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采空区探测及管理办法
采空区及盲巷安全管理制度

采空区及盲巷安全管理制度采空区及盲巷是指煤矿开采完毕后遗留在矿井中的未开发煤层或矿巷。
因为采空区及盲巷没有进行有效的支护和管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保证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制定和执行采空区及盲巷的安全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一、制定采空区及盲巷安全管理制度的目的:1.明确职责:明确管理人员对采空区及盲巷的管理职责,保证人员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加强管理:建立全面、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对采空区及盲巷进行定期检查、监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3.加强培训:通过制度,规定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要求,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
4.促进文明生产: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对矿井内的采空区及盲巷进行清理和整治,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5.维护矿山形象:加强对采空区及盲巷的管理,减少事故隐患,保护矿山形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采空区及盲巷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1.管理职责:规定采空区及盲巷的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职责和权限,明确责任划分。
2.培训要求:规定采空区及盲巷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定期培训和考核。
3.监测标准:制定监测采空区及盲巷的标准和频次,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4.巡查与维护:规定采空区及盲巷的巡查频率和方式,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5.安全警示标识:要求对采空区及盲巷进行统一的安全警示标识,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6.事故应急预案:制定采空区及盲巷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和行动流程。
三、采空区及盲巷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1.宣传教育:通过会议、培训、宣传栏等方式宣传采空区及盲巷的危害性和管理重要性。
2.制定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采空区及盲巷的管理计划,明确管理目标和时间节点。
3.分工合作: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建立起层级分明的管理体系。
4.定期检查:定期对采空区及盲巷进行检查,记录问题和隐患,及时进行整改。
5.安全奖惩:建立奖惩制度,对管理人员的工作成绩进行评价和奖励,对不履职或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井下密闭检查管理办法

井下密闭、采空区检查、采样管理办法为进一步加强对采空区及密闭的管理,杜绝自然发火现象的发生,特制定采空区、密闭及抽放地点的检查、采样管理办法如下:一、采空区、密闭管理1、对井下所有采空区密闭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及集团公司制定的“一通三防”管理制度执行,进行日检查月分析(由瓦检员每天检查一次,由检闭工每旬检查一次,每月对所有密闭进行一次取样分析)并将结果上报有关领导。
2、对重点密闭要做到周检查周分析,重点密闭如下:N1深部回联、N15324、N15325、S4总排、N1排与S2材料上山联、S4皮带直头、S5中巷通S1回风、N1二材中部车场、S1E90M回风、S1W回风、S33414回风、S33424、S3405(3454)回风、S3404(3444)回风、S3回风直头、S3皮带中巷、S3713大面回风、N2720回风、S3709回联、S3二材轨道、S3721、S3N回风中巷、N2721运顺、S3701回风、S35号皮带尾、S3708回联、S3713皮带回风、N2401、N2712、N2713、N2715、N2410、N24113、对有发火迹象的密闭要班检查班分析。
4、如遇特殊原因,采样化验不了要及时与分管区长汇报,并做好记录。
安排第二天补采气样。
二、对瓦斯抽放的密闭、采空区管理1、对抽放的采空区和抽放管路内气体要每周至少采样分析两次(周一和周四)。
经化验抽放密闭和抽放管路内CO浓度超过0.005%时,且CO浓度呈递增趋势,必须立即停止抽放。
2、为了处理密闭前因气压变化而涌出的瓦斯,抽放必须控制进行,瓦斯处理到规定浓度以下必须立即停止抽放,并以抽放规范为标准。
3、如因解决生产采场瓦斯需要进行抽放的采空区必须制定专门措施,在保证采样化验分析次数,且没有自然发火隐患的情况下进行。
三、责任划分检查、取样化验具体由通风队技术员负责,队长具体负责督促检查,主任工程师负责监督检查,密闭维护工作由副区长唐连德负责。
安徽省煤矿采空区管理办法

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文件
国投新集〔2014〕171号
关于转发安徽省煤矿采空区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单位:
安徽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共同研究制定了《安徽省煤矿采空区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并予印发。
