。
这一画派主要注重人物形象的理想化和表现,它的艺术风格强调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反思。
2.威尼斯画派威尼斯画派是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地区出现的一支画派,它的代表人物有提香、卡拉瓦乔和鲍罗尼克等。
这一画派的作品充满着华丽、奢华和浪漫情调,他们的画作对于色彩的运用非常出色,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3.罗马画派文艺复兴时期罗马地区也涌现了一批著名的艺术家,这些艺术家形成了罗马画派,以拉斐尔·桑蒂为代表。
这一画派更加注重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和自然性,追求色彩的光影效果,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五、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遗产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创造出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至今仍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艺术馆中展出。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发展研究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发展研究一、引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艺术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对欧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意大利艺术家们以其独特的创作理念和技巧,创作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艺术作品。
本文将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发展进行研究,探讨其在绘画、雕塑和建筑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后世影响。
二、绘画2.1 研究对象在研究对象方面,本文将重点关注达芬奇和拉斐尔这两位具有代表性的绘画家。
2.2 达芬奇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绘画家之一。
他以其卓越的技巧和深入研究人体结构而闻名于世。
他所创作出来的《蒙娜丽莎》等作品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绘画之一。
2.3 拉斐尔拉斐尔是另一位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崭露头角的绘画家。
他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优雅的构图而受到广泛赞赏。
他的作品《雅典学院》等被认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三、雕塑3.1 研究对象在研究对象方面,本文将重点关注米开朗基罗和多纳泰罗这两位具有代表性的雕塑家。
3.2 米开朗基罗米开朗基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和知名度最高的雕塑家之一。
他以其独特而富有表现力的作品而闻名,其中最著名的是《大卫》和《圣母像》等作品。
3.3 多纳泰罗多纳泰罗是另一位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备受推崇的雕塑家。
他以其精湛而精细的技巧被誉为“现代雕塑之父”。
他创作了许多富有动感和力量感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圣乔治杀龙像》等。
四、建筑4.1 研究对象在研究对象方面,本文将重点关注布鲁内莱斯基和米开朗基罗这两位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师。
4.2 布鲁内莱斯基布鲁内莱斯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
他以其对古罗马建筑的研究和创新而闻名,他的作品包括圣彼得大教堂和圣洛伦佐教堂等。
4.3 米开朗基罗米开朗基罗不仅是一位杰出的雕塑家,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建筑师。
他以其对人体比例和空间感的独特理解而在建筑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他创作了许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建筑作品,包括圣彼得大教堂穹顶等。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研究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研究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历史上最具有文化和艺术活力的时期之一,也是人文主义的兴起阶段。
在这一时期,欧洲出现了巨大的社会转型,从一个封建社会向一个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变。
在这一过程中,文学艺术的发展和探索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研究可以分为几个方面,其中包括文学风格、文学运动、文学思想和文学创新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深入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研究。
一、文学风格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风格主要表现在对古典文学的模仿和借鉴上。
在古希腊和罗马文化的影响下,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们开始追求清新优美的文学风格,力求达到古典文学的崇高高度。
他们采用了较为严格的文学规范和词汇,追求诗歌的韵律和用词的精细度。
同时,他们还大量使用了修辞手法和超脱性格化的人物形象,推崇陈述和叙述的方式,表达对于知识和理性的尊重。
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文学运动,例如文艺复兴戏剧、宗教戏剧和古典主义散文等。
