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病句复习课教案
六年级复习课《修改病句》教案

六年级复习课《修改病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发现并修改文章中的病句,提高写作质量。
3. 培养学生的细心阅读和修改习惯,提高语法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复习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
2. 分析典型病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修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复习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并修改文章中的病句。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修改病句的技巧。
2. 采用分组讨论、互相评改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
2. 讲练环节:1) 教师出示典型病句,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病因,并提出修改意见。
3. 实践环节:学生互相交换文章,找出其中的病句,运用所学方法进行修改。
5.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在修改病句方面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的表现,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结合学生写作实践,观察病句修改对写作质量的提升效果。
七、教学资源1. 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PPT。
2. 典型病句示例及修改指导。
3. 学生作文样本。
4. 修改病句练习题。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回顾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2. 第二课时:讲练结合,分析典型病句。
4. 第四课时:课后作业布置与反馈。
九、教学反思2.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别辅导和指导。
十、课后作业1. 请学生从自己的作文中找出五个病句,运用所学方法进行修改。
2. 选做:收集生活中的病句,与同学交流修改心得。
3. 写作练习:以“我的周末”为主题,写一篇作文,注意运用所学修改病句的方法。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病句修改4篇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病句修改高三语文复习教案:病句修改精选4篇(一)教案:高三语文复习——病句修改教学目标:1. 掌握常见的语法错误和病句表达方式;2. 能够分析病句所存在的问题;3. 学会通过修改病句来改正语法错误。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向学生介绍本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说明病句修改的重要性和意义。
第二步:讲解病句的常见问题1. 逻辑关系混乱:如两个句子缺乏连接词、关键词等。
2. 主谓不一致:如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单复数、人称不一致。
3. 语序不当:如句子中词序颠倒、短语或分句位置不当等。
4. 语义不清:如词语搭配不合理、一词多义、歧义等。
第三步:举例分析病句1. 给学生准备一些典型的病句,并请学生自己找出其中的错误并尝试修改。
2. 教师对学生修改后的答案予以点评,并解释其中的语法问题和语义不清的原因。
第四步:学生自主修改1. 提供一些病句给学生进行修改。
2. 学生单独或小组合作进行修改,并互相交流讨论。
3. 教师在此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第五步:讲解修改原则和策略1. 分析学生在修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给予相关的解决方案。
2. 强调修改的原则是符合语法规则和表达准确清晰。
第六步:课堂练习1. 提供一些句子给学生修改,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修改。
2. 随堂检查学生的修改情况,并给予评价和建议。
第七步: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重申修改病句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温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参考:1. 《中学语文教学辅导与案例分析》2. 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笔记3. 网上相关资料和练习题库。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病句修改精选4篇(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语句复位的概念和作用;2. 掌握语句复位的常见方式和技巧;3. 进行实际应用,提高语文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 (5分钟)1. 出示几个语句,让学生发现其中存在的语句复位现象,并给予解释。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时候需要进行语句复位?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二、讲解 (10分钟)1. 介绍语句复位的定义和作用:语句复位是指把语句中的一个或多个成分从原来的位置移到其他位置,以改变语句的结构或表达方式,使其更加准确、流畅。
