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转移肿瘤PPT课件
合集下载
脊柱肿瘤的护理 PPT课件

脊柱肿瘤的术后护理
单 击 此 处 编 辑 母 版 标 题 样 式
4、双下肢感觉、运动观察 • 麻醉清醒后密切观察其 四肢感觉及活动情况,四 肢麻木与活动障碍与术前 相比是否减轻,以判断脊 髓受压是否改善。
脊柱肿瘤的术后护理
单 击 此 处 编 辑 母 版 标 题 样 式
• 5、饮食护理 • 进高热量、高蛋白、高 • 维生素饮食,如:牛奶、 鸡蛋、鱼、新鲜水果等。
脊柱肿瘤的术前护理
单 击 此 处 编 辑 母 版 标 题 样 式
• 3、俯卧位练习 胸部用软枕头 支撑。开始时练30min,逐渐 延长至2~3 h。教会其腰背 肌锻炼方法,并进行深呼吸 训练以增加肺通气量,有效 咳嗽,防止术后发生坠积性 肺炎,指导患者进行床上大 小便,防止术后因体位改变 而发生尿潴留及排便困难。
• (3)双下肢功能锻炼 • 为预防肢体痉挛收缩、畸形 和肌肉萎缩,促进功能恢复, 应指导患者循序渐进进行下 肢直腿抬高、踝关节背伸和 跖屈等运动,以防止神经根 粘连。
功能锻炼
单 击 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处 编 辑 母 版 标 题 样 式
(4)术后第3天,可以在床 上独立轴式翻身。 (5)术后拆线后,指导患 者仰卧位或俯卧位行腰背 肌功能锻炼,每10min,2 次/d,以提高腰背力,增 强脊柱的稳定性。
单 击 此 处 编 辑 母 版 标 题 样 式
• 1、CT • 2、MRI • 3、治疗,主要有三种 方法:化疗、放疗和手 术。
脊柱肿瘤的症状
单 击 此 处 编 辑 母 版 标 题 样 式
• 1、背痛,是最常见的症 状,一般为夜间痛或清晨 痛, 并且一般在白天因活动 而缓解。 • 2、神经损伤。 • 3、可能产生畸形,
脊柱肿瘤的术前护理
脊柱转移瘤诊断与治疗PPT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康意识,加强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提高公众认知与意识
普及脊柱转移瘤知识:通过媒体、讲座等方式,提高公众对脊柱转移瘤的认识 加强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脊柱转移瘤 加强社会支持:建立社区支持网络,为患者提供心理、经济等方面的支持
预防措施与建议
定期体检:早期发 现脊柱转移瘤,及 时治疗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戒烟、限酒、 合理饮食、适量运 动
避免过度劳累:避 免长时间站立、久 坐等不良姿势
心理调适:保持乐 观心态,减轻心理 压力,提高免疫力
控制策略与政策建议
早期发现: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脊柱转移瘤 早期治疗:一旦发现脊柱转移瘤,应尽早进行治疗 药物治疗:使用抗肿瘤药物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康复治疗:术后进行康复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政策建议:政府应加大对脊柱转移瘤的预防与控制力度,提高公众的健
神经功能障碍:进行神经功能康复训练, 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脊髓压迫:进行手术减压,必要时进行 脊柱固定或椎体切除
骨质疏松:补充钙质、维生素D,必要时 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
肿瘤复发:进行放疗、化疗或靶向治疗, 必要时进行手术切除
预后评估与影响因素
肿瘤类型:不同肿 瘤类型预后不同
转移部位:转移部 位不同,预后也不 同
脊柱转移瘤诊断与治 疗
汇报人:
目录 /目录
01
点击此处护理 人员
04
脊柱转移瘤的 治疗方法
02
脊柱转移瘤概 述
05
脊柱转移瘤的 并发症与预后
03
脊柱转移瘤的 诊断
06
脊柱转移瘤护理查房PPT

体重变化:观察患者体重变 化,判断营养状况改善程度
营养指标:检测患者血红蛋 白、白蛋白等营养指标,评
估营养状况改善情况
患者主观感受:询问患者对 营养状况改善的主观感受,
评估护理效果
护理建议与改进措施
章节副标题
对患者及家属的护理建议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睡眠、运动等 定期进行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焦虑、抑郁等情绪 加强与医护人员的沟通,及时反馈病情变化,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对医护人员的护理建议
加强支持
加强与患者家属沟通,提 高患者依从性
定期评估护理效果,及时 调整护理方案
