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氧化剂

合集下载

抗氧化剂检测标准

抗氧化剂检测标准

抗氧化剂检测标准引言抗氧化剂是一类能够延缓或阻断食品、药物和化妆品等物质氧化反应的化学物质。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抗氧化剂在食品和日用品中的应用逐渐增加。

为了确保抗氧化剂的质量和安全性,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测。

本文将介绍抗氧化剂检测的标准和方法。

抗氧化剂检测标准抗氧化剂检测标准是指对抗氧化剂产品进行检测时所遵循的技术规范和方法。

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可以确保抗氧化剂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目前常用的抗氧化剂检测标准有以下几种:1. 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是由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具有强制性的标准。

国家标准通常包括抗氧化剂的分类、命名、规格要求以及检测方法等内容。

针对不同类型的抗氧化剂,国家标准会有相应的规定,如BHT、BHA等常用抗氧化剂的检测标准。

2. 行业标准行业标准是由相关行业组织或协会制定的标准,用于指导该行业的产品质量控制。

比如食品行业的抗氧化剂检测标准由食品行业协会制定,化妆品行业的抗氧化剂检测标准由化妆品行业协会制定等。

行业标准更贴近实际应用,因此在实际检测中更常被采用。

3. 国际标准国际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和发布的标准。

国际标准通常被多个国家所接受和采用,对于跨国贸易和合作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抗氧化剂检测标准的国际标准一般是由国际食品标准委员会等相关国际组织制定和发布的。

抗氧化剂检测方法抗氧化剂检测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抗氧化剂和检测需求,采用不同的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抗氧化剂检测方法: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HPLC法是一种常用的抗氧化剂检测方法,它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和定量分析样品中的抗氧化剂成分。

这种方法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和高准确性等优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抗氧化剂检测。

2. 气相色谱法(GC)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利用气相色谱仪对样品中的抗氧化剂进行分离和检测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易揮发的抗氧化剂成分的检测,具有样品制备简单、分析速度快的特点。

3. 电化学法电化学法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分析仪器对样品中的抗氧化剂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

5.抗氧化剂包括亚硫酸类、抗坏血酸衍生物、硫代衍生物、氨基酸类、有机酸类、酚类、胺类、油溶性抗氧化剂等。

5.1.亚硫酸类5.1.1.无水亚硫酸钠Anhydrous Sodium Sulfite Na2SO3126.04 [7757-83-7]含Na2SO3应为95.0%~100.5%。

【性状】白色结晶或粉末;无臭。

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极微溶解,在乙醚中几乎不溶。

【鉴别】(1)本品的水溶液(1→10)显碱性,并且溶液显亚硫酸盐的鉴别反应(附录Ⅲ)。

(2)本品的水溶液显钠盐的鉴别反应(附录Ⅲ)。

【检查】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取本品1.0g,加水20ml使溶解,溶液应澄清无色。

硫代硫酸盐取本品2.0g,加水100ml,振摇使溶解,加甲醛溶液10ml、醋酸10ml,摇匀,静置5分钟,加淀粉指示液0.5ml,用碘滴定液(0.05mol/L)滴定,记录消耗的体积,扣除空白试验消耗的体积,不得过0.15ml(0.1%)。

铁盐取本品1.0g,加盐酸2ml,置水浴上蒸干,加水适量溶解,依法检查(附录ⅧG),与标准铁溶液1.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01%)。

重金属取本品1.0g,依法检查(附录ⅧH 第一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硒取本品3.0g,加甲醛溶液10ml,缓缓加入盐酸2ml,水浴加热20分钟,溶液所显粉红色,与另取本品1.0g,精密加硒标准溶液(精密称取硒0.100g,加硝酸2ml,蒸干,残渣加水2ml 使溶解,蒸干,重复操作3次,残渣用稀盐酸溶解并定量转移至1000ml量瓶中,加稀盐酸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0.2ml,加甲醛溶液10ml,缓缓加入盐酸2ml,水浴加热20分钟,制得的对照溶液的颜色比较,不得更深(0.001%)。

砷盐取本品0.5g,加水10ml溶解后,加硫酸1ml,置砂浴上蒸至白烟冒出,放冷,加水21ml 与盐酸5ml,依法检查(附录ⅧJ 第二法),应符合规定(0.0004%)。

