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方法在当今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共17页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136・陶嗓Ceramics(园林设计与施工)2020年12月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苏剑宏*(泉州市市政园林古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福建泉州362000)摘要现如今,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传承和弘扬得到了各个行业的关注,特别是在当前的园林建设中,更是给予了古典园林设计高度的尊重。
基于此,本文即对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现代园林应用中图分类号:TU984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872(2020)12—0136—021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的特征分析1.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特征通过对我国古典园林分析,其建筑理念就是崇尚自然,对人的精神享受比较侧重。
在古代的园林设计阶段,设计者对园林中的山水位置、植物的分布等考虑颇多,深入分析了亭台的打造等多个方面的因素,最后才让景色宜人的园林得以建成。
通常,在我国的古典园林建筑中,常用的手法就是以小见大、以点构面,在结合实际现状的基础上,将各个事物有效衔接在一起,从而给人有一种精神、视觉上的双重享受,缩短人与自然的距离,确保人们可以更好的感受到自然所彰显出来的魅力。
通常,针对我国的古典园林而言,其特征有很多,一方面,对景物之间的搭配十分侧重,对园林中的风景自然事物也比较关注,力求可以通过风景园林,让人们能够近距离感受到自然所散发出来的魅力。
另一方面,在古典园林设计方面,不拘一格,移步异景,景观可以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以便人们能够在相对有限的空间内,进一步了解和感受丰富多彩的景色。
1.2现代园林的的特征在对现代园林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通常比较倾向于主流和大众审美,而对于个人的审美,则比较淡化。
针对和城市建设和谐统一这一特征,实际是指在对现代园林设计阶段,与城市的规划建设一直保持整体性,能够和城市的功能以及环境等有效的融合起来,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也能够达到城市所需的生态功能,诸如:减少灰尘等。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摘要: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将中国的自然景观风格与人文建筑完美融合。
在两者的结合中,它达到了自然美与意象美的有机结合。
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借鉴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可以在古典园林设计灵感的启发下,更加满足现代居住区自然生态与人类活动协调发展的要求。
本文在简要分析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技术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实践的古典园林设计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应用中国古典园林主要从满足旅游,生活等多种功能需求出发,将人的自然环境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它是一个集建筑、绘画、文学、书法、园艺于一体的综合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决不是简单模仿景观元素,而是自觉地进行转化,调整,处理和提炼,以表现出精致,一般和集中的特性。
[1]它既有“沉思”又有“运动”,它包含了从将军到当地的强烈诗意画面。
随着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居住区已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主力军,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与过去一样,住宅区不再只是一个避风避雨的地方。
相反,这是一种整合观看和休息等功能的新型解决方案。
因此,现代居住区的景观发展既不能依靠外来风格的抄袭,也不能适用于传统的园林形式。
如何合理巧妙地将传统中国园林技术运用于现代居住区的设计中,再现传统文化内涵,如何将中国古典园林的元素融入居住环境中,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概述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在理论和实践上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框架和轮廓。
