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和视觉2凸透镜成像规律

合集下载

乐乐课堂物理八年级凸透镜成像规律

乐乐课堂物理八年级凸透镜成像规律

乐乐课堂物理八年级凸透镜成像规律一、引言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研究了宇宙的运动规律、物质的结构性质和能量转化等基本问题。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八年级的学生将接触到有关光学的知识,其中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在乐乐课堂,我们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凸透镜的基本概念1. 凸透镜的结构凸透镜是一种光学仪器,它由两个透镜面组成,其中至少一个面是一段圆弧,这段圆弧可以是一部分圆环面,也可以是双曲线或抛物线。

对于凸透镜来说,两个透镜面的凸面朝向外部。

在凸透镜上,有一条与光轴平行的主光轴,以及与主光轴相交的一个焦点。

在光线通过凸透镜时,会产生折射现象。

2. 凸透镜的焦距凸透镜的焦距是指凸透镜将平行光线聚焦到焦点的距离。

焦距可以分为正焦距和负焦距两种。

当凸透镜为凸面凸透镜时,其焦距为正焦距,表示凸透镜将平行光线聚焦在焦点的前方;当凸透镜为凸面凹透镜时,其焦距为负焦距,表示凸透镜将平行光线聚焦在焦点的后方。

3. 凸透镜的物像关系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体远离凸透镜时,留下的阴影会缩小,而当物体靠近凸透镜时,留下的阴影会放大。

这是由于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产生的折射现象所导致的。

三、凸透镜的成像规律1. 物体的位置与成像的特点-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前时,得到的是虚像,位置位于凸透镜的焦点后面,直立放大,负数表示。

-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上时,则视为无穷远,这个时候成的面像为倒立减小,负数表示。

- 当物体位于焦点和透镜之间,则成像位置位于焦点后方,实像直立,放大,正数表示。

- 当物体位于透镜的焦距后方时,成像位置位于焦点之前,直立图会放大,正数表示。

2. 光线追迹法光线追迹法是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通过绘制几条特定的光线来确定物体成像的位置和特点。

根据光线追迹法,可以画出从物体到凸透镜的光线经过折射后的路径,从而得到物体成像的位置和特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物与像移动的速度

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物与像移动的速度

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物与像移动的速度1.引言1.1 概述凸透镜成像是光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通过凸透镜将光线聚焦或发散而形成的图像。

在凸透镜成像过程中,物体与像的移动速度是一个关键的因素。

本文将对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物与像移动的速度进行探讨和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凸透镜的基本性质。

凸透镜具有两个重要的焦点,即物距焦距和像距焦距。

当物体位于焦距处时,凸透镜将会产生无穷远处的像,这被称为无穷远物的成像。

而当物体距离凸透镜较远或较近时,会在焦点附近或者凸透镜的另一侧形成实际的实像。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我们可以推导出物与像之间的一些关系。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别探讨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物的移动速度和像的移动速度。

对于物的移动速度,我们需要考虑物体位置的变化对成像结果的影响。

当物体向凸透镜靠近时,其成像位置会发生变化,离凸透镜更近的物体将会产生离凸透镜更近的实际像。

物体移动的速度越快,对应的成像位置变化也会更明显。

而对于像的移动速度,则需要考虑凸透镜焦距和物体位置的变化对成像结果的影响。

当物体移动时,成像位置也会跟着移动。

如果物体向凸透镜靠近,实际像也会向凸透镜的另一侧移动;相反,如果物体远离凸透镜,实际像则会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像的移动速度与物体的移动速度和凸透镜焦距有关,当物体移动速度较大且焦距较小时,像的移动速度会更为明显。

总结起来,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物与像的移动速度是由物体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变化决定的。

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和像之间的位置变化关系,并且在实际应用中更准确地预测和调节成像结果。

接下来,我们将在接下来的章节中详细探讨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物与像移动速度的具体规律和应用意义。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章节来进行论述。

首先,在引言部分概述了文章的主题和内容,并解释了文章的目的。

接下来,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小节,分别讨论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物移动速度和像移动速度的规律。

最后,在结论部分对物与像移动速度的规律进行总结,并探讨了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意义。

透镜成像总结

透镜成像总结

透镜成像总结透镜成像是光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现象。

透镜成像是指透过透镜后的光线在像方形成一幅清晰的图像。

透镜成像涉及到光线的折射和光的传播等基本原理,在物理学和光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透镜的基本概念。

