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件物证检验技术课件PPT

合集下载

《法医物证检验》PPT课件

《法医物证检验》PPT课件

H2O2 Po
H2O +
无色
[O]
蓝色
联苯胺
联苯胺蓝
灵敏度20~30万倍,极微量血痕即可出现阳性(+)
阴性(-)可否定血痕/血痕已被完全破坏
三、确证试验
特异性强,灵敏度不高 阴性不能否定血痕,只能说未发现血痕。
血色原结晶试验 方法: 氯化血红素结晶试验
光谱分析
四、种属检验
沉淀环试验 抗原抗体反应 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
血液
纤维蛋白原
血浆
血清---水、有机物、无机盐
血型:是一种受遗传支配的、具有同种(族)属性的抗
原差异,即血液的遗传学差异。
狭义: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差异,即红细胞血型。
广义:血液中各种成分的抗原差异。
分类:红细胞型、红细胞酶型、血清型、
白细胞型、白细胞酶型、血小板型
二、RBC血型检验
ABO 式血液型检验
免疫电渗电泳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 PAGIEF法 胶体金标记McAb-Hb试纸法
五、血痕血型测定
红细胞血型:ABO、MNSs、Rh、Kell、Kidd、Duffy等 红细胞酶型:EsD、EAP、PGM1、GLOI、ADA、GPT等 血清型:Hp、Gc、Gm、Km 白细胞型:HLA-A、B
▪ 用已知红细胞测被检血清
A侧 B侧 被检血清所含凝集素
-
+
抗B
+
-
抗A
+
+
抗A、抗B
-
-

被检者血型 A B O AB
三、分泌状态
ABO血型物质不仅存在于红细胞膜上,而且人 群中约3/4还可以分泌到体液中,称为分泌型 (Secretors,Se);

上海交通大学《法医学》09物证检验ppt课件

上海交通大学《法医学》09物证检验ppt课件
原理: 胆碱+Florence试剂 缺点: 1、灵敏度不高,仅1:400 褐色针状结晶
2、仅在一定时间内可能出现有意义的阳性结果
被单上的精斑
过碘胆素结晶
酸性磷酸酶试验
原理:
酸性磷酸酶 [Fe(CN)-4]-
磷酸苯二钠

萘酚
红色醌类化合
分析发案现场、罪犯人数及犯罪过程 个人识别,证实犯罪
肯定或否定亲权关系
三、检材的处理
发现(血痕、精斑、毛发、唾液等)
提取 包装
及时送检
法医物证的提取
新鲜血的提取
血痕的提取
体液、组织块的提取
毛发的提取 皮肤、烟头、碎骨片及其组织的提取
法医物证的包装
包装物必须清洁
分别包装,不能互相混放
及时记录,贴好标签,注明标志
生物性检材的个人识别
一、概


法医物证学是应用多种学科的理论知识 和技术,研究并解决涉及法律方面的有 关生物物证性检材的检验与鉴定的一门 学科。生物物证性检材包括人体组织与 器官、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由它们 形成的生物性斑痕。
二、法医学物证检验的目的及意义
确定案件性质
澄清事实,揭露犯罪
提供线索,缩小排查范围
距地100cm,70度
距地100cm,25度
距地50cm,70度
距地50cm,25度
流柱状 血液从高位流向低位时形成流 柱状,下端因血液滞留而变粗。 流柱状一般由静脉血所引起。 身体上流柱状血痕可以推断受 伤时的体位。
喷溅状 动脉受伤血液喷射,形成 喷溅状血滴,形似感叹号, 尖端指明喷射的方向。但 是重复打击受伤部位,创 口血液受凶器撞击,或挥
正常显微镜下红细胞
发生凝集的红细胞