病句专题复习教案

病句专题复习教案修改病句是在不改变原句所表达的意思的前提下,修改有明显语病的词句,使语句通顺、正确,更加完善。
病句专题复习教案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病句专题复习教案,欢迎欣赏病句专题复习教案1【教学要点】1、依据教学大纲,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掌握病句的六种常见类型,领会辨析病句的几种方法。
2、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把握病句修改与辨析的几个小窍门。
3、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病句类型的前四类;2、特别注意“辨析方法”中的“审读关键词法” 。
教学难点:掌握病句类型及病句解题技巧【教学设想】大量补充实例,多作感悟;加强训练,培养语感;特别要针对学生平时阅读量小,缺乏语言存储,语感迟钝的特点,积极培养语感,努力汲取优秀作品的语言营养,夯实语言基础。
同时指导学生掌握应试技巧:语感审读法、筋脉输理法、造句类比法、逻辑分析法和规律标志法。
【教学方法】讲练议结合一、考点阐述《考试说明》对本能力点的要求是:“能够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次D”。
所谓病句,是指那些语言表达有毛病的句子,即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规则,或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前者是就语言方面而言的,后者是就逻辑方面而言的。
本考点的考生主要立足于辨析与修改。
从近年的高考试卷中可以看出本考点命题的主要方式有四种:(1)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2)让考生在原句上修改病句;(3)判断题目对病句的分析是否正确;(4)判断对病句的修改是否恰当。
多以判断式的题型出现在第一卷中,如1999年、2000年、2001年全国高考题的第5题,有时也让考生动手修改,出现在二卷中,如1998年全国高考题的第32题。
病句种类繁多,\"考试说明\"对病句的类型明确界定为6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为此我们应把握考查要点并切实领会实质,有针对性地进行考点复习。
二、考查类型高考在这一考点上,题型一般只是两种:1、辨析语病。
修改病句复习课教案专题教案

修改病句复习课教案-专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发现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修改病句的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
2. 难点:运用修改病句的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方法采用实例分析法、讨论法、练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若干个病句实例。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修改病句的方法和心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病句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病句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1)语序不当教师举例说明语序不当的病句,如“他的学习成绩很优秀,劳动也很积极。
”修改为“他的劳动很积极,学习成绩也很优秀。
”(2)搭配不当教师举例说明搭配不当的病句,如“他穿着一件蓝色的衣服,戴着一顶红色的帽子。
”修改为“他穿着一件蓝色的衣服,戴着一顶蓝色的帽子。
”(3)成分残缺教师举例说明成分残缺的病句,如“他喜欢听音乐。
”修改为“他喜欢听流行音乐。
”(4)重复啰嗦教师举例说明重复啰嗦的病句,如“他非常非常喜欢这道菜。
”修改为“他非常喜欢这道菜。
”3. 学生练习修改病句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相互交流、讨论,教师进行点评。
4. 总结修改病句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刚才学到的修改病句的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修改病句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运用所学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6.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一道修改病句的练习题,要求学生课后完成,加强巩固。
