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八年级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知识点生物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学科,它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是其中的一大模块,它对于我们的生理、心理、行为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八年级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知识点。
一、遗传基因遗传基因是指在人体的染色体上分布的一小部分基因,他们决定了我们的性状、性别和健康状况等。
人类体内共有46条染色体,其中23条来自父亲,23条来自母亲。
通过基因的分离和互相搭配,我们的身体就逐渐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性状。
二、遗传现象遗传现象是指我们身体各个方面表现出来的各种性状。
包括外表特征(如眼睛颜色、皮肤颜色等)、行为特征(如善良、活泼等)、身体机能(如生长速度、血压等)等。
其中,一些性状是由单一基因掌管的,称为单基因性状;其他的性状则需要多个基因共同协作,称为多基因性状。
三、变异变异是指某种性状在人群中的表现有所差异。
它可以是自然形成的,也可以是后天外部因素造成的。
变异的程度可以最终形成各种不同的子群体,比如地域、民族等。
四、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细胞在复制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导致基因发生了变异,使其交接配对的方式发生了改变。
比如说,由于外界暴露原因、环境不良、营养不良等,基因突变会出现病态效应,从而对生命产生危害。
五、基因传递基因传递是指遗传基因在生殖细胞中的传递。
它是通过两代之间的交配,将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给下一代。
由于变异的存在,导致一个性状的表现在两代之间也会出现不同。
六、基因控制基因控制是指生物体内的基因组对细胞活动的控制。
它们决定了我们的某些功能和表现,比如说身体的生长和发育、肌肉和骨骼的结构和功能等。
七、遗传病遗传病是指基因突变引起的一些疾病。
他们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并且可能会造成一些严重的后果。
遗传病通常伴随着不同的基因突变,但在某些情况下,两个完全正常的父母也可能患上这样的疾病。
八、进化进化是指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发生的遗传变化。
它们会影响物种的繁衍和存活,同时也会改变物种的性状和特征。
人教版初中初二生物下册《生物的遗传与变异》评课稿

人教版初中初二生物下册《生物的遗传与变异》评课稿一、课程背景介绍《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是人教版初中生物下册的一章内容,旨在让初二学生了解生物的遗传原理和变异现象。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理解遗传与变异对生物种群演化和物种适应环境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二、本章核心内容本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核心内容:1. 遗传基本概念介绍遗传的基本概念,如基因、染色体、DNA等,帮助学生建立起遗传的基础知识。
通过实例的引导,让学生了解基因是生物遗传的基本单位,并能够理解不同基因的组合产生了物种多样性。
2. 遗传的规律性解释了孟德尔遗传定律,并详细介绍了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
通过实验和实例,学生可以观察、记录和分析基因的遗传规律,进一步理解遗传的基本原理。
3. 变异的概念与类型引导学生了解变异的概念与分类。
通过实例,学生可以观察和分析常见的自然变异和人工变异现象,并探讨变异对生物适应环境的作用。
4. 突变与进化介绍突变的概念和突变的原因。
通过实例分析,学生可以了解突变是物种进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学生可以理解突变对物种适应环境的重要性,并了解突变在物种进化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1. 探究式学习法本章的教学应采用探究式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自己发现遗传与变异的规律和原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实验,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2. 案例教学法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遗传病例或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解答,帮助学生理解遗传与变异的相关知识。
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遗传与变异概念的理解,并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合作实验。
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资源与评价1. 教学资源•课本《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相关章节•多媒体课件:包括图表和视频等辅助教学资料,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和掌握遗传与变异的概念和原理。
八下生物 第22章 遗传与变异 知识点

八下生物第22章遗传与变异知识点1、性状是指生物学的形态结构特征(如人的单双眼皮、番茄的果色、兔子的毛色等)和生理特性(如人的消化能力,血压的高低、人的血型等)。
2、相对性状:指的是同种..表现形式。
..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3.“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说的是生物之间的遗传现象。
“一娘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说的是生物之间的变异现象。
遗传和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4.自然界中,生物的亲代..和后代..的现象,叫遗传。
是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之间相似代的现象。
5变异指亲代与子代间、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分遗传的变异、不遗传的变异(如太阳把皮肤晒黑)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6.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组成染色体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和DNA.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能够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断。
(染色体的蛋白质上没有遗传物质).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它上面含有起遗传作用的主要物质即DNA(脱氧核糖核酸)DNA上又有许多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功能单位,这些小单位称为基因。
因此,细胞核是细胞结构中的遗传信息的中心。
(基因在细胞内的最确切位置.....是在DNA 上)7、遗传物质中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是基因。
生物的每种性状通常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的相同位置。
8. 在生物的体细胞(精子、卵细胞外的其他细胞)中染色体总是成对存在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染色体上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如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就包含23对DNA分子9.在生物的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单在存在的,染色体上的基因也是成单存在的,如人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就包含23个DNA分子10.每一个人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
胚胎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细胞融合而成的。
精子来自于父亲,卵细胞来自于母亲。
有关八年级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7篇

