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统计学与spss应用练习题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课后练习答案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课后练习答案在学习《统计分析与 SPSS 的应用》这门课程后,通过课后练习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数据分析中。
以下是针对部分课后练习的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1、在 SPSS 中,用于描述数据集中变量分布特征的统计量是()A 均值B 标准差C 中位数D 众数答案:ABCD解析:均值、标准差、中位数和众数都是描述数据分布特征的常用统计量。
均值反映了数据的集中趋势;标准差反映了数据的离散程度;中位数是将数据排序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众数则是数据集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2、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时,需要满足的前提条件是()A 样本来自正态分布总体B 两样本方差相等C 两样本相互独立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独立样本 t 检验要求样本来自正态分布总体、两样本方差相等以及两样本相互独立。
只有在这些条件满足的情况下,t 检验的结果才是可靠的。
3、以下哪种方法适用于多组数据的比较()A 单因素方差分析B 配对样本 t 检验C 相关分析D 回归分析答案:A解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用于比较三个或三个以上组别的数据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配对样本 t 检验适用于配对数据的比较;相关分析用于研究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回归分析用于建立变量之间的预测模型。
二、简答题1、请简述 SPSS 中数据录入的基本步骤。
答:SPSS 中数据录入的基本步骤如下:(1)打开 SPSS 软件,选择“新建数据文件”。
(2)在变量视图中定义变量的名称、类型、宽度、小数位数等属性。
(3)切换到数据视图,按照定义好的变量逐行录入数据。
(4)录入完成后,保存数据文件。
2、解释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区别。
答:相关分析主要用于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程度和方向,但它并不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相关分析的结果通常用相关系数来表示,如皮尔逊相关系数。
回归分析则不仅可以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建立数学模型来预测因变量的值。
《社会统计学与SPSS应用》期末考试a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级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社会统计学与SPSS应用试卷( B )总分 2021 学年第一学期………………………………装……………………订…………………………线……………………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非参数检验:2、样本比例的抽样分布:3、原假设:4、众值:5、方差分析: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在绘制统计表时,对于定序变量而言需要注意次序排列、变化趋势。
2、直方图与条形图形状相同,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3、某个变量取值呈正态分布,它的众值、中位值重叠,与均值不重叠。
4、统计推论是根据局部资料(样本资料)对总体的特征进行推断。
5、总体分布为正态分布N(µ,σ2),且方差已知,随着样本容量n的增加,也不能减少样本均值抽样分布的分散程度。
6、若总体分布为正态分布,大样本均值的极限分布不是N(0,1)。
7、在区间估计中,显著性水平表示用置信区间估计不可靠的概率。
8、大样本二总体成数差的分布不服从正态分布。
9、两个定类变量之间相关性测量得到λ系数不具有减少误差比例性质。
10、下图所示的若为了测量集中趋势,需要在B项前□前打“√”。
三、计算题(每题20分,共60分)1、下列统计表反映是抽取两个社区部分居民受教育年限的统计分布状况:社区类别抽样数量(个)受教育年限分布状况(年)A 5 7、3、11、10、4B 6 6、5、5、8、10、8根据抽样数据,求出两个社区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各是多少?相同吗?2、以下表中是5对子代和父代之间人际网络(好朋友数量)的抽样调查,求两者回归直线方程。
