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透视学

合集下载

室内设计中的两点透视-超实用

室内设计中的两点透视-超实用

室内设计中的两点透视陆续的做一些小篇幅的讲述,来完善下基础知识的了解,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的新人。

无论是绘画,设计制图,透视基础都是最初的骨骼,好比我们做泥塑,首先要用木条铁丝等做出大致的动态骨架,然后再不断增加泥巴来雕塑肌肉和表皮,这样才不至于走形或者坍塌。

所以那些人为线条和笔触重于透视和比例的人,希望还是从基础做起,这样才能让自己更踏实的不断提高。

———————————————————————————————————————————两点透视,顾名思义是在视平线上有两个灭点(或者叫消点也可以)。

下面用一张室内透视图来讲述下亮点透视的画法。

如图,水平红色的线为视平线,a,b两个灭点构成了基本的两点透视关系,线从a,b点分别发散出来,共同交织,则形成了室内从屋顶到墙壁再到陈设的透视关系。

而垂直线则是平行并列的,(如果垂直方向不平行而产生灭点,则为三点透视)用床来举例,床是规整的长方体,如图可以清晰的看出:用直尺从a点(第一个点)延伸出来的线,确定了床头和床尾的两条线的透视角度,而床体高度通过线的延长,可以延长投射到墙壁上,我们用墙壁做为标准参照尺度,确定床的高度,如图红色区域:假设墙壁的高度为两米二(红框),那么依据透视延长与墙体垂直的焦点可以大致得出床的高度为六百(毫米)。

也就是零点六米,以此类推,我们便可以得出家具陈设的具体尺度,这样整体的透视比例关系便可以精确控制。

两点透视的b点,也就是第二个点,发散出来的线与a点发散的线相交,可以得出床这个长方体的轮廓,这样便形成了准确的床的透视关系。

简单的上个颜色,大家便可以清晰看出由两点透视生成的室内透视图,初学者需要耐心严谨的推算室内陈设的尺寸和比例:甚至可以在地面画成等分格子,比如500x500,这样可以依据每样家具的准确尺寸画出投影,然后再立体化。

————————————————————————————————————————————————————如果我们把房间比作盒子,那么两点透视便可以看到盒子的四个面,除去地板和顶棚,墙壁则占了两个立面。

室内设计透视学

室内设计透视学
点上,这个点就是VP点。
这种在画面上聚V集P VP点的透视现 象就叫平行透视。
室内设计透视学
第二节 平行透视的基本特征
平行透视的基本特征有以下三点: 1.立方体的前后两个面与PP、EP平行,底面、顶面与GP平行。
2.所有向远处消失的立方体各边线都集中到HL线上的VP点上。 3.平行透视指视者在视域60。角之内所表现的画面中只有一个 VP点。
室内设计透视学
第一节平行透视的定义
平行透视 又叫一点透视、焦点透视,它是最常用的透
视形式,也是最基本的作图方式之一。
室内设计透视学
以教室为例
当我们站在教室前面向后看时,会发现左右两 侧前后门窗的大小、高低,在视觉上均有变化, 呈现近大远小、近高远低现象
室内设计透视学
教室的各墙角线和门窗的顶线、底线等均向视中心 以教室为例 消失。假设各墙角线继续向前伸延,便会聚集到一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停点SP:
视点在基面上的垂 直落点,也称驻点。
室内设计透视学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画面PP:
作画时假设竖在物 体前面的透明平面, 是构成透视图形必 备的条件。
室内设计透视学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中心视线 CVR
视点到画面的垂直 连线,是视域圆锥 的中轴线,又叫视 中线、中视线、视 轴。
室内设计透视学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天点AP:
在地平线以上的灭 点。
室内设计透视学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地点BP:
在地平线以下的灭 点。
室内设计透视学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画幅PA:
在60度视角的视圈 线范围以内选取的 一块作画面积(图 2—2)。

室内设计两点透视实训报告

室内设计两点透视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1. 掌握室内设计两点透视的基本原理和绘制方法;2. 熟悉两点透视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3. 提高室内设计手绘效果图的能力;4. 培养空间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二、实训时间2022年X月X日至2022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XX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实训室四、实训内容1. 两点透视原理讲解;2. 两点透视绘制步骤;3. 两点透视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实例;4. 两点透视实训练习。

