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量与函数说课稿课件
变量与函数资料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函数在数学中的应用
01
02
03
代数函数
用于解决代数问题,如求 根、解方程等。
三角函数
用于研究三角形、圆和其 他几何形状的性质。
微积分函数
用于研究函数的极限、连 续性、可导性和积分等概 念。
函数在物理中的应用
力学函数
描述物体运动和力的关系 ,如速度、加速度和位移 等。
热力学函数
描述热现象中的状态和过 程,如温度、压力和熵等 。
二次函数
总结词:判别式
详细描述:判别式 Δ = b^2 - 4ac,用于判断二次函数的根的性质。当 Δ > 0 时 ,函数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当 Δ = 0 时,有两个相等的实根;当 Δ < 0 时, 函数有两个复数根。
三角函数
总结词:周期性
详细描述:三角函数(如正弦、余弦、正切等)具有周期性,这意味着它们的值会重复出现。例如, 正弦函数的周期为 2π。
变量与函数资料课件
目录
• 变量与函数的基本概念 • 常见函数类型及其性质 • 函数的运算与变换 • 函数的实际应用 • 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 • 函数的导数与微分
01
变量与函数的基本概念
变量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变量的定义与分类
详细描述
变量是数学中表示数量或数值的符号,它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值或者一个数 值的集合。根据变量的取值范围,可以将变量分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离散 变量只能取整数值,而连续变量可以取任意实数值。
将两个函数相乘,得到一个新 的函数。
除法运算
将一个函数除以另一个函数, 得到一个新的函数。
函数的复合运算
复合函数的定义
变量与函数-完整版课件

问题2:在上面的4个问题中,是哪一个量随哪一个量的变化而 变化?当一个变量取定一个值时,另一个变量的值是唯一确定 的吗?
问题3:在上面的4个问题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有什么 共同特征?请你再举出一些对应关系具有这种共同特征的例子.
以上四个变化过程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都满足: 对于一个变量取定一个值时,另一个变量就有唯一确定的 值与其对应.
活动六:升华概念
问 我市白天乘坐出租车收费标准如下:乘坐里程不超
题 过3公里,一律收费8元;超过3公里时,超过3公里
探
的部分,每公里加收1.8元;设乘坐出租车的里程为x (公里)(x为整数),相对应的收费为y(元).
究
(1)请分别写出当0<x≤3和x>3时,表示y与x
的关系式,并直接写出当x=2和x=6时对应的y值;
活动四:辨析概念
问
题 问题4:下列曲线中,表示y不是x的函数是( ), 探 怎样改动这条曲线,才能使y是x的函数?
究
y
y
y
O
x
O
x
O
x
O
x
A
B
C
D
选B. 将第一象限或第三象限的曲线去掉等,只要满足“对 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都 能使y是x的函数.
活动五:运用概念
问
问题4:如何确定函数值?
作业布置
1.完成教材第75页练习第2题,习题19.1第1~5题及第10、11题.
2. 下列图形中的曲线不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 )
y
y
y
y
O
x
O
x
O
x
O
x
A
B
《19.1 变量与函数》课件(含习题)

讲授新课
一 函数的相关概念
情景一
想一想,如果你坐 在摩天轮上,随着 时间的变化,你离 开地面的高度是如 何变化的?
下图反映了摩天轮上的一点的高度h (m)与旋转时间t(min) 之间的关系.
(1)根据左图填表:
t/分 0 1 2 3 4 5 … h/米 3 10 37 45 37 11 … (2)对于给定的时间t ,相 应的高度h能确定吗?
方法 区分常量与变量,就是看在某个变化过程中,该 量的值是否可以改变,即是否可以取不同的值.
二 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例3 弹簧的长度与所挂重物有关.如果弹簧原长为10cm, 每1千克重物使弹簧伸长0.5cm,试填下表:
重物的质量 1 2 3 4 5 (kg)
弹簧长度 (cm)
10.5 11
11.5 12 12.5
4x 8 0 x 2
(3) y x 3
x 3 0 x 3
(4) y x 1 1 1 x
x 1且 x 1
x 1 0
1 x 0
即 xx
1 1
... -1 0 1
5.我市白天乘坐出租车收费标准如下:乘坐里程不超过3公 里,一律收费8元;超过3公里时,超过3公里的部分,每公里 加收1.8元;设乘坐出租车的里程为x(公里)(x为整数), 相对应的收费为y(元).