六、教学拓展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著名作家的作品,让学生分析其中的病句,了解病句在实际写作中的影响。
2. 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篇课文,找出其中的病句,并进行修改,全班交流分享。
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在写作过程中,遇到过哪些病句问题?”学生积极回答,共同探讨。
九年级复习课教案:修改病句专项训练

九年级复习课教案:修改病句专项训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
2. 提高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使句子表达更准确、通顺。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病句的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重复啰嗦、前后矛盾、表意不明等。
2. 修改病句的方法:找出病因,对症下药,保持原句意思不变。
三、教学过程1. 讲解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
2. 学生分组讨论,举例说明病句的修改过程。
3. 教师选取典型病句,引导学生进行修改练习。
4.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总结修改病句的技巧。
四、练习题1. 成分残缺:请找出下面句子中的病因,并进行修改。
例:他经常去图书馆看书。
修改后:他经常去图书馆看书。
2. 搭配不当:请找出下面句子中的病因,并进行修改。
例:他的学习成绩很优秀,但他从不骄傲。
修改后:他的学习成绩很优秀,但他从不骄傲。
3. 语序混乱:请找出下面句子中的病因,并进行修改。
例:她穿着一件红色的裙子,戴着一顶蓝色的帽子。
修改后:她戴着一顶蓝色的帽子,穿着一件红色的裙子。
4. 重复啰嗦:请找出下面句子中的病因,并进行修改。
例:他非常非常喜欢玩游戏。
修改后:他非常喜欢玩游戏。
5. 前后矛盾:请找出下面句子中的病因,并进行修改。
例:他喜欢吃甜食,但他从不吃糖。
修改后:他喜欢吃甜食,但他很少吃糖。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识别并修改常见类型的病句。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提高写作水平。
3. 学生通过互相评价,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例子讲解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讨论中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
3. 运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修改病句的技巧。
4.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活力。
七、教学资源1. 病句案例库:收集各类病句实例,供教学使用。
2. 修改病句指导手册:为学生提供修改病句的参考依据。
三年级修改病句教案

三年级修改病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病句的原因,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认真审读的习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修改病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重复啰嗦、前后矛盾等。
2. 修改病句的方法:找出病因,对症下药,修改后的句子要通顺、合理、简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能够独立修改简单的病句。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修改后的句子要符合语言表达习惯。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典型的病句案例。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和修改病句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病句,引导学生发现病句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病句的原因和修改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辨析和修改病句。
3. 实践:教师给出一些病句,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病因,并进行修改。
4. 展示:每组选出一个修改后的句子进行展示,大家共同评价。
5. 总结:教师总结学生修改病句的情况,强调修改病句的重要性。
6. 作业:学生回家后,找一些自己的文章或作业中的病句,进行修改,并写在笔记本上。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笔记本的记录,评价学生对修改病句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运用修改病句的方法,对自己的日常表达进行审视,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2. 鼓励学生互相评价、互相修改,培养合作精神。