抗氧化剂 种类

抗氧化剂 种类

抗氧化剂种类抗氧化剂是一类能够阻止氧气氧化作用的物质,它们能够保护人体免受氧化反应引起的损伤。

抗氧化剂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包括食物中的维生素,矿物质,植物化合物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抗氧化剂及其相关内容。

1. 维生素C(抗坏血酸):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具有强大的抗氧化性能。

它能够中和自由基,并保护细胞免受损害。

维生素C还能够帮助合成胶原蛋白,促进伤口愈合,增强免疫系统功能等。

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柑橘类水果、红蓝莓、西红柿等。

2. 维生素E: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它主要通过捕捉自由基来保护细胞膜不被氧化破坏。

维生素E还能够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氧化,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食物中富含维生素E的有植物油、坚果、鳕鱼等。

3. 花青素:花青素是一类植物色素,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

它能够中和自由基,并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花青素还具有抗炎、抗肿瘤和抗衰老等效果。

富含花青素的食物有蓝莓、黑莓、紫葡萄等。

4. 花青素:茶多酚是一类富含在茶叶中的抗氧化剂,主要包括儿茶素、茶氨酸等。

它们能够清除自由基,阻止氧化反应发生。

茶多酚还具有抗炎、抗癌和降低胆固醇等作用。

绿茶、红茶和白茶都富含茶多酚。

5. 碱性矿物质:碱性矿物质如锌、铜、硒等也是一类重要的抗氧化剂。

它们能够参与体内酶的活性化,在细胞内抵抗氧气自由基的活动。

这些矿物质主要通过膳食摄入。

贝类、瘦肉、扇贝等是富含碱性矿物质的食物。

综上所述,抗氧化剂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物质,它们能够抵抗氧气自由基的氧化反应,保护人体细胞免受氧化伤害。

在日常饮食中合理摄入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对维护身体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当然,不同的人群可能有不同的需求。

因此,如果需求有特殊情况,还应咨询营养师或医生的建议。

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

目录1.抗氧化剂的定义和作用机理2.抗氧化剂概论--酚型抗氧化剂BHA、BHT、PG、TBHQ--异抗坏血酸及其钠盐、茶多酚3.使用抗氧化剂的注意事项4.抗氧化剂的应用实例5.抗氧化剂在食品中的应用调查第1节抗氧化剂的定义和作用机理引言1.1 抗氧化剂的定义1.2 分类1.3 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1.1 引言氧化是导致食品腐败变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如:* 去皮苹果、土豆易氧化(多酚氧化酶)褐变;* 油脂及含脂食品如花生、核桃等易发生油脂氧化;氧化结果* 油脂及含脂食品氧化酸败;* 食品发生褪色、褐变;* 维生素破坏;* 产生有毒物质。

抑制氧化的方法* 物理方法-避光、降温、干燥、密封;-除氧、充氮或真空包装;* 化学方法-添加抗氧化剂(不需要额外的设备,适合任何规模的企业。

常温下起作用,对食品的质地、营养成分破坏小)1.2 抗氧化剂的定义是指可防止或延缓食品氧化,提高食品的稳定性和延长贮存期的物质。

1.3、油脂氧化与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1.3.1 阻断油脂自动氧化的链式反应1.3.2 通过自身氧化耗氧1.3.3 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1.3.4 螯合金属离子以消除其催化活性1.3.5 抗氧化剂的增效剂1.3. 1、阻断油脂自动氧化的链式反应油脂的自动氧化反应:分为四个阶段* 链引发阶,链传递阶段,链增长阶段,链终止阶段* 链终止阶段:自由基相互结合。

R·+ R·R-R;R·+ RO·—ROR;RO·+ RO·- ROOR;R·+ROO·-ROOR ROO·+ ROO·- ROOR +O2阻止油脂自动氧化的方法* 除去光、热、催化剂(如金属离子)等诱发剂:采用避光、降温、去除金属离子等方法。

