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全球金融风暴

合集下载

世界现代史中的经济危机与金融风暴

世界现代史中的经济危机与金融风暴

世界现代史中的经济危机与金融风暴近几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经历了多次经济危机和金融风暴,这些事件对全球经济格局和民众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探讨其中几次重要的经济危机和金融风暴,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一、1929年大萧条1929年10月,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发生了股市崩盘,标志着大萧条的开始。

这场经济危机波及全球,许多国家的金融市场一夜间崩溃,导致全球贸易锐减,失业率飙升。

大萧条的爆发源于股市投机泡沫的破灭和经济周期性过度膨胀,加之美国的保护主义政策和货币政策不当,使得危机愈演愈烈。

大萧条给世界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冲击,也促使各国改变了金融政策和监管制度,防范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二、2008年次贷危机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引发了全球金融风暴。

该危机始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崩溃,随后影响了全球的金融和实体经济。

次贷危机的根源在于金融创新与监管不足,银行对高风险贷款的过度放贷,以及金融机构之间的信贷泡沫。

此次危机导致全球金融机构破产和实体企业倒闭,许多国家经济陷入衰退,失业率攀升。

次贷危机之后,各国政府对金融机构加强监管,强化风险防范,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三、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和金融风暴。

疫情导致了全球供应链中断、市场需求下降,全球经济蒙受重创。

为了抗击疫情,各国政府纷纷采取封锁措施,导致了许多产业的停摆和经济活动的陷入停滞状态。

新冠肺炎疫情给各国金融市场和经济体系带来了巨大挑战,也使得全球经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之中。

结语经济危机与金融风暴是世界现代史中的常态,这些事件的发生往往与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政府政策的失误、以及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有关。

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改革金融体系,强化监管机制,才能有效地防范和化解类似危机的发生,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和繁荣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希望通过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借鉴,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经济挑战和风险。

全球金融危机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一、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是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由“次贷危机”引发。

在美国,银行给信誉等级极低的借款人提供吸引人的贷款,通过将此类贷款打包并转售给巨头投资银行等方式转移债务风险,使得风险最终传递给所有金融机构和全球市场。

因而,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大量债务违约、市场崩溃、企业破产、失业人数激增等问题。

二、全球金融危机对于中国经济的冲击1.贸易受挫金融危机使得全球贸易遭受严重冲击,中国的出口贸易也难以幸免。

其次,由于金融危机导致全球国内市场需求急剧下降,从而导致中国商品的出口市场受到巨大冲击,中国的对外出口呈现下行趋势。

2.外资流出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国际资金流动性的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国外的投资人更容易平衡自己的投资组合,从而导致外汇流出。

对此,中国不时利用外汇储备等政策对冲这一风险,以确保资本的稳定流入。

3.股市变动全球金融危机也导致各国股市的大幅波动。

中国的股市同样受到了影响,A股市场的崩溃导致了投资人的恐慌,从而暴露出中国股市高估值的弱点。

4.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的财经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中国来说,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虽然中国政府在危机时期扩大了国内需求、减轻了企业的税负、大幅度提高了出口鼓励政策的效率等措施,但是由于中国加入WTO后,出口和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增长起了重要作用,进口和消费贡献相对较小,这些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必须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重新评估。

三、中国面对金融危机的措施1.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为保护国内银行和企业不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其中,央行通过降低银行公开市场操作(OMO)利率,引导银行扩大信贷,从而缓解流动性不足,享受受低利率的贷款。

此外,中央银行还利用各种政策工具来支持证券市场和债券市场的稳定。

2.扩大国内需求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中国出口下降,为了弥补这一损失,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国内需求的扩大力度。

警惕全球金融风暴

警惕全球金融风暴

警惕全球金融风暴【摘要】全球金融市场面临着严峻挑战,近年来频发的金融风暴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从全球金融风暴的背景和影响入手,分析了其原因、发展趋势以及防范措施。

同时探讨了国际合作在应对金融风险中的重要性,以及面临的挑战。

强调了警惕全球金融风暴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应对金融风暴的思考和加强国际金融风险防范的建议。