代际差别好朋友数量(个)父代 2 4 6 8 10子代 4 5 8 7 93、某大学为了了解本校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在全校60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20名学生进行调查,得到下面的数据:(单位:小时)2.5 3 4 2 1.6 2.5 4 2 3 12.83.5 6 2 4 1 2 3.8 1 5(1)请计算这20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的平均数x和方差S。
社会统计学与spss应用练习题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社会统计学与SPSS应用》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只能把研究对象分类,即只能决定研究对象是同类或是不同类的,具有=与≠的数学属性,例如:性别,民族等变量,该类变量是(A)A.定类变量B.定序变量C.定距变量D.定比变量2.根据上题内容,在操作SPSS软件时,在Measure选项中选择正确的是(B)A.B.C.D.3.针对出生婴儿性别状况的多年调查发现,新生婴儿男女性别比一直在50%左右摆动,但是对于某个家庭而言,是生男孩还是生女孩却具有偶然性。
这说明新生婴儿性别状况属于(D)。
A.非统计现象B.统计现象C.非随机现象D.随机现象4.针对出生婴儿性别状况的多年调查发现,新生婴儿男女性别比一直在50%左右摆动,但是对于某个家庭而言,是生男孩还是生女孩却具有偶然性。
这体现新生婴儿性别状况具有(D)。
A.确定性B.因果性C.必然性D.随机性5.为调查不同年龄段群体对某商品的偏好程度,把年龄划分为:婴幼儿、青少年、成年、中年、老年,那么,年龄划分违背了变量取值的原则。
(B)A.完备 B.互斥 C.整体 D.差异6.下列哪类变量能用折线图表示其分布状况?(C)A.定类变量B.定序变量C.定距变量D.虚拟变量7.下列某变量取值状况的累积图,其中正确的表现形式是(B)。
A.B .C.D.8.下两图是正态分布密度曲线,两图的σ2相同,图1较之图2的密度曲线向左移了一些,这说明(C)。
图1 图2A.µ1>µ2B.µ1=µ2C.µ1<µ2D.µ1≥µ2 9.在SPSS软件中,对于多选项分析而言,如下所示首先应该操作步骤的是(C)A. FrequenciesB. DescriptivesC. DefineVariables SetsD. Frequencies 10.下图所示的若为了测量集中趋势,需要在哪个□前打“√”的是(B)。
社会统计学与SPSS的应用复习

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
统计分组及其分类
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将统计总体按照一定的 标志区分为若干个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 按分组标志的特征不同分为:品质标志分组和 数量标志分组。数量标志分组又可分为:单项式 分组和组距式分组。 分组原则:互斥原则和穷尽原则。
单项式分组:一个变量值列为一组。
和衔接组距分组 重叠组限
(1)50—60 60—70 上限:80 70—80 下限:70 80—90 90—100
闭口组
“上限不在内”原则
重叠组限 值70归于 70—80组 组中值
80 70 75 2
组中值 9 60 55.5 2
组中值
9 90 94.5 2
第三章 静态分析指标
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
统计调查的分类
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 重点调查:在调查对象范围内选择部分重点单 位搜集统计资料的非全面调查。 典型调查:在调查对象中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具 有意义的或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非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按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 位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推断总体的一种 调查方法。
16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绝对数动态数列绝对数动态数列时期数列时期数列时点数列时点数列相对数动态数列相对数动态数列平均数动态数列平均数动态数列17抽样推断抽样推断抽样误差及其种类抽样误差及其种类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44个公式个公式抽样误差的影响因素抽样误差的影响因素区间估计区间估计样本容量的确定样本容量的确定18单总体均值检验单总体均值检验uu检验检验tt检验检验19名词解释名词解释339时期指标时期指标动态数列动态数列抽样误差抽样误差标志变异指标标志变异指标季节变动季节变动统计分组统计分组20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77