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二章单元测试卷(B卷)(附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学期单元测试卷-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B卷】(原卷版+解析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学期单元测试卷-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B卷】(原卷版+解析版)

同步必刷基础拓展单元卷第二章整式的加减B卷一、单选题(共10题;共30分)1. ( 3分)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a2·a3=a6B.(–a)4=a4C.a2+a3=a5D.(a2)3=a52. ( 3分) 下列每组中的两个单项式,属于同类项的是()A.2a与-3a2B. -ab与2ab3C.3abc与-2ab D.12a2b与ab23. ( 3分) 单项式﹣2xy的系数为()A.﹣2B.﹣1C.1D.24. ( 3分)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2a2+2a2=2a4B.a2⋅a3=a6C.(-2a2)3=-6a6D.a3·a3=a65. ( 3分) 若x:y=2:3,则下列各式不成立的是().A. B. C. D.6. ( 3分) A是一个五次多项式,B是一个五次单项式,则A-B一定是()A.十次多项式B.五次多项式C.四次多项式D.不高于五次的整式7. ( 3分)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 B.C. D.8. ( 3分) 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b|等于()A. -b-aB.a-bC.a+bD. -a+b9. ( 3分)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2a)2=2a2B.(a2)3=a5C.a2+a3=a5D.a2⋅a3=a510. ( 3分) 某厂原来生产一种边长为a厘米的正方形地砖,现将地砖的一边扩大3厘米,另一边缩短3厘米,改成生产长方形地砖.若材料的成本价为每平方厘米b元,则这种长方形地砖每块的材料成本价与正方形地砖相比()A.增加了9b元B.增加了3ab元C.减少了9b元D.减少了3ab元二、填空题(共6题;共24分)11. ( 4分) 计算2a+3a=________13. ( 4分) 观察下列运算过程:S=1+3+32+33+…+32017+32018①,①×3得3S=3+32+33+…+32018+32019①,①﹣①得2S=32019﹣1,S= 32019−12.运用上面计算方法计算:1+5+52+53+…+52018=________.14. ( 4分) 如果3x3y m+1与﹣5x n-2y2是同类项,则m﹣n的值等于________.15. ( 4分) 若多项式x2﹣2kxy﹣3y2+ 12xy﹣x﹣100中不含xy项,则k=________.16. ( 4分) 已知x+1x =3,则分式x2+1x2=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含答案与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含答案与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生物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关于染色体的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变化明显B.染色体数量的变化使新细胞中的DNA含量加倍C.染色体的数量存在一个加倍的过程D.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相同2.下图是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正确顺序是()A.c→d→a→b B.a→d→b→c C.a→b→c→d D.a→c→d→b3.下列属于器官的是()A.皮肤B.血液C.猫D.神经元4.胃在生物体结构层次上属于()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5.与动物体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没有()A.细胞B.组织C.系统D.器官6.细胞分裂的步骤应该是( )①细胞核分裂成两个②细胞质分裂成两部分③在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A.①②③B.③①②C.③②①D.②③①7.人体的血液属于()A.神经组织B.肌肉组织C.上皮组织D.结缔组织8.如图为植物细胞生命历程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过程表示细胞生长B.②过程表示细胞分裂C.③过程表示细胞分化D.①②③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9.苹果营养丰富,为人们所爱,从植物体结构层次上看,苹果果实属于()A.细胞B.组织C.器官D.植物体10.生物体由小长大,是细胞______的结果。

()A.分裂、分化B.生长、分化C.生长、分裂、变异D.生长、分裂、分化11.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分化及多细胞生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要先进行复制B.通过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C.小麦与人体相比,缺少系统这一结构层次D.人体内的所有细胞都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12.如图中最可能是人口腔上皮细胞的是()A.B.C.D.13.“藕断丝连”是常见的现象,这里的“丝”来自植物体的什么组织()A.分生组织B.输导组织C.营养组织D.保护组织14.人和动物的结构层次是()A.细胞→组织→系统→个体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C.系统→器官→组织→细胞→个体D.器官→组织→细胞→个体15.西红柿的果皮、果肉和其中的“筋络”分别属于下列组织中的()①输导组织②分生组织③营养组织④保护组织A.④②①B.③①④C.④③①D.④①③16.屠呦呦和她的团队研究的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有效药物。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历年真题)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历年真题)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行为可以让公共生活中的“微笑”多一些的是()。

