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遗传和变异现象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6.20.1遗传和变异现象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6.20.1遗传和变异现象

1.袁隆平“杂交水稻”的研制依据生物体的哪一共同特征? 提示:遗传和变异。 2.甘肃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中心展区的“太空南瓜”个大得像 水缸,足有200多斤重;更奇特的是造型竟像蘑菇,短粗的下 身还分成三条腿,很“Q”,很可爱。它们都是将种子筛选后, 经飞船或返回式卫星搭载后播下而培育出的。该实例说明了什 么? 提示:说明南瓜种子在宇宙射线的作用下产生了变异。
学校公开课 教育教学样板
讲课人:教育者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第1节 遗传和变异现象
1.在动植物细胞结构中,_细__胞__核__在遗传中起重要的作用。 2.“一株西瓜秧上长出了大小、花纹不一样的几个西瓜”, 这句话描述的是生物的__遗__传__和__变__异___特征。
探究主题一 性状和相对性状 阅读教材,描述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 1.性状 (1)概念:生物体的_形__态__特__征__和_生__理__特__性__。 (2)举例:人的五官、皮肤_色__泽__、身体_高__度__、_血__教材,列举常见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1.遗传 子女和父母之间_性__状__相__似__的现象。 2.变异 子女和父母之间以及子女个体之间的_性__状__表__现__存__在__差__异__的现 象。
3.举例 (1)谚语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将门出将子”描述的是 _遗__传__现象。 (2)“一树结果,酸甜各异”描述的是_变__异__现象。 (3)遗传和变异现象在生物界_普__遍__存__在___。 【点拨】遗传发生在父母和子女之间,变异发生在父母和子女之 间以及子女的个体之间。
3.相对性状 (1)概念:同一种_生__物__一种_性__状__的不同_表__现__类__型__。 (2)举例:人的毛发有_直__发__和_卷__发__。 【点拨】①相对性状并非只有两个不同类型,也可能有多个不 同类型,如菊花的颜色,有红色、白色、黄色等。 ②构成相对性状的条件有两同一不同:同一种生物、同一种性 状和不同表现类型。

北师大版生物八上20.1《遗传和变异现象》授课课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生物八上20.1《遗传和变异现象》授课课程教学设计

《遗传和变异现象》教学设计课题:第1节遗传和变异现象课时:一课时学情分析:学生虽然基础比较差,但对变异的现象很熟悉,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可能浓厚。

大多数学生很爱进行探究实验,但部分学生合作探究能力不够。

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时,可能会根据课本上的结论直接得出,因此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探究中的讨论题。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

2.认识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是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3.通过对某一性状的变异的深入探究,使学生能够描述: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生物变异的原因:不同种类、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其次与环境有关;生物变异的类型:可遗传变异 ( 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造成 );不可遗传变异 ( 仅由于环境的改变造成 )(二)能力目标:1.能根据活动步骤自己独立完成统计;2. 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总结与表达能力。

3.通过活动“个体间性状的比较”和“欣赏和评价有关性状遗传的漫画”, 训练学生处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

突出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和科学方法的训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体会到通过科学探究得出结论的成就感。

2.让学生产生对生物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对某一性状的变异的深入探究,使学生能够描述:1.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生物变异的原因:不同种类、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其次与环境有关。

3.生物变异的类型:可遗传变异 ( 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造成 );不可遗传变异 ( 仅由于环境的改变造成 )。

教学难点:分析生物变异的原因。

教学方法:自学,学生探究,师生讨论,教师讲解。

教学过程:(一)引入利用俗语引入课题: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相”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怎么回事。

(二)预习(5分钟)(三)分组讨论为什么子女和他们的父母有些相像?人的性状是如何代代相传的?男女性别是怎样决定的?(稍做讨论,然后教师说“学完本章知识后你将会从容地解答这些问题”由此引出新课)(四)讲授新课1.认真阅读95页内容归纳:每一种性状都有多种表现2.活动一:个体间性状的比较根据96页的目标要求及方法步骤进行自我检查,并分别记录下来。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十章第一节遗传和变异现象优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十章第一节遗传和变异现象优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十章第一节遗传和变异现象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涉及遗传和变异现象,是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十章的重要组成部分。遗传和变异是生物学中的基本概念,对于学生理解生物界的多样性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遗传和变异现象抽象且复杂,学生可能难以直观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和坚持真理的精神,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4.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发展的责任感,培养他们的公民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学习方向,也为教学过程提供了评价的标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我还将注重教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1.利用PPT、教学课件等辅助教学工具,系统地讲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类型和特点。
2.通过图解、示例等方式,生动形象地解释遗传信息和遗传物质的基本知识,如DNA、基因等。
3.结合实例,阐述遗传和变异在农业生产、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意识。
4.在讲授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提问,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及时解答学生的困惑。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具有启发性的讨论话题,如遗传和变异的意义、遗传和变异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鼓励每个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观察和点评,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帮助。

