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备战中考专题复习指导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人教版

(3)在线工具:利用网络资源,如诗词鉴赏网站、文言文阅读平台等,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4)实物展示:展示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实物,如古诗词书法作品、名著原著等,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回顾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以及文言文、现代文阅读的技巧。这些是提升我们文学素养的关键,也是中考的重要考点。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课本中的经典案例,分析如何在实际阅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理解难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言文的句式分析和现代文的主旨归纳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具体例句和文章,帮助大家理解。
2.文言文阅读:以《出师表》、《滕王阁序》等文章为例,总结文言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强化对实词、虚词、句式等知识点的掌握。
3.现代文阅读:围绕小说、散文、说明文等不同文体的阅读,分析文章结构、归纳主旨、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情感。
4.写作技巧:结合课本中的写作指导,复习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不同文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2)实验:在文言文阅读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实词、虚词替换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
(3)游戏:设计成语接龙、病句修改等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4)诗词朗诵:组织学生进行诗词朗诵,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1)PPT:制作精美课件,展示古诗词、文言文、现代文等教学内容,方便学生直观地理解知识点。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指导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指导一、文言文背诵方法抓关键词语背诵所谓关键词语,一是指需要背诵的文句、语段的领头字词;二是紧紧抓住容易联想背诵内容的关键性动词。
如背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历数担当大任的人遭、“拂乱”等意义、艰难情状的句子,可抓住“苦”、“劳”、“空乏”、“饿”用法独特和在文中作用显著的词语来记忆。
按写作顺序背诵文章的写作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按照写作顺序来梳理文章的思路,寻找利于背诵的策略也是常见的背诵途径。
例如《核舟记》的写作是空间顺序,背诵时就可以按照这个顺序来处理:整舟→船中→船头→船尾→船背。
文章中的每一段都有一个暗示空间顺序的语句,同学们可以先将这些语句记熟。
然后再拆分每一段的结构,梳理每一个段落的背诵思路。
整分联背诵法整分联背诵法是指整体背诵法、分段背诵法与联合背诵法,这几种方法各有不同的特点、用途,并有一定的联系。
一般而言,整分联背诵法要求学生先对课文进行整体阅读,然后对每个语段进行分别背诵,将每个段落背熟记牢,然后再将所有的段落联合起来进行记忆。
对于较长篇幅的古诗文背诵篇目,如《曹刿论战》、《出师表》等篇目,这种方法是切实、有效而便捷的。
尝试回忆背诵法朗读有助于背诵,但若一遍又一遍地单纯重复,记忆效果还是欠佳的,最好的办法是在朗读到一定程度后,合上书试背,尝试对记忆内容进行回忆,这样能增强背诵的效果。
二、文言文虚词顺口溜之: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1、用作代词(他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它们)。
们)、“它”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2、用作助词a、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b、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人教版2023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2023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
课程简介
* 本教案是针对2023年中考语文考试而编写的,根据人教版教材内容和历年中考试题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全面复和提高语文水平。
教学目标
* 掌握人教版教材重点知识点;
* 熟悉历年中考试题类型和命题规律;
* 提升语文综合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计划
1. 第一单元:人物形象描写
* 重点知识点:生动形象的描写方法、基本描写手法、同时用典、符号象征。
* 历年考点分析及题解析。
2. 第二单元:古诗文赏析
* 重点知识点:文言文基础、修辞与格律、古诗文注释。
* 历年考点分析及题解析。
3. 第三单元:现代文阅读
* 重点知识点:文本阅读方法、文本分析技巧、常见修辞手法。
* 历年考点分析及题解析。
4. 第四单元:写作技巧
* 重点知识点:写作基本功、常用修辞手法、写作模板。
* 历年考点分析及题解析。
教学评估
