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合集下载

小剂量利妥昔单抗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治疗中的观察及护理

小剂量利妥昔单抗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治疗中的观察及护理

图、 脉搏 血 氧饱 和度 、 创 血 压监 测 , 用静 脉 输 液 无 采 泵匀 速维 持液 体输 入 。 ,
1 3 疗 效 标 准 完 全 缓 解 ( R) 血 小 板 ≥ 1 0 . 。 C : 0× l。 无 出血症 状 ; 效 ( : 小 板 ≥ 3 0 I, 有 R) 血 O× l I 0/
文 章 编 号 : 0 26 7 ( 0 0 2 — 9 50 10 9 5 2 1 ) 116 2
特 发 性 血 小 板 减 少 性 紫 癜 (T 是 一 种 由 于 抗 I P)
血点 2 4例 , 衄 l 鼻 8例 , 出 血 1例 , 消 化 道 出 血 脑 上
血小 板 自身抗 体产 生 , 加速 外周 血 中血小 板破 坏 , 表
×1 。 L 出血 表现 有 月经 量 多 5例 , 0/ , 拔牙 后 出血 不
止、 牙龈 出血 3 , 例 口腔血 疱 8例 , 皮肤 瘀斑 、 肤 出 皮
作者简介: 东梅 (98 , , 庞 16 一)女 河北 , 专, 管护 师, 大 主 从
事血 液科 临床 护理 工 作
乏力 等症 状 , 1例发热 ; 例 在应 用 的第 6 1 3天 出现 右 下腹 疼痛 , 患者均 给 予相 应治 疗后 好转 。 4例
单 抗治疗 I P, T 现将 护理 体 会报告 如 下 。 1 资料 与 方法 1 1 临床 资料 选 择 2 0 . 0 9年 2 1 ~ 1月我 科收 治 的 I P患 者 3 T l例 , 中 男 9例 , 2 其 女 2例 , 龄 7 6 年 ~ 5 岁 。病 程 1月 ~ 3 O年 。所 有 患 者 均 符 合 I TP诊 断 。本 组患 者治 疗前 血 常规示 : 小板 为 ( ~ 3 ) 血 1 O

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

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

rt xma .Th i ciia d t r n lzdr to p cie eut:A o lt e p n e( ltlt o n rae h n1 0× 1 i i b u er l c l aaweea aye ers etv .R s l n s c mpeers o s paee u t e trta 0 c g / 0 L)wa b ev d i a e ars o s paee o n rae h n3 × 1 。 L o t so s re n 1c s , e p n e( ltltc u tg e trta 0 0 / rwi a2一fl rhg e n ra eo h n l— h odo ih rice s f eicu t
i op t c t r m b y o n cpur r ( TP) M e h nd di a hi h o oc t pe i pu a I . t o s:Fou a int t TP d it d t ur h s t lwe e gie nta e us r p te s wih I a m t e o o o pia r v n i r v no
有 较 好 前景 的 治 疗方 法 。 关 键 词 利妥 昔单 抗 ; 疫性 ; 小板 减 少症 免 血 中 图分 类 号 R5 8 5 2 文献标识码 A
Lo r Do e Riu i a e t e o fa t r di p t c Th o b c t p n c Pur u a TA N G an we s t x m b Tr a m ntf rRe r c o y I o a hi r m o y o e i p r Yu yan
so aue wih ta i sofble i g) i a e in v l t ou ny sgn e d n n 2 c s s,wih a ve alr s ns a eof75 . No i f in r lt d o ly d t i— t n o r l e po e r t n uso ea e rdea e oxc iis a ti ut b e t iuxm a r xp re c d by a ft te t . Co c u i s Lowe o e rt xi a s be fca o a te trb a l o rt i b we ee e in e ny o he pa in s n l son : r d s iu m b i ne iilf r p — te sw ih I int t TP. Iowe os iuxm a e ms t ho sm ia c iiy t t n r s . Issdee f c sa e p e c a l nd m a rd ert i b s e o s w i lra tvt o s a da d do e t i fe t r r dit b ea n— a e bl. g a e

利妥西单抗治疗15例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利妥西单抗治疗15例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到降低抗 体从而 治疗 I T P的 目的。近年 来 , 利妥 昔单抗作 为 种新型药物 越来 越多 的被人们所选 择 。国内相关药学专 家 通过人 鼠嵌合实验得 出 J , 一种能够介导 B细胞减少 的体液