它的设计意义和倾向主要是通过园林空间的设计和布局,使花园和周围的山、水、植物和建筑物。
达到和谐状态,展现自然之美和蕴含之美。
一般来说,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技术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设计空间上的以小见大中国古典园林更加优雅、圆润、紧凑。
采用景观、借景、符号等设计手段,抑制了古典园林景观布局的设计效果。
与此同时,古典园林空间被突出显示。
大特色最终为古典园林提供了一个明确的空间结构。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方法在当今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共17页

1、“天人合一”和“意境”
“天人合一”
中国道家思想认为天道和 人性合而为一,中国古 典园林从形成初始就与 道家思想的“道法自然” 解下了不解之缘。东方 文化对于自然是膜拜和 敬重的,这使得中国古 典园林呈现了与西方几 何园林不同的自然形态。
法国凡尔赛宫园林
苏州狮子林
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随着后
现代设计思潮逐渐影响了全球的 设计理念。如贝聿明和阿尔瓦·阿 尔托的作品都呈现了与自然相生 相息的设计思想。
另外疏密也在其它元素处理中对现代设计有很好的启示和借鉴作用:如 山石的处理,咫尺山林的气势需要稀疏散落的山石点缀陪衬;水的疏密 处理,集中与分散;植物疏密处理,遍植与孤植;景观建筑立面处理, 一或两个面密集,其它相对简洁,疏密相间获得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如 西藏昌都县步行街立面处理。
西藏昌都县步行街 三个立面各有疏密
贝聿铭的香山饭店
阿尔瓦·阿尔托的梅丽亚别 墅
王国维说“境非独景物也,喜怒 哀乐亦人心中之境界,故能写真 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 则谓之无境界。”中国的造园态 度依照诗画的创作原则行事并可 以追求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如 苏州留园。诗画意境也是现代景 观和室内设计所可以追求的目标, 这种例子屡见不鲜。
中国古典园林设 计方法在当今景 观设计中的运用
前言
中国古典园林是全世界重要的文化遗产,其深 厚的人文底蕴和历史积淀是全球景观设计的重要根 源和养料。如何把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古为今 用是每一个景观设计师都需要摸索和掌握的。下面 总结了七个重要的设计手法,并与现代景观设计案 例结合,力图使每一个学习景观设计的学生都能够 理解并实际掌握和运用到以后的设计实战中去。
这种手法尤其用在当今景观建筑与景观的关系中。如岐江公园中许多构 筑物因地制宜为观景创造了良好条件其本身也是极具观赏价值。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作者:甘雪平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7期摘要:中国古典园林在表现手法和设计手法上独树一帜,有其独特的魅力。
它的存在和不断发展对于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本文通过总结我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特点,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体现,旨在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可参考建议。
关键词:古典园林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物质文化遗产,被广泛的认为是世界园林之母,是世界艺术的一大奇观。
作为园林设计的典范,它在表现手法和设计思想均与其它园林设计有着非常显著的区别。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有着深厚的中国文化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历史造就的艺术结晶,凝聚着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和包容性。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历史悠久,内容广博,它融合了众多传统的哲学思想和人文思潮,并且细腻的表现出传统的中华文化的精髓。
所以,如今研究和探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的思想理念以及分析古典园林设计过程中的各种表现手法对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一古典园林手法的总体特点一般来说,所谓的中国古典园林表现手法是指在传统的农业耕作背景下,融汇了多种艺术和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相比其他各国的园林体系,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更为悠久、延续时间更长、分布范围更广泛,是一个综合全面的又充满历史底蕴的风景园林体系。
通常,中国古典园林可以根据手法类别的不同来划分,可分为人工山水园林和天然山水园林两种。
