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书扇
《王羲之题扇》阅读答案

《王羲之题扇》阅读答案《王羲之题扇》阅读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16分)王羲之尝诣门生家,见棐几①滑净,因书之,真草②相半。
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
又尝在蕺山③见一老姥④,持六角竹扇卖之。
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
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⑤书,以求百钱邪。
”姥如其言,人竞买之。
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
其书为世所重⑥,皆此类也。
(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注释]①棐(fēi)几:用榧木做的几案。
棐,通“榧”,木名。
②真草:楷书、草书。
③蕺(jí)山:山名,在今浙江绍兴。
④老姥(mǔ):老年妇女。
⑤王右军:指王羲之。
⑥重:看重,推崇。
7.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每句标一处。
(2分)(1)持六角竹扇卖之(2)人竞买之8.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1)王羲之尝诣门生家()(2)羲之书其扇()(3)姥初有愠色()(4)皆此类也()9.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6分)(1)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
(2)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
10.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羲之的书法“为世所重”?请简要概括。
(4分)参考答案:7.⑴持六角竹扇/卖之⑵人/竞买之(每句1分)8.⑴到……去⑵写⑶恼怒,生气⑷像(每个词解1分)9.句子翻译:⑴(这些字)后来被这个弟子的父亲误刮去了,这个下人连着懊恼了好几天。
(3分)⑵(你)只要说这是王右军书写的,用(它)(可以)卖一百钱。
(3分)10.王羲之写在棐几上的字被门生之父误刮去之后,“门生惊懊者累日”;在老姥卖的扇子上题字后,“姥如其言”,因此“人竞买之”。
(4分,每一点2分。
)。
文言文翻译世说新语德行

德行,盖人生之根本,道德之所在也。
君子以德行为先,故能成就大业,传颂后世。
德行之道,广博而深远,非一日之功,亦非一人之力。
今录《世说新语》中有关德行之篇章,以飨读者。
一、孔融让梨昔孔融幼时,与诸兄共食梨。
融取大梨,诸兄争小梨。
融曰:“吾虽小,当让长兄;吾虽长,当让幼弟。
愿诸兄让吾食大梨。
”众皆叹服,遂以大梨奉融。
此事虽小,然可见融之谦让美德。
二、管宁割席管宁与华歆同游,见地上有金,宁视而不见;歆拾之,宁遂割席而去。
宁曰:“金虽重,非吾志也。
”歆闻而愧悔,遂弃金而归宁。
宁以德行为重,不慕富贵,可见其高尚品格。
三、谢安让位谢安为相,一日朝会,众人皆称颂其德。
安曰:“吾非无德,然吾德不如陶渊明。
吾欲让位,使渊明为相。
”众人皆劝阻,安曰:“吾志已决,不可夺也。
”遂让位渊明。
安之德行,足以垂范后世。
四、王羲之书扇王羲之尝为扇书,书成,有人欲以千金买之。
羲之曰:“吾书虽佳,然不如吾德。
吾德如斯,岂止千金!”遂以扇赠人。
羲之之德行,足以令人敬佩。
五、陶渊明归隐陶渊明因官场腐败,遂辞官归隐。
归隐后,躬耕自食,与世无争。
一日,有客至,见渊明衣衫褴褛,问其贫富。
渊明笑曰:“吾贫也,然吾心富足。
”渊明之德行,足以教化世人。
六、李白赠友李白与友人相逢,相谈甚欢。
李白赠友一诗,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此诗表达了李白对友情的珍视,亦体现了其高尚的德行。
七、白居易赠诗白居易为官,清廉自守。
一日,有客求诗,白居易遂作诗一首,曰:“吾官清廉,不取民脂民膏。
愿君见之,勿以我为贪。
”此诗表达了白居易的清廉德行,令人敬佩。
总之,《世说新语》中的德行篇章,皆以小事见大德,令人感慨万千。
吾辈当以此为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传承中华民族之优良传统。
《王羲之书六角扇》阅读答案及译文

《王羲之书六角扇》阅读答案及译文《王羲之书六角扇》阅读答案及译文王羲之书六角扇【原文】王羲之,东晋之大书法家也。
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扇卖之。