者应 用利妥西单抗 的临床疗效 , 现报告 如下 。
1 资料 与方法
1 . 1 一般 资 料 本 次 实 验 的 1 5 例I T P患 者 自 2 0 1 1 年8 月
缪东 杨柳
探 讨利 妥西单 抗治 疗 1 5 例难 治性血 小板 减少 性紫癜 的临床疗 效 。方法 选 择本
【 摘 要 】 目的
院收治 的难治 性血小 板减少 性紫 癜患者 1 5 例, 给予利妥 西单抗 每周 3 7 5 m g / m 。 静 脉滴注 , 用药疗 程为 4 周 。观察治疗 效果 。结果 在 1 5 例难治性 血小板 减少性 紫癜 的治疗 中 , 利 妥西单抗 治疗总有效 率为 8 6 . 6 7 %。结论 利妥西单抗 治疗 1 5例难治性血小板 减少性紫癜疗效显 著 , 安全性 良好 。
单抗 治疗 非霍奇金 淋 巴瘤 的应用 中 , 这种 常规剂量 的应用 并 1 . 2 方法 使用 利妥 西单抗 为治 疗药 物 , 所选 厂家 为罗 氏 非必要 , 并且 患者容易耐受 。这种现象 的主要核心 问题 在于 药业股份有 限公 司 ; 给药 剂量为 ̄ 3 7 5 m g / m , 1 次, 周, 给药方 治疗原理是清 除和 减少 B细胞 的克 隆 , 而不在 于破坏 肿瘤细 式 为静脉滴注 , 疗程 为 4周 。 胞, 因而小剂 量应用完 全足够 , 也有研究 小剂量 治疗效果 显 1 . 3 疗 效判 断 按照 外周 血小板 的计数 结果将 疗效 分为显 著 , 且 安全性要 比常规剂量 高。在治疗时 间上 一般早期接 受 效 、有 效 和 无 效 J 。显 效 : 血小板 ≥ 1 0 0×1 0 9 / L; 有效 : 利妥昔单抗治疗 的患者预后多好 于经 其他治疗无效后转用 此 5 0×1 0 9 / 1 ≤血小板 < 1 0 0×1 0 9 / _ 1 , ; 无效 : 血小板 < 5 0×1 0 9 / L 。 药的患者 。

美罗华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例疗效观察

美罗华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例疗效观察
C 4 inl gptw yi ed f e sb 3・ C CD8l kn D 0s ai a a n dn d ecl y 1 D I8一n ig g n h i l 7 i
细胞等抗原提呈细胞表 面的 C 23负性共刺激信 D7
号表达上调 , 从而抑制 C 23炎症信号传导途径 , D7 可能会为 A s的免疫治疗提供 理论依据及方 向, 并
此, 美罗华治疗难 治性 IP在理论 上是可行 的 。本研 究 中, T
应, 给予 5羟 色胺 受体 拮抗 剂 治疗 。以上 治疗 方 案 , 次/ . 1
周, 连续治疗 4周 , 疗前 后监 测血小板计数 、 治 血清免疫球 蛋 白水平 以及 中性粒细胞 比例。治疗结束后 1 个月 , 以血小板 计数作为疗效判定标准 , : 小板计数 >10×1 L定 为 即 血 5 0/
山东 医药 2 1 0 0年第 5 0卷第 3 3期
倍 。提示 C 23在 正 常人 及 S P患者 中有 适 度表 D7 A
达 , A S患 者 中 表 达升 高 明显 , 这 种 上 调 表达 在 C 而
死亡 配体一 1的表 达 [ ] 实 用 医学 杂 志, 09,5( 2 :7 7 J. 20 2 2 ) 33 .
挥了主要作用的所有免疫球蛋 白都是 由 B淋 巴细胞 转变成 浆细胞分泌而来的 ; 而且 , B细胞还通 过其他一 些机 制在此
缓慢滴 注 , 治疗前给予对 乙酰氨 基酚 50m 0 g以及苯 海拉 明
5 预 防输液反应 。治疗时如果 出现恶心 、 O 呕吐等不 良反
过程 中发挥核 心作用 , 对其 他免 疫细胞 的调节 等等 。因 如
血 为主。常规治疗 能使大多数患者症状得以缓解 , 但仍有少

小剂量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难治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并文献复习

小剂量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难治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并文献复习