4.收音机上的刻度盘的波长和频率分别是用米(m)和 千赫兹(kHz)为单位标刻的.下面是一些对应的数:
波长l(m) 300 500 600 1000 1500 频率 1000 600 500 300 200 f(khz)
你能发现每一组l,f 的值之间的关系吗?并指出变量与 常量.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说课课件-19.1.1 变量和函数(共16张PPT)

子表示 y ? y的值随x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
y = 10x
八年级 数学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
19.1 变量与函数
19.1.1 变 量
活动二 问题(3) lián yī
你见过水中的涟漪吗?圆形水波慢慢地扩大,在这一过程 中,当圆的半径r 分别为10 cm,20 cm,30 cm 时,圆的面积S 分别为多少?S的值随r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
y= 5-x S = 60t y = 10x S= πr2
活动四:巩固练习
变量:月用水量x吨和月应交水费y元, 常量:自来水价4元/吨。
变量:通话时间t分钟和话费余额w元, 常量:通话费0.2元/分钟和存入话费30元。
变量:半径r和圆周长C 常量:圆周率π及计算公式中的数字2。
变量:第一个抽屉放书量x本和第二个抽屉放书量y本, 常量:书的总数10本。
当r=10cm时,S=400πcm2
当r=30cm时,S=900πcm2
圆面积S= πr2
题目中没有 特别要求时,
要保留π
S的值随r的值变化而变化吗?
八年级 数学
19.1 函数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
19.1.1 变 量
活动二 问题(4)
用10 m 长的绳子围成一个长方形,当长方形的一边长x分
别为 3m,3.5m,4m,4.5m时,它的邻边长y分别为多少?y的值
随x
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 矩形的周长=(长+宽)×2
已知周长,如何去求长或宽呢?
矩形的宽=周长÷2-长
当x=3m时,y=2m 当x=3.5m时,y=1.5m
当x=4m时,y=1m
y= 5-x
活动二:创设情境-----新知探究
问题1:分别指出思考(1)~(4)的变化过程中所涉及的量, 在这些量中哪些量是发生了变化的?哪些量是始终不变的?
变量与函数说课稿(与课件配套)

《变量与函数》说课稿授课教师:虎门外语学校黄耀兵教材: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变量与函数》是新人教版数学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第一节的内容,它是由常量数学转变成变量数学的一个基础概念课,它是整个初中阶段函数知识学习的基础,学生对它的“变化与对应”思想的理解程度将直接影响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学习。
教参建议安排本节分六课时完成,出于考虑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和变化规律反映了函数的特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我将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抽象出常量、变量与函数等概念的学习安排在了同一节中,至于函数自变量的范围及图象安排在了后几节中,其中函数的概念是本节核心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借助简单实例,从两个变量间的特殊对应关系抽象出函数的概念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函数定义中的“唯一对应”二、目标分析根据新课标,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知识现状,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理解常量与变量.能指出具体问题中的常量、变量.②初步理解函数的定义,能判断两个变量是否具有函数关系.(2)能力目标:借助简单实例,引领学生参与变量的发现和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体会从生活实例抽象出数学知识的方法,感知现实世界中变量之间联系的复杂性,数学研究从最简单的情形入手,化繁为简.(3)情感目标:①从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实例引入课题,学生初步感知实际生活蕴藏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感知数学是有用、有趣的学科.②借助简单实例,引领学生参与变量的发现和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发现、创造”数学知识的乐趣.三、教法、学法分析(1)教学方法教法:采用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函数概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领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常量、变量与函数的过程,初步理解抽象的函数概念.(2)学习方法利用导学案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在有针对性的问题中,明确研究方向,进而能够抽象出概念,抓住函数的本质“唯一对应”.(3)课前准备教师:导学案和课件学生:学习用具四、过程分析本节课我的整体教学思路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应用知识,提升能力课堂小结,分层作业评价分析,教学反思图一教案说明:我按以下思路设计本课:以导学案为载体,以观察为起点,以问题为主线,以培养能力为核心;遵照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遵循特殊到一般,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识规律。
19.1.1变量与函数说课稿课件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
说课程序分四个环节: 剖析教材 一:说教材 本节课教材内容概述 本节课的课题计划 说特点 二:说学情:说学校 说地点 说学生
说认知特点 说本课特点 说学习本课的意义 说学科基础
情感态度目标 三:说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过程方法目标 说教学重难点 说导学 四;说教学程序 说教师精讲 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巩固操练 说本课小结升华主题 说布置作业 说板书
1、指出下列问题中的变量和常量: (1)某市的自来水价为4元/t.现要抽取若干户居 民调查水费支出情况,记某户月用水量为xt,月 应交水费为y元. (2)某地手机通话费为0.2元/min.李明在手机话 费卡中存入30元,记此后他的手机通话时间为 tmin,话费卡中的余额为w元. (3)水中涟漪(圆形水波)不断扩大,记它的半 径为r,圆周长为C,圆周率(圆周长与直径的比) 为π. (4)把10本书随意放入两个抽屉(每个抽屉内都 放),第一个抽屉放入x本,第二个抽屉放入y本.