透镜是一种光学器件,可以将光线聚焦或发散。

根据透镜的形状,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中心较厚而边缘较薄,凹透镜则相反。

透镜的光学特性取决于其曲率半径和局部形状。

透镜的成像原理可以通过两个基本定律来解释。

第一个定律是斯涅尔定律,它描述了光线通过透镜时的折射行为。

斯涅尔定律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n1 * sinθ1 = n2 * 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代表两个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代表入射角和出射角。

这个定律告诉我们,光线在透镜两侧的折射角度与两个介质的折射率成正比。

第二个定律是薛定谔定律,它描述了透镜对光的成像行为。

根据薛定谔定律,一个光线从一个点源射出,经过透镜物面通过透镜后,会在像面上形成一个对称的实像。

这个像的特点是光线经过透镜后会交叉,并且与物体形成相似的关系。

根据这个定律,我们可以通过透镜的焦距来控制成像的位置和大小。

透镜成像还涉及到一些重要的概念,比如焦距、焦点和放大率等。

焦距是指透镜将平行光线聚焦成的像离透镜的距离。

焦点则是指通过透镜后的光线相交形成的点,分为物方焦点和像方焦点。

放大率是指成像物体和成像像的大小比例关系。

透镜成像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眼镜是用来矫正人们的视力问题的透镜。

眼镜通过调节透镜的焦距,使光线正确地聚焦到视网膜上,实现清晰的视觉感受。

另外,相机和望远镜也是利用透镜成像原理来采集和放大远处图像的设备。

总结起来,透镜成像是光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涉及到光的折射和成像行为。

透镜成像通过斯涅尔定律和薛定谔定律来解释光线在透镜中的行为。

透镜的焦距、焦点和放大率等概念对于理解和掌握透镜成像有着重要的作用。

凸透镜成像原理与应用

凸透镜成像原理与应用

凸透镜成像原理与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凸透镜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物品。

它不仅被广泛应用于眼镜、相机等光学仪器中,还在许多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 凸透镜成像原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可以简单地用光线光学来解释。

光线在经过凸透镜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根据光线在凸透镜上的折射规律,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向主光轴偏折。

光线越靠近光轴,偏折角度越小;光线越偏离光轴,偏折角度越大。

这种折射现象使得凸透镜能够聚焦光线。

当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时,经过折射后会会聚到一个焦点上。

这个焦点距离凸透镜的距离被称为焦距。

焦点的位置取决于凸透镜的曲率半径和折射率等因素。

当光线从比焦点距离更远的位置射向凸透镜时,聚焦后的像会出现在焦点的后方;反之,当光线从焦点距离更近的位置射向凸透镜时,聚焦后的像会出现在焦点的前方。

2. 凸透镜的应用2.1 眼镜凸透镜在眼镜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人眼度数不正常时,可以通过佩戴凸透镜眼镜来矫正视力问题。

近视眼的治疗常用的凸透镜为凹透镜,它能够将光线发散从而改变光线的聚焦位置;而远视眼则需要使用凸透镜,使得光线能够更好地聚焦在视网膜上。

通过凸透镜眼镜的使用,人们可以明显改善视力,并提高生活和工作的质量。

2.2 摄影凸透镜在摄影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机镜头中的凸透镜能够调整光线的聚焦位置和角度,使得拍摄的照片能够更加清晰和真实。

不同类型的凸透镜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例如鱼眼镜头可以呈现出广角效果,突出景物的畸变和特殊效果。

凸透镜的应用让摄影艺术更加丰富多样。

2.3 显微镜凸透镜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尤其是在显微镜领域。

显微镜通过使用凸透镜来放大物体的微小结构,使得人们可以观察到肉眼无法看见的细微细节。

这种放大的原理是通过将光线聚焦于样本上方的焦点上,然后使用凸透镜再次聚焦在显微镜眼镜内的焦点上,从而放大物体。

总结凸透镜成像原理的简单解释和凸透镜的应用展示了它在光学仪器、眼镜、摄影和科学研究等领域的重要性。

凸透镜成像规律详解

凸透镜成像规律详解

凸透镜成像规律详解在光学中,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且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称为实像;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且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称为虚像。

讲述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时,往往会提到这样一种区分方法:“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

