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标题特点
浅析当代新闻标题的特色

浅析当代新闻标题的特色[内容提要]本文从7个方面分析了当代新闻标题的特色。
其中有新形式的出现,而更多的是老形式的创新和拓展。
[关键词]标题新闻大标题符号标题提要题长标题厚标题轰动效应视觉形象新闻标题对受众是第一视觉冲击波,对传播信息沟通受众、引导舆论、表现主旨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标题的制作一向被新闻工作者看重。
尤其是当今面对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挑战,面对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新闻工作者在制作标题上更是绞尽脑汁,从而达到先声夺人,吸引受众的目的。
那么,各大众传媒是如何用新闻标题吸引受众、争夺受众的?新时期的新闻标题有哪些特色?它的发展态势又怎样?一、标题新闻的出现标题新闻也称为一句话新闻,是介于标题与简讯之间的一种新型的新闻体裁,以标题形式对新闻事实作简要报道,这是一种脱离新闻独立存在的标题。
标题新闻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它的出现打破了标题依附于新闻而存在的模式,现在许多报纸都在运用这一特殊的新闻品种。
标题新闻有哪些特色呢?1. 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言简意赅。
既可用于政治、经济、外事等硬新闻,也能用于文化、体育等软新闻。
2. 具备标题的结构与特点,可以用单一式,也可用复合式结构,是标题形式而非文章,制作原理与制作标题一样。
3. 版面位置灵活自由:可集纳数条标题新闻组或一个专栏,也可让一条标题新闻独立存在;根据编辑意图它可置于版面的任何部位,以体现编辑思想和态度,同时又可活跃版面,增加版面的美感。
二、大标题的创新大标题又称通栏题、横幅等,居于一个版面最显着的位置,突出强调某个时期的中心工作与指导思想,往往以口号形式单独出现,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宣传鼓动性。
当今的大标题除这一形式外,还可以集纳同一类稿,或报道同一领域的新闻,创造了大标题+提要题+标题群的组合形式,对受众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试看1999年12月31日《羊城晚报》的创世纪金版标题:2000亚洲预测21世纪,亚洲要坐庄?当我们快要结束20世纪,向21世纪迈进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提出一个问题:21世纪是谁家的天下?美国人说,21世纪是美国的世纪;欧洲人说,21世纪是欧洲的世纪;亚洲则有人说,21世纪还是亚洲的世纪。
新闻题目的特点

新闻题目的特点
新闻题目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简洁凝练:新闻标题需要简洁地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让读者能够迅速了解新闻的主题。
准确达意:新闻标题需要准确地表达新闻的核心信息,不能产生歧义或误导读者。
新颖生动:新闻标题需要吸引读者的眼球,因此要有新颖性和生动性,使用一些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和修辞手法。
思想性强:新闻标题需要反映社会主流价值观和思想导向,具有一定的思想性。
另外,新闻标题对事实的表述要呈现出一种动态,即告诉读者事情的发生与发展。
此外,新闻标题的形式具有多样性,除了单一式结构之外,还大量采用复合式结构。
新闻标题往往是通过主题、引题、副题的配合,向读者报告新闻的内容,指明其性质和意义的。
手机报的新闻标题特色

手机报的新闻标题特色手机报是现代人获取新闻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其特点在于及时、简洁、易懂,能够快速地让人了解到最新的消息。
而手机报的新闻标题也具有其独特的特点,下面就来了解一下。
一、简洁明了手机报的新闻标题通常都是十分简洁明了的。
由于屏幕较小,因此需要在有限空间内尽可能地传达信息。
而简洁的标题能够让人一眼看清,也更容易被读者记住。
例如,当地一家医院成功为一名患者完成心脏手术,标题可能只会写成“医院完成心脏手术”。
