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第1篇】图书馆“寻宝”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我们认真,细心地关察,就能发现大奥秘。
今天,我在一个图书馆里当了一回福尔摩斯,探索了生活中的数学。
爸爸带着我来到图书馆借书。
爸爸竟然能以“光速”地找到我要借的书。
我又疑惑,又好奇,说:“爸爸,你太厉害了!简直跟电影特效一样啊!你是怎么做到的?教一教我呗。
”爸爸说:“嘻!嘻!想知道吗?那就先发现一些线索吧。
”我环顾四周,用心寻找,总算发现了一些线索,于是我对爸爸说:”我发现每一个书架的左右两边都有字母,而且书架里每一列也有数字。
”爸爸说:“没错,你再看一看我手上的纸条。
”说着,爸爸递来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名著区,D书架第3行。
我说:“难道这个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我想找的书吗?”爸爸说:“想知道吗?你把眼睛闭上,我去办个事。
”为了知道答案我乖乖的闭上了眼睛。
一会儿,爸爸回来了说:“我去藏宝藏了,好啦,现在让我们去寻宝吧!”我按照“寻宝图”先找到名著区,然后找到了D号书架,接着找到了第3行,于是我在第3行细心的找了起来,不到10秒钟我就发现我的“宝藏”了。
“哈哈!我找到啦!”我兴奋地把我的”战绩”拿给爸爸看。
爸爸满意地说:“不错,不错,我们要举一反三,我又拿了张“藏宝图”你去把它找到吧。
”我拿着“藏宝图”开始了我的“寻宝”之路。
顺着“藏宝图”上的线索我很快就找到我的“宝藏”。
爸爸说:“怎么样?这样是不是找的更快了啊?这个用运用了数学中的行和列,这样找东西就更准更快。
”我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平时我们不怎么注意生活中的数学,其实,它们一直在默默地帮助我们,有了它们,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的快捷。
【第2篇】钉子板上多边形的秘密看到题目,大家会认为多边形会有什么秘密呢?多边形只看上去只是普通的图形,但是在钉子板上的多边形有着巨大的秘密,会是什么呢?这个还联系到一堂数学课。
课前,老师说数学要追求完美简洁,不得有一丝马虎。
全部符合的几幅图,他们的内部都不是一枚钉子。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是一门普遍存在于生活中的学科,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能看到数学的影子。
无论是在购物、做饭、出行还是做任何其他事情,数学都在悄悄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购物。
在超市购物时,我们会计算商品的价格和数量,然后估算出总共需要支付的金额。
这就涉及到了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打折、优惠券等因素。
而在家庭日常开支方面,我们也会用到数学,比如计算家庭的月支出,规划家庭的预算等等。
其次,数学也贯穿在我们的饮食生活中。
在烹饪食物时,我们需要测量食材的重量和体积,控制火候和时间,这些都需要数学的帮助。
比如,我们需要用到比例关系来调配调料,需要用到时间和温度的关系来控制烹饪的过程。
再者,数学也影响着我们的出行。
在规划旅行路线时,我们需要考虑到距离、时间和交通工具的速度等因素,这都需要用到数学的知识。
在日常的交通出行中,我们也会用到数学,比如计算汽车的油耗、计算地铁的票价等等。
总的来说,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的影子。
数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让我们更加理性地看待世界,更加科学地解决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数学的学习,将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让数学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子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子1. 制作蛋糕时,需要按照食谱中的比例来准确测量原料的重量和体积,这就是数学中的比例问题。
比如,如果食谱要求用500克面粉和250克糖制作蛋糕,我们就需要用天平来准确称量这些原料。
2. 做饭时,需要根据人数和食材的比例来计算用料。
比如,如果一份炒饭需要100克米饭和50克蔬菜,如果要做4份炒饭,就需要按照比例计算出400克米饭和200克蔬菜。
3. 在购物时,我们经常会遇到打折和促销活动。
这时,我们需要计算折扣后的价格,以确定是否划算。
比如,如果一件原价100元的衣服打7折,我们就需要用数学来计算出打折后的价格为70元。
4. 在旅行中,我们需要计算行程的时间和距离。
比如,如果我们以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前进,要在300公里的距离内到达目的地,我们就需要用数学来计算出需要的时间为3小时。
5. 在理财中,我们需要计算利息和投资回报率。
比如,如果我们将1000元存入银行,年利率为5%,我们就可以用数学来计算出一年后的本金加利息为1050元。
6.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时间。
比如,如果我们要在上午10点到达某个地方,而现在是上午9点,我们就需要用数学来计算出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
7. 在购买食物时,我们经常会遇到称重购买的情况。
比如,如果我们要买500克的苹果,而商店只提供称重的服务,我们就需要用数学来计算出需要多少个苹果的重量才能达到500克。
8. 在健身锻炼中,我们需要计算重量和次数。
比如,如果我们要进行深蹲训练,每组要做10次,而每次要承受的重量为50公斤,我们就需要用数学来计算出完成一组深蹲所需的总重量为500公斤。
