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地适树的途径与方法介绍
造林树种选择如何做到适地适树

一
02 00 . 、 .  ̄方米。兴安落 叶松为速生树种 ,按一般速生的标准,每亩每 9 6
年材积生长量为0 立方米 ( . 7 即每公 顷约 1立方米 )计算 ,在前两种立地 0 条件上 营造兴安落叶松是 “ 适地适树 ”的 ,在后一种立地条件上则不够 “ 适地适树” , 应考虑更换树种 。
3 标 准
怎样 鉴定 营造 的人工林是否达到了 “ 适地适树 ”呢? 目前大体上有
两个方法可供试用。
3 1对人工林进行调查和观察 。判 断其在 该立地条件下的适宜性 . 具体条件有如下 四点 : 1 顺 利成活 :就是造林树种在该立地 条件下 ,造林技术得 当,苗 ) 木可以顺利成 活,无冻害或高温危害 , 或幼树虽有冻害 , 随着林龄的 但 增大 ,可以好转。 2 )生长正常 :在一定年龄 阶段 , 树高 、胸径 的生长量能够达到一 般标准 , 尤其是容易被人看到的生长指标 ( 如树高 ) 速生期不缩短 。 3 稳定 性强 :对不 良环境条件 ,特别是 突变的条件 ,不出现很大 ) 异常 , 生长量不会锐减 ,林木不会死亡。 4) 不早 衰 :早 衰是树 木过早 地结 束其 正常 的生长发育 ,寿命 缩 短 ,趋于衰老的象征 。早衰的树木有生长缓慢 ,枝条节问变短,色泽变 暗 ,顶梢枯死 , 大量结实等特征。林木显现早衰大多是没有做到 “ 适地 适树”。从林木成活及生长发育特征 等外观进行分析 ,可以了解树种和 造林地 的相互关 系,作为落实 “ 适地适树”的重要依据 。
害蟊 袁
自然 科 学
9
造林树 种选择 如何做到 适地 适树
张淑慧 ,张彦 波 ( 沾河林业 局 ,黑龙江黑 河 1 4 3 ) 6 13
摘
要 在造 林绿化 中我们把 “ 地” 与 “ 树”的有 机结合称 为适地适树 。本文结合 实际从途 径 、方 法 ,标准 阐述适地适 树。
适地适树的实现途径与方案确定

经 营 单 位 内统 筹 安 排 造林 树 种 的 比例 , 可 以 运 用线 性 规 划
的数 学方 法 . 但 该 方 法 在树 种 选 择方 面 的运 用 尚属 探 索 阶 段。 毕 竟 是一种 富 有生命 力 的科 学方 法 峋 。
3 参 考 文 献
【 1 】 范巧红 , 罗鹏 . 适 地 适 树 原 则在 林 木 种 植 中 的 应 用 研 究 【 J ] . 现 代 农 业 科技 , 2 0 1 2 ( 4 ) : 2 4 3 , 2 4 6 . 【 2 】 胡 清坡 , 王向军 , 杨 永涛 , 等. 论适地适树 [ J 】 . 农业科技通讯 , 2 0 1 2 ( 3 ) :
一
性 和 栽植 地 的环 境 条件 相 适 应 , 达 到在 当 前树 木 栽 植 与 养 护技 术 、 经济 条件 下 生长 发 育 的较 高水 平 , 以充 分发 挥 所 选 树种 在 相应 立 地 上 的最 大 生长 潜 力 、 生 态效 益 与 经济 效 益 。 适地 适 树 是 选 择 造林 树 种 的 一项 基本 原 则 。 现 将 适地 适树 的 实现途 径 与方 案确 定 阐述如 下 。
1 9 8 — 2 0 0.
环境( 可 采取树种 混交 、 整地、 土壤 管理 、 施肥、 灌 溉 等 措
施) , 使之 适 合 于原 来 不大 适合 的树 种 生长 【 3 1 。 如通 过 与 马尾 松混交 , 使 杉 木 有可 能 向较 为干 热 的造 林地 区 发 展等 ; 通 过
一
[ 3 ] 谢 建明 , 钱 亚明 , 徐燕 , 等. 浅析 园林绿化如 何做到适地 适树[ J ] . 上海 农业科技 , 2 0 1 1 ( 3 ) : 7 8 — 7 9 . 1 4 1 曹 义 国, 李猛. 大 庆 市 不 同 立地 类 型 适 地 适 树 造 林 评 价 . 防护林科 技, 2 0 1 1 ( 3 ) : 3 4 - 3 6, 5 6 . [ 5 ] 石荣 , 孙丽 娟 . 浅谈树种选择如何做到适地适树[ J ] . 价 值 工程 ,
林业基础科学 林业生态建设中适地适树途径探讨

