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 穆旦

合集下载

我看 穆旦

我看  穆旦

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
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第四节:怀古抒今,表达对生命、 自然的热爱。
因为远古哲人热爱生命,热爱大自 然,心中充满着对生命的渴望,希 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第五节
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 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 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 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 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第五节:诗人以含蓄、稳健的笔 致烘托了安稳的气氛,表达了对 和庇和自然生命的渴望。 “去吧,去吧”运用反复修辞手法,“像 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运用 整齐的排比句式,感情浓烈而真挚。
我 看
穆旦
文题解读
《我看》,“我”即诗人,“看”意思是观察。即诗人以“我”的视角, 观察大自然中充满生机的万物。
目标导航
了解诗人及诗歌的写作背景,熟读并背诵这首诗。 理解诗歌的意象,赏析含义深刻的诗句。 体会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由的憧憬之情。
走近作者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 真,祖籍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出生于天津。现 代主义诗人、翻译家。 1940年在西南联大毕业后留校任教。1949年 赴美国留学,入芝加哥大学英国文学系学习。 195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53年回国后,任南开 大学外文系副教授。1958年受到政治迫害,调图 书馆工作。1977年因心脏病突发去世。
国雪莱的《云雀》、《雪莱抒 情诗选》,英国拜伦的 《唐璜》、《拜伦抒情诗选》、《拜伦诗选》,英国 《布莱克诗选》、 《济慈诗选》。
写作背景
1938年,穆旦与几百位师友一起踏上了学校西迁之路,抵达昆明。
一路上他目睹山河破碎的现状,亲身经历了现实的苦难,更加坚定了对 抗战胜利的信心和渴望,“我们走在热爱的祖先走过的道路上”,“我们 不能抗拒,那曾在无数代祖先心中燃烧着的希望。”本诗就是这种情况 下写作的。

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穆旦现代诗《我看》赏析

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穆旦现代诗《我看》赏析

九年级语文上册现代诗《我看》赏析
我看
诗人∕穆旦
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
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悄悄,比拟,生动,写出春风的轻柔;揉,形象,写出风吹草低的景象】
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拟人】
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比喻,将青草的起伏比作绿潮,表现春草的茂盛】
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
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吸入,写出晴空的高远深邃】
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拟人,生动地写出云彩在傍晚时分的色彩变化】
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拟人,表现晚霞的美丽令人沉醉】
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
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你”,指的或许是大自然,因为前文描写的是大自然的景色】
哦!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
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

【大自然的主旋律永远是蓬勃的生命,欢乐和忧戚都是浮云】也许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
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比如孔子曾赞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
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
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哲人已逝,大自然的脉动依旧】
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
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拟人,生动形象,写出生命的旺盛】
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排比,生命无处不在,无远弗届】
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期待融入大自然,天人合一】
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不拒苦乐】
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燃起,吹熄,将花朵比拟为火,将季节拟人,生动写出
花朵随季节开放、凋谢的景象;意在表明,与自然合一,则苦乐于我,正如花开花谢,再寻常不过】。