* 除去制品中的氧气:采用充氮包装、真空包装或脱氧剂。

* 除去油脂自由基R •:添加酚型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作用

抗氧化剂作用

抗氧化剂作用
抗氧化剂作用是指在各种外界因素的作用下,人体中某些酶、自由基和一些中间产物发生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消耗机体能量,引起器官、组织损伤,进而诱发疾病的过程。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中的抗氧化剂可自动地清除这些自由基和过氧化脂质。

如果长期暴露在高温、辐射等环境下,或受到化学物质的污染,体内的抗氧化剂就会自动降低活性或耗竭,甚至出现缺乏,导致氧化应激反应。

因此,许多疾病都是由氧化应激反应造成的。

过量自由基可导致脂质过氧化、蛋白质变性、 DNA损伤等。

在应激条件下,自由基可诱导 DNA突变;过氧化氢、活性氧和自由基链式反应可破坏酶的活性和蛋白质结构;脂质过氧化与自由基之间的互作过程会使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自由基还可导致细胞膜脂过氧化。

—— 1 —1 —。

常用的抗氧化剂

常用的抗氧化剂

常用的抗氧化剂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钠二丁基苯酚亚硫酸氢钠硫代硫酸钠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

还有好多都是抗氧剂,总之强还原性的理论上都可以做抗氧剂。

我这里还有一个分类的表,供你参考:1.主抗氧剂受阻酚和受阻胺是两大主抗氧剂。

受阻酚抗氧剂多数是不变色的,适用于白色或浅色制品。

而受阻胺不仅本身多是带色的而且在氧和光的作用下更会变成深色。

将塑料中常用的主抗氧别分述于下。

(1)2,6二叔丁基对甲酚(又称BHT或抗氧剂264)白色结晶,遇光变黄,无毒,溶于苯、酮、醇、汽油、四氯化碳而不溶于水。

(2)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醇酯(又称抗氧剂1076)白色粉末,熔点119—123℃,无臭,微毒,耐热水抽出性强,溶于苯、丙酮、氯仿,不溶于水,与聚合物和其它助剂有良好的相溶性,运输时稳定。

(3)1,1,3三(2—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基)丁烷(又称抗氧剂CA)溶于乙醚、醋酸乙酪,不得于水。

(4)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又称抗氧剂330)白色结晶粉末,熔点200℃以上,溶于苯、二氯乙烷,微溶于醇,不溶于水。

醇,不溶于水。

(5)2,2'-甲撑双(4—乙基—6叔丁基苯酚)(简称MEB)白色粉末,易溶于苯、丙酮,不溶于水。

(6)N,N'-六次甲基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胺(简称HBP)(7)1,3,5-三(3,5叔丁基-4-羟基苄基)三甲基苯(简称TBM)(8)1,3,5—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异氰酸酯(简称TBHI 或抗氧剂3114)(9)4-羟基十二烷酸酰替苯胺(简称HLS)(10)4-羟基十八烷酸酰替苯胺(简称HSS)(11)4,4'-硫代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又称抗氧剂300)白色粉末,溶于乙醇、苯、丙酮、乙醚、石脑油,熔点16l一164℃。

(12)2,2'-甲撑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又称抗氧剂2246,简称MMB)白色粉末,长期暴露于空气中转黄,熔点125-133℃,溶于苯、丙酮,不溶于水。

抗氧化剂使用范围

抗氧化剂使用范围

抗氧化剂使用范围
抗氧化剂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塑料、橡胶等行业中,用于延长产品的保质期、稳定性和质量。

以下是抗氧化剂的主要使用范围:
1. 食品工业:抗氧化剂被广泛添加到食品中,以防止食品在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因氧化而产生质量变化,如脂肪酸和脂肪的氧化、食品变质、颜色退变等。

常见的应用包括油脂、肉制品、果蔬制品、糖果、饼干、面包等。

2. 药品工业:抗氧化剂在制药过程中常用于防止药物的氧化变质,保持药品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3. 化妆品工业:抗氧化剂常在化妆品中添加,以防止化妆品因与空气接触而氧化变质,同时可以延长其保质期。

