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全册】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全册】第一章:我的学校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熟悉自己的学校,培养学生的爱校情感。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学校的能力。
活动内容: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学校的不同区域进行观察和拍照。
2. 学生将拍摄到的照片带回教室,与同学们分享并介绍照片中的景物。
3. 教师引导学生用词语和句子描述学校的美景。
活动步骤: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每组选定学校的不同区域进行观察和拍照。
2. 学生回到教室,将照片贴在黑板上,并分享照片中的景物。
3. 教师引导学生用词语和句子描述学校的美景。
第二章:我的家人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熟悉自己的家人,培养学生的家庭情感。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家人的能力。
活动内容:1. 学生准备一张家庭成员的照片,并在照片背后写上家人的特点和喜好。
2. 学生将照片贴在桌子上,并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家人。
3. 教师引导学生用词语和句子描述家人的特点和喜好。
活动步骤:1. 教师让学生准备一张家庭成员的照片,并在照片背后写上家人的特点和喜好。
2. 学生将照片贴在桌子上,并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家人。
3. 教师引导学生用词语和句子描述家人的特点和喜好。
第三章:我的朋友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熟悉自己的朋友,培养学生的友谊情感。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朋友的能力。
活动内容:1. 学生准备一张朋友的照片,并在照片背后写上朋友的兴趣爱好和特点。
2. 学生将照片贴在桌子上,并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朋友。
3. 教师引导学生用词语和句子描述朋友的兴趣爱好和特点。
活动步骤:1. 教师让学生准备一张朋友的照片,并在照片背后写上朋友的兴趣爱好和特点。
2. 学生将照片贴在桌子上,并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朋友。
3. 教师引导学生用词语和句子描述朋友的兴趣爱好和特点。
第四章:我的家乡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熟悉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感。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家乡的能力。
活动内容:1. 学生准备一张家乡的照片,并在照片背后写上家乡的特点和特色。
三年级上册全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三年级上册全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我与自然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自然规律。
活动内容:1. 认识自然界中的动植物。
2. 观察天气变化,了解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3. 调查周围环境,关注生态环境。
活动步骤:1. 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观察周围的动植物,记录它们的特点。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动植物,讨论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 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观察并记录一周的天气情况,分析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4. 学生分组进行环境保护调查,了解周围环境的现状,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活动主题:我与社会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社会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提高社会责任感。
活动内容:1. 了解社会中的职业特点。
2. 体验社会角色,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3. 调查社区生活,关注社会现象。
活动步骤:1. 学生通过调查、采访等方式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分享自己的感受。
2.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不同社会角色的职责,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分组进行社区调查,了解社区生活的现状,关注社会现象,并提出改进建议。
三、活动主题:我与家庭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 引导学生了解家庭关系,增进家庭和谐。
活动内容:1. 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2. 学习家庭生活中的实用技能。
3. 创作家庭主题的手工艺品。
活动步骤:1. 学生通过讨论、分享等方式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认识到家庭和谐的重要性。
2. 组织学生学习家庭生活中的实用技能,如烹饪、打扫等,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3. 学生动手制作家庭主题的手工艺品,如家庭成员肖像、家庭树等,增进对家庭的热爱。
4. 学生总结活动收获,与家人分享活动成果,增进家庭和谐。
四、活动主题:我与自己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情感。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活动目标:1. 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2. 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表达能力。