只有全球合作,加强监管,增强风险意识,才能有效预防和化解金融风暴对世界经济的冲击,确保金融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加强国际合作,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秩序,才能实现全球金融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关键词】全球金融风暴,警惕,引言,背景,影响,原因,发展趋势,防范措施,国际合作,挑战,结论,重要性,未来思考,国际金融风险,建议。

1. 引言1.1 全球金融风暴的背景全球金融风暴的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当时美国退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导致全球货币体系呈现波动。

随着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和金融创新的迅速发展,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金融风暴的传播速度也变得更加迅猛。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是全球金融风暴的首次爆发,引发了一系列金融危机和货币危机。

随后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更是将全球金融体系推向了崩溃的边缘,导致全球股市、房地产市场和外汇市场的动荡。

从此之后,全球金融风暴频繁发生,包括欧债危机、亚洲金融危机、拉美金融危机等。

全球金融风暴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包括金融市场泡沫破裂、资产价格泡沫、贸易战、流动性风险、政治不确定性等。

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全球金融体系更加脆弱,金融风暴的发生几乎不可避免。

对此,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亟需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金融风暴带来的挑战。

1.2 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全球金融风暴带来的影响是深远而严重的。

金融市场的动荡不仅会影响到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的利益,还会波及到实体经济,导致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衰退,失业率上升,社会稳定受到影响。

金融风暴还会扭曲市场价格,影响货币价值和通货膨胀,甚至引发通货紧缩。

探析美国次贷危机和华尔街金融风暴

探析美国次贷危机和华尔街金融风暴

探析美国次贷危机和华尔街金融风暴【摘要】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美国次贷危机和华尔街金融风暴的背景、原因以及影响。

我们将介绍次贷市场的崛起,解释次贷危机是如何爆发的,以及华尔街金融风暴对全球经济造成的影响。

然后,我们将分析政府应对措施以及金融体系改革对于防止类似危机再次发生的重要性。

我们将探讨对未来的启示,并对整个事件进行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金融市场的脆弱性,以及政府、金融机构以及个人在保护经济稳定性方面的责任。

这些经验教训将有助于我们在未来更好地应对类似的风险,确保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次贷危机、美国、华尔街、金融风暴、政府应对、金融体系改革、未来启示、崛起、问题、结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美国次贷危机,也被称为次贷危机,是2008年发生在美国的一场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

该危机的起因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崛起。

在背景介绍中,首先需要了解次级抵押贷款的概念。

次级抵押贷款是指给予信用较差借款人的高风险贷款,通常利率较高,贷款期限较短。

因为这些贷款的违约风险较高,银行往往将它们打包成贷款证券出售给投资者。

这种金融产品在当时受到金融机构的青睐,因为能够获取较高收益。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和信贷政策的放松,越来越多的人涌入房地产市场,房价飙升。

银行为了吸引更多借款人,开始发放更多次级抵押贷款。

随着时间的推移,贷款违约率开始上升,导致次贷市场的泡沫逐渐膨胀。

这种情况为次贷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次贷机构开始出现大规模违约,金融机构不堪重负,许多银行和投资公司濒临破产。

次贷危机的爆发引发了一场华尔街金融风暴,许多金融机构相继倒闭,股市暴跌,全球经济陷入衰退。

次贷危机和华尔街金融风暴对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也引发了对金融体系的深刻反思和改革。

在接下来的我们将详细探讨次贷市场的崛起、次贷危机爆发、华尔街金融风暴以及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应对措施和未来的金融体系改革。

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根源及影响论文++

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根源及影响论文++

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根源及影响论文++摘要::由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世界各国经济尤其是发达国家经济遭到重创,严重影响了世界经济的正常发展。

金融资产的高速扩张是当今金融发展的趋势,其过快发展必然给经济增长带来风险。

很多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对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次贷危机起因影响对策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经济危机;一、引言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

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

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的金融市场受到了剧烈的冲击。

华尔街的巨头陷入了困境,曾经的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已遭破产;美国最大的两家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分别被联邦储备委员会和财政部收归国有;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也被美国政府接管;华尔街的五大独立投资银行几乎全军覆没:雷曼兄弟公司被迫申请破产保护,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吞并,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已改制为银行控股公司。

由于金融市场的全球化,使得华尔街的危机开始蔓延。

伴随全球股市大幅下挫,金融市场上的不安情绪也打击了对实体经济的信心。

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面临着衰退的风险,而新兴经济体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打击。

