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成才的数学大师华罗庚
数学名人故事:杰出数学家华罗庚的成才故事(精选9篇)

数学名人故事:杰出数学家华罗庚的成才故事(精选9篇)数学名人故事:杰出数学家华罗庚的成才故事(精选9篇)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名人故事:杰出数学家华罗庚的成才故事,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数学名人故事:杰出数学家华罗庚的成才故事篇1在中国现代数学洪荒之地,有一位抱定“战士死在沙场幸甚”的开拓者,他就是华罗庚。
华罗庚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论、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个复变函数论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奠基者,也是我国进入世界著名数学行列最杰出的代表者。
他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命名为“华氏定理”、“布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王方法”、“华氏算子”、“华氏不等式”等。
他一生为我们留下了两百多篇学术论文,10部专著,其中8部被国外翻译出版,有些已列入本世纪经典著作之列。
他把数学方法创造性地应用于国民经济领域,筛选出了以改进工艺问题的数学方法为内容的“优选法”和处理生产和组织与管理问题为内容的“统筹法”。
他是美国科学院历史上第一个当选为外籍院士的中国学者。
他还当选为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法国南锡大学、美国伊利诺斯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
他的名字进入美国华盛顿斯密司-宋尼博物馆,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88个数学伟人之一。
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美国,他喜泪沾裳。
为了重建自己的家园。
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美国伊利诺大学终身教授的职务,丢下了优厚的薪俸、汽车和洋房,怀着一腔热诚,携全家,登上一艘轮船于1950年春,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回国后,他在户口簿的文化程度一栏中填上了:“初中毕业”4个字。
这对华罗庚来说是个难忘的字眼,而对别人来说又是个费解的事情。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还是让我们来看着他的成才道路吧。
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的一个贫苦家庭。
因家贫辍学、只有中学学历而自学成才的著名中国数学家是( )

因家贫辍学、只有中学学历而自学成才的著名中国数学家华罗庚
华罗庚于1910年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
1924年从金坛中学初中毕业后,因家境贫寒,年仅14岁的华罗庚便在父亲经营的小杂货铺里当伙计。
他的中学老师很欣赏他的数学才华,鼓励他继续自学数学。
19岁那年,华罗庚突然染上伤寒,此后在腿部留下了残疾。
但他并不悲观、气馁,而是顽强地发奋自学。
有一次,他发现一个有名的教授的一篇论文中有错误,一个数值算得不对。
于是他把自己的计算结果和看法写成文章,投寄给上海《科学》杂志社。
1930年,这篇文章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这时华罗庚年仅20岁。
就是这篇论文,完全改变了华罗庚以后的生活道路。
注意,当时正在清华大学担任数学系主任的熊庆来,看到了这篇论文后,大为赞赏,到处打听华罗庚是哪个大学的教授。
大家都说不知道。
碰巧数学系有位教员知道华罗庚这个人。
他告诉熊庆来,说华罗庚并不是什么大学教授,而只是
一个自学青年。
熊庆来爱才心切,并不在乎学历,当即托人邀请华罗庚来清华大学工作。
1931年,清华大学的工作人员拿着华罗庚寄来的照片,到北京前门火车站去接从浙江来的华罗庚。
华罗庚,这位未来的大数学家,当时就是这样拖着残腿、拄着拐杖走进了清华园。
起初,他在数学系当助理员,经管收发信函兼打字,并保管图书资料。
数学家的故事:华罗庚的勤奋学习

数学家的故事:华罗庚的勤奋学习
华罗庚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的一个普通家庭。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有限,华罗庚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
然而,他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天赋,通过自学成为了一名杰出的数学家。
华罗庚小时候并不聪明,被同学们戏称为“呆子”。
然而,他从小就非常勤奋,对数学充满了热爱。
他每天都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学习和研究数学,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他曾经说过:“勤奋就是我的天赋。
