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一、二级要素表
安全生产标准化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

解读说明: 安全生产标准化代称《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础 规范》AQ/T9006-201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代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
• 本解读不含有唯一性
• 一.安全生产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共 同遵照:
• (一)现代安全管理观念:
5.12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 三.安全生产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素对应关 系
5.12.1事故报告
发生事故按规定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及人员。
5.12.2事故调查和处理
按规定成立事故调查组,明确职责 权限,以及事故调查内容,提出整
改措施等,编制调查报告。
4.5.3事故调查,不符合,纠正 措施和预防措施
4.4.5文件控制
4.4.5文件控制 4.5.4记录控制
5.5教育培训
5.5.1教育培训管理
制定,实施培训计划,建立培训记录,档案。 4.4.2培训,意识和能
5.5.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培 训
5.5.3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
考核合格方可任职 培训不合格,不得上岗
5.5.4其他人员教育培训 5.5.5安全文化建设
4.4.6运行控制
5.7.4相关方管理 5 . 7 . 5 变更
在设备设施检维修、施工、 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 区域和警示标志,坑,井, 洼,沟,陡坡等设置围栏 和警示标志
对相关方资格预审、选择、 服务前准备、作业过程、 提供的产品、技术服务、
表现评估、续用进行管理; 建立合格相关方的名录和 档案
5.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5.13.1绩效评定
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实 施情况进行评定
5.13.2继续改进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各要素间的关系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各要素间的关系随着我国加入WTO组织,推行集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于一体的全面管理体系已形成气候,这必将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自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1999年10月颁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试行标准》以来,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从宏观角度看,这一工作一方面体现了国家行使安全生产综合管理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职权的责任,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企业与国际接轨,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先进管理模式。
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工作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与国家的经济建设同步发展、密切相关;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而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要素综述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将该管理体系按不同的功能分为17个体系要素,每一要素都有其独立的管理作用。
但是,单纯从各要素要求去理解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不够的,规范所提供的是一个系统化、结构化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这就要求将规范的各个要素综合起来考虑、协调一致,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企业全面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制订、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职业安全健康方针所需各种管理要素。
因此,应根据方针的要求与承诺,通过PDCA循环管理模式和各要素功能的展开,保证方针的实现。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同样遵循PDCA 循环管理模式的基本原则,按实现企业职业安全健康方针要求分解为:(1)方针。
(2)策划、实现方针的计划安排和重点要求。
(3)实施与运行计划并实现方针的相关要求。
(4)检查与纠正措施。
通过检查和纠正保证实施过程不偏离方针所规定的方向。
(5)管理评审。
通过评审实现方针中有关持续改进的承诺。
因此,可以说企业方针的制订是企业实施规范的起点,方针中的承诺和要求也相应地成为体系策划与运行的出发点。
HSE管理体系基本知识

