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早期管理思想

合集下载

补充:中外早期管理思想(整合入第二章)

补充:中外早期管理思想(整合入第二章)

③ 管理的14条原则
(3)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Weber的主要贡献是指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 体系”理论。认为等级权威和行政制是一切社会组 织的基础。 权威有三种类型:个人崇拜式、传统式和理性—合 理的权威。他认为,只有理性—合法的权威才是理想组织 形式的基础。
2、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30年代-

Mayo 领导了1924-1932年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霍桑工 厂的试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人际关系学说。
霍桑试验分为四个阶段:
①工作场所照明试验(1924-1927)
②继电器装配室试验(1927.8-1928.4)
③大规模访谈(1928-1931) ④接线板接线工作试验(1931-1932)
Mayo 的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观点:
实现组织的目标。但是,无为而治并不是排斥任何管制 行为,而是要把握好组织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以不破坏 事物的自然状态和保障人民的正常生活为原则。
(二)外国早期管理思想
罗伯特·欧文:人事管理之父
查理·巴贝奇:作业研究和报酬制度
亚当·斯密:劳动分工和经济人观点
亚当.斯密以制针业为例分析了劳动分工的经济 效益。他认为分工的益处主要是:
无为:有所为,有所不为
实践老子的无为理念,首先应该准确理解老子的辩
证思想。将老子的无为思想运用到现代管理艺术中,就 是将日常事务的决策权下放,充分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 性,管理者致力于战略方针的确定,各司其职、协力前 进。管理者不置身于琐事,不费力于枝节,而以自身的
模范行动影响组织的共有价值观,在平和自然的气氛中
② 提高效率的手段—运用科学方法
③ 科学管理的实质—劳资双方的一次完全思想革命 B、泰罗制原理 ① 劳动方法标准化原理

管理学(周三多)第二章_管理理论发展史

管理学(周三多)第二章_管理理论发展史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Frederick W. Taylor, 18561915) 美国人,工程师,科学管理之父。 生日: 1856/20/3 。
“很难找到这样能干的工人,他不用花很 多时间去琢磨他能够以多慢的速度工作,同时 使老板相信他干得不错.”
——弗里德克· · W 泰罗
泰勒认为态度和观念的转变对劳资双方
二、外国早期管理思想
巴贝奇(产业革命后期英国的数学家和
机械学家,1792-1871)的作业研究和报 酬制度 亨利· 汤(1844-1924)的收益分享制度 哈尔西(1856-1935)的奖金方案
亚当· 斯密(Adam Smith)
亚当· 斯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
1723-1790
具匠家庭 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也 是一位企业家、慈善家 19世纪初最有成就的实业家 之一,是一位杰出的管理先 驱者 现代人事管理之父
巴贝奇 (Charles Babbag)
1812年他协助建立了分析学会,
1792-1871
其宗旨是向英国介绍欧洲大陆在 数学方面的成就。该学会推动了 数学在英国的复兴 1814年和1817年先后获得文学学 士和硕士学位 1815—1827年期间在伦敦从事科 学活动,1827—1828年期间在欧 洲大陆考察工厂 1828—1839年期间在剑桥大学任 卢卡斯数学教授(原为伊萨克· 牛顿的教席)
---马克斯.韦伯
韦伯的一般管理理论
韦伯觉得组织要能良好运行应具有5种正 面的官僚机构特征(官僚集权组织管理理 论): 1、定义良好的职权层级。 2、正式的规则和程序。 3、清晰的劳动分工。 4、成员之间是理性的而非个人的关系。 5、成员认定组织的目标是有价值的。

第一节 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第一节 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2020/8/15
2-1 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3
第一节 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本节主要内容: 1.西方管理学的划分阶段 2.中外早期管理思想的内容 3.管理理论的萌芽阶段的主要内容
2020/8/15
2-1 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4
一、管理学形成的阶段划分
管理学形成以前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一)早期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阶段
(四)行为科学管理理论阶段
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这一段时 间。
(五)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
2020/8/15
2-1 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6
二、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一)中国早期管理思想 (二)外国早期管理思想
2020/8/15
2-1 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7
三、管理理论的萌芽
(一)社会背景(1700—1850年) 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经历了简单协作、 手工业制造和机器大工业等三个阶段。 工业革命,使以机器为主的现代意义上 的工厂成为现实;工厂制度的发展,促 使了人们对管理的关注。
程。
2020/8/15
2-1 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14
指从有了人类集体劳动开始,到18世 纪这一历史阶段。
(二)管理生产的萌芽阶段
指从18世纪到19世纪末这一时期,是 管理理论的萌芽阶段。
2020/8/15
2-1 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5
管理学形成以后又分为三个阶段:
(三)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20世纪初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出现后到20 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理论出现前这一阶 段。
2020/8/15
2-1 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9
(三)美国出现“管理运动”的必然 性