小剂量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难治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并文献复习李明;谢春;赖若梅;杨新平;卢玉华;敖志文【期刊名称】《江西医药》【年(卷),期】2018(053)006【总页数】3页(P590-592)【关键词】利妥昔单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浆置换【作者】李明;谢春;赖若梅;杨新平;卢玉华;敖志文【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宜春 336000;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宜春 336000;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宜春 336000;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宜春 336000;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宜春336000;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宜春 33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54.6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TP)是一种严重的血栓性微血管疾病,起病急,发展迅速,若治疗不及时,死亡率高达90%,对于急性TTP首选的治疗方案为血浆置换(PEX)联合糖皮质激素,大多数患者能达到缓解,但是仍有约10%-20%的患者治疗不理想。

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是TTP的发病基础,因此在血浆置换的基础上寻求免疫抑制治疗可有望进一步提高疗效。

现就我院1例使用利妥昔单抗治疗的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利妥昔单抗在TTP中的使用剂量、使用时机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患者,女,44岁,急性起病,因皮肤瘀点、瘀斑1周入院,1周来出现皮肤瘀斑,感乏力明显,无发热、畏寒、头痛、腹痛、黄疸及骨关节疼痛等,外院查血小板计数为11×109/L,为进一步诊治入院,入院2h后始出现发热,体温38.0℃并伴意识紊乱,行为失常,表现为自诉缺氧,呼吸急促,胸闷,烦躁不安,处于慌张状态,言语混乱及一过性视力丧失,持续数分钟后上述症状缓解。

头颅CT未见出血征象,血常规示白细胞4.5×109/L、血红蛋白 90g/L、血小板12×109/L,网织红 5.65%;肝功能总胆红素51μmol/L、间接胆红素29.6μmol/L、乳酸脱氢酶1588IU/L,肌酐测定138.4μmol/L,尿蛋白++,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14.8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43.5s、纤维蛋白原(Fbg)2.5g/L、D 二聚体 50.2ng/ml;ANA,ANA谱及ANCA均阴性、流行性出血热抗体阴性、骨髓检查提示红系增生活跃,巨核细胞数量增多,综合患者临床特点为:⑴溶血性贫血;⑵血小板计数(PLT)<100×109/L;⑶发热,体温38℃;⑷神经系统症状;⑸肾脏损害,符合TTP诊断的五联征,立即给予连续行血浆置换4次(置换量3000ml/次)并给予甲泼尼龙1g/d(1-3d)冲击治疗,患者精神症状消失,血小板回升60×109/L,皮肤瘀斑明显减少,LDH水平下降,肾功能改善,血浆置换改为隔日1次,置换量仍为3000ml/次,随后患者血小板又很快下降,并出现头痛、发热表现,随后又进行10次血浆置换,总量约20500ml,并给予人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20g/d(共3d),但患者病情持续进展,神经症状加重,由间断的头痛到神志模糊,出现肢体偏瘫,随后进入昏迷状态并发癫痫样发作性抽搐,血小板计数始终维持在10-15×109/L,乳酸脱氢酶:1275IU/L,考虑为难治性TTP。

小剂量美罗华联合冰冻血浆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

小剂量美罗华联合冰冻血浆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

小剂量美罗华联合冰冻血浆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目的探讨小剂量美罗华联合冰冻血浆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护理要点。

方法对8例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采用美罗华联合冰冻血浆的治疗方法,规范用药,控制输液速度,严密观察不良反应措施。

结果8例中1例发热,2例皮疹,1例畏寒寒战,经对症处理后缓解。

结论使用小剂量美罗华联合冰冻血浆治疗时严格掌握其使用方法,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治疗中及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保证治疗效果。

标签: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美罗华;护理;冰冻血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y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血小板减少及皮肤黏膜出血为主要表现。

常规的治疗有糖皮质激素、静脉免疫球蛋白及脾切除,如经足量皮质激素和(或)脾切除无效者称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美罗华(利妥昔单抗)是一种鼠/人嵌合的单克隆抗体,能够与跨膜CD20抗原特异性结合,有效地清除异常的B细胞克隆,从而妨碍自身抗体的产生,已广泛用于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

近年来,国外报道用标准量美罗华治疗ITP 取得了较好疗效,但由于美罗华价格昂贵,限制了部分患者的使用。

近期有报道使用小剂量美罗华治疗难治性ITP取得了与标准计量美罗华类似的效果[1]。

2010年2月~2011年4月,笔者所在科应用小剂量美罗华联合冰冻血浆治疗ITP 患者8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8例,其中男2例女6例,年龄21~58岁,均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治疗前行各种辅助检查,包括心电图、血生化、大小便常规等,无绝对禁忌。