人工山水园林,是指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砌假山,人工的创造山水地貌,并配以花、树等植被以及具有一定功能的建筑群体,将天然的山水风景按照人们设想,放置在一定的范围内。
天然山水园林即以天然的自然的山水为依托,使用传统的设计手法,在山水中零星点缀一定的人文的、异域的以及具备一定景区功能的建筑物来构成一个和谐交融的整体。
古典典园林设计手法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城镇规划124产 城古典典园林设计手法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傅强摘要:我国古典园林设计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悠久的文化意义。
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园林设计具有一定的特点,在世界园林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合理运用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审美文化需求,这也是我国当前园林设计的重要发展趋势。
在建筑领域,这种建筑设计风格是一个重要的瑰宝,其设计技巧对现代建筑设计有很大的影响,这可以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良好的灵感,并使艺术空间更加宽敞。
关键词:现代园林;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人类建筑史上,古典园林建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既体现了古人的伟大智慧,又体现了人民建筑精湛的工艺。
在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古典园林建筑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其原有形态逐渐消失,但现代人仍然可以感受到古典建筑保存的设计魅力。
特别地,为了促进现代建筑设计中的有效创新,需要在特殊的花园建筑空间结合方法和外部环境处理方法中进行连续学习。
可以学习古典花园建筑的设计技巧,并根据当地情况采取措施,以加强和创新建筑风格。
这有效地继承了古典园林建筑的设计精髓以及古典建筑文化。
1 古典园林的特点在远古时代,人们对物体的设计往往来自生活的经验,因此不同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差异和特征已成为园林景观中最重要的要素。
在园林绿化设计中,我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是“起源于自然,更高于自然”,结合了造园者意识形态,敏感性和对园林的追求,注重园林的整体艺术理念。
考虑到结构布局,凉亭,花卉,树木和石塘中的各种自然元素,古典花园创造了适合人们居住的舒适环境。
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师经常考虑外部景观环境,使花园的景观与自然充分融合,给人以回归原始的感觉。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国的经典园林布局设计非常特别,它将动态和静态的结合以及虚拟和现实的结合等各种空间构成技术应用于其他空间。
因此,经典花园的每个部分在形状,大小和个性风格上都各不相同,并且不均匀的视觉体验为人们提供了最佳的审美体验。
中国古典园林如何在当代的中国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整理版

中国古典园林如何在当代的中国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整理版[古园]从读书开始到现在,一直认为现在中国的景观设计似乎有一些矫枉过正,似乎是已经完全抛弃了中国辉煌的古典园林,而跳上了西方园林的船,在城市景观建设中,特别象街头绿地,居住区景观设计等等尤其突出,不可否认中国古典园林在处理开放空间中有其局限性,但是完全抛弃是不对的,毕竟这是扎根于中国本土的园林形式,不去开发她是一种犯罪。
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习日本的建筑师的那种精神,基于本土学习别人然后消化咀嚼,形成新日本的风格,一场新的景观革命应该在中国开始,应该从模仿阶段进入扬弃的阶段了。
你所说的矫枉过正是和园林自身功能在中国的演变分不开的,不仅仅是一个空间的问题。
过去的中国园林,除去皇家园林以外,是给几个文人墨客修身怡情用的,它需要精巧、幽深、含蓄。
而现代园景是现代城市功能不可或缺的一项,它面向的是民众,它隐含着民主、开放的精神。
所以问题转换成另一个:中国传统园林其精神实质、其空间形式是否与现代社会、现代景观的设计思想相共容?如果是,在哪些方面?我并不排除从传统园林中汲取养分的好处和可能性。
而且从西方来的景观设计本身也强调在整体的开放空间中加进有一定围合感、私密性的空间。
这应该是一个切入点。
看看上海人民广场的设计就能体会到疏密无致、层次不分明的后果。
但这体现出的不仅是摈弃传统的不当,还有其本身设计的功力欠缺。
我认为设计精当的园景,不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都能使人身心受益。
问题是,我们现在做哪一样都不到家。
所以要在讨论中说服人,拿出好的作品来!那将是最好的武器。
景观与建筑一样,都应该要以人为本,但是在更深的一个层面上来说的话就是要引导人,要有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