二、说学情 1、说学校 1)说地点; 2)说特点; 2、说学生: 1)说学科特点; 2)说学科能力; 3)说认知特点; 4)说学习本课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学生通过直观感知,能分清实例 中的常量与变量 , 领悟函数概念的意 义,能列举函数的实例,并能写出简 单的函数关系式。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在本节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 创设丰富的现实情境,使学生在丰富的现实情 境中感知变量和函数的存在和意义,体会变量 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和变化规律,真正起好组 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法应以自主探究与合 作交流为主。教法采用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 函数概念的抽象性是常规教学手段无法突出 的,为了扫除学生思维上的障碍,本节充分 发挥多媒体的声、像、动画特征,使抽象的 问题形象化,静态方式的动态化,直观、深 刻地揭示函数概念的本质,突破本节的难点。
变量与函数 PPT课件 14(说课) 华东师大版

概括:
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 如果对于x每 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
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 (independent variable) , y是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 ,此时也称 y 是x的函数 (function) 。
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函数的事例子很多:
创设情境: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常要研究一些数量关系: 例如:小明到商店买练习簿,每本单价2元,
购买的总数x(本)与总金额y(元)的关系式,
可以表示为 y=2x
(其中y随x的变化而变化)
观 察:
· 1、如图是某地一天内的气温变化图
·
看图回答:
(1)这天的6时、10时和14时的气温分别为多少?任意给出这天中的 某一时刻,说出这一时刻的气温.
圆的面积随着半径的增大而增大.如果用r表示 圆的半径,S表示圆的面积。则S与r之间满足下列
关系:S=____________.
圆的面积随着半径的增大而增大
请完成下表:
半径r(cm) 1 面积S(cm2)
1.5 2
2.6 3.2 … …
可以看出:圆的半径越大,它的面积就____
结论:
S=———r—2
4.教材的处理
教育理念 以观察为起点,以问题为主线,
遵照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 则;遵循特殊到一般,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易 到难的认识规律。
教学对策 我用三幅图片和一个问题引入新
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思考教材的四个 问题,归纳总结它们的共同点,引出本节课的概念。
我还补充了例题和练习、课堂检测、拓展延伸, 弥补了课本中只有生硬的概念,化解抽象的概念。
19.1.1 变量与函数 课件(共16张PPT)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当堂检测
指出下列问题中的变量和常量: (1)购买一些铅笔,单价为0.2元/支,记某同学购买铅笔 的数量为x支,应付的总价为y元;关系式为 y=0.2x 。 其中的变量是 x、y ,常量是 0.2 。
例3、根据销售记录,某型号的服装每天的售价x(元/件 )与当日的销售量y(件)的变化关系如下表:
每天的销售价 x(元/件) 200 190 180 170 160 150 140 …
每天的销售量 y(件)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
(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有哪些变量?是哪一个量随 哪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并指出其中的常量. 变量有:服装每天的售价x(元/件)和当日的销售量y(件), 当日的销售量y随服装每天的售价x的变化而变化.
t/h s/km
1 2345 60 120 180 240 300
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行驶的 速度 60km/h 是固
定不变的,行驶的 路程s和时间t
是不断变化的.
路程s 着 时间t 的变化而变化.