”
在中学时期,华罗庚遇到了一位数学老师王维克,他非常欣赏华罗庚的数学天赋,并给予了他很多指导和帮助。
在老师的鼓励下,华罗庚开始更加努力地学习数学,并在19岁时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数学论文。
然而,华罗庚的求学之路并不顺利。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他无法支付去国外留学的费用。
于是,他决定在国内自学数学,并逐渐成为了一名备受尊敬的数学家。
他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中国数学界赢得了荣誉。
华罗庚的勤奋和毅力值得我们学习。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坚持不懈、勇于探索,我们就能克服困难、创造奇迹。
这个故事展现了华罗庚对数学的热爱和勤奋精神,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
自学成才的数学家——华罗庚

自学成才的数学家——华罗庚华罗庚于1910年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小商人家庭。
1925年,初中毕业后就因家境贫困无法继续升学。
1928年,18岁的华罗庚在他的数学老师王维克的推荐下,到金坛中学担任庶务员。
然而不幸,他在这年患了伤寒症,卧床达五个月之久,从此左腿瘫痪。
但他并不气馁,而是顽强地发奋自学。
有一次,他发现苏家驹教授的一篇论文中有误:一个十二阶行列式的值算得不对,于是他写成题为《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的文章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这时华罗庚年仅20岁。
就是这篇论文,完全改变了华罗庚以后的生活道路。
当时正在清华大学担任数学系主任的熊庆来看到了这篇论文后,到处打听华罗庚是哪个大学的教授,碰巧数学系有位教员名叫唐培经,知道华罗庚这个人。
说华罗庚并不是什么大学教授,而只是一个自学青年。
熊庆来爱才心切,当即托唐培经邀请华罗庚来清华大学工作。
华罗庚,这位未来的大数学家,当时就是这样拖着残腿、柱着拐仗走进了清华园。
起初,他在数学系当助理员,他一边工作,一边自学。
熊庆来还让他经常跟学生一道去教室听课。
华罗庚只用了一年时间,就把大学数学系的全部课程学完了,熊庆来对这位年轻人十分器重,两年后,华罗庚被破格提升为助教,继而升为讲师。
后来,熊庆来又选送他去英国剑桥大学深造。
华罗庚后来成为世界著名的数学家,很多领域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著有论文二百余篇、专著十本,他的名字已进入美国华盛顿斯密司一列宋尼博物馆,被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八十八个数学伟人之一。
自学成才的数学大师华罗庚

理清文章的脉络
第一部分(1-14):记叙了华罗庚中学毕业失 学在家,自学数学的过程。 第二部分(15-39):在金坛中学当会计期间, 继续钻研数学。
(一)(15-21):写华罗庚得到王维克老师的器重, 破格担任数学教员。 (二)(22-35):写华罗庚大病一场,但依然痴心于 数学,关心那篇数学论文的下落。 (三)(36-39)论文被杂志录用,华罗庚激动不已。
•
总之华罗庚自学数学的成功因 素,主要是他自己的主观努力,但 与他中学的老师和社会上的贤明人 士对他的帮助也分不开。
• 二、华罗庚以初中毕业的基础自学数学, 并指出大数学家的错误,这表现华罗庚 怎样的精神?这对你有怎样的启示? (课后练习二) •
明确: • (1)不迷信权威,勇于坚持真理的精神, 做事慎重。 • (2)启示:不迷信权威,要敢于独立思考。 但自己认准了正确的也不妨向周围的前辈商量 • 请教,使自己的结论更有把握。
• 课后练习一
• 一.归纳华罗庚自学数学成功的因 素?
• 提示:大家学了哲学,分析因素(原因) 时的基本思路是怎样的? • 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看,各个方面又可以 具体找找。
• 明确:
• 1.华罗庚本人有在艰难困苦的境遇中坚持顽 强自学的精神。
• 他用5年时间一点点地自学高中3年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 课程,为未来独立研究数论,打下了坚实的牢固的基础。
华罗庚勤于思索, 一有所得便记在身 边的物品上,他的 扇子、请柬等都有 他辛勤思考的记录。 这张照片摄于1985 年6月1日他赴日访 问前夕。
华罗庚(左二)在哈尔滨向群
华罗庚经常去工厂和工人一起总结生产实践中的经验,进 行科学研究工作,使科学研究工作为生产服务。这是他在北 京第三无线电器材厂和工人陈炳才一起,研究用统筹优选法 提高生产效率问题(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自学成才数学大师华罗庚

不可想象这大数学家也曾在数学这一科 考试不合格吧?这是他读初中一年级时候 的事情.有人曾问他是不是因为他曾触犯那 位老师 ,老师故意不给他合格,他说:“不是, 我小时候是很贪玩的,常常逃学去看社戏. 试卷又写得潦草,怪不得老师的.” 经过这次 教训,从初中二年级开始,他就知道用功了. 一用功锋芒立显,数学老师每逢考试的时候, 就把他拉过一边,悄声对他说道:“今天的题 目太容易,你上街玩去吧.”
