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教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 中华书局版-中华书局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 中华书局版-中华书局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马克思主义诞生的3点客观原因、马恩的主观努力、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及其意义。

(2)、能力目标①在学生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事迹后,让学生分析马恩的特点以及能够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和概括史实的能力。

②把其它思想和马克思主义进行分析比较,得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以此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3)、情感价值目标让学生分析马恩的特点以及能够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原因,在分析得出结论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马恩的高尚人格和优秀品质,明白崇高理想、勤奋努力、勇于实践、真诚合作的重要性。

2学情分析学生对马克思与恩格斯有一定了解,但对于科学社会主义却并不了解,本课理论性较强。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过讲述、讲解引导学生学习。

3重点难点1、重点:结合马恩的事迹让学生分析体会马恩的高尚人格和优秀品质。

把其它思想和马克思主义进行分析比较,得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2、难点:本课内容理论性很强,离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太远,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几乎一片空白,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得出结论难度很大。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过讲述、讲解引导学生学习。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1 .通过课件展示下列材料:“1999年,先是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的“千年第一思想家”这一命题进行了校内的征询、推选。

投票结果是马克思位居第一,而被习惯公认第一的爱因斯坦却屈居第二、牛顿和达尔文分列第三、四名。

随后,英国BBC广播公司,又以同一命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

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

”问学生:马克思有何贡献,得到如此高的地位?(因为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由此导入新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引导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提问:①关于马克思主义,同学们知道哪些知识?或者你有什么疑问、问题想问?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组成部分、产生的原因、有何特别之处?3. 展示马克思主义概念:为解放全人类,以建立美好理想社会为目标而创立的科学思想理论体系。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教案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教案

18.美国南北战争一、内容:美国南北战争二、学习目标:1、了解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战争的过程、战争的结果、意义。

2、认识美国的南北战争是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发展的结果,增强学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过程(一)、定向示标:(1分钟)1、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第18、美国南北战争2、出示学习目标:(利用小黑板出示)(二)、自主学习(14分钟)1、讲述:为了完成目标,请同学们自学本课知识。

2、出示学习指导:请学生默读课本111——115页的内容,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并画出问题的要点。

(1)、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导火线、战争初期的战况、北方扭转战局的方式、战争的结果。

(2)、美国南北战争有什么意义?(3)、为什么说“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4)、如何评价林肯的作用?学生阅读课本,12分钟后,看谁完成的最好。

3、学生看书,积极阅读,找出答案,教师巡视。

(三)、分组展示(5分钟)1、做完的同学请举手,然后小组内进行交流,准备展示。

2、展示。

(四)、探究总结(10分钟)过渡:美国独立战争后,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形成了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两种不同的经济形式。

资本主义要发展,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变得不可调和。

,只有通过战争来解决。

(1)、请看第一题:要点: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变得不可调和。

林肯的上台。

战争初期北方处于劣势。

为了扭转战局,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结果北方取得了胜利。

过渡: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在美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2)、请看第二题。

要点:在课本114页最后一段。

(3)、讨论第三道题:要点:美国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压迫,赢得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扫除了一大障碍;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又一障碍。

过渡:美国南北战争,林肯功不可没,我们应如何评价他?(4)、请看第四题:要点:维护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8课 美国的独立》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8课 美国的独立》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8课美国的独立》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九年级上册的历史课程,主要讲述美国的独立历史。

教材内容围绕美国独立战争,介绍了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美国独立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本课内容对于学生理解美国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战争和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美国的独立历史,可能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相关知识。

学生应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理解美国独立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国独立精神的认同,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2.难点:美国独立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2.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美国独立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3.阅读分析法:让学生阅读相关历史资料,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

2.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图片、文献资料。

3.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美国独立的意义和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你知道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吗?–美国独立对世界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2.呈现(10分钟)通过讲解和展示相关历史图片、文献资料,向学生呈现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讲解内容如下:–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美国的反抗。

–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战争爆发、双方的战略与战术、关键战役。

–美国独立战争的结果:美国的胜利、英国的失败、美国独立的实现。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阅读相关历史资料,分析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2024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美国的独立教案新人教版