索罗斯将这次危机称为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

而这场金融危机若不能有效应对,也有可能导致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全球经济面临着大幅下滑的风险。

全球金融危机的经济后果分析

全球金融危机的经济后果分析

全球金融危机的经济后果分析全球金融危机是指2007年至2008年间在全球范围内爆发的一系列金融危机事件,其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全球金融危机所导致的经济后果。

一、金融市场的动荡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金融市场的动荡,股市暴跌,金融机构破产,投资者信心丧失。

这种动荡导致了资本流出,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许多金融机构需要政府救助,这对国家财政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二、国际贸易的衰退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全球需求下降,国际贸易遭到重大冲击。

出口国家的出口量急剧下降,进口国家的消费需求减少,这使得全球贸易额大幅缩减。

此外,各国对外投资也受到限制,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使得跨国投资更加谨慎。

三、经济增长的放缓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

消费者信心低迷,投资额减少,企业裁员增加,这使得经济活动受阻。

许多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出现负增长甚至衰退,经济增长的速度大幅下降。

四、就业形势的恶化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裁员和失业问题。

许多企业为了削减成本而进行裁员,导致就业市场竞争激烈。

失业人口增加使得家庭收入下降,消费力下降,进一步恶化了经济衰退的情况。

五、贫富差距的加大金融危机使得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金融机构和富人的财富受到影响较小,甚至出现机会抄底的情况,而大多数普通民众的收入和财富却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金融危机加剧了贫困和社会不平等。

六、政府财政压力的增加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许多国家采取了扩大财政支出的政策,加大对金融机构的救助力度。

这导致了国家财政赤字的增加和债务的累积。

政府财政压力的增加可能会导致公共服务的削减,并对未来经济发展带来诸多挑战。

七、金融监管改革的推进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现行的金融监管制度的漏洞和问题,导致许多国家开始推动金融监管改革。

这些改革旨在提升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减少金融风险,避免类似的危机再次发生。

这为全球金融体系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结起来,全球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探析美国次贷危机和华尔街金融风暴

探析美国次贷危机和华尔街金融风暴

探析美国次贷危机和华尔街金融风暴【摘要】美国次贷危机和华尔街金融风暴是近年来全球金融市场的重大事件,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次贷危机的起因、爆发过程和影响,以及金融风暴带来的冲击,探讨华尔街金融风暴的原因。

通过分析这些事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金融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本文将对未来展望进行探讨,为避免类似危机再次发生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建议。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期望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些重要事件,为未来的金融市场发展和风险防范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美国次贷危机、华尔街金融风暴、背景介绍、问题意义、次贷危机起因、次贷危机爆发过程、次贷危机影响、金融风暴的冲击、华尔街金融风暴原因、总结反思、未来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2000字背景介绍篇章内容请看下文:在21世纪初期,美国次贷危机和华尔街金融风暴震惊全球金融市场,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

这场危机的爆发和影响不仅仅局限于美国,而是波及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这场危机的背景之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各国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资本、商品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也使得金融市场更加脆弱。

金融创新的加剧也为这场危机的爆发蒙上了阴影。

金融工程的发展带来了各种衍生品交易和结构性金融产品,使得金融系统更加复杂和不透明。

这种复杂度和不透明度为风险的传播和蔓延提供了土壤。

全球经济走势的影响也是次贷危机和金融风暴的背景之一。

2001年的互联网泡沫破裂导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而2008年的次贷危机则是整个全球金融体系爆发的代表。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在发生金融危机后,其经济恢复的速度和力度将直接影响全球经济的走势。

对于次贷危机和金融风暴的分析和思考成为当时学者和政策制定者们的重要课题。

次贷危机和金融风暴的爆发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们是在一系列复杂的因素作用下逐渐形成的。

只有深入了解这些背景因素,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并防范未来可能发生的类似危机。

全球金融危机

全球金融危机

全球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得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比资产、证劵、房地产、土地(价格)
、盛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周期的恶化。