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
姥初有愠色。
羲之因谓姥曰:“但言王右军书,以求百钱耳。
”姥如其言,人竞买之。
他日,姥复见羲之,羲之笑而不答。
(选自《晋书王羲之传》)【解释】①蕺(jì):古地名,今浙江绍兴市②王右军:即王羲之,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故又名王右军。
③书:写字④竞:争着⑤耳:罢了【译文】王羲之是东晋的一位大书法家。
曾经在蕺山看见一个老妇人,拿着六角竹扇在卖。
王羲之在她卖的扇子上题字,每把各写五个字,老妇人起初有点生气。
于是王羲之就对老妇人说:“你只要说是王右军写的,凭此就可以卖到一百钱了。
”于是老妇人按照他的`话做了,(果真)人人都争着买扇子。
过了几天,老妇人又拿着扇子来找王羲之,王羲之笑着没有回答。
【阅读训练】1、解释:(1)姥:;(2)愠:;(3)因:;(4)但:;(5)以:;(6)他日:2、翻译:(1)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2)姥如其言,人竞买之:3、从“羲之笑而不答”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参考答案1、解释:(1)老妇人;(2)生气,恼怒;(3)就,于是;(4)只,只要;(5)用来;(6)过了几天2、翻译:(1)王羲之在她卖的扇子上题字,每把各写五个字。
(2)于是老妇人按照他的话做了,(果真)人人都争着买扇子。
3、从“羲之笑而不答”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是一个既善良,又坚持原则的人。
王羲之书六角扇

王羲之书六角扇近日,偶得一王羲之书六角扇。
细品味其笔力刚劲、遒美健秀的字迹,顿生无限感慨。
大凡读书爱好者都知道,宋代著名的四大书法家是: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
可是你可曾听说过另一位大书法家,而且他的书法造诣也与以上四人不相上下呢?他就是王羲之。
扇面内容为:“羲之顿首”。
即王羲之向谢安行弟子礼。
由此看来,这把六角扇是王羲之写给一个叫谢安的人的。
从这里我们也可看出,当时社会风气十分淳朴。
这个“谢”字是“尚”的通假字,这个通假字反映了当时人们崇尚节俭,注重德操的美德。
王羲之的楷书、行书、草书和隶书被后世尊为“书圣”。
在《晋书·王羲之传》里记载:王羲之小的时候学习书法的情况。
王羲之5岁开始练习书法, 7岁时经常到道观里跟随道士学习书法。
从8岁起,有书法名师指点。
27岁时已十分有名。
王羲之对汉朝张芝、东晋王氏父子、唐朝的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褚遂良等都深入研究。
并将精心领悟到的用笔方法及精神传授给子孙们,形成了独特的门派——王氏书派。
王羲之创立了“永字八法”。
他善于在楷书中融入草书笔意,写出的字体格外精美,使王字具有遒媚、秀美的风姿。
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是王羲之在绍兴兰渚山下的一次诗酒集会上,即兴写下的。
那一年,他41岁,担任会稽内史。
据《晋书·王羲之传》记载,在绍兴永和九年,也就是公元353年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邀请谢安等一些文人雅士到兰渚山下的“修契”之所,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曲水流觞”的盛会。
此次聚会的主要目的,是喝酒助兴。
这件事很快在京城传开,人们纷纷前去观赏,以求诗兴,这便形成了一种风气。
那么王羲之为什么要把《兰亭序》写在一把普通的扇子上呢?这件事至今仍是一个谜。
王羲之(303— 361),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出身于官宦世家。
自幼聪慧过人,喜欢书法,曾拜师卫夫人和书法大师张芝学习书法,后在母亲的指导下,练习书法,不仅学会了书法的基本要领,还熟练地掌握了书法的技巧。
羲之书扇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羲之书扇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羲之书扇文言文原文如下:
王羲之,东晋之大书法家也。
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扇卖之。
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
姥初有愠色。
羲之因谓姥曰:”但言王右军书,以求百钱耳。
”姥如其言,人竞买之。
他日,姥复见羲之,求其书之。
羲之笑而不答。
羲之书扇文言文翻译如下:
王羲之是东晋的一位大书法家。
他曾经在蕺山看见一位老妇人,拿着六角扇在贩卖。
