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与人类小论文

合集下载

微生物的突变对人类的影响

微生物的突变对人类的影响

学号:微生物遗传育种论文题目:微生物的突变对人类的影响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微生物的突变对人类的影响摘要:微生物突变对人类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导致传染病的流行。

在人类疾病中有50%是由病毒引起。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资料显示:传染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所有疾病中占据第一位。

微生物导致人类疾病的历史,也就是人类与之不断斗争的历史。

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人类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新现和再现的微生物感染还是不断发生,像大量的病毒性疾病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

一些疾病的致病机制并不清楚。

大量的广谱抗生素的滥用造成了强大的选择压力,使许多菌株发生变异,导致耐药性的产生,人类健康受到新的威胁。

关键词:微生物突变、变异、甲流、病原微生物Microbial mutation effects on humansAbstract:Microsoft jas black Microsoft jas black microbial mut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fluence on human is led to the popularity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n 50% of human diseases are caused by viruses.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data published in all diseas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f infectious diseases occupied the first place. Of microorganisms cause human disease history, also is the humanity and the incessant struggle history. I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 the human made great progress, but the new now and reproduce or microbial infection occurrence, such as a large number of viral disease has been a lack of effective drug treatment. Some diseases pathogenic mechanism is not clear. A large number of broad spectrum antibiotics abuse caused strong selection pressure, make many strain mutates, lead to the development of drug resistance, a new threat to human healthKey words: Microsoft jas black Microsoft jas black microbial mutation, variation, the a/h1n1 flu,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微生物远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于这个星球上了,它也将伴随着人类生命的进化而进化,或许它在人类生命消失之后还会存在于这个星球。

微生物与生活论文

微生物与生活论文

微生物与生活引言:微生物是指无法肉眼直接观察到的微小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微生物在生物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人类的生活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分析微生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涉及食品生产安全、环境保护、健康医疗、生物技术和能源开发等方面。

概述:微生物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群体之一,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各个环境中。

通过对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它们的特性和作用,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正文内容:一、食品生产安全1.微生物在食品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如发酵、酿造、奶酪制作等。

a.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如酵母菌和乳酸菌,提高食品品质。

b.利用微生物制作食品可以降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2.微生物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如快速检测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致病微生物。

a.多种快速检测技术的出现提高了食品安全的可控性。

b.基于微生物特异性的检测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致病菌。

二、环境保护1.微生物在环境修复中的作用:如土壤修复、水体处理等。

a.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污染物,降低土壤和水体中的污染程度。

b.微生物的活性能够促进土壤和水体的循环和再生。

2.微生物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如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

a.微生物参与了各种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能量的转化与储存。

b.微生物在物质循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氮、磷、硫等元素的转换。

三、健康医疗1.微生物与人体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如肠道菌群和免疫调节。

a.肠道菌群对人体免疫系统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b.微生物在免疫系统上的研究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2.微生物在抗生素研发和治疗中的应用:如益生菌和抗菌剂。

a.益生菌可以帮助调节肠道菌群,提高免疫力。

b.抗菌剂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治疗细菌感染。

四、生物技术1.微生物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如重组蛋白生产和基因治疗等。

a.微生物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基因资源,可以用于合成人类所需的蛋白。

b.利用微生物进行基因治疗可以有效矫正遗传性疾病。

微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论文素材

微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论文素材

微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论文素材近年来,微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成为了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微生物是指存在于我们身体各个部位及周围环境中的微小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这些微生物在人类健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列举一些与微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健康之间关系研究相关的素材,以供论文写作参考。

1. 微生物多样性与免疫系统研究表明,微生物多样性与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密切相关。

人体内的微生物群落可以促进免疫系统的发育和调节,帮助人体防御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并维持肠道黏膜的完整性。

一些研究发现,低微生物多样性可能与免疫系统失调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有关。

2. 微生物多样性与消化系统健康肠道是人体内微生物最丰富的部位,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与消化系统健康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的失调与肠道炎症、肠胃道疾病等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有关。

另外,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还与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有关。

3. 微生物多样性与心理健康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肠道微生物群落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一些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与脑功能、情绪调节等方面有密切关系。

肠道微生物可以产生多种脑活性物质,如神经递质和代谢物,这些物质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此外,肠道微生物的失调也与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的发生有关。

