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指施工现场将大量混凝土进行现场浇筑,建立起大体积混凝土结构。

这种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高层建筑、桥梁、隧道、水利工程等。

1.节约时间和劳动力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实现现场直接浇筑,避免了现浇模板的搭设,省去了大量的时间和劳动力。

同时,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速度快,可以缩短工期,提高建筑效益。

2.减少混凝土裂缝和收缩缝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方式能够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裂缝和收缩缝的产生。

这样可以保证建筑物的整体性能和观感质量。

3.增强结构的承载能力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较为坚固,施工后可以增加建筑物的承载能力,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和安全系数,延长房屋的使用寿命。

4.降低建筑成本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降低建筑成本。

相对于传统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可以减少物流运输,降低了建筑材料的费用。

总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有着广泛的优点,不仅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建筑效益,而且可以保证建筑物的整体性能和质量,提高建筑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摘要]本文旨在结合我国大面积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在相关建筑理论的指导下,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木建筑项目中的要点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降温处理;技术要点文章编号:2095-4085(2016)03-0078-02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是现代建筑施工中最为常用的施工技术,如何提升混凝土的性能,改善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裂缝问题与散热问题,成为现阶段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

1大体积混凝土建筑工程的特性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是指建筑结构的实际体积不小于1m3的混凝土结构,或者在温度变化影响下产生裂缝机率较大的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由于体积上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水利水电建设以及大型设备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与其它混凝土建筑结构相比,有着极为显著的特性。

体积较大,能够满足大型施工建设的需要。

大体积混凝土对其自身的体积有着较为严格要求,通常其实际尺寸要大于1m3,从而形成一个较为庞大的体积。

而体积的增加也使大体积混凝土拥有另一个显著的特性一散热性较差。

大体积混凝土虽然体积较大,但其表面系数较小,造成水泥水化热释放十分集中,使得混凝土内部温度上升较快,而内外温度的差异,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的实际使用效果,对建筑项目的工程质量带来消极影响。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问题(1)大体积混凝土建筑散热问题亟待解决。

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其体积过于巨大,使得混凝土自身水化热变化较大,内外温差最高可达25℃,而过高的温差不仅会造成混凝土的形状发生一定变化,影响其实际使用效果,还会对建筑结构自身的稳定性带来负面影响。

在内外温差的影响下,钢筋与水泥的接触部分易受到影响产生结构形变。

在拆除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模具的过程中,使混凝土结构的内外温差进一步扩大,温差的扩大使得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受到的内力激增,势必对混凝土结构产生较大的破坏力,造成建筑结构受损,裂缝出现的机率大大增加。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运用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运用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运用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使用大容量、高强度的混凝土浇筑方式,以
提高房屋建筑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适用于高层建筑、桥梁、隧
道等强度要求较高的建筑项目中。

在房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运用于地下室、基础等需要承受大荷载的部位。

在地下室的施工中,由于深度较深,土压较大,需要使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式,以
提高地下室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地下室的深基坑中,常常使用压灌法施工混凝土壁,这
种方式可保证地下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在地下室的地板上,也经常使用大体积混凝土
浇筑技术,以保证地板的强度和承载能力。

在房屋基础的施工中,使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房屋的稳定性和安
全性。

在混凝土浇筑时,需要使用混凝土泵将混凝土输送到施工现场,以保证施工效率和
质量。

在基础的深开挖中,还需要采用冻结法或压密法来处理周围土壤,防止因土体变形
而导致基础不稳定。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运用不仅可以提高房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同时,也需要注意材料的质量、施工过程中的细节和防
范措施的完善,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摘要】在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普遍常见,所以施工单位对此降低了重视程度,施工管理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松懈,放松了对大体积混凝土监测、监控工作仅凭以往工作经验和操作流程,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养护工作中,也比较随意没有足够的重视这项工程操作。

本文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提出质量控制措施方法,希望能够引起相关部门对质量控制的重视并在今后现场施工中真正运用或借鉴。