4. 塑料工业:抗氧化剂被添加到塑料中,以保护塑料制品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

抗氧化剂有助于减少塑料变黄、老化、断裂等问题。

5. 橡胶工业:抗氧化剂常用于橡胶制品,如轮胎、橡胶密封件等,以防止橡胶在使用过程中因氧化而削弱其性能和寿命。

6. 饲料工业:抗氧化剂在饲料中的应用主要是防止饲料中脂肪和维生素等成分的氧化损失,保持饲料的质量和营养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抗氧化剂适用于不同的行业和产品,具体的使用范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食品添加剂03抗氧化剂

食品添加剂03抗氧化剂
根据抗氧化剂的毒理学评估结果,制定其在食品 中的限量标准。
限量标准应综合考虑抗氧化剂的安全性、有效性 及必要性,以确保食品安全。
定期对限量标准进行评估和修订,以适应科学研 究的进展和食品安全的需求。
05
未来抗氧化剂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新型抗氧化剂的研发
天然抗氧化剂
随着消费者对天然、健康的食品需求增加,研发新型天然 抗氧化剂成为趋势。例如,从植物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 多酚类物质等具有抗氧化作用。
保持食品色泽和风味
抗氧化剂能够稳定食品的色泽和风味,防止食品在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发生 变色、变味。
例如,在烤面包、饼干等烘焙食品中添加抗氧化剂,可以防止食品过度氧化,保 持食品的色泽和口感。
提高食品营养价值
某些抗氧化剂具有营养强化作用,可以增加食品中的营养成 分,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可以增强食品中的维生素含 量,对消费者的健康有益。
食品添加剂03抗氧化剂
• 抗氧化剂的定义与作用 • 常见抗氧化剂的种类与特性 • 抗氧化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抗氧化剂的安全性评估与使用注意事
项 • 未来抗氧化剂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抗氧化剂的定义与作用
抗氧化剂的定义
抗氧化剂是一种能够捕获或中和自由 基的物质,以防止或延迟食品成分氧 化变质。
THANKS
感谢观看
维生素E
总结词
脂溶性抗氧化剂,主要存在于植物油、坚果和种子中,能够 清除自由基并保护细胞膜。
详细描述
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抗氧化剂,能够与食品中的油脂结合, 延缓油脂氧化酸败。它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可以清除自由基 ,保护细胞膜免受氧化损伤。此外,维生素E还具有抗衰老、 抗癌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酚类抗氧化剂
2,6—二叔丁基—4—甲酚(264) 不变色、不污染,主要用于石油产 业和食品工业 抗氧化剂SP 即苯乙烯化苯酚,分散性好,污染性小,主要用于白色 或浅色橡胶制品 抗氧化剂1076 无毒无色不污染,极好的热稳定性,价格较高 抗氧化剂2246 具有抗光、热、氧作用,无色、无毒、无污染,用于 橡胶塑料中 抗氧化剂CA 加工稳定性好,抗氧化性优良,可抑制铜害,无污染,主 要用于塑料和合成胶 抗氧化剂1010 与大多数树脂相容性好,挥发性小,耐热耐水,不变色、 不污染、无臭,可用于多种塑料和橡胶中 防老剂2246—S 抗氧化效率高,不污染、不变色,广泛用于浅色或艳色 的天然与合成橡胶制品
工业助剂类抗氧化剂的主要作用机 理可分为以下方面:
• 1、终止链的引发和链游离基的生成或 增长——主抗氧剂(酯类); • 2、促使游离基转移,产生链的结合或 歧化,终止降解反应——助抗氧剂。
食品抗氧化剂的分类:
