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826管理学2020年考研专业初试大纲
陕西科技大学832管理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陕西科技大学832管理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832管理学》
一、参考书目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周三多,陈传明,刘子鑫,贾良定,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
二、复习大纲
1、管理的职能与性质、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2、西方传统管理思想、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3、系统原理、人本原理、效益原理
4、道德管理的特征、企业社会责任
5、大数据时代的管理挑战与机遇、基于云计算的信息化管理
6、决策的类型与特点、决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决策的方法、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目标管理、滚动计划法、网络计划技术、业务流程再造
7、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部门化、集权与分权
8、人员配备的任务、原则、管理人员的选聘、管理人员的考评、管理人员的培训。
湖南师范大学823管理学综合(修订)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823] 考试科目名称:管理学综合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一)管理学原理部分占50%,即75分
(二)基础会计部分占50%,即75分
4)题型结构
题型管理学原理部分基础会计学部分合计主观题75分45分120分客观题0分30分30分合计75分75分150分
说明:1.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管理学原理》、《基础会计学》教材涉及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础理论,还包括企业管理学和
会计学领域近年来讨论的热点问题。
2.主观题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名词解释、运用理论解释和论证
理论性和(或)实务问题;客观题包括计算、分析和做会计分录、填
列财务会计报表。
2020年西北师范大学考研专业课文化艺术综合考研大纲及参考书目

更多资讯请关注“师范考研考研联盟”微信公众号查阅!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文化艺术综合》科目大纲(科目代码:630 )学院名称(盖章):传媒学院学院负责人(签字):编制时间: 2019年6月22日《文化艺术综合》科目大纲(科目代码:630 )一、考核要求《文化艺术综合》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西北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艺术硕士( 广播电视领域)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文化艺术综合》是上述专业的综合性、集合式的重要专业基础和专业理论课考试科目。
本科目的主要内容包括美学、艺术学、传播学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基本概念、理论结构和前沿动态,并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核评价目标本科目主要考查学生对美学、艺术学、传播学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要求学生能够从个别的艺术现象、传播现象入手探求艺术发展传播发展的一般规律。
本科目的考试命题,根据考试大纲考核内容来组配试卷,掌握好试题的重点、内容覆盖面、能力层次和难易度。
考试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题型主要有填空、单选、多选、概念解释、简答、论述、分析等,以测试学生的理解、分析、应用综合能力为主要考核评价目标。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 分钟。
命题以中等考生能在规定时间内答完全部试题为限度。
三、考核内容第一部分美学一、美美的定义,美作为欲、技、道游戏的显现,美作为人的自由境界,美的形态,美的范畴。
二、美感美感的意义,一般感觉与审美感觉,审美经验分析。
三、美与艺术艺术与自然,艺术与生活,艺术与审美;艺术家,艺术创作,艺术品,艺术接受。
第二部分艺术学一、艺术概论艺术的本质,艺术的特征,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功能,艺术的教育,艺术与哲学,艺术与宗教,艺术与道德,艺术与科学。
二、艺术种类实用艺术的主要种类与审美特征,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与审美特征,表情艺术的主要种类与审美特征,综合艺术的主要种类与审美特征,语言艺术的重要种类与审美特征,各种类型艺术精品赏析。
西北师范大学《826民族教育学》2021年考研专业课复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民族教育学》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826)
学 院 名 称(盖章): 学院负责人(签字): 编 制 时 间:
教育学院 2020 年 8 月 18 日
1