1927年春天,华罗庚到了上海,考进黄 炎培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读职业学校 的费用虽然较少,一个学期(半年)的 膳费和杂费也得五十块洋钱.华罗庚因 是清贫学生,申请免交学费已得学校当 局批准,但膳费是必须自己出的,他的父 亲已经罗掘俱穷,这五十元是再也筹不 出来了,于是华罗庚虽然只差一个学期 就可毕业,还是被迫退学,回乡帮父亲料 理那间小小的杂货店.
十九岁那年, 母亲因病逝世,他自己也染上极其 可怕的伤寒病,这几乎毁了他的一生. 这场大病,从 旧历腊月廿四日开始,足足病了半年.请来的老中 医对他父亲说:“不用下药了,他想吃什么就给他 吃点什么吧.”但即使是在病重的时候,他也还是神 智清醒的.家人在楼下替他占卦算命,他都知道. “奇迹”出现,他并没如医生断定那样夭亡,到了第 二年端午节那天,他终于能够起床了.这“奇迹” 或许正是由于他那顽强的求生意志,才能战胜死 神吧.但可惜“奇迹”的出现也未能使他恢复如 初,而是造成了一个“终身缺憾”. 他左腿胯关节 骨膜粘连,变成僵硬的直角.从此,他必须扶着拐杖
杂货店生意不好,他父亲帮人收购蚕丝, 白天收购,晚上算账.有一晚算错了一千多元, 算不清明天就不能开工.金坛有“拜狐仙” 的迷信风俗,有人就点上香烛,求狐仙帮忙. 可是求了狐仙,还是算不清账目.华罗庚在屋 子里闻得香气,出来说道,不要求狐仙了,让 我来帮你们算账吧.父亲不相信儿子有这本 领,但抱着姑且让他一试的心情,把两大本账 薄交给他.结果华罗庚牛刀小试,没花多少时 间就把账目算清了.
华罗庚勤奋成才的故事

华罗庚(1910—1985)男,汉族,江苏省金坛县人,中共党员、民盟盟员。
生前曾任中科院数学研究所所长,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数学家。
华罗庚在国际数学界享有盛誉,为中国当代数学发展及其应用作出重大贡献。
他初中毕业,因为家境贫寒,不得不边做工边自学。
1930年春,他的学术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引起了时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的高度重视,邀请他到清华大学工作。
随后,华罗庚出版了数学专著《堆垒素数论》和一系列学术论文,并先后赴苏联、美国进行学术交流。
新中国成立后,他放弃美国一所大学给他终身教授的优厚待遇,克服重重困难回到祖国怀抱,投身我国数学科学研究事业。
他在多复变函数、数论、代数及应用数学等研究领域取得了杰出成果,有许多定理、引理、不等式、算子与方法以他的名字命名。
他还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致力于数学为国民经济服务。
在生命的最后20年,他几乎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推广应用数学方法的工作之中,特别是“双法”——优选法、统筹法的推广应用,取得了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陈嘉庚物质科学奖。
华罗庚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
华罗庚先生早年的研究领域是解析数论,他在解析数论方面的成就尤其广为人知,国际间颇具盛名的“中国解析数论学派”即华罗庚开创的学派,该学派对于质数分布问题与哥德巴赫猜想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
他在多复变函数论、矩阵几何学方面的卓越贡献,更是影响到了世界数学的发展。
华罗庚先生在多复变函数论,典型群方面的研究领先西方数学界10多年,这些研究成果被著名的华裔数学家丘成桐高度称赞。
华罗庚先生是难以比拟的天才、是中国的人才。
华罗庚在数学领域的贡献

华罗庚在数学领域的贡献华罗庚,那可是咱们中国数学界响当当的人物,他的故事简直比传奇还传奇,让人听了心里头那个激动啊,就像是吃了颗定心丸,对数学这门学问充满了敬意和热爱。
说起来,华罗庚老爷子,那可是从小就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小时候家里穷,没条件上学,他就自己琢磨,把书本上的知识当成宝贝一样,翻来覆去地看,硬是把那些复杂的数学公式给啃了下来。
用咱们现在的话说,那就是“自学成才”,简直就是学霸级别的存在。
后来,华罗庚凭借着对数学的痴迷和天赋,一步步走到了学术的前沿。
他研究的那些数学问题,高深莫测,就像是大海里的珍珠,一颗一颗地被他捞了上来。
他不仅在代数、几何、数论等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还开创了中国的“数学学派”,这可是让全世界都刮目相看的。
要说华罗庚的贡献,那可真不是盖的。
他提出了好多新的数学方法和理论,就像给数学界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
就拿他的“华氏定理”来说吧,那可是解决了一大类数学难题的利器,让多少数学家们拍手叫好。