4. 微生物多样性与皮肤健康皮肤是人体外部最大的器官,同时也是微生物最为密集的部位之一。

研究发现,皮肤微生物多样性与皮肤健康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一些致病菌的过度生长或皮肤微生物群落失调可能导致皮肤炎症和皮肤病的发生。

此外,一些有益菌的存在也可以保护皮肤免受外界刺激和感染。

5. 微生物多样性与呼吸系统健康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呼吸系统微生物多样性与呼吸系统健康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肺部微生物的多样性受到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也可能导致肺部微生物的失调。

一些研究还发现,正常肺部微生物的存在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从而维持呼吸系统的健康。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论文怎么写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论文怎么写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论文怎么写浅谈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摘要:我们应该时刻意识到,在我们的周围和机体内都有其他生命体与我们共存。

虽然人类与微生物的斗争会无止境地持续下去,但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到我们所处的环境,认识到生态平衡对人类的好处,不要为了发展而牺牲环境,而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那么,人类就能够在这微生物的世界里更好地生存下去。

关键字:微生物、人类,祸、福在说明微生物与人类之前,我们首先明确一下什么是微生物。

不了解何为微生物又从何谈微生物与我们人类的关系呢?微生物主要是由一群肉眼看不见的单细胞生物所构成的,其种类之繁多,数目之庞大,超乎我们的相像。

目前,微生物大致分类为细菌、真菌(包含酵母菌和微菌)、藻类和俗称为寄生虫的原虫和蠕虫。

病毒是一种只能在活的生物细胞中复制的简单有机体,严格说来并不能视为一种生物,不过,也被归属于微生物。

我们生活中的世界,其实是到处布满微生物的世界,从远古时期起人类就和微生物在地球上共处,人类在适应了微生物的同时,又不断遭遇微生物所引起的各种疫病,因此人类与微生物之间就了战争。

1929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研究培养葡萄球菌时,偶然发现了青霉素,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抗菌素类药物的诞生。

青霉素能抑制病菌细胞壁的形成,使菌体的新陈代谢失调,达到抑菌和杀菌的效用。

之后又出现了很多抗菌素类药物,如头孢霉素、链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等。

一时间,人们就觉得在人类与微生物的斗争中,人类已经领先了,因为如结核菌、细菌性肺炎、败血症、梅毒、淋病和其他细菌性传染病慢慢被征服了。

但是,正是由于这些抗菌素类药物有抑菌和杀菌的效用,人们大多数认为,不管患了什么病,总是认为多吃点抗菌素药物好,这就导致了以下问题:在多数情况下,抗菌素的作用只是抑制或削弱病原菌的活动,人最终还得靠机体本身来彻底战胜病原菌。

长期使用某种抗菌素,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相反,还会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变异品种,从而使抗菌素失去它特有的效用。

微生物和人类常见疾病论文

微生物和人类常见疾病论文

微生物和人类常见疾病摘要:分别由细菌,真菌和病毒引起的人类常见疾病的简单介绍。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乙肝,脚癣.人所以会生病,固然与许多因素有关,但就传染病的病理病因来说,主要是由病原微生物、传染途径和人体抵抗力这三大因素组成的“发生环”所决定的。

作为引起传染病根源的病原菌,只有在其毒力大、数量多的情况下才能引起传染。

在瞬息万变的生活环境中,每天向你袭击的病菌何止十亿、二十亿,那么你是靠什么来保护自己的呢?如果说,健全的皮肤是阻挡多种病原菌侵袭的第一道防线的话,那么皮肤之外还有一些外围防线,能把某些病菌歼灭掉。

有人试验过,一滴泪水加入2000克清水,仍可以消灭至少一种细菌。

因为泪水中含有溶菌酶,抗御细菌的功能极强。

另外,唾液、鼻道上的粘液都是人体的有效防线。

事实上,病原菌有三种。

非细胞型微生物,其体积微小没有典型的细胞结构,没有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宿主活细胞内生长繁殖,病毒就属于这类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其仅有核质、无核膜或核仁,细胞器不完善,包括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和放线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其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内细胞器完整,真菌就属于这类微生物。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分别由细菌,真菌和病毒引起的人类常见疾病。