A.杨某在医院的公共病房里抽烟B.小南踩在公园连椅上大声唱歌C.在景区购票时小迪自觉排队2.不属于人们参与公共生活的例子是()。

A.看电影B.逛公园C.打扫家中卫生D.参加体育比赛3.在剧场,下面正确的礼貌行为有()。

A.边观看边激动地讨论剧情,以表示自己的喜爱B.被演出所打动,随时都应该报以掌声C.看戏的观众应该在开场前入座4.在电影院看电影时,小美和好朋友一直大声讨论剧情。

小美和好朋友的做法()。

①有利于维护电影院良好的秩序②是缺乏公共意识的表现③会妨碍他人的利益A.①③B.②③C.①②5.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十日寒。

”这启示我们在与人交往时()。

A.姿态优雅、步履优美B.态度严肃、说话得体C.说话和气、语言文明D.仪表整洁、举止端庄6.当我们过马路时,需要做到()。

①强行通过,车让人行②红灯不行绿灯行③环顾左右,确保安全再行走④走斑马线,不翻越马路中间护栏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7.公共标志从功能上分可分为安全、警示、禁止标志。

标志的颜色应该按照国家规定使用安全色,()对应禁止,()对应警告,()对应提示。

①红色②绿色③黄色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8.下列公共标志中表示防火的是()。

A. B. C. D.9.关于公益活动,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公益活动离不开热心的志愿者B.做善事不一定要有钱,最重要的是真心实意C.慈善事业都是有钱人的事情,我们老百姓没有必要10.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是()。