【关键词】裂缝降温养护浇筑方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主要技术难点是防止混凝土表面裂缝的产生。

造成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是干燥收缩和降温收缩。

处于完全自由状态下的混凝土,出现再大的均匀收缩,也不会在内部产生拉应力。

当混凝土处在地基等约束条件下时,内部就会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当时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会开裂。

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用水大约只占水泥重量的2o%,在混凝土浇筑硬化后,拌合水中的多余部分的蒸发将使混凝上体积缩小。

混凝土干缩率大致在(2一lo)x1o 一 4 范围内,这种干缩是由表及里的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大约需要4个月才能基本稳定下来。

干缩在一定条件下又是个可逆过程,产生干缩后的混凝土再处于水饱和状态,混凝土还可有一定的膨胀恢复。

值得注意的是早期潮湿养护对混凝土的后期收缩并无明显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的保湿养护只是为了推迟干缩的发生,有利于表层混凝土强度的增长,以及发挥微膨胀剂的补偿收缩作用。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凝结后,温度迅速上升,通常经3d 一5d 达到峰值,然后开始缓慢降温。

温度变化产生体积胀缩,线胀缩值符合△l=lo.a.△t 的规律,这里线胀缩值数取1x1o 一5(1/oc)。

因为混凝土的特点是抗压强度高而抗拉强度低,而且混凝土弹性模量较低,所以升温时体积膨胀一般不会对混凝土产生有害影响。

但在降温时其降温收缩与干燥收缩叠加在一起时,处于约束条件下的混凝土常常会产生裂缝,起初的细微裂缝会引起应力集中,裂缝可逐渐加宽加长,最终破坏混凝上的结构性、抗渗性和耐久性。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简述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简述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简述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房屋的需求越来越大,周边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这些高层建筑中,大部门都采用是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又是其主要应用技术,对建筑的施工起着重要的作用。

混凝土建筑按照构件设计与工艺的要求进行制作,以保证其质量和人们感官上的要求,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工程快速的完成,提高工程质量有着很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建筑施工;应用一、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关键点1.材料管理裂缝是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重点问题,需要在施工管理工作中进行控制,防止其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关键。

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入手,进行控制。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的常用材料,具有很好的强度和抗压能力,为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保障,浇筑施工的过程中,水泥水化热和水分收缩变化的影响,内部温度过高,发生失水收缩,增加混凝土的应力,容易产生裂缝。

施工人员需要对大体积混凝土特点进行全面的了解,考虑水泥水化热和水分收缩变化的影响,需要对材料配比、浇筑速度进行考虑,并且结合减水剂和膨胀的化学式进行分析,进行合理的应用。

2.环境因素管理水泥水化热、水分收缩变化是引起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是温度的变化,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当内部温度上升而外部环境温度降低时,加快混凝土收缩,导致内部结构受到破坏,出现裂缝。

环境温度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影响因素,需要在施工过程中,把握施工时机,将环境因素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准备工作(1)施工材料施工材料质量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物整体的使用性能。

因此,施工单位要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尤其是对水泥材料进行选择时,尽可能选择水热化较低的水泥材料,这样能够有效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现象。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混凝土工程192 2015年42期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陈武强龙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0434摘要: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逐年加快,为了节约土地资源,许多高层、甚至是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在这些建筑的施工中,经常运用的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

但是该技术存在一定的难点,即在浇筑的过程中要谨防混凝土的表面产生裂缝。

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导致浇筑出现裂缝的原因一般是混凝土的干燥收缩以及降温收缩。

因此要想防止裂缝的发生,就要保证建筑的桩基、箱基稳定,并且施工中要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实施,同时还应该采取措施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建筑施工;应用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42-0192-02大体积混凝土是将“结构断面最小厚度在80cm以上,同时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预计超过25℃的混凝土。