王羲之在她卖的扇子上题字,每把扇子上各写了五个字。
老妇人起初有点生气。
王羲之于是对老妇人说:”你只要说是王右军写的,凭此就可以卖到一百钱。
”老妇人按照他的话做了,果真人人都争着买扇子。
过了几天,老妇人又遇到王羲之,请求王羲之在扇子上写字。
王羲之笑着不说话。
羲之书扇文言文注释如下:
尝:曾经。
蕺(jí)山:在今浙江绍兴。
老姥:老妇人。
愠(yùn):恼怒,生气。
但:只要。
王右军:即王羲之,因其曾任东晋右军将军而得名。
以:用,凭借。
竞:争着。
王羲之题扇的故事

王羲之题扇的故事说到王羲之,那可是书法界的大腕儿,他的字儿,那叫一个绝。
不过,今天我要讲的,是关于他题扇的故事,这事儿可真是有趣极了。
话说有一天,王羲之在街上溜达,天气热得跟火炉似的,他手里拿着一把扇子,一边扇风一边欣赏着街上的热闹。
突然,他看到前面有个卖扇子的老奶奶,那扇子上的字儿写得那叫一个惨不忍睹,简直就跟我家猫抓的一样。
王羲之心想:“这扇子要是让我来写,那得多好看啊!”于是,他走上前去,对老奶奶说:“奶奶,您这扇子上的字儿写得可不怎么样啊,要不我来帮您写几个字?”老奶奶一看是王羲之,眼睛都亮了,连忙说:“好啊好啊,您是大书法家,能请您写字,那是我的福气。
”王羲之拿起笔,刷刷刷,几下子就把扇子写得龙飞凤舞,那字儿,简直就跟活了一样。
老奶奶看着扇子,笑得合不拢嘴:“这扇子,我得卖多少钱啊?”王羲之笑着说:“您随便卖,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果不其然,这扇子一拿出来,就被抢购一空,大家都抢着要王羲之的字。
老奶奶乐得合不拢嘴,直夸王羲之是个好人。
这事儿很快就传开了,大家都说王羲之不仅字写得好,人也好。
我听了这故事,心里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你想啊,一个书法大家,愿意放下身段,去帮助一个卖扇子的老奶奶,这得多有爱心啊。
我有个朋友,听了这故事,还特意跑去买了一把扇子,说要模仿王羲之,也去街上给人家题扇。
结果,他的字儿写得那叫一个惨,人家一看,直接就拒绝了。
他回来跟我说:“小明,我这字儿,跟王羲之比起来,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啊。
”我笑着说:“你这字儿,别说天壤之别了,简直就是天壤之别的平方。
不过,你这精神可嘉,至少你敢去尝试。
”这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一个小小的善举,就能给别人带来很大的帮助。
而且,有才华的人,更应该用自己的才华去帮助别人,这样,世界才会变得更美好。
王羲之题扇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关于书法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善良和爱心的故事。
每次想到这个故事,我都觉得心里暖暖的,也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像王羲之那样,有才华,又有爱心的人。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王羲之书六角扇完整版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王羲之书六角扇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王羲之书六角扇【原文】王羲之,东晋之大书法家也。
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扇卖之。
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
姥初有愠色。
羲之因谓姥曰:“但言王右军书,以求百钱耳。
”姥如其言,人竞买之。
他日,姥复见羲之,羲之笑而不答。
(选自《晋书王羲之传》)【解释】①蕺(jì):古地名,今浙江绍兴市?②王右军:即王羲之,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故又名王右军。
③书:写字④竞:争着⑤耳:罢了【译文】王羲之是东晋的一位大书法家。
曾经在蕺山看见一个老妇人,拿着六角竹扇在卖。
王羲之在她卖的扇子上题字,每把各写五个字,老妇人起初有点生气。
于是王羲之就对老妇人说:“你只要说是王右军写的,凭此就可以卖到一百钱了。
”于是老妇人按照他的话做了,(果真)人人都争着买扇子。
过了几天,老妇人又拿着扇子来找王羲之,王羲之笑着没有回答。
【阅读训练】1、解释:(1)姥:;(2)愠:;(3)因:;(4)但:;(5)以:;(6)他日:2、翻译:(1)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2)姥如其言,人竞买之:3、从“羲之笑而不答”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参考答案1、解释:(1)老妇人;(2)生气,恼怒;(3)就,于是;(4)只,只要;(5)用来;(6)过了几天2、翻译:(1)王羲之在她卖的扇子上题字,每把各写五个字。
