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历模板汇总
中医门诊病历模板

范例一主诉:咳嗽3天。
病史:患者3天前淋雨后,渐咳嗽,恶寒,头重,口淡不欲食,大便不爽,小便调。
舌淡红苔白腻,脉浮紧。
诊断:咳嗽(风寒夹湿)治则:疏风散寒化湿止咳方:杏苏散加减药:苏叶10 防风10 杏仁10 桔梗10 藿香10 苍术10 厚朴10 甘草10大火3碗水煎15分钟分3次温服范例二姓名王福周性别男年龄43岁1991-1-3 上腹部隐痛1年,伴头昏、黑便1次。
患者自去年初发现上腹部无规律性隐痛,无暧气、泛酸,无恶心、呕吐,腹痛与饮食无明显关系。
半年后腹痛逐渐加重,且转有规律性,常在饭后2~3小时发生,不放射,偶有暧气、泛酸。
腹部喜暖喜按,得食则安,每次持续约15~20分钟,服制酸剂后症状缓解。
今晨突感神疲乏力,头晕,四肢不温,心悸汗出,解黑色糊状大便约150g,即来院求诊。
脉细数,舌质偏淡,舌苔薄白。
体检神志清楚,血压18/11kPa(135/82mmHg),心,肺无异常,腹软,无压痛,肝肋下1cm,脾未触及,无压痛。
检验血红蛋白88g/L,粪隐血试验+++。
辨证分析患者腹痛病史年余,喜暖喜按,得食则安,目前神疲乏力,心悸汗出,四肢不温,脉细数,舌质偏淡,舌苔薄白。
素有脾胃虚寒,病久脉络受损,气病及血,阳络伤则血上溢,阴络伤则血下溢,上下交损,营血亏耗,则头晕目眩,心悸汗出。
处理:1.测血压、脉搏1/4h2.根据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原则,先拟化瘀通络,活血止血:①云南白药0.5 qid 白芨粉6g bid② 3.5%葡萄糖盐水500ml静脉滴入,立即③ 10%葡萄糖液500ml+雷尼替丁0.15g,静脉滴入安络血注射液10mg肌注,bid4.待床入院初步诊断1. 胃脘痛(脾胃虚寒,瘀血阻络)眩晕(气血两亏)2.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失血性贫血范例三陈××男,14岁。
某日放牧中,突然发热恶寒、呕吐、头痛欲裂,项背强急、身体疼痛。
经小儿科治疗2~3日,症状反剧,乃转内科,二日内昏厥数次,以至大渴引饮、谵言妄语、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
中医病程记录模板

肢不肿。
神经系统:浅昏迷,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mm,对光反射迟钝,左侧
肢
体疼痛刺激有屈曲逃避反应,右上肢肌力I级,右下肢肌力Ⅱ级,肌张力略高,
双Babinski's(+),脑膜刺激征(-)。
舌质暗红,苔白腻略干,脉滑数,促。
5.辅助检查:CT:急诊报告脑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
EKG:快速房颤。
动脉血气分析:pH7.31 PC0₂56mmHg,余正常。
首次病程记录
2005年11月25日9:00AM
患者xxx,男,65岁,主因“神志不清3个半小时”于2005年11月25
日9:00由急诊科以“中风、急性脑血管疾病”收入院。
一、病例特点与诊断依据
1.老年男性,急性起病。
2.主要临床表现:于进食早餐时,突然排倒在地,呼之不应,呕吐,非喷射样,
呕吐物为胃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物,呼吸急促,时有躁动,右侧肢体瘫痪。
3.既往20年高血压病史,最高达210/100mmHg,规律服用科素亚治疗,血压
控制稳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史15年余,心房颤动病史5年,偶发
心绞痛,服用鲁南欣康、心血宁等,病情稳定,心率在60~80次/分钟之间。
否
认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
4.体格检查:血压170/80mmHg,呼吸急促,鼾声,两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中医门诊病历模板

中医门诊病历模板
【基本信息】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业:
