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北京理综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纯手打)

2014北京理综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纯手打)
2014北京理综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纯手打)

2014北京高考物理卷

一.选择题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降低,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

B.物体温度升高,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

C.物体温度降低,其内能一定增大

D.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不变

14.质子、中子和氘核的质量分别为m1、m2和m3.当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成氘核时,释放的能量是(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

A .

B

C .

D .

15.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静电场的电场线,虚线表示该电

场的等势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1、2两点的场强相等

B.1、3两点的场强相等

C.1、2两点的电势相等

D.2、3两点的电势相等

16.带电粒子a、b在同一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他们的动量大小相等,a运动的半径大于b运动的半径。若a、b的电荷量分别为q a、q b,质量分别为m a、m b,周期分别为T a、T b。则一定有

A .

B

C .

D .

1 / 9

最新北京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1年北京高考化学及答案 6.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利用。下列垃圾归类不合理... 的是 B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 .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B .用溴水即可鉴别苯酚溶液,2,4-已二烯和甲苯 C .在酸性条件下,18 325CH CO OC H 的水解产物是18 3CH CO OH 和25C H OH D .用甘氨酸( )和丙氨酸( )缩合最多可形成4种二肽 8.结合右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 .Ⅰ和Ⅱ中正极均被保护 B .Ⅰ和Ⅱ中负极反应均是Fe —2e — =Fe 2+ C .Ⅰ和Ⅱ中正极反应均是O 2+2H 2O+4e —=4OH — D .Ⅰ和Ⅱ中分别加入少量K 3[Fe (CN )6]溶液,均有蓝色沉淀 9.下列与处理方法对应的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B A .用Na 2S 去除废水中的Hg 2+ :Hg 2+ +S 2- =HgS ↓ B .用催化法处理汽车尾气中的CO 和NO :CO+NO ??? →催化剂 C+NO 2 C .向污水中投放明矾,生成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Al 3+ +3H 2O Al(OH)3(胶体)+3H + D .用高温催化氧化法去除烃类废气(C x H y ):C x H y +()4y x +O 2???→催化剂 高温 xCO 2+2 y H 2O 10.25℃、101kPa 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①和②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 B .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 C .常温下Na 与足量O 2反应生成Na 2O ,随温度升高生成Na 2O 的速率逐渐加快 D .25℃、101kPa 下:Na 2O 2(s )+2 Na (s )= 2Na 2O (s ) H ?=-317kJ/mol 11.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 2CO 3和NaCHO 3,混合物中Na 2CO 3质量分数的是 C A .取a 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 克 B .取a 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 克固体 C .取a 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 克 D .取a 克混合物与足量Ba (OH )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 克固体 12.已知反应:2CH 3COCH 3(l )催化剂 CH 3COCH 2COH (CH 3)2(l )。取等量CH 3COCH 3,分别在0℃和20℃

2014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理科)答案与解析

2014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2 y= 3.(5分)(2014?北京)曲线(θ为参数)的对称中心() ( (

4.(5分)(2014?北京)当m=7,n=3时,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的值为() 1>

6.(5分)(2014?北京)若x,y满足且z=y﹣x的最小值为﹣4,则k的值为 作出可行域如图, (﹣ (﹣ ﹣

7.(5分)(2014?北京)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已知A(2,0,0),B(2,2,0),C (0,2,0),D(1,1,),若S1,S2,S3分别表示三棱锥D﹣ABC在xOy,yOz,zOx , = 8.(5分)(2014?北京)学生的语文、数学成绩均被评定为三个等级,依次为“优秀”“合格”“不合格”.若学生甲的语文、数学成绩都不低于学生乙,且其中至少有一门成绩高于乙,则称“学生甲比学生乙成绩好”.如果一组学生中没有哪位学生比另一位学生成绩好,并且不存在语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5分)(2014?北京)复数()2=﹣1. ) 10.(5分)(2014?北京)已知向量,满足||=1,=(2,1),且+=(λ∈R),则|λ|= . =.由于向量,|,且+( = ,满足||=1=+=( 故答案为:

11.(5分)(2014?北京)设双曲线C经过点(2,2),且与﹣x2=1具有相同渐近线,则 C的方程为;渐近线方程为y=±2x. ﹣具有相同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可设为 , ﹣, 故答案为:, 12.(5分)(2014?北京)若等差数列{a n}满足a7+a8+a9>0,a7+a10<0,则当n=8时,{a n}的前n项和最大. 13.(5分)(2014?北京)把5件不同产品摆成一排,若产品A与产品B相邻,且产品A与产品C不相邻,则不同的摆法有36种.