在高层建筑与大型设备基础日益增多的形式下,它开始了被广泛应用。

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主要技术难点是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因而攻克此难点显得技尤为重要。

1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应用及设计要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是高层建筑施工中的要点技术,在施工前一般要做好准备工作,包括基础表面的处理与清洗;混凝土浇筑施工缝和温度缝的处理;设置卸料入仓的辅助设备。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即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设计;对混凝土浇筑所用的方案进行对比和选择;对预测温度、设计养护方案进行探讨和确定;对保温材料的厚度进行选择以及对混凝土表面温度进行预测。

1.1 混凝土配合比的选择和应用一般来说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中涉及到的混凝土配合比需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即设计的配合比要能够保证设计的强度;要能够有效的减少水泥水化的汽化热;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以及可泵性;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减少水和水泥的使用数量。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同时导致塑性坍塌 更为严重 ,有裂 隙现象 ;若振捣超 出一
定界限 ,则 会有许 多浮浆存在 于混凝土外 表 ,使均质性 能 下降 。所 以 ,当混凝 土外 表存在许 多浮浆 ,同时气泡不 再
温度 出现较 大程度的改变 ,进 而出现裂缝现象 ,无法保证 工程质量 。所以 ,当实施 大量混凝土加工工 作时 ,应该按
裂缝和贯穿裂缝 ,影响结构 的整体性 、耐久性和抗渗 性 。
常用的措施如下 : 3 . 1 减小水泥水化热 充分利用混凝 土的后期强度减少 水泥用量 ,每立 方混
照要求 的施工标准进行实施 ,使工程质量得 到保 证 。因为 混凝 土具 有脆性 的特点 ,因此 ,其结构发生 各种裂缝很 常 见 ,甚 至有时会 因此造成无 法预料 的事故 ,所以改善大体 积混凝土的 自缩现象 ,是建筑工程 中一项重要 的工作。
凝土 每减少 l O k g 水泥 用量 ,混 凝土 水化温度 将 降低 1 ℃。 尽量选择粒径 大且级配 良好 的粗集 料 ,掺加粉煤 灰等掺加 料 ,掺减水剂 。在不影 响钢筋 布置的情况下 ,掺 和不超过 总量2 0 %的石 块 。在混凝 土 内部预埋 冷却水管 ,通入循环 冷却水带走热量。
2 0 1 3 年第1 7 期
( 总 第 2 6 0 期)
中阂高 新技术金l 业
l c Hl H^ . t I H tt c E N r£R P l i£;
NO . 1 7 . 2 01 3
( Cu mu l a t i v et y N O. 2 6 0)
例探 讨 了大体积 混凝 土结构施 工应 采取的控制措 施 ,以供 同行参 考。 关键 词 :建 筑工程 ;大体 积混凝 土 ;混凝 土加 工 ;混凝 土裂缝 中图分类号 :T V5 4 4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9 — 2 3 7 4( 2 0 1 3 )1 7 - 0 0 4 4 - 0 2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摘要:在我国当前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应用到多种施工技术,其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充当了重要的作用,应用也比较广泛,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也会逐渐的体现更好的应用方式。

因此本文将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进行相关探讨,旨在提高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的水平,增强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房屋建筑工程;应用策略引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下,带动了我国各种基础建设的提升。

建筑工程是我国建设中重要的工程之一,通过不断的扩大规模使我国人们的幸福感、满足感和安全感增强。

而在建设过程中使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能够使整个建筑工程的效率和质量提升,使其稳定性不断增强。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存在力大,噪音较少,在施工时更符合当前建筑施工的要求,并且在目前的施工过程中环保性也使得其污染小,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这种新型技术以使我国工程的基础施工质量有效的提升,当前对这种技术进一步的分析能够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的整体发展,也会对我国建设做到更加有效的促进作用。

1大体积混凝土配制技术在建筑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一直都是其中的重点施工部分,一旦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难以满足施工所需的需求,最终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及进度也会受到不利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大体积混凝土配置工序入手,保障混凝土原材料能够合格。