A.良好的公共秩序B.良好的公民秩序C.良好的社会秩序D.良好的家庭秩序二.填空题(共10题,共32分)1.公共生活需要(),公共利益需要共享。

2.遵守社会公德、(),才能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构建有序和谐的公共生活。

3.为保障公共生活的(),政府一般会给公众提供一些公共物品或设备,如公园里的公共(),道路、桥梁、路灯,为残疾人士修建的无障碍通道等。

第二章《二次函数》单元过关测试(B卷)(含答案)-

第二章《二次函数》单元过关测试(B卷)(含答案)-

第二章《二次函数》单元过关测试(B 卷)(综合能力与应用创新能力)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抛物线()322+-=x y 的顶点坐标是( ) A 、(-2,3) B 、(2,3) C 、(-2,-3) D 、(2,-3)2.下列关于抛物线y =x 2+2x +1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开口向下B.对称轴方程为x =1C.与x 轴有两个交点D.顶点坐标为(-1,0)3.二次函数y=ax 2+bx+c 的图像如图所示, 则点A(a, b)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4.当a <0时,抛物线y =x 2+2ax +1+2a 2的顶点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5.如图,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 =ax +c 和二次函数y =ax 2+c的图象大致为( )AB CD6.已知二次函数y =-2x 2+4x +k (其中k 为常数),分别取x 1=-0.99、x 2=0.98、x 3=0.99,那么对应的函数值为y 1,y 2,y 3中,最大的为( )A.y 3B.y 2C.y 1D.不能确定,与k 的取值有关7.已知二次函数y =2 x 2+9x+34,当自变量x 取两个不同的值x 1、x 2时,函数值相等,则当自变量x 取x 1+x 2 时的函数值与( )A .x =1 时的函数值相等B .x =0时的函数值相等C .x =41时的函数值相等D .x =-49时的函数值相等8.已知二次函数y=x 2-bx+1(-1≤b ≤1),当b 从-1逐渐变化到1的过程中,它所对应的抛物线位置也随之变动.下列关于抛物线的移动方向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先往左上方移动,再往左下方移动B 、先往左下方移动,再往左上方移动C 、先往右上方移动,再往右下方移动D 、先往右下方移动,再往右上方移动 9.根据下列表格中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自变量x 与函数值y的对应值,判断方程20ax bx c ++=(0a a b c ≠,,,为常数)的一个解x 的范围是( )A.6 6.17x <<B.6.17 6.18x << C.6.18 6.19x <<D.6.19 6.20x << 10.小敏在今年的校运会比赛中跳出了满意一跳,函数h=3.5t -4.9t 2(t 的单位:s, h 的单位:m )可以描述他跳跃时重心高度的变化.则他跳起后到重心最高时所用的时间是( ) A .0.71 sB .0.70sC .0.63sD .0.36s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且顶点在y 轴的负半轴上,请你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二次函数的表达式____.12.若二次函数y =x 2-4x +c 的图象与x 轴没有交点,其中c 为整数,则c =_________(只要求写出一个)13.平移抛物线822-+=x x y .使它经过原点.写出平移后抛物线的一个解析式 .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a x 2+c (a0)的图象过正方形ABOC 的三个顶点A 、B 、C ,则ac 的值是 .15.甲、乙两人进行羽毛球比赛,甲发出一颗十分关键的球,出手点为P ,羽毛球飞出的水平距离s (米)与其距地面高度h (米)之间的关系式为23321212++-=s s h.如图,已知球网AB 距原点5米,乙(用线段CD 表示)扣球的最大高度为49米,设乙的起跳点C 的横坐标为m ,若乙原地起跳,因球的高度高于乙扣球的最大高度而导致接球失败,则m 的取值范围 .三、解答题16.(本题6分)已知二次函数24y x x =-+. (1)用配方法把该函数化为2()y a x h k =-+(其中a 、h 、k 都是常数且a ≠0)的形式,并指出函数图象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2)求这个函数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17.(本题8分)如图,一次函数n kx y +=的图象与x 轴和y 轴分别交于点A (6,0)和B (0,32),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交x 轴于点C ,交AB 于点D.(1)试确定这个一次函数关系式;(2)求过A 、B 、C 三点的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18.(本题8分)已知抛物线y =a x 2+b x +c 经过A ,B ,C 三点,当x≥0时,其图象如图所示.(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写出抛物线的顶点坐标;(2)画出抛物线y =a x 2+b x +c 当x <0时的图象;(3)利用抛物线y =a x 2+b x +c ,写出为何值时,y >0.x19.(本题8分)利达经销店为某工厂代销一种建筑材料(这里的代销是指厂家先免费提供货源,待货物售出后再进行结算,未售出的由厂家负责处理).当每吨售价为260元时,月销售量为45吨.该经销店为提高经营利润,准备采取降价的方式进行促销.经市场调查发现:当每吨售价每下降10元时,月销售量就会增加7. 5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每售出一吨建筑材料共需支付厂家及其它费用100元.设每吨材料售价为x(元),该经销店的月利润为y(元).(1)当每吨售价是240元时,计算此时的月销售量;(2)求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出x的取值范围);(3)该经销店要获得最大月利润,售价应定为每吨多少元?(4)小静说:“当月利润最大时,月销售额也最大.”你认为对吗?请说明理由.20.(本题10分)如图,有一座抛物线形拱桥,在正常水位时水面AB的宽是20米,如果水位上升3米时,水面CD的宽为10米.(1)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现有一辆载有救援物质的货车从甲地出发,要经过此桥开往乙地,已知甲地到此桥为280千米(桥长忽略不计),货车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开往乙地,当行驶1小时时,忽然接到紧急通知,前方连降大雨,造成水位以每小时0.25米的速度持续上涨(货车接到通知时水位在CD处),当水位达到桥拱最高点O时,禁止车辆通行.试问:汽车按原来速度行驶,能否安全通过此桥?若能,请说明理由;若不能,要使货车安全通过此桥,速度应超过多少千米/时?21.(本题10分)已知抛物线y=ax2+bx+c与y轴交于点A(0,3),与x轴分别交于B(1,0)、C(5,0)两点.(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D为线段OA的一个三等分点,求直线DC的解析式;(3)若一个动点P自OA的中点M出发,先到达x轴上的某点(设为点E),再到达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某点(设为点F),最后运动到点A.求使点P运动的总路径最短的点E、点F的坐标,并求出这个最短总路径的长.参考答案1.B 2.D 3.B 4.A 5.B 6.A 7.B 8.C 9.C 10.D11.答案不惟一,只要符合要求即可.如:y=x 2-2 12.答案不惟一, c >4即可13.x x y 22+=(答案不唯一) 14.-2 15.745+<<M16.(1)y= 一 (x 一2)2 +4,对称轴为:x =2,顶点坐标:(2,4).(2)(0,0)与 (4,0)17. (1)3233+-=x y .(2)先求出点C (2,0),故()()6263--=x x y 18.(1)抛物线y =223212++-x x ,顶点(23,825);(2)略;(3)当-1<x <4时, y >019.(1)5.71024026045⨯-+=60(吨). (2)260(100)(457.5)10x y x -=-+⨯,化简得: 23315240004y x x =-+-. (3)24000315432-+-=x x y 23(210)90754x =--+. 利达经销店要获得最大月利润,材料的售价应定为每吨210元.(4)小静说的不对.理由:方法一:当月利润最大时,x 为210元,而对于月销售额)5.71026045(⨯-+=x x W 23(160)192004x =--+来说,当x 为160元时,月销售额W 最大. ∴当x 为210元时,月销售额W 不是最大.∴小静说的不对.方法二:当月利润最大时,x 为210元,此时,月销售额为17325元;而当x 为200元时,月销售额为18000元.∵17325<18000,∴当月利润最大时,月销售额W 不是最大.∴小静说的不对.20.(1)y=-251x 2.(2)水位由CD 处涨到点O 的时间为1÷0.25=4(小时),货车按原来速度行驶的路程为40×1+40×4=200<280.∴货车按原来速度行驶不能安全通过此桥.设货车速度提高到x 千米/时,当4x+40×1=280时,x=60.∴要使货车安全通过此桥,货车的速度应超过60千米/时.21.解:(1)根据题意,c=3,所以解得所以抛物线解析式为y= x2- x+3.(2分)(2)依题意可得OA的三等分点分别为(0,1),(0,2).设直线CD的解析式为y=kx+b.当点D的坐标为(0,1)时,直线CD的解析式为y=- x+1;(3分)当点D的坐标为(0,2)时,直线CD的解析式为y=- x+2.(4分)(3)如图,由题意,可得M(0,).点M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M′(0,- ),点A关于抛物线对称轴x=3的对称点为A'(6,3).连接A'M'.根据轴对称性及两点间线段最短可知,A'M'的长就是所求点P运动的最短总路径的长.(5分)所以A'M'与x轴的交点为所求E点,与直线x=3的交点为所求F点.可求得直线A'M'的解析式为y= x- .可得E点坐标为(2,0),F点坐标为(3,).(7分)由勾股定理可求出.所以点P运动的最短总路径(ME+EF+FA)的长为.(8分)。

