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硬件组成教案-2011-7-6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教学设计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并简单的了解其功能。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合作学习。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热爱和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计算机的硬件由哪些部件组成。
教学难点:计算机硬件中各部件的功能与人体各器官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PPT 课件、计算机硬件实物【教学过程】同学们,我们已经接触过计算机,我们认识了键盘、鼠标、显示器和打印机等。
大家想一下计算机主机箱里面又是什么呢?(出示课件,在课件上展示主板、内存条、硬盘等计算机硬件图片)。
这一节课大家一起来学习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计算机硬件:指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即计算机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和各种外围设备等。
一、主机:内部主要包括主板、中央处理器、硬盘、内存、显卡和光驱等。
主板:主机中最大的一块集成电路,其他主板联系在一起。
主板的性能的好坏对计算机的影响很大主板与CPU本身必须匹配。
中央处理器:通常人们称为CPU,是插在主板CPU插座上的一块集成芯片。
主要任务是分析和处理各种数据的重任。
现在流行的有Pentinum 4 CPU。
相当于人的大脑。
硬盘:计算机存储数据的部件,计算机的大部分信息都存储在硬盘上。
相当于人们常用的仓库或书房。
内存:CPU和硬盘之间的一座桥梁。
平常我们说的内存条。
显卡:能把CPU处理的数据显示在显示器的屏幕上。
声卡:能将计算机数字信号转换成音频信号,满足用户的听觉需要。
光驱:用于读出光盘的数据。
看影碟、欣赏CD音乐等通过光驱才能实现。
网卡:能够实现数据通信。
二、外设1、输入设备:向计算机输入数据和信息的设备。
键盘、鼠标、扫描仪、麦克风、摄像机、数码相机。
2、输出设备:它把各种计算结果数据或信息以数字、字符、图像、声音等形式表示出来。
显示器、打印机(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音响。
计算机硬件组成教案

计算机硬件组成教学设计
——彭晓利
【教材内容分析】
计算机硬件组成是《计算机文化基础》第一章的内容,主要介绍计算机由哪些硬件组成,及其各个部件的功能
【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程针对对口高考班高一年级的学生,班级人数较少,只有8位同学,经过考核选拔进入才能进入高考班,8位同学学习上积极主动,接受能力较强,8位同学中有2个是原计算机家装班的,2个是计算机广告班的,1个是计算机应用班,3个是汽修专业的的,虽然之前都有开设过计算机应用的课程,对该知识都有过介绍,但是不同的专业,同一专业不同的方向对该知识学习深度都是不同的。
本堂课程内容根据对口高职考试考试大纲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计算机的五大逻辑部件,并简单的了解其功能。
2、了解计算机主机箱内的构成,能分别指出各部分是哪一逻辑器件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五大逻辑部件;存储器方面的知识
教学难点:存储单位换算
【教学方法】演示讲解法,并以提问形式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教案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全面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掌握计算机硬件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认识到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整体架构,理解硬件系统各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依赖关系。
培养学生对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兴趣和探究精神,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好奇心,为今后深入学习计算机科学和技术打下基础。
本节课着重于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一门既神奇又实用的领域——计算机硬件系统。
你们是否想过,我们每天使用的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背后,是由哪些部件构成,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的呢?我们就来揭开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神秘面纱。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硬件系统。
计算机硬件系统就是计算机的实体部分,包括我们能看到、摸到,能感受到的部分,如键盘、鼠标、主机、显示器等。
这些硬件部件共同协作,使得我们可以使用计算机进行各种操作。
我们要认识到计算机硬件系统的重要性。
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硬件是计算机的基石,它的性能直接影响着我们的使用体验。
处理器的速度决定了我们的操作响应速度,内存的大小决定了我们可以同时处理的任务数量,硬盘的读写速度决定了我们保存和加载数据的速度。
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和性能,对于合理使用计算机、优化计算机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就像我们的身体一样,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是计算机的“身体”,计算机就无法运行。
我们需要像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一样,关心我们的计算机的硬件状况。
只有了解并妥善维护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工作和生活。
2.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功能。
计算机硬件系统是计算机的核心基础,了解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对于使用和维护计算机至关重要。
本部分将详细介绍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并解释它们的功能,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硬件知识体系。
《计算机硬件》教案

《计算机硬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的主要部件及其相互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硬件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2. 中央处理器(CPU)3. 主板4. 内存5. 硬盘6. 显卡7. 声卡8. 输入设备9. 输出设备10. 外存储器11. 计算机硬件的升级与维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各主要部件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2. 教学难点:中央处理器(CPU)的工作原理,内存的分类及性能指标,硬盘的接口类型及容量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各部件的功能及相互关系。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中的计算机硬件应用实例。
3.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机硬件升级与维护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1. 准备计算机硬件的相关图片和资料。
2. 准备计算机硬件实物或模型。
3. 准备投影仪或大屏幕显示设备。
4. 准备计算机硬件的相关软件工具。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计算机硬件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计算机硬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介绍各主要部件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3. 深入讲解中央处理器(CPU)的工作原理,内存的分类及性能指标,硬盘的接口类型及容量计算。
