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方指南

合集下载

膏方处方简明指南

膏方处方简明指南

膏方示例——秦伯未 秦伯未
季先生,1939年1月13日。 血症六载未能除根,今诊头晕腰痠,胸闷心悸,咳嗽痰腥带血,肢冷溲 频,脉沉细弱,病在心肺肾三脏。心生血,肺主气,肾藏精,真元之 损,无用讳言,惟心与肺同处上焦而司荣卫,心肾为水火之脏而本相 交济,肺肾为子母之脏而原相生养。患者主观较深,疑虑滋长,欲求 痼疾根除,宜乎难矣。拙拟滋肾而不碍乎阳,则肺自清肃,益肺而兼 调其气,则心自安宁,气血调和,阴阳平秘,庶几近焉。膏以代煎, 方候明正。 别直参30克,西洋参30克(二味另煎汁,冲入收膏。),炒熟地120克, 山萸肉45克,淮山药90克,西绵芪90克,蒸于术45克,北沙参(元米 炒)45克,天麦冬各45克,冬虫夏草45克,橹豆衣45克,白归身45克, 甘枸杞45克,女贞子90克,墨旱莲90克,大芡实120克,菟丝子45克, 覆盆子45克,甜杏仁90克,新会白45克,炒杜仲90克,煅龙牡各90克, 抱茯神120克,炒枣仁90克,核桃肉120克。 上味浓煎两次,滤汁,去渣,再加驴皮胶250克(蛤粉炒成珠),冰糖 300克,文火收膏。
胶类选择注意点
按需选用:阴血不足者选用阿胶、龟板胶、 鳖甲胶;阳虚者选用鹿角胶;阴阳两虚者 可同时选用鹿角胶、鳖甲胶、龟板胶等; 常用剂量为 200~500克,无糖时加量至 400~600克。 如制作“素膏”,则不加荤胶,用糖类收 膏,也可加成药如桑椹膏、金樱子膏等。
糖类选择注意点
按需选择: 血虚、产后等可选用红糖; 便秘者可选用蜂蜜; 脾胃虚弱者可选用饴糖; 糖尿病患者元贞糖、木糖醇等。 一般用量为300-500克;
膏方示例——程门雪 程门雪
脉右小左弦大,尺弱寸关弦,头晕,俯后更甚,用脑过度遂 见后脑痛,右手振酸,右臂酸弱无力,眼花,,寐久酣, 梦多,肝肾亏,内风扰,络道不和,心神不安,拟滋养肝 肾而安心神,调和气息,宣通络道,膏滋服用,缓图功效。 处方:生熟地 各120克,缩砂仁末 12克同打,萸肉120克, 淮山药120克,甘杞子120克,细石斛120克,潼白蒺藜 (各)90克,制首乌120克,菟丝子90克,抱茯神90克, 炙远志30克,炒枣仁90克,夜交藤30克,五味子15克,炒 麦冬60克,炒杭菊60克,大白芍60克,橹豆衣120克, 大红枣120克,炙黄芪90克,全当归60克,巴戟肉90克,稀 硷草120克,晚蚕沙(包)120克,丝瓜络90克。 主药依法炮制,煎三次,取浓汁,另加入桑枝膏180克,龟 板胶120克,冰糖240克,溶化收膏。每日早晚各服一匙, 如遇伤风伤湿,胃口不好,暂停。

中医膏方手册

中医膏方手册

中医膏方膏方是什么?膏方是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依据中医理论经辨证开具处方,然后采用地道药材精心熬制,再加胶类等辅料制成便于服用的膏状制剂,属于中医里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

在中医理论里,膏方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的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成药,膏方克服了中成药、保健药品千人一方的缺点,实现了个性化制药,避免了汤药煎煮麻烦、服用痛苦等弊端,质地滑润细腻,口感好、服用方便,既可以治未病,立足于改变亚健康人群的状态,又对大病后、慢性病患者具有调补、滋养的功能,对于改善体质、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具有明显效果。

小小膏方功效多多补虚扶正抗衰延年纠正亚健康状态防病治病服用膏方时间?我国民间素有冬令进补的习惯,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令进补,来春打虎”等俗语。