北京市海淀区2014届高三下学期期中练习理综物理试题

理科(物理)综合能力测试 2014.4 本试卷共14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3.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 B .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内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 C .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 D .气体的温度升高,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14.下列表示重核裂变的方程是 A .n He H H 1 0423121+→+ B .e S P 01i 30143015+→ C .H O He N 1117842147+→+ D .n 10Xe S n U 1013654903810235 92++→+r 15.右图为双缝干涉的实验示意图,光源发出的光经滤光片成为单色光,然后通过单缝和双缝,在光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若要使干涉条纹的间距变大,在保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 A .将光屏移近双缝 B .更换滤光片,改用波长更长的单色光 C .增大双缝的间距 D .将光源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 16.一列沿x 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时刻波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波速为20 m/s ,图示时刻 x =2.0m 处的质点振动速度方向沿y 轴负方向,可以判断 A .质点振动的周期为0.20s B .质点振动的振幅为1.6cm C .波沿x 轴的正方向传播 D .图示时刻,x =1.5m 处的质点加速度沿y 轴正方向 17.如图所示,边长为的L 的正方形区域abcd 中存在匀强磁场, 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带电粒子从ad 边的中点M 点以一定 d

2019年北京卷理综化学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高考真题】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北京卷) 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6 .下列我国科研成果所涉及材料中,主要成分为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A.4.03米大口径碳化硅 反射镜 B.2022年冬奥会聚氨酯 速滑服 C.能屏蔽电磁波的碳包 覆银纳米线 D.“玉兔二号”钛合 金筛网轮 7.下列示意图与化学用语表述内容不相符的是(水合离子用相应离子符号表示) A B C D NaCl溶于水电解CuCl2溶液CH3COOH在水中电离H2与Cl2反应能量变化NaCl Na++Cl?CuCl2Cu2++2Cl?CH3COOH CH3COO?+H+H2(g)+Cl2(g)2HCl(g) ΔH=?183kJ·mol?1 8.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发表150周年,期间科学家为完善周期表做出了不懈努力。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曾主持测定了铟(49In)等9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铟与铷(37Rb)同周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In是第五周期第ⅢA族元素 B.11549In的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为17

C .原子半径:In>Al D .碱性:In(OH)3>RbOH 9.交联聚合物P 的结构片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中 表示链延长) A .聚合物P 中有酯基,能水解 B .聚合物P 的合成反应为缩聚反应 C .聚合物P 的原料之一丙三醇可由油脂水解获得 D .邻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在聚合过程中也可形成类似聚合物P 的交联结构 10.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A FeCl 2溶液(FeCl 3) Fe 粉 B NaCl 溶液(MgCl 2) NaOH 溶液、稀HCl C Cl 2(HCl ) H 2O 、浓H 2SO 4 D NO (NO 2) H 2O 、无水CaCl 2 11?1实验 装置 试剂a 现象 ① Ca(OH)2溶液(含酚酞) 溶液褪色,产生白色沉淀 ② 少量NaHCO 3溶液 产生气泡 ③ 酸性KMnO 4溶液 紫色溶液褪色 ④ C 2H 5OH 和浓硫酸 加热后产生有香味物质 由上述实验所得草酸性质所对应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H 2C 2O 4有酸性,Ca(OH)2+ H 2C 2O 4 CaC 2O 4↓+2H 2O B .酸性:H 2 C 2O 4> H 2CO 3,NaHCO 3+ H 2C 2O 4NaHC 2O 4+CO 2↑+H 2O C .H 2C 2O 4具有还原性,24MnO - +5224C O - +16H + 2Mn 2++10CO 2↑+ 8H 2O

