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前滚翻; 任选教材:篮球⑴熟悉球性练习;⑵原地运球。

合集下载

《篮球:熟悉球性、原地运球》教案

《篮球:熟悉球性、原地运球》教案

《篮球:熟悉球性、原地运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球性,提高球感。

2. 学会原地运球的基本技巧,为下一步学习行进间运球打下基础。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篮球基本球性练习:抓球、拍球、转球等。

2. 原地运球练习:高运球、低运球、交替运球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篮球基本球性,学会原地运球技巧。

2. 教学难点:原地运球时的手眼协调和球感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跑步、拉伸等热身活动,提醒学生注意运动安全。

2. 基本球性练习(10分钟):引导学生分组进行篮球基本球性练习,如抓球、拍球、转球等,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原地运球练习(10分钟):讲解原地运球的基本技巧,让学生分组进行高运球、低运球、交替运球等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游戏环节(10分钟):设计一些篮球趣味游戏,如“运球接力赛”、“篮球障碍赛”等,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技能,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练习中的收获和不足,教师进行总结,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原地运球技巧,拍摄视频到班级群,大家互相学习和交流。

2. 家长监督并签字,确保学生完成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篮球基本球性的掌握程度,以及原地运球技巧的熟练度。

2. 观察学生在练习和游戏环节中的参与程度、团队协作精神和积极性。

3. 结合家长反馈,了解学生在家练习的情况。

七、教学策略1. 采用分组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学习、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2. 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3.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4. 结合家长力量,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篮球技能的提升。

八、教学资源1. 篮球场地的准备,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练习。

2024年初中体育课《前滚翻》的教案范文

2024年初中体育课《前滚翻》的教案范文

2024年初中体育课《前滚翻》的教案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体育教材,第二章技巧篇,第三节《前滚翻》。

详细内容包括前滚翻的基本动作要领、练习方法、安全注意事项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前滚翻的基本动作要领,提高动作质量。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 提高学生的柔韧性、协调性和灵敏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重点:掌握前滚翻的动作要领,确保动作安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体操垫、口哨、秒表、示范视频。

学具:运动服、运动鞋、毛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柔韧性、协调性热身活动,如颈部、腰部、四肢的拉伸运动。

2. 理论知识讲解(5分钟)讲解前滚翻的动作要领、练习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

3. 示范与模仿(10分钟)教师示范前滚翻动作,学生跟随模仿,注意指导学生的动作细节。

4. 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分为两人一组,互相协助进行前滚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两个动作不规范的学生,进行现场指导,讲解错误原因及改正方法。

6.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自主练习,教师观察并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六、板书设计1. 前滚翻动作要领身体呈球形双手抱头膝盖弯曲向前滚动2. 前滚翻练习方法两人一组,互相协助由慢到快,逐步提高难度3. 前滚翻安全注意事项保持地面干净、平整避免头部、颈部受伤控制动作力度,避免过度用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前滚翻动作练习。

答案:参照课堂所学,进行家庭练习,每天至少3组,每组10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方法的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为学习更高难度的动作奠定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学过程中的示范与模仿环节。

3. 分组练习的组织与指导。

4. 作业设计的内容与要求。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

《篮球:熟悉球性、原地运球》教案

《篮球:熟悉球性、原地运球》教案

《篮球:熟悉球性、原地运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球性,提高球感。

2. 培养学生原地运球的基本技能,为后续进攻和防守打下基础。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篮球基本球性训练:抓球、拍球、转球、抛球等。

2. 原地运球技能训练:胸前运球、背后运球、肩球、地面运球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篮球基本球性,熟练进行原地运球。

2. 教学难点:原地运球时的手眼协调,动作连贯。

四、教学资源:1. 篮球场一片。

2. 篮球若干个。

3. 标志物若干个。

五、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5分钟):1.1 组织学生进行慢跑,活动全身关节。

1.2 进行一些简单的篮球基本功练习,如抓球、拍球等。

2. 基本技能训练(20分钟):2.1 球性训练:组织学生进行篮球基本球性练习,如抓球、拍球、转球、抛球等,每人一个球,自主练习。

2.2 原地运球训练:分别进行胸前运球、背后运球、肩球、地面运球等原地运球技能训练,教师示范,学生跟随练习。

3. 实践训练(15分钟):3.1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每组四人,两人进行原地运球,两人进行防守。