电话:
【主诉】
(患者自述):
(患者主诉的时间、部位、性质、有无引起原因、有无加重/缓解因素)
【现病史】
(如有多项症状,分次记录)
时间:
病程:
起病原因:
症状及程度:
治疗方法及效果:
现状:
【既往病史】
(成年前、现患、手术、外伤、输血、疾病家族与本人关系等,包括传染病、内科疾病、外科疾病等)
【婚育史】
(婚姻状态、婚龄、生育情况、经期情况,如有多次婚育与不
规则经历分别记录)
【个人史】
(包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卫生情况、职业暴露史、起居规
律等)
【月经史】
(初潮年龄、月经周期、经量、经色、是否痛经、是否绝经、
绝经前后月经状态等)
【体格检查】
(面色、身高、体重、体型、行走姿势、运动功能检查、测量
血压等)
【舌诊】
(舌质:淡红、深红、暗红、青紫,舌苔:白腻、黄腻、白润、薄白、无苔等)
【脉诊】
(脉象:浮、沉、弦、涩、缓、数、迟等)【辅助检查】
(如有必要,包括尿、血、B超等检查结果)【初步诊断】
(根据患者病情和检查报告给出初步诊断)【治疗方案】
(包括中药处方等)
【随访与评估】
(包括复诊时间、治疗效果、注意事项等)。
中医完整病历模板

中医完整病历模板时间姓名医范文工作单位职别上海彭浦机器厂炊事员性别男住址上海市中山中1316号年龄52岁入院日期2010-1-4 婚否已婚病史采取日期2010-1-4 籍贯江苏建湖县病史记录日期2010-1-4 民族汉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主诉上腹部隐痛1年,伴头昏,黑便2次姓名医范文工作单位职别上海彭浦机器厂炊事员性别男住址上海市中山中1316号年龄52岁入院日期2010-1-4婚否已婚病史采取日期2010-1-4籍贯江苏建湖县病史记录日期2010-1-4民族汉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主诉上腹部隐痛1年,伴头昏,黑便2次现病史患者于2009年初起发现上腹部无规律性隐痛,不暖气、泛酸,无恶心、呕吐、与饮食无明显关系。
半年后病情逐渐加重,上腹部隐痛从无规律性发展为有规律性,一般在饭后2~3小时发生,无放射性痛,偶有暖气、反酸、未发现呕吐、黑便、腹部喜暖喜按,得食则安。
每次疼痛持续约15~20分钟。
服硫糖铝、胃铋镁、胃舒平等药后症状可以缓解。
自得疼痛规律性后,自己每天在发病前一小时服药,可以避免发病或减轻症状。
今年元月3日上午无显诱因突感神经疲乏力,下午一时感腹况且烧灼感,3时左右进热麦乳精300ml。
继而出现精神萎软。
四肢乏力,解黑色糊状大便约150g,20分钟后感心悸、出汗、四肢不温、即送本院急诊。
当时神志清楚,血压正常,大便隐血试验+++,血红蛋白88g/L。
给补液、止血等治疗,4日清晨又解柏油样糊状便一次,约200g。
头昏如房转屋倒,视物模糊、两腿乏力,以“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收治。
过去史平素健康,幼年时有无患过“麻疹”不详,否认脓血便及其他急慢性传染病史。
预防接种不清楚。
系统回顾五官器:牙4|曾因“龋病”经常疼痛,于10余年前拨除,余无特殊。
呼吸:无长期咳嗽、咯痰、咯血、胸痛史。
循环系:无心悸、气短、气急、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诼下肢浮肿史。
消化系:1989年因大便表面有鲜血,诊断“肛裂”出血,已愈。
无慢性腹泻史,无黄疸史。
中医病历首程书写范文

中医病历首程书写范文# 中医病历首程。
一、一般情况。
患者姓名:[患者姓名],性别:[性别],年龄:[X]岁,民族:[民族],职业:[职业],婚姻状况:[婚姻状态],籍贯:[籍贯],现住址:[详细住址],联系电话:[电话号码]。
二、主诉。
[患者主要诉说的症状和持续时间,例如]“头痛反复发作3天,加重1天。
”这头疼啊,就像有个小锤子在脑袋里时不时敲几下,这3天来就没个消停的时候,今天更是变本加厉了。
三、现病史。
患者3天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头痛,刚开始的时候呢,疼痛还比较轻微,就像脑袋里有根小针偶尔扎一下,部位主要在双侧太阳穴附近,呈阵发性。
当时也没太在意,以为是没休息好,就早早睡下了。