对医院管理的改进措施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质量 完善护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 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提高医院整体水平
营养支持方案
饮食建议:高蛋白、高热量、低 脂肪、低糖饮食
监测体重:定期监测体重,调整 营养方案
营养补充:口服营养补充剂、静 脉营养补充
营养教育:向患者及家属提供营 养知识教育,提高营养意识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章节副标题
预防并发症的措施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如戒烟、 限酒、合理饮食 等
定期进行身体检 查,及时发现并 治疗疾病
THEME TEMPLATE
感谢观看
职业:教师
子女情况:有一子一女
护理需求:需要定期进 行护理查房,了解病情 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病史:患有高血压、糖 尿病
姓名:张三
性别:男
婚姻状况:已婚
治疗情况:已接受手术 治疗,正在接受化疗
居住地:北京
病史及诊断
患者年龄、性别、职业
病史:发病时间、症状、 治疗过程
营养指标:检测患者血红蛋 白、白蛋白等营养指标,评
估营养状况改善情况
患者主观感受:询问患者对 营养状况改善的主观感受,
评估护理效果
护理建议与改进措施
章节副标题
对患者及家属的护理建议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睡眠、运动等 定期进行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焦虑、抑郁等情绪 加强与医护人员的沟通,及时反馈病情变化,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对医护人员的护理建议
加强支持
加强与患者家属沟通,提 高患者依从性
定期评估护理效果,及时 调整护理方案
对医院管理的改进措施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质量 完善护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 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提高医院整体水平
营养支持方案
饮食建议:高蛋白、高热量、低 脂肪、低糖饮食
监测体重:定期监测体重,调整 营养方案
营养补充:口服营养补充剂、静 脉营养补充
营养教育:向患者及家属提供营 养知识教育,提高营养意识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章节副标题
预防并发症的措施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如戒烟、 限酒、合理饮食 等
定期进行身体检 查,及时发现并 治疗疾病
THEME TEMPLATE
感谢观看
职业:教师
子女情况:有一子一女
护理需求:需要定期进 行护理查房,了解病情 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病史:患有高血压、糖 尿病
姓名:张三
性别:男
婚姻状况:已婚
治疗情况:已接受手术 治疗,正在接受化疗
居住地:北京
病史及诊断
患者年龄、性别、职业
病史:发病时间、症状、 治疗过程
脊柱转移瘤的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医学PPT课件

2
概述
原发肿瘤转移途径 •直接侵犯 •淋巴转移 •血行转移(更加常见) 其发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脊柱含有大量的红骨髓及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易于肿瘤栓子的生长; •椎体后正中的椎体静脉直接与Batson椎体静脉丛相通,而 Batson椎体静脉 丛血流缓慢,缺乏静脉瓣,并与胸、腹腔静脉之间存在许多吻合,当胸腔 压力增高时,癌栓就会直接进入椎体后部生长
(前列腺癌、乳腺癌、鼻咽癌、膀胱癌、肺癌和胃癌等)
• 混合型:兼有成骨和溶骨改变,可同见于一骨,亦可见于不同骨
(乳腺癌和肺癌也可出现混合性改变,混合性改变常见于卵巢癌、睾丸癌、宫颈癌等)
4
临床表现
• 疼痛,为发生骨转移的主要症状 • 病理性骨折 • 高钙血症
• 神经压迫
5
影像学表现
X线表现
• 以溶骨型病变最常见,开始呈局部虫蚀样改变 , 进而大面积骨质破坏
受累,而转移瘤,甚至在早期,椎弓根与椎体均可有破坏。
13
多发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晚期 腰椎骨髓弥漫性浸润, L5椎体软组织肿块侵 入椎管。
14
脊柱结核