2014北京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4北京高考理综物理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温度降低,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 B .物体温度升高,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 C .物体温度降低,其内能一定增大 D .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不变 14.质子、中子和氘核的质量分别为m 1、m 2和m 3,当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成氘核时,释放的能量是 (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 A .(m 1 + m 2 -m 3)c B .(m 1 - m 2 -m 3)c C .(m 1 + m 2 -m 3)c 2 D .(m 1 - m 2 -m 3)c 2 15.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静电场的电场线,虚线表示该电场的等势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1、2两点的场强相等 B .2、3两点的场强相等 C .1、2两点的电势相等 D .2、3两点的电势相等 16.带电粒子a 、b 在同一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动量大小相等,a 运动的半径大于b 运动 的半径.若a 、b 的电荷量分别为q a 、q b ,质量分别为m a 、m b ,周期分别为T a 、T b .则一定有 A .q a

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物理(北京卷)解析版

2014北京高考物理卷 一.选择题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降低,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 B.物体温度升高,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 C.物体温度降低,其内能一定增大 D.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不变 【答案】B 试题分析:物体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高分子平均动能大,但内能不一定大,故B正确,A.C.D错误 14.质子、中子和氘核的质量分别为m1、m2和m3.当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成氘核时,释放的能量是(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 A . B . C . D . 【答案】C 试题分析:根据质能方程知C正确。 15.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静电场的电场线,虚线表示该电 场的等势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1、2两点的场强相等 B.1、3两点的场强相等 C.1、2两点的电势相等 D.2、3两点的电势相等 【答案】 试题分析:电场线的疏密程度表示场强的大小,AB错误;等势线上各点的电势相等,C错误,D正确

16.带电粒子a、b在同一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他们的动量大小相等,a 运动的半径大于b运动的半径。若a、b的电荷量分别为q a、q b,质量分别为m a、m b,周期分别为T a、T b。则一定有 A. B. C. D. 【答案】A 试题分析: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可以得到离子的运动半径为 mv R Bq ,离子的动量相等, 且在同一个磁场中,a运动的半径大于b运动的半径,所以a的电量小于b的电量,A正确,BCD错误 17.一简谐机械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长为,周期为T,时刻的波形如图1所示,a、b是波上的两个质点。图2是波上某一质点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质点a的速度比质点b的大 B.时质点a的加速度比质点b的小 C.图2可以表示质点a的振动 D.图2可以表示质点b的振动

北京市高考试题--理综化学(解析版)