HSE管理体系基本知识一、什么是HSE管理体系HSE管理体系分别是英文health、safety、environment的缩写。
即健康、安全、环境。
HSE管理就是结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的一体化管理。
是用科学化、系统化的方式,全面规范和改进企业安全、环境与健康的管理现状。
它要求组织有明确的安全、健康与环境的责任制,对其活动、作业、产品、服务等有关的安全、健康危害与环境因素进行系统的识别及科学的评估,对高风险的危害和环境因素,通过制定或完善管理制度,并定期制定相应的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等手段加以控制,把风险控制在尽可能低的程度,确保组织的经营活动符合有关的安全、健康与环境法规及其它要求,同时要求组织定期对管理体系进行审核、评审,从而达到持续改进安全、健康与环境绩效的目的。
二、云南陆地石油有限公司HSE管理体系的建立中国航油集团云南陆地石油有限公司依据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和Q/SY1002.1-2007《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第1部分:规范》等标准,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在原有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HSE管理体系。
三、云南陆地石油有限公司HSE管理体系要素我公司HSE管理体系共包含了1+18条要素 4.1总要求4.2 HSE方针4.3策划:4.3.1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价控制4.3.2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4.3.3目标与指标4.3.4管理方案4.4实施与运行4.4.1组织结构和职责4.4.2能力、培训和意识4.4.3参与、协商与信息交流4.4.4体系文件4.4.5文件和资料控制4.4.6运行控制4.4.7应急准备和响应4.5检查和纠正措施4.5.1监测和测量4.5.2合规性评价4.5.3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4.5.4记录和记录管理4.5.5内部审核4.6管理评审四、HSE管理体系运行模式HSE管理体系基于被称为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的运行模式运行。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各要素要求优选稿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各要素要求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各要素要求1总要求“建立”是指组织从决定按标准要求建立OHSMS开始,到形成体系的过程,包括体系的策划、目标指标的设定、体系文件的编写、组织机构的配置和人员、资源的安排等;“保持”是体系按规定的要求运行,并在运行过程中实施、实现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并通过审核、评审等方法改进提高,也包括在新情况出现时体系的调整、修订及必要的支持活动等;2职业健康安全方针?1)批准要求:最高管理者批准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这有利于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纳入组织全面管理中,实现组织生产、经营目标与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统一;2)内容要求:两个承诺一个适宜;3)管理要求:适合于组织的OHS风险和规模;形成文件、付诸实施、予以保持;全面传达,使全体员工了解方针,并将其要求?体现在实际的工作中;具有公开性,在相关方需要时易于获取,在制定时也要考虑相关方的要求;定期评审及修订,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和要求3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建立和保持文件化的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程序,目的是用程序来指导和规范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工作,保证识别、评价与控制过程的合理性和充分性;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程序应与组织的需求、作业场所状况以及职业健康安全法规要求匹配;应包括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并覆盖组织能够控制和可望施加影响的危险范围;危险辩识与评价过程所形成的文件应包括以下内容要素:辩识危险因素(危害)——评估现有或拟定控制措施情况下的风险——评估残余风险的可承受度——辩识必需的附加风险控制措施(如外包方)危险辩识、评价与控制过程应遵循以下基本准则:—依据范围、性质和时限界定其方法,确保其预防性;—明确负责人员的作用和权限,并考虑员工对职业健康安全的意见;—提供向管理部门报告的结果,作为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及进行管理评审的依据;—提供实施目标和管理方案规定措施基础上的风险辩识与分级;—服务于设备要求与培训需求的确定;—服务于开展运行控制;—服务于监视和测量以及对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准备。
建筑工程题库-国家推荐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一规范》中的一级要素“检查和纠正措施”包.txt

[单选]国家推荐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一规范》中的一级要素“检查和纠正措施”包括:“( )”、“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记录和记录管理”、“审核”四个二级要素。
A.培训、意识和能力 B.应急准备和响应C.实施与运行控制 D.绩效测量和监视● 本题暂无解析[单选]某工程网络计划中,工作s的紧后工作有A、B、C,工作A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分别为第9天和第14天,工作8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分别为第10天和第16天,工作C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分别为第11天和第15天,工作S的自由时差为5天,则工作S( )。
A.总时差为10天B.总时差为11天C.最迟完成时间为第16天D.最早完成时间为第9天● 【考点】工程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
【解析】工作S有三项紧后工作A、B、C,则其最迟完成时间为它们最迟开始时间的最小值,即第14天,工作S的自由时差=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最小值一工作S的最早完成时间,所以工作S的最早完成时间EFS=9-5=4,即第4天,所以工作S的总时差TFS=LFS-EFS=14-4=10。
因此,正确选项是A。
[单选]建设工程项目年度计划的安排、其投资需要量的确定、建设物资供应计划和建筑安装施工计划等的编制依据是主管部门批准的( )。
A.投资估算B.施工预算C.竣工决算D.设计概算● D;[单选]关于质量管理体系中管理程序文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管理程序文件中应包含项目部与公司确定的成本管理目标B.管理程序文件应把每个岗位人员是否按要求去履行职责作为一个目标来考核C.管理程序文件为了方便检查可以将考核指标具体化,通过责任考核表的形式体现D.管理程序文件应明确每个岗位人员在成本管理中的职责● 【考点】施工成本控制的步骤。
【解析】管理程序文件应明确每个岗位人员在成本管理中的职责,确定每个岗位人员的管理行为,如应提供的报表、提供的时间和原始数据的质量要求等。
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新旧版本内容对照表