虽然信息量不大,但是已经足够让读者了解基本情况。
二、有选题感与创意手机报的新闻标题也具有一定的选题感与创意。
由于手机报新闻内容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因此选择一个独特的角度、富有创意的标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报道某地出现独特的雪下方式,新闻标题可能会取名为“别样雪景,你见过吗?”。
这样的标题既有新闻价值,又能吸引读者的眼球。
三、注重新闻价值手机报的新闻标题还注重新闻价值。
新闻报道的意义在于让读者了解更多信息,而新闻标题就是传达信息的入口。
因此,新闻标题如果没有一定的新闻价值,就很难引起读者的兴趣。
例如,报道某地发生了一场重大交通事故,新闻标题可能会写成“多车相撞,多人伤亡”。
这样的新闻标题简明扼要,但又能够传达出事故的严重性。
四、强调时效性手机报的新闻标题也强调时效性。
由于手机报的阅读群体都是现代人,对于最新的消息和动态都十分敏感。
因此,手机报的新闻标题需要能够及时地传达最新的消息,强调其时效性。
例如,报道某位明星的婚讯已经公开,新闻标题可能会写成“张三与李四喜结连理!”。
这样的新闻标题既强调了消息的即时性,又凸显了新闻的花边内容。
综上所述,手机报的新闻标题虽然长度不长,但其特点却是非常明显的。
简洁明了、有选题感与创意、注重新闻价值、强调时效性,这些都是手机报的新闻标题的特色,也是其能够在现代人中间广受欢迎的原因。
优秀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

优秀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1. 简洁明了:优秀的新闻标题应该能够在短短几个字或短语中准确、简洁地表达出新闻的要点。
这样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同时也方便读者快速了解新闻内容。
例如:“火车脱轨事件造成十多人受伤”,这个标题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新闻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2. 引人眼球:优秀的新闻标题需要有一定的吸引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
它可以采用一些独特的词汇、表达方式或者调动读者的情感,从而引起读者的关注。
例如:“惊人的发现!科学家揭示了宇宙的秘密”,这个标题中的“惊人的发现”和“揭示宇宙的秘密”都能够引起读者的好奇心。
3. 准确性:优秀的新闻标题应该能够准确地反映新闻事件的事实。
它不能有误导性或夸大其词的倾向,而应该客观、公正地描述新闻事件的真实情况。
这样可以确保读者对新闻的理解和判断是准确的。
对于一起交通事故,标题应该明确描述事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而不应该夸大或缩小事故的事实。
4. 紧扣时事:优秀的新闻标题应该紧密联系到时事热点,能够关注社会大众关心的问题。
它可以通过关键词的选择和某些新闻事件或话题的呼应,来迅速吸引读者的关注。
针对某个热门话题写的新闻标题,如“游戏成瘾引发社会关注:专家指出应重视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能够引起许多人的共鸣和关注。
5. 科学性:优秀的新闻标题应该采用科学的表达方式,包括正确使用词语、用词精准等,保证标题的语言准确性和科学性。
对于科学研究的新闻报道,标题应该使用与研究领域相关的专业术语,以准确地描述研究成果。
除了以上几点,优秀的新闻标题还需要符合新闻的价值观和伦理规范,尊重事实和真相,避免夸大、虚假宣传等问题。
只有符合这些要求的新闻标题才能真正吸引读者的关注,并传递准确、客观的信息。
新闻标题的拟写技巧

一、特点:(1)给出的新闻语段话语材料字数较多。
(2)对拟写的内容都有字数限定的要求。
二、解题方法:拟写新闻标题,其实质就是对新闻导语的高度概括与归纳。
方法一:找出新闻话语材料中的导语句(或段),再在此基础上,筛选出有效的要点(或关键)信息。
如果材料只有一段,那么导语就是第一句;若是两段或两段以上,那么导语就是第一段。
一般来说,导语句(或段)都比较长,不可能是现成的答案,必须对导语中的要点信息进行筛选概括。