其特徵是人們基於經濟未來將更加悲觀的預期,整個區域內貨幣值出現幅度較大得貶值,競技總量與經濟規模出現較大的損失,經濟增長受到打擊。

往往伴隨著企業大量倒閉,失業率提高,社會普遍的經濟蕭條,甚至有些時候便隨著社會動盪或國家政治層面的動盪。

金融危机类型可以分为:
货币危机
债务危机
银行危机
总之金融危机指的是与金融相关的危机,也就是金融资产、金融市场或金融机构的危机,如股灾、金融机构倒闭等。

但根据不同的市场和国家,如果个案危机处理不及时、不好,很容易演变为系统性金融危机。

2008年美国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再好不过得例子。

次贷只是美国这颗金融大树上的一个分枝,它的断裂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导致整棵大树几乎全面倒塌,整棵大树的倒塌又导致全球性的金融灾难。

全球金融危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院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10级计科一班
姓名:罗朋
学号:
经济危机是指经济系统没有产生足够的消费价值,也就是生产能力过剩的危机。

有的学者把经济危机分为被动型危机与主动型危机两种类型。

经济危机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

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普遍的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的冲击。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必然结果。

2007年4月,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标志着次贷危机正式爆发。

一年来这场危机的影响愈演愈烈,形成一种“蝴蝶”效应,引发了国际金融风波,导致全球闹股灾。

次贷危机造成美国的坏账是4600亿美元,由于美国吧坏账证券化,经过金融机构的炒作,现在扩展到全球,波及到许多国家的金融机构和银行,估计最终损失要达到万亿美元,其损失和危害正在逐步显露。

这件事远远没有结束,预计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的影响将持续到2008年10月末,才能最终见底。

次级房产贷款简称次贷,是一种房地产抵押的按揭贷款。

美国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分为三级市场,第一集是优级房贷市场,第二级是次优级房贷市场,第三级是刺激贷款市场。

次贷政策对中低收入的购房者很有诱惑力,因为它具备了三个特点:意识次贷低首付,有的次贷甚至没有首付,这对中低收入者特别具有吸引力。

一般的按揭贷款都要有首付,大概占总额的20%—40%,二次级贷款的低首付特点则激起了人们的购房欲望。

二是次贷期限长,有的20年还本息,还款周期长是贷款者压力小。

三是次贷利息前低后高,即前2年是低息,后18年时高息,月到接近20年的时候利息越高。

这三个特点使得中低收入者踊跃贷款购房,房地产价格涨得很快,一套豪宅最高达到几百万美元以上。

这些现象就好比风暴一样势头猛,影响范围大,但不知道能坚持多久呢?
次贷政策较好地满足了美国人的购房欲望。

但市场经济的供求规律是不可违背的,次贷刺激了方式,也毁了房市。

由于还贷期限长,并且越接近期限利息越高,使得购房者最后无力承担高息,只好再卖房子还贷款,因此房价连跌了40%,房地产市场因此溃不成军,终于爆发了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带来的危害是无可想象的:美国楼市彻底崩盘,2500美元可买套三居室,这是什么概念!美国五大投资银行中的三家—贝尔登斯、雷曼兄弟和美林从华尔街消失,这是让人震惊和痛心的!中国的市场也不可避免的正在受到波及。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美国次贷危机会影响美国家对产品的需求,对中国进口造成影响,也会影响到出口型企业的经营,并可能影响到部分企业。

是时候来揪出金融风的幕后元凶,据腾讯财经分析,元凶一:过度消费的投资者,正是无限制扩张的消费和透支在背后使坏。

美国依靠资本市场的泡沫来维持消费者的透支行为,市场被无节制地放大了;元凶二:腰包鼓鼓的金融从业者,华尔街打折金融创新的旗号,推出各种高风险的金融产品,不断扩张市场,造成泡沫越来越大;元凶三:睁眼闭眼的监管者,美国较为宽松的监管制度导致了这次风波,而整个监管体制显然已经无法跟上金融创新的速度;元凶四:百依百顺的亚洲国家,亚洲国家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给美国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且输送流动性的无限动机,让其有足够的流动性。

面对目前全球的金融风暴,我们虽然一方面看到了其巨大的杀伤力,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其可能蕴含的机遇。

特别是,对于电子商务而言,也许全球金融风暴会成为其跳跃式发张的又一次机遇。

一个普遍的共识是,始于美国本土的次贷危机对于国内大企业、大卖家或贸易公司的影响,要远远大于中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