物证检验法医学课件典型实例

物证检验法医学课件典型实例

指纹检验案例
总结词
指纹检验是物证检验中的经典手段,通过对指纹的纹路、特征点等进行比对,可 以确定指纹的主人。
详细描述
在某入室盗窃案件中,通过比对现场遗留的指纹与嫌疑人指纹,成功将嫌疑人绳 之以法。
DNA检验案例
总结词
DNA检验是物证检验中的重要手段,通过对DNA进行提取、 扩增和比对,可以确定个体的身份。
生物学检验技术
总结词:通过生物学手段对物证进行鉴定和分类,确定物证的生物属性。
详细描述:生物学检验技术是利用生物学原理和技术手段,对物证进行 鉴定和分类的方法。通过DNA分析、蛋白质分析、微生物检测等技术手
段,可以确定物证的生物属性,为案件的侦破提供重要线索。
生物学检验技术在物证检验中的应用包括:DNA鉴定、血型检测、微生 物检测等。
物证鉴定程序与规范
确定鉴定目标和要求
01
在开始鉴定前,应明确鉴定的目标和要求,为后续的检验和鉴
定工作提供指导。
选择合适的鉴定方法和程序
02
根据物证的属性和鉴定目标,选择合适的鉴定方法和程序,确
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遵循规范操作流程
03
在鉴定过程中,应遵循规范的操作流程,确保鉴定工作的规范
性和科学性。
物证检验报告撰写规范
01
02
03
准确描述物证特征
在撰写检验报告时,应对 物证的特征进行准确描述, 为后续的分析和判断提供 依据。
客观分析物证
根据物证的特征,进行客 观的分析和判断,得出科 学合理的结论。
规范使用专业术语
在撰写检验报告时,应规 范使用专业术语,确保报 告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05 物证检验法医学的挑战与 展望

法医法医物证尸检物证-PPT课件

法医法医物证尸检物证-PPT课件
红细胞血型红细胞血型aboabo白细胞血型白细胞血型hlahla表达产物的水平遗传学标记表达产物的水平遗传学标记血小板型血小板型酶型如pgm1pgm1遗传标记遗传标记血清型如血清型如hphp其他如唾液蛋白型其他如唾液蛋白型dnadna序列多态性如序列多态性如mtdnamtdnadnadna水平遗传学标记水平遗传学标记dnadna长度多态性如长度多态性如strstr物证分析的生物学基础法医物证鉴定中的主流技术法医物证鉴定中的主流技术strshorttandemrepeatsstrshorttandemrepeatsvntrvariablenumbertandemrepeatsvntrvariablenumbertandemrepeatsdnadna鉴定结论的证据效力鉴定结论的证据效力19851985年年jeffreys国遗传学家国遗传学家首次应用首次应用dnadna指纹图谱解决一例指纹图谱解决一例涉及移民的亲子鉴定涉及移民的亲子鉴定19861986年年又应用又应用dnadna指指纹图谱解决两例强奸纹图谱解决两例强奸杀人案杀人案蛋白质蛋白质基因基因排除排除认定认定历史事件手段意义dnadna鉴定结论的证据效力鉴定结论的证据效力鉴定人鉴定人鉴定仪器设备鉴定仪器设备标准化认证标准化认证人类人类动物动物植物植物两样本两样本dnadna分分型不同排除型不同排除来自同一个体来自同一个体两样本两样本dnadna分分型相同不能型相同不能排除来自同一排除来自同一个体
SOURCES: - MP
Toothbrushes, hairbrushes, shaving razors – Others? Clothing: Hats, helmets, shirts Medical samples (from biopsies or surgeries) Note: Advise family to collect, protect, and submit these items IMMEDIATELY! Biological parents, offspring, siblings, etc… Note: Reference DNA collection is remarkably simple. DOJ provides collection kits and video instruction (free). Buccal swabs – Q-tip swabbed on the inside of the mouth.

物证检验照相 ppt课件

物证检验照相 ppt课件

六、用于鉴定的拍摄对象,样本和检材的 影像要反映一致。
七、妥善保管检材与样本,不得损坏、 遗失。
第二节 物品类物证的拍摄
• 图文类平面物品——翻拍 • 重要立体物证——脱影照相 • 其它物品普通物证
一、翻拍
翻拍是利用照相技术对图文类的 被摄对象(称为原件)进行复制的 方法。
刑事技术工作中常见的翻拍的对 象包括与案件有关的或具有证据意 义的文件、单据、信件、书报、照 片、图表、契约、指印、字迹等。
翻拍方法:
• 选好适当的衬底。衬底的颜色应与原件的颜色形成一 定的反差或密度差。衬底的大小应根据翻拍对象的大 小,以满足画面需要为宜。对于双面书写或印制的原 件,可衬以黑色衬底,以减少背面字迹对正面字迹的 干扰。
• 要选择适当的比例尺。为了准确地反映原件及特征的 大小,必须放置比例尺。比例尺的大小和颜色要与原 件相适应。
一、定向反射配光
用单一光源照向被摄物,相机在光的反射 方向上记录物面反射光亮度分布的方法。
适合于痕迹与承痕物面反光能力有明显差 异的情况,如光滑物面上的汗液、油脂指纹, 以及磨砂黑板表面的铅笔字迹等。
定向反射配光
垂直定向反射配光
小偏角定向反射配光
垂直定向反射配光的实现
定向反射拍摄油漆表面汗液手印
第四章 物证检验照相
物证摄影是固定、提取和检验各种痕迹、物证的专 门成像技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 变,案件中出现的痕迹、物证类型及其特点也在发生着 变化,对检验技术不断提出新的挑战。与此同时,科技 的不断进步也催生出许多先进的成像技术方法,为物证 检验、鉴定提供新的手段。这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 使得物证摄影成为刑事影像技术中最为活跃的组成部分。
翻拍可以是拍摄原件全貌,也可 以是只针对局部进行是突出性拍摄。

