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油标准
燃料油的技术指标和国家标准

燃料油的技术指标和国家标准燃料油的主要技术指标有粘度、含硫量、闪点、水、灰分和机械杂质。
A 粘度:粘度是燃料油最主要的性能指标,是划分燃料油等级的主要依据。
它是对流动性阻抗能力的度量,它的大小表示燃料油的易流性、易泵送性和易雾化性能的好坏。
目前国内较常用的是40 ℃运动粘度(馏分型燃料油)和100 ℃运动粘度(残渣型燃料油)。
我国过去的燃料油行业标准用恩氏粘度(80 ℃、100 ℃)作为质量控制指标,用80 ℃运动粘度来划分牌号。
油品运动粘度是油品的动力粘度和密度的比值。
运动粘度的单位是Stokes ,即斯托克斯,简称斯。
当流体的运动粘度为1泊,密度为1g/立方厘米的运动粘度为1斯托克斯。
CST是Centistokes 的缩写,意思是厘斯,即1斯托克斯的百分之一。
B 含硫量:燃料油中的含硫量过高会引起金属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
根据含硫量的高低,燃料油可以划分为高硫、中硫和低硫燃料油。
C 闪点:是涉及使用安全的指标,闪点过低会带来着火的隐患。
D 水分:水分的存在会影响燃料油的凝点,随着含水量的增加,燃料油的凝点逐渐上升。
此外,水分还会影响燃料机械的燃烧性能,可能会造成炉膛熄火、停炉等事故。
E 灰分:灰分是燃烧后剩余不能燃烧的部分,特别是催化裂化循环油和油浆渗入燃料油后,硅铝催化剂粉末会使泵、阀磨损加速。
另外,灰分还会覆盖在锅炉受热面上,使传热性变坏。
我国现行燃料油标准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于1996 年参照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燃料油标准;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标准ASTMD3 96-92燃料油标准,制定了我国的行业标准SH/T0356-199 6 。
1号和2号是馏分燃料油,适用于家用或工业小型燃烧器使用。
4号轻和4号燃料油是重质馏分燃料油或是馏分燃料油和残渣燃料油混合而成的燃料油。
5号轻、5号重、6号和7号是粘度和馏程范围递增的残渣燃料油,为了装卸和正常雾化,在温度低时一般都需要预热。
我国使用最多的是5号轻、5号重、6号和7号燃料油。
b24生物燃料油 标准

b24生物燃料油标准生物燃料油是一种以生物质资源为原料制备的燃料,在当前能源形势下,生物燃料油被认为是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为了保证生物燃料油的质量和安全性,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来规范生物燃料油的生产和使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B24生物燃料油的标准及相关内容。
一、B24生物燃料油的定义B24生物燃料油是一种由精制的植物油和合成的柴油混合而成的生物柴油,是绿色环保燃料的一种,通常用于替代传统柴油。
B24生物燃料油的名称中的“B”代表“生物燃料”的意思,数字“24”表示该燃料中生物柴油的百分比为24%。
二、B24生物燃料油的标准B24生物燃料油的标准主要包括生产、贮存、运输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依次介绍B24生物燃料油的标准要求。
1.生产标准B24生物燃料油的生产必须符合国家或地区制定的相关规定,包括生物柴油的生产工艺、原料选取、生产设备和生产环境等方面的要求。
生产厂家必须具备相关的生产许可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确保生产出的B24生物燃料油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2.贮存标准B24生物燃料油在贮存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贮存设施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规定,贮存容器必须具备防漏、防爆、防静电和防火等功能,以防止B24生物燃料油的泄漏或污染。
3.运输标准B24生物燃料油的运输必须符合国家或地区的相关运输规定,包括运输工具、运输设备和运输条件等方面的要求。
运输企业必须具备相关的运输许可证和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确保B24生物燃料油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
4.使用标准B24生物燃料油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符合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标准和规定,包括燃料质量、排放标准和车辆适应性等方面的要求。
使用单位必须合理选择和配置相应的设备和车辆,确保B24生物燃料油的安全和高效使用。
三、B24生物燃料油的优点B24生物燃料油作为一种可再生燃料,具有多种优点,包括环保、可再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等。
b24生物燃料油 标准

b24生物燃料油标准生物燃料油标准是指生物燃料油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它是生物燃料油行业规范化发展的基础。