• 在骨关节结核中最常见,约占40-50%。青壮年多见,老年人发病有上
升趋势,腰椎为最好发部位,胸椎次之,颈椎少见
• 结核杆菌通常随血液循环到达椎体引起椎体中央或边缘骨质破坏,进一 步发展可侵犯椎间盘和椎旁软组织,导致椎间盘破坏和椎旁脓肿形成 • 特征:两个以上椎体的溶骨性破坏,椎间隙变窄或消失,脊柱后突成角 畸形,椎旁脓肿形成和死骨形成,脊椎附件较少侵犯 • 受累椎体和椎间盘T1WI呈现均匀的较低信号或混杂低信号,T2WI多呈 现混杂高信号,部分病例呈现均匀高信号,增强多不均匀、均匀或环状 强化,早期即可椎间隙变窄
脊柱肿瘤 PPT课件

良性肿瘤 血管瘤 haemangioma
偶见于脊柱和其他骨骼 侧位片上典型表现 CT扫描(轴位)表现 治疗:观察、即使刮除植骨也会复发、不主张 放疗(神经炎和并发症)
良性肿瘤 血管瘤 haemangioma
瘤样病变 嗜酸性肉芽肿 Eosinophilic Granuloma
预后:孤立型优于多发型 5年生存率分别50%和10% 最常见的脊柱原发性恶性肿瘤 CT、ECT有助于诊断 疼痛部位可以放疗 手术指征:直径>10cm,神经症状,脊柱不稳, 病理骨折,放疗不敏感
原发恶性肿瘤 多发骨髓瘤 Multiple myeloma
原发恶性肿瘤 浆细胞瘤 Plasmacytoma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鉴别:扁平椎体或颅底凹陷(成骨不全、骨发育不良) 常常影响脊柱(10-20%影响到脊柱,胸椎多见) 有人说10岁以下不用活检 多数自限,支具减轻症状 高度随时间可复原 若进展,刮除或放疗,有全身多处可化疗 鉴别:TB,化脓性骨髓炎,神经母细胞瘤,Ewing,恶 性血液病,圆细胞肿瘤
原发性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脊柱肿瘤类别
良性肿瘤 瘤样病变 原发恶性肿瘤 转移性肿瘤 椎管内肿瘤(特有)
原发性肿瘤易发部位
后部结构:成骨细胞瘤,骨样骨瘤 骶骨:脊索瘤,骨巨细胞瘤 前部结构:其余 血液系统肿瘤,Ewing肉瘤:多有其他部位或 系统累及,治疗上必须兼顾. ABC:前后均可
良性肿瘤 成骨细胞瘤 osteoblastoma
转移性性肿瘤
脊柱转移性肿瘤
流行病学:转移/原发=40/1 成骨:前列腺、乳腺、肾、肺(偶尔) 溶骨:肺,消化道 注意:骨髓瘤是最常见的原发肿瘤
脊柱转移癌诊断与治疗PPT

脊柱转移癌是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常见于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 脊柱转移癌的症状包括疼痛、神经功能障碍、脊柱稳定性下降等。 脊柱转移癌的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
脊柱转移癌的病因
原发肿瘤:如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 肿瘤细胞脱落:肿瘤细胞脱落进入血液或淋巴系统 肿瘤细胞转移:肿瘤细胞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转移到脊柱 肿瘤细胞生长:肿瘤细胞在脊柱内生长,形成转移灶
生活方式调整: 如合理饮食、适 当运动、保持良 好的睡眠等,帮 助提高生活质量 和身体机能
患者自我管理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 戒烟、限酒、规律作息等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 对疾病,保持乐观态度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 发现并治疗疾病
加强营养支持,合理饮食, 保证营养均衡
适当进行康复训练,如散 步、瑜伽等,提高生活质 量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 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沟 通和交流
心理支持与护理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辅导,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信心 疼痛管理:使用止痛药物,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训练: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增强肌肉力量,提高活动能力 营养支持:提供营养指导,保证患者营养均衡,增强免疫力
脊柱转移癌的预 防与筛查
MRI检查:观察脊柱骨质破 坏、椎间隙狭窄、椎体压缩 等,同时观察软组织情况
核素骨扫描:观察脊柱骨质 破坏、椎间隙狭窄、椎体压 缩等,同时观察骨代谢情况
