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母印刷术教学设计图文稿
《印刷术》教学设计

《印刷术》教学设计【核心概念】12技术、工程与社会13工程设计与物化【学习内容与要求】12.2技术与工程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5〜6年级:知道技术对提高生产效率或工作效率的影响,举例说明应用适当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或工作效率,应用所学科学原理设计并制作出可以提高效率的作品。
13.2工程的关键是设计5〜6年级:利用示意图、影像、文字或实物等多种方式,阐明自己的创意,初步认识设计方案中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
基于有说服力的论证,认同或质疑某些设计方案,并初步判断其可行性和合理性。
【学习目标】1.科学观念:(1)了解古今文字的记录方式,知道活字印刷是重要的印刷技术之一。
(2)知道印刷术的发展历程及其重大影响。
2.科学思维:体验活字印刷术的制作,提高观察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3.探究实践:能在制作活字印刷术的过程中,体验活字印刷术发明创造的过程及技术的应用,感受发明创新对人类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
4.态度责任:(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设计雕刻印章产生强烈的兴趣。
(2)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思路、多样的方法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创新的乐趣。
【教学过程】吗,古代人们是怎样一步一步从手抄到发明印刷术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究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印刷术。
(板书课题)发言。
设计方案,合作探究1.(播放视频)雕版印刷术的产生和制作过程。
2.(出示问题)①印刷术是怎样产生的?②你认识了哪种印刷术?简述它的制作过程。
3.联系自己平时抄写的作业,你觉得雕版印刷术到底好在哪里呢?4.雕版印刷的基本原理你掌握了吗?我们将通过一个小实验-硬币自画像来探究。
你能在白纸上画一个硬币的自画像呢?请利用桌上的工具试一试吧。
你们画的都非常像硬币,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步骤吗?5.尝试不同的硬币种类,并重复上面的步骤,观察图形和硬币都非常相似。
这是为什么呢?你能分析一下原理吗?6.这正是雕版印刷的原理。
由于雕版上的图文部分远高于印版上的非图文部分,因此油墨只能转移到印版的图文部分,而非图文部分则没有油墨。
小学印刷教案模板范文

课题:《印刷术的演变与发展》年级:四年级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印刷术的基本原理,掌握印刷术的发展历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1. 印刷术的基本原理。
2. 印刷术的发展历程。
教学难点:1. 印刷术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
2.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印刷术的历史地位。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印刷术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3. 小组合作学习资料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一张古代印刷的书籍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张图片上的是什么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张图片展示的是古代的印刷术。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印刷术的演变与发展。
”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印刷术的基本原理。
2. 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印刷术的发展历程。
三、小组合作1.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印刷术相关的话题进行研究,如:活字印刷术、木版印刷术、铜版印刷术等。
2. 各小组讨论交流,整理研究成果。
四、课堂展示1. 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分享所研究的话题。
2. 教师点评并总结,强调印刷术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印刷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印刷术的认识和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印刷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谁能给大家分享一下?”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将继续探讨印刷术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
”二、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印刷术对人类文明进步有哪些影响?”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一组古代印刷术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印刷术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印刷术

鈔票
用途 原理
由來
金屬活字
雕板印刷
種類
套版印刷
印刷術
墨拓
碑貼
年畫
工具
5
一. 什麼是印刷術?
