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企业碳排放补充数据核算报告模板
企业谈碳排放报告模板

企业谈碳排放报告模板1. 简介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减少碳排放已经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报告旨在总结我公司上一年度的碳排放情况,并提出下一步的减排计划。
2. 数据来源与方法为了准确计算碳排放量,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及数据来源:- 通过能源供应商获得能源消耗数据;- 导入我们的生产线和设备的能耗数据;- 以员工通勤和商务旅行为基础,收集交通运输方面的数据;- 根据公司的采购记录,计算原材料和供应链排放;- 参考政府和国际公认的碳排放系数。
3. 碳排放情况根据我们的数据分析,上一年度我们公司的碳排放总量为xxx 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
具体排放情况如下:3.1 能源消耗- 电力消耗:xxxx 度,排放xxx tCO2e;- 天然气消耗:xxx m3,排放xxx tCO2e。
3.2 生产线和设备能耗- 生产线能耗:xxx 单位,排放xxx tCO2e;- 设备能耗:xxx 单位,排放xxx tCO2e。
3.3 交通运输- 员工通勤:xxx 公里,排放xxx tCO2e;- 商务旅行:xxx 公里,排放xxx tCO2e。
3.4 原材料和供应链排放- 原材料消耗:xxx 吨,排放xxx tCO2e。
4. 减排措施和成效为了减少碳排放,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并取得了如下成效:4.1 能源消耗- 安装了节能设备,优化能源利用效率;- 推广了能源管理系统,提升能源使用透明度;- 由于以上措施的效果,电力和天然气消耗分别减少了x% 和x%。
4.2 生产线和设备能耗- 对生产线及设备进行了调整,降低能耗;- 引入了节能设备和新技术,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凭借上述措施,生产线和设备能耗分别减少了x% 和x%。
4.3 交通运输- 鼓励员工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通勤,减少单独驾车的情况;- 优化商务旅行规划,减少交通需求;- 通过以上措施,员工通勤和商务旅行排放分别减少了x% 和x%。
4.4 原材料和供应链排放- 优化供应链管理,选择更环保的供应商;- 鼓励循环利用和减少废弃物产生;- 结果是,原材料和供应链排放减少了x%。
碳排放评价报告模板

碳排放评价报告模板碳排放评价报告通常用于测量和评估一个组织、项目或活动的碳足迹,即其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碳排放评价报告模板的示例,你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定制。
碳排放评价报告1. 引言简要介绍报告的目的、范围和背景。
2. 组织/项目概况描述组织或项目的基本信息,包括名称、行业、地理位置等。
3. 评价期间指定评价的时间范围,以便准确测量碳排放。
4. 方法ology解释采用的碳排放评价方法和计算公式。
5. 范围明确评估的范围,包括哪些温室气体、活动和过程被考虑在内。
6. 数据收集描述用于收集碳排放数据的方法和来源。
7. 碳排放计算列出每个关键活动的碳排放量,并提供总体碳排放量。
7.1 能源使用•电力消耗•燃料消耗7.2 运输•公司车队•运输合作伙伴7.3 生产过程•生产线排放•原材料使用7.4 其他活动•员工通勤•业务旅行8. 结果解释对碳排放数据进行解释,说明关键发现和趋势。
9. 比较和基准线将碳排放数据与行业标准或先前年度数据进行比较。
10. 减排建议提供减排建议和改进措施,以降低碳排放。
11. 结论总结评估结果,强调关键发现和未来改进的重点。
12. 建议书提供实施减排建议的行动计划。
13. 附录包含用于计算碳排放的详细数据、图表和其他支持信息。
请注意,以上只是一个基本的模板示例,具体的碳排放评价报告模板可能需要根据组织或项目的特定情况进行更详细的调整。
碳排放评价需要遵循相关的国际和行业标准,建议在编制报告时参考这些标准。
发电厂碳排放核算资料清单、排放报告模板、第三方核查资料清单、配额盈缺测算表示例

