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生平 宋仁宗的以仁治天下
为什么宋仁宗会被誉为史上“最仁义的皇帝”?

为什么宋仁宗会被誉为史上“最仁义的皇帝”?古人云:“人死留名,雁过留声”。
古往今来,没有人不渴望自己能够留名青史,得到后人的敬仰。
仁,乃儒家思想的核心,“仁政”更是各朝各代统治者们的中心思想,但是真正能担得起仁字的皇帝却是没有几人。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中国历史上最仁义也是第一个以“仁”作为谥号的皇帝宋仁宗赵祯。
虽然在后来也有很多皇帝被称为“仁宗”,但是他们和宋仁宗相比,就差的远了,根本配不上“仁宗”这跟谥号。
宋仁宗赵祯是宋朝的第四代皇帝,他的身世悲惨,从小生母就被父亲宋真宗打入冷宫,自己由养母皇后抚养,直到十三岁时当上皇帝,在位时间高达四十一年,是宋朝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
在他的治理下,整个国家欣欣向荣,他在位时期的宋朝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史称“仁宗盛治”。
甚至唐朝的“贞观之治”以及“开元盛世”也不及宋仁宗的“仁宗盛治”,“仁宗盛治”代表着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顶峰。
宋仁宗在位期间,当时国家中的人口净增长为379万户,仅增长的人口户数就是唐太宗“贞观之治”时现有的总户数。
经济方面,宋仁宗在位时还发行了世界上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
而且在宋仁宗时期,人才辈出,宋代的文化也发展到了巅峰,唐宋八大家中除韩愈、柳宗元是唐朝以外,其他六位全都是宋仁宗时期的人物。
为人所知,大名顶顶的包青天,包拯便是宋仁宗时期的人物,他曾这样评价当时的盛世:“自三代以降,跨唐越汉,未有若今之盛也”。
“宋朝全盛之时,仁宗天子御极之世。
这一代君王,恭己无为,宽仁明圣,四海雍熙,八荒平静,士农乐业,文武忠良。
真个是:圣明有道唐虞世,日月无私天地春。
”——《东坡诗话》宋仁宗在位期间,一直在维持着宋辽签订的“澶渊之盟”的同时,也与西夏保持着和平友好的关系,结束了宋辽之间多年的战乱纠纷,此后两国边境之间也长久的处于和平状态。
使得在两国边境地区的百姓们过上了安定平和的生活,通过两国的交流贸易,经济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深受两国边境百姓的爱戴。
历史趣谈:仁者误国 兼爱南北不嗜杀人的北宋仁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仁者误国兼爱南北不嗜杀人的北宋仁宗
导语:孔夫子给“仁”下的定义就是“仁者爱人”,这位被史书评价为达到“至仁”这种最高境界的仁宗皇帝绝对做到了这一点,他不仅热受本国人民,也
孔夫子给“仁”下的定义就是“仁者爱人”,这位被史书评价为达到“至仁”这种最高境界的仁宗皇帝绝对做到了这一点,他不仅热受本国人民,也把同样的爱洒向了邻国、甚至是敌国的人民,所谓“兼爱南北”就是指的他对本国人和北方的辽国人一样热爱,为了不让双方的黎民百姓遭受战争的苦难,他能不打仗就不打。
可以想像,这种以“仁”为本的外交政策在一向就是弱肉强食的国际关系中会带来什么后果!