部编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 2 单元因数与倍数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

部编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 2 单元因数与倍数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一、仔细审题,填一填。

(每空1分,共32分)1.在2,9,18中,()是()和()的倍数,()和()是()的因数。

2.一个数既是30的倍数,又是30的因数,这个数是(),它的因数有()。

3.一个六位数,这个数能同时被2,3,5整除。

已知这个数的前三个数字是469,这个六位数最小是()。

4.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最小数是(),最小三位数是()。

5.一个三位数同时是3和5的倍数,且百位上既是奇数又是合数,这个三位数最大是()。

6.36的最大因数是(),28的最小倍数是()。

7.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60,其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8.按要求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1) 38(2和3的倍数)(2) 945(2和5的倍数)(3) 7015(3和5的倍数) (4) 280(2、3和5的倍数) 9.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质数。

30=()+()+()40=()+()+() 10.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由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办。

北京市将承办所有冰上项目,延庆区和张家口市将承办所有雪上项目。

比赛共设7个大项,15个分项,109个小项。

上面的信息中,出现了很多自然数,请认真阅读,完成下面的问题。

(1) 这些自然数中,是质数的有(),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是(),是5的倍数的有(),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有()。

(2) 这些自然数中有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5,这两个数分别是()和()。

二、火眼金睛,判对错。

(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每小题1分,共5分)1.自然数可以分为奇数和偶数,也可以分为质数和合数。

() 2.一个自然数越大,它的因数的个数就越多。

() 3.奇数加1是偶数,质数加1是合数。

() 4.除2外,其他任意两个质数的和都是偶数。

() 5.一个数既是8的倍数,又有因数7,这个数可能是56。

()三、仔细推敲,选一选。

【北京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卷(B)_含答案

【北京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卷(B)_含答案

第二单元测试卷(B)一、填空。

1.7个1.9是();6.3是0.9的()倍。

2.甲数除以乙数,商是2.8,如果甲、乙两数的小数点都向右移动三位,那么商是()。

3.一根14米长的绳子,对折再对折后,每段长是()。

4.每套西服用布2.8米,30米布可以做()套这样的西服。

5.9.9898…是一个()小数,保留两位小数是()。

二、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1.无限小数大于有限小数。

()2. 4.83÷0.7 、48.3÷7和483÷70三个算式的商相等。

()3.3.54545454的循环节是54。

()三、选择。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下列小数是无限小数的是()。

A.3.96B.6.8501C.7.501…2.两数相除,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 )。