服用膏方最好从冬至起连续服用约50天左右,也就是冬至以后的“一九”到“六九”,或服至立春前结束。

中医讲究天人相应,不同的季节人应该以不同的方式去适应。

中医认为冬天是闭藏的时候,天气寒冷,万物蜇伏,应该补益肾中精气,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好基础。

现代医学认为,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促进新陈代谢,到第二年整个身体就显得比较好。

膏方作为冬令进补的最佳方式,近年来正越来越受到市民的青睐。

中医体质与膏方养生什么是体质?体质是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质禀赋。

通常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

(体质图)膏方与体质的关系膏方进补不可盲目,应遵循“虚啥补啥,对症用药”的原则。

根据个人的体质不同,最好先到县中医院进行中医体检和评估,通过专业中医师的诊查,量身定做适合自己的膏方,否则盲目进补不但达不到调理健康的目的,还可能事与愿违!膏方的适应人群以下几类人群服用膏方对身体调理非常好。

中药膏方制剂流程

中药膏方制剂流程

中药膏方制剂流程1.中草药准备:根据膏方的药物组成,准备所需的中草药材料。

选择高质量的中草药,进行研磨、洗净等处理,以保证药效的发挥。

2.草药煎煮:将中草药加入适量的清水中,用火煎煮。

根据不同的中草药特点,煎煮的时间和火力掌握得当,可提高药物的活性成分释放。

3.煎煮浓缩:根据需要,将草药煎煮液经过滤去除渣滓,然后加热浓缩。

通过浓缩,可提高药物的浓度,增加膏方的药效。

4.调配添加剂:将浓缩后的草药煎煮液加入适量的添加剂中,如胶乳、甘油等,并在加热条件下充分混合。

添加剂有助于调节膏方的质地、黏稠度和均匀性,提高使用的便捷性。

5.混合均匀:混合添加剂和中草药煎煮液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使之均匀混合。

这样可以确保草药的有效成分充分溶解,从而提高膏方的疗效。

6.加热加工:将混合均匀的膏方加热加工,使之热融并去除可能的水分和杂质。

加热的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不同的草药成分和添加剂来进行调整。

7.灌装包装:将加工好的中药膏方倒入灌装器中,然后进行灌装包装。

灌装器可以是管状或盒状的容器,具体根据产品形态和用途来选择。

9.质检和包装:对制作好的中药膏方进行质检,检查其外观、质地、药效等指标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合格的产品经过包装,并进行包装箱封装。

10.存储和发货:将包装好的中药膏方存放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

然后进行发货,以便用户购买和使用。

总结起来,中药膏方制剂流程主要包括草药准备、草药煎煮、煎煮浓缩、调配添加剂、混合均匀、加热加工、灌装包装、封膏和贴标、质检和包装、存储和发货等环节。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制作出质量可靠、疗效优良的中药膏方制剂。

药堂珍藏---中华膏方大全

药堂珍藏---中华膏方大全

药堂珍藏---中华膏方大全名称:辰砂茯神膏拼音:Chén Shā Fú Shén Gāo处方:酸枣仁(净、去壳)、代赭石(烧、醋淬、研)、乳香(炙、别研),各一两;茯神(去木)一两半,朱砂(研飞)半两,麝香(研)一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圆如鸡头大。

性状:此药比他惊药大不同,温平不冷。

功能主治:治小儿急慢惊风,潮涎搐搦,手足抽掣,心膈烦躁,及疗惊啼,睡不宁贴。

常服镇心、安神、定志。

用途用量:每服一圆,用金银薄荷汤研下,更量岁数加减与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备注:名称:麦煎散拼音:Mài Jiān Sàn处方:知母、地骨皮(拣净)、赤芍药、甘草(炙)、石膏、葶苈子、白茯苓(去皮)、杏仁(去皮、尖、麸炒)、人参、滑石,各半两;麻黄(去根、节)一两半。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夹惊伤寒,吐逆壮热,表里不解,气粗喘急,面赤自汗,或狂言惊叫,或不语无汗,及瘾疹遍身,赤痒往来,潮热时行,麻豆疹子馀毒未尽,浑身浮肿,痰涎咳嗽,或变急慢惊风,手足搐搦,眼目上视,及伤风涎喘头疼,并皆治之。