五、实训过程1. 两点透视原理讲解两点透视,又称成角透视,是室内设计手绘效果图常用的透视方法之一。

在两点透视中,物体的纵深线与视中线成一定角度,使得物体的纵深面产生两个消失点,从而形成立体感。

两点透视具有以下特点:(1)画面灵活,富有变化;(2)表现复杂场景时,具有较强的立体感;(3)角度掌握不好,会产生一定的变形。

2. 两点透视绘制步骤(1)确定画面构图:根据设计需求,确定画面构图,包括主视点、视平线、消失点等。

(2)绘制视平线:视平线是画面中水平线的投影,通常位于画面下方1/3左右的位置。

(3)绘制消失点:根据物体纵深线与视中线成一定角度,确定两个消失点。

(4)绘制物体轮廓:根据消失点,绘制物体的轮廓线,包括墙面、地面、家具等。

(5)绘制阴影:根据光线方向,绘制物体的阴影,增强画面立体感。

3. 两点透视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实例(1)客厅设计:利用两点透视表现客厅空间的宽敞感和层次感。

(2)卧室设计:通过两点透视展示卧室的舒适度和温馨氛围。

(3)餐厅设计:运用两点透视突出餐厅的用餐氛围和空间感。

4. 两点透视实训练习在实训过程中,我们进行了以下两点透视实训练习:(1)绘制客厅空间效果图:根据所学两点透视原理,绘制客厅空间效果图,表现客厅的宽敞感和层次感。

(2)绘制卧室空间效果图:运用两点透视,绘制卧室空间效果图,展现卧室的舒适度和温馨氛围。

六、实训成果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掌握了室内设计两点透视的基本原理和绘制方法,提高了室内设计手绘效果图的能力。

设计透视学知识点

设计透视学知识点

设计透视学知识点设计透视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它在建筑、室内设计、产品设计等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

掌握设计透视的知识点,有助于提高设计师的专业能力和创作水平。

本文将介绍设计透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技巧。

一、透视的概念透视是指通过绘画或设计手法,将三维空间的物体在二维平面上进行呈现的一种画法。

透视图通过使用透视规律,以视角为基础,以真实的空间形式来描述对象,使得画面更具立体感。

二、透视的类型1. 单点透视:单点透视是最常见的一种透视形式,它使用一个消失点,将所有的平行线都汇聚到一个点上。

这种透视形式常用于建筑物的立面设计,可以使画面具有更强的深度感。

2. 双点透视:双点透视使用两个消失点,让平行线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分别汇聚到两个点上。

双点透视常用于室内设计和家具设计,可以更好地表现物体的长宽高比例和空间感。

3. 多点透视:多点透视适用于需要表现更复杂的空间情景,使用了多个消失点来绘制画面中的平行线。

这种透视形式常见于城市景观设计和科幻场景的构图,能够创造出奇幻的效果。

三、透视的原理透视是建立在视角的基础上的,它借助人眼在特定位置观察物体时产生的视觉效果来表现画面。

透视的关键在于掌握以下几项原理:1. 透视中心:透视中心是指透视图中的消失点,也是观察者所在位置的投影点。

在绘制透视图时,需要确定透视中心的位置,将物体相对于透视中心进行绘制。

2. 视线和水平线:视线是指观测者和物体之间的直线,在透视图中一般是竖直的。

水平线则是与视线相交的水平线,位于视图的高度位置。

视线和水平线的相交点决定了透视的中心和消失点。

3. 交点法则:透视图中的平行线相交于消失点,平行线越远离透视中心,相交点越靠近视图的边缘,相交点越靠近透视中心,相交点越靠近视图的中央。

四、透视的应用技巧1. 比例关系:在绘制透视图时,需要准确把握物体的长宽高和位置关系,体现出正确的比例关系。

同时,还要注意透视中的近大远小原则,即离观察者近的物体看起来更大,离观察者远的物体看起来更小。

小学美术《透视室内布置》教案

小学美术《透视室内布置》教案
突破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学会从整体出发,抓住室内布置的主要元素,简化细节,突出重点。
(3)绘配不当等问题。
突破方法: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个性化指导,提供绘画技巧方面的建议,帮助学生提高绘画水平。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透视室内布置》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房间里的物品近大远小、近清楚远模糊的现象?”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透视的奥秘。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透视室内布置》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透视这一概念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也存在一些理解和实践上的难点。让我来谈谈几个值得注意的方面。
首先,关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我发现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透视概念,能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然而,透视原理的讲解还需要更具体、更生动的例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打算增加一些互动环节,如让学生现场演示透视效果,增强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直观感受。
小学美术《透视室内布置》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空间与透视》章节中的《透视室内布置》。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了解室内布置的基本概念和透视原理;2.观察和分析生活中室内布置的透视现象;3.运用透视原理,创作一幅表现室内布置的绘画作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透视知识,提高空间表现能力,培养观察生活、发现美的意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透视在室内布置设计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室内设计效果图表现形式