《民族教育学》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826)
一、考试性质 《民族教育学》是为民族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设置的考试课程。其目的是为了
第十章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及其课程建构 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及特征 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的涵义 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的课程目标 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课程编制的基本原则 五、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课程的编制方法 六、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课程设置的层次与模式
3
第十一章 民族教育事业的结构 一、民族地区现代学校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二、民族教育中的学校教育制度
第十五章 现代性与民族教育 一、现代性的概念与维度 二、教育在现代性中的位置与功能 三、现代性与民族教育的内在矛盾 四、意识三态观的基本主张 五、现代性与民族教育关系的重构
第十六章 学校教育中的族群、身分与认同 一、社会化与身分认同 二、学校教育与族群认同 三、学校教育与地域认同 四、学校教育与国家认同
2
第四章 民族教育的特有规律与民族教育的主要特点 一、民族教育的特有规律 二、民族教育的主要特点
第五章 民族教育的价值取向 一、民族教育的可能性空间 二、民族教育的“期望空间” 三、民族教育价值实现的现实空间
第六章 民族教育理论研究 一、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的民族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二、民族教育“三大理论问题”的研究 三、借鉴和吸收国外民族教育的理论成果
第十二章 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现状、经验、战略 一、我国民族教育现状 二、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 三、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的新动向
2020年《管理学》名校考研专业课真题汇编10套(无答案)

名校真题汇编目录及说明说明由于许多院校官方是不提供真题试卷或者有些科目是新设科目,很多同学刷题练习不知道从何着手,市面上许多模拟试卷又不是特别贴合目标院校的题型考点。
为此精都考研特别整理了名校真题汇编,提供给那些找不到目标院校真题或者已经有真题希望拓展练习的考生。
名校真题汇编有几方面的意义:1、择校阶段可作为考前了解专业题型的必备资料以此判断本门专业大体考哪些题型;2、学习阶段可作为考点的归纳,通过名校真题常现的考点来归纳本门科目的重难点;3、刷题阶段可作为拓展练习,比大部分模拟试卷要来的跟贴近考研的出题风格4、冲刺阶段避免无题可刷的窘境,通过练习名校真题可预防考场题型的变化及考点的变化,大量题型的联系就是专业课高分的保障。
目录(2020年总共10套各校管理学真题试卷)2020年西华大学831管理学2020年考研专业真题试卷宁波大学812管理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南京审计大学912管理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宁波大学936管理学原理2020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安徽师范大学952管理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浙江财经大学822管理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广东工业大学826管理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长沙理工大学831管理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浙江工业大学838管理学原理2020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浙江工商大学832管理学原理2020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南京审计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笔试)试题(A卷)科目代码:912满分:150 分科目名称:管理学注意:①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②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或草稿纸上均无效;③本试题纸须随答题纸一起装入试题袋中交回!一、问答题(共5小题,每题10分,共50分)1.泰罗所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有哪些主要观点?根据这些观点,泰罗又提出了哪些管理制度?2.计划的内容“5W1H”具体是什么?3.什么是管理幅度?它的影响因素有哪些?4.管理人员外部招聘有什么优点与局限性?5.领导者应具备一定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