* 通过每个单元的小测验、期中期末模拟考试等方式进行评估,及时了解学生的研究状况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
*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提高落实能力和
思维能力。
教学建议
* 学生应按照教学计划合理安排研究和复时间,及时巩固知识点;
* 学生应自主思考和研究,多参加课外阅读活动,提高语文素养。
结束语
* 本教案是为广大中考生而编写,希望能为学生的语文复习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祝愿各位同学在2023年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初三语文】人教版语文中考复习教案(共91页)

语文中考复习教案复习思路一、复习目的1、第一轮积累整理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帮助学生过好知识点关,帮助学生熟悉文言文课文及与往年基础知识。
复习基本的问题知识,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主要内容有:字词积累、并举辨析、修辞手法、背诵默写、语言综合运用、名著阅读、文言文阅读、记叙文阅读、说明文阅读、议论文阅读、写作素材积累等。
2、第二轮巩固提高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通过综合训练,学生熟悉中考的各种题型,临阵不慌;提高学生审题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3、第三轮临阵模拟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要针对前边复习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补缺补漏,专项强化训练;精选与福州市考题相近的试卷,进行模拟考试。
二、复习重难点1、要认真研究课标和考试说明,根据本地区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进行三轮有效复习。
2、要发挥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动手整理归纳整理字词、古汉语语言现象、背诵默写、作文素材等复习资料。
3、加强现代文阅读答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技巧的指导。
4、强化现代文语段的训练,重在对语段的理解、感悟和表达能力。
5、重视开放型、评价型试题的训练,重在感悟、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
6、重视比较阅读。
7、重视中考临考作文训练有效化。
三、复习方法(一)应该明确语文学科的特点(1)语文是一门注重能力的学科,知识在语文学习中并不占主导地位,复习时应以能力训练为主;(2)语文不属系统性很强的学科,知识间的联系不像理科那样直接、紧密,因此复习时不应以主要精力去追求知识的系统性,从而费时费力,加重学生的负担;(3)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性的灌输作用并不大,应当以学生自己的语文实践为主。
语文学习主要在于积累和感悟。
总复习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充实语言材料的积累,特别是要求背诵的名篇、名段、名句要真正落实;进一步提高理解、运用语言和初步鉴赏言语作品的能力。
(二)应当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学习语文需要日常的积累,没有积累的语言是苍白的,没有积累的学习是徒劳的。
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初中阶段的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修辞、文学常识等。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评价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掌握各类文体的写作要求和技巧。
4. 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为中考做好准备。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复习复习重点:词汇、语法、修辞、文学常识等。
2. 第二章:阅读理解能力训练训练重点:分析评价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技巧,提高答题准确率。
3. 第三章:写作能力培养培养重点:掌握各类文体的写作要求和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4. 第四章:古诗文阅读与鉴赏复习重点:古诗文的基本知识,阅读和鉴赏方法。
5. 第五章: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培养重点: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运用,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案例分析、真题演练、小组合作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四、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课堂测试,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组织模拟考试,检验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3.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语文竞赛,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章:2周2. 第二章:3周3. 第三章:3周4. 第四章:2周5. 第五章:2周六、第六章:现代文阅读与分析复习重点:现代文的基本知识,阅读和分析方法。
教学内容:1. 复习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2. 学习如何提取文章的主旨和观点。