这些文学运动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和生产力量,使得文学成为一种思想、文化和精神的表达方式。
文艺复兴戏剧是一种以感性和理智并重为特点的戏剧形式,主要表现为人类在精神和物质上的奋斗、人性的善恶和生存的意识。
这一形式的戏剧经常表现为英雄和反英雄的斗争,反映了人类内在的复杂性和冲突性。
宗教戏剧是文艺复兴时期另一种重要的戏剧形式,它主要围绕宗教故事和神话进行创作,表现出人类与神性的关系和精神上的追求。
宗教戏剧的舞台效果和音乐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成为了现代音乐剧的前身。
古典主义散文主张回归语言的古典美,主张以纯理性的方式表达思想。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散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成为了一种以思想和语言的美丽而著称的艺术形式。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对自然、人性、艺术和知识的探索和思考上。
在这一时期,文学成为了传达人类思想和伦理观念的重要媒介。
许多作家在文学中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信仰,以期达到人类精神解放和自由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断裂”与“传承”——近两百年来西方学界在文艺复兴史研究中的范式之争【摘要】范式(paradigm),即一个共同体成员所共享的信仰、价值、技术等等的集合,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
1纵观近两百年西方史学界对文艺复兴史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研究总是处于范式之争中,大体来说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1、“断裂”范式的首先出现;2、“断裂”与“传承”之争;3、新史学冲击下的新争论。
本文就试通过内容分析的方法,从这三个阶段入手,对近两百年来西方史学界对文艺复兴史的研究进行一些粗略的梳理,以期为史学界今后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做一些方向上的指导。
【关键词】范式两百年来文艺复兴史综述对文艺复兴史的研究可以说伴随着文艺复兴运动自身的进展就已经开始了。
但随着研究自身的进展及社会思潮的不断变化,历史学家们也逐渐开始用不同的范式去研究文艺复兴各个方面的问题,最终形成了跨越两百年之久的范式之争,成为史学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本文试就以史学家们的范式之争为主线,进而对近两百年来西方史学界对文艺复兴史的研究进行一些粗略的梳理,以期为史学界今后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做一些方向上的指导。
1夏基松.历史主义科学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171-174一、“断裂”范式的首先出现“断裂”范式,顾名思义,即指文艺复兴是作为与“黑暗中世纪”完全断裂的产物而出现的。
这种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文主义者。
15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历史学家布鲁尼1和马基雅维利2先后发表《佛罗伦萨史》,指出意大利的人文主义完全区别于中世纪禁欲思想,是意大利繁荣经济和宽松政治的创新产物。
1483年,比昂多发表32卷本的《罗马衰亡以来的千年史》,率先采用将公元5世纪至15世纪这一时间段称为“中世纪”的说法,从而将其从古典文明与文艺复兴之间截然抽取出来,3“断裂”范式就此定型。
1860年,瑞士历史学家雅各布·布克哈特凭借《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的发表,奠定了其传统“断裂”范式集大成者的地位。
布克哈特认为,相对于积极进取、蓬勃发展、充满人文主义精神的文艺复兴来说,中世纪只是一个呆滞迟钝、充满迷信的无知时代。
因此,他继承意大利人文主义历史学家的思想,指出“14世纪中期的意大利代表了与过去重大断裂的开始。
”4首先,布克哈特的“断裂范式”从文艺复兴的产生入手,他认为历代与霍亨斯陶芬王朝之间的斗争使得意大利的政治情况截然不同于西方的其他国家。
在法兰西,西班牙和英格兰,封建制度因为非常有组织,所以在解体时,就自然而然的转化为一个统一的君主国家。
在德意志,封建制度至少在表面上有助于维持帝国的统一。
而在意大1 Bruni. History of the Florentine People [M].Cambridge: Harvard, 20012 马基雅维利.佛罗伦萨史[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 20113 徐浩,侯建新.当代西方史学流派(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64 Kekewich,L. The Renaissance in Europe - A Cultural Enquiry, the Impact of Humanism [M], London:the Open University, 2000:8利,此时则完全摆脱了封建制度。
他进一步指出,因为教皇的干扰和各国的平衡,谁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来统一意大利。
不过,在这些国家身上,我们第一次发现了近代欧洲的政治精神,这种精神就是随心所欲,常常表现在肆无忌惮的利己主义的最恶劣的面貌,践踏每一种权利和摧残一个比较健康的文化的每一个萌芽。
但是,无论哪里只要这种精神得到了克服或者以任何方式得到了补救,历史上就出现了一个新的事实——出现了经过深思熟虑,老谋深算的国家,作为一种艺术工作的国家。
1其次,从文艺复兴的特征来看,从政治,文艺,科技到生活习俗,所有可称为文艺复兴特色的成就归根到底不外乎个性觉醒,而醒与非醒正是文艺复兴与中世纪新旧之间的根本区别。
2我们也可以从书中看到,无论布克哈特所描绘的古代文化复兴也好,自然美与本身的发现也好,以及表现出的阶级平等或是道德的败坏,其基础都是建立在个人主义之上,那么我们就可以把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解文个人主义。
关于这点,布克哈特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表述:“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者半醒状态。
这层纱幕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笼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对于国家和这个世界上一切事物做客观的处理和考虑成为可能的了。