有关八年级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7篇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与遗传有关的结构与物质的基本知识,即染色体、基因以及遗传物质(核酸)与性状遗传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认识遗传现象的物质基础。
2.通过分析某一具体性状的遗传现象,帮助学生认识性状遗传的基本规律,并引导学生利用所学习的知识分析其他遗传现象。
3.在区别遗传病与其他疾病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遗传病的基本特点以及禁止近亲婚配的生物学原因,对学生进行有关法律知识的教育。
重点、难点:1.基因的概念以及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的概念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是课堂讨论的中心。
对基因这一名称,学生从各种媒体和一些科普读物已经有所了解,但不一定能认清基因的本质以及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
所以,在这一节的教学中,可以以性状在上、下代传递为线索帮助学生认识有关基因的基本知识: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基因在生物上、下代的传递规律以及显、隐性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等。
2.染色体在生物的上、下代传递规律与基因的传递的关系也是本节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讲清染色体在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的变化以及在生物上、下代中的变化有助于理解基因的活动。
教学中可以利用图表甚至制作相应的教具帮助学生了解染色体的活动规律。
3.国家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
国家为什么要通过立法来禁止近亲结婚?生物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帮助学生认识近亲结婚所造成危害的遗传学原因上——遗传病产生的细胞学基础和发生遗传病概率较高的原因,可以以具体的例子认识近亲结婚的危害。
授课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在上一节课结束时,向学生发放一调查表,对自己家庭成员的某些性状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为学生在上课时的讨论分析材料。
调查前教师应注意:1.要求学生如实填写表格中的内容,不能为完成作业而随便填写。
通过这项活动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2.向学生说明如何识别这些性状特征,特别对上眼睑这一特征中的双眼皮、单眼皮,应说明不是美容后的特征。
八年级生物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

八年级生物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一、知识目标1.了解遗传和变异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理解基因、染色体、基因型、表现型的含义;3.能够应用孟德尔遗传规律解决简单遗传问题;4.掌握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原理和方法;5.理解突变及其在进化中的作用。
二、授课内容1. 遗传和变异的基本概念生物遗传是指生物体的基因在遗传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
生物遗传主要包括基因的传递、基因的变异、基因的表达和基因的修饰。
变异是指在基因传递过程中因为各种因素出现的基因的不稳定性和随机性的变化现象。
变异是生物种群中产生新基因型的重要手段。
2. 基因、染色体、基因型、表现型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它是位于染色体上的具有遗传功能的DNA分子。
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所有生物体细胞内的DNA分子都是通过染色体来传递的。
基因型是指生物体细胞内所拥有的基因的总和。
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下呈现出来的表现形态。
3. 孟德尔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是指在杂交实验中,同一个个体的两个基因分离并随机组合,遗传因子的单独性和分离性,以及基因的配对分离和重新组合。
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单性质遗传规律、二性状遗传规律和自交系法则。
这些规律在生物遗传研究中至关重要,尤其对人类遗传学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 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是生物进化过程中最基本的两种选择方式。
自然选择是生物个体适应环境而生存繁殖的过程,只有适应性强的个体才能够优胜留下,不适应环境的个体则被淘汰。
人工选择是人类根据需要选择某些生物个体进行繁殖,从而根据人类的需要选育出更高产、更有用的生物。
5. 突变和进化突变是指基因发生了随机性变异的过程,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突变产生的新基因型经过自然选择或人工选择,能够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进行超越性的发展。
进化是生命只要经过长期的变异和选择,就能够不断地产生新物种、新品种,进化丰富了生命的种类和形式。
三、课堂教学1.对于遗传和变异这一主题可以采取实验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利用透明玻璃的捏合性与大小、颜色等特征强烈的珠子,进行配对杂交观察,培养学生对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直观感受。
初二生物知识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初二生物知识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在初二的生物学习中,“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板块。
它不仅是对生命现象的深入探究,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首先,咱们来聊聊遗传。
遗传,简单来说,就是亲代将自身的特征传递给子代的过程。
就好像我们和爸爸妈妈长得有相似之处,这就是遗传在起作用。
遗传的物质基础是基因。
基因就像是生命的密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
染色体是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的。
DNA 分子是一种长长的双螺旋结构,它包含了大量的遗传信息。
基因就是 DNA 上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
人的体细胞中有 23 对染色体,包括 22 对常染色体和 1 对性染色体。
性染色体决定了人的性别,女性是 XX 染色体,男性是 XY 染色体。
在遗传过程中,基因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子代。
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中的染色体数目只有体细胞的一半。
当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正常数目,从而保证了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
比如说,父母都是双眼皮,孩子很可能也是双眼皮。
这是因为控制双眼皮的基因在遗传中占了优势。
但有时候,也可能出现孩子是单眼皮的情况,这就涉及到了基因的显隐性。
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
如果用 A 表示控制双眼皮的基因,a 表示控制单眼皮的基因,那么 AA 和 Aa 表现为双眼皮,aa 表现为单眼皮。
接下来,咱们再讲讲变异。
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
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可遗传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比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这种变异能够传递给后代。
基因突变是基因内部结构的改变,可能会导致新的性状出现。
比如,原本正常的细胞基因发生突变,可能会引发癌症。
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不同基因的重新组合会产生新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和染色体数目的增减。
不可遗传变异则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比如,一个人经常晒太阳,皮肤变黑了,但这种变黑的性状不会遗传给下一代。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知识点整理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2.变异是指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如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
3.性状就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特征的统称。
4.肉眼不能观察到生物生理特征方面的性状。
如血型。
5.遗传学家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6.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但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
7.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1.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
2.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3.DNA分子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是长长的链状结构,外形很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4.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5.细胞核中有许多染成深色的物质,这些物质就是染色体。
6.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
7.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8.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23对(成对存在),DNA分子是46个(成对存在),基因有无数对(成对存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是23条(成单存在),DNA分子是23个(成单存在),基因有无数个(成单存在)。
9.一种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这对基因位于成对染色体的相同位置。
10.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11.知识点整理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图: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1.孟德尔被称为遗传学之父。
2.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材料:具有明显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
3.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结论(1)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
(2)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习惯上,用同一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课件