可是第二天头痛并没有减轻,而且发作的频率还增加了,疼痛程度也有所加重,感觉像是脑袋被什么东西箍住了一样,还伴有轻微的头晕,看东西有点晃悠,就像喝了点小酒似的。
自己在家吃了一片止痛片,但是效果不明显。
今天头痛进一步加重,整个脑袋都疼得厉害,尤其是额头和后脑勺,那种疼痛就像脑袋要炸开了一样,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这才来到咱们这儿看病。
发病以来,患者无发热、恶寒,无恶心、呕吐,饮食尚可,但是因为头痛的原因,食欲比平时稍差一点,睡眠不好,大小便正常。
四、既往史。
既往身体还算不错,就像一辆经常保养的小汽车。
不过呢,患者有高血压病史5年,平时规律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得还可以,就像把调皮的小怪兽关在了笼子里。
否认糖尿病、冠心病等其他慢性病史。
也没有做过什么大手术,就像身体的“房子”没有进行过大修。
无药物过敏史,就是对什么药都比较耐受,不会一吃就过敏起疹子啥的。
预防接种史按计划进行,就像按照说明书一步步操作的精密仪器。
五、个人史。
患者出生并长期居住在本地,就像一棵扎根在这片土地的老树。
生活习惯还算规律,每天大概11点左右睡觉,早上7点左右起床,就像一个准时的小闹钟。
不吸烟,因为觉得吸烟就像把烟雾怪兽往身体里吸,有害健康;偶尔会喝一点小酒,但是量不多,就像小酌一杯怡情。
中医病历书写模板

中医病历书写模板
中医病历书写模板如下:
病历编号: [编号]
就诊日期: [日期]
患者姓名: [姓名]
性别: [性别]
年龄: [年龄]
联系电话: [电话]
主诉: [患者主诉症状的描述]
现病史: [患者目前的病情表现及持续时间]
既往史:
- [过去患过的重要疾病]
- [手术史和药物过敏情况]
- [家族疾病史]
个人史:
- [吸烟、饮酒、药物使用等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体格检查:
- [患者的身体状态,包括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等]
- [皮肤、头发、眼睛、口腔、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器官状态的检查结果]
辅助检查:
- [患者进行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传染病检测等结果]
中医诊断:[根据患者主诉、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中医辨证论治的诊断]
中医治疗方案:
- [中药方剂的组成和用法]
- [针灸、刮痧、拔罐等辅助疗法的治疗方法和频率]
- [饮食调理、运动锻炼等生活方式的建议]
治疗过程: [患者进行中医治疗的过程和效果的记录]
随诊计划: [下次就诊的日期和治疗计划]
医生签名: [医生签字和盖章]。
中医住院病历模板

中医住院病历模板一、基本信息姓名:XXX 性别:男/女年龄:XX岁职业:XXX 地址:XXX二、主诉XXX病史:XXX年,XXX月,第一次发病,表现为XXX症状,经XXX检查,被诊断为XXX病。
近日病情加重,表现为XXX症状,入院治疗。
三、现病史XXX入院后,自感头晕、乏力、食欲减退,查血常规示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均偏低,怀疑为贫血。
同时,面部浮肿、四肢浮肿,尿少、尿蛋白2+,怀疑为肾病综合征。
四、既往史(1)高血压:XXX年发病,长期服用XXX药物维持。
(2)糖尿病:XXX年发病,长期注射胰岛素控制。
(3)胃炎:XXX年发病,经药物治疗缓解。
五、家族史(1)父亲:高血压,无其他明显疾病。
(2)母亲:糖尿病,无其他明显疾病。
(3)其他家族成员:无明显遗传疾病。
六、体格检查(1)神经系统:清醒自如,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正常,四肢无明显肌力减退。
(2)心血管系统:心率XXX次/分,心脏听诊:心尖部可闻及S1、S2,未闻及杂音。
(3)呼吸系统:双侧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异常音。
(4)腹部:腹部平软,未触及明显包块,肝、脾、肾区未触及肿大。