生物燃料油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促进生物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促进燃料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生物燃料油标准的必要性、国内外生物燃料油标准的现状、生物燃料油标准的制定与实施等几个方面展开讨论,并且对生物燃料油标准在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高效利用等方面的意义做出分析。
一、生物燃料油标准的必要性1.推动清洁能源发展生物燃料油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其可替代传统石油燃料,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
生物燃料油标准的制定,有利于推动生物燃料油的生产和应用,推动清洁能源发展。
2.保护环境与传统石油燃料相比,生物燃料油具有较低的排放和辐射污染。
制定生物燃料油标准,可以对生物燃料油的环保性能进行规范和监管,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3.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生物燃料油标准的制定对于推动生物燃料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林业的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有利于加快生物燃料工业化进程,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国内外生物燃料油标准的现状1.我国生物燃料油标准的现状目前,我国的生物燃料油标准主要集中在生物柴油标准和生物乙醇汽油标准两大类。
其中,生物柴油标准主要包括GB 20828-2014《生物柴油》和GB/T 25986-2010《定向取代柴油》;生物乙醇汽油标准主要包括GB 18350-2014《乙醇汽油》和GB 17930-2013《乙醇汽油规范》。
这些标准对生物燃料油的技术要求、质量标准、检测方法等都做出了详细规定。
2.国外生物燃料油标准的现状在国外,各个国家和地区也制定了相应的生物燃料油标准。
例如,美国制定了ASTM D6751《生物柴油规范》和ASTM D4806《乙醇汽油规范》;欧洲制定了EN 14214《生物柴油标准》和EN 228《乙醇汽油规范》等。
这些标准在生物燃料油的技术规范、质量控制和监管等方面都有着较为详细的规定。
b24生物燃料油 标准

b24生物燃料油标准b24生物燃料油是一种由可再生资源制成的燃料,其具有较低的碳排放和环境友好的特点。
它可以作为替代传统石油燃料的可再生能源,大大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b24生物燃料油的标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b24生物燃料油的生产原料。
它一般由含有大量脂肪酸的植物油或动物脂肪制成。
常用的生产原料包括大豆油、棕榈油、玉米油等植物油以及动物脂肪等。
这些生产原料具有广泛的来源,可以有效地保证生物燃料的供应。
其次,b24生物燃料油的关键标准是其碳含量和可再生能源比例。
根据目前的国际标准,b24生物燃料油的碳含量应低于传统石油燃料,这意味着它的燃烧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更少,对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更小。
此外,可再生能源比例应达到24%,这意味着至少四分之一的燃料是由可再生资源制成的。
另外,b24生物燃料油还需要符合一系列的化学和物理性质要求。
例如,其闪点、密度、黏度和燃烧性能等指标应满足国际标准,以确保其能够安全、高效地在发动机中燃烧。
此外,生物燃料油还应具有较低的硫含量,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b24生物燃料油还应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这意味着它的生产过程应具有较低的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例如,生物燃料油的生产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化学品的使用和废物的排放,并且不会导致土地退化和森林破坏等问题。
同时,生物燃料油的生产过程还应遵守劳工权益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要求。
最后,b24生物燃料油的质量控制也非常重要。
生产者应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生产,并对燃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和监控,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的要求。
此外,还需要建立有效的产品追溯体系,以确保产品的可追溯性和质量可控性。
总之,b24生物燃料油的标准是为了确保其在环境、可持续发展和质量等方面达到一定的要求。