1 / 502 / 503 / 504 / 505 / 50图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模式注:本标准基于被称为“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的方法论。
关于PDCA的含意,简要说明如下:——策划:建立所需的目标和过程,以实现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所期望的结果。
6 / 500.5本标准内容本标准符合ISO对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
这些要求包括一个高阶构、相同的核心文本以及具有核心定义的通用术语,目的是方便使用者实施多个ISO管理体系标准。
本标准不包含针对其他领域的要求,例如质量、社会责任、环境、安保或财务管理等要求,尽管其要素可以与其他管理体系的要素保持一致或整合。
本标准包含了组织可用于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符合性评价的要求。
组织如果要证实符合本标准,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进行自我决定和自我声明;- 寻求对组织有兴趣的相关方对其符合性进行确认,例如:顾客;- 寻求组织的外部机构对其自我声明进行确认;- 寻求外部组织对其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进行认证或注册。
本标准第1章至3章规定了适用于本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和术语和定义,第4章至第10章包含了用于评价本标准符合性的要求。
附录A提供了对这些要求的资料性解释。
第3章中的术语和定义按概念的顺序进行编排,在标准最后给出了按字母顺序的索引。
本标准适用以下助动词:a)“应”(shall)表示要求;b)“宜”(should)表示建议;c)“可”(may)表示允许;d)“能”(can)表示可能或能够。
“注”的内容是理解或澄清有关要求的指南。
第3章使用的“注”提供了补充术语资料的附加信息,可能包括使用术语的相关规定。
7 / 5021 / 5024 / 5025 / 5026 / 5027 / 5028 / 5029 / 5030 / 5031 / 5035 / 5039 / 5040 / 5041 / 5042 / 5044 / 5045 / 5049 / 5050 / 50。
(整理)第九章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第九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本章举例分值分布从考试分值分布来看,历来比值很小,有一定练习就可以。
第一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与要素知识结构体系大纲要求:1.熟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2.掌握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素构成及其内容要求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运行模式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概念(P167)。
2.基本运行模式主要是结合Edward Deming的PDCA思想的运行模式。
如:IL0-OSH 2001、OHSAS、l8001的运行模式。
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构成、具体内容1.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的:2方面内容(P167~168)2.组织目的:6方面内容(P168~170)3.计划与实施目的:5方面内容(P170~173)4.检查与评价目的:4方面内容(P173~174)5.改进措施目的:2方面内容(P174)第二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的方法与步骤知识结构体系大纲要求:1.熟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初始评审及体系策划的内容2.了解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内容和结构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步骤6个步骤:学习与培训、初始评审、体系策划、文件编写、体系试运行、评审完善。
大家注意各个步骤的内容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初始评审及体系策划内容(熟悉)1.初始评审的内容:6项内容(P175)2.体系策划的内容:5项内容(P175)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内容和结构(了解)1.主要内容:4项内容(P175,参看讲义)2.体系文件的结构:多数采用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以及记录的形式。
第三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审核与认证(大纲无要求)综合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国际劳工组织在其制定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ILO-OSH2001)中,提出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运行模式包括方针()、计划与实施、评价、改进措施等五大要素。
A.目标B.组织C.资源D.保障提示:参见教材P167 。
航天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融合初探

有力等传统工作要求方面外, 还应重点关注以下 几个方面。 2.1 正确理解和掌握标准是基础
厂所级体系管理人员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的关键角色, 其对两体系标准的理解和掌握水 平, 是能否保证两体系在本单位的正确、 有效实 施与融合的关键。 这就要求体系管理人员必须加 强学习, 对两体系的标准条款的内容、 运行特点 有正确和深刻的理解。 2.2 系统策划是前提
[2] 石文祥, 林静. 对钢丝螺套型面尺寸 B 综合
作者简介:
穆 毅 夫 ( 1949 年 — ) 男 , 高 级 工 程 师 , 从 事工艺技术管理工作。
《航天标准化》2015 年第 2 期
- 23 -
航天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融合初探·韩少辉/曹小红
大危险源, 建立预防机制, 规范生产行为, 使各 生产环节 (设备设施、 作业行为) 符合有关安全 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 人、 机、 物、 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 并持续改进, 不断加强 航天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两体系建立的目的均是建立一套系统的、 规 范的、 科学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实现安全风险 的有效管理, 持续提升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1.3.2 管理模式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