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渗漏水原因分析及防治

合集下载

漏水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漏水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漏水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孔口、坑、池渗漏水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1.现象(1)工程出口处,地下水和地面水倒灌。

(2)窗井与主体结构相交处渗漏水。

(3)坑、池或墙壁转角处漏水。

2.原因分析(1)设计对地下水位和地面标高掌握不准。

(2)窗井与主体结构断开时,由于窗井底部回填土夯筑不密实,土方遇水下沉。

(3)窗井、坑、池与主体连成整体仍然渗漏水,一般是混凝土振捣不密实造成。

3.预防措施(1)地下工程通向地面的各种孔口,其结构须用防水混凝土或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出口处应高出地面不小于500mm,且应有防雨设施。

(2)窗井的部分或全部在最高水位以下时,窗井应与主体结构连成整体。

其内外防水层也应与主体结构连成整体(3)窗井的底部公最高地下水位以上时,窗井的底板和墙可与主体结构断开。

但窗井底部的回填土,应采取特殊措施,保证回填土不下沉。

其内防水层仍应与主体结构连成一体,以防止在转角处渗漏水。

(4)通风口应与窗井同样处理,竖井窗下缘离室外高度不小于500mm.(5)底板以下的坑、池,其坑、池底板必须相应降低,并应使垫层防水层、配筋和防水混凝(或HEA补偿收缩混凝土)保持连续。

(6)坑、池除与主体整体浇筑外,内设附加防水层。

受振动作用时,应设柔性附加防水层。

(7)底板为防水混凝土,窗井采用防水砂浆砌砖。

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5,砖不低于MU7.5.施工时,砖必须泡在水浸透,严禁干砖上墙。

脚手架不得穿过地下室外墙。

窗井顶设雨棚防雨。

(8)孔口、坑、池混凝土与主体结构同条件养护。

4.治理方法(1)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孔洞。

(2)“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露筋渗漏水”的治理方法。

(2)混凝土出现裂缝并渗漏水。

常见的几种建筑渗漏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常见的几种建筑渗漏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常见的几种建筑渗漏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建筑渗漏是指建筑物外部水分通过建筑物墙体、屋面、地面等部位进入建筑内部的现象。

建筑渗漏不仅会对建筑的结构和材料造成损害,还会对室内环境和居住者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下面将介绍常见的几种建筑渗漏原因分析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墙体渗漏墙体渗漏是指墙体内外之间产生的水分进入室内的现象。

墙体渗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外墙体结构不合理:外墙体未采用防水层或防水层质量差,导致水分渗入室内。

解决方法是加强外墙体的防水设计,采用质量好且耐久性强的防水材料。

2.墙体砖缝开裂:墙体砖缝开裂是导致墙体渗漏的常见原因之一、砖缝开裂会让雨水进入建筑内部。

解决方法是及时修补砖缝,确保砖缝完整。

3.楼层与外墙结合处渗漏:楼层与外墙结合处的防水处理不当会导致水分从墙缝渗入室内。

解决方法是加强楼层与外墙结合处的防水处理,确保密封性好。

防治措施:建筑物外墙应定期检查,及时修补墙面破损和漏雨处,采用防水层、防渗胶等材料进行防水处理,确保墙体无渗漏。

二、屋面渗漏屋面渗漏是指屋面构件、屋面防水层破损或设计不合理导致雨水渗入室内。

屋面渗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屋面防水层老化:屋面防水层长时间暴露于阳光、雨水、高温等因素下会老化,导致防水效果差,雨水渗入室内。

解决方法是定期检查和维护屋面防水层,及时更换老化的防水材料。

2.屋面构件松动:屋面构件如瓦片、屋脊等如果松动或破损也会导致渗漏。

解决方法是定期检查和修复屋面构件,确保其稳固性和密封性。

3.屋面设计不合理:屋面设计不合理也会导致渗漏,如屋面坡度不足、排水系统不畅等。

解决方法是合理设计屋面结构和排水系统,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排除。

防治措施:定期检查和维护屋面防水层和构件,及时修复破损部分,确保屋面的防水性能。

三、地面渗漏地面渗漏是指地下水或雨水通过地面进入建筑内部的现象。

地面渗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地下水位过高:地下水位过高是导致地面渗漏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地下水位高于地面时,水分会自然渗透到建筑内部。

常见渗漏水质量通病成因及防治措施

常见渗漏水质量通病成因及防治措施

渗漏水质量是影响工程建设和居住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常见的渗漏水质量通病包括地下水渗漏、屋顶渗漏、墙体渗漏等。

