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钛白粉生产工艺中钛渣的绿色综合利用

钛白粉生产工艺中钛渣的绿色综合利用发布时间:2023-02-06T02:30:35.802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第9月第18期作者:郭如峰[导读] 钛渣是多种钛的氧化物的总称,其中含有大量具备较高回收价值的金属。
郭如峰江苏镇钛化工有限公司江苏镇江 212000摘要:钛渣是多种钛的氧化物的总称,其中含有大量具备较高回收价值的金属。
对其进行绿色综合利用,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以钛渣为原料,经过一系列的环保方法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制得SiO2-CaO产品,所得的碱液再进行碱溶处理。
生产全过程都是环保的,化工原料均可二次循环,可在最大的程度上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符合我国最新提出的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钛白粉;钛渣;综合利用一、引言当前市场对原料要求较高的氯化钛白粉。
我国钛资源总量多,但由优质的钛矿藏资源相比较国外来说存在较大的不足,呈现出一种数量多但是质量不高的分布态势。
TiO2在常温下基本不发生化学反应。
难溶于各类弱酸,即便是对于硫酸这种强酸,TiO2也仅仅是呈现一种微溶的状态。
我国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以及产业升级,目前已成为世界上钛白粉生产国之中生产能力最前的国家,产量排名已经排至第一。
应用范围广泛,主要应用于涂料,油漆等诸多行业。
钛的渣料是一种在生产钛合金所得到的钛渣含有铁,铝,硅等可回收金属的混合化合物,因为其中包含多种具有较高的可回收利用价值的物质,所以学界对其回收再利用的可能性展开了较多的研究工作。
研究钛渣的绿色综合利用,不仅能保护环境,而且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利用钛渣生产二氧化钛,可以优化加工时间,减少污染,降低副产物的生成量,具有多种优势。
国内钛渣冶炼设备还不够先进,主要是开放式圆弧炉,距离国外相关冶炼技术以及硬件设备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追赶。
总的来说,我国钛渣的生产技术还存在不足,需要不断改进熔炼工艺,降低能耗,实现无污染生产。
二、从硫酸氢铵焙烧钛渣中提取二氧化钛1.1原材料原料及试剂:钛渣;硫酸氢铵、硫酸铁铵、硫氰酸钾、碳酸氢钠等化学试剂购自广州市化学试剂厂,分析纯。
主编朱子峡编辑贡晓丽校对何工劳Tel

为国效力 开启我国数据通信研究
1963 年,邮电部提出了一系列通信新技术 攻关项目,经中央批准列入了 1964 年国家重大 科研项目计划。由于该项目是 1964 年邮电部进 行的第一个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所以代号设定 为“6401”,其宗旨是尽快改变当时我国通信长期 落后的状况,改善国家的干线通信能力。它的主 体分为两部分:一是有线电缆的大通路;二是无 线微波的大通路。承担单位主要是邮电研究院, 北京邮电学院承担其中的子项目。
蔡长年后来回忆,小时候最害怕两件事,一 是怕债主上门讨债;二是怕上学交不起学费,因 为交不起学费就要停学。“我的大哥于我的影响 非常之大,由于他在苦学之后依靠技术发展得 很顺利,使家庭经济情况由穷困转入安全。将他 与我父亲的情况对比,使我决定走技术这一条 路。当我选择了学习工程技术这样一条道路以 后,便想尽一切办法完成自己的学业,避免一切 可能的挫折,这也使我所选择的高中和大学都 是纯技术观点很厚重的。”
在经过多年的授课和科研之后,蔡长年对 自己的信息论讲稿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修改和 补充,与其研究生汪润生合作,于 1962 年出版了 我 国 首 部 信 息 论 领 域 的 高 校 教 材 — — —《信 息 论》。全书共包括 4 个部分和 6 个附录,除第二 部分由汪润生执笔外,其余 3 个部分和全部附录 皆由蔡长年执笔完成。在编写过程中,蔡长年对 每一部分的内容都作了细致的推敲,包括在文字 润色上也反复斟酌、修改;在阅览汪润生写完的 稿件时,每次都及时提出修改建议,细心给予指 点和启发。该书最大的特点在于从广义的通信 方面来阐明和讨论信息论问题。
1944 年底,蔡长年获得了交通部发布的赴 美国进修学习和实习的机会。1947 年 1 月,蔡长 年回国,从事电信工程管理工作,后任交通部第 二区(苏、浙、皖)电信管理局工务处处长,直至 1949 年 8 月被列为精简对象。
地质学家李四光事迹材料7篇