12治疗方法采用罗氏制药公司生产的美罗华(利妥昔单抗)注射液,4周为1个疗程,予美罗华100 mg在第7、14、21、28天静脉滴入。

美罗华使用前输注新鲜冰冻血浆200 ml,同时服用美卓乐24 mg/d。

小剂量利妥昔单抗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小剂量利妥昔单抗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5] St asi R , Pagano A , St ipa E, et al. R it uximab ch imeri c an t-i CD 20 m on oclonal ant ibody t reat men t f or adult s w it h chronic idiopat hic t hrombocyt opeic pu rpura[ J] . Blood, 2001, 98 ( 4) : 952957. ( 收稿日期: 2010-08- 12) ( 供稿编辑: 顾 扬)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 2008 年 12 月~ 2009 年 5 月收治的 R- IT P 患者 7 例, 男 4 例, 女 3 例, 年龄 19 ~ 68 岁; 病程 8 个月~ 3 年; 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及
作者单位: 215500 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病科
骨髓细胞学检查均确诊为 IT P, 经正规的糖皮质激 素治疗无效或复发, 其中 3 例曾接受大剂量丙种球 蛋白冲击治疗, 4 例曾使用免疫抑制剂( 长春新碱、 环磷酰胺) 治疗无效或复发。7 例均有不同程度的 出血症状, 治疗前血小板计数( Plt ) 水平( 1~ 20) @ 109 / L 之间。
江苏医药 2010 年 12 月第 36 卷第 23 期 J iang su M ed J, D ecember 2010, V ol 36, N o. 23
# 2837 #
兼顾次要矛盾, 强化支持治疗, 积极防治并发症, 预防 和逆转多器官功能障碍, 促进机体功能恢复。
术后短时间机械通气, 有助于平衡患者手术应 激期的氧供需, 尽可能采用保护性肺通气策略, 如给 予小潮气量 ( 6 m l/ kg) , 保证吸气末平 台压不超 过 30 cm H2 O 。但需要注意的是呼吸机的应用是一把 双刃剑, 条件允许时尽早撤机, 可有效避免相关感染 和撤机困难。高龄患者腹部手术后极易发生肺部并 发症, 注意加强呼吸道管理。根据循环监测和容量 状态决定补液量、速度及种类, 避免短期内过度增加 心脏负荷。对已有心脏疾病者要格外当心, 并存的 脓毒症可使之快速恶化, 术后应动态监测心功能、心 肌酶 谱、保持水电酸碱平衡。对合并感染者, 转入 ICU 后 1 小时 内开始 经验 性使 用抗生 素, 优选 高 效、广谱, 有目标性抗感染治疗。严密监控血糖, 强 化胰岛素治疗, 防止酮症酸中毒; 按需输注白蛋白, 应用改善心脑肾灌注的药物, 保护胃肠屏障, 增加营 养支持, 提高免疫力。另外要注意所用药物对高龄 患者潜在的肝肾损害。