用途用量:每服一钱,麦子煎汤调下。

如初生孩儿感冒风泠,鼻塞身热,喷嚏多啼、每一字许,并用麦子煎汤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备注:名称:柴胡散拼音:Chái Hú Sàn处方:石膏、黄芩、甘草、赤芍药、葛根,各一两;麻黄(去根、节)、柴胡(去苗),各半两。

制法:上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小儿伤寒壮热,头痛体疼,口乾烦渴。

用途用量:三岁小儿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生姜少许,葱白三寸,豉二十粒,同煎至五分,滤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汗出为效,量儿大小加减。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备注:名称:钓藤膏拼音:Diào Ténɡ Gāo处方:姜黄二钱,没药(别研)、木香、乳香(别研),各四钱。

这十大膏方,必有一款适合你!

这十大膏方,必有一款适合你!

这十大膏方,必有一款适合你!文丨CWM特贡队俗话说,“冬天进补,春天打虎”,初冬已过,注重养生的杭州人,早就将冬令进补提上了日程,为自己准备进补冬令膏方了。

江浙一带,历来有冬令进补膏方的传统,对杭州人而言,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街巷中林立的百年老店,更让他们有一股特殊的膏方情节。

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就有对膏方的记载,如马膏,主供外用;可考的内服膏方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所载的大乌头膏、猪膏发煎内服膏剂的最早记载。

膏方作为古老配方,通过中医传承下来。

明清时代,膏方的制作方法演化为煎汁、浓缩、加糖蜜或胶类收膏,这时期膏方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已从药用延伸到膳食调养。

直至近代,我们仍能够从一件“趣事”中,一窥膏方对杭州人的重要意义:解放前夕,时局混乱,货币贬值,此时的杭州人竟将膏方作为硬通货来抵御通货膨胀。

不仅杭州城内的老百姓以购买胡庆余堂的膏方来保值,城外农民也蜂拥而至,人流之大以至于胡庆余堂门口坚固的石围栏被失控的人群挤断。

不同于“万能神药”板蓝根,膏方讲究“一人一方”中医对膏方的要求也非常之高,一般来说开一个膏方,要比看十个普通病人耗费更多的精力。

因为这需要由有经验的中医师通过对服用者详细询问、诊察,将望、闻、问、切合参,综合既往病史和身体现状,辨证确立选材思路,然后再根据不同药材的药性、气味等合理配伍加减,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出高质量的膏方。

杭州制作膏方的地方很多,最有名的应该就是胡庆余堂和方回春堂了吧。

它们根据多年来的市场检验,胡庆余堂总结出了十八个经典膏方,方回春堂总结出了八个经典膏方。

相比于一人一方,经典的膏方在选购上更加方便,价格也是比较便宜,安全系数高。

小佬儿特别从胡庆余堂和方回春堂打听到了最广受杭州人民喜爱的十大热门膏方▼女性最爱【美容养颜膏】主料:人参灵芝红花一些经常看起来很憔悴,气色不好,头发比较干枯、毛躁的人可以服用美容养颜膏,有养颜润肤,化瘀祛斑的作用。

膏方使用注意事项

膏方使用注意事项

膏方是一种具有滋补作用的中药剂型,通常由多种中药组成,具有补虚扶正、调理气血、平衡阴阳等作用。

以下是一些膏方使用的注意事项:
1. 个体化用药:膏方是一种个体化的中药剂型,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配。

因此,在使用膏方之前,应该由中医师进行辩证论治,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年龄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的用药。

2.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膏方中常含有多种中药,如果同时服用其他药物,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因此,在使用膏方期间,应该告知医生自己正在服用的其他药物,以便医生进行调整。

3. 注意饮食:在服用膏方期间,应该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4. 注意保存:膏方应该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同时,应该注意膏方的保质期,不要使用过期的膏方。