印刷術是指將圖像或文字原稿迅速大量複 製的一種技術。 一般而言,印刷是以直接或間接方法,將圖 像或文字原稿制為印版,在版上塗以色料印墨, 經加壓將色料印墨轉移於紙張或其他承印物上, 而迅速大量複製的一種工業工程。 在中國,印刷術被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 之一。
25
參考資料
維基 - 活字印刷術 : /wiki/%E6%B4%BB%E5%AD%97%E5%8D%B792.htm 中國節日網 - 節日藝術 /feed.asp?cateID=19 王禎 - 人物百科- 互動百科 /wiki/%E7%8E%8B%E7%A5%AF 中國科普博覽 - 印刷博物馆 - 印刷術的起源 /printing/evolve/evl200.html 老祖宗的智慧中華科技發明 http://203.71.9.5/chinascience/f/f4-3.htm 數位101 - 經典意象,珍藏台灣 雕版選材 /gb/civilization/printing/evolve/evl213.html 王貞- 人物百科 - 互動百科 /wiki/%E7%8E%8B%E7%A5%AF 中華印刷通史 /book/books/print/g-history/big5_9/08_3.htm /book/books/print/g-history/big5_9/07_6.htm#b http://203.71.9.5/chinascience/f/f4-1.htm /fourinventions/印刷?/雕版印刷?的?明.file/t32.gif 新華社 ~~[北宋]活字印刷術的發明人畢升) /people/2004-03/25/content_1848424.htm
五年级上册-文明之母——印刷术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品德与社会(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文明之母——印刷术》教学设计一、本课课程内容标准解读本活动主题体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中的“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了解一些我国历史常识,知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了解影响我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等内容要求。
本课体现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
二、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课为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中的第一单元《寻根问祖》中的主题二《问答的发明》第2个课题《文明之母——印刷术》。
本主题的课文主要通过比较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不同,来感受活字印刷术是印刷史上的又一次革命,特别是活字印刷术的传播,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课时安排本课采用问题解决式、体验式的学习方式展开教学,教学1课时。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问题解决学习没有固定的学习步骤,而且针对社会生活中的某种现象或实事,通过提出问题、查询资料、访问调查,提出有针对性与合理性的解决问题方案。
”课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大胆猜测,根据猜测的原因进行合理、有效的分组,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从各方面了解印刷术的演变过程。
引导学生通过上网、看书、采访等方式获取信息,收集资料,制作调查表等。
四、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因此,课前引导学生如何获取资料,如:上网、看书、看电视,并尝试把资料图片、文字或整理成表格等呈现于课堂。
另外,美术课上,学生已接触过雕刻。
同时,对于四大发明,学生是很感兴趣的,同时又有一些浅显的了解,但毕竟离这些历史有很远的距离,并不是十分地清楚这些发明在世界中的影响,而要让学生理解和感受印刷术是文明之母,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人的骄傲比较困难。
五年级上品社-文明之母——印刷术.pptx(张巧玲)

请看事例:
宋太祖时,由官方主持刻印《大藏经》, 耗时十二年,雕版十三万块,印完后堆积 如山的雕版派不上用场。另外,一个工人 当时一天只能刻四五十字,一本六万字的 书就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
雕版印刷有哪些的优缺点?
优点:可以反复使用多次,可以印刷许多 份同样内容的书籍。 缺点:制版费时费力费材料,每一款只能 印同样的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分享调查到的事
谁能根据“雕版印刷”这个名称,猜出什么
叫雕版印刷术呢?
请同学们阅读和欣赏课本第14页的课文和插图
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雕版印刷
印刷术的初级阶段是雕版,即选择质地 细密坚实的木材做成木板,把要印的字或 画用刀反着刻在木板上。印刷时,在木板 上涂上油墨,然后将纸铺在上面,用刷子 轻轻一刷,再把纸揭下来,文字或画就印 在纸上了
体验——印刷技术的革命
注意事项: 1.使用小刀时要注意安全。 2.刻字必须是反的
1、请各小组用肥
皂按照顺序刻出“一
二三”,并拓印在白
纸上,一定要注意
刻出来的字应该是
反的。
2、刚才我们每个小组刻出了“一二三”,现
在我想请每个小组在肥皂上刻出:“三二一”
,并拓印在白纸上,看哪组最快。
采访:最快的小组 说说你们用什么方法那么快就完 成?
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优缺点在哪?
雕版印刷
活字印刷
优点 缺点
反复使用,印刷精美 制版费时费力
省时省力,经济实用 印图效果不好
活字印刷术
泥活字盘中 的每个字都是独 立的,是可以取 出,替换的。
到了现在,这项发明对我们的生活 又有哪些影响呢?请将你们课前收 集的与印刷有关的东西拿上来跟大 家交流一下。
印刷术ppt课件

3