北师大版生物八上第一节 遗传和变异现象word教案一

北师大版生物八上第一节 遗传和变异现象word教案一

遗传和变异现象一、教材分析:生命在生物圈中是不断延续和进展的。

这是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并与环境的转变彼此作用的结果。

其中,生殖和发育是表因,而遗传和变异才是真正的内因。

本节是八年级下册第20章第一节。

前一章即第19章的内容是《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教材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以后安排遗传和变异的内容,是探讨生命如何延续和进展的自然深切。

从教材内容的组织来讲,本节教材从经典遗传学的庞大体系中提取了几个关键名词: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作为入门。

再步步深切到后面几节课的:探讨遗传的物质基础、探讨遗传的规律性、遗传与环境的关系等内容。

如此的内容组织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表现了学科内在逻辑与学生熟悉规律的统一。

从内容呈现的方式来讲,教材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动身,从创设的情景中提出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探讨,主动获取知识,培育技术,并从中踊跃地情感体验,注重科学与社会、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从未学习过遗传学的相关知识。

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接触过相关内容或观察过此类现象。

只是未能上升到理论的层次。

这已经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的基础。

而且,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必然理解、判断、推理、判断的能力。

教师应充分调动起他们的这些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和总结,让学生对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升华,上升到理性的层次。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以为初中生物课程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作为对学生大体生物知识的构建我设定以下几点作为知识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性状、相对性状等名词。

2、阐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3、能解释并举例生活中的遗传变异现象。

能力目标:通过感性的图片及探讨活动,提高分析、推理、归纳等科学思维能力,尝试横向和纵向的研究方式。

情感目标:体验实事求是,治学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讨的精神。

重点:1、理解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等名词2、能解释并举例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现象。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遗传和变异现象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遗传和变异现象

小组讨论:遗传和变异的关系
遗传和变异的关系
1.遗传是相对的 ,变异是绝对的 2.遗传是保守的,变异是发展的、变革的 3.遗传和变异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 4.遗传变异伴随生物的生殖而发生 遗传、变异、进化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择 的三大动力
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第一节 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同种个体的相似性
同种个体的相似性
同种个体之间的差异
狭义定义:
遗传:子代和亲代、子代和子代之间的性状存 在相似性
变异:子代和亲代、子代和子代之间的性状存 在差异
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龙生九子 各有不同
这是警方根据目击者描述所制作的嫌疑 人模拟画像
如果你是目击者,警方向你取证。 你要如何描述嫌疑人的特征呢?
形态特征
像眼睛、鼻子、嘴巴、形状等这样 的外部特征属于形态特征(看的见)
生理特性
像声音、血型、水果的味道这样的 内部特征属于生理特性(看不见)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等
根据老师的描述,请大家简画出ta
?
豌豆的圆粒色 鸡冠的形状
玉米的果穗
同一种生物一种性状的 不同表现类型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遗传现象和变异现象》教案附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遗传现象和变异现象》教案附教学反思

遗传现象和变异现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表述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等概念;2、能力目标:⑴通过对书本上有关性状遗传的漫画,培养学生识图能力。

⑵能举例说出动物、植物和人的不同性状及其相对性状;描述相关的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

3、情感目标通过对遗传和变异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界的奥秘现象,只要深入研究,任何事物都能有所认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怀有感恩的心。

二、教学重点区别性状和相对性状;辨别并描述遗传和变异现象。

三、教学难点理解遗传和变异现象;解释生物界中的生物学现象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人、植物或者动物性状和相对性状对比图片,多幅亲子间照片以及搜集多种动物亲代与子代间的图片。

五、教学方法: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自主探究式的学生互动总结式教学法。

2、通过趣味性的CAI课件并结合启发式讲解法,结合图片等直观的教学手段进行总结式教学。

五、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一)从生活现象设疑,激发兴趣,导入新课首先做出这样的假使:如果老师今天种了一棵花生,到了有收成的时候,同学们认为老师会收获什么呢?家里的母猫在前几天下了六只……?为什么种了花生只能收获花生,猫为什么就不能生下老鼠呢?怎么自然界有这样的规律呢?俗语中常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吗?学生在听到这些常见的现象时,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知识点之间的距离,顺利进入主题。

然后就进一步导入: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学习我们这一节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设计目的:从日常的生活现象开始导入,激发兴趣的同时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充分体现了生物学是一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科学,既学到了知识又领略了大自然的奥妙。

(二)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自主探索的总结性学习1、关于遗传和变异,同学们都有所了解,知道是生物的基本特征,所以用实物(苹果)让学生按照要求去找外貌特征和内部特征,让其小组进行总结。

北师大课标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第1节 遗传和变异现象(共29张PPT)