室内设计效果图表现形式

室内设计效果图表现形式1 手绘效果图透视学原理是手绘时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在室内设计效果图表现中最常用的有一点透视(平行透视)、两点透视(成角透视)的绘制方法。

一点透视呈现的视觉状态相对平稳,适用于比较宏大、严肃的室内场景,但横平竖直的线条形态缺乏灵动的空间表达,容易造成呆板的画面效果。

而两点透视往往适用于较复杂的空间环境,画面活泼且富有变化,同时消失点的增加对设计师的手绘能力要求更高否则会造成画面关系的变形。

透视图是效果图的基础,其主要表现的是空间结构及形态特征一般不做上色处理呈线稿样式。

设计师在徒手进行室内设计效果图绘制的时候,常常以透视规律为基础,选取与室内空间相匹配的透视角度,利用铅笔、钢笔、尺规等工具快速完成设计草图,再进一步细化结构和线条。

随后,在确定整体方案线稿之后,使用彩铅、色粉笔、水粉、水彩、马克笔等上色工具进行填色,同时为了展现多样的画面效果对空间结构、材质进行艺术化处理,并将多种画法综合利用从而提升效果图的设计感。

2 电脑制作效果图在电脑制图进入大众视野之前,手绘一直是设计师与客户沟通最好的方式,20世纪90年代之前,传统手绘一直是室内设计行业的主流,自1993年出现了3DS制图软件后效果图的表现开始逐渐向电脑化发展,各类制图软件的陆续产生也为室内设计效果图的综合表现提供了更多可能。

近些年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愈加迅速,而设计效果图则常常代表了一个公司的设计水准,如何制作最能体现其设计风格的效果图就要熟练运用最适合自己的专业作图软件。

总的来说,如今利用电脑进行制作的室内设计效果图主要有两大类:1.所谓静态效果图就是指通过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来模拟真实的室内场景,将原本处于二维平面化的空间效果变为三维立体的视觉感受,最大限度地将设计构思转化成高仿真的虚拟图片,用来进行客户洽谈及方案展示。

以下是市面上利用率最高的几类静态效果图的制图软件,通过对软件的简单介绍,分析其制图特点、绘制要求以及优缺点,来总体阐述静态效果图的多种制作方式。

设计透视图知识点

设计透视图知识点

设计透视图知识点设计透视图是指通过透视投影的方法将三维空间中的物体绘制在二维平面上,以展示物体的形状、比例和空间关系。

在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等领域中,设计透视图是非常重要的表达工具。

本文将介绍设计透视图的基本知识点,包括透视原理、透视投影方法和透视图的绘制要点。

一、透视原理透视原理是指通过视角的变化来表现物体的远近和大小关系。

在设计透视图中,常用的透视原理有一点透视、二点透视和三点透视。

1. 一点透视一点透视是指当物体与观察者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所呈现出的透视效果。

物体的顶部、底部和两侧会根据远近关系在水平线上收束至同一点,该点称为消失点。

2. 二点透视二点透视是指当物体与观察者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所呈现出的透视效果。

物体的顶部和底部会在水平线的两侧各收束至一个消失点,而两侧会在垂直线上收束至一个消失点。

3. 三点透视三点透视是指当物体与观察者的位置存在高低差时,物体所呈现出的透视效果。

物体的顶部和底部会在水平线的两侧各收束至一个消失点,而两侧会在垂直线上收束至不同的消失点。

二、透视投影方法透视图的绘制可以采用手绘或电脑绘图两种方法。

手绘透视图常用的工具有绘图板、铅笔和剪贴板,通过精确的比例关系和透视原理进行绘制。

电脑绘图透视图则常用CAD软件进行创建,可以通过调整视角和摄像机位置来达到适合设计需求的透视效果。

无论是手绘还是电脑绘图,透视投影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要点:1. 视点选择确定设计视点是透视图绘制的首要步骤。