2010高考真题精品解析—理综化学(北京卷) 第I卷(选择题共120分) 本卷共20小题,第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6.下列有关钢铁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钢管与电源正极连接,钢管可被保护 B.铁遇冷浓硝酸表面钝化,可保护内部不被腐蚀 C.钢管与铜管露天堆放在一起时,钢管不易被腐蚀 D.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负极反应是Fe-3e-=Fe3+ 6.答案B 7.下列物质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对应 ...的是 A.H2SO4、NaOH——腐蚀品 B. CH4、C2H4——易燃液体 C.CaC2、Na——遇湿易燃物品 D.KMnO4、K2Cr2O7——氧化剂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危险化学品的类别。H2SO4和NaOH均具有腐蚀性,属于腐蚀品,A项正确;CH4、C2H4为易燃的气体,属于易燃气体,B项错误;CaC2、Na与水均能剧烈反应,属于遇湿易燃物品,C项正确;KMnO4、K2Cr2O7均具有强氧化性,属于氧化剂,D项正确。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的结构中含有酯基 B.顺―2―丁烯和反―2―丁烯的加氢产物不同 C.1 mol 葡萄糖可水解生成2 mol 乳酸(C 3H 6O 3) D.油脂和蛋白质都是能发生水解反应的高分子化合物 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分子间发生 缩聚反应的产物,链节中含有酯基,A 项正确;顺-2-丁烯和反-2-丁烯的加氢产物均为丁烷,B 项错误;葡萄糖为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C 项错误;油脂和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蛋白质为高分子化合物,但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 项错误。 【误区警示】糖类中的单糖(葡萄糖和果糖)均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9.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 2的量 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 2的生成 C.③中选用NaOH 溶液吸收多余的SO 2 D.为确认CuSO 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铜和浓硫酸的反应。上下移动铜丝可 以控制铜与浓硫酸的接触面积的大小,从而可以控制反应生成SO 2的量,A 项正确;SO 2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因此②中品红溶液可以验证SO 2的生成,B 项正确;SO 2有毒,能与NaOH 溶液反应,因此③中NaOH 溶液可以吸收多余的SO 2,C 项正确;铜与浓硫酸反应后①中溶液显蓝色即可证明CuSO 4生成,无需向其中加水,D 项错误。 10.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方程式不准确... 的是 A.0.1 mol/L CH 3COOH 溶液的pH >1:CH 3COOH 垐?噲?CH 3COO -+H + B.“NO 2球”浸泡在冷水中,颜色变浅:2NO 2(g) 垐?噲?N 2O 4(g) ?H <0 C.铁溶于稀硝酸,溶液变黄:3Fe+8H + +2NO 3- ===3Fe 2+ +2NO ↑+4H 2O D.向Na 2CO 3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CO 23-+H 2O 垐?噲?HCO 3-+OH -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方程式的正误判断。0.1molCH 3COOH 溶液的pH >1,则c(H + )<0.1mol/L , 说明醋酸没有完全电离,存在电离平衡:CH 3COOH ?CH 3COO -+H + ,A 项正确;“NO 2”浸泡在冷水中,温度降低,平衡2NO 2?N 2O 4向正方向移动,颜色变浅,B 项正确;铁容易稀硝酸,溶液变黄,说明Fe 被氧化为Fe 3+ :Fe +4H + +NO 3- =Fe 3+ +NO ↑+2H 2O ,C 项错误;Na 2CO 3溶液中由于CO32-水解溶液显碱性,加入酚酞,溶液变红,D 项正确。

2014年北京高考理科综合真题及答案

2014年北京高考理科综合真题及答案 生物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 1、蓝细菌(蓝藻)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 A、都有拟核 B、均能进行需(有)氧呼吸 C、都有线粒体 D、均能进行光合作用 2、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 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 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C、通过神经减少汗腺分泌 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3、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右图。据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A、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O通过的物质 B、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具有选择性 C、离子以易化(协助)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 D、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 4、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强毒性病毒后很快死亡,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由此,无法推断出 A、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 B、毒性过强不利于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 C、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时因为兔康病毒能力下降所致 D、蚊子在病毒和兔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5、在25 0C的实验条件下可顺利完成的是 A、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B、用菲林(本尼迪特)试剂鉴定还原糖 C、大鼠神经细胞的培养 D、制备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固体培养基 二、作答题 29、(18分) 为研究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切取菟丝子茎顶端2.5cm长的部分(茎芽),置于培养液中无菌培养(图1)。实验分为A、B、C三组,分别培养至第1、8、15天,每组再用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30天,测量茎芽长度,结果见图2。 (1)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__________的分子。 (2)本实验中,试管用滤膜封口是为了在不影响_________通过的情况下,起到________作用。用激素处理时,应将IAA加在___________(填“培养液中”或“茎芽尖端”)。 (3)图2数据显示,GA3和IAA对离体茎芽的伸长生长都表现出_________作用,GA3的这种作用更为显著。(4)植物伸长生长可能是细胞数量和/或_________增加的结果。当加入药物完全抑制DNA复制后,GA3诱导的茎芽伸长生长被抑制了54%,说明GA3影响茎芽伸长生长的方式是____.