”如果是厚的弯月形凹透镜,情况会更复杂。

当厚度足够大时相当于伽利略望远镜,厚度更大时还会相当于正透镜。

1透镜区别结构不同凸透镜:边缘薄、中间厚,至少要有一个表面制成球面,亦可两面都制成球面。

可分为双凸、平凸及凹凸透镜三种。

凹透镜:边缘厚、中间薄,至少要有一个表面制成球面,亦可两面都制成球面。

可分为双凹、平凹及凸凹透镜三种。

对光线作用不同凸透镜主要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主要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成像性质不同凸透镜是折射成像,成的像可以是正立、倒立;虚像、实像;放大、等大、缩小。

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是折射成像,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透镜与面镜透镜(通常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能透过光线,当平行光源照射时,能使光线发生折射,光线均遵守折射定律。

面镜(通常分为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不能透过光线,当平行光源照射时,能使光线发生反射,光线均遵守反射定律。

凸透镜可以成倒立的放大、等大、缩小的实像或正立、放大的虚像。

可把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焦点,也可把焦点发出的光线折射成平行光线。

凹透镜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主要用于扩散光线。

2成像规律表格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物,镜,像距(v) 正倒大小虚实应用特点像的位置关系u>2f f<v<2f 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摄像机、-物像异侧u=2f v=2f 倒立等大实像精确测焦距大小分界点物像异侧f<u<2f v>2f 倒立放大实像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物像异侧u=f 不成像- - - 制平行光,强光聚焦手电筒实虚分界点-u<f 大于物距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虚像在物体同侧,虚像在物体之后物像同侧规律总结规律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和应用

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和应用

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和应用1. 引言凸透镜是一种常见的光学器件,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和应用是光学学科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介绍凸透镜的成像原理以及凸透镜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关键概念来解释:2.1 焦距凸透镜有一个焦点,称为焦距。

焦距可以分为正焦距和负焦距两种情况。

正焦距意味着凸透镜将光线聚焦到焦点上,而负焦距则表示凸透镜将光线发散。

2.2 物距和像距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称为物距,而像距则是像离凸透镜的距离。

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可以确定凸透镜的放大倍数。

2.3 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有两个基本规律:•光线从无穷远处射入凸透镜,经过折射后聚焦于焦点上。

•光线从焦点射入凸透镜,则经过折射后平行于光轴射出。

这两个规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过程。

3. 凸透镜的应用凸透镜作为一种常见的光学器件,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重要的应用。

3.1 光学仪器在光学仪器中,凸透镜经常被用于调节光的聚焦和发散,从而实现图像的清晰成像。

例如在显微镜、望远镜和摄影镜头中,凸透镜的使用非常普遍。

通过调节凸透镜的物距和像距,可以实现对光线的精确控制。

3.2 眼镜凸透镜也是眼镜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凸透镜的调节,可以纠正人眼的视觉缺陷,改善视力。

近视眼和远视眼都可以通过凸透镜来纠正,使得人们能够正常看清物体。

3.3 太阳能热能利用凸透镜还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热能利用领域。

通过将太阳光线聚焦到一个小点上,可以提高光能的密度,从而实现高效的热能收集。

这种技术被应用于太阳能发电和太阳能热水器等领域。

3.4 医疗器械在医疗器械中,凸透镜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例如在显微镜、放大镜、视力测试仪等设备中都使用了凸透镜。

利用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可以实现对细小结构和细微变化的观察和检测。

3.5 光学通信凸透镜在光学通信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凸透镜对光信号进行调制和聚焦,可以实现高速、长距离的光纤传输。

凸透镜成像规律八种记忆方法

凸透镜成像规律八种记忆方法

凸透镜成像规律八种记忆方法一、作图成像法光学作图,是掌握光学内容的有效途径之一。

因此,凸透镜成像规律完全可以利用三条特殊光线中的两条,而找到像点,这种方法适用于基础较好的学生,也可以作为实验后,强化知识的一种补充,也可以为那些要参加各种物理竞赛的学生,作为知识的一种拓宽。

方法是过物体上的一点,画出三条特殊光线中的任意两条,然后找到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相交的点,或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就是物体上该点的像点。

再根据物体与主光轴的垂直关系,画出像也与主光轴垂直,就可以画出虚实像。

还可以借此介绍虚实像。

本文列举两种利用作图法探究成像规律,作图在下:两条光线:(1)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2)平行于主光轴光线通过焦点。