❖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 的。自从汉朝发明纸以后,书写材料比起过去用的甲骨、简 牍、金石和缣帛要轻便、经济多了,但是抄写书籍还是非常 费工的,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至迟到东汉末年的熹平 年间(公元172-178年),出现了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 大约在公元600年前后的隋朝,人们从刻印章中得到启发, 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发明了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是在一定厚 度的平滑的木板上,粘贴上抄写工整的书稿,薄而近乎透明 的稿纸正面和木板相贴,字就成了反体,笔划清晰可辨。雕 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没有字迹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体凸出 的阳文,和字体凹入的碑石阴文截然不同。印刷的时候,在 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汁,然后把纸覆在它的上面,轻轻拂拭 纸背,字迹就留在纸上了。
6
7
到了十一世纪中叶(宋仁宗庆历年间),我国有个发明家叫毕升,
终于发明了一种更进步的印刷方法——活字印刷术,把我国的印刷
技术大大提高了一步。 毕升用胶泥做成一个一个四方长柱体,一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刻上单字,再用火烧硬,这就是一个一个的活字。印书的时候,先
予备好一块铁板,铁板上面放上松香和蜡之类的东西,铁板四周围
着一个铁框,在铁框内密密地排满活字,满一铁框为一版,再用火
在铁板底下烤,使松香和蜡等熔化。另外用一块平板在排好的活字
上面压一压,把字压平,一块活字版就排好了。它同雕版一样,只
要在字上涂墨,就可以印刷了。 为了提高效率,他准备了两块铁板,
组织两个人同时工作,一块板印刷,另一块板排字;等第一块板印
完,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铁板互相交替着用,印得很快。
5
❖ 隋唐之际(7世纪左右),出现雕版印刷术。早期印刷 活动主要在民间进行,多用于印刷佛像、经咒、发愿文以及 历书等。唐初,玄奘曾用回锋纸印普贤像,施给僧尼信众。 中国采用雕版印书约始于唐朝初年,唐朝后期逐渐普及,长 安、四川、淮南、江浙等地民间盛行雕印出售日历、佛经、 字书、诗文、阴阳和占卜等书。雕版印刷术是中国的发明, 雕版印刷文献在现存中国古典文献中占居主要地位,直到清 末雕版印刷才逐渐被西方传入的铅印、石印替代而退居次要 地位。雕版印刷术发明后,逐渐传到东方和西欧各国。9世 纪末朝鲜已有雕版印书,11 世纪初刻成著名的《高丽藏》。 日本有确凿年代的最早雕版印刷文献是宽治二年(1088)刻 《成唯识论》。13世纪在中亚、西亚地区出现了古维吾尔文、 梵文雕版印书和波斯印纸币。14世纪,德国纽伦堡出现雕版 印刷的宗教版画。
印刷术,文明的传承者[五篇]
![印刷术,文明的传承者[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0fe54de1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4b.png)
印刷术,文明的传承者[五篇]第一篇:印刷术,文明的传承者印刷术,文明的传承者时间如白驹过隙般,匆匆划过指尖,未曾留下太多的痕迹。
但是毕竟我们拥有过,所以,多少会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
《科技发展史》的学习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随着假期的临近,我们的课程也马上就要结束了,很舍不得。
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课程,可以让我们在紧张的学习中得以小憩一番,而且我们在这期间还能了解一些重大科技事件的发展经过。
我的结课作业是我最感兴趣的话题——印刷术。
我认为她的发展和文字的起源一样,都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堪称我们的“文明之母”!是她们传承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悠悠文明。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它和指南针、火药、造纸共称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着有痕迹谓之印,涂擦谓之刷。
用刷涂擦而使有痕迹着於其他物体,谓之印刷。
印刷术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代表,它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
中国的印刷术,源远流长,传播广远。
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它随中华文化的诞生萌芽,随中华文化的发展演进。
迄今已经历了源头、古代、近代、当代四个历史时期,长达五千余年的发展历程。
印刷术的发展历程印刷术究竟是什么年代发明的?根据现有资料,已经无法确定。
但它是由拓石和盖印两种方法逐步发展而合成的,是经过很长时间,积累了许多人的经验而成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从现存最早文献和最早的印刷实物来看,我国雕版印刷术是在公元7世纪出现的,即唐朝初期。
雕刻印刷是我国的印刷术的最早形式,是印章盖印和拓石两种方法的结合和逐步演变,所以印章和拓石为印刷技术的发明准备了技术条件,是印刷术发明的先驱。
张秀民著《中国印刷史》中提出雕版印书始于唐贞观,其主要依据是明史学家邵经邦的《弘简录》,因唐太宗令梓行长孙皇后的遗著《女则》约在贞观十年印刷,是世界雕版印刷之始。
书中还引唐冯贽《云仙散录》:唐玄奘印施普贤菩萨像施送四方为旁证。
这一切说明印刷术发明于7世纪,也就是唐朝经济文化最发达的时期,这是 1 符合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
课题文明之母——印刷术 第(1)课时 总课时数

1、谁能根据“雕版印刷”这个名称,猜一猜什么叫雕版印刷术呢?
2、书本又是如何介绍的呢?阅读和欣赏书本第14页的课文和插图。
3、播放视频《雕版印刷的过程》
4、小组交流:雕版印刷的程序。
5、它与手抄笔录相比有什么不一样?