4. 分析实际中的计算机硬件应用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硬件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5.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探讨计算机硬件升级与维护的方法。
七、课堂练习1. 要求学生绘制计算机硬件的组成结构图。
2. 让学生根据给定的硬件配置,计算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3. 让学生分析一种计算机硬件故障,并提出解决方法。
八、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各部件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2. 强调计算机硬件在日常应用中的重要性,以及维护和升级的方法。
九、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教案(公开课)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教案(公开课)第一篇: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教案(公开课)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1《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对整个计算机硬件系统进行简要介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揭开计算机的神秘面纱,使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和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涉及很多专业术语,这些术语都是比较难理解和掌握的,大多数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和总结,使之逐步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的知识。
二、教学对象分析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怀着对初中生活的憧憬来到一个新的环境里,对每样事物都充满着好奇,都想去探个究竟。
随着社会的进步,计算机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计算机的硬件发展越来越迅速,计算机在家庭中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很多学生的家中都有了计算机,但对计算机的认识可能仅仅局限于上网与打游戏,对于计算机硬件系统也只能从自己可以看到的来理解,认识比较片面,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可以让学生系统地认识计算机硬件系统。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CPU、CPU风扇、内存条、硬盘、主板、整机一套(未组装)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外部设备的组成;2、识别主板、CPU、内存、硬盘并掌握其作用与性能指标;3、能识别其他部件如显卡、声卡等并了解其作用;4、了解组装计算机的主要部件的过程。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2、培养学生敢于动手、乐于动手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物的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教学探索,激发学生探求未知、认识新知的愿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通过介绍国产软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生感受到知识的价值,对学习计算机产生深厚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各主要部件的作用。
2.教学难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结构。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教学设计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观察实物及动手实践的基础上使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系统有直观的认识,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并简单的了解其功能。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观察、以及总结归纳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现概念和实物的对接。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件演示、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和概括表达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1)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小组协作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竞争参与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几大部分组成,分别包括哪些硬件,基本功能是什么?教学难点:主机箱内部都有哪些硬件以及它们的功能。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具体任务的驱动下进行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应掌握的知识点。
本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拆机、装机并通过交流、讨论来识别各个部件的名称与简单功能。
(2)协作学习法把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组的成员互相协作来完成任务。
(3)讨论交流学习法在学生完成任务后,每个小组选出代表总结组成,在此过程中,各个小组间得到交流。
【教学准备】可供拆装的计算机主机6台、课件【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拿出主机实物,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回答异口同声地回答“主机”。
有没有同学打开过主机箱,看看里面是什么呢?回答“有”的同学很少那么今天我们就把主机箱打开,来看看计算机内部都是由那些组件组成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激发兴趣,使学生整堂课都能保持积极的心态去探索新知。
)二、质疑问难,探求新知任务一:拆计算机根据学生人数将学生分成6组,让计算机水平较高的同学任组长,安排学生完成拆机、任务。
深入到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的操作情况,指导点拨并帮助学生处理不好解决的问题。
第五课 计算机硬件组成 教案

第五课计算机硬件组成一、教材地位分析:本次课我们主要学习计算机的硬件知识,了解到这些硬件知识能够让我们以后也能够自己DIY一台简单的计算机,我们买计算机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是什么,让奸商一边去吧,更由此了解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让我们在以后操作计算机时少走弯路,比如做了一半天的工作忘记存储了是怎么回事,这次课对我们组装电脑的作用非常的大。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技能:(1)计算机的五大部件。
(2)计算机结构。
(3)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2、水平目标:(1)通过对计算机硬件的理解,让学生熟悉计算机的硬件,产生学习计算机和战胜计算机的信心,为以后学习计算机的其它知识打好基础。
(2)通过对计算机的硬件的理解,让学生学会自己DIY计算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计算机的硬件的理解,养成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思考、并乐于与同伴交流等良好品质。
4、教学思路和方法:教师引导、任务驱动下的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学习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计算机的硬件组成2、计算机的各硬件的功能3、计算机的性能指标教学难点: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及性能指标四、 教学方式:讲授+上机五、 教学课时:2课时六、 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师生互礼。