177分分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34123412分判断改错判断改错26122612分计算题计算题44小题共小题共6060分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五版)》课后练习答案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五版)》课后练习答案第一章练习题答案1、SPSS的中文全名是: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后改名为: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英文全名是:StatiticalPackagefortheSocialScience.(StatiticalProductandServic eSolution)2、SPSS的两个主要窗口是数据编辑器窗口和结果查看器窗口。
●数据编辑器窗口的主要功能是定义SPSS数据的结构、录入编辑和管理待分析的数据;●结果查看器窗口的主要功能是现实管理SPSS统计分析结果、报表及图形。
3、SPSS的数据集:●SPSS运行时可同时打开多个数据编辑器窗口。
每个数据编辑器窗口分别显示不同的数据集合(简称数据集)。
●活动数据集:其中只有一个数据集为当前数据集。
SPSS只对某时刻的当前数据集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4、SPSS的三种基本运行方式:●完全窗口菜单方式、程序运行方式、混合运行方式。
●完全窗口菜单方式:是指在使用SPSS的过程中,所有的分析操作都通过菜单、按钮、输入对话框等方式来完成,是一种最常见和最普遍的使用方式,最大优点是简洁和直观。
●程序运行方式:是指在使用SPSS的过程中,统计分析人员根据自己的需要,手工编写SPSS命令程序,然后将编写好的程序一次性提交给计算机执行。
该方式适用于大规模的统计分析工作。
●混合运行方式:是前两者的综合。
5、.av是数据编辑器窗口中的SPSS数据文件的扩展名.pv是结果查看器窗口中的SPSS分析结果文件的扩展名.p是语法窗口中的SPSS程序6、SPSS的数据加工和管理功能主要集中在编辑、数据等菜单中;统计分析和绘图功能主要集中在分析、图形等菜单中。
7、概率抽样(probabilityampling):也称随机抽样,是指按一定的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抽取样本时每个单位都有一定的机会被抽中,每个单位被抽中的概率是已知的,或是可以计算出来的。
社会统计分析软件练习题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统计分析软件SPSS 》练习题1、文件age1990.txt 中列出了1990年江苏省人口普查时的分性别年龄人口数据,请计算出1990年“四普”时男性人口的平均年龄与年龄中位数。
(平均年龄∑∑≥≥⋅+=)5.0(i mi i mi PP i ,mi P 为i 岁男性人口数)。
2、文件age2000.xls 中列出了2000年江苏省人口普查时的分性别年龄人口数据,请计算出2000年“五普”时15-64岁人口(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年龄与年龄中位数。
(平均年龄∑∑==⋅+=64156415)5.0(i ii iPPi ,i P 为i 岁人口数)3、已知240例心肌梗塞患者治疗后24小时内的死亡情况如表1所示,问两组病死率相差是否显著?(example1.sav )(显著性水平为5%)表1: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治疗后24小时生死情况4、已知数据如表2所示,比较单用甘磷酰芥(单纯化疗组)与复合使用光霉素、环磷酰胺等药(复合化疗组)对淋巴系统肿瘤的疗效,问两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之间有无差别?(example2.sav)(显著性水平为5%)表2:两化疗组的缓解率比较5、已知数据如表3所示,问我国南北方鼻咽癌患者(按籍贯分)的病理组织学分类的构成比有无差别?(example3.sav)(显著性水平为5%)表3:我国南北方鼻咽癌患者病理组织学分类构成6、已知97名被调查儿童体检数据文件为child.sav,请分别计算男性、女性与两性合计的儿童的平均身高与体重、中位身高与体重以及身高与体重的标准差。
7、已知97名被调查儿童体检数据文件为child.sav,请问儿童的身高与体重是否分别受到性别与年龄的影响?(显著性水平为5%)8、文件example.sav中列出了某学校四个年级同学接受专业训练前后的铁饼成绩,问接受专业训练后同学们的铁饼成绩有无显著提高?(显著性水平为5%)9、文件example.sav中列出了某学校四个年级同学的外语与中文成绩,问男女生总成绩(英文+中文)之间有无显著差异?(显著性水平为5%)10、根据以往的资料,学生中文的平均成绩为80分。
社会统计学与SPSS应用作业(二)

社会统计与SPSS应用练习(二)1.已知十名学生身高和体重资料如下表,(1)根据下述资料算出身高和体重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和斯皮尔曼相关系数;(2)根据下述资料求出两变量之间的回归方程(设身高为自变量,体重为因变量)。