9. 在旅游中,我们需要计算费用和预算。
比如,如果我们计划去一个城市旅游,预算为3000元,我们就需要用数学来计算出每天的花费不能超过300元,以确保不超出预算。
10. 在购买房屋时,我们需要计算贷款和还款。
比如,如果我们购买一套房屋,总价为100万,首付款为20%,我们就需要用数学来计算出需要贷款的金额为80万。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举例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举例数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从我们的简单日常任务到复杂的问题,我们许多时候都会需要使用数学。
下面是几个在生活中使用数学的实例:一、装修住房对于装修新房,无论是新手还是老手,都会用到数学,以准确测量和安装新家具。
例如,当你想以最佳方式利用室内空间时,你需要考虑每个房间的室内尺寸,并理解面积如何影响新家具的可用空间。
二、做饭当你在做饭时,使用数学也是很常见的。
例如,当你处理面积密度和质量密度时,你需要知道你用多少物质来做同一种菜肴,以便实现比例统一。
此外,还可以利用百分比来调整食谱,以实现最佳味道。
三、衣衫裁剪裁剪衣衫需要准确地测量度量衡,因此数学也被用于此。
测量部分有它的独特方法,例如平行尺,以实现尽可能准确的读数。
同时,重要的维度,如肩宽,臂长,袖长,裤腰,裤长也由数学技巧计算确定。
四、安装家具在安装家具时,数学也必不可少,因为你必须在安装家具之前正确测量房间尺寸。
例如,要计算衣柜的尺寸,你要考虑有多少四角,多少抽屉,多少支柱,以及体积空间的足够性。
你甚至可以计算家具的面积来计算有多少家具可以安装到房间内!五、买车当你想购买车,你需要考虑很多因素,除了价格外,你还需要考虑车的尺寸、重量、汽油消耗率、发动机性能等。
这些都是数字,因此你需要正确使用数学来进行测量和比较,以便最终做出明智的购买决定。
六、投资投资是从多个视角考虑的经济问题。
投资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它需要精确的数学证据来支持,以帮助投资人基于投资风险来确定最佳策略。
综上所述,我们无论在家中还是出游,都会经历如家具配置、菜谱做饭、衣衫裁剪、购买汽车、投资等等数学使用的场景。
数学之美,无处不在!。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具体的学科,它不仅存在于学校的课堂中,更是贯穿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日常生活中的购物、烹饪、旅行,到工作中的数据分析、规划,数学无处不在,无所不及。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购物这个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活动。
在购物时,我们经常需要计算商品的价格、折扣和税费,以确保自己得到最优惠的价格。
此外,我们还需要比较不同品牌、不同规格的商品,做出最经济、最合理的选择。
这就需要我们运用基本的数学知识,比如加减乘除、百分比和比较大小等,来进行计算和决策。
其次,烹饪也是一个充满数学的活动。
在烹饪过程中,我们需要精确地测量食材的重量和容量,控制火候和时间,以确保菜品的口感和味道。
同时,在调配食谱时,我们也需要进行比例和分数的计算,以确保各种食材的搭配比例恰到好处,从而制作出美味的佳肴。
在旅行中,数学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我们需要计算路程和时间,规划行程和交通,以确保旅行的顺利和高效。
同时,在旅行中,我们还需要进行货币兑换和消费预算,以确保经济合理和花费可控。
在工作中,数学更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无论是数据分析、市场营销,还是财务管理、项目规划,数学都是我们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的重要依据。
通过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分析企业运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和财务规划。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它是我们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
通过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和高效。
因此,让我们珍惜数学,认真学习,善于运用,让数学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得力助手。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第1篇】购物的学问大千世界,数学无处不在。
国庆节到了,购物中心的各种商品打起了折扣。
我的购物狂妈妈早就心动了。
今天,妈妈带我迫不及待地来到了商场,只见这里的商品琳琅满目,看得让人眼花缭乱。
陪着妈妈在这里晃悠,不禁让我口干舌燥。
妈妈想了想,笑着对我说:“想喝奶茶没问题可是先回答我的问题,怎么样?”我犹豫了一下,想想香甜嫩滑的奶茶,最终还是投降了。
好,你听清楚了:“我想买一台笔记本电脑,查看了A、B两家商场。
我看中的一款电脑标价都是5980,但优惠方法不同。
A商场全场九折,B商场购物每满¥1000送¥100现金,你算一算哪家商场的价格更便宜。
”我想了想,说:“一样便宜。
”妈妈笑了笑:“你确定吗?”我犹豫了。
A商场打九折也就是一90%。
折后电脑的价格:用5980*0.9等于¥5382就算出了折扣电脑的价格。
B商场呢:用5980÷1000等于5组也就是满了五个¥1000还剩下¥980。
用五组×100等于¥500,5980-500等于¥5480。
¥5382小于¥5480。
我恍然大悟“哦,原来A商场的更便宜一点。