(5)神经系统:腰骶部无明显压痛,下肢无水肿。
七、辅助检查(1)血常规:RBC XXX×10^12/L HGB XXX g/L PLTXXX×10^9/L(2)肾功音:SCR XXXμmol/L BUN XXX mmol/L UA XXX μmol/L(3)尿常规:尿蛋白2+ 尿潜血+ 白细胞计数XXX / HP(4)血电解质:Na+ XXX mmol/L K+ XXX mmol/L Cl- XXX mmol/L(5)肝功音:AST XXXU/L ALT XXXU/L ALP XXXU/L八、中医辨证分型(1)证属湿热蕴结:腹部胀痛、水肿、食欲减退、尿少、尿黄、舌苔黄腻、脉沉数。
(2)证属气血两虚:面色萎黄、乏力无力、心悸气短、舌质淡、脉弱。
中医门诊病历范文30份

中医门诊病历范文30份中医门诊病历记录的撰写是一项重要的临床工作,它不仅能够帮助医生全面、系统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同时也是医生与患者沟通的重要桥梁。
下面提供五篇中医门诊病历的范文,供参考。
病历范文一:感冒主诉:患者男,32岁,因咳嗽、发热、头痛、鼻塞、咽痛2天来诊。
现病史:患者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达38.5℃,伴有咳嗽、咽痛、鼻塞、流清涕、头痛,自感寒战,未经正规治疗,症状持续存在,故来诊。
体检:体温38.2℃,脉搏7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mmHg。
咽部轻度充血,扁桃体无肿大,肺部听诊无异常。
中医诊断:风寒感冒治疗原则:解表散寒,温中止咳。
方药:麻黄汤加减。
麻黄9g,桂枝9g,杏仁9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4枚。
治疗结果:服药2日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咽痛等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药3日,症状全部消失。
病历范文二:胃痛主诉:患者女,45岁,反复胃痛1年余,加重1周。
现病史:患者1年前开始出现胃部不适,饮食不规律时症状加重,近1周来胃痛明显加重,伴有烧心、反酸。
体检:腹部软,上腹部轻压痛,未触及包块,肝脾未触及,其他查体无异常。
中医诊断:胃痛症(寒凝胃脘)治疗原则:温中散寒,调和脾胃。
方药:理中汤加减。
干姜9g,白术9g,茯苓15g,炙甘草6g,附子(炮)6g。
治疗结果:患者服药1周后,胃痛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药2周,胃痛症状消失,食欲恢复正常。
病历范文三:失眠主诉:患者女,28岁,失眠2个月。
现病史:患者自述2个月前因工作压力大开始出现入睡困难,夜醒次数增多,早醒,睡眠质量差,伴有心烦易怒,记忆力下降。
体检:精神状态良好,未见明显异常。
中医诊断:心脾两虚治疗原则:养心安神,健脾益气。
方药:甘麦大枣汤加减。
酸枣仁30g,茯苓15g,远志10g,甘草6g,大枣10枚,麦门冬15g。
治疗结果:患者服药1周后,睡眠质量有所改善,继续服药1个月,失眠症状基本消失,精神状态良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诊断:腰痛
血瘀气滞
西医诊断:
1、腰椎间盘突出症
2、腰椎骨性关节炎
诊疗计划:
1、按针灸科常规二级护理。
2、嘱患者平卧硬板床,注意休息。
3、辨证施膳施护。
4、针灸治疗当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法,以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穴 为主。处方如下:
肾俞
气海俞
大肠俞
关元俞
环跳
承扶
委中
承山
昆仑
阳陵泉
足三里
拟方如下:
当归10g
川芎10g
桃仁10g
红花10g
没药15g
五灵脂10g
香附15g
牛膝
青皮9g
地龙15g
十鳖虫12g
乌药10g
山楂10g
鸡血藤10g
3付,水煎服,
3次/日,150ml/次,一日一剂。
3、其他治疗予灸法温经通络,拔罐、中频舒筋通络治疗。
上级医师查房意见,已遵执!
