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热量和内能的关系
温度、热量及内能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温度、热量及内能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诀窍:三角图上一肯定,只有温变内能变;浅释:如图所示,是温度、热量和内能的关系图,界定词“一定”、“不一定”很明显,无论温度、热量和内能三者之一如何变化,其他量只有一个是肯定的——“一定”——物体的温度升高(降低),内能总是一定增加(减少);其余的无论怎样变化,全部都是界定词“不一定”。
详解:温度、热量和内能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是初中学生学习热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又是中考命题的热点之一。
学生要能够在各类考试中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不仅要正确理解和掌握温度、热量和内能的含义,还应该具备必要的方法和技巧。
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宏观认识),是物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微观认识)。
温度只能说成:“是多少”、“达到多少”,而不能说成:“有”、“没有”、“含有”。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但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还有做功,因为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吸热或放热)两种,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等。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是物体之间在热传递(吸热或放热)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
热量只能说成:“吸收多少”、“放出多少”,而不能说成:“有”、“没有”、“含有”。
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水沸腾、蒸发;内能也不一定增加,比如吸收的热量全都用于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也可能减少(特别是后者最容易出错)。
内能是一个状态量,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
内能只能说成:“有”,而不能说成:“无”;内能可用:“大”、“小”来比较,而不能说成“高”、“低”。
一个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水沸腾,同样也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因此必须注意:内能改变时,要考虑到温度不变的情况,即:在熔化、在凝固、在沸腾过程中的物体的内能虽然在改变,但温度却没有变化。
也就是说,在没有发生物态变化时,物体吸收(放出)热量,内能增大(减小),温度升高(降低);在发生物态变化时,物体吸收(放出)热量,内能增大(减小),但温度却不变。
内能和温度的关系公式

内能和温度的关系公式
内能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表示:
内能 = 临界能量 + 热量
其中,临界能量是指足够提供物体从低温到高温的热量,热量是指物体从高温到低温所接受的热量。
这个公式表明了温度和内能之间的关系:温度越高,物体所具有的内能就越大。
换句话说,物体的温度和其内能是成正比的。
此外,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是一个状态函数,也就是说,内能在物体的不同状态下是不同的。
而温度是描述物体热状态的物理量,所以温度和内能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加以描述。
具体而言,温度和内能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热量 = 内能变化 / 温度变化
这个公式表明了温度变化和内能变化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表明了热量和内能变化之间的关系。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知道,当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时,物体的内能也会发生变化,而热量则是导致内能变化的原因。
内能热量温度三者关系辨析

内能热量温度关系辨析一.从概念上分析内能是指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热量:是指物体之间存在温差,使物体之间的能量产生传递,所以说热量是一种过程量,所以热量只能说“吸收”“放出”。
不可以说“含有”“具有”.而该传递过程称为热交换或热传递.热量的单位为焦耳(J).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二.辨析区别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联系1.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了,不一定吸收了热量,也有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2.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物体不对外做功),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3.一个物体内能增加了,它的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液体沸腾时,温度的不变,内能增加.还有外界对物体做功.4.物体本身没有热量,只有发生了热传递,有了内能的转移时,才能讨论热量问题.5.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或“具有”热量.6.热量的多少与物体内能的多少,物体温度的高低无关.练习.判断.1、物体的温度升高,它一定吸收热量.( )2、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3、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内能就会增加.( )4、物体的内能增大时,它的温度就会升高.( )5、物体吸收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6、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答案解析1.×.因为物体温度升高,除了热传递,还有可能是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2..×.晶体熔化,液体沸腾,内能增加,温度不变.3.√.分子热运动加剧,分子动能增加.4.×.晶体熔化现象.5.×.液体沸腾,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是温度不变.6.×.还可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温度增加.。
认识内能、温度、热量之间的关系

正确认识内能、温度、热量之间的关系在热学中,内能、温度、热量是本质不同的三个基本物理量,同学们往往弄不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把它们区别开来。
内能:指物体内部所包含的总能量,它既包括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势能,还包括分子原子内的能量,原子核内的能量等。
在热学中,由于在热运动中后两项不发生变化。
所以我们所说的内能一般指前两项。
由于分子的动能与温度有关,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的势能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所以物体的内能跟温度、分子间的作用情况和分子的数目有关。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温度越高,分子动能越大。
热量:指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
它是一个过程量,是量度热传递中内能的变化量。
1. 温度和内能的关系温度从微观上反映物体内部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它与物体分子动能有关,物体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它的温度就越高。
对于同一个物体来说,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加快,它的内能增加;反之,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但是这里要注意两点:一是当物体的温度不变时,内能可能不变,但也可能减小或增大,例如0℃的水凝固成0℃的冰(或0℃的冰熔化成0℃的水),虽温度不变,但分子运动剧烈程度发生变化,故内能也发生变化。
二是物体的内能不仅与它的温度有关,还与分子数目、物质的种类以及分子间的距离等有关,因此要注意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多。
例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B)、(C))(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多(C)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一定升高(D)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2. 热量与内能的关系热量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例如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高温物体放出了50J的热量,表示它的内能减少了50J;同样低温物体吸收了50J的热量,则内能增加了50J,实际上就是50J的内能从高温物体传给了低温物体。
第十章微专题1 温度、热量和内能的关系—2020年秋季九年级物理上册(北师大版)作业课件(共13张PPT)