这些通病大多是由于材料质量不过关、施工工艺不当等原因导致的。

为了有效防治渗漏水质量通病,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成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地下水渗漏的成因及防治措施1. 基础材料质量不过关地下水渗漏常常与基础材料的质量有关,如果基础材料的密封性不好,就会导致地下水的渗漏。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基础材料的密封性,可以在施工时选择质量好的基础材料,并且在施工前做好充分的防水措施。

2. 地基沉降引起地下水渗漏地基沉降会导致地下水的流动方向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地下水渗漏。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在工程建设之前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选择合适的地基,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加固措施。

3. 管道渗漏引起地下水渗漏管道渗漏是地下水渗漏的常见原因之一,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加强管道的密封性管理,定期检查和维护管道,及时修补漏水点,避免漏水扩散。

二、屋顶渗漏的成因及防治措施1. 屋顶材料老化屋顶材料长期暴露在外界环境下,容易发生老化,从而导致屋顶渗漏。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选择质量好的屋顶材料,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做好保护工作,延长屋顶材料的使用寿命。

2. 设计缺陷屋顶设计不合理也是屋顶渗漏的常见原因,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屋顶的防水性能,选择合适的屋顶结构和材料,减少屋顶渗漏的可能性。

3. 施工工艺不当施工工艺不当也会导致屋顶渗漏,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加强施工管理,培训施工人员,确保施工工艺合理、标准。

三、墙体渗漏的成因及防治措施1. 墙体材料质量不过关墙体材料质量不过关是导致墙体渗漏的主要原因之一,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选择质量好的墙体材料,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做好预防性处理,提高墙体材料的密封性。

2. 渗水管道穿墙而过在墙体中安装渗水管道,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导致墙体渗漏,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合理安排渗水管道的位置,做好防水处理。

常见的几种防水渗漏原因分析及预防修补措施

常见的几种防水渗漏原因分析及预防修补措施

常见的几种防水渗漏原因分析及预防修补措施防水渗漏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主要是由于施工不当、材料质量不达标或使用寿命过长等原因造成的。

下面对常见的几种防水渗漏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和修补的措施。

1.施工不当:施工过程中的疏忽、操作不规范、施工工艺不到位等都是导致防水渗漏的重要原因。

例如,施工过程中未处理好基层平整度、节点处理不到位、涂料涂刷不均匀等。

预防措施:(1)在施工前进行好工程勘察,对地基、墙面等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基层符合防水施工要求;(2)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确保施工工艺的正确操作;(3)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操作,节点处理规范。

修补措施:(1)找出漏水的具体位置,并进行维修;(2)清理漏水部分的杂物,确保漏水部位干燥;(3)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修补方法,如补漏剂修复、刷涂密封剂等。

2.材料质量问题:防水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防水效果。

如果选用质量不达标的防水材料,容易导致防水层开裂、渗水等问题。

预防措施:(1)选择品牌知名度高、质量可靠的防水材料,避免购买劣质产品;(2)进行材料的质量检验,确保达到相关标准要求;(3)加强对材料的储存和保管,避免受到湿气、紫外线等因素的侵蚀。

修补措施:(1)清理受损的防水层表面;(2)使用相同或等效的防水材料进行修补;(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一层或多层的涂覆,确保防水层的完整性。

3.使用寿命过长:防水层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老化、破损等问题,导致防水渗漏。

预防措施:(1)定期进行防水层的检查与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根据使用寿命设置防水层的更换周期,提前进行预防性维护;(3)加强防水层的保护,避免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修补措施:(1)清理受损区域,去除松散部分;(2)使用相同或等效的材料进行修补;(3)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维护方法,如刷涂修补剂、使用胶带进行封缝等。

综上所述,防水渗漏问题的发生主要与施工不当、材料质量问题及使用寿命过长有关。

房屋屋顶渗水渗漏水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房屋屋顶渗水渗漏水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房屋屋顶渗水渗漏水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1.屋面老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房屋屋顶的材料可能会老化,导致屋顶的渗水问题。

例如,瓦片和沥青材料可能会出现龟裂或脱落,从而使水渗入屋顶。

2.未经维护的屋顶:如果屋顶没有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就很容易出现渗水问题。

例如,屋顶上的排水系统可能会因为堵塞或失效而导致水渗入房屋。

3.设计和施工问题:房屋屋顶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问题,例如施工不当、不合格或使用低质量的材料。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屋顶无法有效抵御水分渗透。