七、教学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一些名人名言或名篇佳句,引导学生分析其语言魅力。
2. 学生尝试将自己的修改病句的过程,写成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
八、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修改病句的掌握程度。
2. 鼓励学生自主评价,提高自我认识。
九、教学建议1.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主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六年级复习课《修改病句》教案

六年级复习课《修改病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修改的良好习惯。
3. 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回顾并巩固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修改病句的技巧。
3. 进行小组讨论,共同修改作文中的病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
2. 教学难点:修改病句的技巧及与他人合作修改作文。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修改病句的技巧。
2.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 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勇于创新。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一个病句实例,引发学生对修改病句的思考。
2. 知识回顾:引导学生复习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
3. 实例分析:分析一个典型病句,讲解修改方法。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互相交换作文,找出病句并进行修改。
5. 成果展示:邀请部分学生展示修改后的作文,大家共同点评。
6.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修改病句技巧进行总结,强调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语言表达。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修改病句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修改病句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3. 结合学生的作文修改情况,评价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修改病句的实际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病句实例:准备一些典型的病句案例,用于分析和讲解。
2. 作文素材:提供一些作文素材,让学生在修改病句时有所依据。
3. 修改病句工具:提供一些修改病句的参考资料或工具,如语法书籍、在线词典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回顾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
2. 第二课时:分析实例,讲解修改病句的技巧。
3. 第三课时:小组讨论,修改作文中的病句。
修改病句教案

修改病句教案第一篇:修改病句教案修改病句教案小学毕业班语文复习研究课——“修改病句”教案复习内容:修改病句复习要求:①让学生了解常见病句的类型。
②让学生掌握修改的方法。
③让学生会使用常用的修改符号。
④让学生懂得修改病句的原则。
复习重点:指导学生按正确的方法修改病句。
复习难点:分析病句的病因。
复习时间:一课时复习过程:一、教师讲故事引入:有一个外出读书的女孩子,因为没有钱了,就写了一封信寄回给母亲说:“妈妈,我的线(钱)已经用完了,请快点寄点线来。
……现在,经过几年的锻炼,我的肚子(胆子)越来越大了。
……”二、学生听完故事后,说说那个女孩子的信有什么毛病,然后结合自己实际(比如写信、写作文、写日记)说说出现过什么样的语病,最后结合自己学过的知识,说说平常常见的病句类型都有哪些。
(学生先同桌讨论,然后组长汇报,老师板书:)常见的病句类型有:①误用错别② 用词不当③词序颠倒④前后矛盾⑤成分残缺⑥ 答配不当⑦误用标点⑧分类不当⑨重复啰嗦⑩不合事理三、老师出示小黑板,学生分析小黑板上病句,找出不当之处应用自己学过的修改符号(删、补、调、换)进行修改,说说自己是怎样进行修改的。
小黑板练习题:①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贯彻推广普通话的号召。
②在文娱晚会上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③这道题最后终于被解答出来了。
④数学作业他都做完了,只剩下最后一道题还没算出得数来。
学生说了之后,老师帮助学生归纳修改病句的方法:①读:读懂句子,明确句子表达的意思②查:查出病因。
③改:对没有表达清楚的部分进行修改。
④检查:检查句子是否改通顺,看看还有没有其它语病,是还改了句子原意。
老师总结出方法之后,再出示一道练习题给学生按照以上方法进行修改。