(1)u >2f ,f <v <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像叫实像..(2)u <f ,v >u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由光线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像叫虚像.. 这种方法适合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初二学生接受起来可能有些困难,可以在初三第一轮复习时,帮助学生记忆,减轻复习时的学生的记忆压力。

二、光路可逆法光路可逆性是光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学生对这个知识也是记忆犹新。

具体方法是先根据作图法作出一种成像规律的图后,提醒学生从光路可逆性来考虑问题,把作出来的图,从反面看一下,又是什么成像规律?这样所有的成像规律,就可以从光路可逆性来记住规律。

下图中就是利用光路可逆性,完成两个成像规律!(1)u >2f ,f <v <2f ,倒立、缩小的实像 (2)f <u <2f ,u >2f ,倒立、放大的实像这种方法理解层次较高,学生理解起来也很难,可以作为新课以后的辅助练习。

三、童话故事记忆法一个天气晴朗、阳光明媚的冬天,唐僧师徒一行四人,为取真经,他们继续向西方徒步前行。

他们来到一个山洞中休息吃饭。

山洞前有一个大的冰山,冰山中间厚、边缘薄。

孙悟空到外面弄了一些吃的回到山洞前,他看到冰山后面的山洞里,也有一只倒立、缩小的孙悟空,他以为是妖精,又来吃唐僧的肉了,连忙拿出金箍棒,准备降服妖精。

凸透镜成像_360百科

凸透镜成像_360百科

编辑本段成像原理
物 距(u) 像的性质像 距( v ) 像物位置关系
u > 2f 倒立、缩小、实像 f<v<2f 像物异侧
u = 2f 倒立、等大、实像 v = 2f 像的大小转折点,像物异侧
f< u<2f 倒立、放大、实像 v > 2f 像物异侧
u = f 不成像 / 像的虚/实、正立/倒立、像物同侧/异侧转折点
简记为:点内正大虚(或物小焦距像大虚)
注:u大于2f简称为远——离凸透镜远一些;u小于2f且大于f简称为近——离凸透镜近一些
二、
物三像二 小实倒 物二像三 倒大实 物与像同侧正大虚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1倍焦距分虚实,2倍焦距分大小。
三、
二环外①,拾到②小相机。
一二环间,拾到大投影。
一环内, 打③假④正经⑤。
注解:①二环外:二倍焦距以外
②拾到:拾,实(实像。 到,倒(倒立) 应用:照相机
③打:放大
④假,虚(虚像)
⑤经,放大镜
编辑本段
应用例题
例1 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 )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指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虚像越小。
编辑本段
简介
在光学中,由实际光线汇聚而成,且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称为实像;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且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称为虚讲述实和虚像的区别时,往往会提到这样一种区分方法:“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9/1

F
F
f u=f 不成像
2018/9/1

F
F
f u<f 正立放大虚像
2018/9/1
物距 (u)
像的性质 倒立 或正立 放大 或缩小 实像 或虚像
像距 ( v)
一束平行光
实像点
V=f
f<v<2f
u>2f U=2f
f<u<2f
倒立 倒立
缩小
等大 放大
实像
实像 实像
倒立
v=2f v>2f
例、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需要在空中的飞机上向地 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使用航空摄影照相机的镜 头焦距为50mm,则底片到镜头的距离为( ) A.略小于100mm B.略小于50mm C.略大于50mm D.等于50mm
①实像是折射光线(或反射光线)实际会聚而的; 虚像是折射光线(或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 成的。 ②实像既能呈现在光屏上观察,又能用眼睛直接 观察,虚像只能用眼睛观察。 ③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随堂练习
例:如图所示,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 把烛焰放在a、b、c、d、e各点,并分别调整光 屏的位置。则: 1、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u= f u< f
不成像、得到一束平行光
正立
放大
虚像
1、在实验中,你能发现实像和虚像的分界 点在什么位置吗?
当u>f时, 成实像。 当u<f时, 成虚像。
2、在实验中,你能发现放大的像和缩小的 像的分界点在什么位置吗?
u>2f时,成缩 小实像。 u<2f,成放 大实像。
2018/9/1
3、什么情况下像和物体在凸透镜两侧? 什么情况下像和物体在凸透镜同侧?
试一试: 1.当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着物距 的减少,像距是怎样变化的? 2.凸透镜成的实像与物是上下 颠倒,左右颠倒。
作图研究
利用通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F
F
f u>2f f<v<2f 倒立缩小实像
2018/9/1