通过更广泛地使用b24生物燃料油,可以减少对传统石油燃料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推动可持续能源的发展。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b24生物燃料油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各种规格燃料油主要指标

所有规格燃料油主要指标燃料油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密度、粘度、倾点、闪点、硫份、杂质、残碳、粘度、含硫量、闪点、水、灰分和机械杂质。
1、粘度:粘度是燃料油最主要的性能指标,是划分燃料油等级的主要依据。
它是对流动性阻抗能力的度量,它的大小表示燃料油的易流性、易泵送性和易雾化性能的好坏。
目前国内较常用的指标是40 ℃运动粘度(馏分型燃料油)和100 ℃运动粘度(残渣型燃料油)。
我国过去的燃料油行业标准用恩氏粘度(80 ℃、100 ℃)作为质量控制指标,用 80 ℃运动粘度来划分牌号。
油品运动粘度是油品的动力粘度和密度的比值。
运动粘度的单位是Stokes ,即斯托克斯,简称斯。
当流体的运动粘度为1泊,密度为1g/立方厘米的运动粘度为1斯托克斯。
CST是 Centistokes 的缩写,意思是厘斯,即1斯托克斯的百分之一。
2、含硫量:硫分也是燃料油品质优劣的一个重要体现,燃料油中的含硫量过高会引起金属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
根据含硫量的高低,燃料油可以划分为高硫、中硫和低硫燃料油。
国际标准中规定,燃料油的硫份最高不能超过3.5。
而一般的低于1的我们称为低硫燃料油,在1-2之间的我们称为中硫燃料油,硫份在2以上的就属于高硫燃料油了。
3、密度:为油品的质量(Mass)与具体积的比值。
常用单位——克/立方厘米、千克/立方米或公砘/立方米等。
由于体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密度不能脱离温度而独立存在。
为便于比较,西方规定以15°C下之密度作为石油的标准密度,国内检测一般以20°C下密度为准。
密度越小,燃料油中轻油成分越多,热质越高。
燃料油品质标准中密度越小越好。
4、闪点:是涉及使用安全的指标,闪点过低会带来着火的隐患。
是油品安全性的指标。
油品在特定的标准条件下加热至某一温度,令由其表面逸出的蒸气刚够与周围的空气形成一可燃性混合物,当以一标准测试火源与该混合物接触时即会引致瞬时的闪火,此时油品的温度即定义为其闪点。
中国国家燃料油标准

中国国家燃料油标准中国国家对燃料油的标准主要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标准制定的。
以下是一些中国国家燃料油标准的代表性例子:1.GB 252-2015《液体燃料及油脂测定法第1部分:总硫测定法》(Liquid fuels and oils - Determination of sulfur content -Part 1: Determination of total sulfur content by gravimetricmethod):•该标准规定了液体燃料及油脂总硫测定的方法。
2.GB 17930-2013《道路车辆用柴油》(Automotive diesel fuel):•这个标准规定了道路车辆用柴油的技术要求,包括燃烧性能、凝固点、闪点、密度、硫含量等指标。
3.GB 6537-2012《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用燃料Ⅰ号和Ⅱ号》(Aviation turbine engine fuels Ⅰ and Ⅱ):•该标准适用于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用的燃料,包括燃点、密度、硫含量、蒸馏性能等要求。
4.GB 17928-2008《柴油、汽车天然气和气体燃料乙醇汽车废气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Limit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foremissions from light-duty vehicles fueled with diesel orgasoline and methane or liquefied petroleum gas):•该标准规定了柴油、汽车天然气和气体燃料乙醇汽车废气排放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以上是一些涵盖燃料油及相关燃料的标准的例子。
请注意,标准的具体内容和适用范围可能会发生变化,建议查阅最新版本的国家标准以获取详细信息。
燃料油质量标准

标准牌号项目
RMD15
120
RME25
180
RMG35
380
20号
0号
运动粘度mm2/s ≤
100℃
15
25.0
35.0
20.5 (50℃)
3.0-8.0 (20℃)
GB/T265ISO 3104
50℃
120
180
380
雷氏粘度/s ≤(37.8℃)
800
950
2000
1600
3800
3600
0,991
ISO3675/ISO12185
粘度@ 100 deg. C (mm2/s)
Max
25
3
ISO3104
闪点deg. C.
Min
60
60
ISO2719
倾点(upper) deg. C.
--?冬季品质
Max.
30 deg. C
30 deg. C.
ISO3016
--?夏季品质
30 deg. C
30 deg. C.