一、细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容易碰到的由细菌引起的疾病应该算是食源性疾病。

沙门菌病在许多国家都是主要的问题。

沙门菌病属细菌引起,症状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

引起沙门菌病爆发的食物有鸡蛋、家禽和其他肉类、生牛奶和巧克力。

可通过热加工、普通的巴士消毒或烹饪就可将沙门菌杀死。

弧菌病传播广泛,它是由某些弧状菌属细菌引起的,在某些国家其发病例数超过了沙门菌病。

引起这种食源性疾病的食物主要有生牛奶、生的或没有完全加工成熟的禽肉和饮水。

弧菌病严重的健康影响包括剧烈的腹痛、发热和腹泻。

发病者中2到10成会导致慢性健康问题,如反应性关节炎(reactive arthritis)各神经系统异常疾病。

微生物与人类生活

微生物与人类生活

微生物与人类生活
微生物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它们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中,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等,它们可以在土壤、水体、空气和人体内生存繁衍。

虽然微生物在人类生活中不可见,但它们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微生物对人类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有些微生物可以引起疾病,如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等。

而另一些微生物则可以帮助我们维持健康,比如肠道内的益生菌可以帮助我们消化食物,增强免疫力。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用于医疗领域,如抗生素的生产和疫苗的制备等。

其次,微生物在环境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分解有机物,促进土壤的肥沃化;可以参与氮循环、碳循环和硫循环等,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被用于环境修复,如利用细菌降解有机污染物,利用真菌处理废水等。

最后,微生物还可以被应用于食品加工和工业生产。

比如酵母菌可以用于发酵食品,制作面包、酒精和酸奶等;细菌可以用于生产酶和乳酸等化学品。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被用于生物能源的生产,如利用甲烷菌生产生物天然气等。

总的来说,微生物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它们对我们的健康、环境和生产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以促进人类与微生物的和谐共处。

微生物论文2000字

微生物论文2000字

微生物论文2000字植物和微生物的演化植物界发生、发展和演化的历史过程。

当今地球上生长着约40多万种植物。

它们不仅在形态结构上不同,而在营养方式、生殖方式和生活环境上也各不一样。

现代科学和化石研究表明,现存的这些植物并不是现在才产生的,更不是由“上帝”创造出来的,它们大约经历了30多亿年的漫长历程逐渐发生发展和进化而来的。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是细菌和蓝藻等原核生物,时间大约距今35~33亿年前。

以后经历了5个主要发展阶段才发展到现在的状况。

第一个阶段称为菌藻植物时代。

即从35亿年前开始到4亿年前(志留纪晚期)近30亿年的时间,地球上的植物仅为原始的低等的菌类和藻类。

其中从35~15亿年间为细菌和蓝藻独霸的时期,常将这一时期称为细菌—蓝藻时代。

从15前亿年开始才出现了红藻、绿藻等真核藻类。

第二阶段为裸蕨植物时代。

从4亿年前由一些绿藻演化出原始陆生维管植物,即裸蕨。

它们虽无真根,也无叶子,但体内已具维管组织,可以生活在陆地上。

在3亿多年前的泥盆纪早、中期它们经历了约3千万年的向陆地扩展的时间,并开始朝着适应各种陆生环境的方向发展分化,此时陆地上已初披绿装。

此外,苔藓植物也是在泥盆纪时出现的,但它们始终没能形成陆生植被的优势类群,只是植物界进化中的1个侧支。

第三个阶段为蕨类植物时代。

裸蕨植物在泥盆纪末期已绝灭,代之而起的是由它们演化出来的各种蕨类植物;至二叠纪约1.6亿年的时间,它们成了当时陆生植被的主角。

许多高大乔木状的蕨类植物很繁盛,如鳞木、芦木、封印木等。

第四个阶段称为裸子植物时代。

从二叠纪至白垩纪早期,历时约1.4亿年。

许多蕨类植物由于不适应当时环境的变化,大都相继绝灭,陆生植被的主角则由裸子植物所取代。

最原始的裸子植物(原裸子植物)也是由裸蕨类演化出来的。

中生代为裸子植物最繁盛的时期,故称中生代为裸子植物时代。

第五个阶段为被子植物时代。

它们是从白垩纪迅速发展起来的植物类群,并取代了裸子植物的优势地位。

微生物论文 超级细菌

微生物论文 超级细菌

话说自经过“禽流感”、“非典”、“甲流”等与微生物界的大战之后,人类已经稍显疲惫,如今,半路杀出个“超级细菌”号称百药不侵,更是搞得人类有些晕头转向。

人类深感不平,心想:在与微生物大战之中,我军拥有博大精深的智慧,超级一流的技术,哪次不是把他打得落花流水,谁知他竟不识好歹,不知认错投降,乖乖降服与我,反而以“野火烧不尽”的阵势不停侵犯我军,不让人过几天安生日子,这实在太不地道!于是跑到上帝面前诉苦,控告他们的状:希望上帝助我人类早日劝服细菌一族,天下才得以维持太平!要不早晚咱们的饭碗都被他们给砸了。