四、老师出示小黑板已经修改好的病句,让学生说说这样修改好不好,为什么?①星期天,我穿上洁净的衣服,把脏衣服脱下来。
(修改为:星期天,我穿上洁净的衣服。
)②大家的眼睛都集中到主席台上。
(修改为:大家都集中到主席台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师版三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修改病句一、知识点分析所谓“病句”是指在语法或逻辑上有毛病的句子。
在小学阶段,修改病句是句子练习的重要内容,是语文试卷上常出现的考题,也是试卷上出错率较高的类型。
通过对病句的修改,可以使学生认识什么是正确的句子,什么是错误的句子。
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而且也为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小学常见的病句主要有10种类型,修改病句的关键是找出病因。
找到病因,才能“对症下药”。
所以在分类复习时,对病句这个知识点很有必要进行系统的复习,在学生的思维里建立起总体印象。
二、学情分析平时学生的造句与写作中发现,学生的句子存在不少语病,而且在刚结束的小学语文单元测试中,其中一道修改病句的题目,两小题病句,错误率竟然是90%。
为此,特设计这次的“修改病句”专题复习,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目标1、通过系统的复习,了解小学阶段常见的10种病句类型。
2、遵循病句修改的原则,掌握修改的方法。
3、会使用常用的修改符号灵活、快速、准确地修改各类病句。
四、重点难点1、掌握病句修改的原则和方法。
2、能根据病句“对症下药”。
五、教学准备导学案;课件;练习题六、教学安排一课时七、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人生病了有什么感觉?(头痛、浑身不舒服、没精神……)那该怎么办呢?(看医生、打针、吃药……)是呀,生病时会让人浑身难受,失去活力,甚至很痛苦。
这个时候,我们就不得不去找医生,医生会给我们找到病因,然后对症下药,从而还你一个健康的身体!而我们平时说话或者写文章也是一样的,只有正确的句子才会让人读懂,看着也舒服,而错误的句子不仅会影响我们的理解,而且还会闹出很多笑话。
下面请同学们欣赏小明写的一则日记:下午放学后,我高高兴兴地快乐地跑回家。
由于跑得快,我的衣服湿透了汗水。
晚上,我和弟弟正在看电视,突然电闪雷鸣,弟弟吓得花容失色。
直笑他肚子太小了。
2、这篇日记为什么这么搞笑?(生交流)3、师小结:是啊,小明写的日记因为出现了许多语病,所以闹出了这么多笑话。
那么,接下来请同学们想一想什么是病句呢?所谓“病句”是指结构不完整或意思表达不清楚、不明确甚至错误的句子。
病句在我们日常交际中,在我们的习作中一不留意就会出现,影响了我们的正常表达。
考虑到病句的严重性,病句医院将招聘一批技术过硬的专科医生以解燃眉之急。
请同学们看他们的招聘启事:(黑板出示)①了解常见病句的类型②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和原则③会使用常用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4、接下来,欢迎符合上述条件的“小医生”们前来迎应聘。
(二)创设情境,指导修改受病句医院的委托,刘老师特举办了为期一节课的病句医生训练营,培训成绩优秀的,将直接应聘成为病句医院的专科医生。
在座的各位将是训练营的第一批学员,你们有信心直接应聘成功吗?好,我们马上进入训练营。
请看——培训课题一:常见病句的类型医生看病要号脉诊断,才能对症下药。
修改病句也是同样,先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寻找病因,才能对症修改病句。
那么,你们在平时说话、写句子、写作文时出现过哪些语病呢?谁能结合平时学习经历和自己学过的知识说说。
这里介绍小学阶段常见的10中病句类型:一、成份残缺。
指句子不完整,缺少“谁”,“怎么样”“做什么”(也就是缺少主语,谓语或宾语等必要成份)。
如“前几天,送给小玲五本课外书。
”这句话,缺少“谁”(主语),应该在“送给”的前面加上“我”或“老师”等,句子才完整;又如“我最尊敬的人是”,缺少“谁”“什么人”(谓语),可在“是”的后面补充“我的爸爸”或“我的老师等”。
二、重复累赘。
指句子中用的词重复啰嗦,应删去其中的一个或几个。
如“王老师多次反复教育小明要遵守纪律。
”这句话中“多次”和“反复”重复了,要删去其中一个就对了。
三、前后矛盾。
指句子中前面和后面的意思有矛盾,不统一。
如“昨天傍晚刮起了一夜大风。
”这句话中“傍晚”和“一夜”有矛盾,应改为“昨天傍晚刮起了大风。
”四、词序颠倒。
指句子中词语的位置前后颠倒。
如“刘老师认真修改阅读了张华同学的作文。
”这句话中“修改”“阅读”的词序混乱,颠倒,应该把“修改”和“阅读”调换一下位置,改为“刘老师认真阅读修改了张华同学的作文。
”五、搭配不当。
指句子中相关的成份不符合语言习惯,在意思上不能配合,搭配不当。
如“王丽十分爱护时间。
”这句话中“爱护”与“时间”搭配不当,应改为“爱惜”。
六、用词不当。
指句子中某个词语运用得不恰当。
如“看到这风景如画的田野,我们的心情非常高兴。
”这句话中“高兴”一词用得不当,应改为“愉快”。
七、概念不清。
指句子中词语的概念不清,属性不当,范围大小归属混乱。
如“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这里的“南京长江大桥”不属于“古迹”,归属概念不清,应改为“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八、指代不明。
指句子中出现多个人或状物时,指代不明确,含混不清。
如“小明和小刚一起去爬石柱山,他比他爬得快,他先登上石柱山顶峰。