试用含t的式子表示s 是__s_=6_0_t____
探究 (2)电影票售价为10元/张,第一场售出150张票,第二场售出205 张票,第三场售出310张票,三场电影的票房收入各多少元?设一场 电影售出x张票,票房收入y元. y的值随x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
x
a
图1
图2
瓶子或罐头盒等物体常如下图那样堆放,试确定瓶子总数 y与层数x之间的关系式.
x1 2 3 …
x
y 1 1+2 1+2+3 … 1+2+3+ …+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动态显现,化难为易
教学活动中有声、有色、有动感的画面,不 仅扣开学生思维之门,也打开他们的心灵之 窗,使他们在欣赏、享受中,在美的熏陶中 主动的、轻松愉快的获得新知。
(4)例子展现,多方渗透
为了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通俗易懂,本节 列举了生活中的例子和其他学科中的例子,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加强学科间的渗透, 知识间的联系,也增强学生学数学的意识。
(2)引导学生体会函数思想,发展学生 的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1)学生经历对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探索, 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学会合作学习,在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在探索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良好 的自信
练八数年学一级练:
第十二章 数
函
指出下列关系式中的变量与常量:
(1) y = 5x -6 (3) y= 4X2+5x-7
6 (2) y= x
(4) S = Лr2
解:(1)5和-6是常量,x和y是变量。 (2)6是常量,x、y是变量。 (3)4、5、-7是常量,x、y是变量。 (4)兀是常量,s、r是变量。
(2)进一步加深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 密切联系以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 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 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三、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通过列举 生活实例,逐步形成变量与常量、自变 量与函数的概念来突出重点。
难点 对函数概念的深刻理解和灵活应用。 突破难点的关键是通过生活实例帮助学 生从一个变化过程、两个变量、一种对 应关系三个方面来认识和理解函数的概 念,应用函数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x
y 1 1+2 1+2+3
瓶子总数y与层数x
之间的关系式:
… 1+2+3+ …+x
y 1 x(x 1) 2
布置作业:
课本71页练习(1)(2)(3) (4)
五、教学设计说明:
我按以下思路设计本课: 以观察为起点,以问题为主线,以培养能力为核心;遵照教师
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遵循特殊到一般, 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识规律。教学过程突出以 下构想:
(2)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中数量之间 相互依存关系的探索,学会用函数思 想去描述、研究其变化规律,初步理 解对应的思想,逐步学会运用函数的 观点观察、分析问题。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 标: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实践与探索,让学生参与变 量的发现和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强 化数学的应用与建模意识。
点金帚(归纳小结) 快乐套餐(巩固练习)
(二)教学程序及设计意图
欣赏运动变化的画面。
如何从数学的角度来刻画 这些运动变化呢?
变量与函数(课题)
万物皆变 行星在宇宙中的位置随时间而变化
气温随海拔而变化
汽车行驶里程随行驶时间而变化
为了更深刻地认识千变万化的世界,
在这一章里,我们将学习有关一种量随 另一种量变化的知识,共同见证事物变 化的规律.
谢谢大家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变量、常量; 2.学会用含一个变量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变量.
过程与方法
理解变量与函数的概念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事物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辨证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变量与常量.
难点
对变量的判断.
认真阅读课本第71页的内 容,完成下面练习并体验知
识点的形成过程. 知识点一 变量与常量
r
s
研读课文 探究四:
4、用10 m长的绳子围一个矩形. 当矩形的一边长x分别为3 m, 3.5 m,4 m,4.5 m时,它的 邻边长y分别为多少?y的值随x 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 。
研读课文 思考:
上面的问题,你能说出哪些量 的数值是变化的?哪些量的数 值是始终不变的?
归纳 以上问题反映了不同事 物的变化过程.在这些过程中, 我们_______________是变量, 数值始终不变的量是______.
1、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发生 变化的量为______,数值始终不变的量是 _____.
• 1、计划购买50元的乒乓球,所能购买的总数
• n(个)与单价 a(元)的关系式为 n= 50/a
• 其中的变量是 n、a
,常量是 50
• 2、某位教师为学生购买数学辅导书,书的单价是4元,
• 则总金额y(元)与学生数n(个)的关系式是 y=4n
八年级 数学
第十九章 一次函,行驶里程为 s 千米,行驶时间为 t 小时,填下面的表:
(1)请同学们根据题意填写下表: (2)在以上这个过程中,变化的 量是_____,不变化的量是______. (3)试用含t的式子表示s是 _______.