【示例】1、根据下面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拟写一个新闻标题。
(不超过12个字)(浙江中考题)据台湾媒体报道,宋楚瑜率领亲民党大陆访问团于13日下午3时40分许返抵台北。
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桃园机场发表谈话表示,亲民党带着两岸同胞共同追求和平的愿望回到台湾。
宋楚瑜说,这次访问期间看到大陆的很多变化,也看到大陆乡亲和我们一样,都愿意追求和平。
此题所给出的话语材料是一个语段,比较简单,根据消息的结构特点,第一句就是这则消息的导语,即本段的中心句。
然后对这句话进行概括,只要把握住它的要点“宋楚瑜”、“大陆访问团”和“返抵台北”这三个关键信息就好解决了,不需要后面的提示语。
因此,可以拟写成“宋楚瑜率领访问团返抵台北”。
2、下面是2004年8月25日《江西日报》的一则消息,请给它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本报讯北京时间8月25日凌晨4时许,在第28届雅典奥运会男子三米板跳水比赛中,我省体育健儿彭勃以总成绩787.38分获得了男子三米板跳水冠军,为我过夺得了第24枚金牌,这也是自汉城奥运会上许艳为我省夺得第一枚金牌以来,我省健儿获得的又一殊荣。
彭勃取得的这枚奥运会金牌,在我省体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将大大地鼓舞正在为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而努力拼搏的江西人民。
本题所给出的话语材料是两个语段,从全文看,不难发现,第一段是导语,当然也是全文的中心语段。
但是,这一段概括的难度比较大,因为这段阅读材料中的信息量较大(加标点共118个字符),搜寻它的支干(要点信息)非常困难。
优秀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

优秀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1. 引言1.1 新闻标题的重要性新闻标题是一篇新闻报道的第一印象,是读者决定是否继续阅读的重要因素。
一个优秀的新闻标题能够立即吸引读者的注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引发读者的好奇心和兴趣。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面对大量的新闻资讯,很多时候是通过标题来筛选和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
新闻标题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一个好的新闻标题应该能够简洁明了地传达出新闻的主要内容,让读者一目了然。
新闻标题也要具有一定的表现力,能够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让他们感到这篇新闻与自己息息相关。
新颖性是另一个吸引读者的关键,因为读者总是喜欢看到新奇的事物。
在标题中突出重点信息,让读者在一瞬间就能够了解到新闻的焦点所在,是一个成功的新闻标题的重要特点。
最终,一个引人入胜的新闻标题不仅能够吸引读者,还能够让新闻更加具有传播性,让更多的人关注和分享。
1.2 新闻标题吸引读者的关键新闻标题在新闻报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新闻内容的概括和概括,是吸引读者的第一步。
一个优秀的新闻标题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引起读者的兴趣,让读者产生阅读的欲望。
那么,新闻标题吸引读者的关键是什么呢?新闻标题要简洁明了。
一个简洁明了的新闻标题能够让读者一目了然,迅速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增加阅读的效率。
新闻标题要富有表现力。
一个生动有趣的新闻标题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增加新闻的吸引力,使新闻内容更具有吸引力。
新闻标题要引人入胜。
一个引人入胜的新闻标题能够让读者产生阅读的欲望,让读者愿意花时间了解新闻的内容,增加新闻的传播效果。
新闻标题吸引读者的关键在于简洁明了、富有表现力、具有新颖性、突出重点、引人入胜。