A.扩大到原来的100倍B.缩小到原来的C.不变3.与19.95÷5.7得数相同的算式是( )。

A.199.5÷57B. 1995÷57C.19.95÷574.下面的除法算式中,a表示大于0的数,商最大的算式是()。

A.a÷1.5B.a÷0.5C.a÷0.9四、计算小能手。

1.数学诊所。

2.用竖式计算。

224÷35=95÷250= 0.24÷1.2= 5.89÷3.1=3.计算下面各题。

0.36÷[(8.1-6.6)×0.8]16.2÷(48.6+5.4)×0.52.8×(59.5÷0.25)3.76÷0.4-1.5÷0.24 9.07-22.78÷3.4 1.05÷0.7+18.9五、解决问题。

1.用一台收割机收大豆,5天可以收割20.8公顷。

照这样计算,9天可以收割多少公顷?2.希望小学四年级同学分成两队采集树种,算一算哪个小队平均每人采集的树种多。

2019-2020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测试B卷 +(解析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测试B卷 +(解析版)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章(空气)测试卷B卷一、选择题(每题12 分,共12 分)1、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易燃烧C.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D.二氧化碳有毒,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2、下列现象产生与空气中水蒸气有关的是()A.高原呼吸较困难B.饼干暴露变软C.澄清石灰水表面出现一层硬膜D.液化气燃烧3、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会使测量结果偏大的操作是()①红磷过量.②装置尚未冷却便打开弹簧夹.③点燃药匙中的红磷,伸入瓶中太慢.④装置漏气.A.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②4、.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探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证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C.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成水雾D.判断呼出气体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被人体吸收5、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有关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中,镁带要经打磨,用坩埚钳夹持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要把红热的木炭迅速放入集气瓶底部D.硫磺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底要铺一层细沙,并在通风厨内进行6、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下列气体中,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一组气体是()①空气②氧气③人呼出的气体④二氧化碳.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7、摘录某同学实验记录本中有关实验现象的记录,其中肯定有误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会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细铁丝在氧气中点燃时,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点燃一氧化碳时,火焰呈蓝色,产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在空气中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塞,有刺激性气味,产生白烟8、氧气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种气体,下列与氧气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用细铁丝代替红磷B.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C.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D.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负极产生氧气9、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B.氢气+氧气水C.氧化汞汞+氧气D.氢气+氧化铜铜+水10、下列实验的容器中,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11、下列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但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碳+氧气二氧化碳B.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C.氯酸钾氯化钾+氧气D.硫酸铜+氢氧化钠氢氧化铜+硫酸钠12、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a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D.该装置不能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16 分)13、写出下列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1)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试管口没放棉花。

2022年西师大版数学四下《第二单元测试卷(B)》附答案

2022年西师大版数学四下《第二单元测试卷(B)》附答案

第二单元测试卷〔B〕(时间:60分钟分数: )一、填空题。

(23分)1.( )÷125=8( )×150=90048×( )=2402.一个因数=( )÷( ),被除数=( )×( ),除数=( )÷( ),除法是乘法的( )。

3.在一个乘法算式中积是280,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2倍,积是( )。

4.根据34×12=408,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 )。

5.甲数除以乙数,商是54,余数是70,如果乙数是90,甲数是( )。

6.2646÷6=441表示( )能被( )整除,还可以表示( )能整除( )。

7.下面的这些算式都分别用了哪些运算律,填在括号里。

7×25×40=7×(25×40)( )6×(8×a)=8×(6×a)( )(10+7)×9=10×9+7×9( )8.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宜的数。

480÷(6×□)=2026×(□÷8)=208二、判断题。

(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6分)1.26×(15+24)=26×15+24( )2.25×(40+4)=25×40+25×4( )3.75×27+25×27=(75+25)×27( )4.25×32=25×4×8( )5.102×28=100×28+2×28( )6.62×99=62×100-1 ( )三、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6分)1.(a+b)×c=a×c+b×c,这就是( )。