第章 物证检验照相ppt课件

第章 物证检验照相ppt课件

• 当所用光线波长较短(蓝、紫)时,为防止荧光干扰, 可以在镜头前加上同样颜色的滤色镜;
• 选用相机的黑白模式(如果有该选项的话),可以提 升对比度——也可以拍摄后再用软件处理成黑白效果;
• 单一色光成像时,自动曝光系统可能会出现误差,应
根据情况予以补偿。
45
编辑版pppt
三、分色照相的应用
• 增强有色物体上痕迹的反差 • 拍摄字迹、单据、印章和污损文件 • 增强血迹(415nm)和其它有色痕迹(如手印、足迹
12
编辑版pppt
第二节 物品类物证的拍摄
• 图文类平面物品——翻拍 • 重要立体物证——脱影照相 • 其它物品普通物证
13
编辑版pppt
一、翻拍
翻拍是利用照相技术对图文类的 被摄对象(称为原件)进行复制的 方法。
刑事技术工作中常见的翻拍的对 象包括与案件有关的或具有证据意 义的文件、单据、信件、书报、照 片、图表、契约、指印、字迹等。
编辑版pppt
翻拍方法:
• 配光
保证此 区域光 照均匀
编辑版pppt
也可用室外 自然光或其它能 保证视场均匀的 任一配光方法。
17
翻拍方法:
• 光圈的选择: 翻拍时相机所用光圈,应视被拍物大小, 以确保画面影像清晰为前提。一般情况下,翻拍倍率在 1:10左右时,光圈应收缩2—3档;如翻拍倍率达到1: 1时,光圈应进一步缩小。
第五节 其它痕迹检验照相简介
• 红外线反射照相 • 紫外线反射照相 • 光致发光照相
71
编辑版pppt
一、红外线反射照相
红外线反射照相就是通过物体发射、透射或反 射的红外线进行成像的照相技术。
72
编辑版pppt
红外线在刑事照相中获得重要应用是因为:

02-【PPT】物证及鉴定意见

02-【PPT】物证及鉴定意见
物证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物证具有间接性和依赖性。
调查收集物证的方法
检查
搜查
扣押
勘验
提供 与调取
物证的固定
物证的固定,是指执法 人员采用技术手段提取 或制作收集物证的笔录 、绘图、照片的专门活 动。固定主要适用于不 便于移动、保存或者提 取的物品和痕迹。
物证的保管
物证的保管,是指将用 作证据的物品和痕迹固 定后妥善加以保管和封 存的活动。物证的种类 不同,保管的具体方法 也不同。
物证的审查
1 审查判断物证的来源是否合法。
2 审查判断物证是否真实可靠。
3
审查判断物证与案件事实有无客观联系。
鉴定意见
鉴定意见,又称“鉴定人的意 见”,是由鉴定人接受委托或 聘请,运用自己的专门知识和 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诉讼中 所涉及的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 检测、分析、判断后,所作出 的结论性意见。
鉴定意见的特点:
鉴定意见的科学性
鉴定意见的事实针对性
鉴定意见的确定性
鉴定意见的审查
送交的鉴定材料 是否确实充分 鉴定人是否合格
是否受外界 的干扰影响
鉴定方法 是否科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技术设备 是否先进
与其他证据 有无矛盾
谢谢大家
THANK YOU FOR WATCHING
4
物证的审核
5
鉴定意见的概念
6
鉴定意见的特点
7
鉴定意见的审查
物证
物证是指以其外部特征、 物质属性和存在形式证明 案件真实情况的物品或者 痕迹。物证通过其外部特 征、本身体现的物质属性 及存在的特定场所来发挥 证明案件事实的作用。
物证的主要特点: 物证以实体物的外部特征、物质属性和存 在形式证明案件事实。