PET-CT检查:观察脊柱骨质 破坏、椎间隙狭窄、椎体压 缩等,同时观察肿瘤代谢情 况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检测肿瘤标志物,如CEA、CA125等 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观察脊柱病变情况 骨扫描:检测骨转移情况 病理学检查:活检或穿刺,明确肿瘤性质和来源
脊柱转移癌的病因
原发肿瘤:如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 肿瘤细胞脱落:肿瘤细胞脱落进入血液或淋巴系统 肿瘤细胞转移:肿瘤细胞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转移到脊柱 肿瘤细胞生长:肿瘤细胞在脊柱内生长,形成转移灶
生活方式调整: 如合理饮食、适 当运动、保持良 好的睡眠等,帮 助提高生活质量 和身体机能
患者自我管理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 戒烟、限酒、规律作息等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 对疾病,保持乐观态度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 发现并治疗疾病
加强营养支持,合理饮食, 保证营养均衡
适当进行康复训练,如散 步、瑜伽等,提高生活质 量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 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沟 通和交流
心理支持与护理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辅导,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信心 疼痛管理:使用止痛药物,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训练: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增强肌肉力量,提高活动能力 营养支持:提供营养指导,保证患者营养均衡,增强免疫力
脊柱转移癌的预 防与筛查
MRI检查:观察脊柱骨质破 坏、椎间隙狭窄、椎体压缩 等,同时观察软组织情况
核素骨扫描:观察脊柱骨质 破坏、椎间隙狭窄、椎体压 缩等,同时观察骨代谢情况
PET-CT检查:观察脊柱骨质 破坏、椎间隙狭窄、椎体压 缩等,同时观察肿瘤代谢情 况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检测肿瘤标志物,如CEA、CA125等 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观察脊柱病变情况 骨扫描:检测骨转移情况 病理学检查:活检或穿刺,明确肿瘤性质和来源
脊柱转移肿瘤PPT课件

前胶原ⅠC末端前肽(procollagen I carboxy-terminal propeptide);PINP: 前胶原
ⅠN末端前肽(procollagen I N-terminal propeptide);Pyr: 螺旋结构N末端肽(N- telopeptide to helix domain)
43
脊柱转移性肿瘤化疗
主要作用 1、对化疗敏感的肿瘤可作为一线治疗方案,
根治性化疗,治愈肿瘤 2、消灭局部或远处的微小转移灶
44
目前化疗的方向
• 多药联合以控制细胞周期中各期的瘤细胞, 减少耐药
• 使用病人可耐受的最大剂量强度 • 新辅助化疗 • 缓解化疗药物毒副作用 • 降低肿瘤的耐药性 • 靶向细胞毒性药物的研制
1
脊柱转移性肿瘤现状
• 脊柱转移性肿瘤的发生率高于原发性恶性肿 瘤
• 检测手段的进步,早期发现率明显提高 • 外科干预日益成为本病重要治疗手段 • 综合治疗水平日益提高
2
脊柱转移性肿瘤流行病学
• 转移至脊椎恶性肿瘤仅次于肺和肝脏,
居第3位
• 胸椎为多见,其次为腰椎、颈椎 • 40%以上死于恶性肿瘤病人发生脊椎转移 • 转移的主要途径为血行,少数为淋巴道
• 常用如锶-85m,锶-87m,锝-99m等
22
23
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机理
• 以微量放射性正电子核素注入人体, 正电子核素经 过衰减,发出正电子与周围组织中的负电子结合产 生湮没辐射,形成一对能量相同,方向相反的光子, 并被探头所探测,经过数字化成像,获得三维图像
• PET所用的正电子核素大多是构成人体的基本元 素或其类似物,如C、N、O、F等,其标记物则 多是人体生理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神经介 质等
脊柱转移癌患者的护理查房 ppt课件