附录D(资料性附录)碳排放核算资料清单表D.1 碳排放核算资料清单表D.1 (续)表D.1 (续)序号文件名称文件内容(三)脱硫过程排放附录E(资料性附录)排放报告模板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报告主体(盖章):报告年度:编制日期:年月日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本报告主体核算了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并填写了相关数据表格。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企业基本情况1.1基本信息1.2工艺信息1.3设备信息1.4产品和产量信息二、温室气体排放2.1排放边界识别2.1.1组织边界识别2.1.2设施边界识别2.2排放源识别2.3核算方法2.3.1化石燃料燃烧排放2.3.2脱硫过程排放2.3.3购入的电力产生的排放三、活动数据及来源说明3.1化石燃料燃烧活动数据3.1.1主要生产系统——燃煤3.1.2主要生产系统——燃气3.1.3辅助生产系统——燃油3.1.4辅助生产系统——移动源用油3.1.4附属生产系统——燃气和燃油3.2脱硫过程活动数据3.3购入的电力活动数据四、排放因子数据及来源说明4.1化石燃料的单位热值含碳量4.1.1燃煤的单位热值含碳量4.1.2燃气的单位热值含碳量4.1.2燃油的单位热值含碳量4.2碳氧化率4.2.1燃煤的碳氧化率4.2.2燃气的碳氧化率4.2.2燃油的碳氧化率4.3脱硫过程的排放因子4.4区域电网年平均供电排放因子本报告真实、可靠,如报告中的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本企业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人(签字):年月日附表E.1 报告主体二氧化碳排放量报告附表E.2 报告主体活动数据附表E.3 报告主体排放因子和计算系数附表E.1 报告主体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报告附表E.2 报告主体排放活动数据附表E.3 报告主体排放因子和计算系数附录F(资料性附录)第三方核查资料清单表F.1 第三方核查资料清单附录G(资料性附录)配额盈缺测算表示例表G.1 配额盈缺测算表示例。
企业碳排放报告流程模板

企业碳排放报告流程模板摘要本文介绍了企业碳排放报告的流程模板,包括报告的准备、数据收集、计算和分析、报告撰写以及报告的发布和沟通等环节。
通过遵循该流程模板,企业可以全面、准确地进行碳排放报告,为低碳发展和可持续经营提供有力支持。
1. 引言企业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和管理自身的碳排放情况。
碳排放报告是企业对其碳足迹的量化分析,为企业制定减排战略和目标提供依据,同时也是企业对外界透明度的展示。
本文旨在提供企业碳排放报告的流程模板,帮助企业规范和完善其碳排放报告流程。
2. 报告准备报告准备是企业进行碳排放报告的第一步,包括明确报告目标、确定报告范围和时间周期,以及设定报告的参考框架和指南。
2.1 报告目标明确报告的目标,确定企业在碳排放报告中想要达到的效果,例如向股东和利益相关者展示企业的碳排放情况,并提供减排策略和目标。
2.2 报告范围与时间周期确定报告的范围,包括涉及的业务范围、地理范围等,并确定报告的时间周期,例如年度报告或其他特定期间。
2.3 参考框架与指南选择适合的参考框架和指南,例如碳足迹计算和报告准则(GHG Protocol)等,用于指导企业的报告工作。
3. 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进行碳排放报告的核心环节,需要收集涉及到碳排放的各类数据,包括能源使用、物料消耗、废弃物处理等。
3.1 确定数据来源确定报告所需数据的来源,包括企业内部的财务报告、能源消耗记录、物料使用记录等,以及外部的行业数据、政府报告等。
3.2 数据收集与整理收集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类,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可以利用数据管理系统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提高工作效率。
4. 计算与分析基于收集到的数据,对企业的碳排放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出各项指标和趋势,为企业的减排工作提供依据。
4.1 碳排放计算根据碳排放计算方法和公式,对数据进行计算,得出企业的碳排放量,包括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
4.2 指标分析与趋势预测根据计算结果,分析碳排放的各项指标,例如碳强度、碳排放分布等,并预测未来的碳排放趋势,为企业的减排策略提供参考。
企业碳减排报告模板

企业碳减排报告模板1. 引言本报告旨在详细介绍企业在过去一年内的碳减排情况,并分析相关数据与成果。
同时,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我们也将提出未来的碳减排策略和计划。
2. 碳减排目标与计划企业在开始推行碳减排行动之前,需要明确碳减排的目标与计划,确保将其融入到企业的发展战略中。
2.1 碳减排目标企业的碳减排目标应该是具体、可量化并可验证的。
例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0%以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2 碳减排计划企业应该制定一份碳减排计划,明确各项行动和时间表。
这些行动可能包括提升能源效率、转向可再生能源以及改进生产工艺等。