本文摘自《仁者误国》,作者:休闲读品杂志社,出版社:休闲读品杂志社
1
公元1022年1月(北宋乾兴元年二月二日),北宋真宗皇帝驾崩,他的第六个儿子赵祯即位,年仅13岁,由于他年龄尚幼,刘皇后以皇太后身份监国,垂帘听政。
赵祯做了41年的皇帝,公元1063年驾崩,死后庙号为“仁宗”。
仔细研究中国历史上对那些已故皇帝或大臣的谥号,会发现确实很有讲究。
首先,非常简洁,就那么一两个字;其次,大多数情况下,都非常准确,能入木三分地评价出这个人物一生的行事特点和功过是非。
比如,仁宗皇帝的这个“仁”字就极其到位,不仅准确刻??出了赵祯这个人的性格特点,还准确地反映出整个仁宗一朝的基本国策。
仁宗的身世本身就是个传奇,这就是流传甚广的“狸猫换太子”故事,直到最近,还有一部名为《狸猫换太子》的电视剧正在热播。
这个故事的版本颇多,比较权威的大概是小说《三侠五义》中所讲的:刘氏、
生活常识分享。
大宋赵祯个人简历

大宋赵祯个人简历赵祯,乃北宋第四位皇帝,宋真宗赵恒第六子,母为李宸妃。
他生于大中祥符三年四月十四日(1010 年 5 月 30 日),初名受益,天禧二年(1018 年),进封升王,同年九月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
乾兴元年(1022 年)二月,宋真宗驾崩,仁宗赵祯即位,时年十三岁,由刘太后垂帘听政。
赵祯在位初期,由章献明肃皇后刘氏垂帘听政。
刘太后听政十一年,直至明道二年(1033 年)刘太后崩逝,赵祯才开始亲政。
赵祯性情宽厚,不事奢华,还能够约束自己,对待臣僚、侍从宽厚。
有一次,他在散步时,时不时地回头看,随从们都不解其意。
回宫后,赵祯着急地对嫔妃说道:“朕渴坏了,快倒水来。
”嫔妃就问他:“陛下为何在外面的时候不让随从伺候饮水,而要忍着口渴呢?”赵祯回答说:“朕屡屡回头,但没有看见他们准备水壶,如果朕要是问了,肯定有人要被处罚了,所以就忍着口渴回来再喝水。
”赵祯知人善任,在位期间,名臣辈出。
诸如范仲淹、包拯、欧阳修、富弼、韩琦、文彦博等,皆在其朝堂之上,为北宋的繁荣发展贡献了力量。
范仲淹曾发起“庆历新政”,主张澄清吏治、改革科举、整修武备、减免徭役、发展农业生产等。
虽然新政仅推行一年多便夭折,但也为后来的改革积累了经验。
包拯为人刚正不阿,敢于直谏。
哪怕是面对赵祯,包拯也能据理力争,甚至唾沫星子都飞溅到赵祯脸上,而赵祯一面用衣袖擦脸,一面还接受包拯的建议,足见其容人之量。
在经济方面,赵祯时期北宋的经济繁荣,商业发达。
在农业上,赵祯鼓励垦荒,兴修水利,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城市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夜市繁华,店铺林立。
文化方面,赵祯重视文化教育,大力支持科举取士,为国家选拔了大量人才。
这一时期,宋词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涌现出了众多杰出的词人,如柳永、晏殊等。
在军事上,赵祯时期面临着西夏的威胁。
西夏元昊称帝后,与北宋爆发了多次战争,给北宋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但在双方的较量中,北宋也逐渐稳住了局势。
赵祯在位四十二年,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历史趣谈:宋仁宗赵祯:细数中国第一仁君的那些善政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宋仁宗赵祯:细数中国第一仁君的那些善政导语:由于被宋朝羸弱的名声连累,宋仁宗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出名,但却是资深史学家公认的真正担得起“仁”字的明君。
民间传说“狸猫换太子”的太子由于被宋朝羸弱的名声连累,宋仁宗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出名,但却是资深史学家公认的真正担得起“仁”字的明君。
民间传说“狸猫换太子”的太子就是他。
首先是有“仁心”。
他吃饭的时候吃到砂子,故意盖着碗,不让人看见。
皇后问何故,他说这事要泄露了,御厨估计就要遭罪了。
晚上批阅奏章,突然觉得饿了,想喝一碗羊肉汤,皇后要去弄,他又制止,说今天要是喝了这碗羊肉汤,以后御膳房就会形成定例,每天都会杀一头羊来准备着,太浪费了。
他年少的时候刘太后垂帘听政,有当武则天的野心,少数趋炎附势之徒大加造势。
后来他亲政,这些人相继被告发,他不当回事,反而擢升了部分有真才实学的人。
他的仁心到了什么程度,后宫嫔妃刘氏给他戴了绿帽子,他愤怒至极,但下不了杀手,只是把她打发到尼姑庵出家了事。
其次是讲“仁义”。
宋仁宗严格遵守了宋朝“不杀上书言事者和士大夫”的祖训,大量提拔有识之士甚至是异见人士。