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观察

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观察

1 . 3观 察方 法 观 察临 床症 状体 征 , 每 周查 血常 规 二 次 , 每周 查 肝 功 肾功一 次 。用 药疗 程结 束后 , 复查 C D 2 0 。 1 . 4疗 效标 准 参 照《 血 液病诊 断及 疗 效标 准 》 第 三版 的疗 效 标标 准 : ① 显效 : 血 小板 计数 恢 复正 常 , 无 出 血症 状 , 持续 3个月 以 上 。维持 2 年 以上 无 复发 者 为 基 本 治 愈 。② 良效 : 血 小板 计 数 升
型, 通常 在 3 周 内可 以好 转 , 少数 患者 持续半 年左 右 好转 , 但 仍有 约 7 0 % 的患 儿转 为难 治性 I r r P , 死 亡 的危 险 系数 较 正 常 人 群增 加 4 . 2 倍, 治疗 非常 棘手 。我们 应 用利 妥 昔 单抗 ( R i t u x i m a b , 商品名: 美 罗华 , 罗 氏公 司生 产 ) 取得 较 理想 疗效 , 现将 结果 报道 如下 。
2 0 1 4 年第 2 期
利 妥 昔 单 抗 治 疗 儿 童 难 治 性 免 疫 性 血 小 板 减 少 症 疗 效 观 察
赵 晓 飞 张 红梅 刘 炜
( 郑州市儿Βιβλιοθήκη 医院血液肿 瘤科河 南 郑 州 4 5 0 0 0 0 )
【 摘要】 目的 观察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难 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I T P ) 的近期疗效。方法 利妥昔单抗 3 7 5 m g / m 2 , 静脉滴注, 1
次/ 周, 连 用 4周 。结果 治疗起 效 时 间 1 — 6周 , 总 有效 率 7 0 %( 2 1 / 3 0 ) 。 显效 1 1 例、 良效 1 0例 、 进步 2 例、 无 效 4例 。结 论 利 妥昔 单 抗 治 疗 儿 童难 治性 I T P起 效 快 、 总 有效 率较 高 、 不 良反 应小 , 可作 为儿 童难 治性 I T P有效 的治疗 方 法之 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发表时间:2017-03-20T17:08:13.170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2月第2期作者:杨华娟[导读]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上多发于女性与儿童群体中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常德 415000
【摘要】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1例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将采用利妥昔单治疗的设为观察组(15例),将采用地塞米松治疗的设为对照组(16例)。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治疗前,两组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小板计数均升高,白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均降低,且观察组血小板计数远高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稍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稍低于对照组的12.50%(P>0.05)。

结论: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显著,明显增加血小板计数,且安全性高,值得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紫癜;利妥昔单抗;地塞米松;疗效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上多发于女性与儿童群体中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1],为广大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很大困扰,提示临床上探讨出高效且安全的诊治方案尤为重要。

为探讨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31例患者,采用两种治疗方案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6月收治的31例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由我院专家确诊。

根据治疗方案,将采用利妥昔单治疗的设为观察组(15例),其中男6例,女9例,年龄15-48岁,平均(27.65±5.14)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1.49±0.33)年;将采用地塞米松治疗的设为对照组(16例),其中男7例,女9例,年龄13-49岁,平均(27.81±5.02)岁,病程5个月-2年,平均(1.54±0.29)年。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临床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经确诊后,给予观察组100mg/m2的利妥昔单抗药物治疗,利妥昔单抗(规格:10ml,批号:国药准字J20120019,产地:Roche Diagnostics GmbH),将100mg/m2的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溶于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7d为1疗程,连续3疗程。

给予对照组地塞米松药物治疗,地塞米松(规格:20mg/支,批号:国药准字H20113234,产地:广西万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静脉滴注,40mg/d,7d为1疗程,连续3疗程。

两组患者在输注中若患者机体出现异常情况,则及时给予有效处理。

治疗后对两组均行1个月的随访,准确并及时记录治疗后随访期不良反应情况。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
比较两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含量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治疗后随访期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在各组中所占比例。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8.0软件对本研究中所得数据行统计学数据处理,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含量变化为计量资料,用()描述,t检验,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计数资料,用[n,%]描述,采用检验,若P<0.05,则表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含量变化
治疗前,两组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小板计数均升高,白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均降低,且观察组血小板计数远高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稍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随访期出现轻度转氨酶升高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6.25%(1/15),对照组中出现继发感染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2/16)。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稍低于对照组的12.50%(P>0.05)。

3 讨论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又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由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血小板生成受阻,引起血小板数量减少所致。

临床上多表现为内脏或皮肤黏膜出血,严重者甚至出现牙龈渗血、鼻出血等症状,具有难治性、特发性等特点[2]。

当前,临床上常采用激素治疗,大剂量地塞米松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具有一定成效,但对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并不理想,提示临床上不断探讨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利妥昔单抗[3]是经人鼠杂交采用基因工程研制的CD20抗体,由鼠抗CD20单克隆抗体的可变区和人IgG1抗体恒定区组成,通过与患者机体B细胞表面的CD20亲和发挥作用。

研究表明[4],利妥昔单药物可明显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不良反应少,提高其机体免疫力,有助于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血小板计数远高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稍低于对照组,且不良发应发生率低,与上述研究基本相一致,表明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显著,明显增加血小板计数,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上应用。

参考文献:
[1]叶华觅,郝建萍,赵芳,等.升血小板胶囊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效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13(07):852-857.
[2]胡群.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中的相关问题[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25(03):159-161.
[3]李治,伊力达尔?阿布都外力,张晓光,等.中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4,14(03):312-319.
[4]刘强.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复发难治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21):4278-42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