”句子中的“他”有两个,到底是小明爬得快,还是小刚爬得快呢?指代不明。
应改为“……他比小刚爬得快,他先登上石柱山顶峰。
”或“……小明比他爬得快,小明先登上石柱山顶峰。
”九、不符合事实。
指所描写的情况和事实不符合。
如“秋天,校园里盛开着桃花、梨花、一串红、菊花和芙蓉花。
”句子中的“桃花”、“梨花”不是秋天开的,是春天开的。
不符合季节的事实,应该删去。
十、关联词误用。
指句子中的关联词误用,或搭配不当。
如“不但黄山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而且我很想去游览一下。
”这句话构不成递进关系而是因果关系。
因此,要把关联词“不但……而且……”改为“因为……所以……”;又如“你只有认真刻苦地学习,就能取得良好成绩。
”句子中“只有……就……”关联词搭配不当,应改为“只有……才……”。
课件出示:病症类型(条件限制,导学案展示)①成分残缺②重复累赘③前后矛盾④词序颠倒⑤搭配不当⑥用词不当⑦概念不清⑧指代不明⑨不符合事实⑩关联词误用为了了解各位学员的培训效果,病句医院诊断室的专家们拟定了一套病句类型诊断题,同时也是我们的第一次通关考试题,请学员们慎重对待。
请看规则:(课件出示)通关测试一:见习医生(组内共同完成下面练习)(导学案展示)通关规则:诊断下列病句的病因,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括号里。
(每题3分,共24分)病症类型:①成分残缺②重复累赘③前后矛盾④词序颠倒⑤搭配不当⑥用词不当⑦概念不清⑧指代不明⑨不符合事实⑩关联词误用1.听说要进行抽考,都认真复习。
()2.每天我们都要穿上校服和红领巾去学校。
()3.我断定这道题可能是小明算错了。
( )4.考试结束了,他首先第一个走出教室。
()5.英语对我很感兴趣。
( )6.菜园里种着西红柿、西瓜、黄瓜、扁豆、茄子、苹果等蔬菜。
( )7.因为天气这么冷,所以他仍然坚持长跑。
()8.《竹石》的作者是郑燮写的。
( )然后全班汇报,说出病因,对的打“√”,算出总分,总结完成情况。
总结:看来,第一次培训效果明显,学员们都能准确诊断出句子的病因,离医生又近了一步。
病因找到了,接下来,我们就要对症下药,给病句动手术了,也就是修改病句。
要动手术,我们首先要掌握手术的步骤和原则,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那么,我们马上进入快乐训练营,进行第二关培训。
请看:(课件出示)培训课题二:“手术”的步骤和原则谁能根据以往修改病句的经验说一说修改病句的步骤?结合学生的交流,相机板书。
课件出示,并读一读。
修改病句的方法:①读:读懂句子,明确句子表达的意思②找:找出病因。
③改:对没有表达清楚的部分进行修改。
④查:检查句子是否改通顺,看看还有没有其它语病,是否改变了句子原意。
有些学员可能会说,只要能让病句变通顺,其他什么都可以不管?修改病句难道就没有原则,想怎么改就怎么改吗?想怎么动手术就怎么懂?生交流修改的原则。
不管怎么修改,有一个必须遵循的原则,那就是:原意要保,改动要少,改法要巧。
按照惯例,病句医院培训机构委托我进行本关过关测试,请看通关测试二:实习医生(共15分)(导学案展示)判断题:下面病句哪一种改法最正确,请在括号里打“√”。
⑴病句:南阳的名胜古迹很多,武侯祠是唯一的一处。
①南阳的名胜古迹很多,武侯祠是最美的一处。
…………()②南阳的名胜古迹很多,武侯祠是其中的一处。
…………()③南阳的名胜古迹很少,武侯祠是其中的一处。
…………()⑵病句:面对着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
①我面对着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
……………………()②面对着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我放声歌唱。
………()③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多美啊!………………………()(3)病句:花园里,万紫千红的红花竞相开放。
①花园里,红花竞相开放,多美呀!··················()②花园里真美!各种各样的红花竞相开放。
············()③花园里,万紫千红的鲜花竞相开放。
·················()学生修改及汇报时,提醒注意步骤和原则。
汇报时,紧紧围绕步骤和原则说出判断理由。
培训课题三:给病句动“手术”学员们,谁来说一说给病句动手术,我们通常会用到哪几种方法?(相机板书:增、删、调、换)这时,我们通常会用到一些特殊的修改符号,也就是我们的“手术刀”,谁愿意上来将这几把特殊的手术刀画下来。
(生上台板演修改符号)现在,我们即将进行第三次通关考试,考试的结果和前两次一样,成绩会带入最终的决赛,请看:通关测试三:专科医生(导学案展示)通关规则:请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病句(每句4分,共32分)(提示学员小心使用手术刀)1.晚会上,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2.早上,我喝了一杯牛奶和一块蛋糕。
3.我有一次看到小军经常去网吧上网。
4.他经常回忆过去有趣的往事。
5.我有漂亮的一双鞋。
6.菜园里种着西红柿、西瓜、黄瓜、扁豆、茄子、苹果等蔬菜。
7.只要多读多写,才能学好语文。
8.《竹石》的作者是郑燮写的。
组内合作交流,接着上台汇报,针对学生的修改,恰当点拨修改符号的运用。
总结:每位学员都能根据不同的病因,选择不同的手术刀进行手术,很快的解决了病人的痛苦。
非常好!不过我有一个提醒:有时,修改病句时,没有要求我们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而是在病句下给出了一条横线,就应把病句改在横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