【初中语文】《我看》课件+++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初中语文】《我看》课件+++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让生命“飞奔”,让生命“漫游”,像鸟、像云、像树一样自由自在。诗人 的生命热情被大自然的活力点燃,在这里因自然的生机而生出奔驰和飞翔的欲望, 尽管人的生命在大自然面前渺小无比,但也要让生命活出精彩。
语言赏析
“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一句中“揉”字用得好不好?请简要分析。
“揉”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春风以人的情感,写出了春风的力 度和温柔,表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相生,能使诗歌的内涵丰富。
第一节描绘了一幅春风掠过青草,青草随风起伏的画面。
2.请你分析第一节诗歌在写作上的特点。
本节诗歌在写法上虚实结合,首先描绘了春风掠过青草,青草随
风起伏的画面,之后生发联想:想象风掠过远水时,水面微波乍起的
情状。
3.请你赏析第二节诗歌中“吸入”一词的表达效果。 “吸入”,本义为“用嘴和唇的动作从人或兽的乳房吮吸乳汁 的过程;或特指把空气吸入肺里”,这里指鸟在深远的晴空里滑翔的 情状,好像是被晴空吸进了它的空间,将“鸟”的小和“晴空”的空 旷写得形象生动,具体可感。
诗人想到了生命和时间。一个人,无论是生命还是时间,都无法与大自然相 提并论。我们的欢乐忧伤,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相比,显得多么微不足道, 都是枉然。远古的哲人再怎么伟大,在大自然面前仍然是一缕静流,飘散在大自 然的漫长岁月中。
合作探究
最后一节中,诗人表达出怎样的愿望?诗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愿望?
7.“去吧,去吧”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简要分析其作用。 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且是祈使句,表达了诗人让飞奔的生 命进到自由之中的热切盼望,反复的修辞的使用,使情感的表达更强 烈。
8.简要分析“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像鸟的歌唱,云的 流盼,树的摇曳”的表达效果。
本句使用了拟人、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意思是希望 “我”所热爱着的“大地”能够获得完全的自由;比喻修辞的运 用,使表达更形象;排比修辞的运用,使情感的表达更具体,更强 烈。“鸟的歌唱”“云的流盼”与第二节相呼应树的摇曳”丰富 了诗歌内容。

第6课《我看》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6课《我看》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一、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找到每节诗歌的韵脚,体会音乐美。 2.找出诗歌意象,并概括其特点,体会绘画美、意境美。 3.理解内容,体会诗歌情感。
诗节 韵脚 意象
意象特点
手法
1
草、潮
春风、青草、 温柔、寂静、茂盛、 远水、绿潮 充满生机、有力度
拟人、比喻、 反复
2
翼 里
飞鸟、晴空、 自由、轻松;悠远、 流云、大地 庄严;轻盈、自由;
诗人用陌生化的语言,让我们对自然获得全新的认知和 感悟。
4.下列关于《我看》一诗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春天的傍晚,在瑰丽的大自然面前,诗人激情澎湃。前两节
是“我”所看,后面三节是“我”所思。 B.诗人调动视觉、触觉、听觉等感官观察并写作。当他写风的
时候,自己已经化身为风,抚摸起伏的青草。他是鸟,在天 空展翅,融入。他也是云,让大地沉醉的流云。 C.诗人采用写实主义的手法,描写景物的原始形态,对眼前、 过去和未来做出了形象的描绘。 D.诗人将春风、青草、飞鸟、流云等意象连缀在一起,描绘了 一个平和、宁静而又辽阔的画面。
【课文主旨】
诗人描写了“我”眼中的大自然美好温馨的画面, 抒发了诗人 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热爱、赞美 之情,同时 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 自由 的憧憬以及愿意以热血青春 报效祖国 的深情。
三、延伸拓展
(一)【微写作】 校新诗社团欲将穆旦的《我看》编入新一期校刊,但几位
编辑对其所放的主题栏目产生了争议。现有主题“自然之光” “生命憬悟”“内心沉思” ,请替他们做出选择,并说说理由。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金黄的稻束
郑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5《我看》(穆旦)PPT课件 (1)

5《我看》(穆旦)PPT课件 (1)

围绕题目“我看”找出诗中的意象,分析所描绘的 意境。
意象:春风、青草、绿潮、飞鸟、晴空、流云、大地
意境:向晚的春风悄悄地吹过丰润的草地,荡起一片片 绿潮,飞鸟在深远的晴空中静静地平展翅翼飞翔,天空 中的白云在夕阳的映照下泛着红晕无意的流动。
细读感悟
再读课文,欣赏诗意。
第一节:
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
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和美丽动人
3.首尾照应,结构严谨。
①第五节的“天风”“ 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 的摇曳”照应了第一节和第二节; ②“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又照应了第三节的 “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 ③“像季节燃起花朵”又照应了第一节的“春”。
课堂小结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所见所感,表现生命的春天 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充满了渴望和追求,也抒发了 作者的欢乐、忧戚之情。
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
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 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最后三句达到高潮,点出主旨:“ 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与大自 然拥抱在一起,欢笑与哀愁都是生 命的一部分,也如同花朵一样开了 又谢。
作者在这里因自然的激发而生出怎样的 愿望?是通过哪些词语体现出来的?
“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 和大自然融为一体,
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 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
“揉”用的妙。写出了风的 力度和温柔
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
划出能表现春风和春草特点的词语,分析它们 的表达效果。
✓ “揉过”“低首”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 了春风吹过草地,小草随风摇曳的情景。
✓ “也许……绿潮”,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 草地比作“绿潮”,写出绿草像“潮水”一样 涌动,给人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
第三节:
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 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 哦!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 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