西北师范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参考大纲 338生物化学初试科目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生物化学》考试大纲(科目代码:338)学院名称(盖章):生命科学学院学院负责人(签字):编制时间:2023年6月12日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生物化学》考试大纲(科目代码:338)一、考核要求《生物化学》是为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初试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生物化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择优录取、确保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质量。
在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等方面有如下要求:(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题型:名词解释、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问答题、计算题和论述题。
二、评价目标《生物化学》在考查考生对生物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理解的基础上,注重考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说明、提出、分析和解决这些学科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
正确地理解和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理论、假说、规律和论断;运用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原理,可以就某一问题设计出实验方案;准确、恰当地使用专业术语,文字通顺、层次清楚、有论有据、合乎逻辑地表述。
三、参考书1. 魏民等主编,《生物化学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六版),2020。
2. 朱圣庚徐长法主编,《生物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2017年。
四、考核内容第1章氨基酸、肽和蛋白质考核要点:氨基酸的结构、酸碱性质及氨基酸的化学反应,氨基酸的光学活性;氨基酸混合物分析分离的原理及技术。
肽的结构、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及其测定方法。
主要考核内容:1.氨基酸—蛋白质的单体亚基蛋白质的水解;α-氨基酸的一般结构2.氨基酸的酸碱性质氨基酸的解离;氨基酸的等电点3.氨基酸的化学反应α-羧基参加的反应;α-氨基参加的反应;α-氨基和羧基共同参加的反应4.氨基酸的旋光性和光谱性质氨基酸的旋光性和立体化学;氨基酸的光谱性质6. 氨基酸混合物的分析和分离分配层析法的一般原理;分配柱层析;纸层析;薄层层析;离子交换层析7. 肽肽和肽键的结构;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8. 蛋白质的组成、分类、分子大小和结构层次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和分类;蛋白质分子的形状和大小;蛋白质分子结构的组织层次9.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决定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化学测序的策略10. 蛋白质测序的一些常用方法末端残基分析;二硫键的断裂;氨基酸组成的分析;多肽链的部分裂解;肽段氨基酸序列的测定;肽段在原多肽链中的次序的确定;二硫键位置的确定11. 氨基酸序列与生物进化序列的同源性、同源蛋白质和蛋白质家族;同源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物种差异;同源蛋白质具有共同的进化起源第2章蛋白质的三维结构考核要点:肽键的性质、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超二级结构、结构域、三级结构、四级结构和亚基缔合;蛋白质的变性主要考核内容:1.蛋白质三维结构的概述蛋白质构象主要由弱相互作用稳定;肽键具有刚性和平面的性质;多肽主链的折叠受到空间位阻的限制2.蛋白质的二级结构α螺旋;氨基酸序列影响α螺旋的稳定性;β构象;β转角和Ω环;无规卷曲3.纤维状蛋白质α-角蛋白;丝心蛋白和β-角蛋白:胶原蛋白;弹性蛋白4.蛋白质超二级结构和结构域超二级结构;结构域5.球状蛋白质与三级结构三级结构的形成;球状蛋白质三级结构的特征;球状蛋白质三级结构/结构域的类型6.四级结构和亚基缔合有关四级结构的一些概念;四级缔合的驱动力;亚基相互作用的方式7.蛋白质的变性、折叠和结构预测蛋白质的变性;氨基酸序列规定蛋白质的三维结构;蛋白质肽链折叠的动力学和蛋白质结构的预测第3章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考核要点:通过学习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理解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主要考核内容:1. 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2. 氧结合蛋白质—肌红蛋白:贮存氧肌红蛋白的三级结构;辅基血红素;O2与肌红蛋白的结合;O2的结合改变肌红蛋白的构象3. 氧结合蛋白质—血红蛋白:转运氧血红蛋白的结构;氧结合引起的血红蛋白构象变化;血红蛋白的协同性氧结合(Hb氧结合曲线);H+、CO2和BPG对血红蛋白结合氧的影响4. 