4. 增强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我们的校园- 活动一:介绍我们的校园- 活动二:调查校园里的植物- 活动三:设计校园景观2. 第二单元:我们的社区- 活动一:了解我们的社区- 活动二:调查社区里的公共场所- 活动三:设计社区活动3. 第三单元:我们的节日- 活动一:了解我们的传统节日- 活动二:调查节日里的习俗- 活动三:策划节日活动4. 第四单元:我们的饮食- 活动一:了解我们的饮食习惯- 活动二:调查食物的营养成分- 活动三:设计健康饮食计划5. 第五单元:我们的身体- 活动一:了解我们的身体- 活动二:调查身体锻炼的方法- 活动三:设计健康运动计划6. 第六单元:我们的地球- 活动一:了解我们的地球- 活动二:调查地球上的资源- 活动三:设计环保活动教学方法:1. 问题引导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
3. 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提高沟通和表达能力。
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
2. 学生表现: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改进建议。
4.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成果进行评价。
教学资源:1. 教材: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材。
2. 辅助材料:与活动主题相关的图片、视频、文章等。
3. 工具:笔记本、画笔、调查表、测量工具等。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活动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活动指导:向学生介绍活动的目的、要求和步骤。
三年级上册全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500字

三年级上册全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2.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综合素质。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观察与实践——身边的植物2.第二单元:探索与实践——声音的奥秘3.第三单元:动手制作——创意手工4.第四单元:走进社区——环保小卫士5.第五单元:科技制作——简易电路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综合素质。
四、教学过程(一)第一单元:观察与实践——身边的植物1.课时安排:2课时2.教学步骤:(1)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
(2)组织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
(3)分组讨论,交流观察到的植物生长特点。
(二)第二单元:探索与实践——声音的奥秘1.课时安排:2课时2.教学步骤:(1)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的来源和传播。
(2)组织学生进行声音实验,探索声音的奥秘。
(3)分组讨论,交流实验发现。
(三)第三单元:动手制作——创意手工1.课时安排:2课时2.教学步骤:(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废弃物,学会变废为宝。
(2)组织学生进行创意手工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分组展示作品,交流制作心得。
(四)第四单元:走进社区——环保小卫士1.课时安排:2课时2.教学步骤:(1)引导学生关注社区环境,了解环保知识。
(2)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环保活动,如捡拾垃圾、绿化环境等。
(3)分组讨论,交流环保活动的感受。
(五)第五单元:科技制作——简易电路1.课时安排:2课时2.教学步骤:(1)引导学生关注电路的组成和作用。
(2)组织学生进行简易电路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技素养。
(3)分组讨论,交流电路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全册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思维探究和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自我介绍与合作交流:学生分组,每组自我介绍并讨论如何合作完成活动任务。
2. 校园参观:带领学生参观校园不同区域,介绍学校的各项设施和规章制度。
3. 科学实验: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如水的凝固与融化实验,让学生亲自实践并观察实验现象。
4. 健康饮食:学习食物的分类和均衡饮食的重要性,组织学生安排一天的饮食搭配,并进行分享与评价。
5. 排球运动:学习排球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进行简单的排球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6. 动物分类:学习不同类型的动物和它们的特征,设计动物分类的游戏,开展有趣的互动活动。
三、教学步骤1. 自我介绍与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自我介绍,然后讨论如何合作完成活动任务,确定每个人的角色和任务分工。
2. 校园参观:带领学生参观校园各个区域,介绍学校的不同设施和规章制度,鼓励学生提问和互动。
3. 科学实验:导入水的凝固与融化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引导他们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4. 健康饮食:教师介绍食物分类和均衡饮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讨论,并组织学生分小组制定一天的饮食搭配方案。
学生展示自己的饮食搭配,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5. 排球运动:介绍排球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排球练习,分组进行比赛,并记录比赛成绩和反思。
6. 动物分类:教师呈现不同类型的动物图片,学生进行观察和讨论,设计动物分类的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学习动物分类知识。
四、教学重点1. 学会自我介绍并表达自己的意见,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2. 了解学校不同区域的设施和规章制度。
3. 掌握水的凝固与融化的科学实验方法和观察结果的记录方式。