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不能作(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7-08年高一上物理同步检测第二章单元测试卷(B卷)(附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冇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卜•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冒,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t\(2 h h (5 4 h□ □ □ □□□□□ □□□□□□A h h (4 ts k, hA.在时刻b以及时刻t5两木块速度相同E.在时刻D两木块速度相同C.在时刻D和时刻间某瞬间两木块速度相同D.在时刻t4和时刻t5Z间某瞬间两木块速度相同答案:C解析: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匕多次曝光所记录卜的木块的位置,与木块运动时打点计时器打卜的点有相似Z处.如果将木块看作一个质点,那么町以将这张照片当作纸带来处理.根据木块在不同吋刻的位豐可知,上面的木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因为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位移增加量一定:卞面的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因为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进一步观察会发现从上时刻到t5时刻这段时间内两木块的位移相等,因此平均速度也相同.上面木块的平均速度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相等,而时刻h和时刻L Z间的某瞬时刚好是b时刻和t5时刻的中间时刻.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2.将近1 000年前,宋代诗人陈与义乘着小船在风和口丽的春口岀游时曾经写了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在这首诗当中,诗人艺术性地表达了他对运动相对性的理解.关于诗中所描述的运动及参考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飞花”是以运动的船为参考系的B “飞花”是以两岸的榆树为参考系的C “云与我俱东”是以运动的船为参考系的D “云与我俱东”是以两岸的红花为参考系的答案:AD解析:诗中所描述的“飞花”,指的“花”是运动的,这是以运动的船为参考系;“云与我俱东” 意思是说诗人和云都向东运动,这是以两斥或两斥的红花、榆树为参考系的.云与船都向东运动,可以认为云相对船不动.故A、D正确,B、C谱.3.如图为-•物体做II线运动的V,图彖,物体的初速度为V。

,末速度为*则物体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为()A・$=2U B.f>m C・:V土二乞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2 2 2答案:B解析:在图中梯形voOtiD的而积s.在数值上等于做初速度为V。