《管理办法》对进一步加强省内煤矿采空区管理工作,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予转发,希认真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5月29日
- -
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 2014年5月29日印发 - -。
采空区管理制度

采空区管理制度采空区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和矿井开采的不断深入,采空区问题变得日益突出。
采空区是指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采煤导致的地下空间的塌陷和巨大坑洞,给地表环境带来威胁。
为了保护地质环境、确保矿山安全和有效开发利用采空区潜力,采空区管理制度应运而生。
二、目的和原则目的:确保采空区的安全稳定,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保护地质环境,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
原则:1. 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确保工作人员和周边居民的安全。
2. 环境保护:保护生态环境,防止采空区对地表环境造成污染。
3. 合理利用:研究采空区的潜力,制定合理的开发利用计划,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
4. 综合治理:采取综合手段,综合治理采空区问题,综合利用各类资源。
三、管理职责和措施1. 煤矿企业负责采空区的日常管理,包括监测、维护和综合治理等工作。
采空区监测: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定期对采空区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变形和危险情况。
采空区维护:对采空区进行巡视和维护,及时处理病害,确保采空区的安全稳定。
采空区综合治理:制定采空区综合治理方案,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治理,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2. 地方政府负责采空区的规划和监管。
制定采空区规划:根据煤矿企业的情况和采煤计划,制定采空区的规划,合理划定采空区范围。
监管煤矿企业:加强对煤矿企业的监管,确保其按照规定进行采空区管理,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3. 相关科研机构负责采空区的调研和技术支持。
采空区调研:开展采空区的调研工作,研究采空区的性质和特点,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技术支持:研究采空区的治理技术,为煤矿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4. 公众参与:组织公众参与采空区管理,加强信息公开和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采空区管理的认知和参与度。
四、采空区管理的技术手段1. 采空区填充:采用填充材料填充采空区,增加地下稳定性,防止地表塌陷。
2. 岩溶治理:对采空区地下水和溶蚀作用进行治理,防止地下水渗透和岩溶发生,保持地表稳定。
采空区及盲巷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采空区及盲巷安全管理制度范本采空区及盲巷是矿山生产中常见的危险区域,对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制定和实施一套科学有效的采空区及盲巷安全管理制度,可以最大程度地确保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
下面是一份采空区及盲巷安全管理制度的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采空区及盲巷的安全管理,保证人员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有效防范事故的发生,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的采空区及盲巷工作场所,包括煤矿、石油矿场、金属矿山等。
第三条采空区及盲巷安全管理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责任到人。
第四条本管理制度在以下方面具有指导性作用:安全生产责任、人员管理、设备管理、作业管理、应急管理等。
第二章安全生产责任第一条采空区及盲巷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是保证工作场所安全的重要保证。
第二条企业负有组织实施安全生产责任,明确安全目标,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第三条领导干部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第四条生产技术部门要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并监督执行情况。
第五条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规程操作,主动发现和报告安全隐患。
第六条安全监察部门要加强对采空区及盲巷的监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三章人员管理第一条采空区及盲巷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上岗培训,持有相应的岗位证书,方可上岗。
第二条工作人员必须了解采空区及盲巷的危险性和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第三条采空区及盲巷工作场所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第四条禁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采空区及盲巷工作场所,严禁闲杂人员滞留在工作区域。
第四章设备管理第一条采空区及盲巷工作场所必须配置完善的安全设备,包括传感器、监测仪器等。
第二条安全设备必须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三条采空区及盲巷工作场所的设备使用必须符合安全操作规程,不得超负荷使用。