4. 学习食物的分类和均衡饮食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5. 掌握排球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三年级上册全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三年级上册全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教案名称:三年级上册全册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2.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团队合作意识。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教材《三年级上册全册》中的综合实践活动部分。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5分钟)
组织学生回顾前几节课学习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第二步:活动选择(5分钟)
根据教材中的综合实践活动部分,选择一个适合的实践活动。
第三步:引导操作(2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动手实践。
第四步:小组合作(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合作完成实践活动,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和分享经验。
第五步:总结交流(10分钟)
请学生分享他们的实践经验和结果,引导他们进行讨论和总结。
第六步:反思评价(5分钟)
引导学生对这次实践活动进行反思,提出自己的感想和建议。
教学资源:
1. 《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材。
2. 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教学评价方式:
1.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2. 学生的实践成果和总结报告。
教学延伸:
1. 可以将学生的实践成果展示给其他同学和老师。
2. 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或家长参与实践活动的指导和评价。
3. 可以设计并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比赛。
三年级上册全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三年级上册全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我们的校园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校园的基本布局和设施,提高对校园环境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热爱校园,关注校园生活的情感。
3. 提高学生观察、表达和合作能力。
活动内容:1. 参观校园,了解校园的基本布局和设施。
2. 采访师生,了解校园生活。
3. 绘制校园平面图,展示自己的校园。
活动步骤:1. 组织学生参观校园,引导学生观察校园的基本布局和设施。
2. 学生分组采访师生,了解校园生活。
3. 学生根据采访结果和观察,绘制校园平面图。
4. 学生展示自己的校园平面图,分享校园生活趣事。
二、活动主题:我眼中的秋天活动目标:1. 让学生感受秋天的气息,了解秋天的特点。
2. 培养学生关注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3. 提高学生观察、表达和创作能力。
活动内容:1. 观察秋天自然景物,了解秋天的特点。
2. 采集秋天的果实,制作果实的标本。
3. 创作以秋天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活动步骤:1. 组织学生观察秋天自然景物,引导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
2. 学生分组采集秋天的果实,制作果实的标本。
3. 学生自由创作以秋天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4.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分享对秋天的感悟。
三、活动主题:安全知识我知道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遇到危险时自我保护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内容:1. 学习生活中常见的安全知识,如防火、防电、防溺水等。
2. 进行安全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安全知识的掌握。
3. 情景模拟,让学生学会遇到危险时自我保护。
活动步骤:1. 教师讲解生活中常见的安全知识,学生认真听讲。
2. 学生参加安全知识竞赛,检验对安全知识的掌握。
3. 学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学会遇到危险时自我保护。
4. 学生分享在活动中所学到的安全知识,总结经验。
四、活动主题:我们的节日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全册】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全册】一、活动主题:我们的校园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校园的基本布局和设施,增强对校园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活动内容:1. 观察校园:引导学生观察校园的布局、建筑、景观等。
2. 调查校园设施:让学生调查校园内的各种设施及其功能。
3. 表达校园:让学生用图画或文字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校园的认识和感受。
活动步骤:1. 组织学生参观校园,引导学生观察校园的布局、建筑、景观等。
2. 发放调查表,让学生调查校园内的各种设施及其功能。
3. 组织学生交流调查结果,引导学生思考校园设施的合理性。
4. 布置作业,让学生用图画或文字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校园的认识和感受。
二、活动主题:我们的班级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班级的基本情况,增强班级凝聚力。
2. 培养学生合作、沟通的能力。
活动内容:1. 调查班级成员:了解班级成员的姓名、年龄、兴趣爱好等。
2. 合作制作班级海报:展示班级特色,增强班级凝聚力。
活动步骤:1. 发放调查表,让学生调查班级成员的姓名、年龄、兴趣爱好等。
2. 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制作班级海报。
3. 展示班级海报,让学生介绍自己所在小组的海报内容。