视点选择应根据绘制对象的特点和设计要求来确定,以展示物体的特色和功能。

2. 比例关系透视图的绘制需要准确把握物体的比例关系,包括长度、高度和宽度等。

根据物体在透视空间中的位置和角度,合理调整各个部分的大小比例,使透视图更符合实际物体的外观。

3. 阴影处理透视图绘制过程中,合理处理物体的阴影可以增强透视效果,使设计更加立体感。

根据光源的位置和光线的照射角度,确定物体的阴影部分,并用适当的灰度进行填充。

一点透视资料重点

一点透视资料重点

网格法由外向内一点透视具体作图步骤
⑦、地板线:作Aa线段上的各点的水平线分别与Bb线相交,分 别将1、2、3、4与VP点相连。可得到地面的地板线
网格法由外向内一点透视具体作图步骤
⑧、画墙面线与天花板线: 过Bb线上的点向上作垂线与Dd相交,依次画直线围合到Cc与Aa 线上
网格法由外向内一点透视具体作图步骤
⑨、左右墙面与顶面分别按长度和高度的尺度连接与VP灭点, 这样一个准确的三维空间已经完全表现出来了。
天花板的宽度怎 么定? 如果进深为6米? 在距左墙1米距 后墙1米的位置 放置一正方体的 方盒子。
5
(2)、从里向外作图步 骤
室内空间为:高3m、宽6m、进深5m
①、在画面中以同样的方法确定长方形框ABCD ,AB=6、 BC=3 ,定HL线、VP点的位置
D
C
VP
HL
A
B
网格法从里往外室内一点透视步骤
②、把AB线延长到B’点,BB’线段长度为5cm,得出AB: BB’为6:5。
D
C
HL
VP
A
B
B’
5CM
网格法从里往外室内一点透视步骤
③定M点位置,从M点经过B’点画线,并与VP点向经过B点 画的线相交得E点,BE线就是该建筑的透视进深。
D
C
HL
VP
• 把地面上的平面投影垂直向上拉升至一定尺寸的高度。
刻画并完善画面的细部。
• 在线稿图的基础上用彩铅和马克笔完成设计表达。
二、室内一点透视作图方法
1、基本空间位置
图1是视点在物体的中心位置, 是一点透视图的基本构图。 有五个面,室内透视图常用 图。
图2、3、9是视点在物体下方, 在室内中要描画比眼睛更高 位置的物体时所使用的 透 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四、求物体平面透视深的不同方法
2.正方形对角线分割成多个小方格形式表现透视深
该方法是把要分割的方格在AB线上标明,要分割多少方格并作多少刻度,每刻 度分别向VP点作消失线,A点向M(D)点连线,这样凡两线相交处画与AB线和 HL线平行的线,即得出众多方格平面透视深。如图3—1 5所示。
3.平行透视指视者在视域60。角之内所表现的画面中只有一个 VP点。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第三节 平行透视的画法
一、正方形平行透视图的画法 1.先在画面上确定出HL线, HL VP 并在该线上确定VP点、M(D)点, 以上为完成平行透视的基本要素。
M(D)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以教室为例
教室的各墙角线和门窗的顶线、底线等均向视中心 消失。假设各墙角线继续向前伸延,便会聚集到一 点上,这个点就是VP点。
VP 这种在画面上聚集VP点的透视现 象就叫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第二节 平行透视的基本特征
1.立方体的前后两个面与PP、EP平行,底面、顶面与GP平行。 2.所有向远处消失的立方体各边线都集中到HL线上的VP点上。
HL
A
A1
A2
A3
A4
B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四、求物体平面透视深的不同方法
3.正方形对角线画大小不等的正方形平面透视深 (3)从A、A.、A,、A,、A。及B点分别向VP点作 消失线,从B点向M(D)点连线。 M(D)
VP
HL
A
A1
A2
A3
A4
B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四、求物体平面透视深的不同方法
3.正方形对角线画大小不等的正方形平面透视深 (4)从各相交点O。、O,、O,、O。和D点画与AB线、HL线平 行的线,即完成大小不等正方形平面透视深图。 M(D) VP HL
第三节 平行透视的画法
一、正方形平行透视图的画法 2.根据正方形大小画一条与HL HL VP 线平行的正方形近处边AB线段。
M(D)
A
B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第三节 平行透视的画法
一、正方形平行透视图的画法 3.从A点连接HL线上VP点, B点连接HL线上VP点。
HL VP
M(D)
A
B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HL VP
M(D)
D
A
C B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第三节 平行透视的画法
二、正立方体的画法 1.从A、B点分别向上作垂线, 得正方体高E、F点。 HL M(D) E H
F G VP
D
C
B
A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第三节 平行透视的画法
二、正立方体的画法 2.从E、F点分别向VP点作消失 线。 HL M(D) E H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天点AP:
在地平线以上的灭 点。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地点BP:
在地平线以下的灭 点。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画幅PA:
在60度视角的视圈 线范围以内选取的 一块作画面积(图 2—2)。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视心CV:
中心视线与画面的 垂直交点。又称心 点、主点、视心点。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视平线VH:
过视心所作的水平 线。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视平面HP:
视平线所在的水平 面。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视高H: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停点SP:
视点在基面上的垂 直落点,也称驻点。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画面PP:
作画时假设竖在物 体前面的透明平面, 是构成透视图形必 备的条件。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中心视线 CVR
视点到画面的垂直 连线,是视域圆锥 的中轴线,又叫视 中线、中视线、视 轴。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视角SA :
60。 任意两条视线与视 点构成的夹角。绘 画上采用的视角不 超过60度当视角过 大时,透视图形会 产生不正常的变形。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视域:
60。 固定视点所能见到 的空间范围。绘画 上通常采用60度以 内的视域作画。60 度视角左右的视域 叫舒适视域。
VP
HL
B
4CM
B’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第三节 平行透视的画法
三、边长不相等的立方体画法 从B’向HL线上的M(D)点连线 从A点向VP点连线 从B点向HL线中的VP点,连线两线交汇处得C点
那么BC的距离就是该建筑的右侧透视深 M(D)
D A C
VP
HL
B
B’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第三节 平行透视的画法
三、边长不相等的立方体画法 3、C点作与HL线和AB线平行的线, 该线与A点向VP点消失线相交得D 点, AD线就是该建筑物的左侧准确的 透视深。 M(D) ABCD就是建筑物长8cm、深4cm底 部平面透视图。 A D C VP HL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地平线HL :
平原上看到的天空 与地面的交接线。 投影在透视画面上 与视平线重合。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距点DP:
以视心为圆心, 视距长为半径作圆称 作视距圆, 圆上的任意一点都 可以称为距点。常 用到的是视距圆与 视平线的两个交点, 是所有平行于地面、 与画面成45。角的 平行直线的灭点。
第三节 平行透视的画法
一、正方形平行透视图的画法 4、A点向HL线上的M(D)点连线, 该线与B点向VP点消失的线相交 得C点。
HL VP
M(D)
C A B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第三节 平行透视的画法
一、正方形平行透视图的画法 5.由C点画一条与HL线、AB线平 该线与A点向VP点消失 行的线, 线相汇得D点,CD线段就是正方 形的远处边,这样AD、BC就是这 个正方形ABCD的透视深。
F
B
B’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第三节 平行透视的画法
三、边长不相等的立方体画法 6.E、F点相连得出建筑与画面平 行的面, 从C点向上作垂直线,该线 E 与F点向VP点消失线相交得G 点, 从G点作与EF和HL线平行的 线,与E点向VP点消失线相 交得H点。 H M(D) D A C
F
G
VP HL
B
B’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四、求物体平面透视深的不同方法
3.正方形对角线画大小不等的正方形平面透视深
(1)在画面中先画一条HL线、确定VP点和M(D)点。
M(D)
VP
HL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四、求物体平面透视深的不同方法
3.正方形对角线画大小不等的正方形平面透视深 (2)画一条与HL线平行的线(假定5cm)即AB线。在该 线上标有5等份刻度。 M(D) VP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余点RP:
余角透视中在视平 线上,除了距点和 视心点以外的其他 灭点都叫余点。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内余点IP:
余角透视中视平线 上视心与距点之间 的灭点。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外余点OP:
余角透视中视平线 上视心与距点之外 的灭点。
A
B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第三节 平行透视的画法
四、求物体平面透视深的不同方法 1.正方形对角线画宽深不等的长方形平面透视图 (3)从A点向VP点连接消失线,从B点向VP点连接消失线。 HL M(D) VP
A
B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第三节 平行透视的画法
四、求物体平面透视深的不同方法 1.正方形对角线画宽深不等的长方形平面透视图 (4)从B点向M(D)点画连线,该线与A点向VP点连线相交得C点。 HL M(D) VP
D O1 O2 O3 O4 A A1 A2 A3 A4 B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第四节平行透视的应用
一、从里往外画室内透视进深 1.在画面中以同样的方法确定 HL线、VP点和M(D)点的位置,横 穿HL线中心部,画一个6×3cm的 长方形框ABCD,作为后墙立面, 需求出5m的空间进深。 D C
VP
A B
基线GL:
画面与基面的交接 线。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灭点VP(V):
不平行于画面的直 线无限远的投影点, 也称消失点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中心线C L :
过视心点所作的视 平线的垂线,也叫 中垂线。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测点M :
以灭点为圆心,以 灭点到视点的距离 为半径所作的圆与 视平线的交点,也 称量点、测量点。
视点到停点的垂直 距离。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视距D:
视点到视心的垂直 距离。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视线SL :
视点到物体上各点 的连线。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基面GP:
物体所在的平面, 也是停点的所在面。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M(D)
F G VP
D
C
B
A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