60 120
180
240
300
研读课文
探究二: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
2、每张电影票的售价为10元,如果第一场 售出150张票,第二场售出205张票,第三场 售阿出310 张票, (1)第一场电影的票房收入 1_5_0_0__元;
第二场电影的票房收入 _2_0_5_0_元; 第三场电影的票房收入 _31_0_0__元. (2) 在以上这个过程中,变化的量是 __售__出__票_数__x_,_;房收入y ,不变化的量是 __票_价__1_0_元__/张__. (3) 设一场电影售出票x张,票房收入为y 元,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y?
说导学
四;说教学程序 说教师精讲
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巩固操练
说本课小结升华主题
说布置作业
说板书
一、主要内容: 由实例引入函数的基本概念,根据
实际情境列出函数关系式,结合实例了解 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地位与作用:函数是数学中最重要的基本 概念之一,它揭示了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 之间相互依存和变化的实质,是刻画和研 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模型。在这里, 学生第一次接触变量的概念,它是函数学 习的入门,也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在本节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 创设丰富的现实情境,使学生在丰富的现实情 境中感知变量和函数的存在和意义,体会变量 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和变化规律,真正起好组 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法应以自主探究与合 作交流为主。教法采用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
义务教育教科书( RJ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
19.1.1 变量与函数(1)
说课程序分四个环节:
剖析教材
一:说教材 本节课教材内容概述
本节课的课题计划
说特点
说认知特点
二:说学情:说学校
说本课特点
说地点 说学生 说学习本课的意义
说学科基础
情感态度目标
三:说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过程方法目标
说教学重难点
。其中的变量是 y、n 。常量是 4
。
3、如图1正方形的周长c与边长x的关系 式为 C= 4x 变量是: c、v ,
常量是: 4 ; 4、如图2正方体的棱长为a,表面积S= 6a2 ,
体积V= a3 .
x
a
图1
图2
5.瓶子或罐头盒等物体常如下图那样
堆放,试确定瓶子总数y与层数x之间的关
系式.
x12 3 …
函数概念的抽象性是常规教学手段无法突出 的,为了扫除学生思维上的障碍,本节充分 发挥多媒体的声、像、动画特征,使抽象的 问题形象化,静态方式的动态化,直观、深 刻地揭示函数概念的本质,突破本节的难点。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流程
情境引入(引出课题)
研读课文(形成概念)
沉思阁(课后拓展 ) 练一练(理解应用)
y=10x
(4) y的值随x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
研读课文 八年级 数学
第探十究九章三:一次 函数 ?
3、你见过水中涟漪吗?圆形水波 10cm
慢慢地扩大.在这一过程中,当圆的
半径分别为10 cm,20 cm,30 cm时 ,圆的面积s分别为多少?s的值随r 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
10c ? m2
20cm
二、说学情 1、说学校 1)说地点; 2)说特点; 2、说学生: 1)说学科特点; 2)说学科能力; 3)说认知特点; 4)说学习本课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通过直观感知,能分清实例 中的常量与变量,领悟函数概念的意 义,能列举函数的实例,并能写出简 单的函数关系式。
练一练:
1、指出下列问题中的变量和常量: (1)某市的自来水价为4元/t.现要抽取若干户居 民调查水费支出情况,记某户月用水量为xt,月 应交水费为y元. (2)某地手机通话费为0.2元/min.李明在手机话 费卡中存入30元,记此后他的手机通话时间为 tmin,话费卡中的余额为w元. (3)水中涟漪(圆形水波)不断扩大,记它的半 径为r,圆周长为C,圆周率(圆周长与直径的比) 为π. (4)把10本书随意放入两个抽屉(每个抽屉内都 放),第一个抽屉放入x本,第二个抽屉放入y本.
(1)创设情景,引人入胜
首先让学生欣赏运动变化的画面,激发学 生的求知欲望,为新课的开展创设良好的教 学氛围,同时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 活,审视世界的良好习惯。
(2)过程凸现,紧扣重点
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是本节的重点,所以 本节课突出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首先列举 生活中熟悉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分析、归纳,然后提出注意问题,帮助学生 把握概念的本质特征,并引导学生运用概念 及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