4. 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内能一定增 加
B.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不一定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外界对它做了功 D.物体内能增加,其温点,请用实例说明 它们是错误的.
(1)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冰在融化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④物体本身没有热量.只有发生了热传递,有了内 能的转移时,才能讨论热量问题.
⑤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是一 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或“具有”热量.
⑥热量的多少与物体内能的多少、物体温度的高低 没有关系.
1. 关于温度、热量、热传递和内能,下列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C )
A.0 ℃的冰块内能一定不为零 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D.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
9. 用热量、温度、内能三个物理量连线:
A.今天天气很热,这里的热是指
热量
B.物体吸热温度升高,这里的热是指 温度
C.摩擦生热,这里的热是指
内能
(2)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温度升高.
6.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时,其内能 一定 增加;一 个物体内能增加时,其温度 不一定 升高;一个物体 内能增加时, 不一定 吸收热量;一个物体吸收了热 量,其内能 不一定 增加.(均填“一定”或“不一 定”)
7. “温度”、“内能”和“热量”的不同之处. (1)内能是物体内部 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 的动能和分子势能 的总和. 内能只能说“有”,不能 说“无”.只有当物体内能改变,并与做功或热传递相 联系时,才有数量上的意义. (2)温度表示 物体的冷热程度 ,从分子动理论的 观点来看,温度是分子热运动激烈程度的标志,对同一 物体而言,温度只能说“是多少”或“达到多少”,不能 说“有”“没有”或“含有”等.
内能温度热量三者的关系

内能温度热量三者的关系
热量跟温度的关系:物体吸热(或放热),不一定引起温度变化。
因为只有两物体间
有温度差才能发生热传递,发生内能转移,内能变化的多少叫热量。
用公式计算,热量跟
物质的质量、比热、变化的温度有关,跟初温和末温无关。
在物态变化时,如晶体熔化或
凝固,液体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要吸收或放出热量。
物体温度变化,不一定吸热或放热。
因为发生改变物体内能存有两种方法:热传递过程,必须稀释或释出热量,温度变化,内能变化;作功发生改变物体内能,不须要稀释或释出热量。
专题1温度热量内能三者关系辨识(原卷版)

专题1 温度、热量、内能三者关系辨识 理解温度、热量和内能,从两个角度: 第一:从三个表述上进行区分;第二:三者的内在关系上进行区分,三三共有6种组合,二者关系之间,其中只有一种是“一定的”,其他的都“不一定”。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宏观)→表示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微观)注:①温度是一个状态量,只能说一个物体的温度“是多少”或“达到多少”;②温度是不能“传递”和“转移”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不一定吸热,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热量:表示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内能)的多少→反映了热传递的过程中,能量(内能)转移的数量,是能量(内能)转移多少的量度注:①热量只有在发生热传递时它才能存在,没有发生热传递也就没有热量可言;②热量只能表述为“吸收”或“放出”多少,而不能说“具有”、“含有”多少。
内能升高不一定升温,如晶体熔化,水沸腾不一定吸热,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与势能之和,所有物体都具有内能注:内能只能说“具有内能”、“内能增加”或“内能减小”吸收热量不一定升温,如晶体熔化,水沸腾内能不一定增加,如:吸收的热量全部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结构图记忆:温 度热 量内 能不一定不一定不一定不一定一定不一定考点解读 对点训练一、选择题(共8小题)1.关于温度、热量、内能说法正确的是()A.在相同温度下,1kg的水含有热量比1kg冰含有热量多B.热量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给内能少的物体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D.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2.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一定增加B.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D.物体的内能越大,其含有的热量就越多3.关于温度、内能、热量、热值和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B.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C.热值大的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多D.比热容大的物体温度升高快4.初温均为60℃的甲、乙液体在实验室自然冷却(m甲<m乙),两种液体每秒放出的热量相同,这两种液体的温度﹣放热时间的图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150s两液体温度相同,内能一定相同B.甲液体第30s的分子动能大于第6s的分子动能C.乙液体向周围空气传递了热量,说明乙液体的内能比周围空气内能大D.根据图中0至60s图线及题目所给信息,可知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液体的大5.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少B.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大C.水可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D.煤的热值比干木柴的大,煤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比干木柴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6.关于热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B.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C.同一物态的某种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质量与温度变化的乘积之比是个恒量D.扩散现象中,分子可以从低温物体扩散到高温物体7.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B.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C.内能和机械能的单位都是J,它们是同一种形式的能量D.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8.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仅在两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一定减少,低温物体内能一定增加B.某一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增加,其内能就一定会增加C.温度低于0℃的物体一定不具有内能D.当物体内能增加时,物体的温度就一定会上升9.指出下列“热”字的含义,把温度、热量、内能三个物理量分别填入空格中:(1)今天天气真热的“热”是指(2)摩擦生热的“热”是指(3)冰融化成水要吸热的“热”是指10.如图所示,小宇做了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来弄清楚“热量”、“内能”与“温度”的关系,请补充图中①,②(②处选填“一定”或“不一定”)两处空白。
内能、温度和热量之间的关系