第四条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要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相关人员进行维修或更换。
采空区及盲巷安全管理制度模版

采空区及盲巷安全管理制度模版采空区与盲巷是在矿山、建筑工地等场所常见的危险区域,管理这些区域的安全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个关于采空区和盲巷安全管理制度的模板,以指导相关人员进行安全管理工作。
一、目的和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采空区和盲巷的安全管理,防止事故的发生。
适用于所有存在采空区和盲巷的场所。
二、责任和义务1.场所负责人负有全面领导和管理采空区和盲巷的责任,确保所有相关人员遵守本制度以及其他安全管理规定。
2.相关部门负责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计划,并对采空区和盲巷进行定期巡查和维护。
3.所有员工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要求,不得在没有获得许可的情况下进入采空区和盲巷。
三、安全措施1.区域划定:对采空区和盲巷进行明确划定,并设置明显的标志和警示牌,禁止未经许可进入。
2.巡查与维护:设立专门人员定期巡查采空区和盲巷,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3.通风和通道:采空区和盲巷应设置合理的通风设施和通道,确保空气流通和紧急逃生通道畅通。
4.照明设施:采空区和盲巷应设置足够明亮的照明设施,避免造成视觉误差和危险。
5.防火措施:采空区和盲巷应设置合适的防火设备,并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防火措施的有效性。
6.安全培训:对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7.安全警示:在采空区和盲巷的入口处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提示语,提醒人们注意安全。
四、事故应急预防与处理1.应急预案:建立采空区和盲巷的事故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应急措施,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2.事故报告:任何采空区和盲巷事故都必须立即向负责人报告,并按照规定程序报告给相关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
3.伤员救护: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伤员救护,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紧急救援。
4.事故调查:对采空区和盲巷事故进行详细调查,找出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五、违规处罚1.对于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人员,将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警告、罚款、停工等手段。
矿区采空区管理制度范本

矿区采空区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矿区采空区管理,保障矿山生产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采矿活动的矿区,包括开采和后续处理阶段。
第三条采空区是指矿山开采完毕后形成的空洞或坑道,包括地下及地表采空区。
第四条矿山单位负有采空区的安全管理责任,必须依法、科学、规范管理采空区。
第五条矿山单位应当积极采取安全措施,保障采空区的安全稳定,预防事故的发生。
第六条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矿山单位采空区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第七条矿山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采空区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部门、人员和程序。
第二章采空区安全管理第八条矿山单位应当制定采空区安全管理制度,建立专门的管理团队,并定期进行安全培训。
第九条采空区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加固、填充等方式保证其安全稳定。
第十条矿山单位应当对采空区进行定期监测,如有发现异常情况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第十一条矿山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采空区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二条严禁无关人员进入采空区,特定人员需要进入时应当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第十三条采空区周边人员密集区域应当建立警示标识,提示周边居民注意安全。
第三章采空区环境保护第十四条矿山单位应当开展采空区环境评估,制定环境保护方案,防止污染环境。
第十五条采空区蓄积的尾矿、渣渣、废弃物等应当进行专门处理,有害物质应当得到合规处置。
第十六条采空区周边环境应当进行定期监测,对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第十七条采空区应当定期进行绿化和植被恢复工作,恢复原有生态环境。
第四章法律责任第十八条矿山单位若违反本管理制度规定,造成事故的,企业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并接受法律制裁。
第十九条有关部门发现矿山单位违法采空区管理行为,应当依法处罚,并责令整改。