3.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教学比赛(10分钟):4.1 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比赛,比一比谁的原地运球更熟练,更能做到手眼协调。

4.2 比赛过程中,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5.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练习中的收获和感受。

5.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六、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自主进行篮球基本球性和原地运球练习。

2. 家长协助监督,确保练习时间。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篮球基本球性和原地运球技能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练习和比赛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团队合作等。

3. 家长反馈,了解学生在家庭练习中的情况。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示范法:教师进行标准动作的示范,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动作要领。

2024年体育活动《前滚翻》的教案

2024年体育活动《前滚翻》的教案

2024年体育活动《前滚翻》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二,主题为“前滚翻”。

具体内容包括:翻滚动作要领的学习与练习、前滚翻的安全注意事项、身体协调性与平衡能力的培养。

教材章节为第三章“基本体操与技巧”,第三节“滚翻运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前滚翻的基本动作要领,提高动作质量。

2. 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质。

3.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合作的良好品质,提高安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前滚翻动作的连贯性与协调性。

教学重点:前滚翻动作要领的掌握与安全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体操垫、口哨、计时器、音乐播放器。

2. 学具:运动服、运动鞋、水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慢跑、关节活动等。

创设情境:“同学们,我们在户外活动时,经常会遇到需要翻滚躲避的情况,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实用又有趣的翻滚动作——前滚翻。

”2. 基本动作学习(10分钟)教师示范前滚翻动作,讲解动作要领:身体蜷缩,双手抱头,脚尖点地,向前滚动。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例题讲解(5分钟)出示前滚翻动作图解,让学生分析动作要领。

教师讲解动作细节,如:如何保持身体平衡、如何避免受伤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前滚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设置比赛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动作质量。

5. 安全注意事项讲解(5分钟)强调前滚翻时的安全事项,如:选择合适的场地、注意保护头部等。

学生复述安全事项,巩固记忆。

6. 身体协调性与平衡能力训练(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身体协调性训练,如:闭眼站立、单脚站立等。

进行平衡能力训练,如:前滚翻接站立体操、两人一组的前滚翻接力等。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

六、板书设计1. 课程主题:前滚翻2. 动作要领:身体蜷缩,双手抱头脚尖点地,向前滚动3. 安全注意事项:选择合适场地注意保护头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练习前滚翻动作,录制视频,至班级群。

《篮球:熟悉球性、原地运球》教案

《篮球:熟悉球性、原地运球》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篮球:熟悉球性、原地运球2. 课程类型:技能实践课3. 课时:40分钟4. 年级:五年级5. 教材:《小学篮球教学指导纲要》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球性,提高球感。

2. 学会原地运球的基本技巧,为后续进攻和防守打下基础。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积极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

三、教学内容1. 篮球基本球性训练:抓球、抢球、拍球、转球等。

2. 原地运球技巧训练:高手运球、低手运球、背后运球等。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篮球基本球性,学会原地运球技巧。

2. 教学难点:原地运球时的手眼协调和球感的培养。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a. 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热身运动,提醒学生注意运动安全。

b. 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基本球性训练(10分钟)a. 教师示范篮球基本球性训练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3. 原地运球技巧训练(10分钟)a. 教师示范原地运球技巧,讲解动作要领。

b.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原地运球技巧训练,教师个别指导。

4. 实践比赛(10分钟)a. 学生分成两队,进行原地运球技巧比赛。

b. 教师担任裁判,及时指出比赛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

5. 课堂小结(5分钟)a.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的表现,表扬优秀学生。

b. 学生分享自己在训练中的收获和感受。

6.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练习原地运球技巧)六、教学评价2. 学生能正确地完成原地运球技巧,具备一定的协调能力。