我看的诗歌意境

我看的诗歌意境

我看的诗歌意境
《我看》是穆旦的一首诗歌,以下是这首诗歌的意境:
1.这首诗歌描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受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
敬畏之情。

2.诗歌中的意象丰富多彩,包括春风、春草、飞鸟、流云等,这些意象构
成了一幅美丽的春天景象。

3.诗歌中的意境宁静、安详,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内心的平
静。

4.诗歌中的语言简洁明快,但却能表达出深刻的思想和情感,体现了诗人
的才华和功力。

5.诗歌中的主题是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和对生
命的珍视。

总的来说,《我看》是一首充满诗意和意境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也让读者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和宁静。

部编本九年级上册第五课穆旦《我看》

部编本九年级上册第五课穆旦《我看》
部编本九年级上册第五课穆旦《我看》
6. 作者在结尾因自然的激发而生出怎样的愿望? 【答案】作者在结尾用“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让 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像季节燃起 花朵又把它吹 熄”的诗句,表达了要与大自然合而为一、同悲同乐 的愿望。
部编本九年级上册第五课穆旦《我看》
【难点探究】诗歌后三节都是作者所思,其内容有什么不同? 【答案】第③节主要写在孕育了万物、充满生机的大自然面前, “我”的“欢乐和忧戚”是微之甚微, 以此突出大自然的博大 。第④节主要写远古的哲人的生命早已逝去, 但他们留下的对 大自然的吟咏赞美一直在时间的 长河里飘逸。第⑤节在前两节 的基础上,很自然地抒写出 希望将生命融人自然,让“我”的 爱回归大自然 之中去,真正获得生命“巨树永青”的人生之爱 的归宿。最后一节,点明主旨,升华主题。
部编本九年级上册第五课穆旦《我看》
4. 这里的“你”指谁? 【答案】这里的“你”指大自然和充满生机的万物。
部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九年级上册第五课穆旦《我看》
5. 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这 句话怎么理解? 【答案】远古的哲人的生命早已逝去,但他们留 下的 对大自然的吟咏赞美一直在时间的长 河里飘逸。
部编本九年级上册第五课穆旦《我看》
一 读一读字音
忧戚( qī ) 飘逸( yì ) 摇曳( yè ) 枉然(wǎng) 丰润( rùn )
部编本九年级上册第五课穆旦《我看》
二 写一写字形
níng( 凝 )望 流pàn( 盼 )
yǒng( 咏 )赞 màn( 漫 )游
部编本九年级上册第五课穆旦《我看》
部编本九年级上册第五课穆旦《我看》
2. 本句中的“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案】“揉”是用手来回擦或搓的意思,这里运 用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的力度和温柔。

穆旦《我看》原文阅读(含简析)

穆旦《我看》原文阅读(含简析)

穆旦《我看》原文阅读(含简析)
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O,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O!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

也许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去吧,去吧,O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O,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1938年6月人的爱,是大自然的赐予;最终,人的爱又将回归于大自然之中去。

这就是人类的爱情的价值实现,这就是真正获得了生命“巨树永青”的人生之爱的归宿。

“我和你谈话,相信你,爱你,/这时候就听见我的主暗笑”,这是说,在爱的发展中,“你我”的理性的因素仍然在起作用,以致使“主”暗笑,“主”也就是造物者——人类生命本能,包括爱的创造者——自然,他也在暗笑,现在的“你我”太理智了,所以,就“不断地添来另外的你我,/使我们丰富而且危险。