只有具备这些特点的新闻标题,才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引起读者的兴趣,增加新闻的传播效果。
2. 正文2.1 简洁明了新闻标题的简洁明了是吸引读者的关键之一。
一则优秀的新闻标题应该在简洁中包含丰富的信息,让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新闻的主题和要点。
简洁明了的新闻标题不仅能吸引读者的注意,还能让读者快速理解新闻内容,提高阅读效率。
浅谈新闻标题的特点

浅谈新闻标题的特点俗话说:“题好一半文,眉清目传神”.标题是新闻和受众之间的桥梁,受众可以通过标题了解新闻,新闻可以通过标题宣传思想。
一个好的新闻标题,犹如画龙点睛,能给新闻增色添辉,能帮受众选择阅读,使其产生共鸣。
新闻标题大体包涵了三个方面的特征一一首先必须是新闻事实的概括,其次是新闻组成的一个部分,最后可以对新闻事实进行评说.因此,新闻标题往往都是文字简洁,极具个性,可以使受众通过它对新闻事实有所了解,具有新闻信息的导读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题文一致新闻标题是新闻的一部分.新闻用事实说话,标题用新闻说话,就是说标题要准确地概括新闻的核心内容、精神实质,要把新闻的主要内容反映到标题上。
所以,新闻标题必须与新闻内容相一致,这是新闻标题的最基本特点.这种一致主要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标题所提示的信息,要与新闻事实一致。
具体来说,其一,标题所反映出来的信息必须是新闻中本来就有的,不能是虚构的.其二,标题可以从新闻中选择某一方面,但是这种选择要顾及新闻整体,不能歪曲或误解整个新闻的基本事实.二是标题中的观点在新闻中要有充分依据。
标题可以具体描述新闻事实,也可以对新闻中的事实进行概括并作出评论,但对新闻内容所作概括及评论一定要有充足的新闻事实作为依据,不能想当然或肆意拔高.2、准确到位新闻标题是对新闻事实的高度概括与浓缩。
新闻要准确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因此新闻标题都做到了表意准确,突出到位。
表意准确是指,标题表达的含义要准确,评价新闻的观点要准确,运用文字的方式要准确.在重大问题和原则问题上,不允许模棱两可、含糊其词,态度要鲜明,对事实要有鲜明的倾向性,通过对新闻事实和文字的选择以及表现方式的运用来表达肯定、否定或中立的态度。
突出到位是指,标题要突出新闻的重点,恰到好处地表达新闻的事实,不能越位和错位。
要将新闻中的精彩部分当作撰写标题的主要内容,即将新闻中最具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事实内容反映到标题上。
报纸新闻标题的文化品位_报纸新闻标题的特点

报纸新闻标题的文化品位_报纸新闻标题的特点标题,作为新闻报道的眼睛,总是烈竞争的今天,新闻能不能抓住读者,标题起着决定性作用。
新闻标题的文化品位就是从文化视角透视消息标题所达到的水平。
新闻标题存在的问题1、标题冗长。
标题应该提纲挈领,但现在的许多标题搞得像导语,恨不能把所有的信息都在标题里体现出来,失去了标题作为“文眼”的特征,也使新闻失去了本来的结构。
把标题搞过长其本意是为吸引观众,但结果是事与愿违。
2、新闻标题无品位。
有人错误地认为“标题没必要像文艺作品的标题那样讲究文化品位”,在这种糊涂认识的指导下,一些白开水般淡然无味的标题也就应运而生。
如会议报道,无论大会、小会、长会、短会,一律采用《某某会议在某某隆重开幕》,工作成绩报道,动不动就是《某某工作成效显著》。
这种格式化、白开水似的标题,忽略了新闻事实的个性,淹没了新闻的特质,读来索然无味,大大影响了新闻报道的社会效果,最终也将损害到新闻媒体自身声誉和长远的利益。
标题作为新闻的眼睛,无论从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和信息含量,还是从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而言,新闻标题都不可忽视文化品位。
3、新闻标题的“泛娱乐化”倾向。
在各种大众传播媒体中,报纸与生俱来的特质使其有别于广播、电视和互联网,而成为一种相对严肃和权威的媒体。
而现在,过分夸张的、主观臆断的甚至是牵强附会的标题,在综合类报纸的娱乐版中有所体现。
应该说,媚俗标题的流行,使不少报纸的权威性大打折扣。
标题的文化品位如何体现新闻已经进入“读题时代”,正成为越来越多业内人士的共识。