第二十条矿山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本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管理,如有违反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第五章附则第二十一条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修订时须进行公告并自公告之日起执行。
盲巷及采空区管理制度

盲巷及采空区管理制度1. 前言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盲巷及采空区进行科学、安全、高效的管理。
盲巷及采空区管理是保障员工安全和生产稳定的紧要环节,准确执行本制度是每位员工的责任和义务。
2. 定义2.1 盲巷:指矿井或地下工程中未进行围岩支护和顶板支护的区域。
2.2 采空区:指矿井或地下工程中因矿石开采或由于其他原因形成的空洞或空间。
3. 责任与管理3.1 企业领导层负责订立盲巷及采空区管理制度,并明确责任和权限。
3.2 盲巷及采空区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依照制度的要求履行管理职责。
3.3 生产部门负责监督和执行盲巷及采空区管理制度,确保各工作岗位依照制度要求进行操作。
4. 盲巷及采空区管理要求4.1 盲巷及采空区的发现和记录4.1.1 盲巷及采空区应由专人定期巡查,巡查频率不得低于每日一次。
4.1.2 盲巷及采空区的发现应及时上报,并进行记录。
4.1.3 盲巷及采空区记录应包含位置、尺寸、存在的安全隐患等信息。
4.2 盲巷及采空区的标识和警示4.2.1 盲巷及采空区应进行明确的标识和警示,禁止非相关人员进入。
4.2.2 标识和警示应采用醒目的颜色和标志,以提示人员注意安全。
4.2.3 盲巷及采空区四周应设置合适的防护设施,确保人员安全。
4.3 盲巷及采空区的废弃和封闭4.3.1 盲巷及采空区在不再使用时,应及时废弃和封闭。
4.3.2 废弃和封闭应符合相关规定,并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4.3.3 废弃和封闭后的盲巷及采空区应进行记录和标识,禁止进入。
4.4 盲巷及采空区的管理审核4.4.1 盲巷及采空区管理人员应定期对管理制度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4.2 审核应包含对巡查记录、标识和警示、废弃和封闭等方面的检查。
4.4.3 审核结果应及时上报并进行记录,确保相关问题得到妥当解决。
5. 培训和教育5.1 盲巷及采空区管理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和教育,以提升其专业水平和管理本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 SBL-TS-03XXX第XXX设XXX煤矿采空区隐患排查治理方案XXXXXX煤矿2013年12月20日会审意见XXXXXX煤矿采空区隐患排查治理方案为加强XXX煤矿采空区探测及管理,防止采空区各类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生命安全,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中国XXX能源集团煤矿生产技术管理规定(试行)》、《中国XXX能源集团矿井采空区探测及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1、保障职工生命安全,矿山财产安全。
杜绝重大水害事故的发生。
2、合理布置安排采掘作业,保障安全、高效生产。
3、提高煤炭回收率。
二、管理机构(一)领导小组组长:矿长副组长:工程师、生产矿长、安全矿长、机电矿长、副总工程师成员单位:生产技术部、安全监察部、调度室、设备管理中心、调度室、党政办、各采掘区队。
(二)职责1、矿长是采空区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是采空区探测及技术管理的主要负责人,主抓采空区探测工作。
矿领导必须把采空区探测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调度、安监、技术、通风、机运等职能科室各负其责。
要定期专门研究解决探放水工作中的问题,检查各项探放水工程进展情况,在人力,物力、资金等方面给予保证。
2、生产技术部负责调查收集采空区资料,建立相应台账、填绘图纸,组织采空区探测,并根据采空区探测情况制定采掘方案,留设防隔水煤柱。
引进先进的探测采空技术,采用先进设备。
3、调度室负责采空区探测工作的协调安排,时刻了解井下探测情况,及时汇报矿领导,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治理,如接到险情,立即启动《XXXXXX煤矿年度灾防预案》。
4、通风区队负责采空区治理中得通风和防灭火管理,及时观察采空区积气情况,采取密闭、注浆等相应措施。
5、机运区负责采空区探测工作中排水设施的管理,定期维护水泵及排水管路,在探测点附近设临时水仓,保障水仓容量及排水设备排水能力。
6、机电设备管理部负责采空区探测工作中相关的电气设备管理,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定中的防爆要求。
7、安全监察部负责采空区探测工作中的安全及培训管理,监督探测现场施工安全。
8、各采掘区队负责短探的施工,编写短探记录,按要求割钻窝,没有超前距严禁施工。
9、其他部门负责各自的采空区探测相关业务。
三、管理制度1、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优先在地面进行采空区探查与治理,注重井下探测与治理工程,通过井上下物探、钻探等立体综合探查,根治采空区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2、调查井田围及周边区域采空区情况,在未查明前,严禁进行采掘活动。
3、对职工进行突水征兆、老空水害防治、“一通三防”等知识的安全培训和预案演练,不断提高职工灾害应急处理能力。
4、临近采空区采掘过程中遇透水、有害气体浓度增加、井下温度增高等异常征兆时,应当立即停止受威胁区域的作业,撤出人员,查明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后方可恢复作业。
5、加强采空区探测治理技术研究和科技攻关,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装备,提高采空区管理水平。
必须建立水情水害监测系统,装备必要的防治水救灾设备。
6、逐步建立和完善地测数据库和高精度三维地质模型,实现信息化、精细化和模型化管理。
四、采空区概况2-2房采区位于井筒西部,煤厚3-4.5米。
区采空区多为个体小窑开采所致,受开采布局及开采方式所限,采空区分布较为凌乱。