5. 注意使用方法:膏方的使用方法一般为口服,每次服用一小勺,一天两次。

在服用膏方之前,应该将膏方搅拌均匀,避免出现沉淀。

同时,应该注意服用时间,一般建议在饭前或饭后半小时服用。

6. 注意不良反应:在使用膏方期间,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如过敏、恶心、呕吐等,应该及时停止使用,并告知医生。

总之,在使用膏方之前,应该了解膏方的使用注意事项,并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使用,以确保安全有效。

中药膏方与制作

中药膏方与制作

膏方制作和传统膏方介绍开膏方的药方往往是很大一张,里面有二三十味药。

膏方最好请富有经验的中医根据患者的体质开具,医院和药店都可以代加工,患者也可以自己在家中熬治。

胡庆余堂煎制膏方的韩师傅介绍煎膏要领步骤一:饮片入冷水浸泡,然后入锅煎煮,若药方中进补药多,煎煮时间较长。

同时,把荤膏(如阿胶、龟板胶、鹿角胶等)放入黄酒浸泡去腥,待膏溶胀后,倒入煮好的清药汁中。

步骤二:根据个人体质,可在药汁中加入适量冰糖、饴糖、蜂蜜,糖尿病患者可加入木糖醇。

煎煮浓缩药汁,沉淀。

离火待用。

步骤三:熬糖膏。

把蜂蜜或饴糖放入火上浓缩,待糖变稠。

步骤四:把浓缩药汁与糖膏混合,可加入适当盐炒核桃、芝麻调味,一并放入不锈钢锅或沙锅中用文火煎熬,不停搅拌,熬至黏稠状。

步骤五:离火,自然冷却。

用搪瓷罐、瓷罐、沙锅陈放。

若用沙锅存放,沙锅底最好抹一层麻油。

名中医为你开出“名膏方”国家名中医、浙江省中医院呼吸科专家王会仍主治:亚健康、术后、病后体虚未复西党参(研末)250g、黄芪250g、白术120g、茯苓120g、甘草50g、熟地150g、全当归120g、川芎60g、白芍120g、桂枝60g、淮山药150g、陈萸肉120g、枸杞子120g、灵芝150g、陈皮60g、五味子60g、制黄精200g、玉竹120g、麦冬120g、巴戟肉120g、丹皮90g、杜仲120g、补骨脂120g、生米仁300g、龙眼肉60g、胡桃肉(研末)60g、阿胶250g、鹿角胶250g、黄酒250ml、冰糖250g。

(视个人情况调整剂量)省级名中医,儿科专家俞景茂主治:小儿哮喘太子参150g、天冬120g、熟地30g、炙冬花90g、黄芪120g、补骨脂90g、丹参90g、椒目45g、炙甘草50g、红枣150g、冰糖160g、阿胶120g、黄酒100ml、川贝粉30g。

(视个人情况调整剂量)此方为小儿固本克喘膏,可预防哮喘反复发作,有良好的抗哮喘复发作用。

妇科专家傅萍主治:子宫肌瘤气虚血滞、疾湿内停,结而成症,月经量偏多,宜扶正运脾攻湿消症。

治疗老年冠心病的6则膏方

治疗老年冠心病的6则膏方
每 日服 3次。此 方具有活血化瘀 、通脉止痛 的功
心绞痛等症状 ,甚至会因此而引发心梗 。中医认
为, 冠心病属于 “ 痹” “ 心痛 ” 胸 、真 等范 畴 , 其病机 多为心阳不足 、心脉瘀滞。老年 冠心病患者若 能 使用一些具有活血化瘀、温通 , 1功效 的膏 方进 C3 ,B ,
行治疗 ,往往 可取 得很好 的效果。下面就介绍 6
取龙眼肉、 山楂各 5 克 , 0
百合 4 0克 , 桑椹子 3 O克 , 茯神 2 0克 , 酸枣仁 1 5
克, 丹参 、 红花各 1 0克 , 蜜适量。将上述药物一 炼 起放入 药罐 中加适 量 的清水浸 泡 1 0—3 0分钟 , 然后 煎煮 一个小时 ,去渣取汁 ,调 入炼蜜收膏即
起研成粗末 , 入锅加适量 的清水煎熬 3次 , 分别
去渣取汁 , 将所得的药汁合在一起 , 调入炼蜜收膏
即成 , 放于 瓷瓶 中保存 , 次服 2 可 每 0毫升 , 日 每 服 2次。此方具有益气健 脾、 养血安神 的功效 , 适 合有气短 心悸、 失眠多梦、 昏头晕、 头 肢倦 乏力、 食
医 药 指 南 偏验方选粹
治 疗老 年 冠 , 病
6则膏方
湖 北 省 远 安 县 中 医 院 主 任 医 师 胡 献 国