当代社会节奏飞快,人们的心态日趋浮躁,对许多事情来不及咀嚼与深化就又投入下一个迎面扑来的信息之中。
景观设计者不应该迎合这种现象而是应该把民众引导入一个更高的精神的层次上,看看上海近几年来建造的众多的景观,有多少是人们留恋忘返的,有多少是象西湖那样令人激动不已的呢?我认为是没有的,因为它们在时间这个纵向的方向上产生了断裂。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手法在现代景观艺术中的应用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手法在现代景观艺术中的应用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和不断完善,人民对于生活水平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人们对自居住的城市环境要求越来越高,认为城市的美感不仅离不开现代机械开凿带来的便利,更需要怡人景观的衬托。
因此,现在景观设计相比以往得到了更多重视。
我国传统古典园林构景手法一直倍受各界推崇,因为这种艺术手法不仅是无价的,而且还因为这种设计手法所创造出来的价值不可估量。
由于传统古典园林构景手法具有无限魅力,时至今日仍然被广泛运用于当代景观的设计中。
本文对传统园林构景手法在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中的运用做出论述。
1古代园林设计和发展史我国古典园林建设发展历史悠久。
根据史料记载,早在其商周时期,我国便有古人依据自然景观进行园林的建造活动,利用自然山水、林木,建设简单的享乐场所。
在历史文献中,周文王时期便出现了囿的建设。
囿是中国古代园林建设的最初雏形,其内有瑶池、高台,是帝王将臣的休闲之所。
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园林设计出现了最初的萌芽,到了秦汉时期我国园林建设取得了飞快的发展,从而形成基本的古代园林建设。
2传统园林的设计手法2.1崇尚自然中国古典园林素来以追求建筑与自然相互交融为目的,力求使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结合,体现人工建造对自然的尊重与利用,达到天人合一的景观特色。
古典园林注重合理分配建筑与自然景观的主次关系和比重。
在妥善地把园内空间与自然空间相互融合的同时,又体现出古典园林内各部分自然衔接,整体上体现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达到古典园林既融于自然又表现自然的艺术造诣,构成春山艳冶,夏山苍翠,秋山明净,冬山惨淡的独特园林艺术个性。
2.2植物配置我国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要求有三美原则:一是姿美,二是色美,三是香美。
优美的姿态,动人的色彩,心旷神怡的花香为园林增添了无限生机,让人心旷神怡,很好地映衬出园的自然与幽静,这得益于植物元素的精心搭配。
2.3构景手法2.3.1抑景。
通俗被人们称作欲扬先抑,或是说先藏后漏。
传统园林设计手法在当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园林设计手法在当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摘要】: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尤其是在园林设计方面,不仅有着悠久的造园历史,也有着独特的造园艺术和文化。
文章介绍了传统造园设计思想概况,论述了传统园林设计手法在当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传统园林;园林设计;景观设计引言我国的传统园林设计,如同我国的文化基调一样,注重含蓄表达。
无论是园林中的山石,还是花草,都以一种不张扬做作的形式自然的呈现。
古代造园师在设计中对于每一个建筑、山水、花木甚至书画景观的运行都是经过认真的斟酌的,尽量通过借景、对景以及框景等艺术手法将景物和空间的关系处理得和谐自然,以达到“虽由人做,宛若天开”的境界。
在古典园林设计中,设计师采用的空间引导、渗透和序列传递等方式,将园林之美准确的传递给观赏者,以营造出古典园林中“一步一景,移步换景”的独特景观,这些都是当代景观设计中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一、传统造园设计思想概况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在形式上的区别在于,西方造园艺术,虽然其风格是多变的,但总体风格一直是规则几何型,崇尚理性主义,以形式的先验的和谐为美的本质;这是西方古典园林的主流,表现了以人为中心、以人力胜自然的思想理念。
而中国古典园林却不是追求这种“人力”在园林中的应用与体现,中国古典园林旨在追求自然之美。
并且这种风格从中国古典园林之初一直延续到封建社会结束。
期间,这种追求“自然之美”的园林风格,不断发展进步,最终形成了对世界园林艺术都具有深远影响的“天人合一”的独特造园风格。
这种独特的造园风格,受到当时中国普遍信奉的佛教思想的深深影响。
佛家讲求一种“万物皆空”的境界,那是一种安静平和空灵的状态。
而古典园林中有声更觉静的氛围,也恰好表达了佛教的静寂,很好的渲染了禅的氛围。
在中国古代这种宗教背景下,产生、发展的与自然合一的造园思想,恰好与当今园林设计者们“人与自然和统一”的造园发展方向不谋而合。
这样,中国古典造园思想在一些层面上可以给现代园林工作者们一些指引性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宁城市景观规划 整体采用串联式布局,中心半 岛采用辐射状布局。
