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试验室内质控方法及临床意义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凝血试验室内质控方法及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出凝血常规检测室内质控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76例及健康人群70例,建立凝血试验室内质控标准,收集患者新鲜血液,分析单个凝血因子的临床意义。结果:通过凝血试验室内质控标准的建立,检测结果提示重症肝炎组凝血酶原时间(25.9±11.4)秒、肝硬化组凝血酶原时间(21.0±5.4)秒,显著高于急性肝炎组和健康人群组(P<0.05);急性肝炎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43.8±14.1)秒,显著高于健康人群组(31.4±7.1)秒(P<0.05)。结论:凝血检测室内质控保证了凝血试验数据的准确性,从而对临床诊断及指导相关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标签:凝血检测;室内质控;临床意义

检验科作为医院重要的一个临床辅助科室,在疾病诊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临床血液学各项指标的测定,须验证检测方法的可靠性[1]。但临床实践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等常规项目的检验结果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凝血试验室内质量控制能够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并反映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因而室内质控尤为重要[2]。本研究收集了76例乙型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探讨凝血试验室内质控方法的评估及选择。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5月-2011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76例肝病患者,其中男41例,女35例,年龄32~54岁,平均(38.6±12.6)岁。分为急性肝炎组32例,重症肝炎组24例,肝炎后肝硬化组20例,同期在笔者所在医院体检的健康人群组70例,男42例,女28例,年龄31~58岁,平均(39.4±8.6)岁。

1.2方法

1.2.1仪器与试剂枸橼酸钠抗凝真空采血管取健康人标准血浆,2500 转/min,离心15 min,取血浆加入0.1%叠氮化钠,分装在小塑料管中,每管0.5 ml,-80 ℃超低温冰箱保存。采用Pacific Hemostasis A Fisher Scientific Thromboscreen400半自动血凝仪测定;Siemens Healthcare Diagnostics Products GmBH生产的同一批次试剂。进行质控校准后,分别测定血浆PT和APTT,所有检测项目必须在2 h 内完成。

1.2.2正常质控血浆范围测定患者血浆时,须于前后各作1份质量控制血样,检验测定结果,并绘制质控图。将20次测定结果靶值作为基线,以上下浮动15%数值作为上下限,超出此线则应该仔细分析,寻找误差原因,再行取舍。PT 10.2~15.2,X=12.4,SD=0.9,CV=0.06;APTT 21~35,X=3.9,SD=0.7,CV=0.03。

以上数据为本院检验室提供了足够的信任值,根据需要进行全面有计划和系统的质控控制全部活动。

1.3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4.8计算机统计软件包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α=0.05。

2结果

重症肝炎组PT(25.9±11.4)秒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肝硬化组PT(21.0±5.4)秒,显著高于急性肝炎组和健康人群组(P<0.05);急性肝炎组APTT(43.8±14.1)秒,显著高于健康人群组(31.4±7.1)秒(P<0.05)。

3讨论

血液学检验中多种因素可导致检测结果的差异,客观质控指标能够对实验批内、批间可靠性及稳定性进行衡量,因此,凝血试验室内质控越发显得重视[3]。在日常工作中应开展室内质量控制,以确保测定结果的精密度。有条件实验室应使用配套质控物,对于使用无配套质控物仪器的实验室可选择与仪器原理匹配质控物质自行合理定值后进行室内质控。

3.1关于质控图

以前常采用平均值2SD代表靶值变异上下限,但因实验结果的SD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不确定性,因不符合科学性。近年来,国外都趋向靶值的±15%来代表靶值上下限,其范围较2SD更小,因而更为理想[4]。

3.2常参考范围的确定

有必要理解正常参考值概念。正常值不是教科书上订出的简单固定范围,而是根据试剂、仪器、性别、年龄及环境等因素改变,因此仪器操作人员应学会确定正常参考值程序,视实际情况确定参考值[5]。

3.3质控血浆的准备

(1)标本的采集:可用塑料注射器、真空采血管取静脉血进行实验。使用硅化玻璃管需用第二管血液样本测定,这是因为首管血可能混入凝血活酶而启动凝血,导致结果误差。(2)根据所检测实验指标分别行质量控制,并使用不同的抗凝剂。(3)应准备充足的血浆,若经常更换将不利于观察批内、批间变异。(4)血浆来源:在区别实验目的而建立相应质控血浆时,要根据样本性别、年龄、健康因素等采取质控血浆。(5)分离血浆离心操作时离心速度、时间要达到标准化控制。对于多数常规血浆凝固研究,离心速度1000×g,10 min即可。(6)分装与保存:抗凝血离心后加入防腐剂0.1%的叠氮化钠,分装后置-80 ℃冰箱。(7)应视

情况对抗凝剂做出合理的选择如N-(2-羟乙基)哌嗪-N′-(2-乙烷磺酸)能避免凝血因子遭到破坏,但会使PT测定结果延长。

3.4测定过程中需注意事项

测定标本时应作备份,严格按试剂、仪器操作说明书检测,在应用半自动仪器时,血浆、试剂在预温槽内放置时间应依据说明书设置。手工方法检测时,应加强人员培训,规范操作过程。

医学检查质量控制日益受到重视,世界卫生组织及其他机构均强调了其重要性。血液学检测的室间质控,血细胞计算、凝血因子及形态学,甚至统计方法学等均需全面进行质控。综上所述,在凝血检测时严格地做好各项室内质控,确保各项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Bezeaud A,Denninger M H,Dondero F,et al.Hypercoagulability after partial liver resection[J].Thromb Hamost,2007,98(6):1252-1253.

[2] 刘玉兰,关晔玮.检测凝血四项对临产孕妇的临床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80):237-238.

[3] Grattagliano I,Ubaldi E,Bonfrate L,et al.Management of liver cirrhosis between primary care and specialists[J].World J Gastroenterol,2011,17(18):2273-2282.

[4] 熊立凡,李树仁.临床检验基础[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2-93.

[5] 黄淑,孙小成,杨显福,等.正常凝血质控血浆质量考察[J].中国输血杂志,2007,20(2):118-120.

(收稿日期:2011-12-26)(编辑:何玉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