(2)于是老妇人按照他的话做了,(果真)人人都争着买扇子。
3、从“羲之笑而不答”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是一个既善良,又坚持原则的人。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 王羲之书六角扇

王羲之书六角扇
【原文】
王羲之,东晋之大书法家也。
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扇卖之。
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
姥初有愠色。
羲之因谓姥曰:“但言王右军书,以求百钱耳。
”姥如其言,人竞买之。
他日,姥复见羲之,羲之笑而不答。
(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解释】
①蕺(jì):古地名,今浙江绍兴市
②王右军:即王羲之,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故又名王右军。
③书:写字
④竞:争着
⑤耳:罢了
【译文】
王羲之是东晋的一位大书法家。
曾经在蕺山看见一个老妇人,拿着六角竹扇在卖。
王羲之在她卖的扇子上题字,每把各写五个字,老妇人起初有点生气。
于是王羲之就对老妇人说:“你只要说是王右军写的,凭此就可以卖到一百钱了。
”于是老妇人按照他的话做了,(果真)人人都争着买扇子。
过了几天,老妇人又拿着扇子来找王羲之,王羲之笑着没有回答。
【阅读训练】
1、解释:(1)姥:;(2)愠:;(3)因:;(4)但:;(5)以:;(6)他日:
2、翻译:(1)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
(2)姥如其言,人竞买之:
3、从“羲之笑而不答”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
1、解释:(1)老妇人;(2)生气,恼怒;(3)就,于是;(4)只,只要;(5)用来;(6)过了几天
2、翻译:(1)王羲之在她卖的扇子上题字,每把各写五个字。
(2)于是老妇人按照他的话做了,(果真)人人都争着买扇子。
3、从“羲之笑而不答”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是一个既善良,又坚持原则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羲之雅好服食养 性,不乐在京师,初 渡浙江,便有终焉之 志。会稽有佳山水, 名士多居之,谢安未 仕时亦居焉。孙绰、 李充、许询、支遁等 皆以文义冠世,并筑 室东土,与羲之同好。 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 山阴之兰亭,羲之自 为之序以申其志……
王羲之平常喜欢服丹食药,涵养性情,不喜欢在京城,刚到浙江,便 有终老于此的志向。会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名士荟萃。谢安未做官时 就住在这里。还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人,皆以文章盖世,他们都 在这里建有住宅,与王羲之情投意合。王羲之曾和一样好友在会稽山阴的
1.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 有终焉之志。 2.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二、文中哪些事例可以说明王羲之是一个“率性 而为”的人?请结合文中事例略作分析。
与王羲之相关的典故至 少有五个。此篇文章中出现 了一个。除此之外,你还知 道哪几个呢鹅 东床快婿 巧补春联
从子:祖兄弟或从父兄弟的儿子称之为从子 讷:不善于讲话,说话迟钝 谒 :拜见,拜访 炙:烤熟的肉 啖(噉):吃或给别人吃
古今异义
雅:古:十分,很 今:高尚,美好 乐:古:喜欢 今:一种情绪 若:古:像…一样 今:如果,假如,像 书:古:书写,记载 今:书籍,装订成册
骨鲠:骨头卡在咽喉/正直刚强。
若:像„一样 雅:十分,很