”人类说得那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啊。

就这样,上帝被镇住了,觉得人类说得非常有理,于是喊来超级细菌进行教育。

然而超级细菌站在上帝面前却是脸不红心不跳,反而愤愤地与上帝摆起了道理:那过程敢情惨不忍睹啊,上帝您就没有一点恻隐之心嘛!!”超级细菌想到以前惨死的兄弟姐妹们,不禁也动了情,忍不住掩面而泣。

上帝颇感难为情,双方都哭了,那可咋办尼?但还是忍不住嘟哝了一句“可是是你先对不起人家的啊,人类在这世界上可是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你把他给打败了,谁也活不了啊……”这下把超级细菌给逗乐了,只见他用巴掌往脸上一抹,好像是擦了擦泪,接着大笑道:“哈哈,上帝你OUT了,你没听说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吧?只有动态的平衡才能维持世界的活力呦。

”上帝被羞得满脸通红,暗想,他明明是个细菌干嘛说什么鸟语,又想到看来人类与微生物这一脚他是插不上了,干脆拂袖而去。

人类听说上帝与微生物的对话之后不禁咧嘴一笑,想不到这小小东西还油腔滑调的。

不过这段时间人类可是没闲着,对于超级细菌的结构原理就已摸清楚了,你瞧:“超级细菌”更为科学的称谓应该是“产NDM-1耐药细菌”,即携带有NDM-1基因,能够编码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对绝大多数抗生素(替加环素、多粘菌素除外)不再敏感的细菌。

临床上多为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无效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氏阴性菌造成的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与人类
微生物是一类肉眼看不清或者看不见的微小生物。

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类对它们的了解少之又少,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微生物无处不在,它们和人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作用。

在微生物学创建之前,人类曾长期处在“身在菌中不知菌”或“微盲”的无知状态。

这从人类历史上曾遭遇过多次严重瘟疫而大批死亡的惨痛事实就可充分说明,例如鼠疫、天花、肺结核、流感、痢疾和梅毒的大流行。

直到今天,多种新发传染病还在疯狂的残害人类,例如艾滋病、萨斯、禽流感、疯牛病等。

在人类历史上因传染病的大流行而造成的死亡人数要大大超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

作为生物圈中最高物种的人类,也可以因为微生物的肆虐而变得虚弱不堪。

所以,微生物对人类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导致传染病的流行。

在人类疾病中有50%是由病毒引起。

世界卫生
组织公布资料显示:传染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所有疾病中占据第一位。

微生物导致人类疾病的历史,也就是人类与之不断斗争的历史。

很多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藻类都可以引起疾病。

从流感、某些癌症到艾滋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微生物引起疾病的致病过程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微生物在我们的体表或体内生长,引起感染而致病;另一种是在我们的体外生长,产生有毒物质,从而引起疾病。

如一些微生物可产生毒素,经由消化道进入人体,引起食物中毒,如肉毒杆菌素、黄曲霉素、毒蘑菇等。

与产毒素微生物相反,感染性病原或寄生微生物,可以在我们的体表面或组织上生长(有些是专性寄生的)。

这些微生物通常从呼吸道或消化道,进入人体,有时也可以由伤口或动物如蚊虫叮咬等而感染;一旦进入体内,这些病原微生物便掠夺宿主的营养、生长繁殖或利用宿主的合成体系合成病原体自身,可引起宿主动物的死亡或产生免疫应答从而防止了病原微生物的进一步生长和繁殖。

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人类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新现和再现的微生物感染还是不断发生,像大量的病毒性疾病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

一些疾病的致病机制并不清楚。

大量的广谱抗生素的滥用造成了强大的选择压力,使许多菌株发生变异,导致耐药性的产生,人类健康受到新的威胁。

一些分节段的病毒之间可以通过重组或重配发生变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流行性感冒病毒。