地质学家李四光事迹材料7篇地质学家李四光事迹(篇1)阅读了李四光的故事后,我感想很多,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自己争取得到的权利》一书。
故事主要讲了:李四光在他爸爸口中得知在武汉三填有个地方可以免费上学,于是,他到了那所小学读书。
因为他刚上学时就发奋读书,所以成绩一直很好,虽然几次考试都是名列第一,但是他每次都没被保送,于是,他就准备自己出国,最后还是回到了学校。
他的行为被校长知道了,校长被惹怒了,于是就要把李四光开除学校。
但是,他的老师说:“给李四光一次机会吧,如果这次没有考第一名,就让他退学,如果考上了,就可以保送。
最后,他终于名列前茅,争取到了保送的权利……读了这个故事之后,我的感悟是:李四光居然能用自己的实力夺取报送的机会,这是一般小学生都难做到的事情,让我很惊讶。
李四光果然能考上学校的第一,让我又高兴又嫉妒。
我要向他学习……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人要成功不是靠别人,而是靠自己努力争取而获得的。
地质学家李四光事迹(篇2)李四光是我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者和奠基人。
在他童年时期,父亲因为反对清政府的腐败统治,经常要躲避官府的追查。
李家生活上只能靠母亲纺线织布补贴家用。
因此,李四光从五六岁开始就帮着母亲干活儿,培养了吃苦耐劳的好习惯。
李四光从小就喜爱读书,善于思考。
1904年,15岁的他到日本留学。
面对语言的差异和理科基础的落后,他发奋读书,进步飞快,让人刮目相看。
除此之外,他还经常参加留学生集会,受到了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
孙中山先生勉励他:“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1905年,李四光加入同盟会,成为第一批盟员中最年轻的一个。
1910年,李四光从日本学成归国,1913年考入英国伯明翰大学。
他认识到要想振兴中华,必须先振兴实业;要想振兴实业,就必须找到埋藏在祖国地下的矿藏。
于是他就换到了地质学专业,开始了一生的地质学术研究之路。
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李四光终于写出了《中国北部之蜓科》的研究论文,有力支持了我国煤炭资源的开采。
第三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

一、单项选择题((10题))1.D 2.A 3.A 4.A 5.A 6.A 7.A 8.B 9.B 10.B 1.社会主义时期是A.民族消亡的时期B.民族同化的时期C.民族融合的时期D.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ⅴ2.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的共同因素A.在不断增多ⅴB.在逐渐减少C.没有增多,也没有减少D.正在消失3.社会主义时期是民族特点、民族差异A.长期存在的时期ⅴB.迅速消失的时期C.迅速扩大的时期D.越来越多的时期4.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意识A.增强ⅴB.减弱C.消失D.淡化5.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国家主人翁意识A.增强ⅴB.减弱C.消失D.淡化6.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各民族间的互相信任A.增多ⅴB.减少C.淡化D.没有7.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各民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识A.增强ⅴB.减弱C.消失D.没有8.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政治原因A.有毛泽东主席的领导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完善ⅴC.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D.市场经济的建立9.第一次做出对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表述的领导人是A.毛泽东B.周恩来ⅴC.邓小平D.江泽民10.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表述为我国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主题的领导人是A.江泽民B.胡锦涛ⅴC.温家宝D.回良玉二、多项选择题(10题)1.BCD 2.ABCD 3.ABD 4.ABC 5.ABCD 6.ABC 7.ABD 8.ABC 9.ABCD 10.ABC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民族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民族的途径有A.民族革命B.废除各民族内部旧的政治制度,即政治革命ⅴC.废除各民族内部旧的经济制度,即经济革命ⅴD.原来处在原始社会时期的各个民族直接过度到社会主义ⅴ2.我国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原因有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是共同因素增多的历史基础ⅴ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是共同因素增多的政治和社会原因ⅴC.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为共同因素的增长提供了机会和动力D.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是共同因素增多的精神纽带ⅴ3.我国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意义有A.有利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发展B.有利于在国际上展示我国民族关系的良好状态C.有利于民族自决D.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4.社会主义时期民族特点、民族差异长期存在的原因是ⅴA.民族长期存在的客观事实ⅴB.民族发展的客观规律ⅴC.社会现实条件的制约D.民族不平等的政策5.社会主义时期民族特点、民族差异长期存在的表现领域有A.经济生活和文化发展方面B.风俗习惯方面C.心理素质方面D.宗教信仰方面6.社会主义时期民族特点、民族差异长期存在在经济领域的表现有A.产业结构ⅴB.生产方式ⅴC.生产力水平ⅴD.改革开放7.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发展差距长期存在的原因有A.历史原因ⅴ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ⅴC.民族地区的政治制度D.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ⅴ8.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这一科学判断和理论观点反映了A.社会发展规律ⅴB.民族发展规律ⅴC.社会主义的本质ⅴD.各民族发展方向的多样化9.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意义A.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客观要求B.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根本前提D.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现实途径,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保证10.国家关于民族自治地方逢十周年纪念日的庆祝活动的安排有A.民族自治区逢十周年纪念日的庆祝活动,中央派小型代表团前往祝贺并发贺电ⅴB.民族自治区逢十周年纪念日的庆祝活动,新华社发消息ⅴC.自治州、自治县的庆祝活动,中央或有关部门相应派代表前往祝贺并发贺电ⅴD.大宴宾客,馈赠贵重礼品三、判断对错(10题, Aⅴ代表判断正确,B代表判断错误)1.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和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差距将长期存在。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矿规律