3. 学生在实践比赛中能运用所学技巧,表现出团队协作精神。

七、教学资源1. 篮球场地一座。

2. 篮球若干个。

3. 标志物若干个。

4. 计时器一台。

八、教学步骤1. 基本球性训练:a. 教师示范抓球、抢球、拍球、转球等基本球性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2. 原地运球技巧训练:a. 教师示范高手运球、低手运球、背后运球等原地运球技巧,讲解动作要领。

b.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原地运球技巧训练,教师个别指导。

技巧:前滚翻

技巧:前滚翻
低头含胸收腹、屈一腿胸向膝、脚跟向臀部靠,手抱小腿。
3、前滚翻完整练习。
一、1、学生将器材拿至场地。
2、体育委员整队,检查汇报人数。队行:二列横队
3、师生问好,认真听讲。
二、学生四列横队或行进间按教师口令练习。
三、1、成四列横队体操队行,听口令跟教师做球操。要求:动作协调有节奏。
2、自组小组开展活动。
教学设计
题目
技巧:前滚翻
总课时
1
学校
星火一中
教者
姜景仁
年级

学科
体育
设计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时间




任选教材:篮球⑴熟悉球性练习;⑵原地运球。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由于小学并没有机会去学习技巧性稍强的运动项目,因此在七年级打好基础,对将来的体育课学习都有极大的好处




1、学生能复述前滚翻的动作要领和知道保护帮助的方法;
2、80%以上的学生能做出前滚翻动作,并有30%的学生做到滚翻圆滑、方向正、姿态美;
3、学生能记住和复述原地运球的动作;
4、学生乐意接受教师的指导,主动地配合,努力学习。
技巧6~8次;篮球10~15次。


做出前滚翻的动作


动作的方向正,姿态美
课前准备
体育器材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2、组织学生开展练习。
参与并指导学生,对练习认真的学生及时鼓励表扬。
一、教师领做放松操,示范位置好。
二、总结讲评上课情况。
三、收拾器材,师生再见。
二、1、学生成体操队行跟教师一起做,动作到位、技术熟练。

2024年《前滚翻》教案(精选

2024年《前滚翻》教案(精选

2024年《前滚翻》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水平二,体操模块中的前滚翻部分。

具体教学内容为教材第四章第二节:前滚翻基本技术动作要领及其训练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前滚翻的基本技术动作,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2.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坚韧的品质,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3. 通过前滚翻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前滚翻过程中身体的协调性和连续性。

教学重点:前滚翻的基本技术动作要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体操垫、哨子、音乐播放器。

2. 学具:运动服装、运动鞋、水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运动员前滚翻比赛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前滚翻动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技能讲解与示范(10分钟)(1)教师讲解前滚翻的基本技术动作要领,强调动作的连续性和协调性。

(2)教师示范前滚翻动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过程。

3. 学生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在体操垫上练习前滚翻动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选取一名学生进行前滚翻示范,针对动作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前滚翻技术动作。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前滚翻的随堂练习,巩固所学动作。

六、板书设计1. 前滚翻技术动作要领:身体协调、连续滚动、低头含胸、收腹提臀。

2. 前滚翻练习步骤:(1)原地滚动练习(2)辅助练习(教师指导)(3)独立完成前滚翻动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3组前滚翻动作,每组5次。

2. 答案:参照课堂所学,独立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前滚翻动作仍不够熟练,需要在下次课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身体素质。

同时,可以让学生观看前滚翻比赛视频,了解前滚翻运动的发展历程。

七年级下学期体育与健康教案全集课时修订版

七年级下学期体育与健康教案全集课时修订版

七年级下学期体育与健康教案全集课时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体育与健康课教案
学校牛心顶学校
年级七年级
姓名潘国军
七年级全年教学工作计划
七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七年级:班级:课次:1 学生人数:授课时间:年月日
七年级:班级:课次:2 学生人数:授课时间:年月日
七年级:班级:课次:3 学生人数:授课时间:年月日
七 年级
: 班级: 课次:4 学生人数: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七年级班级课次:5 学生人数:授课时间:年月日
七年级:班级:课次:6 学生人数:授课时间:年月日
七年级:班级:课次:7 学生人数:授课时间:年月日
七年级:班级:课次:8 学生人数:授课时间:年月日
级:班级:课次:9 学生人数:授课时间:年月日
七年级:班级:课次:10 学生人数:授课时间:年月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低头含胸收腹、屈一腿胸向膝、脚跟向臀部靠,手抱小腿。
10