国外早期管理思想

国外早期管理思想

一、古代管理思想(一)外国古代管理思想(法律、中央集权、宗教)1.苏美尔人及古巴比伦人的管理思想·苏美尔人是最早建立法律体系的文明创造者。

他们很早认识到管理控制的必要性,通过庞大的赋税制度搜集并管理大量的财物。

为了管理这些财务,他们发明了在泥板上用文字记载账目和文件等,用管理控制制度记录祭司的交易,开创了西方文明。

汉谟拉比法典大体上是苏美尔法典的修订本。

·古巴比伦人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因为古巴比伦在西亚最繁华的政治经济及商业和文化中心,从而商业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以明确责权利关系的法律的产生,进而产生了基于法制的管理思想。

同时在经济管理中产生了控制与激励、计件工资制思想。

古巴比伦人对管理思想的最出色的贡献莫过于《汉谟拉比法典》,它涉及社会及商业管理的许多方面,如:出售。

契约。

借贷租赁努力等,对各种职业、各个层面人员的责、权、利关系给予明确规定。

是人类发展历史上已知的最古老的法典之一。

并且古巴比伦人首先认识到责任不能推诿给下级这一原则。

古巴比伦人的管理实践:空中花园,巴比伦塔。

2、古埃及人的管理思想古埃及人建立起以法老为最高统治者的中央集权的专制政权,中央集权的专制政权及由分权机制建立的官僚体制,是古埃及早期国家管理的基本特征。

法老政权制定了土地制度、税收制度、档案制度,把权力和财富都集中在自己手上。

古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的过程中,安排和解决食物、住房、运输问题,表现了他们已能熟练掌握计划组织和控制等管理职能活动。

并且在工程管理中,每个监工大约管理十名奴仆,反映出他们的管理跨度是“以十为限”。

法律上,严禁手工工人从事他们父母传下来的手艺以外的工作,表明他们认识到了在整个组织中实行专业化的重要性。

3、希伯来人的管理思想希伯来人建立以祭司宗教权利与贵族政治权利合一的统一的神权政体国家。

希伯来人善于利用宗教来控制人和管理国家,大卫王统治时期,为了适应政治统一的需要,将耶和华神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管理学重点知识归纳--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管理学重点知识归纳--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中国早期的管理思想(选、填★★★)(1)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孔子、孟子,性善论,倡导:“内圣外王”,追求中庸之道,主张仁政德治,强调以德治国,以仁治国。

(2)道家思想: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人性自然,主张无为而治(≠不作为,先有为而后无为)、顺其自然,柔性管理。

(3)法家思想:性恶论,代表人物韩非子,商鞅变法,主意法制刑治,强调以法(王法)治国(不同于依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兵家思想:《孙子兵法》,兵法经营。

2.外国早期的管理思想(选、填★★★)(1)亚当·斯密(英国)被称为“自由经济之祖”,提出了经济人假设和劳动分工学说,著有《国富论》《道德情操论》;(2)马萨诸塞车祸(美国)与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管理开始成为一种职业-职业经理人,横向管理分工开始出现,有利于管理理论的产生;(3)欧文(英国)的人事管理,被后人眷为“人事管理之父”,人是“活的机器”是“环境的产物”,开始重视人的地位和作用,但仍是经济人。

(4)巴贝奇作业研究和报酬制度,被后人眷为“计算机之父”。

(5)亨利·汤的收益分享制度,代替了(公司)利润分享制度,实质是按某一部门业绩来支付该部门职工的报酬。

(6)哈尔西的奖金方案,给予工人“保证工资”+超额奖金。

(7)丹尼尔·表卡勒姆,建立严密而明确的规章制度。

3.古典管理论(以经济人为假设、组织类型为机械式/无机式组织)内容(选、填★★★★★)古典管理论包括科学管理论和组织管理论。

其中,泰罗(美国)的科学管理理论标志着管理学形成,科学理论的诞生,有三大著名实验,金属削切实验、搬运生铁块(工作定额原理)和铁锹实验(工作标准化原理),其著作有《计件工资制》《车间管理》(均为1895)《科学管理原理》(1911)《在美国国会上的证词》(1912)。

而组织管理理论又包括法约尔(法国)的一般管理理论(或管理过程理论)(五大职能+六大基本活动十四条原则)、韦伯(德国)的行政组织理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以及巴纳德(美国)的组织理论(社会系统理论)。

总结外国古代早期管理思想

总结外国古代早期管理思想

总结外国古代早期管理思想外国古代早期的管理思想呈现出多种不同的特点和方式。

从公元前500年到公元500年左右,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和古中国等文明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管理思想家和学派,对管理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这个时期,管理思想主要集中在组织管理、领导管理、决策管理等方面。