林业基础科学林业生态建设中适地适树途径探讨1. 引言1.1 研究背景林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林业发展中存在着适地适树问题,即树种与生长环境不匹配,导致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适地适树逐渐成为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研究方向。
通过合理选择树种,根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因素来种植适合生长的树木,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源的利用价值,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深入研究适地适树的概念和原则,探讨其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应用,分析实践案例并总结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于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构建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意义林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适地适树作为林业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原则,对于提高森林的生产力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适地适树可以有效避免盲目造林和放牧等不合理行为,保证森林生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深入研究适地适树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应用,对于提高林业生产效益、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适地适树原则的深入探讨和实践案例的分析,可以为林业生态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为促进我国林业事业的蓬勃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作出贡献。
【研究意义】2. 正文2.1 适地适树的概念和原则适地适树是指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合生长的树种进行种植,以达到最佳的生长效果和生态效益。
适地适树的原则主要包括选择树种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适宜、对气候条件适合、对水分需求适当、对病虫害抗性较强等。
适地适树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树种。
不同树种对光照、温度、湿度等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种植时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的树种。
适地适树要根据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的树种。
不同树种对土壤的pH 值、质地、肥力等要求也不同,必须根据土壤条件选择能够生长良好的树种。
植物的栽培

植物的栽培1骨干树种:对城市印象最大的道路、广场、公园的中心点、边界等应用的孤植树、庭荫树及观花植物。
2基调树种:各类园林绿地均需要的、数量最大、能形成全城市统一的树种,一般以1:4种为宜。
3适地适树:使栽植树种的生态性与栽植的立地条件相适应实现“树”与“地”的有机统一,达到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的较高水平。
基本原则:协调树与地的矛盾,尽力做到两者之间的统一。
当树与地之间出现较大矛盾时,能够采取适当而有效的措施,调整两者之间的关系,把矛盾化解到最低限度4地被植物:凡是能覆盖地面的而植物适地适树途径:1选择:选树适地、选地适树2改造:改地适树(深翻改土增施水肥改造环境)改树适地(引种驯化耐旱性耐旱性培养)5独赏树:又称孤植树标本树赏形树或独植树主要表现树的形体美,可独立成为景物观赏用最佳位置以蓝天为背景草坪为基底6庭荫树:用于建筑形式的庭院中,以能形成绿荫供游人纳凉避免日光曝晒和装饰用。
7藤本植物:包括各类缠绕性,吸附性,攀援性,勾搭性等茎枝细长难以直立的木本植物8绿篱分类:高度——高篱中篱低篱观赏特点——花篱果篱菜叶篱枝篱刺篱9树种规划原则:要符合适地适树的原则,以乡土树种为主,基本符合森林植被区的自然规律;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相配合;速生树种与长寿树种相结合;注意特色的表现;尽力营造立体绿化景观栽植:按照正式的园林设计以及一定的计划完成某一地区的全部或局部的栽植绿化任务定植将运来的苗木按照园林规划的造景要求栽植在适宜的土壤内,使植物的根系与土壤密接的操作过程1. 园林植物栽植:指按照正式的园林设计以及一定的计划完成某一地区的全部或局部的栽植绿化任务。
包括起苗、搬运、种植和栽后管理等四个基本环节。
2.移植:(大树)从一块绿地移到另一块绿地。
散苗:将苗木按图纸搬运到坑旁边,称散苗3.定植:将运来的苗木按照园林规划设计的造景要求栽植在适宜的土壤中,使植物的根系与土壤密接的操作过程。
4. 栽植季节:晚秋(10月下旬~12月下旬)早春(2月上旬~3月中旬)。
浅谈适地适树