医师签名:
2014-07-23-09:00
本病除与腰软鉴别外还需与肾痹相鉴别:腰痛是以腰部疼痛为主;肾痹是指腰背
强直弯曲,不能屈伸,行动困难,多由骨痹日久发展而成。二者容易鉴别。
2、西医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患者有外伤史,结合患者CT结果,病史、症状与体征,可诊断为1、腰椎 间盘突出症;2、腰椎骨性关节炎。
除与骶髂关节结核鉴别还需与腰椎结核相鉴别:腰椎结核起病缓慢,持续疼痛,
入院记录
姓
名:
廖开桂
籍贯:
江西上犹
性
别:
男性
住址:
上犹县陡水镇红星村
年
龄:
47岁
入院日期:
2014-07-2109:30
婚
否:
已婚
记录日期:
2014-07-2111:30
民
族:
汉族
病史陈述者:
患者本人
职
业:
农民
可靠程度:
可靠
发病节气:大暑
主 诉:反复腰部疼痛1+年,复发加重伴双下肢麻木疼痛3天
现病史:患者1年前因不慎扭伤后后出现腰部刺痛,痛有定处,活动受限,痛处 拒按,休息后疼痛减轻。就诊于我科诊断为“急性腰扭伤”,入院后予针灸、拔罐、 中频、灸法等治疗,治疗15天后腰痛好转出院。此后上症每因劳累或久站后反复发 作,休息后减轻,时轻时重,未系统治疗。3天前患者因搬运重物后,上症再次加重, 并伴双下肢麻木疼痛,无潮热、盗汗、乏力等症,无尿频、尿痛等症,休息后未见缓 解。今为综合治疗,就诊于我院,门诊以“腰痛”收入我科。入院症见:腰部刺痛, 痛有定处,转侧不利,按之痛甚,活动受限,双下肢麻木疼痛,腹胀、纳呆,精神、 睡眠欠佳,二便调。
今日查房,患者诉腰部刺痛减轻,痛有定处,转侧不利,按之痛甚,活动受限, 双下肢麻木疼痛,精神、睡眠欠佳,二便调,舌质暗、苔薄黄、脉涩。查体:生命征 平稳,心肺腹(-),腰椎生理曲度正常,腰椎下段棘突及棘旁压痛,弯腰行走活动受 限,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直腿抬高加强试验(+),双下肢浅深感觉正常,各 肌群肌力、肌张力、腱反射正常。治疗同前,密观病情变化。
二、诊断及鉴别诊断:
1、中医诊断及鉴别诊断:
患者以腰部疼痛伴双下肢麻木疼痛为主,故诊断为“腰痛”。患者中年男性,搬
运重物后瘀血阻滞经脉,气血不通,以致血瘀气滞,瘀血阻滞于腰部,不通则痛,故 见腰部刺痛,痛处定处,按之痛甚,转侧不利,活动受限。气血不通,阻滞下肢经脉, 故双下肢麻木疼痛。舌质暗、苔薄黄、脉涩为血瘀气滞之象。综观舌脉证,当辨为“腰 痛”,证属血瘀气滞,病位在腰部,病性属实。
一、病例特点:
1、患者中年男性,有外伤史,病程长。
2、 因“腰部疼痛1 +年,复发加重伴双下肢麻木疼痛3天”入院。
3、查体:腰椎生理曲度正常,腰椎下段棘突及棘旁压痛,弯腰行走活动受限,双 下肢直腿抬高试验(+),直腿抬高加强试验(+),双下肢浅深感觉正常,各肌群肌力、 肌张力、腱反射正常。
4、 腰部CT示:1、L3-4、L4-5、L5-S1椎间盘膨出;L4-5、L5-S1椎间盘突出;2、 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
2、患者1年前因不慎扭伤后后出现腰部刺痛,痛有定处,活动受限,痛处拒按, 休息后疼痛减轻。遂就诊于我科诊断为“急性腰扭伤”,入院后予针灸、拔罐、中频、 灸法等治疗,治疗15天后腰痛好转出院。此后上症每因劳累或久站后发作,休息后 减轻,时轻时重,未系统治疗。3天前患者因搬运重物后,上症复发加重,双下肢麻 木疼痛,无潮热、盗汗、乏力等症,无尿频、尿痛等症,休息后未见缓解。今为综合 治疗,就诊于我院,门诊以“腰痛”收入我科。入院症见:腰部刺痛,舌质暗、苔薄