4. 组织学生评价各个小组的海报,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设计奖等。
三、活动主题:我们的家庭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基本情况,增进家庭亲情。
2. 培养学生感恩、孝顺的品质。
活动内容:1. 调查家庭成员:了解家庭成员的姓名、年龄、职业等。
2. 制作家庭树:展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增进家庭亲情。
活动步骤:1. 发放调查表,让学生调查家庭成员的姓名、年龄、职业等。
2. 组织学生制作家庭树,展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3.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增进学生对家庭的了解和感情。
4. 组织学生写一封信给父母,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四、活动主题:我们的节日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
2. 培养学生动手、创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上《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探究与实践第一单元养成·服务主题一:与人相处的快乐教学目标:1、懂得在同学的交往中要学会宽容、理解和谅解他人。
2、知道与同学交往的好处,从而学会珍惜友谊,乐于交往。
3、了解一些人际交往的方法,体会如何与人交往。
教学重难点:学习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让学生懂得如何与人交往。
教学方法:游戏法、故事启发、情境体验、角色扮演教学准备:课件、交往快乐卡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动画引入。
1、师生一起玩抢板凳游戏。
两轮轮游戏玩后问学生:刚才的游戏开心吗?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细致的体会同学交往的快乐。
2、我们一起来看动画片吧!播放《四个好朋友》要求仔细听认真看。
思考:①四个好朋友分别是谁?②他们在一起干什么?③他们在一起玩的开心吗?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发言及时鼓励。
师小结:是呀,小伙伴在交往的过程中难免磕磕碰碰,只要大家互宽容、团结友爱,就会成为好朋友。
二、思前想后,感悟宽容:过渡:是不是人人在交往过程中都能这么做呢?前几天,报纸上登了这么一则新闻,我们一起听听看。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这两个妈妈做得对吗?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你们不要为了一片小小的菜叶而打架呀;你们也太斤斤计较了;做事情要考虑后果的,你们看看自己现在多悲惨啊…)三、聚焦生活,说出你的故事同学们,你平时是怎么对待自己的朋友呢?说出你的故事与大家分享好吗?指明学生发言:视学生发言情况做得好的表扬。
(像你这么懂礼貌,大家都会乐于与你交朋友。
发生矛盾,你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真不简单,老师都愿与你做朋友;诚实的孩子谁都喜欢……)过渡:让我们把镜头拉近,聚焦我们身边,(出示:沟通驿站——让我们一起聊一聊):1、想想平时你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过不愉快的事?如果再让你碰到这样的事,你会怎么做?(1)小组讨论(2)学生讲述。
(如果开始学生不便说)此时师示范:如果学生说的是做得不好的:(引导他谈一谈对这件事的体会与感受。
)追问,如果你再碰到这样的事,你会怎么做?过渡:孩子们,刚才大家都说了自己身边的故事,老师在与大家朝夕相处的过程中,不经意间记录下这样几个镜头:出示:生活长镜头(1)侧耳倾听——献出你的锦囊妙计:A、课间时,兵兵把毛毛虫放到小美笔盒中,当小美上课拿笔时,她吓得大叫起来。
兵兵做得对吗?为什么?B、下雨了,丽丽带了雨伞,可蕊蕊没带雨伞,丽丽撑伞把蕊蕊先送回家,然后自己才回家的。
丽丽做得对吗?为什么?请同学们选取你感兴趣的话题,说说你的看法:(必须做到关心、爱护、帮助同学;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尊重、信任同学;对同学要真诚;)老师还捕捉到这样的画面:同学们真能干,不但自己学会了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还会巧妙的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老师把一首好听的歌曲送给大家。
五:诵读儿歌心心相印过渡:孩子们,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会了怎么与同学友好相处,还体验到交往的好处,更可贵的是与同学发生矛盾时纠结在我们心中的阴云被驱散了,只要我们常怀宽容、冷静、真诚、谦让之心,我们就会拥有更多的朋友,收获更多的快乐!相机完善板书。
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二单元生活·环境主题二:食品安全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食品卫生安全知识,认识食物中毒特征,提高自我救护意识,预防发生食物中毒。
2、指导学生学习一些有关食品安全等知识,使学生懂得安全的重要,在购买食品时要进行选择和鉴别。
3、树立安全意识,从精神上远离安全隐患,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使学生安全、健康地成长。
教学重点:提高自我救护意识,预防发生食物中毒。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
但是,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
二、谈谈食品安全要注意什么?1、正确洗手,是饮食安全第一步。
“湿、擦、搓、捧、干”,人人饭前便后不忘做,病菌不入口。
2、路边饮食、零食拒入口,疾病远离我。
3、不买包装不完整、标示不明的食品,不吃隔餐食品、牛奶。
4、购买眼睛、鳞片明亮有光泽、肉质有弹性、无腥臭味的鱼;呈粉红色具弹性的肉;绝不买头、脚部以及尾扇部变黑、头部快脱落的虾。
三、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
1、够买食品时要进行选择和鉴别,不购买“三无食品”。
就是没有商标的食品不能买;没有生产日期的食品不能买;没有厂址的食品不能买。
天气炎热,微生物繁殖迅速,食品容易腐败变质,一旦不注意易发生食品中毒,故烹调及保存食物时应特别注意卫生,尤其是厨房环境设施卫生、个人卫生及食品原材料调理都要注意。
2、除了服药预防外,食疗也是方便可行的选择。
一根白萝卜、半个橘子皮、三片生姜、两段葱白、一绺香菜,煲汤全家喝,就能够达到增强呼吸道防护能力的作用。
四、发生身体不适怎么办?1、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并马上报告家长和老师。
2、饮水。
立即喝下大量洁净水,稀释毒素。