3. 培养学生的推理和判断能力。
教学方法:1. 通过案例分析、真题演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采用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课堂测试,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组织模拟考试,检验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七、第七章:作文训练与提升培养重点:掌握各类文体的写作要求和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备战总复习教案大全

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教案中考复习按二轮复习:第一轮复习——按知识点考点来进行复习第二轮复习——中考试卷模拟强化训练第一轮复习——知识点考点注:总用时共67课时,六个周的时间。
二、第一讲——拼音、汉字、标点、词语(一)、考点提要:1、拼音:汉语拼音规则;多音字;音近字以及口语和书面上常见但又不易读准的字等。
附拼音规则:首、笔画、笔顺和字词典。
3、词语:其主要内容有词语的结构、词性和色彩;词语的释义;同义词选择;反义词的综合运用;短语的类型。
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等。
)、使用和作用三个方面。
注意:点号不能出现在一行之首。
(1)问号的运用A、疑问句和反问句都用问号。
B、不要把非疑问句误认为是疑问句,错用了问号。
也就是不要一见有疑问词的句子就认为是疑问句。
句子虽然有疑问词或疑问格式,但是整个句子不是疑问语气,句末不能用问号。
例如:鲁迅先生为什么写《自嘲》这首诗,是值得谈一谈的问题。
C、如果是一个主谓倒置的问句,这种句子只有一种疑问语气,问号应放在句末,当中用逗号。
如“打乓乒球去吗,小张?”D、选择问的句子,问号一定用在最后一个选项的后边。
E、如果是一连的串的问句,那么有几个句子,就用几个问号。
如:“他就是水生?第五个?”(2)冒号的运用:A、冒号是句出去。
”“说了一声”后边没有停顿,冒号要去掉。
B、在非提示性话语的后边不用冒号。
“省教育厅在给旗屯村制造的纪念碑上刻着:…办学功绩,永垂青史。
‟八个大字。
”“刻着”没有提示性,冒号要去掉。
(3)引号的运用:A、引号标明引文中直接引用的话,如果是转述(不是原话,而是大意),就不用引号。
B、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的,引文末尾的标点,应放在引号里边,C、凡是引用的话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末尾不用标点。
D、引语末了,如果是问号或叹号,即使是作者话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也要保留。
如:入了这座山,真有“处于云中,不知该走哪儿?”的感觉。
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教案人教版初中语中考总复习教案中考复习按二轮复习:第一轮复习——按知识点考点进行复习第二轮复习——中考试卷模拟强化训练第一轮复习——知识点考点一、总体安排安排内容指导用时训练用时测试用时第一讲拼音、汉字、词语、标点113第二讲句子(病句、修辞、成分、单复句、句式变换)12第三讲语言实际运用(得体、连贯、仿写等)013第四讲诗的背诵,默写03第五讲言233第六讲记叙48第七讲学作品133第八讲议论133第九讲说明363第十讲小写作133第十一讲大写作2注:总用时共67时,六个周的时间。
二、第一讲——拼音、汉字、标点、词语(一)、考点提要:1、拼音:汉语拼音规则;多音字;音近字以及口语和书面上常见但又不易读准的字等。
附拼音规则:项规则示例的使用,只用在拼写没有声母的音节。
韵母中”I”是唯一的元音时,i前加上ī(衣)īn(音)īng(莺)韵母为I领头,后面还有其他元音时,i改写为ā(鸭)ān(焉)āng(秧)à(要)òng(用)ōu(悠)韵母为u领头,不论后面有没有其它元音,u前均加上,u两点省去。
ǔ(宇)uān(渊)uè(越)ǔn(陨)韵母中u是唯一元音时,u前加上ù()ǔ()ú()韵母中u领头,后面还有其他元音时,u改写作ēi(崴)ēn(瘟)èng(瓮)ō(倭)省略韵母iuueiuen前加声母,省去中间的元音,分别写成iuuiuniù(谬)xiū(休)zhuī(椎)zūn(遵)韵母u与qx相拼时,前加,u省去上面两点ù(锯)qū(躯)xù(酗)u为领头韵母时,前加,u上两点省去。
uē(约)ún(匀)标调韵母中只有一个元音时,声调标在元音上dá(达)hū(呼)ē(科)bó(舶)xī(稀)韵母中有两个以上元音,标在主要元音上,依次为aeiuu liá(寥)guà(挂)gòu(够)qiè(惬)iu韵母中两个元音相拼时,标在后一元音上guì(贵)niú(牛)调号标在u上时,u上的两点省去huì(会)dīng(钉)轻声不标调xiānsheng(先生)隔音符号ae开头的音节连在其他音节后,如果音节界限混淆,要用隔音符号’隔开Hǎi’ōu(海鸥)hé’ài(和蔼)háng’ān(长安)ī’è(饥饿)大写句子开头第一个字母和诗歌每一行的第一字母大写ǒen shì hǎ xuēsheng(我们是好学生)专有名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Zhōngguó(中国)由几个词组成专有名词或短语,每个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Běihǎi Gōng uán(北海公园)专有名词与普遍名词连写,按一个专有名词处理,第一个字母大写Běiíxióng (北极熊)姓和名开头字母要大写Zhōu shùrén(周树人)儿化韵母用韵尾时,写成,如huānr(花儿)2、汉字:其主要内容有汉字的书写规范、正确和工整;形声字;根据拼音写汉字;错别字;汉字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和字词典。
人教版语文中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语文中考总复习教案第一章:古诗文阅读理解一、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古诗文的基本阅读技巧。
2. 能够理解并分析古诗文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
3. 能够准确翻译古诗文中的句子。