0.50%
0.50%
0.50%
杂质
0.10
0.10
0.10
俄罗斯M-40 M-100燃料油质量指标
参 数
标 准
检测方法
M-40
M-100
1.恩氏粘度 ,°E: 80℃ 不大于
8.0
16.0
GOST 6258
2.灰分,% 不大于
GOST 1461
-低灰分燃料油
0.04
0.05
-正常燃料油
0.12
0.14
铝+硅mg/kg ppm
Max
120船用燃料油标准

120船用燃料油标准一、规格要求120船用燃料油的规格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120船用燃料油的规格要求项目指标密度(20℃)/(kg/m³)≤980粘度(50℃)/(mm²/s)≤3闪点(闭口)/℃≥60硫含量/%(m/m)≤0.5酸值(mg KOH/g)≤2.0水含量/%(v/v)≤0.5灰分/%(m/m)≤0.1十六烷指数≥45二、试验方法1. 密度:采用GB/T 1884或GB/T 1885测定。
2. 粘度:采用GB/T 265测定。
3. 闪点:采用GB/T 3536测定。
4. 硫含量:采用GB/T 11480测定。
5. 酸值:采用GB/T 264测定。
6. 水含量:采用GB/T 260测定。
7. 灰分:采用GB/T 4211测定。
8. 十六烷指数:采用ASTM D-2699测定。
三、检验规则1. 产品应由生产厂的质量检验部门按照本标准进行检验,并附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及产品样品。
2. 产品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如有不符,则应由供需双方商定。
3. 每批产品应进行抽样检验,其抽样数量应按GB/T 6678的规定执行。
4. 如检验结果中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应重新自两倍量的包装中取样进行复验,复验结果即使只有一项指标不符合要求,则整批产品不能验收。
5. 出厂检验项目应包括密度、粘度、闪点、硫含量、酸值、水含量、灰分和十六烷指数等。
6. 对于新产品或老产品在工艺或配方改变时,应进行全部项目的逐批检验,待连续三批产品合格后,方可按本标准的抽样方案进行抽样检验。
7. 在正常生产情况下,应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部项目的检验。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质量检验。
产品出厂前必须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质量要求。
如有不合格品,应返修或报废。
返修后应重新进行检验。
返修品必须符合本标准的质量要求才能出厂。
不合格品不得以合格品出厂。
8. 当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争议时,双方应协商解决;协商无效时,可由当地产品质量监督机构进行仲裁检验和复验(以下简称仲裁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现行燃料油标准及分类
发布:2014-09-29
一、品种特性
燃料油也叫重油、渣油,为黑褐色粘稠状可燃液体,粘度适中,燃料性能好,发热量大。
用于锅炉燃料,雾化性良好,燃料完全,积炭及灰少,腐蚀性小。
闪点较高,存储及使用较安全。
燃料油是原油炼制出的成品油中的一种,广泛用于船舶锅炉燃料、加热炉燃料、冶金炉和其它工业炉燃料。
燃料油主要由石油的裂化残渣油和直馏残渣油制成的,其特点是粘度大,含非烃化合物、胶质、沥青质多。
燃料油主要技术指标有粘度、含硫量、闪点、水、灰分、和机械杂质。
1、粘度:粘度是燃料油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是划分燃料油等级的主要依据。
它是对流动性阻抗能力的度量,它的大小表示燃料油的易流动性、易泵送性和易雾化性能的好坏。
目前国内较常用的是40℃运动粘度(馏分型燃料油)和100℃运动粘度(残渣型燃料油)。
我国过去的燃料油行业标准用恩氏粘度(80℃、100℃)作为质量控制指标,用80℃运动粘度来划分牌号。
油品运动粘度是
油品的动力粘度和密度的比值。
运动粘度的单位是Stokes,即斯托克斯,简称斯。
当流体的动力粘度为1泊,密度为1g/cm3时的动力粘度为1斯托克斯。
CST是Centistockes的缩写,意思是厘斯,即1斯托克斯的百分之一。
2、含硫量。
燃料油中的硫含量过高会引起金属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