”这正如华罗根先生所说: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待可以得来的。
【第2篇】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以前,我一直以为学习”求最小公倍数”这种知识枯燥无味,整天与”求11和12的最小公倍数”类似这样的问题打交道,总觉得学习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没有什么用处。
然而,有一件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那是前不久的事了,妈妈和我一起乘坐公共汽车去青少年宫。
我们母女俩坐的是5路车,快要出发的时候,7路车正好也和我们同时出发。
此时妈妈看着这两路车,突然笑着对我说:”夏欣,妈妈出个问题考考你,好不好?”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是吗?那你听好了,如果5路车和7路车同时发车,5路车每3分钟发车一次,7路车每5分钟发车一次。
这两路车至少再过多少分钟后又能再一次的同时发车呢?”我思考了一会,说:”再过15分钟。
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的例子

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的例子
生活中处处皆数学。
1、圆圆的钟面像跑道,指针在不停地跑步。
时针“老大”又短又粗,跑得最慢。
分针“老二”不粗不细,不长不短,跑得比较快,一小时走一圈。
“老三”它又长又细,跑得最快,一小时跑60圈呢。
只要安上电池,它们三个就日夜不停地赛跑。
它们很团结,一个不走其它两个也不走,让我们准确地了解时间,起床、学习、练琴等等。
2、井盖为什么做成圆形的呢?原来是因为圆形的直径是一定的,也就是说圆形具有定宽性,因此当把圆形的井盖放到井口时,井盖就不会掉到井底。
如果井盖是矩形,那么井盖的宽度就不是一定的。
由矩形的对角线长度大于任何一条边,因此矩形的井盖就有可能掉进井底。
虽然在城市中也会看到一些矩形的井盖,但是这样的窨井往往不深,即便井盖滑入,取出来也不难。
3、电风扇是鸟翼形,电风扇扇叶是围绕着一个中心转向,扇叶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电风扇的叶子一般都是弯曲的,以使它转动时带动空气一起转动而形成风。
叶片数是三片,两个叶片之间是钝角;叶片数是四片,两片之间是直角;叶片数是五片,两片之间是锐角。
4、古时候,人们为了生产生活的需要,用自己身上的“尺”来测量长度。
例如,把张开的大拇指与中指之间的距离称为“拃”;两臂分别向左右伸直时,两手指尖间的距离称为“度”;步行时,两足之间的距离称为“步”。
但是这样的测量不精确。
后来在我国汉朝时,把100粒
小米排列在一起的长度规定为1尺。
人们就按照这个长度做成了“尺”,它的长度相当于28厘米,以后发展成1尺相当于33厘米多一点。
当前,世界各国都以“米”作为基本的长度单位。
五年级数学日记15篇

五年级数学日记15篇五年级数学日记1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例如:买菜啦。
买文具啦。
量布等等,都需要用到数学。
这个学期,老师教了一个新知识,是小数的乘法与除法。
这个知识,可帮了我大忙啊。
昨天晚上,我妈妈一起去买桔子。
桔子是1。
8元一斤,妈妈买了4。
5斤,本应该付钱8。
1元。
可是营业员粗心大意,不知道怎么算的,算成了9元钱。
还好我利用了这个学期新教的知识,在脑子里算过一便后,马上纠正了营业员的失误。
不仅营业员阿姨夸我聪明,这么小都会小数乘除法了,而且在回家的路上,妈妈还表扬我,给她省了0。
9元,并且学过的知识能在生活中活用。
是啊。
要是没学好这门数学,以后损失的不只是这0。
9元,或许是几百,几千,甚至上亿呀。
五年级数学日记2前几天,我们进行了月考。
我考完数学后心惊肉跳的,真怕考不好!昨天,成绩出来了,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自己的成绩了。
95分,我终于放心了,我终于放下了一块沉重的大石头。
考卷发下来后,我像以前一样仔细地分析错误原因,我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呀,我有两道题都不应该错,还有一道如果我相信自己,那就一定能得100分。
可是,我偏那么粗心大意,好象非错几题才好似的!”我想:我一定要记住这次的教训,让这个教训时刻提醒着我,再下次考试中,不再那么粗心大意,一定要考最好的“100分”!从这一次数学月考中,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相信自己,做一个自信的好学生。
五年级数学日记3下午放学时,班主任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要求大家想办法测算一次性筷子的体积,并用数学日记的形式将测算过程记录下来。
这道家庭作业,表面上是一次数学实践活动,实际可能寓意更深,因为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与环保有关。
一回到家,我就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思考这个问题。
一次性筷子的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立体图形,怎样才能测算出它的体积呢?我思来想去,一会儿抓耳挠腮,一会儿摇摇头……终于,有了一点眉目。
我可以将一次性筷子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这样容器中的水就会溢出来,溢出水的多少不就是筷子的体积吗?可是筷子比水轻,会浮在水面上,又该怎么办呢?可不可以用石头或胶布之类的东西将筷子固定住呢?我想应该是可以的,但这些办法测定起来又都太麻烦了,要是有更简便的方法该多好啊!经过冥思苦想,我终于自豪的笑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是一个相辅相成,和谐兼容的有机整体,生活的世界就是数学的世界。