那么,标题的文化品位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其一,标题的文采。
新闻标题虽不可能像文学作品的标题那样文辞富丽、着力修饰,但有些消息的标题也该讲究遣词造句。
其二,新闻标题的立意。
新闻标题如果立意新、立意奇、立意巧,就能一下子吸引住读者,让读者觉得清风扑面。
其三,新闻标题的节奏。
报纸新闻标题的节奏体现出来的特点是简明扼要、简洁明快,前后贯通,一气呵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辞五彩缤纷提起修辞,人们一般会认为只在文学作品中运用,其实不然,为了吸引读者,增强新闻标题的美感,可以适当地采用某些修辞手法。
需要说明的是,不管采用哪种修辞手法,首先必须准确、规范概括新闻的内容或主旨,在此基础之上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才可以使文章具有吸引力。
下面介绍几种新闻标题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
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复杂的事物简单化。
对于新闻标题来讲,其直接作用就是可以让读者很好把握新闻的内容和主旨,激发阅读热情。
如《人民日报》(2008-5-8)发表了一篇新闻报道,标题是:5月7日,7500吨海上全回转自航浮吊在上海建成起吊,创下单吊起重世界之最(引题)“蓝鲸”是怎样炼成的(正题)标题中将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500吨海上全回转自航浮吊,形象地比喻为庞大无比的蓝鲸,既恰到好处,又流露出抑制不住的自豪感,使阅读者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愉悦感。
对偶。
新闻标题中所运用的对偶,就是将两组能够概括新闻内容或主旨的两组文字,并列排列起来,这两组文字具有字数相同,意思又相互关联,结构一致,音节协调的特点,阅读起来节奏明快,朗朗上口。
其作用是可以给人以美感,激发阅读欲望。
如在《人民日报》(2008-5-18)上发表的一篇新闻报道的标题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主题)全国各地积极捐款捐物救助四川灾区(副题)主标题中运用了一组对偶句,排列整齐,发音协调,前句是起因,后句是结果,很好地表达了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全民一心,抗震救灾的决心。
读后给人以振奋的力量。
又如,《人民日报》(2008-5-17)报道有关北川被困灾民“亲人生死相依,朋友相互鼓励,路人挽起手臂”的事迹时,用了《不放弃〓不抛弃》这样的标题,其中体现出他们对生的渴望、对亲人的依恋、对朋友的关怀。
此题目短短几个字,却可以产生使心灵震颤的力量。
需要强调的是,在运用对偶修辞时,第一,选用的句子要与新闻内容具有内在的联系,不可勉强。
第二,句子结构要一致或相当,不要生拼硬凑。
如果那样的话,反而会弄巧成拙。
拟人。
在新闻报道的标题制作中,有时为了增加文字的感染力,往往将写作对象比拟为有生命的人。
这样制作的新闻标题,可以使阅读者有切身的体会,引导读者去了解、关心新闻的内容。
如在《人民日报》(2010-2-23)上发表的一篇新闻报道的标题是:60年一遇严重旱情继续(引题)云南“喊渴” 上下齐心抗旱(主题)标题中将云南省比拟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当他(她)长久无水喝的时候,就像一个人那样“喊渴”,这种拟人的方法既反映了云南旱情的严重,又可以使阅读者有切身的体会,从而产生了很强烈的效果。
借代。
所谓借代,就是用一个事物的名称代替另一个事物的名称,其前提是,两者存在某种密切的联系。
在新闻标题中采用这种修辞方法时,会产生生动形象的效果,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借代是在新闻标题中经常运用的一种修辞方法。
如在《人民日报》(2008-5-7)发表的报道奥运火炬在海南岛传递情况的新闻的标题为:“祥云”拂椰岛圣火驻我心(主题)海南圆满完成奥运火炬传递(副题)在主标题中用“祥云”代替了奥运火炬,用“椰岛”代替了海南岛。
这样一方面使文字变得生动活泼,另一方面也给人新鲜的感觉,无形中增加了文字的感染力。