4.外部因素:降雨、风暴和冰雪等天气因素也可能导致屋顶渗水。

严重的天气条件可以损坏屋顶材料,并使水渗入房屋。

1.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屋顶是防止渗水问题的关键。

可以请专业人员定期检查屋顶的状况,包括屋面材料、排水系统、接缝和密封等。

如果发现任何问题,及时修复。

2.更换材料:如果屋顶材料已经老化或破损,需要及时更换。

选择高质量的屋面材料可以有效预防渗水问题。

3.清理排水系统:定期清理排水系统,包括雨水槽和排水管道,防止堵塞和失效。

4.加强密封:确保屋顶的接缝和密封处可以有效防止水分渗透。

如果发现有问题的接缝和密封,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5.增加屋面保护层:在屋顶上添加一层保护层可以提高屋面的密封性和耐久性,进一步预防渗水问题。

6.处理天气因素:在严峻天气条件下,注意及时采取措施,例如加强屋顶的保护措施、清理积水等,以减少屋顶渗水的可能性。

总结起来,房屋屋顶渗水是一个常见但可以通过定期检查和维护来预防和解决的问题。

选择高质量的屋面材料,并加强屋顶的密封和保护,可以有效防止水分渗透。

同时,在遇到严峻天气条件时,及时采取措施也是预防屋顶渗水的关键。

通过以上处理方法,可以保证房屋的屋顶保持干燥和结构的完整。

给排水工程管道的渗漏分析及防治方法

给排水工程管道的渗漏分析及防治方法

给排水工程管道的渗漏分析及防治方法排水工程管道的渗漏是指管道中的水分自主或意外地泄漏到周围环境中。

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管道的正常工作和维护工作,造成了室内和室外环境的损坏,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因此需要及时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从渗漏原因、分析方法和防治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渗漏原因在排水工程管道中,渗漏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管道材料问题:管道材料质量不好,如管道材料选择不当、材料腐蚀或老化等,导致管道易受损,从而形成渗漏。

2.施工质量问题:管道的安装过程中,若施工质量不好,如焊接不牢固、接头处密封不严、施工缺陷等,都有可能成为渗漏的源头。

3.管道内外压力差:排水工程管道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内外压力差的存在,可能造成管道的渗漏。

4.管道周围土壤问题:地下排水工程管道周围的土壤可能存在不均匀沉降、土质松软等问题,导致管道过度变形或破裂,从而出现渗漏。

二、渗漏分析方法对排水工程管道的渗漏进行分析,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现场勘查:首先需要对渗漏现场进行实地勘查,观察渗漏现象的具体情况,了解渗漏处的形态特征、渗漏水量、渗漏位置等信息。

2.水平测量:在确定渗漏位置后,进行水平测量,通过测量渗漏点处的管道的高程和平面位置,确定渗漏位置的准确性。

3.压力测试:对管道进行压力测试,确定管道是否存在渗漏。

常用的压力测试方法有水压试验、空气压试验等。

4.内窥检测:通过使用内窥镜等现代化设备对管道进行检测,观察管道内部情况,确定渗漏点的具体位置和原因。

5.水质测试:通过对渗漏水进行水质测试,分析渗漏水的成分,确定渗漏点的类型和原因。

1.选用良好的材料:在设计和选择管道材料时,应选择质量好、耐腐蚀、耐老化的材料,以减少管道渗漏的可能性。

2.提高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加强对管道焊接、密封等工艺的监控,保证施工质量。

3.加强管道维护:定期对排水工程管道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渗漏点,采取相应的修补和加固措施。

房屋建筑渗漏水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房屋建筑渗漏水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房屋建筑渗漏水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房屋建筑工程渗漏水问题一直是业主投诉重点之一。

在建工程的各个项目部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减少直至杜绝此类质量通病的发生。

经过仔细分析研究,结合现场实例,针对珠江逸景南区南存在的渗漏水质量通病问题,总结了以下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一)钢筋混凝土女儿墙根部渗水1、现象:女儿墙根部开裂,屋面的积水沿着裂缝渗入到下层外墙体内。