大文豪苏轼在进士考试卷里面举例说有人传言皇上沉迷歌舞,不关心百姓疾苦。
主考官认为苏轼道听途说,污蔑皇帝,要严加惩处。
宋仁宗看了之后说,一个读书人有这样进言的气魄,应该提拔。
四川有个秀才写反诗,鼓动成都太守独立。
太守吓得赶紧抓了秀才。
宋仁宗说,这不就是泄泄愤嘛,给个官给他吧。
胸怀至此。
他想给自己的老丈人搞个官职,结果被包拯极力反对。
包拯拦着他不让下朝,口水都溅到他的脸上。
他没有办法,只能屈服。
包拯不仅没有受到打击,还得到了重用。
在他的治下,欧阳修、狄青、包拯、司马光、王安石、富弼、韩琦、文彦博、曾公生活常识分享。
宋仁宗赵祯的生平简介

宋仁宗赵祯的生平简介赵祯,初名受益,宋真宗赵恒的第六个儿子,生母为李宸妃,宋朝的第四位皇帝,在位四十二年,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宋仁宗赵祯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赵祯生平简介宋仁宗赵祯,是宋真宗的第六个儿子,也是宋朝第四位皇帝,于1022年-1063年在位。
宋仁宗赵祯从小就天性仁孝,对人极其宽厚友善。
因此被册封为皇太子,公元1022年,宋真宗逝世,太子赵祯继位,是为宋仁宗。
赵祯即位时,只有13岁,太后刘娥垂帘听政。
直到11年后太后死,赵祯亲政,他在位期间,还是表现出极其亲和的态度,对属下很宽厚,对百姓也很仁慈,这使得宋朝发展到一个顶峰,这期间国家安定繁荣,经济快速发展,科技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赵祯执政期间,发行了全球最早的纸币——“官交子”。
赵祯擅于纳谏,他在位期间,名臣辈出,最有名的就是包拯,包拯经常犯颜直谏,连唾沫都飞到了赵祯脸上,但赵祯不但没有怪罪,还接受了包拯的建议。
这位皇帝的度量,在封建时代也是难得一见的了。
赵祯是不是个好皇帝宋仁宗在位时期,社会一片繁荣景象。
而之所以提到宋仁宗是不是个好皇帝这个问题是因为宋仁宗一生都十分和善,治理国家所采用的方式是文治,因此对于国家军队建设方面成就不是很大,在战争时期宋仁宗时期的军队经常打败仗,因此产生了宋仁宗是不是个好皇帝的问题。
但要判断宋仁宗是不是个好皇帝还得看宋仁宗的整体政绩,宋仁宗在位时期,他对国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得当时社会上一片好景。
在经济方面,因为社会十分安定,经济发展速度快,在宋仁宗时期便出现了交子,这是一种更便于交换货物的方式,这个方式的出现使得经济发展更加迅猛。
在文化建设方面,宋仁宗关心国家的文化事业,大力支持建设图书馆,对历史古籍进行整理和收藏,而且还提倡民众捐献书籍,同时还会给与很大的奖励,这个措施大大激发了民众创作的热情,从而使得文化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而在政治方面,宋仁宗对官吏的选拔进一步规范,对于官员的业绩要有严格的审查制度,严格执行选拔人才的正当途径,重视国家农业的生产。
宋仁宗的政治措施

宋仁宗的政治措施
宋仁宗赵祯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政治措施,这些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重视人才选拔:宋仁宗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任用,他延续了宋太祖赵匡胤的祖训,以仁德治国、以文官治国。
他注重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并且善于发现并留住人才。
2. 改革官制:宋仁宗在位期间,对官制进行了改革。
他废除了唐朝以来的“两税法”,实行“一条鞭法”,将原来的实物税改为货币税,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3. 发展经济:宋仁宗重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他鼓励农民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
同时,他还支持手工业的发展,特别是纺织业、陶瓷业等。
4. 加强中央集权:宋仁宗在位期间,加强了中央集权。
他削弱了地方藩镇的权力,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
5. 实行宽容政策:宋仁宗本人具有宽容的性格,他在位期间实行宽容政策,对官员的冒犯指责听之任之。
这种宽容政策有利于政治氛围的宽松,也有利于人才的发挥。
6. 关心文化事业:宋仁宗在位期间,非常关心文化事业。