……尝诣门生家,见棐(fěi通“榧”,树名)几滑 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 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 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 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 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 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 “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羲之书初不 胜庾翼郗愔,及其暮年方妙。尝以章草答庾亮,而翼深叹伏,因与羲之书 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 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作品欣赏。
End.。
Then,期待下次再见。
王羲之, 字逸少,是司徒王导从弟的儿子。祖 父王正,是 尚书郎。父亲王旷,是淮南太守。元帝 渡江的事,是由王旷第一个倡议的。王羲之小的时候 不善于说话,人们并不认为他奇特。他十三岁的时候, 曾经去拜见周顗,周顗看了他以后就觉得他与众不同。 当时人们把烤熟的牛心肉作为最高贵的食物,在座的 客 人还没有吃,周顗就先割了一块牛心肉 给王 羲之 吃,于是才让人们知道了他的名字。长大后, 他很善于辩论,并且以性情耿直而著称。他特别擅长 书法,是古今以来的第一人。人们称赞他的书法笔势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王 羲 之 书 扇
授 课 : 简
《晋书》一百三十 卷,包括帝纪十卷,志 二十卷,列传七十卷, 载记三十卷,记载了从 司马懿开始到晋恭帝元 熙二年为止,包括西晋 和东晋的历史,并用 “载记”的形式兼述了 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 编者共二十一人。
《晋书》基本概况
王羲之
字逸少,会稽山阴人(今浙江绍兴),卒於会 稽金庭。父王旷,历官淮南丹阳太守、会稽内 史。伯父王导,历事元帝、明帝、成帝三朝, 出将入相,官至太傅。羲之幼时不善于言辞, 长大后却辩才出众,且性格耿直,享有美誉。 晋大尉郗鉴选中他为女婿,“袒腹东床”的典 故就出于王羲之(见《世说新语· 雅量》)。朝 廷公卿着重王羲之的才器,屡屡召举为官,他 都辞谢。后为征西将军瘐亮参军,累迁长史, 进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官至右军将军、会稽 内史。世称“王右军”、“王会稽”。后与太 原王述不和,称病去职,归隐会稽,自适而终。
王羲之每每自我评价说:“我的书法如与钟繇相 比,可以说不相上下;和张芝的草书相比,也如 同大雁排行。”他曾经写信给人说:“张芝面临 水池练习书法,竟然将池水都染成一片黑色,如 果天下人象他那样沉迷于书法,也不一定比他 差。”王羲之的书法最初比不上庾翼、郗愔,到 了晚年他的书法才精妙无比。他曾经以章草的书 体给庾亮写回信,庾亮的弟弟庾翼看到之后深为 叹服,因此给王羲之写信说:“我过去曾收藏张 伯英的十幅章草书法作品,战乱时南渡长江情况 狼狈结果全部丢失,经常感叹精妙的真迹永远也 见不到了。忽然观赏到足下回答家兄的书信,焕 发出来的光彩有如神灵的光辉,顿时让我感觉到 过去张氏的作品风貌又在眼前。”
重 点 字 词
仕:做官,从政
棐几:用棐木做的几桌。
郗昙 郗愔
王览 王正 王旷 王廙 郗璇
妻夫 从子,堂伯
郗鉴 周顗 庾亮 庾翼
兄弟 曾 祖
王祥 王雄 王浑 王戎 王乂 王澄 王衍
王裁 王导 王敦 从王含 兄
弟
王羲之 王献之
友 人
谢安,孙绰,李充,许 询,支遁等。(郗愔)
人物大概关系
思考探究
一。翻译下面两句话
谒yè 周顗yǐ 啖/噉dàn 赡shàn 骨鲠gěng 乐lè 诣yì 棐几fěi jǐ 蕺山jí 老姥mǔ 钟繇yóu 庾翼yǔyì 郗愔xīyīn
颠狈diānbèi
讷nà/nè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祖正,尚 书郎。父旷,淮南太守。元帝之过江也,旷首创 其议。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尝谒 周顗,顗察而异之。时重牛心炙,坐客未啖,顗 先割啖羲之,于是始知名。及长,辩赡,以骨鲠 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 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还有一次,他到学生家去,看见人家的 篚木矮桌洁净光滑,就在上面写起字来, 一半楷书,一半草体。后来那位学生的 父亲无意中把这些字给刮去了,他的学 生懊悔了好几天。又有一次王羲之在蕺 山碰见一位老妇,手持六角形竹扇在叫 卖。他在竹扇上书写,每把扇子上写五 个字。老妇起初脸上露出不高兴的神色, 王羲之就对她说:“你只要说字是王右 军写的,就能卖一百铜钱啊。”老妇按 照他的话去做,人们竞相购买。后来, 老妇又拿了一些竹扇来,王羲之只是微 笑而不肯再书写了。他的书法在当时就 很被世人看重,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