一、1、学生四列横队分别站于垫床两边,仔细听教师讲解。
2、按要求认真开展练习:
○→→↑↑←←×
○→→↓↓←←×

6

8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练习
次数




二、篮球
3、前滚翻完整练习。
二、1、复习熟悉球性练习:
1双手竖直上下抛接球;
三、1、球操:教师领操并口令指挥,领操位置好,动作优美,口令准确响亮。
①上肢运动;②体侧运动;
③体转运动;④腹背运动;
⑤跳跃运动。
2、游戏:教师提示内容并参与活动。
7

8

一、1、学生将器材拿至场地。
2、体育委员整队,检查汇报人数。队行:二列横队
×××××○○○○○
×××××○○○○○
★△
3、师生问好,认真听讲明确要求。
×××××○○○○○
×××××○○○○○
×××××○○○○○

3、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的动作,认真模仿,自我观察队行练习。
10

15

三、素质练习
三、1、教师提示素质练习内容:多级蛙跳、俯卧撑。
2、组织学生开展练习。
3、参与并指导学生,对练习认真的学生及时鼓励表扬。
5

7

三、1、学生听清练习内容,明确要求。
2单手投接球;
3抛球双手体后击掌;
④水平指拨球。
2、教师讲清做好熟悉球性练习对更好地掌握篮球技术的作用。
3、教师讲解示范原地运球练习:①左、右手单手运球(体侧);
②单手运球(体前)。
15

3、学生四路纵队按次序练习。
二、1、学生成体操队行跟教师一起做,动作到位、技术熟练。队行如下:
×××××○○○○○
2、分四组在组长带领下完成:
男:多级蛙跳15米×2,俯卧撑12个;女:多级蛙跳10米×2,俯卧撑8个。
1

2





一、整理运动
二、小结解散
一、教师领做放松操,示范位置好。
二、总结讲评上课情况。
三、收拾器材,师生再见。
5

一、学生成四列横队跟教师一起做好充分放松。
二、小组小结,组长汇报。
三、女生第1小组收拾器材,师生再见。






班级
1
2
3
4
预计
负荷
练习平均
密度45%心率145次/分
日期
1、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垫床运动;
2、70%的学生能熟练地控制球,认真地开展运球练习;
3、素质练习学生能严格要求,认真开展。




垫床8张;
篮球场2面;
篮球60只。
二、学生四列横队或行进间按教师口令练习。
三、1、成四列横队体操队行,听口令跟教师做球操。要求:动作协调有节奏。
2、自组小组开展活动,气氛活跃。
1

2





一、技巧
一、1、教师讲解前滚翻的动作要领,重点:依次团身;难点:怎样才能做到。
2、指导学生做好准备辅助练习:
1下蹲手抱小腿;
2低头含胸、收腹屈腿、下蹲手抱小腿;
第四周第1次课教案总7次

技巧:前滚翻;任选教材:篮球⑴熟悉球性练习;⑵原地运球。


1、学生能复述前滚翻的动作要领和知道保护帮助的方法;
2、80%以上的学生能做出前滚翻动作,并有30%的学生做到滚翻圆滑、方向正、姿态美;
3、学生能记住和复述原地运球的动作;
4、学生乐意接受教师的指导,主动地配合,努力学习。
5、技巧6~8次;篮球10~15次。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练习
次数






一、常规
二、队列练习
三、准备活动
一、1、教师提前到场,准备好场地器材。
2、接受体育委员报告,向学生练:教师口令指挥,原地三面转法,齐步走、左右转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