每次流感大流行流感病毒都与前次导致感染的株型发生了变异,这种快速的变异给疫苗的设计和治疗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而耐药性结核杆菌的出现使原本已近控制住的结核感染又在世界范围内猖獗起来。

另一方面,微生物千姿百态,有些是腐败性的,即引起食品气味和组织结构发生不良变化。

能够造成食品、布匹、皮革等发霉腐烂,甚至以食物作媒介引起人体中毒、染病、致癌和死亡。

工业产品中的微生物也会污染各种工业器材,如金属、仪表、电讯器材、绝缘材料和纺织品等,它们或含有一些可被微生物利用的成分,或因种种原因沾染了或多或少的有机物质,因此,都会受到微生物的侵蚀,使之老化变质。

铝及其合金制品受到微生物的侵蚀。

例如,曾发生过飞机的油槽因受到牙枝霉、铜绿色假单胞菌和弧菌等的腐蚀而漏油。

飞机机翼的内铝壁也受到上述微生物的侵蚀。

钢铁及其制品因长期与水或土壤接触,受到铁细菌、硫细菌、硫酸还原细菌等的作用而腐蚀。

电子设备、集成电路、绝缘材料等均可受到霉菌的侵蚀,由于霉菌的菌丝能导电,因此常能引起有关设备的失灵。

羊毛、棉纱、尼龙、聚制脂及其制品,也常受到微生物的侵蚀。

污染漾奶、毛的微生物主要有铜绿色假单胞杆菌、微球菌、枯草杆菌、曲霉、青霉等。

污染棉织品的主要是纤维素分解菌群的微生物。

污染尼龙的有球二孢和红曲霉等。

在这些方便,微生物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危害。

当然有些微生物是有益的,它们可用来生产如奶酪,面包,泡菜,啤酒和葡萄酒。

微生物非常小,必须通过显微镜放大约1000 倍才能看到。

比如中等大小的细菌,1000个叠加在一起只有句号那么大。

想像一下一滴牛奶,每毫升腐败的牛奶中约有5千万个细菌,或者讲每夸脱牛奶中细菌总数约为50亿。

也就是一滴牛奶中可能含有50 亿个细菌。

从进化史来看,这些微生物早已适应了人类提供的环境,同时为我们的健康所必需。

就如大肠杆菌,我们的肠道给它们提供了营养和栖息场所,而它们也帮助我们消化许多食物,包括维他命、糖和纤维,与此同时,它们还合成一些我们自身无法合成的维他命。

时至如今,我们肠道内的正常菌已经包括拟杆菌、梭杆菌、双歧杆菌、真杆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放线菌等很多种类,此外,还有一些病毒和原生动物。

在医学上,人类对微生物的利用也不断的造福人类。

最早是弗莱明从青霉菌抑制其它细菌的生长中发现了青霉素,这对医药界来讲是一个划时代的发现。

后来大量的抗生素从放线菌等的代谢产物中筛选出来。

抗生素的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一些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发酵,生产乙醇、食品及各种酶制剂等;一部分微生物能够降解塑料、处理废水废气等等,并且可再生资源的潜力极大,称为环保微生物;还有一些能在极端环境中生存的微生物,例如:高温、低温、高盐、高碱以及高辐射等普通生命体不能生存的环境,依然存在着一部分微生物等等。

看上去,我们发现的微生物已经很多,但实际上由于培养方式等技术手段的限制,人类现今发现的微生物还只占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的很少一部分。

综上所述,微生物和人类的关系密切相关。

既能造福我们,也能毁灭我们。

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微生物约有10万种,有人估计目前已知的种只占地球上实际存在的微生物总数的20%,微生物很可能是地球上物种最多的一类。

微生物资源是极其丰富的,但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仅开发利用了已发现微生物种数的1%。

“Perlman 氏应用微生物学定律”中生动的描述“微生物总没有错,它是你的朋友和微妙的伙伴。

愚蠢的微生物是没有的。

微生物善于做和乐于做任何事情。

微生物比化学家、工程师和其他人机灵、聪明和精力充沛。

如果你会照顾这些小朋友,那么它也会照顾你的未来”所以我们应该从辩证的角度思考和学习,趋利避害、扬长避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