三、体验活动——印刷技术革命
体验一
1同学们请你们小组用萝卜按照顺序刻出“一二三四”,并拓印在白纸上,一定要注意刻出来的字应该是反的。
雷家营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科目)教学设计
备课时间
2014年9月4日
授课
时间
年月日
授课教师
课题
文明之母——印刷术第(1)课时
总课时数
5
教学目标
1、知道对世界文化发展的促动作用。
2、了解印刷术的演变及其发明的过程。
重难点
了解印刷术的演变及其发明的过程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
学过Biblioteka 程导入1、同学们,还记得8月8日晚北京奥运开幕式的字模表演吗?观看了如此壮观的活字印刷表演,能谈谈你的感想吗?
3、20世纪中国伟大的发明有哪些呢?
二、达标检测
四、课堂小结:
同桌相互说本节课的收获
五、作业:A
B
板书
设计
教学反思
2、师巡视指导。
3、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教
学
过
程
四、探究技术改革——活字印刷
1、所以随着文化的发展,改革雕版印刷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2、阅读书本15页。思考:与雕版印刷相比,
3、观看视频《活字印刷的过程》
五、回到现代——感受先进技术
1、印刷术发展到现在已经很先进了,请观看录像《现代印刷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明之母印刷术教学设
计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文明之母——印刷术》教学设计
中山市西区昌平小学刘安莹
[教材分析]
《文明之母——印刷术》选自北师大《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这一单元主要向学生介绍了我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而在“文明之母——印刷术”这个教学内容中,教材主要通过比较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不同,来感受活字印刷术是印刷史上的又一次革命,特别是活字印刷术的传播,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教材的第二部分呈现了学生体验活字印刷术的场景以及学生体验之后的感受,旨在通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印刷术蕴含着的聪明智慧。
[活动目标]
1、知道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理解印刷术对世界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2、了解印刷术的演变及其发明的过程,并通过动手实践,体验活字印刷术中蕴含着的聪明智慧,体会活字印刷术的巨大贡献。
3、了解印刷术发展至今的现状,引发一定的紧迫感和危急意识,激发参与、改进、创新发明创造的兴趣和决心。
[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
1、自由组合形成4人小组。
2、各小组准备橡皮泥、萝卜等容易雕刻的材料。
(每组至少要有2份材料)
3、自备墨水、毛笔、钥匙、直尺或刻刀。
4、查阅相关的资料。
(二)教师准备
1、为每小组准备2张白纸。
(教师可以多准备一些,以防止学生出错时使用)
2、查阅相关的资料。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动手实践,体验活字印刷术中蕴含的聪明智慧。
2、教学难点:理解印刷术对世界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体会活字印刷术的巨大贡献。
[活动过程]
一、开启话题,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1、课件播放2008奥运开幕式的字模表演。
2、师: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吗
3、师:2008北京奥运用富有中国特色的方式向世界介绍了中国的“灿烂文明”,壮观的演出让世界也为之惊叹。
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文明之母”——印刷术。
(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通过壮观的字模表演,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古老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的神奇魅力。
)
二、重演历史,亲身实践体验创造乐趣。
(一)体验一:雕版印刷
1、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谁发明了造纸术?汉朝以后,纸已经得到了普及,不过要得到一本书,还是要靠手抄笔录。
大约1400年左右的隋朝,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手抄笔录已经不能适应当时的社会需求了,这时候,雕版印刷就出现了。
关于雕版印刷的制作过程,你们谁有收集到相关内容,来介绍一下吧!
2、生介绍雕版印刷的制作过程
3、师引导学生小结雕版制作基本步骤。
(第一步:制作原稿。
第二步:固定原稿。
第三步:雕刻字画。
第四步:上墨拓印。
)
4、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同桌合作按这几个步骤试着刻出“一二三”,比一比哪两个同学最快。
制作之前,老师要提醒大家:①注意安全,别划伤自己的手。
②由于我们只是用橡皮泥模拟,而且雕刻的内容又很简单,所以制作的第一、二步可以省略。
直接做第三、四步。
5、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音乐伴奏)
6、学生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二)体验二:活字印刷
1、师:好,下面老师再请同学们刻出“三二一”,比一比哪一组最快。
2、采访:最快的那组。
师:说说你们用什么方法那么快就完成?
3、师引导学生概括出两种印刷术的名称——“活字印刷”,“雕版印刷”。
(板书)
4、从刚才的活动中,你们能不能说说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好在哪?
5、课件出示:①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好在哪?
6、学生思考交流。
7、师生共同小结,并出示课件:①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好在哪?