在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之际,电子商务怎么就能成为金融风暴的避风港?电子商务委企业提供更低的销售成本,在资金严重紧张的金融风暴时期,企业选择加大电子商务比例,可以为企业省下不少销售成本,显然在网上销售可以减少房屋租金与水电费等常规开支;电子商务为企业提供更低的采购成本,在金融风暴来临时,如果企业采购原材料时能充分利用B2B平台的优势,则可以减少不少采购中间环节,从而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电子商务为客户提供更低的购买成本,在金融风暴发生时,许多客户可能考虑使用电子商务购物,以便省下显示世界购物的路费或汽油费,同时可以享受到网上购物更大的折扣;电子商务为企业提供更低的管理成本,显然,电子商务可以减少交易成本,减少信息管理的成本,可以减少人员开支,减少库存成本等,这些节约下来的钱也许在金融风暴时期能用在更需要的地方。

电子商务确实为金融风暴送来了一股春风,那么我们来看看针对金融风暴,美国作为世界的领头羊又是如何应对的呢?随着信贷危机的恶化,华尔街对于美联储年内可能降息的预期日增。

08年10月6日,美联储宣布了包括提高贷款拍卖额度和对银行准备金支付利息等多种手段扩大市场流动性,业界认为,这些举措在实质上已经相当于达到了降息的效果。

依照刚刚通过的金融救援立法的授权,美联储周一宣布了一项罕见的举措:为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支付利息。

美国的商业银行必须在美联储存入准备金,不过一直以来都不收利息,所以银行都尽可能少地存入准备金。

美联储早就希望为准备金付息,不过国会迟迟不肯,因为这样做会减少美联储每年向财政部
上交的利润。

2006年,国会向美联储表示,可以从2011年10月开始为准备金支付利息。

而布什总统上周五签署的金融法案将这一日程提前至2008年10月1日。

美联储的新措施还鼓励银行在存入超额准备金,以从这笔钱上获取利息。

这将有助于美联储获得对利率的更多控制,并有更多的杠杆来对抗信贷危机。

按照目前的方案,美联储将向超额准备金支付约%的利息。

对于规定的准备金则执行不同的利率。

此外,为减轻年底的融资紧缩状况,美联储还宣布将28天和84天期短期贷款拍卖工具的规模均提高至1500亿美元,并将11月的两次拍卖规模也上调至1500亿美元。

当局表示,这些措施将在年内为银行体系新增9000亿美元的流动性。

金融风暴给全球带来的灾难,我们无法挽回些什么,用任何措施来补救,也还不回世界原有的面貌,但我们能做的,也是必须做的就是要从中反思,并预防它的再度出现。

我们能从金融危机中学到什么呢?
我觉得金融危机的出现企业和政府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企业面临破产却找政府买单很不合理,当他们在进行疯狂交易时,被利欲熏心,不顾后果,利好时公司与其股东得到大量分红,而利不好时,则由政府(实际上是纳税人)买单,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因此防患于未然加强政府对企业营运监控是我们从中学到的教训之一。

再就是,政府不明确阻碍合理的资本流通,但是加强政府监控并不是为了政府对市场的随意干预,政策的一致性、透明和明确性也很重要,远的不说,就拿9月15日—19日这五天来看,其中3天股市交易量创历史新高。

9月18单日交易量更是换手达183亿次之多,9月16日美国政府短期债券跌到1941年以来最低点;黄金在9月17日创单日上涨纪录;油价在9月22日达到单日上涨之最,美元对欧元创单日下跌之最。

这种反常现象是由于政府政策的不明确、不一致造成的。

由此而引发的市场大幅度波动不仅给交易带来了很大困难,也极大地破坏了市场资源分配的有效性。

由此可见政府对市场调控的意图、方向、法规要明确,没有这个保证,市场的参与者就会过度臆断政府的意图及下一个出台的政策。

投资变成投机。

股民会因对政策的不了解而蒙受损失,圈内人又会因此而获暴利,大量的时间、社会资源都浪费在这种臆断之中,合理的资本流通将变得难以实现,此为教训之二。

风暴尚未过去,要总结的还很多,包括建立和完善企业等级评估系统,总结和策划中国在海外投资策略,制定保证社保基金的稳定措施等等,这对保证社会和谐、经济稳定发展都很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