他下令对图书馆的藏书进行编次和整理,成《崇文总目》66卷,是北宋一部重要的官修目录。
总的来说,宋仁宗的政治措施主要体现在人才选拔、官制改革、经济发展、中央集权、宽容政策和文化事业等方面。
这些措施为宋朝的繁荣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宋仁宗宋英宗简介

宋仁宗赵祯简介开创仁宗盛治的千古第一仁君宋仁宗赵祯(1010年—1063年),中国北宋第四代皇帝(1023年—1063年在位)。
初名受益,宋真宗的第六子,生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1018年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1023年即帝位,时年13岁。
1063年驾崩于汴梁皇宫,享年53岁。
在位四十一年。
在位时候宋朝面临官僚膨胀的局面,冗官冗兵特多,而对外战争却又屡战屡败,虽然西夏已向宋称臣,但边患危机始终未除。
后来虽一度推行“庆历新政”,但未克全功。
其陵墓为永昭陵。
谥号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宋仁宗(1010—1063),即赵祯,真宗子。
大中祥符八年(1015)封寿春郡王,天禧二年(1018)封王,立为太子。
乾兴元年(1022)即位。
天圣、明道10余年间,由章献太后垂帘听政。
他在位期间,宋代科学文化有一定发展,但各种社会矛盾也进一步尖锐,土地兼并日趋严重,皇佑元年(1049)全国军队总数增至140万,达到北宋养兵的高峰。
军费开支占财政收入的十之七八。
官员数目也超过真宗时约一倍。
康定、庆历年间,西夏几次大举进犯,宋军都大败,后与西夏订立和议,每年给西夏大量银、绢、茶。
对辽也屈辱求和,增纳岁币。
农民起义、兵变、少数民族反抗斗争,一年多于一年。
为了解决统治危机,仁宗曾于庆历年间,任用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充执政,企图对吏治作一些整顿,史称庆历新政,但很快就取消了。
仁宗懦弱无能,在位虽长达42年,却无所作为。
不过在宋仁宗统治时期,国家安定太平,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仁宗皇帝当政期间,政府正式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官交子”。
仁宗皇帝性情宽厚,不事奢华,还能够约束自己,因此他受到历代历史学家,政治家的称赞,有一次,时值初秋,官员献上蛤蜊。
仁宗问从哪里弄来的,臣下答说从远道运来。
又问要多少钱,答说共28枚,每枚钱主干。
仁宗说:“我常常告诫你们要节省,现在吃几枚蛤蜊就得花费28000钱,我吃不下!”他也就没有吃。
北宋王朝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赵祯

[键入文字]
北宋王朝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赵祯
宋仁宗(1010 年-1063 年),是北宋第四代皇帝(1023 年-1063 年在位)。
初名受益,宋真宗的第六子,生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 年),1018 年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1023 年即帝位,时年13 岁。
1063 年驾崩于汴梁皇宫,享年53 岁。
在位四十一年。
在位时候宋朝面临官僚膨胀的局面,冗官冗兵特多,而对外战争却又屡战屡败,虽然西夏已向宋称臣,但边患危机始终未除。
后来虽一度推行庆历新政,但未克全功。
其陵墓为永昭陵。
谥号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本名:赵受益
即位名:赵祯(立为皇太子时更名)
庙号:仁宗
生卒: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 年)农历四月十四日嘉祐八年(公元1063 年)农历三月二十九日
宋仁宗年号
天圣1023 年1032 年
明道1032 年1033 年
景祐1034 年1038 年
宝元1038 年1040 年
康定1040 年1041 年
庆历1041 年1048 年
皇祐1049 年1054 年
至和1054 年1056 年
嘉祐1056 年1063 年
历任宰相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仁宗生平宋仁宗的以仁治天下
清乾隆皇帝曾经说过,有三个帝王,他最为佩服,一是康熙皇帝玄烨,二是唐太宗李世民,三便是宋仁宗赵祯,那么赵祯到底做了什么,能与这么两位皇帝相媲美,并且得到乾隆皇帝的赞扬?
