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师资队伍建设“十三五”规划

一、基础和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结构、数量和质量是决定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直接影响到学校办学目标和发展战略的实现。“十三五”时期,建设一支规模适当、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形成人力资源的核心竞争力,既是学校发展的当务之急,更是一项长期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基本建设。“十二五”期间,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师资队伍总量明显扩大,师资结构日趋合理,双师比例逐渐提高,名师团队数量、层次有所提升。面对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和学校健康发展的需要,我校师资队伍仍面临和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师资队伍总量需要继续增加,确保师资力量与办学规模相匹配。

2.师资结构需要更加优化,使职称结构趋于合理、学科分布更加均衡、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形成梯队。

3.师资培养管理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和保障措施。

4.兼职教师聘用、管理、培训、考核、评价长效机制需要构建,以满足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5.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需要持续提升,建立健全师德考核、评价机制,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

二、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学校发展战略,坚持以打造基于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的快速应变人才培养机制为着力点,以优化师资结构、满足人才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积极创新高水平

师资队伍建设机制,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重点培养一批专业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为学校改革、建设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经过五年努力,初步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培养体系,以建成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成长的教师发展中心为平台,培养一大批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完善配套政策,积极发挥引领和带头作用,满足学校人才培养需要。引进大师级领军人物,打造结构合理、数量充足、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敬业奋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具体目标:

---师资规模:到2020年,专任教师数量基本达到国家要求,紧缺专业教师缺乏的现象明显改善。专任教师达到225人以上,专业教师超过135人,“双师型”教师超过95人,拥有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的教师超过38人。

---师资结构:重点引进、培养高学历人才,十三五期间引进硕士10名,高学历比例明显增加。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0%以上,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达到教师总数的30%以上。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及年龄结构更加合理。

---团队名师:“十三五”期间,培育优秀教学团队省级1个以上、校级10个,教学名师省级1名、校级20名,青年技能名师省级1名、校级10名,校级教学能手25名。

---培养体系:构建基于职业规划导向的教师发展校本培训体系,建立分层次、多平台、多形式立体式的培训网络,实施精准培训;推进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加强双师队伍内涵建设,双师素质教师达到70%以上。

---兼职教师:充分利用学校20%编制员额自主招聘兼职教师的政策,制定兼职教师聘任管理办法,满足人才培养需求。

---人事管理制度:深化人事管理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岗位设置管理,逐步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能上能下、充满生机的用人机制。进一步树立和增强为教学服务、为教师服务的意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

四、建设内容

(一)教师培训体系建设计划

构建基于职业规划导向的教师发展校本培训体系,建立分层次、多平台、多形式立体式的培训网络,加强各级各类人员的培训,建立新进人员、骨干人员(教师)、专家(名师)培训体系,建立校级、省级、国家级教学名师培养体系,落实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建立一支业务能力强、师德水平高的校本培训师资队伍。

(二)教学名师、教学团队培养计划

建立教师创新激励机制,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重点培养爱岗敬业、师德高尚、教学成果、科研成果突出的在某一个专业有影响的教师。通过专项经费资助,加大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力度,遴选专业造诣深厚、专业结构优化、政治素质高、教学成绩显著的团队,使之尽快健康成长。“十三五”期间,构建各级团队、名师培育机制,形成国家、省、校级梯队。分别培育教学名师省级1名、校级10名;培育优秀教学团队省级1个以上、校级10个;培育青年技能名师省级1名、校级10名;培育校级教学能手25名。

(三)专业教师“双师素质”提升计划

制定《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实施意见》,健全学校“双师”素质教师认定标准和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积极推进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探索“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培养办法;完善以老带新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建立教师轮训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企业实践时间累计不少于2个月。根据《专任教师实践锻炼管理办法》

加强教师实践锻炼的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完善实践锻炼的考核认定和运用,确保实践锻炼的成效。同时,贯彻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鲁政发〔2012〕49号文件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在绩效工资分配上向“双师型”教师适当倾斜。“十三五”末,专业教师“双师”素质比例达到70%以上。

(四)兼职教师引进利用计划

充分利用20%编制员额自主招聘兼职教师的政策,按照专业需求、结构合理的原则招聘兼职教师,建立兼职教师聘用、管理、考核、评价机制和兼职教师信息库。突破地域限制,打通人力资源共享通道;聘请企业、行业、政府、高校中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增进学校教师与社会各界的交流与合作;探索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兼职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兼职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与管理,健全兼职教师考核机制,不断提升兼职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更好地发挥兼职教师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

(五)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通过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积极参加国培、省培以及在职研修等途径,落实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

1.青年教师定期实践锻炼。积极拓宽渠道,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每两年专业实践的时间累计不少于两个月。

2.完善新教师培养制度。完善以老带新培养制度,建立新教师培养、考核、使用机制,营造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环境。

(六)师德建设水平提升计划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教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标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着力提升师德建设水平。建立健全师德管理体系,完善师德建设组织管理机构,构建师德考核标准和考核体系,将师德建设与教师业务能力提升融为一体,坚持师德考核与业务考核并重,并将师德考核结果

作为教师聘用的重要依据,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索建立教师教书育人诚信机制,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提升教师在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作风和职业技能方面整体水平。

(七)人事管理、分配制度改革计划

按照上级关于绩效工资分配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着重探索适合我校实际的奖励绩效工资分配办法,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价标准和绩效分配激励机制,适度向教学一线、优秀人才、双师型教师倾斜,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八)管理队伍结构优化、管理水平提升计划

加强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搭建培养平台、创新培养方式、拓宽培养渠道,提升管理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促进学校发展。着力加强管理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进一步落实学校精细化管理举措,重点推进精细化管理品质的养成,全面总结精细化管理的经验,打造一支专业文化程度高,符合中职教育特征和人才培养需要的管理队伍。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培训,以专业化、职业化、事务化、精细化为原则,以爱岗敬业、业务精湛、服务优良为目标,提升管理干部的履职能力,全面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成立以学校分管领导为组长、教务处负责人为副组长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专项工作组,全面负责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的落实、监督等各项具体工作。

(二)经费保障

在年度预算中,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师资队伍建设,确保按时划拨足额到位。

(三)强化评价

明确各项任务(项目)的建设目标、落实责任、确定时间表和任务书,实行项目管理。根据建设进度接点对任务(项目)开展年度检查、中期检查和绩效评价。

学校各部门进一步树立和增强为教学服务、为教师服务的意识。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工作的条件和环境,真正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爱护人才、培养人才的良好氛围,全力保障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的顺利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