【2014西城一模】北京市西城区2014届高三一模试卷 理综物理 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4年高三一模试卷 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引力减小但斥力增大 B .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 C .外界对系统做功,系统内能一定增加 D. 系统从外界吸收热量,系统内能一定增加 14. 已知质子、中子、氘核质量分别是m 1、m 2、m 3,光速为c 。则质子和中子结合成氘核的过程中 A .吸收的能量为(m 1+m 2+m 3)c 2 B .吸收的能量为(m 1+m 2-m 3)c 2 C .释放的能量为(m 1+m 2+m 3)c 2 D .释放的能量为(m 1+m 2-m 3)c 2 15. 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 =0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这列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周期为 T ,P 是x =0.5m 处的一个质点,则 A .t =0时刻,P 点速度沿+y 方向 B .t =0时刻,P 点速度沿+x 方向 C .t =4T 时刻,P 点在波谷位置 D .t =4 T 时刻,P 点在波峰位置 16. 卡文迪许用扭秤测出引力常量G ,被称为第一个“称”出地球质量的人。若已知地球表 面的重力加速度g 、地球的半径R 、地球绕太阳运转的周期T ,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则关于地球质量M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G gR M 2= B .g GR M 2= C .2 22π4GT R M = D .G R T M 22 2π4= 17. 冰壶运动深受观众喜爱,图1为2014年2月第22届索契冬奥会上中国队员投掷冰壶的 镜头。在某次投掷中,冰壶甲运动一段时间后与对方静止的冰壶乙发生正碰,如图2。 若两冰壶质量相等,则碰后两冰壶最终停止的位置,可能是图3中的哪幅图 图1 图2 m

2014年北京市高考物理试卷及解析

2014年北京市高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降低,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 B、物体温度升高,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 C、物体温度降低,其内能一定增大 D、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不变 2、(3分)质子、中子和氘核的质量分别为m1、m2和m 3、当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成氘核时,释放的能量是(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 A、(m1+m2﹣m3)c B、(m1﹣m2﹣m3)c C、(m1+m2﹣m3)c2 D、(m1﹣m2﹣m3)c2 3、(3分)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静电场的电场线,虚线表示该电场的等势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1、2两点的场强相等 B、1、3两点的场强相等 C、1、2两点的电势相等 D、2、3两点的电势相等 4、(3分)带电粒子a、b在同一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动量大小相等,a运动的半径大于b运动的半径、若a、b的电荷量分别为q a、q b,质量分别为m a、m b,周期分别为T a、T b、则一定有() A、q a<q b B、m a<m b C、T a<T b D、< 5、(3分)一简谐机械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长为λ,周期为T,t=0时刻的波形如图1所示,a、b是波上的两个质点、图2是波上某一质点的振动图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0时质点a的速度比质点b的大 B、t=0时质点a的加速度比质点b的小 C、图2可以表示质点a的振动 D、图2可以表示质点b的振动 6、(3分)应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可以使物理学习更加有趣和深入。例如平伸手掌托起物体,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直至将物体抛出。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B、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C、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 D、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手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 7、(3分)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减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 A、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 B、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 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

【恒心】(2014海淀二模)北京市海淀区2014年高三二模理综物理部分试题及参考答案(纯Word版)【首发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2014.5 本试卷共14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3.已知油酸的摩尔质量为M ,密度为ρ,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若用m 表示一个油酸分 子的质量,用V 0表示一个油酸分子的体积,则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A. M N m A = B. A N M m = C. ρA 0MN V = D. M N V A 0ρ= 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分的 B .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 .光电效应证实了光具有波动性 D .天然放射现象中的α、β、γ射线都能在电场中发生偏转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导纤维传送光信号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现象 B .用标准平面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了光的偏振现象 C .门镜可以扩大视野是利用了光的干涉现象 D .照相机镜头表面涂上增透膜,以增强透射光的强度,是利用了光的衍射现象 16.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位移-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关于此 质点的振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点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x =10sin (πt )cm B. 在0.5s ~1.0s 时间内,质点向x 轴正向运动 C. 在1.0s ~1.5s 时间内,质点的动能在增大 D. 在1.0s ~1.5s 时间内,质点的加速度在增大 17.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赤道上空运行的同步卫星)和30颗 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关于这5颗静止轨道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卫星的运行周期各不相同 B .卫星的轨道半径各不相同 C .卫星的线速度小于7.9 km/s D .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于9.8m/s 2