北师大课标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第1节 遗传和变异现象(共29张PPT)
二、性状的遗传和变异
1.遗传:性状由亲代传递给子代的现象称为遗传。 2.变异:亲子之间性状表现存在差异的现象称为变异。
• 一只母鸡产下两个鸡蛋,孵出一只黑色鸡和一只黄色鸡, 问∶
〈1〉鸡的后代是鸡,这是什么现象? • 生物的遗传现象 〈2〉鸡的后代是一只黄毛鸡和一只黑毛鸡,这又是什么现
象?
• 生物的变异现象 〈3〉黄毛鸡和黑毛鸡在生物学上称为什么? • 这是属于一对相对性状
对于苹果颜色是性状, 红色、绿色、黄色是表现类型。
像苹果这样, 同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 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
有人 多和 种生 表物 现体 类的 型每
一 种 性 状 , 往 往
耳垂(无耳垂、有耳垂) 眼睑(双眼皮、单眼皮)
相对性状:
能卷舌
不能卷舌
有酒窝
无酒窝
性状
结果
你了解自己吗?
卷舌
前额发 际
明显的区别,它们的不同体现在哪里?
内部特征: 1、气味
AB
2、味道 3、口感
(二)生理特性
➢ 像人的声音、血型、水果的气味、味道、口感等 这样的内部特征属于生理特性。(看不见)
一、每一种性状都有多种表现
性状: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称为生物的性状。
(一)形态特征,例如:如酒窝、肤色、 叶片颜色、形状 (二)生理特性,例如:声音的音色、血 型、水果的味道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一)形态特征
➢ 像眼球颜色、水果的颜色、形状、大小等这 样的外部特征把他们归属于形态特征。(看 得见)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6单元第20章第1节遗传和变异现象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6单元第20章第1节遗传和变异现象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3. 科学探究: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如观察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分析实验数据等,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证据收集能力。
4. 社会责任:通过学习遗传和变异现象,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科技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关注生物科学发展的兴趣。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 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及其在生物中的应用。
展示一些关于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简短介绍遗传和变异的定义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遗传和变异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 让学生了解遗传和变异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特点。
过程:
讲解遗传和变异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类型和特点。
详细介绍遗传和变异的类型、特点和作用,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6. 互动环节:准备一些与遗传和变异现象相关的问题和案例,以便在课堂上进行互动讨论和思考。
7. 教学反馈:准备一份教学反馈表,用于收集学生对课堂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反馈意见,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 引起学生对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遗传和变异吗?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七、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课堂纪律等。评估学生对遗传和变异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参与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主动性。
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关注学生对遗传和变异案例的分析深度,以及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的实际可行性。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异(亲子.子女间差异)
遗传学
20年后再相会
再过20年,我们再相会, <<遗传学>>发展,该是多么美: 果高产,粮增倍, 人类更健 美, 基因科学处处放光辉. 啊,亲爱的同学们, 美好的明天要靠谁? 要靠你,要靠我, 要靠我们今天在座的每一位!
相对性状
2.什么是相对性状? 同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 同现类型,总称为相对性状。
一.下列完全属于相对性状一组是( B ) 1.人的黑头发和黄头发. 2.番茄的红果和黄果. 3.小狗的卷毛和白毛. 4.小麦的高产和低产. 5.人的黄皮肤和黑皮肤. 6. 东东的双眼皮和高鼻梁.
A .1234
B.1245
C.1235
D.2356
1.什么是遗传?
性状由亲代传递给 子代的现象称为遗传。
请你思考:
1.《新鼻子》中的钩鼻子和《旧砖上剥落的碎片》中的断腿 有什么不同?
钩鼻子是先天形成的,断腿是后天形成的。
2.漫画中表达了什么生物学现象?其中哪种现象是可能发生是变异?
亲子之间性状表现存在差异 的现象称为变异。
1.下列谚语说明的生物现象。
“虎父无犬子”
遗传的现象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遗传的现象
“一树结果,酸甜各异” 变异的现象
“一猪生九子,一窝十个相” 变异的现象
遗传(亲子间相似)
形态特征(外型)
性状
相对性状
生理特性(血型等)
酒窝(有、无)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
一.下列所举的实例中不是生物性状的是 (5 ) 1.麻雀体表覆盖着羽毛. 2.亮亮的爸爸有胡须. 3.西红柿酸甜可口. 4.妈妈的血型是O型. 5.我中午吃了鸡蛋. 6.小麦的株高. 7.猎豹的飞速奔跑. 8.小明长的即高又胖.
1.性状 2.活动 3.双胞胎 4.练习一 5. 花 6.相对性状
7遗传 8.漫画 9.变异 10.谚语 11.总结 12.歌曲
一、性状
1.什么是性状?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 特性,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
卷舌(能卷舌、不能卷舌) 前额发际(V字形、一字形)
耳垂(有耳垂、无耳垂) 眼睑(双眼皮、单眼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