太冲
血海
梁丘
取双侧
5、中药汤剂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治,予身痛逐瘀汤加减,方药如下:
当归10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
没药15g五灵脂10g香附15g牛膝15g
青皮9g
3付,水煎温服,3次/日,150ml/次,一日一剂
6、予拔罐,灸法、神灯温经通络等治疗。
7、予中频治疗舒筋通络治疗。
8完善三大常规、肝功、肾功、血脂、乙肝五项、HIV抗体、血糖等检查。
黄、脉涩,痛有定处,转侧不利,按之痛甚,活动受限,双下肢麻木疼痛,腹胀、纳 呆,精神、睡眠欠佳,二便调。
3、查体:T36.8 °C,P76次/分,R20次/分,BP124/68mmH双肺呼吸音清,未闻 及干湿性啰音。心尖搏动在左侧第五肋锁骨中线内侧2cm处最强,心前区无隆起,未 触及震颤,心界无扩大,心率76次/分,节律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平坦,腰椎生理曲度正常,腰椎下段棘突及棘旁压痛,弯腰行走活动受限,双下肢 直腿抬高试验(+),直腿抬高加强试验(+),双下肢浅深感觉正常,各肌群肌力、 肌张力、腱反射正常。
局部肿胀压痛,休息后减轻,活动、咳嗽加重,晚期可出现寒性脓肿,X线及CT可帮
助诊断。
治疗:1、针刺治疗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法。针刺手法宜用泻法。阿是穴和 次醪以疏调足太阳腰部经气,舒缓筋脉。水沟可疏通督脉经气。环跳为足少阳与足太 阳之会穴,可通调两经经气。肾俞、腰阳关疏通足太阳经气,筋会阳陵泉配血郄委中、 腰夹脊,共奏舒筋通络、活血化瘀之功。针刺取穴可加血会膈俞及足少阴交会穴三阴 交以活血化瘀。取穴如下:
医师签名:
2014-07-24-09:00
今日查房,患者诉腰部刺痛减轻,活动较前灵活,双下肢麻木疼痛,精神、睡眠 欠佳,二便调,舌质暗、苔薄黄、脉涩。查体:生命征平稳,心肺腹(-),腰椎生理 曲度正常,腰椎下段棘突及棘旁压痛,弯腰行走活动受限,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 直腿抬高加强试验(+),双下肢浅深感觉正常,各肌群肌力、肌张力、腱反射正常。 为协助治疗,继续予中药内服,蔡昌鑫院长查看病人后,拟方如下:
阿是穴
水沟
肾俞
腰夹脊
环跳
委中
阳陵泉
次醪
膈俞
三阴交
2、中药汤剂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为治,予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方中当归、
川芎、桃仁、红花活血祛瘀;没药、五灵脂消肿定痛并增强祛瘀作用,香附行气活血,
牛膝引瘀血下行;:
地龙、秦艽通络祛瘀;甘草调和诸药。
还可加土鳖虫活血化瘀之功,
乌药加强行气之力。
加山楂消食和胃。
中医鉴别诊断:本病当与腰软相鉴别:腰软是以腰部软弱无力为特征,少有腰痛, 多伴见发育迟缓,而表现为头项软弱,手软、足软、鸡胸等,多发生在青少年。二者 容易鉴别。
西医诊断依据:
1、腰部疼痛1+年,复发加重伴双下肢麻木疼痛3天
2、查体:腰椎生理曲度正常,腰椎下段棘突及棘旁压痛,弯腰行走活动受限, 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直腿抬高加强试验(+),双下肢浅深感觉正常,各肌群 肌力、肌张力、腱反射正常。