二、教学内容:1. 古诗文的阅读技巧介绍。
2. 常见古诗文意象的分析。
3. 古诗文情感和主题的理解。
4. 古诗文句子翻译的技巧。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古诗文的阅读技巧、意象分析、情感理解和句子翻译。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古诗文案例,让学生实践并理解相关技巧。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古诗文的阅读技巧。
2. 讲解:讲解常见古诗文意象、情感和主题的理解。
3. 翻译练习:让学生翻译古诗文中的句子。
4.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古诗文案例,让学生实践并理解相关技巧。
五、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古诗文,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分析。
2. 翻译一首古诗文中的句子,并写下自己的理解。
第二章:现代文阅读理解一、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现代文的基本阅读技巧。
2. 能够理解并分析现代文中的主旨、论点和论证方法。
3. 能够准确概括和表达现代文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内容:1. 现代文阅读技巧介绍。
2. 常见主旨和论点的分析。
3. 论证方法的识别和分析。
4. 概括和表达主要内容的技巧。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现代文的阅读技巧、主旨和论点的分析、论证方法的识别和分析、概括和表达主要内容的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现代文案例,让学生实践并理解相关技巧。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现代文的阅读技巧。
2. 讲解:讲解常见主旨和论点的分析、论证方法的识别和分析、概括和表达主要内容的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现代文案例,让学生实践并理解相关技巧。
五、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文章,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分析。
2. 概括和表达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写下自己的观点。
第三章:作文写作技巧一、教学目标:1. 掌握作文的基本写作技巧。
2. 能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作文创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备战中考专题复习指导
一、基础知识题--信语感,多比较
这一块包括语音、字形、词语运用、标点符号、病句辨析等。
做这一块题的基本原则是信语感,多比较。
我们已经作了充足的准备,我们已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我们已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所以我们应付该相信自己看到这题时的直觉。
其次,一定要克服还没有看完整道题就急于选出答案的习惯,因为语文题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
二、科技文阅读--抓信息,会比照
科技文不是考察我们对这个知识的掌握,不是考察了解这个内容多少。
它考察的是我们的语文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快速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大义和作者写作思路,做题时把每一个选项返回文章,认真比照原文就可以。
三、文言文阅读--联系课文,联系上下文
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一定是在课本中出现过的,考察的意义和用法也一定是常用的。
因此,平常复习要着重课本中的文言文的复习,做题时也一定要联系课本做判断。
其次,文言文一般考察的是人物传记类的文章,这类文章故事性强,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上下文来推测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四、文言文翻译--直译句子,一字不漏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是“信、达、雅”,这里的“信”就是忠实原文,就是直译;而“达”就是要通顺,符合语法。
所以,翻译文言文的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字字有着落”,一字一字地翻译,不能只管大意。
五、诗歌--套用术语,分析诗句
我们已经了解了很多有关诗歌的术语,知道了诗歌设题的基本模式及做题思路和方法,也多少明白了诗歌的基本分类及每类诗歌的情感与主旨,我们现在需要记住的是,在了解了诗歌的类别和题干的要求后,先套用术语,再结合诗句分析。
六、现代文阅读--明确文章主旨,看好题干要求
做现代文阅读最要不得的方法是,先看题目,然后拿题目往文章里套。
拿到一篇文章,首先我们要快速阅读一遍,明确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作者对他所写的内容的感情,然后再看题目。
应该说现代文阅读的题目,基本都紧扣文章的主旨。
所以答题的时候也要紧扣文章的主旨。
七、语言表达题--落实题干要求
第六大题的语言表达题是年年变化最大的题目,也是比较能考察学生语文素质的题,当然也是一道容易拉分的题。
碰到新题,不要慌张,这类题总是给出了比较明确的要求,我们只要一一落实这些要求,并尽量让语言美一些,符合情理就可以了。
八、作文--紧扣话题,拒绝硬伤
无论写什么文体,一定要开门见山点明文章的主旨,并在文章中时刻体现文章的主旨,不要含蓄,更不要故弄玄虚。
另外,作文一定不能出现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