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时做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发生偏转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课标解读

初中地理课标解读

初中地理课标解读可见,地理课程标准与以前的地理大纲一样,把地球与地图安排在最先学习,是符合地球与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地位的。

一、学习目标与内容选择(一)地球和地球仪1. 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基础知识综合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和内容标准来看,本部分设计的重点不在基础知识方面,而是偏重于能力培养和科学教育方面。

不过,知识仍然是进行能力培养和科学教育的载体,因此,“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基础知识”也就自然地成为本部分的学习目标之一。

关键是如何看待本学习目标中的“有关”二字。

地球和地球仪的基础知识,这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因此需要用“有关”来加以限定。

究竟选取哪些知识才能达到这一学习目标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这个问题。

第一,在1~6年级的《科学》和《历史与社会》课程中,都学习了一些关于地球和地球仪的知识,7~9年级的地理课程中没有必要作简单重复。

第二,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天体,也是目前惟一适于人类生存的星球,学生认识地球是必要的,但认识的角度可以想象为从宇宙空间看地球,因此只是宏观的认识。

因循这一思路,地球仪是用来帮助人们认识地球的模型。

第三,学习地球和地球仪的另一目的是为后面的地理学习打基础。

因此,选取的内容应该是对于后面的地理学习所必须的,既没有必要系统,也没有必要深入。

综合来看,课程标准为实现本学习目标而选取的内容是“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和“经纬网”。

2. 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无论对于本部分的学习,还是对于整个7~9年级的地理学习,认识地球的运动都是一个重要的学习目标。

地球的运动包括围绕地轴的自转和环绕太阳的公转,这两种运动的综合作用,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产生了许多重要的地理现象。

这些地理现象是地理环境的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并进一步影响到人类活动。

因此,对于地球运动的学习目标应该延伸到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样也体现了学习的实用价值,突出了“人地关系”。

3. 了解地球仪的作用,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地球仪是地理学习和研究的一种工具。

第八课时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偏移

第八课时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偏移
• (3)C、E两地所在国家一年之内每天举行升国旗 仪式(要求与旭日同升),10月1日到12月22日这段 时期C、E两国每天升旗时间最早的是______。5 月1日到6月22日这段时期C、E两国每天升旗时 间最早的是______。 (4)地球上的居民设计住宅区要求门窗朝向以多接 受阳光为标准。E处住宅门窗应朝向______,A 处住宅门窗应朝向______。
第二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一、单项选择题
1.经度相同的地方( ) A.季节相同 B.角速度相同 C.线速 度相同 D.地方时相同 2.关于晨昏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晨昏线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B.晨昏线任何时候都平分地球 C.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零 D.在夏至日,晨昏线与地轴在同一平面内且与 太阳光垂直
• 北半球右手定则 :掌 心向外,四指指向物 体运动方向拇指就指 向物体的偏转方向
找出北半球的水平气流的运动轨迹
气流的原方向
实际运动轨迹
A
B
C
D
实例:长江三角洲
观察长江入海口,其右岸(南 岸)不断被冲刷,沉积的砂岛不断 与北岸相连,河道不断向南弯曲。
长江入海口
即时巩固:
【1】位于我国向东流的河流,通常: ( )(动手画简单示意图) N
南左 北右
理 意 义
3.地方时
每隔15度划分 一时区
昼夜的成因: 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太阳的直射
夜 昼夜的界限:晨昏线
昼半球和夜半球
四 、
更 昼夜更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24小时)

昼夜更替的意义:人类起居作用的基本时间单位;地球上的不至于太热, 夜晚不至于太冷,适宜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发展

地方是的成因:地球自西向东转,不同的经度有不同的时刻

2022-2023学年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课件1-1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20张) (3)