近年来,新课程中数学学习容紧密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课堂学习从我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生活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景,让学生通过生活变被动为主动,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体验数学乐趣,感悟数学的作用,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关键词] 生活数学数学学习数学与生活的联系[Abstract] Mathematics comes from life ,and is applied to life.Mathematics and life is a supplement each other ,harmonious and compatible with the organic whole.Life`s world is the world of math.In recent years , the new curriculum of math study content and real life closely linked .Classroom learning from our existing life experience by creating vivid life .Let the students become passive to active ,positive learning ,experience the fun of math ,to comprehend the role of mathematics .Making them feel in their raw edge in math ,mathematics everywhere in the life.[Keywords] Life Mathematics Mathematics learning Math and life我们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数学知识,这些知识不但有趣,而且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如果离开了这些看似简单的数学,那我们的生活就无法像往常一样正常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数学与生活是一个相辅相成,和谐兼容的有机整体,生活的世界就是数学的世界。
一、生活素材是学习数学的源泉数学是研究现实生活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恩格斯生活是数学问题永不枯竭的源泉。
现行教材在编写中特别注意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现实世界中的问题,从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提供处处可见的生动、活波、主动的“生活中的数学”的材料与环境。
电视机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家用电器,在“勾股定理”一节中教材安排了这样一个例子:“小明的妈妈买了一部29寸(74cm)的电视机,小明测量了电视机的屏幕后,发现屏幕长58cm和宽46cm。
他觉得一定是搞错了,你同意他的想法吗?你能解释这是问什么吗?”学习了这一容后,我们了解平常所说的电视机的尺寸都是指电视机屏幕的对角线的长度,还可以实地测量自己家的电视机是否符合规格,这是贴近生活的、有趣的实例,利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进一步了解勾股定理的广发应用。
作为一位数学老师,也应该从日常生活中挖掘数学教学素材,在备《抛物线》这节课时,应该想到生活中很多时候都会用到抛物线,所以就应该想到生活中的一些事,如打篮球、踢足球、踢沙包、火箭发射等,它们在空中的运行轨迹都是抛物线,所以将这些轨迹在电脑上做出来展示给学生看,几乎在一瞬间,所有的学生都会呆住。
因为此刻呈现在他们面前的图片,是它们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而没有仔细思考的,一种惊异感和强烈的审美体验在每个孩子的心田油然而生,并不断激荡、扩散、生成。
备九年级“灯光与影子”这节课时,可以关掉教室的日光灯,拉严窗帘,拿出手电放在桌上,用手做一个简单手影。
手影是同学们小时候经常玩的游戏,可以鼓励学生多次尝试。
数学课应该是数学文化流消的地方,是学生不断用心去触摸数学本质,感受数学在文化特质的自由天空。
教师应比他人更具备敏锐的数学视角,以捕捉现实生活中所含的涵,富有生命力的文化要素,为数学教学所用,并真正转化为学生成长的有效的资源与动力。
二、生活情境能激发学习教学的兴趣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两个小青年来到买螃蟹的大爷眼前问:“螃蟹多钱一斤?”大爷说:“30元一斤。
”甲青年说:“我喜欢吃身子,只有一半应该15元算。
”乙青年说:“我喜欢吃夹子,也应该按十五元算。
”于是大爷就把螃蟹分了卖给了它们,回家的路上,大爷仔细一算才发现上当了,请你们用数学知识来解释一下大爷问什么上当了?被这一情景引发了好奇心,因为好奇心我们进行了积极思考,这样,既培养了动手能力,预算能力,社会能力,又十分有效的巩固了所学的教学知识。
体会数学里不来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用学到的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学习数学的真正意义。
数学,作为人类思维的表达形式,反映了人们积极进取的意志,缜密思维的推理及对完美境界的追求。
而在课堂上,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产生情绪高昂和全力振奋的心状态,处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才会乐次不疲的致力于学习容。