3. 碳减排行动和措施在过去一年中,企业采取了哪些行动和措施来实现碳减排目标呢?3.1 能源管理企业可以通过加强能源管理来降低碳排放。
例如,优化设备的运行时间表,确保设备在需要时才运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2 转向可再生能源企业可以考虑将能源供应转向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和风能等。
这不仅可以减少碳排放,还可以提高企业形象。
3.3 生产工艺改进改进生产工艺也是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措施。
例如,使用更环保的原材料,减少废弃物产生,采用低碳生产工艺等。
4. 碳减排效果与数据分析企业在过去一年内实施的碳减排行动取得了哪些效果?以下是一些关键数据和分析。
4.1 碳减排量企业在过去一年内共计减少了XXX吨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了碳减排目标的XX%。
4.2 能源利用效率提升通过改进能源管理和生产工艺等措施,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了XX%,带来了X%的碳减排效果。
4.3 可再生能源使用情况在过去一年中,企业转向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达到了XX%,减少了大量的碳排放。
5. 未来碳减排策略与计划企业需要思考未来的碳减排策略和计划,以践行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
5.1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企业将继续优化能源管理,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设定新的目标。
5.2 加大可再生能源开发和使用企业计划增加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开发,并逐步将其作为主要能源供应的一部分。
福建碳市场企业2018年度碳排放补充数据核算报告模板.doc

附件3福建省碳交易市场企业补充数据核算报告模板电网企业2018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补充数据表水泥生产企业(粉磨工段)2018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补充数据表钢铁生产企业1) 钢铁生产联合企业:主营产品填写粗钢产量、钢材产量;2) 独立炼钢厂:主营产品填写粗钢产量;3) 压延加工企业:只外销半成品的,主营产品填写轧制坯、锻造坯产量;最终产品为成品钢材的,主营产品填写钢材产量。
*2钢铁生产联合企业的强度为纳入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粗钢产量。
其他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企业(铜冶炼) 2018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补充数据表石油化工企业(原油生产)2018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补充数据表究、消防、生产管理等炼油辅助系统。
其中,炼油生产装置指以下装置:1)蒸馏装置(常减压蒸馏、常压蒸馏、润滑油型常减压蒸馏);2)催化裂化(蜡油催化裂化、重油催化裂化、常渣催化裂化、深度催化裂解、MIPCGP、双提升管催化裂化);3)焦化(延迟焦化、稠油延迟焦化);4)催化重整(预处理和连续重整、预处理和固定床重整、预处理和组合床重整、脱重组分塔、芳烃抽提、芳烃分离(苯塔甲苯塔) 、芳烃分离(苯、甲苯、混二甲苯塔) );5)加氢裂化;6)加氢处理(蜡油、渣油);7)中压加氢改质;8)加氢精制(轻质油P﹤3Mpa、轻质油P≥3而P﹤6Mpa 、轻质油P≥6Mpa 、石蜡、地蜡加氢、润滑油加氢P≤3Mpa 、润滑油加氢P﹥3Mpa );9)制氢(氢气提纯) (气体、轻油、重油及焦炭)10)润滑油溶剂精制(轻质糠醛精制、重质糠醛精制、酚精制)11)溶剂脱沥青12)脱蜡与油蜡精制(酮苯脱蜡、酮苯脱蜡脱油、地蜡脱油、润滑油白土精制、石蜡发汗、石蜡白土精制、石蜡板框成型、石蜡机械化成型)13)润滑油中压加氢改质14)润滑油高压加氢裂化15)气体分馏(三塔流程、四塔流程、五塔和六塔流程)16)烷基化(硫酸法、氢氟酸法);17)三废处理(溶剂再生、硫磺回收、气体脱硫(含溶剂再生)、气体脱硫)18)污水汽提(单塔、双塔)19)MTBE20)催化汽油吸附脱硫21)其他装置(石脑油异构、柴油碱洗、冷榨脱蜡、分子筛脱蜡、减粘裂化、临氢降凝、LPG脱硫醇、环烷酸、催化干气提浓、催化油浆抽提、催化油浆拔头、PSA提纯氢、炼厂干气提纯氢气、氧化沥青)*2如果企业炼厂多于1个,请自行添加表格。
碳排放核查报告模板

结合实际情况填写,机构内有资质的挂职人员要统筹分配好,避免出现同一人员、同时间对不同企业核查的情况。
《超级模板开发指南》使用说明:
黄色高亮为重要内容