心病是 老年人 的常见病 ,多 由冠状动 脉发
生粥样硬化引起。此病 患者 常可 出现 心悸 、
分别去渣取汁 , 所得 的药汁合在一起 , 入炼蜜 将 调 收膏 即成 , 放于瓷 瓶 中保存 , 次服 1 可 每 0毫升 ,
3 0克 , 陈皮 1 5克 , 志、 远 黄连 、 炙甘 草各 9克 , 石 莒 蒲 6克。将上述 药物一起研成粗末 ,入锅加 适 量 的清水煎熬 3次 , 分别去 渣取汁 , 将所得的药汁 合在 一起 ,调入炼蜜收膏即成 ,可放于 瓷瓶 中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研究证实膏方能够调节机体激素水平, 预防和治疗某些激素紊乱引起的的疾病。
清除自由基
自由基——是机体氧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离 子,易和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从而破坏正常 细胞结构。 自由基时刻产生,而机体同时存在自由基清 除系统,两者达到一个动态平衡。 若清除能力减弱,自由基积聚,就会导致细 胞和组织损坏,从而引发衰老和疾病。
三、基本用药
• 膏方的主要作用是滋补保健、扶正祛邪, 服用者多以调养身体为主要目的,所以用 药主要以补益药为主。
• • • • • • 1、补益类 A、补气:参类、白术、黄芪、茯苓等 B、温阳:附子、桂枝、肉桂、炮姜等 C、滋阴:熟地、麦冬、玉竹。。。。。。 D、养血:当归、白芍、丹参、阿胶等 E、填精:鹿茸、龟甲、鹿角胶、鳖甲等
四、膏方的盛行
清代虽说内服膏方发展到相当高水平,但膏方终究只是统治 阶级才能享受的滋补佳品。 民国时期战乱频频,膏剂生产量小,有钱人才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膏剂生产逐渐发展,产品逐渐增加, 服用膏方的人越来越多。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识增强,原本在江浙沪一带盛行 的膏方,逐渐在京、两广、湖北受人青睐,江浙沪更火。 一人一方、度身定做的膏方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和推崇。 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的不断融合,对膏方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更有中西合用的膏方,如党参、黄芪等与B族维生素混合的 参维补膏。
• 2、祛邪类药物
• • • • • • • • A、理气类:青皮、陈皮、木香、香附、苏梗等 B、清热类:黄连、黄芩、苦参、知母、赤芍等 C、祛湿类:藿香、佩兰、泽泻、仓术、砂仁等 D、化痰类:苏子、贝母、杏仁、桑白皮等 E、平肝类:天麻、钩藤、珍珠母、牡蛎、菊花等 F、活血类:当归、丹参、川芎、赤芍、莪术等 G、安神类:柏子仁、夜交藤、灵磁石、龙骨等 H、消食类:焦山楂、六曲、炒谷芽、炒麦芽等
2、治已病 • 单独应用治疗疾病—膏方对多种疾病有治疗作用,
包括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 统、妇儿方面等等。特别是多慢性、难治性、反复发作性 的疾病有较好的效果。 朱金明应用益肝膏治疗乙肝232例,临床治愈163例 70.3% 沈燕君在膏滋治疗喘症中发现有效率92.9% 益母草膏治疗女性皮肤瘙痒症,21例全部治愈 李德新应用安胎膏治疗习惯性流产163例,总有效率 95.7%
• 重病,久病后体虚的康复—久病重病之人重耗气
血,气血不足,脏腑失养,易致旧病复发或致新病。膏方 能够调理脾胃,补益肝肾,补养气血,扶虚补弱,故而适 用于康复期患者。
膏方的用药原则
• • • • • • 一、组方原则 二、选药原则 三、基本用药 四、药物剂量 五、常用方剂 六、膏方应用
一、组方原则
3、影响膏滋出膏量因素
• A、浸泡与否,浸泡时间,加水量,煎煮次数, 煎煮时间 • B、药物品种、数量
膏方的服用方法
• 服用季节
原则上一年四季皆可服用
• 服用方法
1、先使用开路方1-2周 2、适合空腹服用,刚开始多在晨起空腹,一日一次, 约一汤匙(5-10克),可含化咽下或温开水冲服。 慢慢加量,适应后改成早晚各一次。慢慢适应直 到一天三次
五、常用方剂
• • • • • 补气 温阳 滋阴 养血 复法复方
六、膏方应用
• 1、适应证 慢性疾病、体质虚弱需滋补者、老年人 • 2、慎用证 急性的疾病,如感冒、发热、急性吐 泻、痢疾等,有消化不良者亦慎用;慢性 病急性发作者,如胆囊炎急性发作;湿盛、 热毒内盛者亦不宜使用。
膏方的处方要点
• • • • • • • • • • 辨识体质,把握阴阳 五味合化,以平为期 调补五脏,独重脾肾 动静相和,补而勿滞 补泻兼施,攻补相宜 调和气血,贵在流通 辨证辨病,临证互参 胶类滋补,五果为助 膏宜甘饴,慎用腥燥 稿子长服,避用毒药
四、膏方的临床应用
1、调未病