血红蛋白分子病分子病是遗传的;镰刀状细胞贫血病第4章蛋白质的性质、分离纯化和鉴定考核要点:蛋白质酸碱性质、胶体性质和蛋白质沉淀,蛋白质分离纯化的方法与原理主要考核内容:1.蛋白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蛋白质的酸碱性质;蛋白质的胶体性质和蛋白质沉淀2. 蛋白质分离纯化的一般程序3. 蛋白质分离纯化的方法等电点沉淀和盐析、有机溶剂分级分离、透析和超滤、密度梯度超速离心、凝胶过滤、凝胶电泳、等电聚焦和双向电泳、离子交换层析、疏水相互作用层析、亲和层析和高效液相层析4. 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凝胶过滤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SDS-PAGE测定相对分子质量和沉降速度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5. 蛋白质的含量测定与纯度鉴定第5章酶的催化作用考核要点:酶的化学本质及其分类和命名;酶的专一性;酶的活力测定;核酶的概念主要考核内容:1.酶是生物催化剂酶与一般催化剂的共同点;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特点2.酶的化学本质及其组成酶的化学本质;酶的化学组成;单体酶、寡聚酶、多酶复合物3.酶的命名和分类习惯命名法;国际系统命名法;国际系统分类法及酶的编号;六大类酶的特征和举例4.酶的专一性酶的专一性;有关酶作用的专一性的假说5.酶的活力测定和分离纯化酶活力的测定;酶的分离纯化6. 非蛋白质生物催化剂—核酶核酶(ribozyme)的概念;核酶的种类;核酶的研究意义及应用前景第6章酶动力学考核要点:米氏方程和米氏常数的意义;酶的抑制作用;温度、PH及激活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主要考核内容:1.化学动力学基础化学反应速率及其测定;反应分子数和反应级数;各级反应特征2.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中间复合物学说;酶促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多底物的酶促反应动力学3.酶的抑制作用抑制程度的表示方法;抑制作用的类型;可逆抑制作用和不可逆抑制作用的鉴别;可逆抑制作用动力学;一些重要的抑制剂4.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5.PH对酶促反应的影响6.激活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第7章酶作用机制和酶活性调节考核要点:酶活性部位的概念和特点;酶促反应机制及酶活性的别构调节;酶活性的共价调节;同工酶的概念主要考核内容:1.酶的活性部位酶活性部位的特点;研究酶活性部位的方法2.酶催化反应的独特性质3.酶促反应机制酸碱催化;共价催化;金属离子催化;底物和酶的邻近效应与定向效应;底物的形变和诱导契合;多元催化和协同效应;活性部位微环境的影响4.酶活性的别构调节酶的别构效应和别构酶的性质5.酶活性的共价调节酶的可逆共价修饰类型;酶的不可逆共价调节—酶原的激活6.同工酶第8章核酸的结构和功能考核要点:核酸和核苷酸的组成和结构;DNA的结构和功能;RNA的结构与功能主要考核内容:1.核酸的发现2.核酸的种类和分布3.核酸的化学组成4.DNA的结构和功能5.RNA的结构与功能第9章核酸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研究方法考核要点:核酸的水解;核酸的紫外吸收;核酸的变性、复性及杂交;核酸的分离纯化主要考核内容:1.核酸的水解2.核酸的酸碱性质3.核酸的紫外吸收4.核酸的变性、复性和杂交5.核酸的分离和纯化第10章维生素和辅酶考核要点:维生素的概念、分类及生物学功能;B族维生素与其相应辅酶的关系主要考核内容:1.维生素概论2.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3.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1和硫胺素焦磷酸;维生素PP和烟酰胺辅酶;维生素B2和黄素辅酶;泛酸和辅酶A;维生素B6和磷酸吡哆醛、磷酸吡哆胺;维生素B12(氰钴胺素)及其辅酶;生物素;叶酸和四氢叶酸;硫辛酸;维生素C第11章新陈代谢总论考核要点:新陈代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新陈代谢的研究方法主要考核内容:1. 新陈代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新陈代谢的研究方法第12章生物能学考核要点:自由能的概念和标准自由能,生物体内ATP与磷酰基转移主要考核内容:1. 自由能的概念2. 标准自由能变化3. ATP与磷酰基转移第13章六碳糖的分解和糖酵解作用考核要点:糖酵解作用的反应机制及能量转变;丙酮酸的去路及糖酵解作用的调节主要考核内容:1. 糖酵解过程概述2. 糖酵解第一阶段的反应机制葡萄糖的磷酸化;葡萄糖-6-磷酸异构化形成果糖-6-磷酸;果糖-6-磷酸形成果糖-1,6-二磷酸;果糖-1,6-二磷酸转变成甘油醛-3-磷酸和二羟丙酮磷酸;二羟丙酮磷酸转变为甘油醛-3-磷酸3. 糖酵解第二阶段的反应机制甘油醛-3-磷酸氧化成1,3-二磷酸甘油酸;1,3-二磷酸甘油酸转移高能磷酸键基团形成ATP;3-磷酸甘油酸转变为2-二磷酸甘油酸;2-二磷酸甘油酸脱水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成丙酮酸并产生一个ATP分子4. 由葡萄糖转变为两分子丙酮酸能量转变的估算5. 丙酮酸的去路6. 糖酵解作用的调节磷酸果糖激酶是关键酶;2,6-二磷酸果糖对酵解的调节作用;己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对糖酵解的调节作用第14章柠檬酸循环考核要点:丙酮酸的脱氢脱羧过程及柠檬酸循环过程;能量转换及调控主要考核内容:1. 丙酮酸转化成乙酰辅酶A的过程2. 