蓝色边框为参考信息,需要注意地方试点的评分标准与国家层面的具体要求有不一致的地方,本指南的使用者需要自行修改相关内容。
红色边框为核查报告的编写技巧或现场核查技巧
核查基本情况表
重点排放单位名称
地址
联系人
联系方式(电话、email)
部分第三方机构作为政府的技术支撑单位,参与了核查报告的评审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会记录各排放单位的联系方式,以便后续争取业务。第三方机构在工作中应积极收集其他机构的核查报告。
(5)《中国XXX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核算指南”
(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 17167-2006)
(7)《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448-2000)
……
2. 核查过程和方法
2.1 核查组安排
2.1.1核查机构及人员
例如:
根据核查员的专业领域、技术能力、重点排放单位的规模和经营场所数量等实际情况,XXX核查机构指定了本次核查的核查组组成及技术复核人。
重点排放单位是否是委托方? □是 □否,如否,请填写以下内容。
委托mail)
重点排放单位所属行业领域
行业领域名称(行业领域代码)
重点排放单位是否为独立法人
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补充数据表化工生产企业(甲醇生产)

化工生产企业(甲醇生产)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补充数据表间)编号*2,3说明:*1填写时可删除此列所述的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
可在此列各行填写说明左列数值含义的具体内容。
*2核算边界:n 煤制甲醇核算边界包括:备煤(筛分、磨煤(干粉煤、水煤浆)、制浆(水煤浆)、煤棒制作(型煤)等)、气化(原料煤)、灰水处理、粗合成气变换、净化甲醇精馏,不包括空分装置;不包括自备电厂,如有自备电厂请参考《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发电设施》中的核算方法单独核算报告发电设施温室n 天然气制甲醇核算边界包括:一段转化炉、二段转化炉、粗合成气变换、净化(脱碳、脱硫)、压缩、合成、粗甲醇精馏;不包括空分装置。
不包括自备电厂,补充数据表。
n 焦炉煤气制甲醇核算边界参考天然气制甲醇核算边界执行。
*3请列明甲醇分厂(或车间)编号,如果企业甲醇分厂(或车间)多于1个,请自行加行填写。
*4合成氨联产甲醇的企业,氨与粗甲醇(折100%)单位产品消耗原料按1:1.06进行分摊;消耗电量按1:0.8分摊;消耗热量按1:1.06分摊;其它共同含碳输出物(1:1.06分摊;甲醇精馏工序消耗电量与热量均计入甲醇自身消耗,不与合成氨分摊。
天然气作原料时,一段转化炉内燃烧的部分计入能源作为原材料。
*5如果有其他类型的能源作原材料,请自行加行,一一列明并填数,下同。
*6供出甲醇分厂(或车间)边界的二氧化碳(包括外售或作为下游产品生产原料)不作为碳输出项扣除。
如有CO2回收利用,请在“附:CO2回收利用数据”项填报相关*7如果有其他类型的含碳产品输出,应自行加行,一一列明并填数,下同。
*8灰色的数值格子已内嵌公式,可以自动完成计算,请勿填写。
据表按1:1.06进行分摊;消耗电量按1:0.8分摊;消耗热量按1:1.06分摊;其它共同含碳输出物(造气炉渣、造气飞灰、驰放气等)按与合成氨分摊。
天然气作原料时,一段转化炉内燃烧的部分计入能源作为原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06分摊共用的原料;消耗电量按1:0.8分摊;消耗热量按1: 1.06分摊。
化工生产企业(甲醇生产)
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补充数据表
补充数据
甲醇分厂 1 既有还是新增
(或车间) 2 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O2)
业或 设施 层面 二氧 化碳
氧化 碳当
排放 总量
量)
(万 吨)
名单产名单产名单 产
称位量称位量称位 量
2013
2014
2015
发电企业
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补充数据表
补充数据
数值
1 既有还是新增
2 发电燃料类型 3 装机容量(MW)
4 压力参数/机组类型
5 冷却方式
机组1*1
6 机组二氧化碳排放量(tCO2)
附件3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企业碳排放补充数 据核算报告模板
数据汇总表(所有企业)
企业基本 信息
纳入碳交易主营产品信息
能源和温室气体排 放相关数据
组
年份
企 业 名
织 机 构
行 业 代
产品一
称代码
码
产品二
产品三
按照 指南
按照 补充
核算 的企
报告 模板
企业 综合
业温 室气
核算 的企
能耗 (万 吨标 煤)
体排 放总 量 (万 吨二