22/22
23/22
浅谈适地适树
森林培育学 赵明明
1/22
2/22
目前我国森林面积已达1.75亿公顷, 森林覆盖率为18.21%,只有全球平 均水平的2/3,排在世界第139 位。 人均森林面积0.145公顷,不足世界 人均占有量的1/4。人均森林蓄积量 10.151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 的1/7。
3/22
树和地是矛盾统一体的两个对立 面。二者之间,不一定也不可能永 远绝对的融洽和保持长久的平衡, 只要求基本部分相适应,就能达到 一定的园林功能效果。
14/2 台田、挖掘排水沟以提高台面,降 低地下水位。
15/22
4.改树适地
如通过育种工作, 增强树种的耐寒性、 耐旱性或抗盐性, 以适应在寒冷、干 旱或盐碱化造林地上生长。
16/22
四、关于“ 适地适树”的几个问题
不少地方出现了造林不成林或成林不 成材的现象,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 没有贯彻适地适树的原则或者对适地 适树原则理解片面,总结以往的经验 教训,今后须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9/22
是否成活 数量质量要求
生长稳定性 用成本和效益评估
10/22
三、适地适树的途径
11/22
1.选树适地
选择乡土树种 引进外来树种
12/22
在生态公益林造林中,提倡大 量栽植地带性乡土阔叶树种, 是一种保险度很高的行为,其 带来的造林效果也较好。
13/22
2.选地适树
南洋楹适宜发展区域多在北回归 线以南,且应选择山坡中下部土 层厚的地方。
7/22
通俗地说,就是把树木栽在适合的环 境条件下,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在选用 树种的具体化。也就是使树木生态习 性和园林栽植地生境条件相适应,达 到树和地的统一,使其生长健壮,充 分发挥其园林功能。
适地适树的造林原则

谈适地适树的造林原则摘要:立地条件与树种特性相互适应,是选择造林树种的一项基本原则。
依据生物与其生态环境的辩证统一这一生物界的基本法则提出。
造林工作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原则的贯彻。
关键词:适地适树造林原则立地条件与树种特性相互适应,是选择造林树种的一项基本原则。
依据生物与其生态环境的辩证统一这一生物界的基本法则提出。
造林工作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原则的贯彻。
一、适地适树的意义适地适树的概念与要求和林业生产的科技水平有密切关系,现代的“适地适树”概念中的“树”,已经不是停留在树种的水平上,还应做到与同一树种中的类型、品种、无性系相适应。
“地”和“树”是矛盾统一体的两个对立面。
适地适树是相对的、变动的。
“地”“树”之间既不可能有绝对的融洽和适应,也不可能达到永久的平衡。
我们所说的地和的适应,是指它们之间的基本矛盾方面在森林培育的过程中是比较协调的,能够产生人期望的经济要求,可以达到培育目的。
在这一前提下,并不排除在森林培育的某个阶段某些方面会产生相互矛盾,这些矛盾需要通过人为的措施加以调整。
当然这些人为的措又受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
二、适地适树的标准虽然适地适树是个相对的概念,但衡量是否达到适地适树应该有个客观的标准。
这衡量的标准是根据造林目的确定的。
对于用材林树种来说,起码要达到成活、成林、成材、还要有一定的稳定性,即对间歇性灾害有一定的抗御能力。
从成材的要求出发,还该有一个数量标准。
衡量适地适树的数量标准主要有3个:第一个是某个树种在各种立地条件下的立地指数,第二个是平均材积生长量,第三个是立地期望值。
1、立地指数与树种选择立地指数能够较好地反映立地性能与树种生长之间的关系,如果能够通过调查计算,了解树种在各种立地条件下的立地指数,尤其是把不同树种在同一立地条件下的立地指数进行比较,就可以较客观地为根据适地适树原则选择树种提供依据。
用立地指数判断适地适树的指标也有缺陷,因为它还不能直接说明人工林的产量水平。
造林树种选择如何做到适地适树