外墙饰面层形成一道屏障,使墙体内的水分无法往外扩散干燥,积存的水分只能渐渐渗到室内墙面。

2、原因分析:(1)女儿墙根部200mm没有与屋面楼板混凝土整体浇筑。

新旧混凝土交接处,未凿毛、清渣,有木屑,导致根部开裂。

(2)女儿墙根部200mm与屋面楼板混凝土整体浇筑,但根部振捣不密实。

(3)整体浇筑时,女儿墙根部的混凝土在板面混凝土初凝后浇筑,形成冷缝。

(4)女儿墙根部泛水做法不符合要求,防水处理不恰当,形成渗水通路。

3、预防措施:(1)女儿墙根部200mm应与屋面楼板混凝土整体浇筑。

当采取整体浇注时,需待屋面楼板混凝土浇筑完毕,确保在屋面楼板混凝土初凝前,混凝土表面收水后,进行女儿墙部位混凝土浇灌。

(2)如未按第(1)条进行整体浇注,而采取二次浇注,则应加强操作人员的管理,对新旧混凝土交接处进行凿毛、清渣,洗刷干净充分湿润后,再浇捣女儿墙部位的混凝土。

(二)屋面变形缝渗水1.现象:屋面变形缝上翻部位根部混凝土开裂,屋面的积水沿着裂缝渗入到下层墙体内部,导致室内墙面渗水。

2、原因分析:(1)上翻部位混凝土没有与屋面楼板混凝土整体浇筑。

新旧混凝土交接处,未凿毛、清渣,有木屑,导致根部开裂。

(2)上翻部位混凝土与屋面楼板混凝土整体浇筑,但根部振捣不密实。

(3)整体浇筑时,上翻部位的混凝土在屋面板混凝土初凝后浇筑,形成冷缝。

3、预防措施:(1)上翻部位应与屋面板混凝土整体浇筑。

若采取整体浇注,需待屋面板混凝土浇筑完毕,确保在屋面板混凝土表面收水后,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上翻部位混凝土浇灌。

隧道渗漏水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探讨

隧道渗漏水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探讨

隧道渗漏水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探讨隧道渗漏水是指地下隧道内部或周围的水通过裂隙、孔洞或材料的渗透性而进入隧道的现象。

隧道渗漏水会导致隧道结构的破坏,甚至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因此,研究隧道渗漏水的原因和治理措施对于保障隧道的安全和持久运行至关重要。

一、隧道渗漏水的原因分析(一)地下水位上升:当地下水位上升时,随着水压增大,地下水会通过隧道结构的缝隙和孔洞渗漏进入隧道。

地下水位上升的原因可能是降雨增多、山区冰雪融化等。

(二)岩石渗透性差:一些地质条件下,岩石的渗透性差,容易积聚水分并渗漏进入隧道。

这种情况下,通常需要对隧道进行衬砌处理或者采用防水材料来防止渗漏水。

(三)施工不当:隧道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防止地下水渗入隧道,就会导致隧道在运行时出现渗漏水问题。

二、隧道渗漏水的治理措施(一)有效排水系统:安装排水系统是防治隧道渗漏水的重要措施。

可以通过设置排水沟、排水管道等来收集和排除渗漏水,保持隧道内部的干燥。

(二)防渗材料的使用: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可以使用防水涂料、防渗剂等材料来增加隧道结构的密封性,防止渗漏水的发生。

(三)补漏处理:如果隧道已经存在渗漏水问题,可以采用注浆、堵漏等方法来补漏处理。

注浆是将特定材料注入到渗漏水的位置,形成坚固的防渗层,从而达到堵漏的目的。

(四)加强隧道维护:对于已经建成的隧道,定期检查和维护是保持隧道安全的重要手段。

及时发现和处理隧道内的渗漏水问题,可以减少结构的损坏并保证隧道的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隧道渗漏水是隧道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其原因可能包括地下水位上升、岩石渗透性差以及施工不当等因素。

针对这些原因,可以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如安装排水系统、使用防渗材料、注浆堵漏以及加强隧道维护,来防止和处理隧道渗漏水问题,保障隧道的安全和持久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渗漏水原因分析及防治
【摘要】:近年来,在建筑工程中,经常出现使用中房屋的厨卫间、屋面、地下室甚至外窗窗角、外墙裂缝处的渗漏水现象,它们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麻烦。

通过近几年的住宅施工实践,从中既有教训,也有经验,从施工角度出发,分析各种渗漏水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 漏水原因; 防治
一、卫生间渗漏原因分析及治理方法
1. 原因分析
1.1 施工方法不当:⑴在施工中拆模过早或者温度变化、养护不到位导致结构板产生裂纹。