《法医物证检验》课件

《法医物证检验》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为案件调查提供科学依据,帮助确定案件性质、犯罪嫌 疑人身份、亲权关系等,保障司法公正。
检验流程
受理委托
收集物证,了解案件基本情况,明确 检验目的和要求。
02
初步检验
对物证进行外观观察、物理性质分析 等初步检验,以确定检验方法。
01
出具报告
撰写检验报告,向委托方提供科学依 据。
05
03
实验检验
根据初步检验结果,选择合适的实验 方法进行深入检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DNA分析、蛋 白质免疫分析等。
04
结果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检 验结论。
检验方法
DNA分析
通过对生物检材中的DNA 进行提取、扩增和检测, 进行个体识别和亲缘关系 鉴定。
蛋白质免疫分析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 对生物检材中的蛋白质进 行检测,以确定物证来源 。
生物化学分析
利用生物化学技术对生物 检材中的化合物进行检测 和分析,以推断物证的性 质和来源。
案例三:毒物分析在药物中毒案件中的应用
总结词
毒物分析是检测生物样本中是否存在有毒物质及其含量的方法,在药物中毒案 件中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毒物分析通过对生物样本(如血液、尿液、胃液等)中的药物、毒物进行定性 或定量检测,为药物中毒案件提供证据支持。通过毒物分析,可以确定中毒原 因、中毒时间和剂量等信息,为案件调查提供重要线索。
精液物证
精液物证是男性性行为后遗留在女性体内的物质 ,是法医物证检验中的重要证据之一。
精液物证的采集需要保证及时性和准确性,以避 免受到其他物质的干扰。在检验过程中,需要对 精液的成分、含量和受孕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 以确定是否为犯罪嫌疑人所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写技能: 重要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书写运动: 是从书写技能转化为笔迹不可缺
少的环节。
❖书写工具与承受物体: 是形成笔迹不缺少的 物质条件。
(二)影响笔迹的因素
▪ 书写人主观方面的因素 ➢故意伪装 ➢心理状态
▪ 书写活动客观方面的因素 ➢生理状态 ➢书写工具 ➢书写环境 ➢书写条件
(三)笔迹的成份
❖决定笔迹本质的是个人的书写技 能和书写习惯。
书写技能于书写习惯
书写技能
指人掌握和运用文字的书写 技巧,借以表达思想的能力。
——能力
书写习惯
指经过长期反复的练习,书 写技能达到熟练而形成的一时难 以改变的行为方式。
——习惯
如“国”字的写法
(二)笔迹的种类
自述型笔迹 1、按言语的归属划分
非自述型笔迹
四、笔迹的总体特殊性
笔迹的总体特殊性,是指每个人的笔迹 特征总合各不相同的属性。
(一)书写习惯具有共同性 (二)书写习惯具有特殊性
(一)书写习惯具有共同性
指不同人的书写习惯之间都有或多或少 的共同点。
❖社会规范与规则的约束 ❖共同的教育与交际环境的影响 ❖个别学仿形成的相似性
(二)书写习惯具有特殊性
第二节 笔迹检验原理
一、笔迹的形成 二、笔迹的反映性 三、笔迹的自身同一性 四、笔迹的总体特殊性
一、笔迹的形成
书写人的主观因素
书写动 机
书写 技能
书写 活动
书写活动的客观因素
(一)笔迹的形成机制 (二)笔迹的影响因素 (三)笔迹的成份
笔迹 (成份)
(一)笔迹的形成机制(四要素)
❖书写动机: 是启动书写活动的动因。 一般书写动机 不良书写动机
(三)笔迹检验的作用
▪笔迹检验可为侦查工作提供服务; ▪笔迹鉴定可为诉讼提供证据; ▪笔迹档案是现代侦查情报体系的组成部分; ▪笔迹可以作为未来人身识别、安全防范的
技术之一。
❖ 认定物证笔迹的书写人; ❖ 根据笔迹鉴别文件的真伪; ❖ 利用笔迹串并案件; ❖ 根据笔迹确定参与作案的人数; ❖ 通过笔迹发现侦缉对象的行踪; ❖ 通过笔迹可分析作案人的特点。