首先,古希腊的管理思想主要受到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影响。

柏拉图提出了理想国家的管理理论,强调正确的领导和组织结构的重要性。

他提出了分工原则,认为每个人应在其擅长的领域发挥才能,这对管理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亚里士多德则提出了德行领导的概念,认为领导者应具备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其次,古罗马的管理思想受到著名统治者凯撒大帝的影响。

凯撒大帝在管理方面表现出卓越的能力和智慧。

他提出了分权管理的原则,将管理权力下放给地方统治者,以实现更好的管理效果。

他还强调领导者应具备决断力和勇气,能够在困难的时候采取果断行动。

古印度的管理思想主要受到吠陀经典和奥罗巴派神学的影响。

吠陀经典强调统一指导和组织对于管理的重要性。

奥罗巴派神学则提出了“果实不属于个体”的观点,倡导个人利益服从于整体利益。

这种观点对于企业管理中的团队精神和组织合作至关重要。

古中国的管理思想主要受到儒家和道家的影响。

儒家强调君主的德行和道德领导的重要性。

孔子提出了“君子谋道,小人谋墨”的观点,强调领导者应具备高尚的品德和正确的道德风范。

孟子则提出了正义领导的概念,认为领导者应保护人民的权益和利益。

道家则强调无为而治的思想,认为领导者应以无为的态度调节组织的运转。

总的来说,外国古代早期的管理思想表现出多样化和丰富性。

不同文明的管理思想家和学派在组织管理、领导管理、决策管理等方面贡献了许多原创性的观点和理论。

这些思想对于管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为现代管理理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虽然这些管理思想时间上已经相隔了许多年,但其中的一些核心原则和观念仍然具有普遍适用性,对于现代管理实践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西方管理思想史

西方管理思想史

三、拜占庭时期的社会管理思想
从公元四世纪起,古罗马帝国的重心由 西部向东部的君士坦丁堡转移,又被称为拜 占庭时期。 (1)拜占庭时期的行政改革措施。主要是 限制有权势的大地主和庄园主,一方面打击 豪强的势力,以免使他们壮大到足以与皇帝 抗衡的地步;另一方面可以保护中小地主与 小农的利益,平息底层农民的反抗与不满情 绪。
二、古罗马的社会管理思想
古罗马在公元前509年正式建立共和国, 确立了贵族阶层的统治地位,摒弃了王权。 但贵族阶层与平民社会又产生了矛盾与对立, 为此贵族社会也要规范自己的行为,与平民 社会和解并对平民让步。由此在五世纪中叶 产生了《十二铜表法》,这部成文法成为后 来公法和私法的源泉,标志着欧洲开始走向 法制社会。
学习要点:
1、思考古希腊的社会管理思想要点 2、认识古罗马时期的社会管理思想要点 3、理解古代西方宗教的管理要点 4、认识阿奎那的基本经济思想观点 5、讨论法国和英国重商主义者的经济政策和 经济观点
第二节 中世纪前后西方的社会管理思想
中世纪前后的欧洲,由于生产力的发展、 贸易的兴盛和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欧洲的 社会管理思想在冲破封建专制方面有了很大 进步,社会人文主义逐渐兴起,民众追求自 由、平等、人权的意志在加强。 到了中世纪晚期,欧洲的封建主义走向瓦 解,资本主义开始出现,并且由于商贸的发 展,一些工场手工业大量涌现,甚至一些现 代意义上的大工厂也开始诞生。
西方管理思想史
概 述
1、西方管理思想史,早期主要表现为经济 管理思想和社会管理思想。 2、从西方早期的重农主义经济思想,到中 世纪“文艺复兴”后的重商主义经济思想, 再发展到大工业时代的理性主义、科学化管 理思想,都是一脉相承的。 3、西方的管理思想从古至今延绵不断的是 哲学主义精神和科学原则,民主传统与法制 理念,人文主义精神与个人主义思想。