2#煤顶板主要为砂岩,硬度为4.9。
属原高家梁矿区。
2-2房采区当时采用采四留六的方式进行房柱式回采,采高3-4米。
房采区由于2-2煤层顶板压力小,顶板硬度大,开采宽度小得原因,顶板均为垮落。
房采区留下的煤柱不规则,多数为5×5m 的正方形煤柱。
煤柱之间多数为5×5的采空区。
导水裂隙带高度(包括冒落带高度)计算结果如下;1.58.33.3100M ++=n HfHf :导水裂隙带高度(包括冒落带)(m );M :累计采厚(m);n :煤分层层数;各煤层最大导水裂隙带高度计算见表1。
由上表可知,开采3-1以下煤层煤时皆有可能导通上层煤的采空区积水,因此,为安全生产考虑,各层煤开采时导水裂隙带(包括冒落带)高度按最大只考虑,要首先探明上层煤老空水,掘进过程中要采取探放水措施。
除已查明采空区外,可能存在其他未查明采空积水区。
老空区透水来势凶猛、水量大、破坏性强,对井下生命财产安全威胁巨大,其主要特点为:1、水头压力大,压力传递迅速,采掘工程一旦意外接近便可突然溃出,发生透水事故,具有很大的破坏性。
2、水量多以静储量为主,好象是一个地下水库,当煤柱强度小于积水的静止压力时,即发生突水,在短时间可有大量积水涌入矿井,造成巨大的损失。
3、当老空水与其他水源没有水力联系时,一旦突水,水量很大,但时间不会太长且易于疏干,若与其他水力发生联系时,就可形成量大且长时间的涌水,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危害更大。
4、老空水质一般为酸性,对金属有强烈的腐蚀性,一旦突水将腐蚀井下采煤设备,造成巨大损失。
五、采空区治理措施(一)、日常管理1、对井田及周边的生产矿井和废弃老窑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建立矿井资料交换制度,及时填写采空区、老窑调查情况台账及相关图纸。
2、积极与地方主管部门协调沟通、建立与相邻矿井资料交换制度,定期交换与矿界相关的采掘生产进度信息。
3、及时将采掘工程资料填绘在相关图纸上,并及时调查、核实、分析本矿区域采空区的积水情况,查明老空水的补给来源,对于实施注浆防灭火的采空区,应建立台账,掌握采空区注浆水滞留量。
4、调查老窑、采空区包括:井筒位置、井筒围、水文地质、开采层位、开采围、开采方式、开采年限、涌水、积水、积气、排水及老窑停采原因等情况,并察看井田地形地貌,圈出采空区,估算积水量。
调查时间间隔最大不得超过6个月。
5、建立老窑、采空区调查台账。
台账容包括老窑(或采空区)名称、建井时间、开采层位、停采时间、积水围、积水深度、积水量、资料来源、开采期间水文地质情况、被调查人员、调查人员、调查时间等。
6、对收集和取得的地勘成果等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判定其时限性,圈定采空区的围,绘制在相关图件上。
7、各个排水点(永久排水点)运转队要做好日常排水记录,发现有一处欠记录容罚运转队当班开泵工50元,技术办每旬到各个排水点取记录,及时登记上帐。
8、各个排水点、工作面涌水点技术办要有计划地送环保科进行水质化验。
9、生产技术部负责提交掘进巷道和回采工作面探放水设计。
掘进巷道在开口前生产技术部要提出影响安全掘进的邻近水文地质情况并提出探放水设计方案,以便矿上有准备有安排;回采工作面探放水设计要根据生产衔接情况,生产技术部提前一年提交探放水设计方案及所需费用。
10、各个永久排水点,临时排水点的水仓,泵的运行情况、日常记录、牌板等日常标准化管理,每月定期由地测部组织牵头,运转、机电、安监配合进行详细大检查,检查出的问题作业会上及时三定,限期处理。
11、每月由分管领导组织,技术办、运转、机电、安监、调度及有关采掘队组参加,召开月度探放水和地质预报分析会,通报各队组水文情况,地质预报存在问题,下月水文及构造影响情况。
12、各掘进队组必须严格执行短探制度,由安全监察部、生产组、地测部进行监管,资料归口到地测部,统一进行分析、整理、存档。
13、队组短探要与队长、跟班队长、班长、技术员队部挂钩,发现一次未探,罚区队集体一万元;队长、跟班队长1000元;班长、技术员100元;发现三次未探,队长、跟班队长就地免职。
(二)、探放水管理1、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本矿的水文地质类型属于中等型,应当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加强探放水工作,本矿执行通过井上下物探、化探与钻探、长短探结合等立体综合探查,根治采空区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2、掘进工作面在生产掘进中,由矿技术部制定专门的探放水技术方案,实行物探先行、长探验证、短探加密的探测方法。
3、工作面回采之前,必须采用钻探,物探等方法查清水文地质情况。
如有异常情况必须先进行探放水之后,方可进行回采。
4、钻进时发现煤帮松软,片帮来压或钻眼中水压、水量突然增大,顶钻等异常时,必须立即停止钻进,但不得拔出钻杆,并立即向调度室汇报,并派人监测水情。
若发现情况危急时,必须立即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区的人员,然后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5、在施工井下探放水钻孔前,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加强钻孔附近的巷道支护。
(2)、钻机稳装牢固、周正、打好立柱。
(3)、备好水泵及相应排水管路。
(4)、打钻地点附近安设专用。
(5)、探放水孔具体位置及钻孔方位由测量人员标定,负责探放水工作的人员必须亲临现场,共同确定钻孔方位,倾角和钻孔布置数目以及钻进深度。
(6)、在预计水压大于1kg/cm2时,必须安装防水套管。
(7)、有专门的安全措施,并向施工人员贯彻。
(8)、配备一名瓦检及安检人员。
6、探放水孔的布设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分组布设,每组不得少于3个,并在平面上呈扇形分布。
(2)、探放水孔按实际布设钻探后,每一次都要按实际填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认真分析,掌握下次探放水情况。
(3)、探放上覆煤层采空积水时,钻孔位置及方位由地测人员给定,钻孔孔径不大于57mm,并提前装好防水套管,防水套管深度据水压情况及顶板完整性确定。
(4)、当水量查清的情况下,按探放水措施执行。
7、日常采掘过程中,发现水害征兆时 (煤层片邦、松软、渗水、瓦斯涌出,顶板压力大),生产队组及时掌握水害情况,并汇报总工程师及调度室地测科,共同拟定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