柠檬酸循环草酰乙酸与乙酰-CoA缩合形成柠檬酸;柠檬酸异构化形成异柠檬酸;异柠檬酸氧化形成α-酮戊二酸;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形成琥珀酰-CoA;琥珀酰-CoA 转化成琥珀酸并产生一个高能磷酸键;琥珀酸脱氢形成延胡索酸;延胡索酸水合形成L-苹果酸;L-苹果酸脱氢形成草酰乙酸3. 柠檬酸循环的化学总结算4. 柠檬酸循环的调控5. 柠檬酸循环在代谢中的双重角色6. 乙醛酸途径第15章氧化磷酸化作用考核要点: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作用主要考核内容:1.氧化还原电势氧化-还原电势;生物体中某些重要的氧化-还原电势;电势和自由能的关系;标准电动势和平衡常数的关系2.电子传递和氧化呼吸链呼吸链概念的建立;电子传递链;电子传递过程;电子传递的抑制剂3. 氧化磷酸化作用氧化磷酸化作用机制;质子梯度的形成;ATP合成机制;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和抑制;细胞溶胶内NADH的再氧化;氧化磷酸化的调控;一个葡萄糖分子彻底氧化产生ATP分子数的总结算第16章戊糖磷酸途径考核要点:戊糖磷酸途径及其生物需意义主要考核内容:1.戊糖磷酸途径的主要反应2.戊糖磷酸途径反应速率的调控3.戊糖磷酸途径的生物学意义第17章糖异生和糖的其他代谢途径考核要点:糖异生作用的途径及其调控主要考核内容:1.糖异生作用糖异生作用的途径;糖异生途径总览;由丙酮酸形成葡萄糖的能量消耗及意义;糖异生作用的调节;乳酸的再利用和可立氏循环2.乙醛酸途径第18章糖原的分解和生物合成考核要点:糖原的降解和合成过程主要考核内容:1.糖原的生物学意义2.糖原的降解糖原磷酸化酶;糖原脱支酶;磷酸葡萄糖变位酶的作用;6-磷酸葡糖磷酸酶3.糖原的生物合成催化糖原合成的三种酶4.糖原代谢的调控糖原磷酸化酶的调节机制;糖原合酶的调节机制;G蛋白及其对激素信号的传递作用第19章脂质的代谢考核要点:脂肪酸的氧化;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酮体的生成;脂质的生物合成主要考核内容:1.脂肪酸的氧化脂肪酸的活化;脂肪酸转入线粒体;β-氧化;脂肪酸氧化是高度放能过程2.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奇数碳原子脂肪酸的氧化生成丙酰-CoA;脂肪酸还可发生α-或ω-氧化3.酮体乙酰-CoA的代谢结局;肝中酮体的形成;肝外组织使用酮体作为燃料4.脂肪酸代谢的调节5.脂质的生物合成贮存脂肪;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脂酰甘油的生物合成;磷脂类的生物合成;其他脂类的生物合成第20章蛋白质降解和氨基酸的分解代谢考核要点:蛋白质的降解,氨基酸的分解代谢、尿素的形成过程;氨基酸碳骨架的氧化途径;生糖氨基酸和生酮氨基酸;氨基酸与一碳单位主要考核内容:1.蛋白质降解蛋白质降解的特性;蛋白质的降解的反应机制;机体对外源蛋白质的需要及其消化作用2.氨基酸的分解代谢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氧化脱氨基作用:其他的脱氨基作用;联合脱氨基作用;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氨的命运3.尿素的形成尿素循环的发现;尿素循环;尿素循环的调节4.氨基酸碳骨架的氧化途径形成乙酰-CoA的途径;α-酮戊二酸途径;形成琥珀酰-CoA的途径;形成延胡索酸途径;形成草酰乙酸途径5.生糖氨基酸和生酮氨基酸6.由氨基酸衍生的其他重要物质氨基酸与一碳单位;氨基酸与生物活性物质第21章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和生物固氮考核要点:氨基酸的生物合成主要考核内容:1.氨的同化作用—氨通过谷氨酸和谷氨酰胺掺入生物分子2.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由α-酮戊二酸形成的氨基酸—谷氨酸、谷氨酰胺、脯氨酸、精氨酸、赖氨酸;由草酰乙酸形成的氨基酸—天冬氨酸、天冬酰胺、甲硫氨酸、苏氨酸、赖氨酸;由丙酮酸族的氨基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丝氨酸族的氨基酸—丝氨酸、甘氨酸、半胱氨酸;芳香族氨基酸及组氨酸的生物合成3.氨基酸生物合成的调节第22章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谢考核要点:核酸和核苷酸的分解代谢,核苷酸的生物合成主要考核内容:1.核酸和核苷酸的分解代谢核酸的降解;核苷酸的分解;嘌呤碱的分解;嘧啶碱的分解2.核苷酸的生物合成嘌呤核糖核苷酸的合成;嘧啶核糖核苷酸的合成;核苷一磷酸转变成核苷三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
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普通物理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普通物理》科目大纲(科目代码:946)学院名称(盖章):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学院负责人(签字):编制时间:2020年7 月日《普通物理》科目大纲(科目代码:946)一、考核要求普通物理的考试内容包括:力学、电磁学、振动和波、波动光学、气体动理论及热力学、相对论和量子物理基础。
本课程重点考查考生对普通物理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及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考试内容的基本要求分三级:掌握,理解、了解。
(1)掌握:属较高要求。
对于要求掌握的内容(包括定理、定律、原理等的内容、物理意义及适用条件)都应比较透彻明了,并能熟练地加以分析和计算工科大学物理水平的有关问题,对于那些能由基本定律导出的定理要求会推导。
(2)理解:属一般要求。
对于要求理解的内容(包括定理、定律、原理等的内容、物理意义及适用条件)都应明了,并能用以分析和计算工科大学物理课水平的有关问题。
对于那些能由基本定律导出的定理不要求会推导。