笔迹检验是对与案件有关的文件物证上 的笔迹进行勘验、分析、识别和鉴定等活动 的总称。
▪ 对象-作为物证的笔迹 ▪ 任务-确定笔迹是否为同一人所写 ▪ 方法-比较鉴别
(二)笔迹检验的任务
❖ 确定物证笔迹与嫌疑人笔迹是否是同一人笔迹; ❖ 确定一份文件上的几部分笔迹是否同一人的笔迹 ❖ 确定多份文件物证上的笔迹是否同一人的笔迹; ❖ 参与与物证笔迹有关的现场勘验和其他取证活动 ❖ 运用笔迹学知识分析案情、排查嫌疑; ❖ 对笔迹检验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科学研究。
个人素质的差别
生理解剖特点不同 心理活动特点不同
外界影响的差别
家庭影响不同 所受教育不同
受教育的性质-文科、理科 受教育的质量-书写训练的严格程度 受教育的时间-长短与时代
第三节 笔 迹 特 征
笔迹特征是个人书写技能和书写习惯表 现在笔迹中的各种征象。是个人书写技能和 书写习惯特殊性的标志,是书写技能和书写 习惯的外部表现。
文件物证检验技术
第一节 笔迹检验概论
(一)笔迹的概念 一、笔迹 (二)笔迹的种类
二、笔迹检验
(一)笔迹检验的概念 (二)笔迹检验的任务 (三)笔迹检验的作用
(一)笔迹的概念(Script/Handwriting)
笔迹是通过书写活动形成的具有个人特 点的文字符号形象系统。
笔迹是个人的书写技能和书写习惯通过 书写活动外化成的文字符号形象系统。
指书写习惯具有克服各种阻力、干扰, 顽强表现自己的特性。
❖表意的制约作用 ❖视觉及其表象的监督校正作用 ❖动觉及其表象的调节作用 ❖大脑机能的整体协同作用
三、笔迹的自身同一性
指同一个人不同条件下形成的笔迹都保持 着基本特征,其自身存在同一关系。其为笔迹 检验提供了基本条件。
即书写习惯既具有可变性,又具识——反应比较慢,很难伴随伪装书写活动。
违背习惯的行为方式难以持久
整篇伪装笔迹往往变化程度不一样,正常与变化交替出现。
改变的笔迹以固有的技能、习惯为基础
❖改变笔迹是在原有习惯方式上的顺势生变; ❖改变笔迹有时是旧习惯的再现; ❖改变笔迹不能超出知识、技能的限度。
(二)书写习惯具有能动性
笔迹特征的组成
一、概貌特征 二、局部安排特征 三、用字写法特征 四、错别字特征 五、搭配比例特征 六、笔顺特征 七、运笔特征 八、阿拉伯数字书写特征 九、符号特征
指书写习惯相对于人的主观意识具有独 立自主的特性。
❖注意力的局限性; ❖书写人主观意识与书写自动化的矛盾; ❖违背习惯的行为方式难以持久; ❖改变的笔迹以固有的技能、习惯为基础。
注意力的局限性 注意力有选择性和集中程度
书写人主观意识与书写自动化的矛盾
自动化书写——连续性强、反应过程很快,是一个连锁
正常笔迹
指在通常的心理状态和书写条件下形成的笔迹。 正常笔迹能真实地反映个人的书写技能和习惯。
非正常笔迹
又称变化笔迹,指在特殊的心 理状态或不适应的书写条件下形成 的笔迹。
条件变化笔迹 伪装笔迹
内部条件引起的变化笔迹 外部条件引起的变化笔迹
摹仿笔迹
(一)笔迹检验的概念 Hand writing examination
正常笔迹 2、按笔迹的形成条件划分
非正常笔迹
自述型笔迹和非自述型笔迹
自述型笔迹
是指书写人自已运用语言,通过书写活动表达一 定内容的笔迹。
特点:反映个人的书写技能、习惯和个人运用语 言的能力和习惯。
非自述型笔迹
是指书写人记录他人言语形成的笔迹,包括听写 笔迹、抄写笔迹等。
特点:只有笔迹特征。
正常笔迹和非正常笔迹
广义的笔迹
笔迹 文字布局 书面语言
笔迹形成示意图
书写人的生理、心理状态
书写技能、习惯
书写活动
笔迹
书写环境、条件
笔迹的现象和本质
笔迹的现象
❖笔迹的稳定现象
个人书写技能和习惯的表现。
❖笔迹的变化现象
书写人心态变化、机体状态变化、 书写条件变化和故意伪装笔迹的表现。
笔迹的本质
❖是个人笔迹所固有的区别于他人 笔迹的特性。
笔迹的基本成份
❖书写习惯的表现:这是笔迹的主体和核心。 ❖书写技能的表现:
笔迹的附加成份 ❖故意伪装的表现; ❖摹仿他人笔迹的表现; ❖书写条件变化的表现; ❖书写过程偶然因素的表现。
二、笔迹的反映性
指笔迹反映书写活动、暴露书写习惯的 必然性。
(一)书写习惯具有自主性 (二)书写习惯具有能动性
(一)书写习惯具有自主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