2024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美国的独立教案新人教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基本概念、原因、过程和影响。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美国独立战争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历史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拓展与延伸
1.拓展阅读材料:
4.行为习惯:
-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影响学习效果。
-部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依赖教师讲解,对历史知识的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
-学生在课后复习和作业完成方面,存在拖延现象,影响知识巩固和深入学习。
对课程学习的影响:
1.学生在知识层面的差异,可能导致课程进度受到影响,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差异化教学。
-《美国独立战争及其影响》
-《华盛顿传》
-《托马斯·杰斐逊与美国独立》
-《独立宣言》全文及解读
-《美国宪法》及修正案简介
-《美国历史地图集》
2.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研究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重要战役,如萨拉托加战役、约克镇战役等,分析这些战役对美国独立战争结果的影响。
-深入了解华盛顿、托马斯·杰斐逊、本杰明·富兰克林等历史人物的事迹,探讨他们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作用和贡献。
板书设计
1.标题:美国的独立
-原因
-经过
-结果
-影响
2.原因
-英国殖民统治
-税收问题
-自由、民主思想传播
3.经过
-萨拉托加战役
-约克镇战役
-《独立宣言》发表
4.结果
-美国独立
-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5.影响
-民主、自由、平等等价值观传播
-美国宪法制定

初中历史第18课教案

初中历史第18课教案

初中历史第18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明清时期的经济情况,掌握明清时期的主要经济政策。

2. 了解明清时期的新兴产业和商业活动,认识明清时期的经济状况和发展趋势。

3. 能够分析明清时期的经济变革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明清时期的经济情况和主要经济政策。

2. 难点:分析明清时期的新兴产业和商业活动对经济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
1. 教材:《历史》第18课教材内容。

2. 多媒体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

3. 教学案例:明清时期的新兴产业和商业活动案例。

四、教学过程
1. 开篇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内容,引出本节课的话题。

2. 学习内容介绍:介绍明清时期的经济情况和主要经济政策,让学生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状况和发展趋势。

3. 案例分析:分析明清时期的新兴产业和商业活动案例,让学生理解明清时期经济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4. 讨论互动: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互动,让学生思考明清时期的经济变革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5. 总结提高: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掌握明清时期的经济状况和主要政策,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五、作业布置
1. 阅读教科书相关知识,复习本节课的内容。

2. 思考并分析两个明清时期的新兴产业和商业活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充分了解明清时期的经济变革和主要政策,同时培养学生思辨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美国的独立》教学设计(公开课)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美国的独立》教学设计(公开课)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美国的独立》教学设计(公开课)一. 教材分析本课《美国的独立》是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讲述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美国独立战争对美国历史和世界的意义。

本课内容是学生对美国历史了解的重要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素材。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美国独立战争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和细节理解不够深入,对于战争的影响和意义的理解也相对较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战争的过程,以及战争对美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理解美国独立战争对美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民族独立而奋斗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美国独立战争对美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影响。

2.难点: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和细节,以及战争的影响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案例教学法:以具体的历史事件为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本质和影响。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美国独立战争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和视频等。

2.教学素材:准备与美国独立战争相关的案例和资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3.教学设备: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美国的国旗和国徽,引导学生思考美国的独立是如何实现的。

2.呈现(10分钟)呈现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和过程,引导学生了解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具体经过。

3.操练(10分钟)以案例的形式,让学生分析美国独立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英雄人物,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战争的过程和细节。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8课 美国的独立》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8课 美国的独立》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8课美国的独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8课美国的独立》主要讲述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本节课通过分析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北美发展、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美国的诞生以及《独立宣言》的发表等内容,使学生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教材以丰富的历史资料为基础,结合生动的插图和图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古代史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历史素养。

但他们对美国独立战争的了解可能较为片面,局限于知道战争的结果,而对战争的原因、过程和意义等方面的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审视美国独立战争,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掌握《独立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情感,认识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过程、结果和意义。

2.教学难点:《独立宣言》的发表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背景和氛围。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历史思维能力。

4.对比分析法:通过比较美国独立战争与其他历史事件的异同,加深学生对战争特点和意义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深入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背景和相关知识,设计教学方案和问题。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美国的国旗、地图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背景。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美国的独立【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美国的独立【教案】

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第18课《美国的独立》教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独立战争的背景,简述美国的独立战争的过程,理解独立战争的意义;2.记住《独立宣言》与美国1787年宪法颁布时间,地位,内容和意义;3.认识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知道华盛顿的主要活动及其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

美国独立的进程及胜利原因。

教学难点: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及历史影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史料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出示图片——自由女神像材料《自由女神碑底诗作》欢迎你,那些疲乏了的和贫困的,挤在一起渴望自由呼吸的大众,那熙熙攘攘的被遗弃了的,可怜的人们。