需要提醒的问题是,选用的名称是有要求的,具体为:第一,要众所周知,不要冷涩、生僻;第二,要符合审美的基本要求。
新闻标题中修辞手法的使用(三)默认分类2010-03-23 00:12:29 阅读40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1.委婉:不是直接地正面地表达某种思想、意思,而是借助转义形式换一角度或者换一种说法来寄寓或暗示真意。
在新闻标题的制作中,如能根据需要恰当地运用,不仅令人易于、乐于接受,而且能产生幽默风趣、新鲜高雅的效果。
1.1洛桑笑声戛止《金陵晚报》1995.10.8(1995.10.2晚藏族青年喜剧演员洛桑·尼玛因车祸不幸身亡)1.2“蝴蝶”又飞回她的发辫上《襄阳报》1982.5.15(女青年秃疮治愈)1.3美国卫星去海底捞月《北京日报》1958.8.20(1958.8.17,美国的“先驱者”号探月卫星发射失败,卫星坠入大海)2.引用:在标题中引入新闻人物的话或常用的俗语、成语、名句。
可分为明引(表明出处)、暗引(不表明出处)或全引(整句完全引用)、断引(只引用句中的一个部分)2.1“选个好班子,然后开始做你认为正确的事情”(引)克林顿给布什忠告(主)《环球时报》2000.12.222.2.东方风来满眼春(主)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副)2.3四川人才交流中心促进技术人才合理流动(引)专业人才不再“一江春水向东流”(主)2.4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主)制裁南斯拉夫使其邻国付出严重代价(副2.5“死亡游戏”终于玩完(主)广州特大女尸系列案侦破记(副)(断引。
犯下残杀妇女案13宗的恶魔罗树标终于落入法网,他曾扬言:“要与公安局玩一场死亡游戏”。
)3.排比:3.1穿山甲被红烧,活猴子被宰杀,猫头鹰被烹调(引)救救这些珍稀动物吧(主)3.2新品多花样多色彩多档次多(引)赠师贺卡精彩纷呈(主)3.3富裕起来的农民的新要求(引)吃细粮住新房看彩电骑“凤凰”(主)4.仿拟:利用、模仿人们熟知的名句、熟语(多为成语)等,保留其语构句式,更换其中的部分词或词组,表达出自己要说的新内容。
4.1乡人具米酒邀客到田家(主)华西农村旅游中心首次接待外国旅游者(副)(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4.2“假种子真把俺们坑苦了”——(引)老汉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主)4.3重赏之下必有懦夫4.4蚊蝇与臭气齐飞污水共粪土一色(引)圆岭市场脏乱不堪入目(主)4.5你往哪里去,我的朋友?(主)关于毛阿敏与钱的纠葛(副)4.6谈谈爱“才”如命4.7“官”念太强亟须淡化(主)目前许多方面仍然是惟“官”为高(副)4.8防患于未“燃”(主)深圳市高层楼房消防管理记事(副)4.9春风熏得远客醉直把店家当自家镇江饮食店热情待客真个名不虚传4.10会翁之意不在会,在乎山水之间也5.反复:有意让同一成分在同一语言单位里多次出现的修辞方式。
有时或者为了强化一种思想感情,加深读者的印象,或者为了表明某一事理的确定不移,或者为了强调突出某一事物,而将标题中某些成分重叠使用,不但不会使人感到是多余重复,反而能增添文采,增强表达效果。
5.1奇怪!奇怪!(引)67岁老妇人“检查胎位”20岁男青年“用催奶药”(主(抨击利用公费医疗,以冒名顶替手段看病开药的现象)5.2占道占道占道……(主)永昌路占道经营真的成了“老大难”(副5.3喜喜喜娘家频添回门女新田改行教师纷纷归队5.4畸形社会畸形病6.呼告:既指标题作者直接向新闻中的人(可含有关读者)或物发出呼唤、告白,也指标题作者让新闻中的人、物等新闻本体直接发出呼唤、告白。
这种修辞手法的特点是面向被呼告对象表情达意,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
6.1彭加木,你在哪里?(主)全国各地群众对彭加木失踪深表关注(副)6.2青年人,多读点书“闲”,成了普遍苦恼,大学生呼唤(引)双休日,请为我“加压”(主6.4红嘴鸥在呼唤(引)“不要捕杀我!”(主6.5自然风景区的呼唤(引)各位游客,请您不要乱扔垃圾(主)7.拆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在特殊的对象面前,为了把话说得幽默风趣一点,或为了其他修辞上的需要,故意把一个词拆开使用,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给人以新鲜感的修辞方式。