2022-2023学年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课件1-1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20张) (3)
应选在当地时间的( A )
A.8:00-9:00 B.11:00-12:00 C.14:00-15:00 D.17:00-18:00
3.(2017·高考上海卷)当地时间某日14时,一架飞机从东京国际机场(东九
区)起飞,大约3小时后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到达时的北京时间约为(
) A.14时
C
B.15时
1.1.4 使地表物体水平运动发生偏转
使地地表转物偏体向水力平运动发生偏转
电影《金蝉脱壳》中,70岁高龄 的史泰龙饰演的角色结合池底排水口 漩涡的转动方向来判断自己所在的地 理位置。如图为排水口的漩涡示意图, 其中虚线表示表层水的原始流动方向, 实线表示水的实际流动方向。 1.有关该角色所在地理位置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 A.该地位于北半球 B.该地位于南半球 C.该地排水口水流顺时针辐合 D.该地排水口水流逆时针辐散
使地表物体水平运动发生偏转
河流流向
探究长江河口的变迁
距今7000年以来,长江河口(以河口沙坝为参照)的位置从 扬州、镇 江附近逐渐迁移到现在的位置。读图1-1-7,完成下列 任务。
1.距今7000年以来,长江河口 的位置是如何迁移的? 2.长江河口位置发生迁移的主 要原因是什么?
使地表物体水平运动发生偏转
水流初始运动方向,虚线箭头表示水流实际运动方向),能正确表示
北半球水流流向的是
A
A.①
B.②
C.③
D.④
总结
绕转中心 方向 周期 速度
基本 概况
地 球 的 自 转
地球自转 的地 理意义
产生昼夜交替 产生时差
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方 向发生偏转
(2018·高考全国卷Ⅱ)恩克斯堡岛(下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 冰的理想之地。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 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回答第1题。

地砖偏向力实验课教学设计

地砖偏向力实验课教学设计

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教学设计水流的轨迹。

记录结果:记录:《水珠从伞布上沿“经线”方向朝南流动》③擦干雨伞表面的水珠,将雨伞按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时,用水杯从“北极”向下倒水,观察水珠流动轨迹是否和刚才相同?如不同,水珠朝什么方向偏离“经线”的?记录结果:记录:《轨迹不相同,水珠向右偏转》教师先介绍实验步骤然后让学生做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3.探究过程:①分析原因:根据实验观察结果,分析水流运动特征,找出原因所在。

②实验结论:让学生自己总结,教师指导。

结论:通过本实验,可以证明由于存在地转偏向力,使得地球表面的物体在做水平运动时,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观察问题,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下面通过地球仪做实验具体验证偏转规律。

实验二:1.实验材料:地球仪、胶水等。

2.实验步骤:①用一个地球仪使地轴垂直地面,先在北半球高纬度处滴一至两滴胶水,在地球仪不转动的情况下,观察胶水的运动情况,并记录结果:记录:《胶水沿经线向低纬度流动并留下痕迹》画图:②然后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再在高纬某点滴一滴胶水,你就会发现胶水流动的方向发生了改变,从北极上向下观察是怎样变化的?记录结果:记录:《发现胶水留下向右偏转的痕迹。

》画图:③同样将地球仪顺时针方向转动,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进行演示,从南极上向下看观察怎样变化?记录结果:记录:《可发现胶水痕迹向左偏转》画图:3.探究过程:①分析原因:让学生根据观察的结果分析原因。

②实验结论:小组合作总结实验结果。

(教师指导)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进一步证明地球表面的物体在做水平运动时,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③发散思维训练:该实验存在的主要不足是什么?(学生小组内讨论思考)总结:①未模拟出越过赤道后的地转偏向现象②没能模拟出纬向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③手动转动地球仪与地球自转的实际差别很大等设计意图:师生互动,层层设疑,培养学生的拓展思维能力。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2章第2节 3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含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2章第2节 3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含答案)

2.2.3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1.能够通过示意图,解释说明风形成的过程 2.能够画出南北半球高空和近地面的风向3.能判断风力的大小并解释原因知识点01 风的形成(一)水平气压梯度力1,地面受热不均,导致空气上升和下沉,进而使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产生了差异。

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称为气压梯度。

2,只要水平面上存在气压梯度,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这个力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大气从高压区向低压区做水平运动,就形成了风。

可见,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目标导航知识精讲A B C3,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如果没有其他外力的作用,风向应该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一致。

红色箭头:水平气压梯度力蓝色箭头:风向(二)风向1,地转偏向力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使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力。