内能、温度和热量之间的关系
内能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所具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状态量
温度
状态量
宏观:物体的冷热程度 微观:反映物体内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热量
过程量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 “吸收”或“放出”了多少热量
也可以是外界对物体做功
2、物体吸收了热量,内能一定增加 不一定
气体在吸热的同时对外做功,
内能可能会减小
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大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做功 热传递
内能、温度和热量之间的关系
温度和热量 没有必然联系
不一定 1、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2、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不一定
把手放在火炉旁烤火
内能和温度
不一定 1.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2.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温度不变 吸收热量 内能增大
温度是衡量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温度越高,分子的动能越大,内能越大
同一物体 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小
内能、温度和热量之间的关系
内能和热量
不一定
1、物体内能增大,一定吸收了热量
内能、温度和热量 之间的关系
内能
状态量
内能、温度和热量之间的关系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所具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温度
状态量
宏观:物体的冷热程度 微观:反映物体内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热量
过程量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 “吸收”或“放出”了多少热量
“某物体含有的热量较多或较少”Biblioteka 能、温度和热量之间的关系搓手
晶体熔化: 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热传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度、热量和内能的关系
内能,是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能量.从微观上说,内能是系统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分子内部以及原子核内部各种形式能量(一般不变)的总和,可想而知内能与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质量(质量大分子多)都有关系.分子一直处于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所以分子有动能.分子与分子之间也有相互作用力,分子间也存在势能.
关于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可以建立这样的模型,如图1将分子类比成小球,用弹簧将小球连接起来,每个小球都在一定范围内移动、转动或振动等.当分子间距离改变时分子势能也会发生变化.
如图2所示,物质的三种状态实际上是由于分子之间距离的变化引起的.
分子运动有快有慢,动能有大有小,用什么来描述分子动能大小呢?物理学中用温度来表征分子的平均动能,实际上温度就是物体分子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温度越高代表分子运动越剧烈,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缓慢.
热量是转移的那部分内能,内能是状态量.可以说某个物体具有多少内能,不能说某个物体具有热量.热量是过程量,只有在转移过程中才有意义.
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借助图3来理解.
1.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温度是分子运动快慢的标志,温度改变时说明分子动能已改变,在分子势能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说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但反过来内能越大不能说明温度越高,因为还有可能分子势能有变化.由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所以任何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如:温度不变时,内能也有可能变化,因为分子势能有可能改变.
2.内能和热量的关系
内能是物体所具有的能量,热量是转移的那部分内能,两者的单位都是焦耳.热量和内能的关系可以类比成做功和能量之间的关系,做功是能量的一种标度,只有在过程中才有意义.可以说物体做了多少功,但不能说物体具有多少功.为什么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呢?对物体做功是直接通过撞击的方式使分子动能增加,或直接改变分子间的距离,从而改变物体内能.物体对外做功,如气体膨胀内能就会减小.热传递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是由于高温物
1
体的分子会撞击低温物体的分子如图4,使低温物体运动比较慢的分子加快运动,从而使该物体内能增加.那么,热传递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向内能小的物体吗?不一定是,通过上面的论述知道,热传递的方向只与温度有关,内能大的物体有可能质量大而温度低.
3.温度与热量的关系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虽然冰吸收了热量,但吸收的热量都用来改变了分子势能,分子势能宏观上与物体的体积有关,所以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体积变了,但温度没有变化.反过来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吗?不一定,还有可能通过做功方式改变物体温度.如铁匠在锻砸铁器的过程中,铁器的体积没有什么变化,但温度会升高.
另外,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就会使分子间的距离发生变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下面通过几个练习再巩固一下上面的讲解.
例1 (多选)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越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一定越多
B.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C.0℃的冰变成0℃的水,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D.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通过摩擦可增大冰块的内能
解析 A.热量是过程量,描述它的术语只能用“吸收”和“放出”,不能用“含有”,故A的说法错误;B.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间不存在温度差,说明分子运动剧烈程度相同,不会发生热传递,B正确;C.0℃的冰变成0℃的水,吸收了热量,尽管温度不变,分子动能没有变化,但分子势能增大了,所以内能变大,故C的说法错误;D.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通过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冰块的内能增大,D正确.故选B、D.
例2 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B.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物体内能减少时,温度可能不变
D.锯条锯木板时,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减少
2
解析 A.物体的内能增大,可能是对物体做功,也可能是吸收热量,故A错;
B.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错;
C.物体内能减小有可能是分子动能减小导致的,还有可能是分子势能减小导致的,例如水凝固时,放出热量、内能减少,但温度不变,故C正确;
D.锯条锯木板时,克服摩擦做功,使锯条和木头的内能都增加、温度升高,D错.故选C.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