(3)了解:属较低要求。
对于要求了解内容,应知道所涉及问题的现象和有关实验,并能对它们进行定性解释,还应知道与问题直接有关的物理量和公式等的物理意义。
对于要求了解的内容,在经典物理和现代物理部分一般不要求定量计算,在近代物理部分要求能作简单的计算。
二、考核评价目标普通物理是物理学专业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考核目标是考查考生对物理学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运用物理学基础知识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三、考核内容第一章质点运动学第一节质点运动的描述掌握描述质点运动及运动变化的四个物理量——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
理解这些物理量的矢量性、瞬时性和相对性。
第二节圆周运动理解运动方程的物理意义及作用。
会处理两类问题:(1)运用运动方程确定质点的位置、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方法;(2)已知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和初始条件求速度、运动方程的方法。
第三节相对运动掌握曲线运动的自然坐标表示法。
2020年郑州大学826+中西方哲学史考研专业课考试大纲(含参考书目)

以梦为马
郑州大学2020年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明栏里加备注。
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一、考试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
本《中西哲学史》考试大纲适用于郑州大学哲学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是哲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内容是不同历史时期代表性哲学家、哲学派别的主要思想,要求考生了解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的相关理论、中西哲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基本理论和基本特征;熟练掌握不同历史条件下哲学家们所建立的思想体系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理论;进一步掌握当代学界对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的基本状况和动态,培养能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
命题学院(盖章):哲学学院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826中西方哲学史
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含参考书目清单)
第 1 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组织变革的类型和目标 三、组织变革的内容 第二节 管理组织变革 一、组织变革的过程与程序 二、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其管理 三、组织变革中的压力及其管理 四、组织冲突及其管理 第三节 组织文化及其发展 一、组织文化的概念及其特征 二、组织文化的结构与内容 三、组织文化的功能与塑造 第四篇 领 导 第十一章 领导概论 第一节 领导的内涵 一、领导与管理 二、领导的作用 三、领导权力的来源 第二节 领导风格类型 一、按权力运用方式划分 二、按创新方式划分 三、 按思维方式划分 第三节 领导理论 一、领导特性论 二、领导行为论 三、领导情景论 第十二章 激 励 第一节 激励原理 一、激励的概念与对象 二、激励与行为 三、激励产生的内因与外因
四、系统管理理论 五、权变管理理论 六、质量管理理论 七、20 世纪 90 年代的管理理论新发展 第二章 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 第一节 管理与伦理道德 一、伦理道德的真谛 二、伦理道德的管理学意义 第二节 几种相关的道德观 第三节 道德管理的特征和影响道德管理的因素 一、道德管理的特征 二、影响管理者道德素质的因素 (一)道德发展阶段 (二)个人特征 (三)结构变量 (四)组织文化 (五)问题强度 第四节 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 一、挑选高素质的员工 二、建立道德准则和决策规则 三、管理者在道德方面领导员工 四、设定工作目标 五、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 六、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价 七、进行独立的社会审计 八、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 第五节 企业的社会责任 一、企业与现代社会 二、企业的价值观 三、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二、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 第六章 计划与计划工作 第一节 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