把这些无家可归的饱受颠沛的人们一起交给我。

我高举起自由的灯火!从碑文中我们得知神像右手高举的火把象征了自由,自由女神左手握着的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左手捧着是一本书,刻有1776年7月4日字样,应该是《独立宣言》。

自由女神像已成为美国的象征,她表达着美国人民争取民主、向往自由的崇高理想。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沿着美国追求自由之路前行,一起走进第18课——《美国的独立》。

(二)新课讲授子目一:独立战争的序幕英属北美殖民地建立: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美洲就成为了冒险者的天堂。

以英国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都积极的参与了早期殖民扩张,纷纷来到美洲寻找市场,掠夺原料。

1607年,伦敦公司依据英王的“特许状”来到北美詹姆士河口,建立了仅有一个炮台、一所教堂、几间薄板房的詹姆士城,奠定了英国在北美的第一个殖民地──弗吉尼亚的基础。

1620年,英国一群政治避难者,乘“五月花”号船来到了北美,建立了城市。

此后,更多的英国人来到了北美抢占地盘。

到18世纪30年代英国在这共建立了13个殖民地。

请根据图片和材料概括北美殖民地此时经济发展的状况?学生观察图片回答,教师再总结补充。

北美经济的发展和美利坚民族形成:北部四个殖民地主要生产木材、造船、冶铁等,资本主义工商业比较发达,中部盛产粮食,生产的小麦和玉米以供出口欧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知识与能力
了解欧洲早期工人运动提出的基本要求;讲述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革命活动并创立马克思主义及其对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培养学生全面深入认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分析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条件,《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及作用,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理解宪章运动是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重大事件,学会推论历史结论的方法;了解巴黎无产阶级革命、巴黎公社成立、《国际歌》创立的过程,认识到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马克思、恩格斯为人类幸福而奋斗的崇高理想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从而认识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的第一个政权,它表现了无产阶级伟大的爱国热情、英雄气概和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
教学难点:英国宪章运动
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故事法、阅读指导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撰写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公开发表。

从此以后,这部著作和两位作者的名字就深深地镌刻在人类思想史和革命的丰碑上,历久弥新,永不磨灭。

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问世已经150多年了。

150多年来,没有哪一本书传播得如此广泛,如此深入人心,没有哪一本书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并且继续产生着如此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部纲领性文献,它的问世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树起了一面旗帜,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它给呻吟在资本主义重压下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指明了争取解放的道路,它有如黑夜里的灯火,大旱中的甘霖,立即不胜而走,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用多种文字在各国传播开来。

可以说,对于这部著作的意义和价值,无论怎样评价都不会过分。

新课导学
一、英国的宪章运动
1、宪章运动的起因
工业革命过程中,工人面对很差的待遇,不断进行反抗,最初是直接对准机器。

此时用多媒体、幻灯或小黑板等方式出示一段关于卢德运动的资料,让学生参与感受到工人的最初斗争形式,为后面的宪章运动内容作铺垫。

因为由学生自己理解得出的结论,不仅印象深刻,而且还培养了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和答题习惯。

2、宪章运动的中心内容
英国的宪章运动有一个政治纲领《人民宪章》。

运动中,工人们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

3、宪章运动的性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性质。

4、宪章运动的历史影响: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前提
2、马克思、恩格斯为创立科学理论开展的革命实践活动
简单介绍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平。

提问: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直接来源:空想社会主义;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恩格斯把它们吸收、改造,使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3、《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及其影响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

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自此之后无产阶级有了自己强大的思想武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新阶段,国际共产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洪流。

马、恩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革命纲领使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是他们为工人运动所做的伟大贡献之一。

三、巴黎公社
1870年,法国同普鲁士发生战争。

1871年3月,政府军队同巴黎市民武装——国民自卫军发生冲突,导致巴黎工人起义爆发。

后来人民选举产生了巴黎公社,资产阶级政府不甘心失败,对巴黎公社发动了进攻。

战斗非常惨烈,数以万计的公社战士英勇牺牲,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五月流血周”。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公社战士在强大敌人面前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后来公社的领导人之一欧仁·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的歌词,经工人作曲家狄盖特谱曲后,《国际歌》在全世界广泛传唱开来。

巩固小结
由板书图示进行:工业革命──英国的宪章运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进入新阶段)──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一条主线一气呵成,并且与本课题目“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相吻合;也可由学生进行,以培养动手和归纳能力。

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