还有他研究的“优选法”,这可是直接应用到了工业、农业等实际领域,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国家的发展出了大力。
华罗庚老爷子不仅在学术上厉害,他的人格魅力也是杠杠的。
他待人真诚,乐于助人,就像是个大家长一样,关心着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他的学生们都说,跟着华老师学习,那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精神的洗礼。
他常常用自己的经历鼓励学生,告诉他们只要有梦想,有毅力,就一定能够成功。
华罗庚的故事,就像是咱们中国数学界的一面旗帜,高高飘扬。
他的成就,不仅仅是数学上的,更是精神上的。
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什么是真正的学者,什么是真正的追求。
他让我们明白,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探索未知,为了服务社会,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数学的重要性更是日益凸显。
咱们每个人都应该像华罗庚那样,保持一颗好奇的心,勇于探索,不断前行。
也许咱们成不了像华罗庚那样的数学大师,但至少咱们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更加有智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由于青年时代受到过“伯乐”的知遇 之恩,华罗庚对于人才的培养格外重视, 他发现和培养陈景润的故事更是数学界的 一段佳话。在他亲自关心和过问下,陈景 润从厦门大学被调到中科院数学研究所, 最终在攻克哥德巴赫猜想方面取得了世界 领先的成绩。此外,万哲元、陆启铿、王 元、潘承洞、段学复等人也是在华罗庚的 悉心培育下成长起来的。
在中国,有一位数学家是家喻户晓的,人 们常常把这个名字当作“数学家”、“自学成 才”和“聪明”的代名词。 只读过初中的华罗庚,凭借自学成为享誉 世界的数学家,他独特的成长经历,以及他提 出的“聪明在于积累,天才在于勤奋”的观点, 激励了无数的年轻人刻苦自学,勇攀高峰。
• 自学成才的数学大师华罗庚
•
•
1946年9月,华罗庚应普林斯顿大学邀 请去美国讲学,并于1948年被美国伊利诺 依大学聘为终身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 华罗庚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克服重重 困难回到祖国怀抱,投身我国数学科学研 究事业。
• 华罗庚因病左腿残疾后,走路要左腿先画一 个大圆圈,右腿再迈上一小步。对于这种奇 特而费力的步履,他曾幽默地戏称为“圆与 切线的运动”。在逆境中,他顽强地与命运 抗争,他说“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 全的双腿”。凭着这种精神,他终于从一个 只有初中毕业文凭的青年成长为一代数学大 师。他一生硕果累累,是中国解析数论、典 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导函数论等方面的研 究者和创始人,其著作《堆垒素数论》更成 为20世纪数学论著的经典。
•
•
华罗庚先生早年的研究领域是解析数论, 他在解析数论方面的成就尤其广为人知, 国际间颇具盛名的“中国解析数论学派” 即华罗庚开创的学派,该学派对于质数分 布问题与哥德巴赫猜想作出了许多重大贡 献。他在多复变函数论、矩阵几何学方面 的卓越贡献,更是影响到了世界数学的发 展。也有国际上有名的“典型群中国学 派”,华罗庚先生在多复变函数论,典型 群方面的研究领先西方数学界10多年,这 些研究成果被著名的华裔数学家丘成桐高 度称赞。华罗庚先生是难以比拟的天才。
•
•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 江苏省金坛县一个小商人家庭,父亲 华瑞栋,开一间小杂货铺,母亲是一 位贤惠的家庭妇女。华罗庚出生时, 父亲已经40岁。40岁得子,夫妻俩把 儿子看成掌上明珠,为了给儿子祝福, 一生下来就用两个箩筐扣住了他,华 罗庚因此得名。
• •
华罗庚他是国际数学大师。 他幼时常被同伴们戏称为“罗呆子”。 爱动脑筋,因思考问题过于专心 • 初中毕业后,华罗庚曾入上海中华职业 学校就读,因拿不出学费而中途退学。 • 此后,他顽强自学,用5年时间学完了 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 20岁 时,华罗庚以一篇论文轰动数学界,被清 华大学请去工作。
顾迈南简介:
• 曾名顾迈男,系新华社高级记者。从 1962年起担任专职科学记者,曾以新闻和 通讯的形式报道了中国科学界发生的许多 重大事件,并以通讯和传记文学的形式记 述了当代许多著名科学家的成长道路和人 生经历。
阅读课文总体感知
• 这篇课文节选的是华罗庚什么 时候的什么事?