• 亚健康人群—世卫组织认为:亚健康状态是健康与疾病之 间的临界状态,各种仪器及检验结果为阴性,但人体有各 种各样的不适感觉。 • 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占5%,有病占20%,75%处于亚健 康。 • 中医根据患者症状辨证论治,在治疗亚健康方面积累了丰 富的经验;亚健康人群多为气虚、气郁的论断。 • 在各种剂型中,膏方治疗亚健康的地位举足轻重,体现了 中医药的治疗优点,适应了现代社会快节奏的需要。 • 膏方不仅克服了中药汤剂的煎煮的缺点,且口感较好,易 被接受,适合长时间服用。
二、膏方的发展
在唐、宋两朝,内服膏方基本完成了他从萌芽到成 长的阶段。从制法来看,越来越多的膏方采用用水 煎取浓汁后加蜜等收膏的方法。从服用方法来看, 唐以前内服膏方以吞服为主,其剂量以“枣核大一 枚”、“如弹丸一枚”、“丸如小豆二、三枚”等 表示。唐宋膏方逐渐以诸如“用匙盛服,不拘时噙 化”“九和服”“每服半匙,温水调下”等服法为 主。 金元时期,各大医家对膏方无突出贡献,其认识基 本与唐宋时无甚区别。
11
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是指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 预存的死亡因素而导致的细胞死亡的过程, 是一种程序化的死亡方式。
现代医学认为凋亡不足是肿瘤发病的重要机 制之一。
12
调节机体免疫
在一项有关“中风膏的血液流变学与免 疫功能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中风膏对机 体 免疫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总之,膏方对机体免疫的条件是双向 的,主要是调节作用,而不养生保健—人到老年,脏腑功能减退,阴
阳气血偏虚,然善养生者能“尽终天年,度百岁而去”。 • 自古以来,食用膏方都被认作是养生的重要方式之一,中 医认为膏方能够调整阴阳,补益气血,调理脾胃,从而改 善老年人阴阳气血偏衰的状态,现代研究认为衰老是多种 因素参与的结果,关于衰老的学说主要有自由基学说、免 疫学说、端粒学说等,其中自由基学说影响最大。 • 现代研究证实某些膏方能够清除自由基,调节机体免疫机 能,增强机体抵抗力,从而延缓衰老,改善衰老症状。
膏方的制作方法
一、制作要点 • 浸泡 • 煎煮 • 浓缩 • 收膏 • 储藏
二、膏方的生产工艺
1、膏方特点 • 浓度高、体积小、服用方便 2、制备工艺 • 药材(投料)— 浸泡—煎煮—静置—过 滤— 浓缩化胶(添加辅料)—过滤(120 目筛)— 收膏浓缩 —加细料、贵重药(和 匀兑入)— 成膏 —分装贴签—自然冷 却 —加盖子(灭菌)—包装等步骤。
• 与方剂的基本结构一样,即分为“君、臣、佐、 使”,《素问· 至真要大论》说:“主病之为君, 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亦是膏方的组方原 则。
• 君药:一般以补益药为主,针对正气虚弱的主要病证。 • 臣药:可以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更多的是针 对重要的兼病或兼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 佐药:主要是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 次要兼证的药物;或在滋补药中发挥补益药的作用。 • 使药:膏方中主要是起调和药物。
膏方指南
目录
膏方的起源与发展 膏方的现代研究与应用 膏方的用药原则 膏方的处方要点 膏方的制作方法 膏方的服用方法 国强膏方
膏方的起源与发展
膏方,是祖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传统 的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 在我国有千百年的发展历史。经过历代医家的实践、 继承和发展,由外用的膏药进而发展成内服膏方, 又由内服发展成方膏滋药发展成临床按个人需求辩 证处方制作的个性化膏滋。 内服膏方的处方、制法、用法逐步完善,品种逐渐 增多,功效逐渐扩大和完善。 内服膏方大致经历了初起、发展、成熟、盛行四个 阶段。 目前膏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推崇。
13
二、膏方的安全性
通常情况下膏方的应用是安全的,但是 近几年来也有对服用膏方后出现不良反应的 报道,如服用龟鹿二仙膏致血压升高的有3 例;蜜炼川贝枇杷膏致小儿过敏的有1例;龟 苓膏致肾紫癜症血尿等报道。 虽然只是一些个案的报道,但提醒医学 工作者膏方也是药物,一方面要按照中医的 辨证论治处方开药,另一方面要加强膏方安 全性的研究和指导,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 3、辅助用药作用
• A、防膏方之滋腻 • B、调和诸药于一体 • C、收膏之胶类
四、药物剂量
• 基本为平常处方的10-20倍,一般为15倍。 • 膏方的药量可以根据服用时间长短而作出 增减。 • 膏方的药味,一般在30味以下者,属制之 小者;30-40味者,属制之中者;40味以上 者,属制之大者;平常多在35味左右。