造林树种选择如何做到适地适树随着环境的恶化,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而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具有重大的意义,比如说可以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等。
植树造林也需要一定的技术,只有科学的进行植树造林,才能够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
植树造林最为重要的两大因素:对于树种的选择;适地适树的原则。
本文主要对造林树种的选择与适地适树进行探讨分析。
标签:造林树种;适地适树正确选择造林树种,是人工培育森林成功额关键问题之一。
如果造林树种选择不当,不但会造成人财物的极大浪费。
而且造林地的生产潜力十年甚至几十年也得不到发挥再加上树木的生长周期长,所以树种的选择就具有百年大计的意义。
一、树种的选择与生物学特性的关系1、对光的要求和反应树种不同对光的要求和反应都不同。
根据树种喜光的程度,分为阳性树种、阴性树种和中性树种。
一股情况下,树木在幼年时对光照的反应较为敏感,较为喜阴,而随着树龄的增加,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也增加。
2、对温度的要求不同树种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同。
每个树种都分布于一定的热量范圍,樟子松、油松、马尾松虽然都是松科松属中双维管束亚属中的树种,但自然分布区域大不相同,樟子松分布于大兴安岭;油松分布于东北。
根据树种对温度的要求和适应度不同,分为最耐寒树种、耐寒树种、中等喜温树种、喜温树种和喜温树种等五大类。
3、对水分的要求和适应水分是树木正常生长的重要生活因子,但不同树种对水分的需要和适应也不一样,有些树种是耐寒的,称为旱生树种;有些树种是喜湿的,称为湿生树种;有些树种对水分的需要适应能力是介于旱生和湿生之间的,称为中生树种。
4、对土壤的要求树木对土壤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对土壤肥力的要求。
树木一般都喜欢肥沃的土壤,但不同树种对土壤肥力的要求也不一样(即耐贫瘠的程度不一样)。
有些树种只能生长在较肥沃的土壤上,如杉树、白毛杨;有些树种不仅能生长在肥沃的土壤上,而且在贫瘠的土壤上也能生长,如马尾松等。
东北地区适地适树的具体途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东北地区适地适树的具体途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拥有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生态恢复工程的展开,适地适树的理念逐渐被提出并得到广泛认可。
适地适树即将合适的树种种植在适宜的地方,充分利用东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基础设施条件,实现生态系统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而要实现东北地区的适地适树,首先需要深入了解该地区的气候与土壤条件。
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气温变化大。
土壤类型以黑土和黄土为主,具有肥沃、保水性好的特点。
这些气候和土壤条件对于树木的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这些条件是确定适合生长的树种的基础。
其次,研究适合生长的树种也是实现适地适树的关键。
东北地区的主要树种包括松树、樟子松、云杉、桦树等,它们在适应东北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方面具有较好的优势。
除了选择适宜的树种外,还需要考虑树木的生长周期、生物学特性和经济价值等因素,以确保树木能够在东北地区良好地生长和发展。
最后,确定合适的种植方式也是适地适树的一项重要工作。
根据东北地区的地形和水资源状况,可以选择合理的种植模式,如山地修复、水土保持、园林绿化等。
合理的种植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树木的生态效益,保护土地资源,提供社会和经济效益。
通过深入了解东北地区的气候与土壤条件,研究适合生长的树种,确定合适的种植方式,可以实现东北地区的适地适树。
适地适树不仅有助于优化生态系统,提高土地利用率,还能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因此,加强对东北地区适地适树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当前和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主要是介绍本篇长文的组织结构和内容安排,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整篇文章的主题和脉络。
以下是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示例: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展开:第一部分为引言,旨在引入本文的研究主题和背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地适树的途径与方法介绍
时间:2011-10-20 08:28来源:适地适树的途径与方法作者:适地适树的途径与方法点击:162次
适地适树是法桐培育中一个很重要的应用,因为采用适地适树的手段能够提高法桐小苗的质量,增加收益,提高法桐报价。
观赏树木的适地适树一般可采取三条主要途径。
第一条途径是单纯选择,也称之为对应选择,即为特定立地条件选择与其相适应的树种或者为适地适树是法桐培育中一个很重要的应用,因为采用适地适树的手段能够提高法桐小苗的质量,增加收益,提高法桐报价。
观赏树木的适地适树一般可采取三条主要途径。
第一条途径是单纯选择,也称之为对应选择,即为特定立地条件选择与其相适应的树种或者为特定树种选择能满足其要求的环境。
前者为选树适地,这是绿地设汁与树木栽培中最常见的;后者为选地适树,是偶尔在得到某些栽植材料时所采用的,在绿化中用得很少。
不论“选树适地”或“选地适树”,在性质上都是单纯的适应,是最简单、也是最可靠的方法。
第二条途径是改地适树,即当栽植地段的环境条件有某些不适合所选观赏树种的生态学特性时,需要在施工中、养护上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不适合的环境条件,使之适应栽植树种生长的基本要求,如整地、换土、灌溉、排水、施肥、遮荫、覆盖等都是改善立地条件使之适合于树木生长的有力措施。
第三条途径是改树适地,即当“树”和“地”在某些方面不相适应时,
无法通过对环境条件的改善来调整,只能通过选种、引种、育种及驯化等方法改变树种的某些生态特性,以适应特定环境的生长。
如通过抗性育种增强树种的耐寒件、耐旱性或抗污染性等,以适应在寒冷、干旱和污染环境中的生长。
还可通过选用适应性广、抗性强的砧木进行嫁接,以扩大适栽范围。
上述三条适地适树途径不是孤立分割的,而是互相补充、配合进行的。
在实际工作中,单纯选择在树种选择中是首选,后两条途径通常是在树种选样后有针对性地应用,改地适树的措施如辖地、换土、灌溉、排水、施肥、遮阳、覆盖就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改树和改地的应用程度及效用十分有限,而且是在“地”“树”基本相互适应的基础上采取这些措施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结合我们昨天介绍的市场销售的有关内容,大家应该可以找到一条培育山东法桐的多增加收益的一条道路了吧。
本文地址:/ft/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