一、计划的概念 二、计划的决策 三、计划的性质 第二三、战略性计划与战术性计划 四、具体计划与指导性计划 五、程序性计划与程序性计划 第三节 计划编制过程 一、确定目标 二、认清现在 三、研究过去 四、预测并有效地确定计划的重要前提条件 五、拟定和选择可行的行动计划 六、制定主要计划 七、制定派生计划 八、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第七章 战略性计划与计划实施 第一节 战略环境分析 第二节 战略性计划选择 第三节 计划的组织实施 一、目标管理 二、滚动计划法 三、网络计划技术 第三篇 组 织 第八章 组织设计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的管理 第 1 节 互联网的特征和趋势 一、互联网的基本特征 二、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管理学面临的挑战 第三节 “互联网+”的转型之路 第二篇 决策与计划 第五章 决策与决策方法 第一节 决策与决策理论
一、决策的定义 二、决策的原则 三、决策的依据 四、决策理论 (一)古典决策理论 (二)行为决策理论 第二节 决策过程 一、诊断问题(识别机会) 二、明确目标 三、拟定方案 四、筛选方案 五、执行方案 六、评估效果 第三节 决策的影响因素 一、环境因素 二、组织自身的因素 三、决策问题的性质 四、决策主体的因素 第四节 决策方法 一、有关活动方向选择的方法
一、人力资源计划的任务 二、人力资源计划的过程 三、人力资源计划编制的原则 第二节 员工的招聘与解聘 一、员工的招聘标准 二、员工招聘的来源与方法 三、员工的解聘 第三节 人员的培训 一、人员培训的目标 二、人员培训的方法 三、管理人员培训的方法 第四节 绩效评估 一、绩效评估的作用 二、绩效评估的程序与方法 第十章 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 第一节 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 一、组织变革的动因
第一节 组织与组织设计 一、组织设计的必要性分析 二、组织设计的任务和原则 三、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组织的部门化 一、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原则 二、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形式
第三节 组织的层次化 一、组织的层次化与管理幅度 二、组织设计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集分与分权 三、组织层级设计中的授权
第九章 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节 人力资源计划
四、需要的管理学意义 第二节 激励的内容理论
一、需要层次论 二、双因素理论 三、成就需要论 四、X 理论和 Y 理论 第三节 激励的过程理论 一、公平理论 二、期望理论 三、激励的强化理论 第十三章 沟 通 第一节 沟通的原理 一、沟通及其作用 二、沟通的过程 三、沟通的类型 第二节 组织沟通 一、个体间沟通 二、组织沟通 三、组织间沟通 第三节 沟通管理 1、有效沟通的障碍 2、有效沟通的实现 第四节 组织冲突与谈判 一、组织内冲突的原因 二、冲突的管理 三、有效谈判的实现 第五篇 控 制 第十四章 控制与控制过程 第一节 管理控制的必要性及其类型 一、管理控制的必要性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管理学》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826)
学 院 名 称(盖章): 学院负责人(签字): 编 制 时 间:
教育学院 2019 年 7 月 1 日
《管理学》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826) 一、考试性质 管理学是为招收教育经济与管理和教育管理专业硕士生入学设置的考试课程。其目的 是为了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本专业学位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与培养潜能。评价的标准 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管理学课程及格及以上水平。 二、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及理论体系,具备较强的分析与 解决管理实践问题的能力。 三、参考书目 1.周三多:《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五版。 2.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五版。 3.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年版。 四、考试内容 本科目考试范围为管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要求考生对大纲中规定的内容有一定 的了解与掌握,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管理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编 总论 第一章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第一节 管理活动 一、管理的定义 二、管理的职能 三、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四、管理的属性 第二节 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一、中国早期管理思想 二、外国早期管理思想 第三节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古典管理理论 二、组织管理理论 三、数量管理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