F
F
f u=2f v=2f 倒立等大实像
2018/9/1

F
F
f f<u<2f v>2f 倒立放大实像
凸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
凸 透 镜
对光线的作用: 会聚作用
平行光线经凸透镜会聚 焦点: 于主轴的交点
相关概念:光心:凸透镜的中心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用手中的凸透镜看近处书上的字, 观察字的变化。 用凸透镜看远处窗外的景物,观 察景物的变化。
看近处
看远处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1、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S
O
光的折射
2F
F
倒立的实像
F
S′
2F
物体经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正倒跟 物体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2.知识预备
光具座
点燃的蜡烛
u
v
凸透镜
光屏
物距( u) —— 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物
距,用 u 表示;
像距( v ) —— 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像距,
用 v 表示
u
单位:cm
a bc
de
F
F
f 2f
2018/9/1
a bc
de
F
F
f 2f
2、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 屏距凸透镜最远。 3、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不会出现像。
2018/9/1
二、凸透镜的应用
1.照相机
1.被拍摄物体与镜头的距离、镜头到底片 的距离有何要求? u >2f f<v<2f 2.在胶片上成像的性质是什么?
交流合作
实验思考
1、当成实像时,如用手挡住透镜 的上半部,猜一猜,光屏上的像可能 有什么变化?
2018/9/1
F
F
f
2018/9/1
2.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在光屏上 找不到像,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①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没有 调整在同一高度上; ②物体放在了焦点上或在焦点以内。
3.实像与虚像的区别是什么?
倒立缩小的实像
3.为了使像大一点,被拍摄物体与镜头的 距离、镜头到胶片的距离如何调节?
物距减小,像距增加
2.幻灯机
放映时,幻灯片应如何放置?为什么?
f<v<2f
1.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镜头到屏幕的距 离有何要求? f<u<2f v>2f 2.在屏幕上成像的性质是什么? 倒立放大的实像 3.为了使像大一点,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 镜头到屏幕的距离如何调节?
应用
像距 ( v)
一束平行光
实像点
V=f
f<v<2f
测凸透镜焦距
u>2f U=2f
f<u<2f
倒立 倒立 倒立
缩小 等大 放大
实像 实像 实像
照相机、 眼睛
测凸透镜焦距
v=2f v>2f
投影仪、 幻灯片
u= f u< f
不成像、得到一束平行光 正立 放大 虚像
放大镜
巩固新知
例、在农村放映电影,试镜头时,发现屏上的影像 小了一点,应当怎样调整放映机( ) A.放映机离屏远一些,胶片离镜头远一些 B.放映机离屏远一些,胶片离镜头近一些 C.放映机离屏近一些,胶片离镜头远一些 D.放映机离屏近一些,胶片离镜头近一些
物距减小,像距增加
1.放大镜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如何使用 放大镜? ▲放大镜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使用放大镜时,必须使放大镜接近体, 而且物体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 2.为了使放大的倍数大一些,如何调节物体 到放大镜的距离?
在一倍焦距内尽量物体远离凸透镜
物距 ( u)
像的性质
倒立 或正立 放大 或缩小 实像 或虚像
v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5
50
68
物距( u)=50-25=25cm 像距( v )=68-50=18cm
3.准备工作
测凸透镜焦距: f=10cm
固定凸透镜 调节高度 50cm处 蜡烛、凸透镜、光屏的 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
使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
4.实验过程
完成P77探究活动
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 上,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 蜡烛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然后 将蜡烛逐次移近凸透镜,每次都需 要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蜡 烛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
例、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 像,她常常这样做( ) A.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远些 B.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远一些 C.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近一些 D.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近一些
例、某同学拍毕业合影后,想拍一张单身像。摄影师应 采取的方法是( ) A.使照相机靠近同学,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些 B.使照相机靠近同学,同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些 C.使照相机远离同学,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些 D.使照相机远离同学,同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些
倒 正
2018/9/1
4、当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 减少,像距是怎样变化的?
2018/9/1
5、当凸透镜成虚像时,随着物距的 减少,像距是怎样变化的?
物距越小,像距越小,像 越小。
• 6.凸透镜成的实像与物是上下 颠倒,左右颠倒。
规律精炼 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缩放, 实异倒、虚同正,近大远小像距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