⑵穿楼地面的套管,吊洞时周围杂物未清理干净或是混凝土终凝前后及未达一定的强度时套管被扰动等原因都会使套管与混凝土之间形成裂纹。

⑶电器暗管铺设好,下道工序进行中,伤害到管子或固定点被破坏,而且未按规范要求的节点进行处理。

1.2 材料的问题和温度的影响,也是导致渗漏的重要因素。

目前国家提倡以塑代钢,这个策略是无可非议的。

但是塑料种类繁多,以假乱真比比皆是,若弄不清材质的物理与力学性能,拿来就用,可能会出现问题。

另外,混凝土与塑料的胀缩系数是不相同的,而且相差很大,如果降温,两材收缩,促使二者分离,于是就产生了裂纹,温差越大,缝隙也就越大。

2. 治理方法
穿楼板的预埋套管的管外壁一定要清理干净,焊止水环,洞口四周清理干净、刷防水涂料,大便器出口在卫生间楼板处处理同理,见下图。

浇筑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沿套管周围3cm,剔成V形槽,槽深2cm,作防水前,用密封材料填平套管周围的凹槽,然后按规范要求实施下步作业。

在楼板开裂处的处理方法是,顺着裂缝凿出一条V形槽,用毛刷刷干净,再用环氧树脂的A、B组份,按要求配好,灌入V形槽,待树脂反应固化后再试水24小时观察,如果不漏,可接着用防水涂料进行较大面积刷涂。

二、屋面渗漏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1. 原因分析
屋面渗漏原因主要有:卷材本身损坏,女儿墙处卷材收口未处理好,按规范该做附加层的地方未做,出屋面管口处未处理好,落水口未接好等。

2. 处理方法
屋面施工时基层处理、卷材选用、附加层铺设,卷材收口、泛水处理等都很关键,哪一道工序做不好,都会影响工程质量。

施工时,先将基层表面的松散杂物清扫干净,待干燥后涂刷隔离剂隔汽层,隔离剂应按品种分层分遍涂刷,不得一次涂成。

隔离剂的涂层必须待干燥后再涂后一遍,要满刷,不能漏刷,涂刷高度应高出保温层上表面150mm,隔离剂表面应无气泡、凹坑、刮痕等缺陷,第二层的隔离剂涂刮方向应与第一层相垂直,且施工间隔不宜过长,防止出现分层现象。

隔汽层合格后铺设保温层,保温层的铺设应按作业方向按顺序退铺,避免材料在屋面上堆积产生二次倒运,保持匀质的铺设及表面平整,保温层的转角和边角处,边线顺直,边槎整齐。

保温层材料不论是松散的、板状的还是整体现浇的,都应分层分段铺设,表面平整,适当压实,找坡正确。

保温层完成后,将表面的杂物清扫干净,开始浇筑找平层,根据找平层的厚度、排水坡度,进行找坡冲筋,冲筋间距为1-2m,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分格缝,分格缝间距不宜过大,一般不大于6×6m,缝宽宜为20mm。

浇筑找平层时,特别应注意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连接处、转角处,均应做成半径30-150mm的圆弧或斜长为100mm的钝角,排水口周围应做半径为500mm和坡度不小于5%的环形洼坑。

找平层做完干燥后,在找平层上铺贴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做防水层,首先要注意卷材的铺贴方向,一般屋面卷材宜平行屋脊铺贴,且上下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

铺贴卷材时,下面的空气应排尽,并辊压粘结牢固,上下搭接尺寸要准确,整个卷材应平整顺直,不得扭曲、皱折,接缝口应用密封材料封严,宽度不小于10mm;排汽管、出屋面管及屋面与女儿墙交接处先贴附加层,然后再大面积粘贴防水卷材。

卷材收口一定不能疏忽,有泛水的施工到泛水带下口,无泛水的在墙面开槽(宽4cm、深2cm),槽下口用1:2水泥砂浆抹成斜面,便于粘贴卷材,待卷材贴好后,再用聚氨酯防水涂料涂刷,封堵卷材收口及搭接口。

另外,要强调一点,卷材防水层完工并经验收合格后,还应做好成品保护,保护层应严格按规范规定进行施工。

建筑产品是为人类提供生活的空间结构,建筑工程质量的优劣,是直接关系着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的大事。

因此我们必须严格管理,精心施工,搞好工程质量,克服质量通病,杜绝各种渗漏水现象,从而减少返工维修的概率,提高工程质量及工程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 冯洁瑜, 李宗贤. 现浇楼面裂缝的分析和防治措施[J]. 建材与装饰(中旬刊), 2008,(01).
[2] 张志利. 屋面排水的细部构造及处理[J]. 山西建筑, 2007,(35).
[3] 王玉平. 卷材屋面防水施工的关键是细部节点处理[J]. 甘肃科技纵横, 2006,(01).
[4] 王天旻. 浅谈建筑防水工程渗漏与防范[J]. 煤矿现代化, 2002,(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