7.1男团决战惊心女团决战动魄(引)我队险夺亚乒赛双杯(主)7.2惟愿死灰莫复燃(主)西安医药市场管理失控令人堪忧(副7.3山山听鸟语村村闻花7.4飞天伏群芳碧水映明霞运用拆词辞格,既不能生造词,也不能乱拆词。
切忌以辞害理、以辞害意,要立足于合理的表达需要,比如为了把话说得幽默一点、生动一点而拆词。
同时要记住,拆词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表达题旨,不能搞为拆词而拆词的文字游戏。
8.设问:8.1为啥灾年增了产?科学种田立大功(主)新和四队苏俊祥担任农技员后粮食不断增产(副)8.2淮海路有一片被忘却的黄金地(主)在哪儿?淮海电影院对面;(副)面积多大?7000平方米;被搁置多少时间?整整26年8.3潜艇没长眼?美称将全面调查核潜艇撞船原因标题是新闻事实的浓缩,设问的内容应该是新闻的核心,所提出的问题要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同时,新闻标题要有魅力。
所提出的问题既要新巧、醒目,能够引起人们的思索和兴味,又要善于把受众头脑里装着的问号,巧妙地引入标题。
9.反问(反诘、激问):以疑问句的形式表达已经肯定或否定了的思想观点和强烈感情的一种修辞方式。
它与设问都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区别在于设问本身不包含答案,需要自问自答、即问即答;反问是以疑问的形式表达已经确立的思想内容,答案已寓于问句之中,一看便知,不用直接作答。
8.1女儿声声呼唤,父母岂能平静?社会岂能不帮?(引)四岁女孩遭到遗弃(主)公安干警精心照料8.2揭发走私活动何罪之有?女子,就好欺凌么?(主)——记刘芳茹英勇反抗流氓犯罪行为的事迹(副)8.3党委书记难道就批评不得吗?9.歇后:运用歇后语形式来概事、表情、达意的修辞手法。
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前一个部分或者是含而不露的设谜似的形象化比喻,或者是先作铺垫的概述;后一部分或者是耐人寻味的谜底,或者是顺理成章的总括,或者是画龙点睛的评价。
两部分之间有一定的停顿间歇(可用破折号,逗号、空格表示)。
9.1莫像火车进站——叫得凶走得慢9.2常玉清斗蛐蛐——有赢无输9.3者海部分农民致富后怎样花钱——(引)有的投巨资营造活人墓被人弃(主)有的捐巨资修路建小学受人夸9.4开远日化厂提高外出参观学习效益(引)学回技术创出产品——晋级(主)不见成效汇报了事——处罚10.跳脱:作者故意造成的一种语言变形——不是一句接一句、一气呵成地写下去,而是突然间断,让部分意思含而不露,但读者可以从语境推知,实现沟通理解,获得一种“得其意于语言之外”、“言有尽而意无穷”效果的修辞方式。
“跳脱”的部分主要用“……”或“——”表示。
10.1假作真时……(主)广西博白县三滩供销社掺假证实(副)10.2矿泉水、蒸馏水、太空水、活性水……(引)你喝什么水?(主)10.3女青年在澡堂中毒之后……10.4村民——“记者”——罪犯10.5研究生——公关小姐——研究生(主)西南交大王红兵为何退学又复读(副)新闻标题中修辞手法的使用(二)默认分类2010-03-22 23:45:40 阅读158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1.回环(甲→乙,乙→ 甲;甲→乙,乙→ 丙;丙→甲)使一个语句构成或者多个语句(一般为二个语句或三个语句)组合具有往复、循环的特点,并使这种特点能体现出相关部分的有机联系、辩证关系,从而巧妙地表达思想感情。
1.1圆形的回环:甲乙丙丁——丁丙乙甲1.1.1马歇尔歇马华莱士来华1.1.2学中干,干中学(主)访库东县农田水利勘测设计技术员艾海提·艾买提1.1.3峰高不显峰流大不滞流全国春运圆满结束1.2整齐式自然曲线形的回环:甲X乙—乙X甲1.2.1青年需要改革改革需要青年(主)青年改革积极分子经验交流座谈会在京举行(副)1.3变化式自然曲线形的回环: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格式,词语次序的变化听其自然1.3.1能人教众人众人变能人(主)大黄庄大队多种经营技术队伍不断扩大1.3.2喜嫁三“千金”谢辞金三千2摹绘:对于所写的人、物,确切生动地摹拟其声音、勾画其形态、描绘其色彩,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以便更好地领会所写的特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