”这个“另外的你我”,就是对于现在的过分理智的“你我”的一种超越,添加之后的“丰富而且危险”,是对于爱的热烈感情的一种抽象性的暗示。

“主”的“添来另外的你我”,实际上是说自身感情的自然强烈化,或者说生命潜在本能的能动的发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独立阅读诗歌,记录阅读感受,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2.通过反复诵读,深入体会诗歌意境 3.品味诗歌语言,理解诗歌中作者蕴含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反复诵读诗歌(重点); 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和愿与大自然合二为一的感情 (难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读书指导法、小组讨论法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查找作者资料、扫清文字障碍、独立阅 读诗歌,记录阅读感受(上课交流); 教师准备好课件和拓展资料
2.出示目标 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 目标
3.指导朗读
(1)听范读 (2)学读 ①指导学生自己试读 ②指名读,学生点评。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重音。 ③配乐全班小声跟读,再次享受诗歌的音乐美。
4.问题探究
1.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象征了哪些 内容? 教师指导前两组意象及涵义,学生自由讨论后 两组并选代表发言。 明确:第一节:连用“老水车”“矿灯”“稻 穗”“路基”“驳船”五个意象并以“破 旧”“熏黑”“干瘪”“失修”等修饰语,来 描绘祖国所承受的苦难与忧患。第二节用贫困 “悲哀”“希望”“飞天袖间”的“花朵”表 现祖国和人民没有因贫困而丧失希望,只是长 期以来希望太渺茫。
教学过程:
1.预习导入 2.明确目标 3.指导朗读 4.问题探究 5.拓展延伸 6.课堂小结
1.预习导入
1.检查字词:干瘪(biě) 驳船(bó) 蜗行(wō) 胚芽 (pēi) 迷惘(wāng) 隧洞(suì ) 绯红(fēi) 淤滩(yū) 纤绳(qiàn) 2.学生介绍作者资料:明确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 物,代表作《致橡树》《这也是一切》 《双桅船》等 明确这首诗歌的创作时期——1979年改革开放初期, 正是百废待兴之时
2.诗歌朗诵
1.初读:感知内容→预习作业交流 2.再读:把握感情基调→进行朗读指导
3.三读:深入体会诗歌意境→进行朗读展示(可配乐) 4.齐读:读出感情,读出韵律(可配乐)
3.研读探究
1.“我看”看到了什么?它们各有什么特点?闭上眼 睛想象一下那个画面? 明确:“春风”柔和、“春草”丰润、“飞鸟”闲适、 “晴空”深远、“流云”火红、“大地”广阔→ 学 生即时闭眼想象并描绘画面
4.小结检测
诗人借助大自然中 春风 、 春草 、 飞鸟 等意 象,表达了自己 对大自然的热爱 和 与大自然合而 为一 的思想感情。
5.阅读延伸
穆旦《春》《园》 艾青《春姑娘》、余光中《春天,遂想起》
板书设计
我看
我看
春风 春草 飞鸟 流云
热爱自然、 与之合而为一 生命的勃发
我思
与自然合流
6.作业布置
1 2
3
4 5 6
预习导入 诗歌朗诵 研读探究 小结检测 阅读延伸 作业布置
1.预习导入
1.字音字形(知识小卷) 丰rùn ( ) 沉zuì ( ) 忧qī( ) bó发( ) 飘yì ( ) màn游( ) lí u盼( ) 摇yè( ) 2.学生介绍作者资料:明确作者这首诗歌的创作时期— —20岁上大学期间 3.“我”看,“我”是谁?看到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面对春景,诗人的所见所想是什么?
板书设计: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悲哀之情 痛苦希望 对祖国的挚爱之情 壮丽誓言 先抑后扬 深情呼唤
谢谢 观看
脑子 张智涵 脑子是个好东西 可我只用了5% 一个脑细胞对其他 脑细胞说 “有我在就行了, 你们睡吧” 而后 我盯着面前的题 1+1=? 我写了3。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教材分析: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部编本教材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中的一篇现代诗歌,是当代诗人舒婷于1979年 创作的一首抒情现代诗。这首诗写于我们伟大的祖国刚 刚结束“十年浩劫”的历史时期,诗中选取了生活中极 具特征的意象,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我”与祖国不可分 割的血肉联系,倾吐了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强烈愿望, 表达了那个时代青年的共同心声,这首诗歌感情真挚, 语言节奏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适合朗读。