CH2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CH2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⑴工作场所照明试验 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 ⑶大规模访谈 ⑷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
梅奥等人根据霍桑试验得出了“人际关系 学说”的以下主要的结论:
①职工是社会人;
②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 ③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 度”,以提高士气,从而提高劳动生产 率。
人际关系学说的其他代表人物:
① 亚伯拉罕·马斯洛— 需要层次论
二、行为管理理论
1、霍桑研究
乔治· 埃尔顿· 梅奥 (George Elton Mayo,
1880~1949),原籍澳大利亚,后移居美国。作为
一名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梅奥领导了开拓性的工
业研究项目,即著名的霍桑试验。该试验在芝加哥
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中进行,历时八年1924~
1932),其间做了以下一系列的工作:
材料分析题
▶爱德公司是家成立于20世纪20年代的公司。公司的总 经理德普瑞在一次员工的葬礼中读到了该员工写的一
些高雅的诗歌,大受触动。他开始意识到员工并非干活 的工具,而是有着情感。理想的性情中人,他决定改变 自己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思想。他决心去了解每位雇员 的人格尊严,潜质和才干,并使公司成为第一批提供雇 员股份和采用分红激励计划的公司之一。如今,爱德已 成为办公商务家具行业的佼佼者。不论爱德公司有什 么样的发展,人始终处于公司的中心位置,例如:对于新 雇员的评价标准是基于雇员的个人特质和与他人合作 的倾向,而不是侧重于他们的技术熟练程度和资历。
③管理的十四条原则
为了进行有效的管理,法约尔提出了管理人 员在管理过程中应遵循的十四条原则。 ⑴劳动分工 专 ⑵职权与职责 ⑶纪律 与“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一样,
业化带来效率。
管理者必须有命令下级的权利,有 权利也应有相应的责任。 必须遵守组织应有规则,良好的纪律是 有效的领导者造就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早期管理思想
一、亚当·斯密(1723-1790),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最早对经济管理思想进行论述的学者,对以后的管理理论有着重大影响。

其主要观点是:
•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

•强调了劳动分工对劳动生产力提高的重要性。

有利点:分工使生产者的技能得到发展;节约了由工作变化而损失的时间;能使专
门从事某项作业的劳动者改良工具和发明机械。

•提出了“经济人”的观点。

二、罗伯特·欧文(1771——1858),英国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

他认为,工厂是由员工组成的,把他们有效地组织起来,相互合作,就能产生最大效果。

他开始了一种新的实验,大力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为职工提供较多的福利设施。

因欧文是人事管理的创始人,被后人称为“人事管理之父”。

三、查尔斯·巴贝奇(1792——1871),科学管理思想的先驱者,提出了劳动分工,主张通过科学研究来提高动力、材料的使用效率和工人的工作效率,采用利润分配制以谋求劳资之间的调和。

一、古典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的贡献
其他人的贡献
组织管理理论
法约尔
韦伯
巴纳德
一、科学管理理论
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1)泰罗其人
2)科学管理的实质
“双方(企业管理当局和工人)都必须不再把盈利的分割作为头等重
要的事,而一齐把注意力转向盈余的扩大。


“双方都必须认识到,至关重要的是,在所有同企业中所做工作有关
的一切事务中,用科学的精确调查和知识来代替原有的个人判断和
意见(不论是工人的或老板的)。


2.其他的贡献
1)吉尔布雷斯夫妇的动作研究
(1)通过拍摄相片来记录工人的操作动作
(2)分析哪些动作是合理的、应该保留的,哪些工作是多余的、可以省掉的,哪些动作需要加快速度,哪些动作应该改变次序
(3)制订标准的操作程序。

1)甘特
甘特图
计件奖励工资制
二、组织管理理论
1.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
法约尔其人
企业经营的六职能
技术•商业
财务•安全
会计•管理
管理的五要素
计划•组织
指挥•协调
控制
管理的十四条原则
2.马克斯•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
理想的科层组织:高度结构化的、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 个人崇拜式权威
传统式权威
理性-合法的权威
科层组织的优点
连续性
明确性
合理性
合法性
3.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
1)经理人员的职能主要有:
(1)建立并维护一个信息系统
(2)他使组织中每个人都能做出贡献
(3)明确组织的目标。

1)任何社会协作系统的三要素:
(1)明确的目标
(2)协作的意愿
(3)良好的沟通
三、行为管理理论
1.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试验
2.人际关系学说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三、行为管理理论
1.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试验
2.人际关系学说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5)麦格雷戈的X、Y理论
6)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7)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8)洛什和莫尔斯的超Y理论
四、数量管理理论
1.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最新成果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
人、财、物和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作出最优规划和决策的理论。

2.主要内容
•运筹学
•系统分析
•决策科学化
3.六要素:人、物资、设备、财、任务、信息
五、系统管理理论
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要素构成的
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下生存,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运用系统观点来考察管理的基本职能,可以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率,使管理人员不至于只重视某些与自己有关的特殊职能而忽视了大目标,也不至于忽视
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

六、权变管理理论
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就是权变关系
环境可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管理变量指的是各种管理观念和技术
七、20世纪90年代的管理理论新发展
学习型组织
精益思想
业务流程再造
核心能力理论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和”谐统一
●中庸之道
●“仁”政学说
●“不争”善胜
●“无为”而治
●以“法”治人
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总结,人们对管理活动有了初步的认识和见解,从而形成了一些朴素、零散的管理思想。

中国有些管理思想是先于西方几千年提出来的,有些管理思想至今还具有借鉴意义。

比较有代表性的,比如:
《孙子兵法》、《老子》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