研究方法与流程
• 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等 多种技术手段,开展野外调查、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等工 作。
研究方法与流程
研究流程
1
2
1. 收集整理前人研究成果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3
2. 开展野外地质调查和采样工作,获取第一手数 据。
研究方法与流程
3. 进行室内实验分析,包括岩石学、矿物学、地 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
03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综合运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种方法,对全国矿产资源潜力
进行了评价,划分了不同级别的矿产资源潜力区,为国家矿产资源战略
规划和勘查开发提供了决策支持。
研究不足与展望
基础地质研究不足
技术方法创新不足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尽管在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方面 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在基础地 质研究方面仍存在诸多空白, 需要加强基础地质调查和研究 工作,为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 发提供坚实的地质支撑。
分布广泛
矿产资源分布在全国各个省区市,其中一些地区因特定矿产 资源丰富而著称。例如,山西、陕西等省份煤炭资源丰富, 东北、西北等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巨大。
矿产资源储量与品位
储量巨大
中国矿产资源储量居世界前列,如煤炭、稀土等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一,石油、天 然气等资源储量也位居世界前列。
品位较高
全国范围内的矿产资源品位普遍较高,部分矿种的品位在国际上具有竞争优势。 高品位矿产资源有利于提高开采利用效率,降低选矿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的关系
成矿规律是潜力评价的基础
成矿规律研究是揭示矿产资源形成、分布和富集规律的科学,为潜力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 数据支持。
潜力评价是对成矿规律的验证和应用
履职尽责心得体会(通用10篇)

履职尽责心得体会履职尽责心得体会(通用10篇)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
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履职尽责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履职尽责心得体会篇1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特别是“珍惜岗位讲贡献,履职尽责创佳绩”大讨论活动开展以来,通过多次深入到村和机关单位,入户调研,经过调研发现,全乡经济和社会主要存在着以下五方面问题:一、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科学发展的意识不强。
全乡经济仍然是以农业为主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种植业方面,种植结构单一,管理粗放,经济效益低,种植业亩均收入500元左右,属常规低水平生产状态。
养殖业虽然以养牛为主的养殖生产已初具规模,但管理简单,黄改、饲草饲料、防疫、圈舍建设相对滞后,农民在养牛产业方面的收入还没有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二、工矿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今年春季投资1000万元完成了鑫隆矿业的调水工程,但二期扩建需增电荷3500千瓦,目前还不能及时解决,探矿证和采矿证仍在办理过程中,佳营米业公司正在建设过程中,基地建设,变压器台投入尚未解决,广兴墙壁保温材料厂至今还没有供电,企业全面投入正常生产还存在资金不足等诸多困难和问题。
三、农业生产发展同样存在着资金严重不足问题。
目前全乡存款总额3600万元,存贷比例70%,存款集中在全乡30%户的手中,多数户想发展,但普遍缺乏发展资金。
四、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差。
农业基础建设方面仍在吃七八十年代的老本,村级基础建设除村村通工作投入外,几乎没有大的投入,脏、乱、差是每个村都面临的老大难问题。
五、村级组织建设参差不齐。
部分村创先争优的意识不强,目前仍有两个村没有独立的办公用房,集体经济收入低而不稳。
上述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实现全乡经济和社会快速和谐发展将难以做到。
通过此次学习、讨论和调研使我深刻认识到,要想实现创先争优目标,首先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带头学习理论,做政治立场坚定的表率。
岩溶学词典