(优越性:第一,省时省力省料,印刷效率更高。
第二,易于存放。
)
8、师:那雕版印刷又比手抄笔录好在哪它又有什么缺点
9、师生共同小结,并出示课件:②雕版印刷比手抄笔录好在哪它又有什么缺点(优点:印刷量大,反复印同一内容的印刷制品,印刷效率高。
缺点:第一,刻版费时费工费料;第二,不易存放。
)
10、师生共同举例说明现代印刷品的制作含有“活字印刷术”和“雕版印刷术两种技术”。
(设计意图:将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知体验作为教学的重要资源,给学生提供了橡皮泥材料,让学生亲自动手刻字、排版、印刷、比较。
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悟,感受印刷术的神奇,体验活字印刷术中蕴含的聪明智慧。
使封闭、静止的课堂成为充满趣味的立体化的互动空间。
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能力也可在此环节充分地得到锻炼和提升。
)
三、深入思考,师生讨论领悟智慧迁跃。
1、生交流课前收集关于“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资料。
师:关于“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去收集相关资料,下面就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
2、生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结合生交流,相机出示以下内容:
①课件出示P14页《金刚经》
②观看活字印刷的资料
师:关于活字印刷的资料,老师课前也收集到了一些,一起看看吧!
4、感悟印刷术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的巨大作用。
①师:刚才的资料中说毕昇的发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那么,这项发明对当时的世界其它国家有什么影响呢?谁来说说。
②生交流收集到的材料。
③师抓住“沈老抄《三国演义》”这个故事加以引导。
师:假如你是沈老,不分昼夜地用了整整一年四个月半时间,不但坐坏了一把藤椅,还写坏了十几支笔才抄完的书,你想卖卖多少钱为什么
师:假如没有印刷术,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本就要靠手抄的,那么这本书会是6.5元吗能抄这么多吗
师:同学们,这么昂贵的书买不起,你们能上得起学吗?
师:上不起学,读不起书,我们的知识又从何而来?
5、师小结:所以说,有了印刷术,就可以大量地、快速地印刷书籍,书籍也就便宜了。
人们可以从书籍中获取知识,这样一来,人类文明的步伐就加快了。
(设计意图:教师在课前充分引导学生收集、处理资料。
这一课前准备,为本教学环节能够得以实施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收集、处理资料的能力。
本教学环节中安排了第三次实践活动:抓住“沈老抄《三国》”连续抛出四个问题,让学生换位思考,旨在实现第一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难点,。
)
四、扩展视野,感受现代印刷技术革新。
1、联系生活实际,寻找现代印刷术的足迹。
师:那么到了现在,这项发明对我们的生活又有哪些影响呢?请将你们课前收集的与印刷有关的东西拿上来跟大家交流一下。
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主要是实物)
3、欣赏图片。
师:是呀,印刷术这项发明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印刷术不仅给我们带来实用,而且经我们带来了美的视觉享受。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组有关印刷的图片。
4、师引导学生介绍印刷术在现代生活中的运用,相机出示“豆博士”。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豆博士。
知道吗?你们刚才介绍的那些只是目前印刷产品中的一小部分。
现在的印刷产品主要有报纸、期刊、书籍、图片、画册、地图、招贴、表格票据、有价证券(如人民币、美元等各国货币)、服饰、包装材料和各种日用印刷品等。
印刷依据其印版特点通常分为凸版、凹版、平版、孔版四大类。
同学们,印刷术从古代发明到现代应用,经历了无数的变化,尤其是活字印刷术的传播,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它大大加快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我想:不仅在过去,即使是现在,甚至是未来,印刷术的作用都是不可估量的。
正因如此,印刷术被誉为“文明之母”。
然而,中国很早便有了印刷术,但专为印刷而设计、并且只有通过印刷才可能制成的印刷品,特别是报纸和期刊,最早仅出现于西方。
那么,为什么一个最早发明印刷术,一个崇拜文字几乎到巫术地步的国度,一个历朝历代知识分子都多到用不完的文明大邦,却在新闻事业上晚于西方如此之久。
做为炎黄子孙,你此时有什么样的感想呢?以后应如何在这领域里做出相应的贡献?
(设计意图:这一教学环节是对教材的拓展和延伸,进一步使学生感受到活字印刷术在整个人类的文明进程中具有的重大意义并看到辉煌背后的不足和危机,由其激发学生爱国、为国争光的信心和目标。
)
五、总结所学,畅写心情展望更远将来。
1、生写感受。
师:是呀!做为一名炎黄子孙,这你此时有怎样的感想呢?请写下来。
2、生贴感想,说感想。
3、师结合生的所感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畅写心情语录”,让学生的内心情感得以抒发,表达。
同时,进行了爱国、爱学习的思想教育。
)
[板书设计]
板书1文明之母——印刷术板书2心情语录
雕版印刷活字印刷
(注:本板书设计分为教师板书即板书1和学生板书即板书2两部分。
板书2由“教学环节五”中学生所写的感受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