具体偏转方向为: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在赤道上不偏转,纬度越高表现越明显。

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2,风一旦形成,马上就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使风向逐渐偏离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3,高空中的风在不受摩擦力作用的情况下,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

(下图示意北半球高空风向)4,在近地面,风还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摩擦力可以减小风速。

5,在近地面,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下图示意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知识拓展】1,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与气压梯度成正比,表现在等压线图上,就是等压线越密集,气压梯度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就越大。

【即学即练1】下图中M、N为等压线,气压值分别为PM.PN,且PM<PN,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各箭头,表示大气运动直接原因的是()A.①B.⑧C.⑤D.⑥2.若此图表示北半球近地面同一水平面,则O点风向为()A.①B.②C.③D.④【答案】1.A2.B【分析】1.据题干知,气压值PM<PN,大气运动直接原因空气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风由高压流向低压即由N-M,①正确,⑤错误即A正确,C错误。

地球运动知识点

地球运动知识点

地球运动知识点一、地球的自转。

1. 自转的方向。

- 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这一现象可以通过地球仪演示来直观理解。

2. 自转的周期。

- 恒星日:以遥远的恒星为参照,地球自转360°,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这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 太阳日:以太阳为参照,地球自转360°59′,时间为24小时。

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天的时间长度,由于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太阳公转,所以太阳日比恒星日长。

3. 自转的速度。

- 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地球表面各点的角速度均为15°/小时。

这意味着地球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是相同的。

- 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处线速度最大,约为1670千米/小时,两极点线速度为0。

这是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不同纬度的圆周长度不同,在相同的时间内转过的弧长不同。

4.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 昼夜交替。

- 原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且地球自转。

向着太阳的半球是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夜半球,随着地球的自转,昼半球和夜半球不断交替。

- 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是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是昏线。

- 地方时。

-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东边地点的时刻比西边地点的时刻早。

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 时区: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

以本初子午线(0°经线)为基准,从西经7.5°至东经7.5°为中时区(零时区),向东、向西各划分12个时区。

- 区时: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时区的区时。

例如,东八区的中央经线是120°E,东八区的区时就是120°E的地方时。

- 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发生偏转。

《地球运动---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教学设计

《地球运动---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教学设计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教学设计一、说课标课标要求:2017版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地转偏向力部分是这样表述的“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课标解读:“结合实例”应是结合同学们生活相联系的实际案例,可操作可直接感知的最好。

“说明地球运动的意义”应有逻辑地把地转偏向力和地球运动的关系阐述清楚,首先从整体上地转偏向力是地球运动之一---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其次地转偏向力的成因、规律、影响随地球自转的各地不同产生差异,最后应说明具体差异与实际迁移运用。

分析:根据课标要求,教学中应选取典型案例,创设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采用地转偏向力实验和长江三角洲地形图,讲述地转偏向力相关知识,并且运用于乡土地理案例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运用比较观察与思考的方法。

二、说教材地转偏向力这个知识点在高中地理必修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部分初次涉及,随后大气运动、洋流部分都运用到,尤其是在大气运动部分确定风向时尤为关键。

从教材位置看:本节内容被编者放置于第一章中,也就是开启学习整本书的“大门”,就能很充分的证明其发挥着基础作用。

从内容体系看:它是其他章节内容学习的基础,只有真正把握了本节的内容,才能顺利的学习随后的章节。

分析:结合图例、具体案例分析阐述其影响,凸显“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课程基本理念。

三、说学情学生已有的前备知识基础是通过前二节的学习,已对地球的运动的方向、周期以及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和现象等基本知识有一定的认知。

对于动手做试验,学生活跃积极,也有对未知原理的好奇的心理特点。

认知特点:高一学生的逻辑性较高年级的较差,正在形成系统的逻辑思维,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试验后进行总结归纳来说明地转偏向力的规律和方法的判断,也利于学生形成逻辑性思维。

分析:重视典型实例的提供,已拉近学生与教材、教学之间的心里距离,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四、教学目标通过观察景观图,能够说出地转偏向力的概念。

2022年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一全册分课时教学案(共21课时)