宋仁宗赵祯,宋朝第四位皇帝,初名赵受益,宋真宗的第六子,母亲是李宸妃,被立为皇太子之后,赐名赵祯,真宗去世,赵祯即位时年仅13岁,在位四十二年,是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赵祯天性仁孝,对人宽厚和善。
由于在位时间长,他改年号改得相当频繁:天圣明道景佑宝元康定庆历皇祐至和嘉祐。
他在位几十年,对下属宽厚以待,让百姓休养生息,使宋朝达到一个发展的顶峰。
宋仁宗知人善用,因而在位时期名臣辈出,国家安定太平,经济繁荣,也正是他当政期间,官方正式发型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官交子,也正是于此,说明了他为政期间全国经济的繁荣。
唐宋八大家的六大家都在他执政期间名声大胜。
最著名的莫过于包拯,这位包青天,屡屡犯言直谏,唾沫星子都飞溅到赵祯脸上,赵祯一面用衣袖擦脸,一面还要认真思考他的建议,完全没有怪罪这位铁面无私的臣子,正是由于他的度量和智慧,才造就了千古流芳的包青天,相对于岳飞的悲剧,包拯简直是幸运至极,生在这么一个和平的年代,还有赵祯这个仁德的君王采取他的建议。
不管是遭到反唇相讥,还是被喷上一脸唾沫星子,仁宗都很清醒、很民主。
他不认为这样会龙威尽失,能接受的,他就接受;一时不能接受的,他就不理不睬。
但他对提意见者绝不打击报复,有时甚至会安抚有加。
以仁治天下,这估计是由于赵祯从小热爱儒家经典的缘故,由于自己的喜欢,他首次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拿出来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开了四书的先河。
当然仁德并不是懦弱,周边有辽国等国,赵祯在发展经济,调养民生的时候,也没松懈军事上的威压,养马万匹,养兵百万,定时操练军队,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以防生变,正是这强大的威慑力,周边民族不敢来犯,再者赵祯对周遭国家还是比较宽容的,贡品比往年少了,也没有多加纠结,以致于他死时的讣告送到敌国辽国时,竟然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连辽国皇帝耶律洪基也握着使者的手号啕痛哭道: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
皇帝死了,不仅臣子百姓哭泣,外面的敌国军民也为他哀悼,在位四十二年,居然没有兴起过一场战争,还得到了敌国的佩服,历史上少有。
就连金兵占领中原后,曾大肆盗掘宋陵,但因为慑于宋仁宗的威名,他们独独没有对昭陵下手,唯昭陵如故。
除了包拯,还有欧阳修,主持庆历新政的范仲淹等等,在仁宗的支持下发光发热。
还记得那个婉约派的柳永吗?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柳永,好不容易考过了科举。
但在仁宗看来,他不适合做官,还是填词的好,就给划掉了。
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柳永于是反唇相讥,说自己是奉旨填词。
讥讽仁宗的柳永不但没被杀头,填词也没受影响,且填得更加放肆,这就非同寻常了。
也因此,柳永非但不生仁宗的气,还愿岁岁,天仗里常瞻凤辇。
一段段佳话流芳百世,历史上将这段仁宗统治的时间称为仁宗盛治,与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相媲美。
仁是对帝王的最高评价,为人君,止于仁。
《宋史》这样评价赞美仁宗及其盛治:在位四十二年之间,吏治若偷惰,而任事蔑残刻之人;刑法似纵弛,而决狱多平允之士。
国未尝无弊幸,而不足以累治世之体;朝未尝无小人,而不足以胜善类之气。
君臣上下恻怛之心,忠厚之政,有以培壅宋三百余年之基。
子孙一矫其所为,驯致于乱。
《传》曰:为人君,止于仁。
帝诚无愧焉。
赵祯在位期间虽没有太大的作为,比如攻打辽国,平定XX之类的,但是他和他的士大夫集团们共建了和谐的人文社会,人民安居乐业。
虽有小人,但不至于祸国,翻不起大浪花,有小错,也能及时纠正过来,仁政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