2014年北京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含答案WORD

2014年北京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含答案WORD 6.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和的是() A.C2H5OH B.HNO3C.NaOH D.HCl 【答案】B 【解析】A、乙醇为易燃物,不属于氧化剂和腐蚀品;B、HNO3具有强氧化性,属于氧化剂,且具有腐蚀性,B正确;C、NaOH具有腐蚀性,但不是氧化剂;D、HCl既不属于氧化剂也不属于腐蚀品,D错误。 7.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A.K B.Na C.Fe D.Al 【答案】D 【解析】A、K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在空气中极易被氧气氧化,A错误;B、K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在空气中极易被氧气氧化,B错误;C、Fe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生成一层疏松的Fe O3氧化膜,无法保护内部金属,C错误;D、Al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生成一层 2 致密的Al O3氧化膜,从而保护内部的Al不被腐蚀,D正确。 2 8.下列电池工作时,O2在正极放电的是() 【答案】B 【解析】A、锌锰电池,Zn是负极,二氧化锰是正极,所以正极放电的物质时二氧化锰,A错误;B、氢氧燃料电池中,通入氢气的一极为电源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通入氧气的一极为原电池的正极,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正确;C、铅蓄电池负极为Pb,正极为PbO2放电;D、镍镉电池负极为Ni,正极为氧化铬放电。 9.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测0.1mol/L氨水的pH为11:NH3·H2O NH4++OH-

B.将Na块放入水中,放出气体:2Na+2H2O=2NaOH+H2↑ C.用CuCl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发光:CuCl2Cu2++2Cl- D.Al片溶于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2Al+2OH-+2H2O=2AlO2-+3H2↑ 【答案】C 【解析】A、0.1mol/L氨水的pH为11,说明一水合氨属于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A 正确;B、Na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从水中置换出氢气,发生的反应为2Na+2H2O=2NaOH+H2↑,B正确;C、CuCl2溶液做导电实验的原因是:CuCl2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Cu2+和Cl-,电离属于自发进行的过程,不需要外界条件,C错误;D、Al的性质很特殊,能和强碱溶液发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D正确。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 B.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区分HCOOCH3和HCOOCH2CH3 C.用Na2CO3溶液不能区分CH3COOH和CH3COOCH2CH3 D.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 【答案】A 【解析】A、丙三醇易溶于水,苯酚在室温下微溶于水,1—氯丁烷不溶于水,所以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A正确;B、核磁共振氢谱是用来判 分子中含有2种类型的H原子,且个数比为断有机物中H原子的种类及个数,HCOOCH 3 1:3,HCOOCH2CH3含有3种类型的H原子,且个数比为1:2:3,可以借助核磁共振氢谱来鉴别,B错误;C、CH COOH能与Na2CO3反应产生CO2气体,CH3COOCH2CH3与Na2CO3 3 溶液不互溶,出现分层现象,C错误;D、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产物不完全相同,D错误。 11.右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行实验,有②中现象,不能证实①中反应发生的是()

2015年高考北京卷理综物理(含答案)

2015年全国高考(北京卷) 理科综合 物理部分 一、选择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放出热量,其内能一定减小 B .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小 C .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增加 D .物体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不变 14.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仪衰变的是 A .H O He N 111784214 7+→+ B .He Th U 422349023892+→ C .n He H H 1042312 1+→+ D .e Pa Th 012349123490-+→ 15.周期为2.0s 的简谐横波沿x 轴传播,该波在某时刻的图像如图所示,此时质点P 沿y 轴负方向运动。则该波 A .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 =20m/s B .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 =10m/s C .沿x 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 =20m/s D .沿x 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 =10m/s 16.假设地球和火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己知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小于火星到太阳的距离,那么 A .地球公转周期大于火星的公转周期 B .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线速度 C .地球公转的加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加速度 D .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大于火星公转的角速度 17.验观察到,静止在匀强磁场中A 点的原子核发生β衰变,衰变产生的新核与电子恰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方向和轨迹示意如图。则 A .轨迹1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B .轨迹2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C .轨迹l 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D .轨迹2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18.“蹦极”运动中,长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绑在人身上,人从几十米高处跳下。将蹦极过程简化为人沿竖直方向的运动。从绳恰好伸直,到人第一次下降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绳对人的冲量始终向上,人的动量先增大后减小 B .绳对人的拉力始终做负功,人的动能一直减小 C .绳恰好伸直时,绳的弹性势能为零,人的动能最大 D .人在最低点时,绳对人的拉力等于人所受的重力 19.如图所示,其中电流表A 的量程为0.6A ,表盘均匀划分为30个小格,每一小格表示0.02 A ;R 1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2 1;R 2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2倍。若用电流表A 的表盘刻度表示流过接线柱1的电流值,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4A B .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2 A C .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6 A D .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1 A 20.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可以初步了解常用的公交一卡通(IC 卡)的工作原理及相关问题。IC 卡内部有一个由电感线圈L 和电容C 构成的LC 振荡电路。公交车上的读卡机(刷卡时“嘀”的响一声的机器)向外发射某一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刷卡时,IC 卡内的线圈L 中产生感应电流,给电容C 充电,达到一定的电压后,驱动卡内芯片进行数据处理和传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IC 卡工作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卡内的电池 B .仅当读卡机发射该特定频率的电磁波时,I C 卡才能有效工作 C .若读卡机发射的电磁波偏离该特定频率,则线圈L 中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D .IC 卡只能接收读卡机发射的电磁波,而不能向读卡机传输自身的数据信息