、末速度为w的匀加速直—I- —\/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I内的位移.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式知也"于题中物体的X图彖是曲线.它所用面枳比梯形VoOhD的面积儿也就足该物体的平均一Srfh ? 4- V速度v = JL>±=^—,所以B选项正确・人L 24.一人看到闪电12.3 s后又听到雷声.己知空气中的声速为330 m/s—340 nVs,光速为3x10s m/s,于是它利用12.3除以3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的位置到他的距离为4.1 kin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可以判断()A.这种估算方法是错误的,不可采用E.这种估算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估算出闪电发生的位置与观察者的距离C.这种估算方法没有考虑光的传播时间,结果误差很大D.即使声速增人2倍以上,本题的估算结果依然正确答案:B解析: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时,为使问题简化,一般要抓住主要矛膚,忽略次要矛盾,使问题得以迅速解决.光速与声速相差很人,在传播约4.1 km的距离时,光传播的时间对估算距离来说完全可以忽略•声速为0.33 km/s—0.34 kin/s,所以:s=vt=(0.33― 34)t^ = xJ2.3 kin=4.1 kin.所以E疋确.为声速增大2倍时,上式显然不再成立,D错.5.(2007高考山东参考试卷,19)某科技馆中有一个展品,该展品放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龙头(刚滴出的水滴速度为冬),在行光源的照射下,只要耐心地缓慢凋节水滴卜-落的时间间隔,在适肖情况下参观者町以观察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好像都静止在各自固定的位置不动(如图的A、E、C、D所示,刻度尺上数值的单位是cm)M g=10 nVs2,要想出现这一种现象,所用光源应满足的条件是()A.持续发光的光源B.间歇发光,间隔时间为1.4sC.间歇发光,间隔时间为0.14 sD.间歇发光,间隔时间为0.2 s答案:C解析:水龙头滴卜的每一滴水都町以看作是做自由落体运动,A 、B 、C 、D 相邻两点间的时 间相等,设为T, hcD-h B c=gT-, T 彳人叮加=J (〉0_3洛xl 匸S=Q14 s,只要发光 的时间间隔是T 的整数倍,就可以看到上述现象,C 正确. 6.下面是直线运动中的两个公式:s=W①v 0 + V. s=-- ---- t =V, t2T关于这两个公式的使用条件,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②两式都可以用来求解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B. ①②两式都可以用来求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C. ①式适用于任何直线运动求位移:②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求位移D. ②式适用于任何直线运动求位移;①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求位移 答案:BC解析:公式S ■订是平均速度定义式V--的变形式,对所有的直线运动求位移都适用:/公式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个推论,它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因此27■②式也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B 、C 正确.7. —质点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该质点的速度v 与时间t 的图象的是卜图 中的( )Z?-506 10()平行光源答案:A解析:在s-t图象中,质点开始沿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静止一•段时间后,又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回到出发点后又静止不动,且两次运动的时间相等,速率相同.所以质点的v-t图象开始时负方向的速度不变,然后挣止,速度为零,接着以正方向的速度运动相同的时间后速度为零•所以只有A图是正确的.8.某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它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运动到中间时刻的速度是巾,经过全程一半位移时的速度Sv3,则下列关系式正碗的是()A.V I>V2>V J E.V I<V2=V S C.V!=V2<V J D.V I>V:=V S答案:C解析:因为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所以VLP;还足因为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故前一半位移用的时间多,后一半位移用的时间少,全程的中间时刻物体处在前一半位移的某位置上,也就是说,中间时刻物体还没有运动到位移的中点处, 因此V2<V3.只有C正确.9.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 I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在这1 S内,该物体的()A・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 B.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 mC.加速度的人小可能人于10 in/s-D.加速度的人小可能小于4 m/s-答案:BC解析:1 s后速度方向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同,此时10-4 ……a= -------- m/s-=6 in/s-110 + 4s= -------- x 1 m=7 m2is后速度方向M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反,此时w _10_4 nVs-=-14m/s=(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一10 + 4s= ----------- x 1 m=-3 m (负号表不位移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210.将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后,能正确表示其速率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的图象是(不计空气阻力)(A D答案:D解析: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上升阶段速度逐渐减小,卜降阶段速度逐渐增加,且变化率为g,是一常数.所以图象为直线,斜率表示加速度的人小相等、方向相反.竖直上抛运动最高点的速度为0.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1•某物体做II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试根据图象回答卞列问题:答案:⑴匀加速1匀减速-2 (2) 2 124-0解析:由图彖知,OA 段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31-—— m/si m/戸 在AB 段做匀减40-4速运动,加速度:a := ----- m/s 2=-2 ni/s 2.