混凝土是一种混合物,其所有的性能都取决于组成材料的性质,因此我们必须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材料配比方案开展工作,从而确保配制出来的混凝土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同时也只有采取这样的方法,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才能够得到有效保障,才不会给建筑工程建筑的整体质量带来负面影响。

具体来说,第一要从骨料选择这方面入手,根据混凝土不同的应用方向分析其对于骨料的需要程度,而后选择恰当的粗骨料及细骨料开始配比,充分的发挥骨料对于混凝土结构的支撑作用,提升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05-29T15:07:20.47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作者:吕东洋
[导读] 本文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针对施工的各个环节提出了有效的措施,促进这项技术的广泛应用,同时能够更好的确保建筑施工质量。

摘要:现如今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下,城市建设的规模逐也随之逐渐扩大,出现了一系列大的建筑工程。

同时新时期给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带来了更高的要求,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质量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水平。

然而在实际的应用中却面临着各类裂缝问题,常常出现一些质量缺陷。

在建筑施工中有效的避免裂缝出现是当前建筑行业特别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针对施工的各个环节提出了有效的措施,促进这项技术的广泛应用,同时能够更好的确保建筑施工质量。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建筑施工;应用
建筑工程的质量是安全的保障,新时期对混凝土大量浇筑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我们必须严格监督在施工中的每一道环节,现场施工人员要不断革新完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

提高施工工艺质量,正确面对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的是裂缝问题。

调整浇筑方式使其更加科学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要制定裂缝防护措施,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过程进行巡查,结合建筑的实际情况做好养护工作。

从而保证混凝土表面的完整性,提高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

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其具有体积大、结构厚重,水泥使用量多等特点。

水泥材料具有水化热的特征,因此,大量使用后建筑结构会出现温度差及收缩裂缝。

为了改善水泥自身特点产生的这一现象,施工过程中需要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加入一定量的外加剂,包括减水剂、粉煤灰等。

混凝土外加剂的用量和选择主要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的配比来确定,一旦使用不合理会严重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的性能。

此外,施工工艺的优化也很重要,加强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后期养护,这也是浇筑技术中的重点内容,在规范混凝土浇筑配比的同时,提高混凝土自身的抗渗性能,减少出现裂缝的可能。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定期进行养护管理,一旦发现有裂缝现象,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避免造成更大的质量问题。

二、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经常会出现的浇筑问题
1.收缩裂缝分析
混凝土的形成过程需要经历散热与硬化,过程中混凝土可能出现收缩。

散热阶段:混凝土内部温度上升至最大值后会出现水泥水化现象,该过程将消耗大量水分,使得混凝土出现温度下降现象,同时凝胶孔液面降至弯月型,此时混凝土的体积相应缩小,产生降温收缩;干燥收缩: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主要采取泵送方式,带来较多的游离水分,当混凝土进入硬化阶段时,游离水分蒸发,造成水分补充不足,从而形成干燥收缩。

2.温差裂缝分析
温差裂缝通常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第三日出现,混凝土的内外部温差主要由水泥水热化散发延迟造成。

在大体积的混凝土结构建筑中,由于浇筑具有一次性及整体性特点,因此浇筑后水泥与水产生化合作用,引起混凝土内部水化热凝聚,由于浇筑体积较大,内部水化热不易散发,但外部水化热散热速度较快,内外部散热速率的差异造成内部温度持续升高,与外部形成温差。