同时,主观方面也相应强调表现了1雅克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79:4702朱龙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起源与模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5它自己;人成为了精神的个体,并且这样来认识自己。
”1由此,通过对意大利文艺复兴原因及特征的讨论,布克哈特得出结论:11世纪到14世纪的欧洲中世纪是一个自成体系的连贯、统一的时期,它应与其前后的世纪截然分开。
2布克哈特之后,西蒙斯通过7卷本《意大利文艺复兴史》(1875)对布克哈特的思想进行了补充。
西蒙斯另辟蹊径,从人类精神的层面,运用详实的史料,充分论证了“文艺复兴代表了与中世纪完全对立与决裂的近代社会的开始”这一命题。
他在书中写到“在文艺复兴时期突然变得非常重要的艺术与创造、知识与书籍曾长期被埋没在我们称之为中世纪的死海岸边”,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而来的是人类精神的埋葬,而教皇国是死去的罗马帝国的灵魂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成了连接两个时代之间的鸿沟的桥梁。
“中世纪的精神是愚昧无知地拜倒在教会的偶像—教条、权威和烦琐哲学之前的。
而且欧洲各国在这些世纪中都被畜牲般的物质需求所制约。
总之,理智处在昏睡状态,人类对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乃是一种财富这个状况一无所知。
”3而恰恰是文艺复兴扭转了这种情况。
因此,“文艺复兴,或者新生,这个词表明的是一种自然运动,不能用这个或那个特征来解释,但是起码可以看成是人类经过艰苦努力所取得的成果,并且我们现在仍然参与到了后来的进程。
文艺复兴史不是艺术史、文学史或者国家史。
它是通过反映在欧洲民族的人类精神中的自我意识之自由的获得史。
”41雅克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79:1392 Gilbert,F. History: Politics or Culture? Reflections on Ranke and Burckhardt [M],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50.3 Symonds,J.A. Renaissance in Italy [M], London: Albemarle Street, 1923:203.4 Symonds,J.A. Renaissance in Italy [M], London: Albemarle Street, 1923:3至此,传统的“断裂”范式臻于成熟。
二、“断裂”与“传承”之争“传承”范式可以说直接产生于对“断裂”范式的批评。
与“断裂”范式针锋相对,“继承”范式认为文艺复兴产生于中世纪的土壤之上,两者存在着继承关系,因而不应该被截然分开。
早在19世纪末,西方历史学界中便有人提出圣法兰西斯这位圣徒及其教派对文艺复兴有重大影响。
德国美术家索德更是在《阿西西的圣法兰西斯和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起源》(1885)一书中首倡这位圣徒的思想已具文艺复兴的特色,例如他强调热爱自然万物、重视个人感性等等,已强烈影响了但丁等人。
但后经论证,发现其本身其实是市民出身,他的思想不外是市民宗教思想的一个演变,只不过表现的特别虔诚罢了。
1真正动摇“断裂”范式的“传承”范式出现于20世纪上半期。
1927年,被誉为“美国中世纪史研究复兴灵魂人物”的哈斯金斯正式以《12世纪文艺复兴》一书向“断裂”范式发起挑战。
哈斯金斯开宗明义地提出“历史的连续性否认前后相连的时代存在如此明显、强烈的反差,当代的研究也告诉我们,中世纪并非曾经想象的那样黑暗和静止,文艺复兴也不是那么光明和突然。
中世纪展示着生命、色彩和变化,对知识和美好的渴望和追求,以及在艺术、文学和社会组织方面的创造性成就。
意大利文艺复兴是以类似的运动—即使规模小1刘明翰,朱龙华,李长林. 欧洲文艺复兴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64-64一些—为先导的”,1换言之,文艺复兴当源于中世纪。
通过对欧洲中世纪历史地详细梳理,哈斯金斯提出欧洲中世纪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文艺复兴,加洛林文艺复兴、奥托文艺复兴、12世纪文艺复兴等,其中12世纪文艺复兴最为重要。
这样说来,“正像13世纪从12世纪产生,14世纪也从13世纪产生,因此,在中世纪文艺复兴与15世纪文艺复之间没有真正的中断。
”2因而用文艺复兴一词专指意大利那次复兴是不准确的,赋予这次文艺复兴运动太多的重要性是违背历史史实的。
由此,布克哈特的学说遭受沉重打击。
三、新史学冲击下的新争论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法国年鉴学派思想逐渐在史学界确立起自己的主导地位,文艺复兴史研究中的“断裂”与“传承”范式也随之在新的维度中进一步展开争论。
首先,“断裂”与“传承”范式在新史学所倡导“三时段”角度下继续着争论。
英国历史学家丹尼斯·哈伊是布克哈特的忠实追随者,他认为“布克哈特的立论,在实质性问题方面,今天也许比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更受到广泛和无可置疑的赞赏”3,“如果我们今天能够比布克哈特看得更远和更清楚的话,大部分功劳应当归之于他。
”4出于这种1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12世纪文艺复兴[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12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12世纪文艺复兴[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53 Hay,D. Historians and the Renaissance During the Last Twenty-five Years [M]. London: Universityof London Press, 1982:64Hay,D. Historians and the Renaissance During the Last Twenty-five Years [M]. London: University of London Press, 1982:Ⅺ心理,丹尼斯·哈伊在中时段的维度下,对意大利文艺复兴进行了全面的再探讨,论证了文艺复兴作为一场巨大的社会革新在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意义,并且从历史分期上肯定了文艺复兴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