4.1 炼焦工序 4.1.1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tCO2) 4.1.2 净购入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
(tCO2) 4.1.3 焦炭产量(t) 4.2 烧结(或造团)工序 4.2.1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tCO2) 4.2.2 净购入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
(tCO2) 4.2.3 烧结(或造团)产量(t) 4.3 炼铁工序 4.3.1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tCO2) 4.3.2 净购入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
电量包括从电 发电、自备电 排放因子根据 − − −
2.3 消耗热力对应的排放量 (tCO2)*3
2.3.1 消耗热量(GJ) 2.3.2 热力供应排放因子
(tCO2/GJ)
3 氨产量(t)
既有设施 4 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O2) 新增设施 5 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O2)
按核算与报告
热量包括余热 热力供应排放 中: − −
2.2.2 排放因子(tCO2/MWh)
2.3 消耗热力对应的排放量 (tCO2)*3
2.3.1 消耗热量(GJ) 2.3.2 热力供应排放因子
(tCO2/GJ)
3 甲醇产量(t)
既有设施 4 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O2) 新增设施 5 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O2)
数值
2016年1月1日
按核算与报告指
说明:*1 核算边界包括原料制备、熔化、成型、退火、切裁和成品包 装等生产工序所消耗的能源。不包括冷修(放水至出玻璃期间)、动 力、氮氢站、厂内运输工具、机修、照明等辅助生产所消耗的能源,以 及采暖、食堂、宿舍、燃料报关、运输损失、基建等消耗的能源。当企 业除平板玻璃外还生产其他产品时,各种能源应分开计量,对确属无法 分开计量的公用能耗,如厂区照明或各类综合库房等按产品产值比例分 摊。
若数据不可得 优先选用企业 年度统计报表 其次选用报送
说明:*1 核算边界: − 煤制合成氨核算边界包括工艺:备煤(筛分、磨煤(干粉 煤、水煤浆)、制浆(水煤浆)、煤棒制作(型煤) 等)、气化(原料煤)、灰水处理、粗合成气变换、净化 (脱碳、脱硫)、压缩、合成、分离,不包括空分装置, 也不包括燃煤锅炉。 − 天然气制合成氨边界包括工艺:一段转化炉、二段转化 炉、粗合成气变换、净化(脱碳、脱硫)、压缩、合成、 分离;不包括空分装置,也不包括燃煤锅炉。
电解铝企业
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补充数据表
补充数据
数值
1 既有还是新增
2 电解工序交流电耗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tCO2)
2.1 工序交流电耗(MWh)
2.2 排放因子(tCO2/MWh) 电解工序
1*1,*2
3 铝液产量(t)
既有设施 新增设施
4 电解工序交流电耗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 (tCO2)
*2如果企业电石分厂(或车间)多于1个,请自行添加表格。
化工生产企业(合成氨生产)
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补充数据表
补充数据 合成氨分厂1 既有还是新增 (1*或1.*车2 间)2 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O2)
2.1 能源作为原材料产生的排放量 (tCO2)*3
2.1.1 能源作为原料的投入量(t) 2.1.2 能源中含碳量(%) 2.1.3 碳产品和其他含碳输出物的产
2.2.1 消耗电量(MWh)
平板玻璃生产线
2.2.2
1*1,*2
(tCO2/MWh)
排放因子
既有设施 新增设施
2.3 消耗热力对应的排放量 (tCO2)
2.3.1 消耗热量(GJ) 2.3.2 热力供应排放因子 (tCO2/GJ)
3 平板玻璃产量(万重箱)
4 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O2) 5 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O2)
如果能源多于1 如果能源多于1 如果碳产品和其 栏中分种类说明
如果碳产品和其 栏中分种类说明
按核算与报告指
电量包括从电网 电、自备电厂 排放因子根据来 − 电网排放因子 − 可再生能源、 − 自备电厂排放
出,如数据不 放因子 按核算与报告指
热量包括余热回 热力供应排放因 − 余热回收排放 − 蒸汽锅炉或自
3 电石产量(t)