当温差较大时,混凝土内部的压应力也随之增强,外部则表现为抗拉应力增强,当外部的抗拉应力强于建筑结构的抗拉上限时,混凝土建筑结构的表面即会产生裂缝。

3.安定性裂缝分析
安定性裂缝是指由混凝土性能不够造成的建筑裂缝,主要表现为龟裂,与所选用的混凝土强度有关。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所使用的材料主要包括煤灰、石子、砂子及水泥,煤灰的使用可以帮助节省水泥用量,同时减少水化合时的热量释放;砂石同样可用于节约水泥用量,另外还可降低混凝土形变的发生率,煤灰与砂石能够提升混凝土性能,提高混凝土强度,由此可知混凝土的性能强弱与相关材料的使用情况相关,当煤灰、砂石使用量较大时,易造成混凝土发生水化热与收缩变形。

三、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应用
1.混凝土配比设计
混凝土配比设计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的质量影响非常大,是浇筑技术的基础环节。

大体积混凝土因其结构特点,在浇筑施工中需要保证混凝土的强度,满足建筑施工设计的要求。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配比问题还影响水泥水化热情况,因此,要合理混凝土配比才能减少因水泥化热问题引起的裂缝现象,增加大体积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可本性,保证浇筑的质量。

2.施工方案和施工方式的选择
①施工方案的选择要根据工程的封层施工决定,在实际施工中,通常采用二次振捣施工工艺来避免施工中的振动现象,或者在混凝土没有凝固情况下进而第二次振捣,这样能有效的减少因振捣不均匀导致的裂缝问题。

②为了避免因温度原因导致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产生裂缝现象,可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分开施工,通过分段施工能够减少大量混凝土水泥的操作产生更多的水化热,使混凝土内部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梯度温度差。

在施工过程中可选择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进行浇筑,一般来说应低于28℃。

结合铺设冷水管的方式减少混凝土内外的温度差。

通过铺设冷水管方式能够有效的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延长混凝土温度升高时间,为下一步施工提供更好布置的条件。

3.温度控制
为了避免大体积混凝土出现温差裂缝,必须在整个浇筑过程中对温度进行合理的控制。

首先,应该选择一天之中温差最小的时间进行浇筑,同时室外温度不宜超过28摄氏度。

其次,在浇筑的过程中,应该对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升温度以及产生的应力进行精准的计算,并做出预测,随后根据计算和预测制定降温措施,例如,用湿润的岩棉被覆盖输水管、拌合水中加冰等。

为了避免混凝土内部与外部温差过
大,可以在浇筑前采取如下措施:石料入仓前用清水冲洗,仓内水泥存放时间尽量超过15天。

除此之外,对施工环境进行实时监查,如果发现天气变化,即将出现雷雨天气时,应及时做好应急措施。

4.大体积混凝土后期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后期养护中,需要着重养护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减少混凝土因内外温度差导致的裂缝现象。

冷凝水循环可以有效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但是这种方式不仅应用在浇筑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在后期养护中进一步加强。

养护的时间需要根据混凝土的体积、厚度、环境温度等因素设计。

环境温度高,气候干燥条件下容易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发生裂缝,因此,需加强对混凝土表面遮盖处理,做好防风措施。

当冬季进行混凝土浇筑时,不能浇水,因为塑料薄膜可以减少水分挥发,而且不浇水能够防冻,一般来说,气温低于5℃时不需要浇水养护。

夏季温度高时需要大量水来养护,防止水分蒸发,混凝土发生干裂。

结束语: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的出现,建筑的质量关乎到人的生命。

所以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负责人,一定要做到认真检查,对于大体积建筑表面可能出现的裂缝,提前做出防护,对于那些能够引起大体积浇筑表面出现缝隙的因素,要做到避免出现,因为,当有裂缝出现,这个建筑就会出现一定的隐患,安全性就会降低,如果发生危险,那就得不偿失,因此要把那些因素杜绝出现,提高建筑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张云辉;王晓耀;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控制及蓄热养护调整措施[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李军干;王东星;高海军;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7)[C];2007年
[3]标准及工程应用——“全国混凝土新技术、新标准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混凝土质量委员会和建筑材料测试技术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陈亦贤;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及施工控制[A];开拓进取再创辉煌——贵州省公路学会2008年技术交流论文集[C];2008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