根据含硫量的高低,燃料油可以划分为高硫、中硫和低硫燃料油。
3、闪点。
是涉及使用安全的指标,闪点过低会带来着火的隐患。
4、水分。
水分的存在会影响燃料油的凝点,随着含水量增加,燃料油的凝点逐渐上升。
此外,水分还会影响燃料油机械的燃烧性能,可能会造成炉膛熄火、停炉等事故。
5、灰分。
灰分是燃烧后剩余不能燃烧的部分,特别是催化裂化循环油和油浆掺入燃料油后,硅铝催化剂粉末会使泵、阀磨损加速。
另外,灰分还会覆盖在锅炉受热面上,使传热性变坏。
6、机械杂质。
机械杂质会堵塞过滤网,造成抽油泵磨损和喷油嘴堵塞,影响正常燃烧。
二、燃料油的分类
燃料油作为炼油工艺过程中的最后一种品种,产品质
量控制有着较强的特殊性。
最终燃料油产品形成受到原油品种、加工工艺、加工深度等许多因素的制约。
根据不同的标准,燃料油可以进行一下分类:
1、根据出厂时是否形成商品,燃料油可以分为商品燃料油和自用燃料油。
商品燃料油指在出厂环节形成商品的燃料油;自用燃料油指用于炼厂生产的原料或燃料而未在出厂环节形成商品的燃料油。
2、根据加工工艺流程,燃料油可以分为常压重油、减压重油、催化重油和混合重油。
常压重油指炼厂常压装置分馏出的重油;减压重油指炼厂减压装置分馏出的重油;催化重油指炼厂催化、裂化装置分馏出的重油(俗称油浆);混合重油一般指减压重油和催化重油的混合。
3、根据用途,燃料油可以分为船用燃料油和炉用燃料油(重油)及其它燃料油。
三、我国现行燃料油标准
为了与国际接轨,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与1996年参照国际上使用的燃料油标准: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标准ASTMD396-92燃料油标准,制定了我国的行业标准SH/T0356-1996。
表1 SH/T0356-1996燃料油主要技术要求
1号和2号是馏分燃料油,适用于家用或工业小型燃烧器上使用。
4号轻和4号燃料油是重质馏分燃料油或是馏分燃料油与残渣燃料油混合而成的燃料油。
5号轻、5号重、6号和7号是粘度和馏程范围递增的残渣燃料油,为了装卸和正常雾化,在温度低时一般都需要预热。
我国使用最多的是5号轻、5号重、6号和7号燃料油。
新标准中5号-7号燃料油粘度控制和分牌号是按100℃运动粘度来划分的,国外进口的燃料油基本是按50℃运动粘度分类,它们是50℃运动粘度≥180mm2/s和50℃运动粘度≥380mm2/s两大类。
四、燃料油的主要用途
我国燃料油消费的主要方式是以燃烧加热为主,少量用于制气原料,具有较强的节约和替代潜力。
同时,我国煤炭资源比较丰富,很多大型煤矿生产能力未充分发挥。
从我国石油供需情况看,工业用油占石油消费量的一半,其中燃料油又占工业用油的35%,因此,我国减少工业用油的重点将放在燃料油替代方面,是缓解我国石油消费过快增长的有效途径。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燃料油消费主要是用作烧
油,主要集中在发电、交通运输、冶金、化工、轻工等行业。
其中电力行业的用量最大,占消费总量的32%;其次是石化行业,主要用于化肥原料和石化企业的燃料,占消费总量的25%;第三是交通运输行业,主要是船舶燃料,占消费总量的22%;近年来需求增加最多的是建材和轻工行业(包括平板玻璃、玻璃器皿、建筑及生活陶瓷等制造企业),占消费总量的14%;钢铁部门的燃料油消费占全部消费量的比例为7%左右
各行业燃料油的主要用途如下:
电力行业的燃料油消费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燃油发电、供热机组,二是燃煤机组的点火、助燃和稳燃用油。
虽然整个电力行业中燃油机组装机容量只有1700万千瓦,仅占整个装机容量的5.7%,但却消耗了32%的燃料油消费量。
石油化工行业的燃料油使用主要为自备电厂的发电、油田生活采暖、炼油厂生产工艺用热、化肥厂生产用原料和燃料以及其他化工生产。
建材行业消耗的燃料油主要用于平板玻璃和建筑卫生陶瓷的生产,随着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一部分高档产品生产将会逐步转向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为燃料。
钢铁行业消费的燃料油主要用于加热炉、自备电厂发电供热和耐火材料等方面。
化工行业耗油主要用于化肥、炭黑、原油加工和化学品生产供热。
我国燃料油的主要消费地区集中在华南、华东地区,占全国消费总量的71%左右。
另外,东北占14%、华北
占10%、华中占5%。
华南主要集中在广东省,占该地区
消费量的80%。
华东主要是上海、江苏、浙江、山东,
占该地区消费量的72%。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