2、计算机的五大部件及其功能:1)运算器:主要实行自述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举例: 算术运算:1+1=2 逻辑运算:1<2=True2)控制器:像一个指挥官,发出命令。
3)存储器:用于存储信息数据,分为内存储器(主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两类(辅助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为了解决CPU 与内存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
外存:硬盘>U 盘>光盘>软盘RAM SRAM (静态随机存储器):不刷新 DRAM (动态随机存储器):会周期性刷新 RAM (随机存储器):可写可读,但断电后信息消失我们一般说的内存容量都是指RAM 的容量。
内存储器ROM (只读存储器):可读不可写运算 CPU4)输入设备:将计算机外的信息输入到计算机内的设备。
《认识计算机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教案设计

《认识计算机-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组成的学习兴趣。
1.2 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定义与历史。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历史。
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了解他们对计算机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课堂作业,评估他们对计算机硬件组成的基本了解。
第二章:中央处理器(CPU)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央处理器(CPU)的基本功能和作用。
让学生掌握CPU的主要组成部分。
2.2 教学内容CPU的基本功能。
CPU的主要组成部分:控制单元、算术逻辑单元、寄存器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CPU的基本功能和主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物模型或图解,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CPU的结构。
2.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对CPU的基本功能和主要组成部分的理解。
让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评估他们对CPU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存储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存储器的基本功能和种类。
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存储器的特点和应用。
3.2 教学内容存储器的基本功能。
主要存储器类型:RAM、ROM、硬盘、固态硬盘等。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存储器的基本功能和不同类型存储器的特点。
通过实物展示或图解,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存储器的结构和功能。
3.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对存储器的基本功能和不同类型存储器的特点的理解。
让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评估他们对存储器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四章:输入设备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计算机输入设备的基本功能和种类。
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输入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特点。
4.2 教学内容输入设备的基本功能。
主要输入设备类型:键盘、鼠标、摄像头、扫描仪等。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输入设备的基本功能和不同类型输入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特点。
通过实物展示或图解,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输入设备的结构和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媒体广播教室、投影仪、媒体教学软件、教学设备
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采用讲授法、任务驱动法这二种教学方法,学生能够逐步的认识计算机硬件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分辨出计算机硬件的各个部分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能简单的复诉各硬件的功能
3、能说出计算机由哪些部分组成
能力目标
学生可以自主的去学习以及探究的能力,并能自己去动手实践操作和总结归纳,能够和其他学生一起合作相互学习。
阅读课本,自行思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通过图片逐步介绍各部件名字,引导学生逐一认识,引入新课。
新课讲授
1、⑴学生调出windows自带的计算器程序,学生运行简单的加减乘除的算数运算。
⑵老师总结学生操作,归纳出计算机的运算工作过程。
操作计算器。
通过操作,总结,学生知道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2、⑴列出计算机工作过程,引出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⑵播放图片,一一讲解,讲述5大硬件系统的硬件设备。并途中提问学生相关内容的其他硬件的名字,归类。
⑶总结,再次播放与5大硬件系统相关的硬件。
听讲。
听讲,观察图片,思考老师问题,回答。
熟记硬件的类别
通过讲解,学生可以复诉出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学生听讲,观察,思考,老师提问,总结,学生能对说出各硬件的名字,它们的类别。
总结归纳
回顾归纳本节内容,总结学生完成任务和学习的情况。
讨论心得
回答问题
强调重点,难点,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印象。
课后作业
1.要求学生把4组的自学思考题目在作业本上解答出来。
2.预习下节将要学的软件
完成布置的课后作业。
通过作业练习学生掌握硬件系统的组成,功能。
教学心得
。
3、讲述各硬件系统硬件的主要功能,作用。
记录好各硬件的功能,作用。
老师的讲解,学生能够说出各硬件的功能,作用。
布置和完成
任务
布置任务:
将学生分成4组,每组各负责一个硬件系统,根据老师布置自学思考题,各组进行学习。
完成布置的练习。
通过“任务驱动法”学习,学生去主动学习,解决问题的同时,对硬件的系统有经一步的了解。
完成任务:
学生完成任务,老师深入学生中,了解学生的解答情况,并解决学生的问题。
学生展示成果,提问。
学生提问,老师回答,学生对知识进行回顾,不懂的及时得到解决。
交叉学习:
老师听取各组学生的学习汇报,补充各组的学习成果。
学生进行汇报,像其他小组提问。相互学习,交流。
对知识进行全面性学习,避免知识的片面性。知识的再一次回顾。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教案
科目
信息技术
课题
计算机硬件组成
授课时间
20分钟
课型
新授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本课《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第二版)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信息技术知识的内容。而本课采用的是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的教材。
教学对象
本课面向的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这类学生对计算机有的了解不是很熟悉,但是这类学生对计算机的运作以及组成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能逐一的分辨出计算机内部各硬件的形状,功能。
情感目标
学生产生探索未知世界,积极主动学习的思想。尊重科学,热爱科学,运用科学。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计算机硬件系统由几大部分组成,分别包括哪些,基本功能是什么
难点
分辨出计算机的硬件,存储器和运算器包括哪些硬件,功能。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展示一些计算机内部部件的图片,提问学生图片上部件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