油溶性抗氧化剂
食 品 抗 氧 化 剂
水溶性抗氧化剂 天然抗氧化剂
兼溶性抗氧化剂
油溶性抗氧化剂
• 1、通过抗氧化剂的还原作用,降低食品体 系中的氧含量; • 2、抗氧剂提供氢原子来中断氧化过程中的 链式反应,阻止氧化过程进一步进行; • 3、破坏或抑制氧化酶的活性,使其不能催 化氧化反应的进行; • 4、将能催化及引起氧化反应的物质封闭, 如络合能催化氧化反应的金属离子等阻止 氧化反应的进行。
参考文献:
• 黄肖容,徐卡秋.《精细化工概论》.化 学工业出版社 • 程铸生.《精细化学品化学》.华东理 工大学出版社
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BHT) :分子式为C15H24O,稳 定性较高,抗氧化作用较强,毒性相对较大,无致癌性; ADI为0—0.125mg/kg
丁基羟基茴香醚(BHA) :分子式为C11H19O2,无色至微 黄色蜡样结晶粉末;具有酚类特异臭和刺激味道;ADI 为0—0.5 mg/kg
没食子酸丙酯(PG)亦称棓酸丙酯:分子式为C10H12O5, 白色至浅黄褐色晶体粉末,或乳白色针状结晶;毒性 较高,遇金属易着色,有吸湿性,对光不稳定
兼溶性抗氧化剂
• 硫辛酸 (alpha lipoic acid) 是一种能消 除加速老化与致病的自由基、类似维他命 的物质。硫辛酸是一种存在于线粒体的酵 素,在体内经肠道吸收后进入细胞,兼具脂溶 性与水溶性的特性,因此可以在全身通行无 阻,到达任何一个细胞部位,提供人体全面 效能,是唯一兼具脂溶性与水溶性的万能 抗氧化剂
பைடு நூலகம்
水溶性抗氧化剂
L—抗坏血酸:又称维生素C,分子式为C6H8O6,白色 或略带淡黄色的结晶或粉末;无臭,味酸,遇光颜色 逐渐变深,不溶于苯、乙醚等溶剂;ADI为0—15 mg/kg,正常剂量对人体无毒;广泛应用于饮料、果蔬 制品和肉制品的抗氧剂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分子式为C10H14N2O8Na2·2H2O, 白色结晶颗粒或粉末;无臭,无味;极难溶于乙醇; 最大使用量为0.25 mg/kg;生产中常利用其螯合作用 保持食品的色、香、味,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工业助剂类抗氧化剂的分类:
胺类抗氧化剂 酚类抗氧化剂 二价硫化物及亚磷酸酯类抗氧 化剂
胺类抗氧化剂
• 胺类抗氧化剂也称防 老剂,对氧和臭氧的 防护作用很好,具有 较强的变色性和无污 染性,主要用于橡胶 制品、电线、电缆、 机械零件及润滑油等 领域
以结构差别分类:
二芳基仲胺类[防老剂A (N—苯基—a—萘胺)] 对苯二胺类 醛胺类[防老剂AP和 防老剂AH ] 酮胺类[防老剂124]
抗氧化剂主要按功能的不同分为两 大类:食品抗氧化剂和工业助剂用 抗氧化剂
• 食品抗氧化剂是 防止或延缓食品 氧化,提高食品 稳定性和延长食 品储藏期的食品 添加剂
• 工业助剂类抗氧 化剂主要为了延 长材料的使用寿 命,抑制或延缓 材料老化现象的 发生
食品抗氧化剂多数是以其还原作用 为依据发挥作用,其机理可概括为:
二价硫化物及亚磷酸酯类抗氧化剂
硫代二丙酸月桂醇酯和硫代二丙酸十八碳醇酯 属过氧化物分解型辅助抗氧化剂,毒性小、气 味小,广泛应用于聚乙烯、聚丙烯及合成橡胶 中
亚磷酸二苯基辛基酯(ODP)和亚磷酸三(壬基 苯基)酯(TNP) ODP与酚类共用可明显改善变 色及脆化性,TNP无毒无污染,与分类并用时防 护效能大增,用于塑料及橡胶制品中
天然抗氧化剂
生育酚:即维生素E,生育酚的浓缩混合物为黄至褐 色透明粘稠状液体,热稳定,对氧敏感,耐酸不耐碱 植酸:亦称肌醇六磷酸(PH),为浅黄色或褐色粘稠 状液体,易溶于水、95%乙醇、丙二醇和甘油,微溶 于无水乙醇、苯、乙烷和氯仿 谷维素:又称米糠素,为白色至浅黄色粉末或结晶粉 末;无臭,易溶于乙醇和丙酮,不溶于水,油溶性好, 无毒 茶多酚:由茶提取得来,为浅黄色或浅绿色粉末;有 茶叶味,易溶于水、乙醇、醋酸乙酯,酸性条件下稳 定 甘草抗氧物:俗称绝氧灵,为棕色或棕褐色粉末;无毒 脂溶性物质;最大使用量为0.2g/k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