2022年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一全册分课时教学案(共21课时)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第一节地球的自转第1课时地球自转【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素养目标1.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

(区域认知)2.结合示意图,正确判读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知识导引一、地球自转概念: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在不停地旋转。

二、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1.方向(1)侧视:________________。

地轴是穿过地心和南北极点的连线,是人们假想的一条轴,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因此在地球上看来,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几乎是不动的,而且北半球各地看北极星的仰角就是该地的地理纬度(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

2.周期特别强调:南北两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或者说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为0。

[思维拓展]航天发射基地为什么多选择在低纬度地区,并且选择海拔较高的地区?提示:(1)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2)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发射时节省燃料。

3.速度(1)角速度: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同,约为________。

(2)线速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赤道上自转线速度最大,为1 670千米/时;南、北纬60°纬线上自转线速度约为赤道的一半。

探究点一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核心归纳]1.自转轴(地轴)自转的绕转轴为地轴,是通过地心连接南北两极的假想轴,其北端延长线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地轴的空间位置和指向是始终不变的。

2.自转方向侧视,自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

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

状元随笔地球自转只有一个方向(1)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

这并不意味着南北半球的自转方向不同,地球自转只有一个方向,只是观察的角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描述。

(2)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画某点的自转方向时,一定要画在该点所在的纬线上,不能偏离该纬线,即该点一定在同一纬线上发生自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景诱思:
南半球某国一条河流 中砂金含量较多,许多人 在砂中淘金,这些人一部 分在左岸,一部分在右岸, 你认为哪些人的收获大? 为什么?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之
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发生偏转
(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原因: 地球的自转。
2、地转偏向力:
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
地球上所有运动的物体都会受到地转 偏向力的影响,对吗?
2、从赤道上向南北沿180°经线发射炮弹,它们的运
动方向正确的是:( )
A
A、都偏向东
B、都偏向西
C、北半球向东偏,南半球向西偏 D、都不偏离180°经线
3、南北半球分别有一个物体自西向东运动,
下列有关其偏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都向高纬偏转
B、都向低纬偏转
C、都向南偏转
D、都向北偏转
4、东经20度,南纬30度的地方,沿东经20度
地球上所有的地方都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 响,对吗?如果不对,具体是怎么偏的?
3、偏转规律:
(1)、在北半球 向右偏,在南半 球向左偏;赤道 上,物体水平运 动不偏向; (2)、随速度和
纬度增大而加大
偏转。
判断方法——左右手定则
特征: 只改变水平物体运动方向,不改变物体运
动的大小。
请判断偏转方向
② ①
经线向赤道方向发射炮弹,炮弹将落在(B )
A、东北方
B、西北方
C、东南方
D、西南方
5、下图是“某条河流的剖面图”一般面对
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
2021/1/8
A 岸。据此判断该河流位于( )
A、北半球
B、赤道上
C、南半球
D、回归线上
2021/1/8
6
④ ③
⑥ ⑦



合作探究:
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反映了地转 偏向力的存在?
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偏转现象在气流和 水流的水平运动中表现的最为明显。
长江三角洲的发育过程
河口沙 坝
汊道间浅滩
三角洲平原
情景诱思:
南半球某国一条河流中砂 金含量较多,许多人在砂 中淘金,这些人一部分在 左岸,一部分在右岸,你 认为哪些人的收获大?为
A 扩展,最终将与河流的哪岸相连( )
A、北半球,甲岸 B、南半球,乙岸 C、北半球,乙岸 D、南半球,甲岸
2021/1/8
7、密西西比河下游大致是自北向 南流,如果要在河口自建港口,
应该选择在( B )
A、东岸 C、南岸
B、西岸 D、北岸
什么? 右岸,右岸堆积
2、如果在北半球河岸边建楼房,最
佳位置是左岸,还是右岸?左岸
互动探究
在一战期间,德军用他们引以 为豪的射程为113千米的大炮瞄准 目标轰击巴黎时,懊恼地发现总是 向右偏离目标。你能帮助他们解释 下原因吗?
课堂练习:
1、下图中的虚线是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
B 实线是其偏转方向,正确的图示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