岩溶学词典GLOSSARY OF KARSTOLOGY中国地质学会岩溶地质专业委员会编主编袁道先EDITED BY SPECIAL COMMITTEE ONKARST GEOLOGY,GEOLOGICALSOCIETY OF CHINACHIEF EDITOR YUAN DAOXIAN地质出版社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前言统一岩溶学名词定义是一项重要工作,学术名词混乱,不但影响岩溶学科的发展和国内外岩溶学术交流,也影响岩溶地区的各种勘察、生产、科研工作的进行及成果报告的编制。
根据1978年10月在桂林召开的第二届全国岩溶学术会议上通过的《岩溶名词术语座谈会纪要》中的决定,开始了统一岩溶学名词定义的筹备工作。
在这期间,曾先后两次向全国有关单位征求对“名词词目”方案的意见和征集典型岩溶照片。
承各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共收到了32个单位40封来信和大量照片,对“词目”方案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意见,推动了这一工作的进展。
在参考国内已有岩溶词汇及广泛征集意见的基础上,南京大学地理系、地质矿产部岩溶地质研究所和云南省地矿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公司等单位联合初拟了《岩溶(喀斯特)学名词定义草案》(讨论稿)。
拟稿过程中还参考了国外70年代发表的五种岩溶名词汇编。
《草案》讨论稿于1982年8月印发有关单位及岩溶地质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广泛征求意见。
1983年8-9月间,英国岩溶地貌学家M.M.斯维婷在桂林讲学期间,对《草案》讨论稿的160个条目逐条提出了详细意见。
1983年9月,南京大学地理系、地质矿产部岩溶地质研究所、云南省地矿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公司、华南师范学院地理系、贵阳师范学院地理系等单位的代表在桂林对各方面的意见进行了认真讨论。
在修改《草案》讨论稿的基础上产生了《岩溶(喀斯特)学名词定义(草案)》。
这个草案于1983年10月提交中国地质学会第三届全国岩溶学术会议进行讨论。
现将本词典的编制原则简要说明如下:1. 所列164条词目,力求包涵岩溶学各个学科方面。
19-20版:第3课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创新设计)

教材问题解答
@《创新设计》
(3)总体评价:李四光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科学,奉献给了祖国,奉献给了人民。 李四光不迷信外国权威、让事实说话的科学精神与杰出成就,为中国科学工作者树 立了光辉榜样;李四光“努力向学,蔚为国用”的志向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 心,也是青年学生的人生楷模。
16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11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教材问题解答
探究 全面评价李四光
@《创新设计》
[史料探究] 史料一 1936年,李四光又到黄山考察,写了“安徽黄山之第四纪冰川现象”的论文, 此文和几幅冰川现象的照片,引起了一些中外学者的注意,德国地质学教授费斯曼到 黄山看罢回来赞叹道:“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发现。”李四光十多年的艰苦努力,第 一次得到外国科学家的公开承认。 史料二 1964年12月,周总理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起来的大庆油田,是根据我国地质专家独创的石油地质理论进 行勘探而发现的。” 史料三 2009年李四光被授予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荣誉称号。
22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教材问题解答
@《创新设计》
(2)李四光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科学,奉献给了祖国,奉献给了人民。李四光不迷信 外国权威、让事实说话的科学精神与杰出成就,为中国科学工作者树立了光辉典范; 李四光“努力向学,蔚为国用”的志向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也是青年学生 的人生楷模。
13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教材问题解答
@《创新设计》
答案 (1)原因:李四光的发现推翻了外国科学家关于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的错误结
论。
意义:推翻了外国人的错误结论,是对科学的杰出贡献,而且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