苏州拙政园东园是闭合观赏路线。 中园和西园串联和闭合路线相结合。
5、疏与密
中国画论道:疏而跑马,密不透风。 疏:指“留白”,在有限的形象之外寄托不尽情趣,心情恬静而松弛。 密:指内外空间组织穿插、步移景换,节奏变化快情绪高涨。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两者相互结合相得益彰,如拙政园“荷风四面亭”景 区的“疏”与西园的“密”是两个相邻的空间序列,给人先开阔惬意后 丰富激扬的空间感受,松紧有致。
中国古典园林设 计方法在当今景 观设计中的运用
前言
中国古典园林是全世界重要的文化遗产,其深 厚的人文底蕴和历史积淀是全球景观设计的重要根 源和养料。如何把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古为今 用是每一个景观设计师都需要摸索和掌握的。下面 总结了七个重要的设计手法,并与现代景观设计案 例结合,力图使每一个学习景观设计的学生都能够 理解并实际掌握和运用到以后的设计实战中去。
用内向型而大型旅游区景观规划多采用外向型。
武汉凯乐城市花园景观设计 内向型布局
宜昌运河公园设计 外向型布局
3、看与被看
“看”指观景,即要提供合适的角度看景物,“被看”指点景,指景物本 身具备优美的景观效果。如拙政园中的“与谁同坐轩”同时兼顾了“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与“被看”。
“与谁同坐轩”是“小飞虹”的最好观赏点 “与谁同坐轩”的优美姿态
6、渗透与层次
江南私家园林由于范围有限利用空间的渗透和丰富的层次变化获得景深 和意境的深远。在中国的园林空间中被分隔的两个空间本来是静止的但 随着相互的渗透若似各自都延伸到对方中去,从而产生流动的感觉。流 动空间是中国建筑和景观对空间处理的主要特色,动态空间极富变化和 趣味性。中国古典园林中“巧于因借”的手法就属于这个范畴,常用的 远借得到层次感,邻借得到渗透感。
1、“天人合一”和“意境”
“天人合一”
中国道家思想认为天道和 人性合而为一,中国古 典园林从形成初始就与 道家思想的“道法自然” 解下了不解之缘。东方 文化对于自然是膜拜和 敬重的,这使得中国古 典园林呈现了与西方几 何园林不同的自然形态。
法国凡尔赛宫园林
苏州狮子林
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随着后
现代设计思潮逐渐影响了全球的 设计理念。如贝聿明和阿尔瓦·阿 尔托的作品都呈现了与自然相生 相息的设计思想。
拙政园中虚实变化
鸟巢中虚实变化
另外疏密也在其它元素处理中对现代设计有很好的启示和借鉴作用:如 山石的处理,咫尺山林的气势需要稀疏散落的山石点缀陪衬;水的疏密 处理,集中与分散;植物疏密处理,遍植与孤植;景观建筑立面处理, 一或两个面密集,其它相对简洁,疏密相间获得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如 西藏昌都县步行街立面处理。
西藏昌都县步行街 三个立面各有疏密
这种手法尤其用在当今景观建筑与景观的关系中。如岐江公园中许多构 筑物因地制宜为观景创造了良好条件其本身也是极具观赏价值。
合适的观景点
观景点同时起到点景作用
4、路线组织与空间格局
空间序列关系到景观的整体结构和布局的全局型问题,最根本的因素就 是观赏路线的组织。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多为几何形状构图如方形、八角形、扇形等,主要是 靠道路和游廊组织交通使得蜿蜒曲折、步移景换,是谓“曲径通幽”。 在古典园林中桥必折,路必曲,以获得多样的空间趣味和体验。现代景 观设计中的人流动线和游观路线也讲究曲折有致、通畅深远。 中国古典园林有三种不同的路线组织方法,这与现代景观设计的空间序 列也是一致的: ①闭合、圆形的观赏路线,运用在内向布局景观中,突出路线的向心性。 ②串联式:力求富有自然情趣和变化,如“永宁城市景观规划”。 ③辐射状:中心景区占特殊地位,是景区的重点。
万科第五园
苏州留园
2、内向和外向
内敛是中国的民族性格,小型私家园林用内向布局可在有限范围内布置 较多的建筑而不显得局促。如苏州网狮园内院以水面为中心,形状曲折。
外向在大中型园林中运用较多,特别是山地和岛屿,如颐和园。
苏州网狮园
北京颐和园
这个原则在当今景观设计中运用非常多,如中小型居住区景观设计多采
邻借
远借
西方的建筑空间长久以来都呈现出静态的姿态,在现代主义思想影响下 更多的设计师注重空间的流动与渗透。如密斯的巴赛罗那馆和摩尔的意
大利广场。
密斯的巴赛罗那馆
摩尔的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
7、虚与实
“实”指比较有形、具象且容易被感知;“虚”则有些缥缈、无定、空泛。 虚实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实”指体形,“虚”则 指空间,疏密、藏露都是属于虚实范畴。当代景观设计也是如此:境界 依赖于空间变化,空间则借实的体形形成。一般在设计中应避免虚实各 半而是需要两种要素交织穿插,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贝聿铭的香山饭店
阿尔瓦·阿尔托的梅丽亚别 墅
王国维说“境非独景物也,喜怒 哀乐亦人心中之境界,故能写真 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 则谓之无境界。”中国的造园态 度依照诗画的创作原则行事并可 以追求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如 苏州留园。诗画意境也是现代景 观和室内设计所可以追求的目标, 这种例子屡见不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