物体在2 s 末的速度:vj=ait=lx2m/s=2m/s :整个2过出物体的位移等丁•速度图级9时间轴所阳成的[角形的面枳: 6x4 s= ------ m=12 m.212•某同学身高是1.8m,在运动会上他参加跳高比赛.起跳后身体横看越过了 l ・8m 高的横 杆•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是 ________ m/s ・(g 取10 nVs-) 答案:4.2解析:跳高运动町近似看作竖直上抛运动.该同学起跳时乘心的高度是0.9 m,身体横着越过 1.8 in ini 的横杆时重心的高度是l ・8m.向上运动的Ai 人高度:h=l ・8m-0・9m=0・9m •所以起 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v J2g 力■ >/2 x 10 x 0.9 ni/s-4.2 ni/s.13.—矿井深125 m,在井I I 每隔一定时间自由落卜•一小球,当第11个小球刚从井I I 卜•落时, 第一个小球恰好到达井底.那么相邻小球间开始I 、•落的时间间隔为 __ .第一个小球 恰好到达井底时,第3个小球和第5个小球相距 __________ m.(g 取10 m/s?) 答案:0.5 s 35解析:设小球从井口下落至井底所需要的时间为"嗨加, 从第1个小球开始下落时计时,当第11个小球开始下落时共经历10个时间间隔,那么相邻 小球间开始卜•落的时间间隔丁=丄=0.5 s.10这时,第3个小球和第5个小球相距为h,则 h=|g t(ll-3)T] --|g [(11-5)T] 2xi0x4: m ------ xi0x32 m-35 m.2 214.(2007河南郑州高三一检,11)某同学做了一次较为精确的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的实验,实验所得到的纸带如图所示,设O 点是计数的起始点,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为0.1s,则第一个计数点与O 点的距离血应为 ______________ cm,物体的加速度w ___________ in/s 2.m/st 在AB 段做 ____________运动,加速度是 _________ in/s :.(2)物体在2 s 末的速度是 ___________ m/s>物体在整个过程的位移是 __________ m.答案;4 1解析:因纸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相邻相等时间里的位移差相等, 故 x 23-Xi2=Xi2-Xoi,即(15・9) - (9-Xi) = (9-Xi) -Xi Xi-4 cm ・x 23 - x l2 (6-5)xlO'2T 2 —= o?F15•为了安全,在行驶途中.车与车之间必须保持一定距离•因为从驾驶员看见某一种情况到 采取制动动作的时间里,汽乍仍然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思考距离);而从采取制动动作到 车完全停II:的时间里,汽车又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制动距离).卜•表给出了汽车在不同速度/ (kmh-1) 思考距离/m 制动距离/m 停车距离/m45 9 14 23 75 15389073 105217596答案:43 18 55解析:设四种情况卜的思考距离分别为X 】、X :、X,、X,;制动距离分别为xr 、灯;停 车距离分别为S 】、S 〉S3、S4驾驶员从看见某一情况到采取制动动作的这段时间里,汽车以 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思考距离与速度成正比,即v 2 v 5 v 4 45 75 90 105停车距离等于思考距离与制动距离之和,故:S 2-X2+X 2^=43 m. 制动距离:Xj-S3-X3= (73-18) m=55 m.三、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朿要演 算步骤,只写出瑕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辆汽车以72 knih 的速率行缎,现因故紧急刹车并艰终停止运动.已知汽车刹车过程加 速度的大小为5 m/s?,则从开始刹车经过5 s,汽车通过的距离是多少? 答案:40 m解析:本题应先分析清楚汽车在5 s 内是正在刹车还是已经停车.若正在刹车,町用位移公式 直接求.若停车时间t<5 s,则刹车过程的距离即是所求的距离.设汽车由刹车开始至停止运动所用的时间为b 选vo 的方向为正方向. v 0=72 kni h=20 m/s,由 v t =v 0+at 0 得:v, - v 0 0-20 to™ ------- = ---------- s-4 sci -5可见,该汽车刹车后经过4 s 就己经静止,后Is 是静止的. 因为汽车瑕终静111, M J'以直接利用O-vo 〉2as 求出刹车距离.M____9cm 115 cm根据 X :3-X12=aT 2>ni/s 2=l m s 2.230 1若用基本位移公式s=vot+丄求,时间t 应取4 s 而不是5 s.217.物体从hi®处自由卜•落,它在落到地面前1 s 内其|、•落35 m,求物体卜落时的高度及卞 落时间.答案:80 m 4 s解析:设物体卜•落时间为由公式得:力_35 =由以上两式解得:t=4 s.h=80 m.18.2000年8月18 口,《新闻联播》中报道,我国空军科研人员在飞机零高度、零速度的救 生脱险方面的研究取得成功.报道称:由于飞机发生战障人多是在起飞、降落阶段,而此时 的高度几乎为零高度.另外在飞行过程中会出现突然停机现象,在这种情况卜,飞行员脱险 非常困难.为了脱离危险,飞行员必须在0.1 s 的时间内向上弹离飞机,若弹离飞机的速度为 20m/s,试判断飞行员弹离过程的加速度是多人.若铝亍员脱离飞机的速度方向竖直向匕则 他离开飞机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答案:200 m/s 2 20 mv — v 20 — 0解朴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知,飞行员弹离过程中的加速度:3=-^— HVS-200 m/s 2飞行员离开飞机后,可认为是以20 m/s 的初速度做竖直上抛运动,因而离开飞机的最 大高度是:19•在某市区内,一辆小汽车在公路上以速度vi 向东行驶.一位观光游客由南向北从斑马线 上横穿马路.汽车司机发现游客途经D 处时经过0.7 s 作出反应紧急刹车,但仍将正步行至B 处的游客撞伤,该汽车最终在C 处停下,如图所示.为了判断汽车是否超速行驶以及游客横 穿马路是否过快.警方派一警车以法定最高速度v m =14.0 ms 行驶在同一马路的同一地段. 在肇事汽车的起始制动点A 紧急刹车,经过14.0 m 后停下来•在事故现场测鬧紂AB=17・5 m. BC -14.0 ill. 丽・2・6m ・肇爭汽车刹车性能良好(可认为警车与肇事汽车刹车时加速 度均相同)•问:_ 0-202 =2 x (-5)m=40 m2022x10m-20 m.2d沔起始右车点二®点停*点东(1) 该肇專汽车的初速度V ]是多人? (2) 游客横穿马路的速度是多人?答案:(1)21 m/s (2)1.53 m/sv解析:(1)汽车与警车刹车时均视为匀减速运动,且末速度变为零,町由^=235,得a=—,说明小汽车超速行驶.(2)汽车司机在人点开始刹车到C 点停卜•,由于BC=14.0 m,说明小汽车在B 点的速度与警车开始刹车时的速度相同,为v m =14.0 m/s •设小汽车从A 到B 所用时间为2•则— v + v 7 AB 力3= —『加,变形得 ------------- ,代入数据得:2 匕+ 52x17.5(AB = ----------- S=1 S21+14从发现游客到开始刹乍的反应时间为t o =O.7 s.故游客横穿马路的速度W=BD2.6m s-1.53 ms.0.7 + 1.0两车加速度a 相同,则左吩/17.5 + 14.0Y ~14^0-X14.0 nVs=21 ni/s> 14 m/s.,解得V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