陌生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帮助家属与患者间更好的沟通,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与其多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 3.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让患者对病情有正确 的认识并能积极面对。 评价:患者焦虑感减轻。
脊柱转移癌患者的护理查房 ppt课件
17
护理诊断及措施
知识缺乏 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脊柱转移性肿瘤 病人护理查房
脊柱转移癌患者的护理查房 ppt课件
1
病史介绍
一般情况 6床,xxx,230xxxxx4,男,58岁, 食管中上段鳞癌伴多发转移 既往史 患者一年前于我科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术后 于我科行放化疗。2016.3.25出现腰痛,检查PET-CT示: 右侧颈部、双侧腋窝多发淋巴结,右侧腮腺、右上臂及 其右侧臀部皮下、右侧颈部、胸10椎体多发结节状团块 状代谢异常增高灶,考虑多发转移。于2016.4.1入住我 科。
型态。 7.遵医嘱用药,使用开塞露、缓泻剂,告知相关注意
事项。 8.记录大便的次数和颜色、形状。
评价:病人排便型态改善
脊柱转移癌患者的护理查房 ppt课件
14
护理诊断及措施
营养失调 与肿瘤消耗有关
目标:保证患者充足的营养 措施:1.解释疾病、营养、治疗效果的联系,让病人了解营
养的重要性。 2.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鼓励
脊柱转移癌患者的护理查房 ppt课件
10
脊柱转移癌临床表现
3病理性骨折 椎体压缩性骨折,此时疼痛加剧, 可出现截瘫等。
4全身症状 原发癌症状和恶液质症状 常有贫血、消瘦、低热、乏力等
脊柱转移癌患者的护理查房 ppt课件
11
放疗是治疗脊柱转移癌的主要手段
目疼痛,防治病理性骨折,约60~80%放疗后其 疼痛缓解。 3.缩小瘤体,即术前治疗为手术准备。
脊柱转移癌患者的护理查房 ppt课件
17
护理诊断及措施
知识缺乏 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脊柱转移性肿瘤 病人护理查房
脊柱转移癌患者的护理查房 ppt课件
1
病史介绍
一般情况 6床,xxx,230xxxxx4,男,58岁, 食管中上段鳞癌伴多发转移 既往史 患者一年前于我科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术后 于我科行放化疗。2016.3.25出现腰痛,检查PET-CT示: 右侧颈部、双侧腋窝多发淋巴结,右侧腮腺、右上臂及 其右侧臀部皮下、右侧颈部、胸10椎体多发结节状团块 状代谢异常增高灶,考虑多发转移。于2016.4.1入住我 科。
型态。 7.遵医嘱用药,使用开塞露、缓泻剂,告知相关注意
事项。 8.记录大便的次数和颜色、形状。
评价:病人排便型态改善
脊柱转移癌患者的护理查房 ppt课件
14
护理诊断及措施
营养失调 与肿瘤消耗有关
目标:保证患者充足的营养 措施:1.解释疾病、营养、治疗效果的联系,让病人了解营
养的重要性。 2.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鼓励
脊柱转移癌患者的护理查房 ppt课件
10
脊柱转移癌临床表现
3病理性骨折 椎体压缩性骨折,此时疼痛加剧, 可出现截瘫等。
4全身症状 原发癌症状和恶液质症状 常有贫血、消瘦、低热、乏力等
脊柱转移癌患者的护理查房 ppt课件
11
放疗是治疗脊柱转移癌的主要手段
目疼痛,防治病理性骨折,约60~80%放疗后其 疼痛缓解。 3.缩小瘤体,即术前治疗为手术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吡啉啶,D-Pyr
NTX1:3
• 肿瘤标志物: 根据原发肿瘤的不同可有一些不同的肿瘤 相关标志物 如CEA、PSA、CA199、CA120等
• 血红蛋白降低,血沉增快 血红细胞减少,血白细胞计数略升高 血浆蛋白下降,白蛋白与球蛋白倒置
14
影像学
• X线表现 ①大约有30~50%病人出现X线改变以前
椎体就有破坏
②轻微的椎体破坏,X线片不能显示,如 果X线片显示椎体有破坏现象,椎体大概 已有30%以上被破坏
15
16
脊椎转移瘤x线片表现
①溶骨性型: 典型的X线特征是呈现不规则的不伴有反应性骨形 成的溶骨影像。如:直肠癌、结肠癌 椎弓根的破坏95%以上是转移性肿瘤,称为椎弓根 阳性 ②成骨型: 主要见于四肢长管骨 ③混合型: 混合型多于成骨型,此型在溶骨性破坏中有时见到 少量新生骨,新生骨质极不均匀 前列腺癌
24
PET特点:
• 与CT、MRI不同,PET显 像是在分子水平上反映人 体生理或病理变化,是一 种代谢功能显像
• 能在形态学变化之前发现 代谢或功能异常。因此对 于脊柱转移性肿瘤中,一 般手段难以发现的微小原 发灶,PET具有重要意义。 但目前其价格仍较昂贵。
25
病理检查
• 确定性诊断 • 大体观:大多数为灰白色或暗红色,可有出血