2.以下是婚姻美满与文化程度的抽样调查的结果,请计算婚姻美满与文化程度之3.以下为两位评判员对10名参赛人名次的打分。
试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来描述两评判员打分的接近程度。
要求:(1)求回归方程;(2)这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3)求估计标准误差;(4)用积差法求相关系数。
6.某10户家庭样本具有下列收入(元)和食品支出(元/周)数据:2)在95.46%把握下,当X=45时,写出Y的预测区间。
社会统计与SPSS 应用练习(二)参考答案1.已知十名学生身高和体重资料如下表,(1)根据下述资料算出身高和体重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和斯皮尔曼相关系数;(2)根据下述资料求出两变量之间的回归方程(设身高为自变量,体重为因变量)。
皮尔逊相关系数与回归方程n xy x y r 0.89-==22n xy x y b 0.659n x (x)y x a=b 54.479n ny=a+bx=-54.479+0.659x-==--=-∑∑∑∑∑∑∑斯皮尔曼相关系数2s 26d r 1-0.94n(n -1)==∑2.以下是婚姻美满与文化程度的抽样调查的结果,请计算婚姻美满与文化程度之s n =9×(30+18+4+7)+16×(18+7)+8×(4+7)+30×7=1229 d n =5×(30+8+3+4)+18×(3+4)+16×(8+3)+30×3=617[]s dc 2n n 1n (m 1)/m 2τ-==-0.183.以下为两位评判员对10名参赛人名次的打分。
试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来描述两评判员打分的接近程度。
2s 26d r 1-0.95n(n -1)==∑4.某原始资料为:22n xy x y r 0.95n xy x y b 0.267n x (x)y x a=b 11.477n ny=a+bx=-11.477+0.267x-==-==--=-∑∑∑∑∑∑∑22n xy x yb 0.782n x (x)y x a=b 22.014n ny=a+bx=22.014+0.782x-==--=∑∑∑∑∑∑∑要求:1)写出最小平方法计算的回归直线方程;2)在95.46%把握下,当X =45时,写出Y 的预测区间。
spss第二版习题及答案

spss第二版习题及答案SPSS第二版习题及答案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是一种统计分析软件,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的数据分析和研究中。
对于学习SPSS的人来说,掌握习题并查看答案是提高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SPSS第二版习题及其答案,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SPSS。
一、描述统计学习题1. 对于以下数据集,请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标准差和极差。
数据集:12,15,18,20,22,25,25,27,30,30答案:平均数:23.4,中位数:24,众数:25和30,标准差:6.89,极差:18 2. 对于以下数据集,请计算四分位数和箱线图。
数据集:10,12,15,18,20,22,25,25,27,30,30,32,35,40,45答案:第一四分位数(Q1):18.5,第二四分位数(Q2):25,第三四分位数(Q3):32.5,箱线图:参考附图1。
二、假设检验学习题1. 一个研究人员想要确定一种新的药物是否对治疗抑郁症有效。
他随机选择了100名患有抑郁症的患者,并将他们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接受新药物治疗,对照组接受安慰剂。
请使用SPSS进行假设检验,判断新药物是否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抑郁症状。
答案:使用t检验进行假设检验。
设定零假设(H0):新药物对抑郁症状无显著改善;备择假设(H1):新药物对抑郁症状有显著改善。
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得到t值和p值,如果p值小于设定的显著性水平(通常为0.05),则拒绝零假设,认为新药物对抑郁症状有显著改善。
三、相关性分析学习题1. 一个市场研究人员想要确定广告投入和销售额之间的相关性。
他收集了10个不同广告投入和销售额的数据。
请使用SPSS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解释结果。
答案: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