3、催吐。
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4、用塑料袋留好呕吐物或粪便,送医院检查,以便于诊断。
5、出现脱水症状(如皮肤起皱、心率加快等),应尽快将中毒病人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五、重点讲述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保持教室、宿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
1.认识食物中毒特征。
潜伏期短:一般食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发病。
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热。
2.提高自我救护意识。
出现上述症状,应怀疑是否食物中毒,并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报告老师。
3.预防发生食物中毒。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用除菌香皂,洗手液洗手。
不吃生、冷、不清洁食物。
不吃变质剩饭菜。
少吃、不吃冷饮,少吃、不吃零食。
不要长期吃辛辣食品。
不要随便吃野果,吃水果后不要急于喝饮料特别是水。
剧烈运动后不要急于吃食品喝水。
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三单元人文·社会主题三:成长之路教学目标:1、能记录自己的成长之路,明白在成长的道路上,由很多值得纪念和回味的事。
2、能够按时间顺序记录自己的故事。
3、能够收集照片,归类整理。
教学重难点:能记录自己的成长之路,明白在成长的道路上,由很多值得纪念和回味的事。
教学方法:调查法、分类法教学准备:收集照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每个人的成长道路上都有很多值得纪念和回味的故事。
如果你是个有心人,就会用心记录下来,有一天,当你回味自己的成长经历,它们就是宝贵的成长资料。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一说自己的成长经历。
二、我的生日相册1、为什么(发现问题)你打算用什么方式来记录你的成长过程呢?先想一想,在写下你的主题。
2、怎么办(活动准备)(1)用什么方式记录你的成长过程呢?请写下来。
(2)组建研究团队。
请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来参加。
三、实施阶段1、收集照片。
2、归类整理。
可以按时间顺序来整理,还可以按主题来整理。
你喜欢用什么方式来整理你的照片或物品呢?3、选择照片。
4、照片感言。
你也记录下你的故事吧。
5、制作相册。
(1)相册呈现的形式。
(2)排版制作。
四、总结评价1、分享相册故事。
2、活动结束后,请填写书上的表格。
五、我的收获1、我学会了什么?2、今后我应该怎么做?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四单元自然·科技主题四小手上的学问教学目标:1、学生能了解掌纹里的学问。
2、学生能了解指甲盖里的奥秘。
3、组织学生做有趣的手影游戏。
4、学生能了解指尖上的迷宫。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了解掌纹里的学问和指甲盖里的奥秘。
教学方法:查找资料法、帅选资料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两颗小树十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同学们,你知道这个谜语说的是什么吗?哈哈,对了,它就是我们的小手。
二、指尖上的迷宫1、为什么(发现问题)同学们,我们在电影、电视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警察叔叔在破案时,都要带上手套,在提取一些证物时都会小心翼翼地将其用塑料袋装起来,不许别人触摸,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2、怎么办(活动准备)能提出为什么,说明有自己的思考,接下来就要通过各种方法来获得问题的答案。
让我们先选择对此活动感兴趣的同学组成研究团队,一起去探究吧!(1)组建研究团队(自由组合团队,填写成员姓名,完成表格)(2)制定研究计划。
(完成表格的填写)3、实施阶段(1)小调查。
(2)指名学生读一读下面的小资料。
(3)完成填空题。
(4)获取指纹。
默读小资料。
完成表格的填写。
(5)指纹档案分别按要求把自己的指纹留在书上。
(6)指纹画。
按要求画一幅指纹画。
4、总结评价在指纹游戏活动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又是怎么解决的?完成评价表格.说一说从中你得到了哪些收获?5、拓展延伸指纹的应用。
通过你对指纹的了解你能发明一种仪器吗?主题五:神奇的光教学目标:1、学生能对光有所了解,并能明白其中的原理。
2、能按要求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对光有所了解,并能明白其中的原理。
教学方法:查找资料法、观察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太阳是地球的最大的光源。
太阳的东升西落,给我们地球带来了大量的光和热。
在太阳的作用下,自然界产生了一些神奇的现象。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些神奇的光。
二、奇妙的万花筒1、发现问题亲爱的同学们,你在万花筒里看过变化多端、五颜六色的图案了吗?你了解万花筒的构造和原理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神奇的世界来探究一下吧!2、活动准备组建研究团队:在开展活动之前,让我们一起组建自己的研究团队,并进行一些基本的分工。
(完成表格)制定活动方案:我们知道,干任何一件事情,好的活动方案会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帮助我们节省很多时间,现在,就让我们赶快动手设计本组的活动方案吧!3、实施阶段玩一玩:拿起万花筒,让大家来玩一玩,初步感受它的神奇!看一看:我们仔细观察一下万花筒的外观,再打开看一看它的内部结构,将我们所观察到的记录下来。
想一想:用手电筒照射平面镜,会发生什么现象?用三块平面镜拼成一个棱柱,再用手电筒照射,会发生什么现象?由此你发现了什么?做一做:准备好材料,阅读操作步骤,开始操作。
4、总结评价完成评价表格。
5、我的收获说一说我的收获是什么?再写一写!板书设计:课后反思:劳动与技术第一单元家政篇——小厨师活动一百变米饭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水稻的种植及大米的生产过程。
2、学生能学会用电饭煲蒸米饭。
3、学生学会把米饭变汤圆。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学会用电饭煲蒸米饭。
教学方法:实践法、解说法、调查法教学准备:大米、电饭煲、水教学过程:一、导入别看我们的年龄小,只要做个有心人,一样能成为美食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