独活15g
威灵仙20g
土别虫20g
骨碎补15g
续断10g
怀牛膝15g
血竭6g
红花10g
桃仁10g
海风藤15g
皂角刺20g
赤芍20g
3付,水煎服,3次/日,150ml/次,剂/日 医师签名:
2014-07-26-09:00
今日查房,患者诉腰部刺痛及双下肢麻木疼痛减轻,腹胀、纳呆等症较前缓解,
精神、睡眠欠佳,二便调,舌质暗红、苔薄黄、脉涩。查体:生命征平稳,心肺腹(-), 腰椎生理曲度正常,腰椎下段棘突及棘旁压痛,弯腰行走活动受限,双下肢直腿抬高 试验(+),直腿抬高加强试验(+),双下肢浅深感觉正常,各肌群肌力、肌张力、 腱反射正常。治疗同前,密观病情变化。
既往史:否认“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病史。否认“伤寒、结核、 肝炎”等传染病病史。否认外伤、手术、输血、中毒史。
过敏史:患者5年前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后,出现全身瘙痒,无皮疹,未予其他药 物治疗,停用阿莫西林胶囊后,约1小时后瘙痒症状减轻。否认食物过敏史。
个人史:出生于陡水未曾到过疫区,生活环境尚可。有吸烟史25+年,12-15支/天。无饮酒史。
婚育史:21岁结婚,育有1子1女,配偶及子女体键。
家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
望闻切诊:
神清,双目有神,表情痛苦,形体适中。步态跛行,无咳嗽、呕恶,未闻及异常 气味。
舌象:舌质暗、苔薄黄。
脉象:脉涩。
体格检查
T36.8 C P76次/分R20次/分BP124/68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动体位,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全身皮肤无黄染及出血 点,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头颅对称无畸形,五官端正,巩膜无黄染,瞳孔等圆等大, 对光反射存在。外耳道无脓性分泌物,听力正常。鼻唇沟对称,无鼻翼扇动,鼻通气 好,鼻旁窦区无压痛。口唇无发绀,口腔粘膜、牙、舌正常,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 肿大,无脓性分泌物。颈软,气管居中,双侧颈静脉未见怒张,甲状腺未触及,颈部 未闻及血管杂音。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呼吸运动及语颤对称,双肺叩诊呈清音,呼 吸音稍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尖搏动在左侧第五肋锁骨中线内侧2cm处最强,心 前区无隆起,未触及震颤,心界无扩大,心率76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 病理性杂音,腹平坦,腹壁左右对称,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扪及。 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正常,未闻及腹壁血管杂音。肛门外生殖器未查。神经系统检 查,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