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得到相关系数r,r的取值范围为-1到1,如果r接近1,则表示广告投入和销售额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如果r接近-1,则表示存在负相关关系;如果r接近0,则表示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练习题spss社会统计学与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社会统计学与SPSS应用》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只能把研究对象分类,即只能决定研究对象是同类或是不同类的,具有=与≠的数学属性,例如:性别,民族等变量,该类变量是(A)A.定类变量B.定序变量C.定距变量D.定比变量2.根据上题内容,在操作SPSS软件时,在Measure选项中选择正确的是(B)A.B.C.D.左50%3.针对出生婴儿性别状况的多年调查发现,新生婴儿男女性别比一直在右摆动,但是对于某个家庭而言,是生男孩还是生女孩却具有偶然性。
这说明新生婴儿性别状况属于(D)。
随机现象 D. A.非统计现象 B.统计现象 C.非随机现象左新生婴儿男女性别比一直在针对出生婴儿性别状况的多年调查发现,50%4.右摆动,但是对于某个家庭而言,是生男孩还是生女孩却具有偶然性。
这体现)。
新生婴儿性别状况具有(D必然性 D.随机性 A.确定性 B.因果性 C..为调查不同年龄段群体对某商品的偏好程度,把年龄划分为:婴幼儿、青少5 年、成年、中年、老年,那么,年龄划分违背了变量取值的原则。
(B)差异D.整体C.互斥B.完备A.C)6.下列哪类变量能用折线图表示其分布状况?(虚拟变量定类变量 B.定序变量 C.定距变量 D.A. 。
7.下列某变量取值状况的累积图,其中正确的表现形式是(B).BA..CD.2相同,图1较之图2的密度曲线向左8.下两图是正态分布密度曲线,两图的σ移了一些,这说明(C)。
图图≥ D.μμ< C.μμ =μB.μμ>A.μ22112 112 21)C(如下所示首先应该操作步骤的是对于多选项分析而言,软件中,SPSS 在.9.A.B.FrequeDescrncies ptivesC.Defin D. eFreque Varia).下图所示的若为了测量集中趋势,需要在哪个□前打“√”的是(10B。
ncies blesSetsA.QuaB.tiloseC.D.Var Rangancee11.下图包含两条正态分布密度曲线,它们的μ相同,那么上方曲线的σ与下1方曲线σ的关系是(C)。
2μ≥σ D. σ<C. σσσB. >A. σσσ= 2112 2 112)k无限增加,逐渐趋于标准正态分布。
(D.下列哪类分布图形随着自由度122 D.t分布 C. F分布分布A.E B. χ分布。
C13.在进行区间估计时,置信度与显著性水平之和为()D. 2C. 1 1 -B. A. 014.在进行区间估计时,显著性水平为α,置信度为(C)。
A. 0B. -αC. 1-αD. 2α15.在拒绝原假设时出现的错误称为(D)。
A.第二类错误B.纳伪的错误C.以假当真错误D.弃真的错误16.大样本二总体均值差进行统计检验时与单样本均值检验相比,主要区别是(A)。
A.标准差B.均值C.统计量分布D.临界值17.大样本二总体成数差进行统计检验时与单样本成数检验相比,主要区别是(A)。
A.标准差B.均值C.统计量分布D.临界值18.如下表所示,求出2×2表中相关强度φ系数为(C)。
A. 1B. 0.3C. 0.5D. 0.419.如下表所示,求出该表中同序对的个数为(B)。
A.310B.624C.524D.31420.两个定序变量之间Gamma系数取值范围为(A)。
A. [-1,1]B. [-∞,0]C. [0,+∞]D. [0,1])A.为测量两个定类变量相关系数,需要在下列哪项功能□前打“√”?(21.AC . . D.B .二、填空题.所有变量值百分比对的集合称作百分比分布,又称变量的频率或相对频次分1 布。
.在制作统计表时,需要对变量取值进行分组,一般分组点比原统计资料的精2岁、岁、1~2度要高一位,例如,原统计资料的年龄以年计算,统计范围为3~46.5~8.5实际分组为岁、4.5~6.5岁、5~6岁、2.5~4.57~8岁等分为四组,岁、0.5~2.5 岁等四组,那么,原统计资料的分组组界称为标明组界。
.统计表必须具备的内容有表号、表头、标识行、主体行、表尾等五部分组成,3 这样才能构成一份完整的统计表。
、3、、、、、、、4.某村家庭子女数量频次分布:23、14、24、32、12、01、2 3、2 2 。
、、、042,在家庭子女数量这个变量取值中众值是、1在家庭人口数量这个变量、、、、、.某社区六个家庭人口数量分布:5345899 取值中中位值是6.5 。
6.方差与标准差用来度量定距变量的离散程度的测量方法。
.当变量的取值满足了完备性和互不相容性,那么取值和概率对的集合就是随7 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8.古典法产生于概率论发展的早期,以“在相似的条件下进行无数次实验”的观点来思考问题,以对象本身所具有的对称性而事先得到的,故被称为先验概率。
9.统计推论的基础是概率论,内容包括两部分: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10.从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可以看作n个独立同总体分布的随机变量ξ,1ξ,……,ξ,那么,随机变量ξ,ξ,……,ξ的任何函数f(ξ,ξ,……,22nn211ξ)也是随机变量。
我们把函数f(ξ,ξ,……,ξ)叫作统计量。
n1n 211.根据随机变量的观测值X , X ,……, X计算得到的一切统计数字n21特征(例如均值、方差)可以看作是相应统计量的观测值,统计量的分布又称抽样分布。