2018年高考北京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化学(北京卷) 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第一部分(选择题) 1. (2018?北京)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 化学变化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变化、核反应的区别,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注意化学变化与核反应的区别,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核不变,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反应。 2. (2018?北京)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 2和CH 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 3COOH 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B. 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 C. 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 D. 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答案】D 【解析】分析:A项,生成CH3COOH的总反应为CH4+CO2CH3COOH,原子利用率为100%;B项,CH4选择性活化变为①过程中,有1个C-H键发生断裂;C项,根据图示,①的总能量高于②的总能量,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C-C键;D项,催化剂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不能提高平衡转化率。 详解:A项,根据图示CH4与CO2在催化剂存在时生成CH3COOH,总反应为CH4+CO2CH3COOH,只有CH3COOH一种生成物,原子利用率为100%,A项正确;B项,CH4选择性活化变为①过程中,有1个C-H键发生断裂,B项正确;C项,根据图示,①的总能量高于②的总能量,①→②放出能量,对比①和②,①→②形成C-C键,C项正确;D项,催化剂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不能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D项错误;答案选D。学&科网 点睛:本题考查原子利用率、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准确分析示意图中的信息。注意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催化剂不能改变ΔH、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3. (2018?北京)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不正确 ...的是 A. 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17H35COOH+C2H518OH C17H35COOC2H5+H218O B. 常温时,0.1 mol·L-1氨水的pH=11.1:NH3·H2O+OH? C. 由Na和C1形成离子键的过程:

2010年北京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0年北京高考物理部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3.属于狭义相对论基本假设的是:在不同的惯性系中,( ) A.真空中光速不变 B.时间间隔具有相对性 C.物体的质量不变 D.物体的能量与质量成正比 14.对于红、黄、绿、蓝四种单色光,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在相同介质中,绿光的折射率最大 B.红光的频率最高 C.在相同介质中,蓝光的波长最短 D.黄光光子的能量最小 15.太阳因核聚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同时其质量不断减少。太阳每秒钟辐射出的能量约为4×1026 J ,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太阳每秒钟减少的质量最接近( ) A.1036 kg B.1018 kg C.1013 kg D.109 kg 16.一物体静置在平均密度为 的球形天体表面的赤道上。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若由于天体自转使物体对天体表面压力恰好为零,则天体自转周期为( ) A.ρπG 34 B ρπG 43 C ρπG D ρ πG 3 17.一列横波沿x 轴正向传播,a 、b 、c 、d 为介质中沿波传播方向上四个质点的平衡位置。某时刻的波形如图1所示,此后,若经过T 4 3周期开始计时,则图2描述的是( ) A.a 处质点的振动图象 B.b 处质点的振动图象 C.c 处质点的振动图象 D.d 处质点的振动图象 18.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如图)。设两极板正对面积为S ,极板间的距离为d,静电计指针偏角为θ。实验中,极板所带电荷量不变,若( ) A.保持S 不变,增大d,则θ变大 B.保持S 不变,增大d,则θ变小 C.保持d 不变,减小S,则θ变小 D.保持d 不变,减小S,则θ不变