从自己熟悉的现实生活开始,沿数学发的活动轨迹,从生活中的问题到数学问题,从生活中的问题到数学问题,从具体问题到抽象问题,从特殊到一般逐步通过自己的发现去学习数学,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能把抽象数学概念具体化。
例如当同学们第一次接触“函数”概念时,觉得很抽象,难以理解。
“乌鸦喝水”做故事是我们非常熟悉的。
故事中乌鸦因为水位不够瓶口太小喝不到水,想出了一个好办法,通过将小石头放入瓶中使得水位逐渐升高乌鸦就喝到了水。
这个故事中“随着瓶石头体积增加,瓶中水位不断升高。
”蕴含了函数关系。
这样一个非常熟悉的情景,能让我们情绪高昂,很快投入函数的学习中去,而且这个故事还蕴含了一个道理“遇到困难时积极动脑,凭借智慧解决问题。
”重温这个故事能增强我们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意志力。
紧密联系的生活实际,从自己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接近现实生活的情景,如临其境,加强感知,激发思维。
三、教学应用于生活1、生活离不开数学宇宙之大,粒子之小,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华罗庚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首先作为一门学科。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科学,科学的终极目标是追求真理,哲学提供了方法论。
而数学则是最真的结果。
不要说理工科,甚至学艺术的都要知道计算角度和黄金分割点。
从买菜时的算术,到列车时刻表,到航天飞机的发射……那个换个环节离得了数学。
从IT到建筑,到金融,到税务,到设计……那个行业离得开数学。
数学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
自从人类出现在地球上那天起,人们便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同时对数学有了逐渐深刻的了解。
早在远古时代,就有原始人“涉猎计数”与“结绳记事”等等传说。
如今,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在工农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
譬如,人们购物后需记账,以便年终统计查询,去银行办理储蓄业务,查收水电费用等,这些便利用了算术及统计学知识。
2、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不管数学的任一分支是多么抽象,总有一天会应用在这实际世界上。
——罗巴切夫斯基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其中数学问题就产生在生活中。
①三角形很稳定,许多支架都是三角形的,许多支架用三个脚支撑,用了一个数学公理三点确定一个平面②一些人在木门上钉斜条,是为了克服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卷闸门也是一样的道理③登封观星白、陵都是中心对称图形④蚊帐的孔是六边形的⑤筷子是圆锥形的、光碟是圆形的⑥电线是线段,冰箱是长方形,门是长方形,轮胎是圆形,地球是圆形。
四、将生活运用与数学教学中去分知先生增经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见数学,莫到数学。
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生活实际的海市蜃楼,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曾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1、使数学知识生活化,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在学生的眼中,数学是一些符号和文字的结合,是抽象的,枯燥的,而生活却是丰富多彩的,充满情趣的,是学生天天经历的。
他们对生活充满着具体的、感性的认识。
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及旧知,将生活中有关数学知识的容引入课堂,并与课堂所学知识相融合,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2、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有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由于学生的教学思维是一种心理机能活动,是在的隐形活动。
因此,必须借助外在的动作技能,是线性活动做基础。
在课堂上教学生活要面对现实生活实践,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引导他们借助生活表象来学习实践,激发探索欲望。
生活是个万花筒,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学习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如果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能把数学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实实在在的,从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1、中国教育文摘《让数学回归生活-数学》2、《数学的发现》中国科技3、名人名言:恩格斯、华罗庚、罗巴切夫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