局灶性溶骨性病变在T1加权上表现为低信号 在T2加权上表现为高信号
局灶性硬化病变在T1和T2加权上均表现为低信号
20
21
核素骨扫描(ECT)
• 检测椎体骨转移灶局部代谢改变时非常敏 感,诊断价值较大
• 核素扫描阳性时,异常骨至少占正常骨的 5—10%
• 应注意到肿瘤侵袭、创伤和感染均可产生 反应性新骨形成,在ECT上表现为异常浓聚
17
18
CT及CTM(CT脊髓造影)
• 优点:可明确骨皮质及 小梁的微小破坏,进 一步了解转移瘤的范 围、部位及邻近组织 关系
• 为手术前作好准备及 选择入路切除肿瘤, 提供依据
19
MRI检查
• MRI的敏感性可以和同位素骨扫描相媲美了解 • 从矢状面转移瘤的上界与下界及脊髓压迫情况 • 为诊断占位性病变的良恶性方面提供较为可靠依据
5
目前认为两者相互补充
• 正常脊椎静脉系统为无瓣静脉丛,有交通支 与上、下腔静脉联系
• 脊椎静脉系统内血流缓慢,甚至可停滞或 逆流。癌细胞进入大循环容易在脊椎停留
• 癌细胞进入循环后,可超越肝、肺等脏器 或直接从肝、肺肿瘤达到脊椎,形成脊椎 转移癌
6
腰段
奇静脉 Batson 静脉丛
7
脊柱转移癌发生机理
• 常用如锶-85m,锶-87m,锝-99m等
22
23
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机理
• 以微量放射性正电子核素注入人体, 正电子核素经 过衰减,发出正电子与周围组织中的负电子结合产 生湮没辐射,形成一对能量相同,方向相反的光子, 并被探头所探测,经过数字化成像,获得三维图像
• PET所用的正电子核素大多是构成人体的基本元 素或其类似物,如C、N、O、F等,其标记物则 多是人体生理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神经介 质等
前胶原ⅠC末端前肽(procollagen I carboxy-terminal propeptide);PINP: 前胶原
ⅠN末端前肽(procollagen I N-terminal propeptide);Pyr: 螺旋结构N末端肽(N- telopeptide to helix domain)
12
骨代谢改变骨性标志物
溶骨性标志物
成骨性标志物
血清 ICTP, CTX
尿 尿钙 羟基脯氨酸 吡啉啶、脱氧吡啉啶 NTX,CTX
血清 骨钙素 TALP BALP PICP,PINP
ICTP:I型胶原C末端(C-telopeptide of collagen I);CTX:α1链C末端(C-
telopeptide of an α1 chain);TALP:总碱性磷酸酶;BALP:骨碱性磷酸酶;PICP:
1
脊柱转移性肿瘤现状
• 脊柱转移性肿瘤的发生率高于原发性恶性肿 瘤
• 检测手段的进步,早期发现率明显提高 • 外科干预日益成为本病重要治疗手段 • 综合治疗水平日益提高
2
脊柱转移性肿瘤流行病学
• 转移至脊椎恶性肿瘤仅次于肺和肝脏,
居第3位
• 胸椎为多见,其次为腰椎、颈椎 • 40%以上死于恶性肿瘤病人发生脊椎转移 • 转移的主要途径为血行,少数为淋巴道
3
常见脊椎转移的恶性肿瘤
• 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 宫颈癌、肾癌、甲状腺癌 肝癌,胃癌、直肠癌等
• 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最为多见
4
脊柱转移癌发生机理
• Recklinghausen等(1885)首先提出循环动力学 说 脊柱血窦内缓慢流动的血液为血行播散的癌细胞 提供了滞留与生长的场所。
• Paget等(1989)提出“种子与土壤”学说 转移癌只有在适宜于其生长的环境中才能生长, 而脊柱则提供了这一环境
微转移灶形成
粘附远处内皮细胞 向血管外侵袭
肿瘤细胞移行 血管侵袭
肿瘤侵袭转移过程
9
脊柱转移癌临床表现
• 疼痛 是最常见的症状 70%病人以脊柱疼痛为主要发病特征 早期疼痛较轻,呈间歇性 变为持续性 凡患有恶性肿瘤者, 应高度怀疑脊椎转移
• 全身症状 原发癌症状和恶液质症状 常有贫血、消瘦、低热、乏力等
10
脊柱转移癌临床表现
• 病理性骨折 椎体压缩性骨折,此时疼痛加剧, 可出现截瘫等。
• 神经压迫症状 常很快出现脊髓、马尾或神经根的压迫症状 根性神经痛、感觉可减退、肌力减弱至瘫痪, 常伴有括约肌功能障碍
11
实验室检查
• 生化标志物 作用 ①反映骨代谢早期改变的生化标志物 ②与影像学手段如ECT的结合使用 有助于提高骨转移的早期诊断率 ③溶骨性标志物还可用于双磷酸盐 治疗骨转移的疗效评价 ④骨性标志物的特异性还有待于 进一步临床验证
• 脊椎骨属于红骨髓,具造血功能,血管丰 富,血流速度具有多样性
• 红骨髓本身特殊的血管显微解剖结构为肿 瘤细胞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
• 侵袭转移过程波及多个环节,受多种细胞因 子调控
8
原发肿瘤细胞
有限增殖 产生血管生成因子
细胞移行 血管生成 肿瘤生长
脊柱转移形成
蛋白水解酶产Leabharlann 细胞移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