04
CHAPTER
遗传和变异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03
杂交育种
通过不同品种间的杂交,将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品种。
01
遗传育种
通过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进行繁殖,培育出新的品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03
CHAPTER
生物的变异
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不会遗传给后代。包括由于营养、疾病、药物、激素等因素引起的变异。
不可遗传变异
可遗传变异
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基因突变的概念
基因突变的原因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遗传
变异是指生物体在遗传过程中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与亲代存在差异。它是生物体适应环境变化和进化的基础。
变异
物种延续
01
遗传保证了物种特征的延续,使后代能够继承亲代的优良性状,维持物种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进化
02
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使生物能够适应环境变化,产生新的物种和特性。通过自然选择的作用,适应环境的变异逐渐积累并传递给后代,推动生物的进化历程。
基因突变的特点
基因突变可以由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引起,如辐射、化学物质、病毒等。
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低频性和多害少利性。
03
02
0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生物多样性的来源
生物多样性主要来源于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970年我们从这里毕业走向社会迄今整整半个世纪,却也是人的一生。清晰的是生活的花叶,模糊的是岁月的黄楼。心里的是岁月的年轮,脸上的是生活的斑痕。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这里有座花园 小学,后来又由花园小学派生出来红旗小学,所以红旗小学与花园小学的学生既是近亲,又是近邻。几年前两所小学的同学举行毕业五十年的联欢活动,我联系起名叫做“红花缘”,说的就是这两座小 学的历史渊源。营口的天主教堂地理实体现位于站前区八田地街道八田地里16号,东为居民区,西接营口市高级中学,南与红旗小学毗邻,北靠辽河广场。该教堂为哥特式建筑风格,面积1070平方米, 教堂内能容纳800余人。自天主教传入营口便开始传教,1874年修建天主教堂后,1900年进行了改建。“文化大革命”期间宗教活动中断,教堂被拆毁,现在的天主教堂是1989年重新建立的,1991年建 成并使用至今。早期营口有两处教堂,一处是现在的教堂,坐落在营口城区中部(当时此处为东郊),相对营口城区西边也有一处,正名为“圣母海星堂”,也称“天主教分教堂”、“营口西教堂”。 老一辈营口人都称“公鸡楼”。近年来由于城市扩建修道路,西部教堂“公鸡楼”被拆除。目前,营口城区内只有一处天主教堂。由营口市民委管理。天主教教徒仍然到天主教堂活动。继续往家走,路 过原来的市委大会议室,当年既在这里召开过批斗大会,也在这里参加过文艺汇演。如今一块“营纺医院”的牌子倒是让我感到格外亲切。纺织厂,我的精神根据地。这个地方过去叫做“红旗小吃部”, 当年母亲给我和弟弟每天每人四两粮票两角钱在这里吃中午饭。我们俩便每人吃三两饭共花一角二分钱,两人吃一盘菜花一角钱,喝汤不要钱。这样在四角钱的午餐费中每天可以省出一角八分钱。于是 矛盾来了,我想看小人书,他想买零食吃,于是再次分配:给他一角钱,可以吃三根冰棍、一份糖稀;我留八分钱,可以看八本小人书。有时弟弟也给哥哥一根冰棍。这个地方当年也叫“红楼”,是营 口市为数不多的暖气楼,我的同学好多都住在这个楼里。如今楼没了,红红火火的情义和回忆还在。帝都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