• • •
• 辅助治疗,减少药物的副作用—西药联合膏方
可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 • 值得一提的是膏方联合化疗、放射治疗癌症方面的研究也 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一方面膏方可以调理脾胃,补气养血, 预防和治疗因为化疗、放疗而致的消化道反应、贫血等副 反应,提高患者的耐受力,从而顺利完成治疗。另一方面 膏方还能加强化疗药物的作用,起到协同作用。
三、膏方的成熟
内服膏方发展至明清时期,已进入成熟阶段。主要 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膏方的名称,多采用“某某膏”命名; 2、制作方法已基本固定; 3、膏方数量大增,广为各类医书记载; 4、临床应用日益广泛。 清朝膏方的运用,已从宫廷、官府传至民间广泛应 用。 根据辩证处方的内服膏方,应该说到来清代才完善 起来。
一、膏方的初起
先秦古籍《山海经》记载了一种羊脂类药物,用于涂搽皮肤防治皲裂, 这应该说是早期膏方的雏形。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记有药方的医术有4部,分别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 的《五十二病方》《养生方》《杂疗方》《胎产书》。其中《五十二病 方》记载的用以涂敷或“布包摩疕”的“彘膏”“肪膏”“猪膏”等实 为古代外用膏。 东汉初期的《武威汉代医简》,其中的“千金膏药方”不仅记载了膏药 的组成、制法还具体记载了应用病症及用法。 西汉末东汉初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书中强调 “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煎者,宜酒渍者,宜煎膏者,亦有一物 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其中就有 “煎膏” 的记载。 东汉末年张仲景《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记载了水煎药 物,去药渣,继续浓缩药液,最后入蜜,再煎煮蒸发水分的方法就是现 代制作内服膏方的一般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