5.拓展延伸 (结合时间安排,可布置成作业)
舒婷的《致橡树》《这也是一切》
爱国主题诗歌:《我们最伟大的节日》何其芳、 《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光的赞歌》艾青
6.课堂小结
当代作家李朝全:“在诗人笔下,祖国或许贫穷、 落后、伤痕累累,但不失希望和美好。诗人愿意同全 国十亿人民一起,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为祖国争取 富饶、荣光和自由。这是一首情感浓郁的政治抒情诗, 诗人激情汹地表达了彻骨的爱国之情与报国之志引起 了人们广泛的共鸣。”
2.年轻的诗人穆旦面对此情此景想到的是什么呢?这里 的“你”指什么呢?
明确:“你”是指大自然和充满生机的万物;作者想到 的是生命的勃发、与自然合流。
3.读到这里,你能联想到我们学过的哪些作者作品吗?
例如:陶渊明热爱自然、杜甫的《望岳》、朱自清 的《春》、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郦道 元的《三峡》等。
《我看》
穆旦
教材分析
《我看》是部编本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现代诗 歌,这一单元是活动· 探究单元,要求学生独立阅读诗作,涵泳 品味,把握诗歌意蕴,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学习朗诵技巧, 注意重音、停连、节奏等,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读出感情, 读出韵律,为尝试诗歌创作奠定基础。所以本文更适合学生自 主欣赏,先独立阅读,不参考资料的前提下,记录初步感受, 再结合注释、旁批等再读诗歌,然后通过反复诵读,分析“春 风”“春草”“飞鸟”“流云”等意象,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 和愿与大自然合二为一的感情。
尝试创作《我看》
要求:有所见、有所思 字数不限(至少三行)
学生小作
脑子 张煜轩 脑子啊 你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脑子啊 人类却可以没有你 仍然生活下去 所以 就有了傻子 大脑
田圣 我们总是认为, 大脑 是人体最聪明的器官。 然而 你想想, 这个判断是大脑做出来的。
一天我的脑子对我说 姜晨 脑子:人生能不能有目标? 我: (一阵沉默过后)好吧 脑子:从现在开始,你只能说 你不会做一件事 我: 不行,两件 脑子:好吧,哪两件事? 我: 这件事不会,那件事不会 脑子接着就是一阵抽搐 我:我好像实现了我的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欣赏文学作品, 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或形象,能说出自己的 体验。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 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 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 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歌,理解诗歌中鲜明而又独具特色 的意象 2.体会诗人对祖国的挚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反复诵读诗歌(重点); 体会诗人对祖国的挚爱之情(难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感悟法、讨论点拨法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查找作者资料、扫清文字障 碍、独立阅读诗歌,记录阅读感受(上课交流); 教师准备好课件和拓展资料
学情分析:
在初一、初二已经学过了不少诗歌,学生对诗歌的 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和体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 识的获取,学生的感悟能力也随之提升,但是对本诗的 透彻理解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要通过查阅资料和反 复诵读去加深体会;学生的朗诵能力越来越强,可以通 过诵读展示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习语文 的自信心。
2.每节诗末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 从中可看出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 明确:不一样,第一句抒发诗人难以言状的悲哀 之情;第二句蕴涵着诗人的几分痛苦几分希望; 第三句是诗人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第四句是 诗人对美好祖国感到无比自豪时抑制不住的深情 呼唤。可见,诗人的感情有低沉叹息逐渐转向亢 奋热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