2014年高考真题——化学(北京卷)

2014·北京卷(化学) 6.[2014·北京卷] 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 和 的是() A.C2H5OH B.HNO3 C.NaOH D.HCl 6.B [解析] 乙醇既没有氧化性也没有腐蚀性,A错误;既有腐蚀性又有氧化性的为硝酸,B正确;氢氧化钠只有腐蚀性,没有氧化性,C错误;氯化氢为气体,一般不用试剂瓶盛装,D错误。

7. [2014·北京卷] 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 ) A .K B .Na C .Fe D .Al 7.D [解析] 钾和钠易形成氧化物,并且氧化物能继续和水、二氧化碳反应,不能保护金属,A 、B 错误;铁易被氧化,表面形成的氧化物疏松,不能形成保护层,C 错误;金属铝能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膜,能够保护内部金属不被继续氧化,D 正确。 8. [2014·北京卷] 下列电池工作时,O 2在正极放电的是( ) A.锌锰电池 B.氢燃料电池 C.铅蓄电池 D.镍镉电池 8.B [解析] 锌锰干电池的正极为二氧化锰得电子,A 错误;燃料电池正极为氧气得电子,B 正确;铅蓄电池正极为二氧化铅得电子,C 错误;镍镉电池的正极为氢氧化镍得电子,D 错误。 9. [2014·北京卷] 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 .测0.1 mol/L 氨水的pH 为11: NH 3·H 2O NH + 4+OH - B .将Na 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 2Na +2H 2O===2NaOH +H 2↑ C .用CuCl 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发光: CuCl 2=====通电 Cu 2++2Cl - D .Al 片溶于NaOH 溶液中,产生气体: 2Al +2OH - +2H 2O===2AlO - 2+3H 2↑ 9.C [解析] 0.1 mol/L 氨水的pH 为11,说明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A 正确;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B 正确;用氯化铜溶液作导电实验,是氯化铜在水溶液中发生了

2014北京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4高考理综北京卷化学部分 6、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和的是() A.C2H5OH B.HNO3C.NaOH D.HCl 7、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 A.K B.Na C.Fe D.Al 8、下列电池工作时,O2在正极放电的是() A.锌锰电池B.氢燃料电池C.铅蓄电池D.镍镉电池 9、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测0.1mol/L氨水的pH为11:NH3·H2O NH4++OH- B.将Na块放入水中,放出气体:2Na+2H2O=2NaOH+H2↑ C.用CuCl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发光:CuCl2Cu2++2Cl- D.Al片溶于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2Al+2OH-+2H2O=2AlO2-+3H2↑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 B.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区分HCOOCH3和HCOOCH2CH3 C.用Na2CO3溶液不能区分CH3COOH和CH3COOCH2CH3 D.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 11、用右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行实验,有②中现象,不能证实①中反应发生的是() ①中实验②中现象 A 铁粉与水蒸气加热肥皂水冒泡 B 加热NH4Cl和Ca(OH)2混合物酚酞溶液变红 C NaHCO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石蜡油在碎瓷片上受热分解Br2的CCl4溶液褪色

12.在一定温度下,10mL0.40mol/L H2O2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定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 t/min 0 2 4 6 8 10 V(O2)/mL 0.0 9.9 17.2 22.4 26.5 29.9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0~6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 2O2)2 .mol/(L·min) 3310- B.6~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2 .mol/(L·min) 3310- C.反应至6min时,c(H2O2)=0.3mol/L D.反应至6min时,H2O2分解了50% 26、NH3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HNO3,如下图所示。 (1)I中,NH3和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II中,2NO(g)+O 2NO2(g)。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NO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P1、 P2)下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 ①比较P1、P2的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___。 ②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平衡常数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 (3)III中,将NO2(g)转化为N2O4(l),再制备浓硝酸。 ①已知:2NO 2(g)N2O4(g)△H1 2NO 2(g)N2O4(l)△H2 下列能量变化示意图中,正确的是(选填字母)_______________。 ②N2O4与O2、H2O化合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4)IV中,电解NO制备NH4NO3,其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为使 电解产物全部转化为NH4NO3,需补充物质A,A是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