4 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O2) 5 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O2)
按核算与报告
热量包括余热
热力供应排放 中: − −
若数据不可得
优先选用企业 年度统计报表 其次选用报送
说明:*1核算边界:从焦炭等原材料和能源计量进入电石生产界区开始, 到电石成品计量入库的电石产品整个生产过程,包括炭材破碎、 筛分、烘干、整流、电石炉、炉气净化车间、余热回收等设施。
6.1.2
6.1.4
6.1.6
6.1.8
说明:*1如果机组数多于1个,请自行添加表格。 *2如果机组有其它燃料,请自行更改或添加表格。
电网企业
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补充数据表
补充数据 1 输配电损失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
(tCO2) 2 供电量(MWh) 3 输配电损耗电量(MWh) 4 供电线损率(无量纲)
量(t) 2.1.4 碳产品和其他含碳输出物含碳
量(%) 2.2 消耗电力对应的排放量
(tCO2)*3 2.2.1 消耗电量MWh)2.2.2 排放因子(tCO2/MWh)
数值
2016年1月1日
按核算与报告
如果能源多于 如果能源多于 如果碳产品和 值栏中分种类 如果碳产品和 值栏中分种类 按核算与报告
(tCO2) 4.5.3 钢材产量(t) 4.6 自备发电、供热 4.6.1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tCO2) 4.6.2 净购入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
(tCO2) 4.7 其他辅助工序 4.7.1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tCO2) 4.7.2 净购入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
(tCO2) 5 企业新增钢铁加工工序二氧化碳排放量
(tCO2) 2.1.1 能源作为原料的投入量(t)
2.1.2 能源中含碳量(%)
2.1.3 碳产品和其他含碳输出物的产量 (t)
2.1.4 碳产品和其他含碳输出物含碳量 (%)
2.2 消耗电力对应的排放量(tCO2) 2.2.1 消耗电量(MWh)
2.2.2 排放因子(tCO2/MWh)
数值
2016年1月1
6.1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tCO2)
6.1.1 消耗量(t或万Nm3) 燃煤*2
辅助燃油
6.1.3 低位发热量(GJ/t或 燃煤
GJ/万Nm3)
辅助燃油
6.1.5 单位热值含碳量 燃煤
(tC/GJ)
辅助燃油
6.1.7 碳氧化率(%)
燃煤
辅助燃油
6.2 购入电力产生的排放量(tCO2)
6.2.1 消费的购入电量(MWh)
数值
钢铁生产企业
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补充数据表
补充数据
数值
1 纳入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
1.1与1.2之和
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O2)
1.1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
数据来自核算
1.2 净购入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
数据来自核算
2 粗钢产量(单位:t)
−
3 排放强度(单位:tCO2/t)
4 企业不同生产工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及 产品产量
1*1,*2
2.1 能源作为原材料产生的排放量
(tCO2)*3
2.1.1 能源作为原料的投入量(t)
2.1.2 能源中含碳量(%)*2
2.1.3 碳产品和其他含碳输出物的产
量(t)
2.1.4 碳产品和其他含碳输出物含碳
量(%)
2.2 消耗电力对应的排放量
(tCO2)*3
2.2.1 消耗电量(MWh)
量计算 若数据不可得, 优先选用企业计 度统计报表; 其次选用报送统
说明:*1 核算边界
− 煤制甲醇核算边界包括工艺:备煤(筛分、磨煤(干粉 煤、水煤浆)、制浆(水煤浆)、煤棒制作(型煤)
等)、气化(原料煤)、灰水处理、粗合成气变换、净化
(脱碳、脱硫)、压缩、合成、粗甲醇精馏,不包括空分
装置,不包括燃煤锅炉。
补充数据
数值
1 既有还是新增
2 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O2)
2.1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
(tCO2)
2.1.1 消耗量(t或万烟
Nm3) 2.1.2
煤*3 低位发热量烟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