12.原假设(H)又称虚无假设或解消假设,常常是根据已有的资料,或根据0周密考虑后确定的。
13.备择假设(H)又称为研究假设,当经过抽样调查,有充分根据否定原有1假设时,就产生了需要接受其逻辑对立面的假设。
14.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是小概率原理。
15.在某个列联表中,只观察其中某一变量的分布,而不管另一个变量的取值,这样就得到边缘分布。
16.协方差表示两个定距变量观测值相对其各自均值所造成的共同平均偏差。
17.两个定距变量的相关系数r是度量变量间的线性相关程度的,具有PRE性质,r的平方又称为判定系数有着直观的解释意义。
18.方差分析是研究定类变量与定距变量之间相关关系,主要分析或检验总体间的均值是否有所不同。
19.方差分析中把被解释掉的误差在总体误差中所占的比率称为相关比率。
20.非参数检验是指“对分布类型已知的总体进行参数检验”之外的所有检验方法。
21.非参数检验方法是指这类方法的使用不需要对总体分布作任何事先的假定,也不是检验总体分布的某些参数,而是检验总体某类有关的性质。
三、判断题(根据题意,表述正确的在后面括号内打“√”,表述错误的在后面)括号内打“×”1.在选用社会统计分析方法时,需要注意区分研究的是单变量还是多变量,前者往往分析存在的关系及其强度,后者分析变量的集中或离散的特征情况。
(×)2.在绘制统计表时,对于定序变量而言需要注意次序排列、变化趋势。
(√)3.直方图可以用来反映定类变量的取值状况。
(×)4.直方图与条形图形状相同,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5.中位值比较适用于定距变量。
(×)6.某个变量取值呈正态分布,它的众值、中位值重叠,与均值不重叠。
(×)7.某个变量取值呈正态分布,它的众值、均值重叠,与中位值不重叠。
(×)8.统计推论是根据局部资料(样本资料)对总体的特征进行推断。
(√)9.“抽样结果与总体参数不一致”是随机现象在推论中所特有的。
(√)2),且方差已知,随着样本容量σn的增加,也10.总体分布为正态分布N(μ,不能减少样本均值抽样分布的分散程度。
(×)11.若总体分布为正态分布,且方差已知,样本均值分布服从t分布。
(×)12.若总体分布为正态分布,大样本均值的极限分布不是N(0,1)。
(×)13.在区间估计中,置信度表示用置信区间估计的可靠性。
(√)14.在区间估计中,显著性水平表示用置信区间估计不可靠的概率。
(√)15.大样本二总体均值差的分布不服从正态分布。
(×)16.大样本二总体成数差的分布不服从正态分布。
(×)2为基础的相关性测量得到C.两个定类变量之间以χ系数具有减少误差比例17性质。
(×)18.两个定类变量之间相关性测量得到λ系数不具有减少误差比例性质。
(×)19.Gamma等级相关的G系数具有减少误差比例的性质。
20.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r具有减少误差比例的性质。
s四、计算题(要求步骤完整,计算结果正确)1.根据下表2008年某班级Q课程成绩统计分布情况,求某班级Q课程成绩的中位值。
2008年某班级Q课程成绩统计分布情况累计频次频次成绩等级3 3 不及格15 及格 1233 18 中55 良好 22605 优秀2.根据下表某城市抽样调查家庭月收入统计分布情况,求该市家庭月收入的中位值。
某城市抽样调查家庭月收入统计分布情况累计百分累计频次频次家庭月收10 10 10 500及以下30 30 20 500—100065 35 1000—2000 6590 90 —3000 25 2000100 3000及以100 103.下列统计表反映是抽取两个社区部分居民受教育年限的统计分布状况:抽样数量社区受教育年限分布状况(年)(个)类别4 10、3A 、5 11、7、6、5B、56、8、10、8根据抽样数据,求出两个社区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各是多少?相同吗?4.某系大学一年级共550人,Z课程期末考试成绩统计如下表,求该课程的平均分数是多少?某系大学一年级Z课程期末考试成绩统计分布状况学生数量分数15 50 28 6040 63290 70160 7417 80550总和5.针对某村返乡人口状况进行调查,抽取11户大型联合家庭进行调查,各自家庭返乡人口数量分别为:2、2、3、4、4、4、5、5、6、6、7。
求样本中返乡人口数量的四分互差是多少?Q=3答案:6.为了解某种新型奶制品的消费者偏好状况,访问了80个消费者,其中,选择喜欢的有25个,选择一般的有30个,选择不喜欢的有20个,选择无所谓的有5个。
求反映偏好状况的四分互差是什么?答案:有50%的消费者在喜欢与不喜欢之间。
2)。
根据36μ,0.66人的.设某工厂妇女从事家务劳动时间服从正态分布7N (随机抽样调查,每天平均从事家务劳动时间为2.65小时,求μ的双侧置信区间(置信度0.95,Z=1.96,保留小数点后两位)α/2答案:[2.44,2.87] 8.为了对某工厂职工休闲时间进行研究。
根据一次样本(n=33)的调查,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为: =0.96小时,S=0.47,试求全厂职工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X2,其中)σN95%)。
假定看电视时间服从正态分布(μ,的区间估计(置信度为2σ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