• 明确:华罗庚青少年时期自学成才的
• 课后练习一
• 一.归纳华罗庚自学数学成功的因 素?
• 提示:大家学了哲学,分析因素(原因) 时的基本思路是怎样的? • 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看,各个方面又可以 具体找找。
• 明确:
• 1.华罗庚本人有在艰难困苦的境遇中坚持顽 强自学的精神。他用5年时间一点点地自学高中3年和
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课程,为未来独立研究数论,打下了 坚实的牢固的基础。
• 三、在文章中有多次华罗庚的心理独白的 描写,请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 (课后练习三)
四、归纳华罗庚的人物形象
• 1、顽强刻苦、独立思考、不屈不挠 • 2、谦虚好学、不迷信权威、做事慎重、 • 发愤自强。
写作特点
• 大量的心理独白描写
•
课后练习四
•
其实华罗庚读初中时,一度功课并不好.有 时数学还考不及格。 • 在金坛中学任教的华罗庚的数学老师,我 国著名教育家、翻译家王维克发现华罗庚虽贪 玩,但思维敏捷,数学习题往往改了又改,解 题方法十分独特别致。一次,金坛中学的老师 感叹学校“差生”多,没有“人才”时,王维 克道:“不见得吧,依我看,华罗庚同学就是 一个!”“华罗庚?”一位老师笑道:“你看看他 那两个像蟹爬的字吧,他能算个‘人才’吗?” 王维克有些激动地说:“当然,他成为大书法 家的希望很小,可他在数学上的才能你怎么能 从他的字上看出来呢?要知道金子被埋在沙里 的时候,粗看起来和沙子并没有什么两样,我 们当教书匠的一双眼睛,最需要有沙里淘金的 本领,否则就会埋没人才啊!”
历程。
理清文章的脉络
第一部分(1-14):记叙了华罗庚中学毕业失 学在家,自学数学的过程。 第二部分(15-40):在金坛中学当会计期间, 继续钻研数学。
(一)(15-21):写华罗庚得到王维克老师的器重, 破格担任数学教员。 (二)(22-36):写华罗庚大病一场,但依然痴心于 数学,关心那篇数学论文的下落。 (三)(37-40)论文被杂志录用,华罗庚激动不已。
顾迈南
教学目标
• 1、了解心理描写在传记中的作用。
• 2、了解华罗庚自学数学成功的因素。 • 3、学习华罗庚刻苦勤奋的自学精神。
华罗庚简介
•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 月12日),国际数学大师,中国科学院院 士,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 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 开拓者。他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了无与 伦比的贡献。 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 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 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美国著名数 学史家贝特曼著文称:“华罗庚是中国的 爱因斯坦,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 院士”。
• 2.他的中学老师对他的支持与帮助。王维克看他是
个难得的人才,破格请他当数学教员,鼓励他写论文批评苏教授的错误。 韩大教授继续聘他为会计,使他生活有着落,可以继续钻研数学。
• 3.社会上有尊重真理的人对他的支持。《科学》
杂志编辑与他素昧平生,但尊重真理,不迷信权威,刊出了他写的批评 名教授的错误文章。他想到了“真是先有伯乐,而后才有千里马”。
•
总之华罗庚自学数学的成功因 素,主要是他自己的主观努力,但 与他中学的老师和社会上的贤明人 士对他的帮助也分不开。
• 二、华罗庚以初中毕业的基础自学数学, 并指出大数学家的错误,这表现华罗庚 怎样的精神?这对你有怎样的启示? (课后练习二) •
明确: • (1)不迷信权威,勇于坚持真理的精神, 做事慎重。 • (2)启示:不迷信权威,要敢于独立思考。 但自己认准了正确的也不妨向周围的前辈商量 • 请教,使自己的结论更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