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卡尺自校规程
通用卡尺校准规程

1. 目的:通过对卡尺规定其校正方法和频次,确保装置的监视和测量结果准确有效。
2. 范围:适用于本厂所用来测量产品的通用卡尺。
3. 职责:质量部计量管理员负责对卡尺的内部校准。
4. 要求4.1校正环境:温度20±5℃,湿度≤80%RH4.2校正时机:依校准计划(1年1次)或校验周期(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而定,一般为1年1次)4.3校正引用参考文件:JJG 30-2002(国家通用卡尺检定规程)4.4校正项目4.5校正步骤4.5.1校正前:用防锈油除去卡尺上的锈并清洁油污及灰层。
4.5.2校正中:标准件校验法。
4.5.2.1校验标准工具:经国家级或国家认可的实验室校验合格的标准件卡尺专用量块。
4.5.2.2校正项目步骤1)外观:a)仔细观察卡尺,卡尺表面应镀层均匀,标尺标记应清晰,表蒙透明清洁。
不应有锈蚀,碰伤,毛刺,镀层脱落及明显划痕,有无目力可见的断线或粗细不匀等以及影响外观质量的其它缺陷;b)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卡尺,允许有不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c)检定结果以合格与不合格记录于《卡尺内校记录表》上。
2)各部位相互配合:a)尺框沿尺身移动应手感平稳,不应有阻滞或松动现象。
数字显示应清晰,完整,无黑斑和闪跳现象。
各按钮功能稳定,工作可靠;b) 紧固螺钉的作用应可靠。
微动装置的空程应不超过1/2转;c) 检定结果以合格与不合格记录于《卡尺内校记录表》上。
3)示值变动性:a)移动尺框,使游标卡尺或带表卡尺或电子数显卡尺量爪两外测量而接触;b)重复测量10次并读数;c)示值变动性以最大与最小读数的差值确定;d)带表卡尺和游标卡尺不超过分辨率的1/2,电子数显卡尺不超过0.01mm;e)检定结果以合格与不合格记录于《卡尺内校记录表》上。
4)数字显示器的示值稳定性:a)在测量范围内的任意位置紧固尺框,观察1h内显示值的变化不超过0.01mm;b)检定结果以合格与不合格记录于《卡尺内校记录表》上。
卡尺校准规程

校准周期可按实际使用情况而定,卡尺校准周期一般在三个月以内。
0.7
0.05
1.0
4计量器具控制
计量器具控制包括:首次校准、后续校准和使用中校准。
4.1校准条件
4.1.1计量室室内温度(20±5)℃。
4.1.2计量室室内湿度不得超过80%RH。
4.1.3校准前,应将被校准卡尺及量块等校准用设备同时置于平板或木桌上,一小时后方可进行校准。
4.2校准方法
4.2.1外观
目力观察
4.2.2各部分相互作用
目力观察和手动试验。
4.2.3各部分相对位置
目力观察或用2级塞尺进行比较校准。
4.2.4零值误差
移动尺框,使游标卡尺或带表卡尺量爪两外测量面接触。对于深度游标卡尺,将尺框基准面与尺身测量面同时与平板接触。分别在尺框紧固和松开的情况下,用目力观察。
4.2.5示值变动性
在相同条件下,移动尺框,使游标卡尺或带表卡尺量爪两外测量面接触;对于深度游标卡尺,将尺框基准面与尺身测量面同时与平板接触,重复测量10次并读数。示值变动性以最大与最小读数的差值确定。
2概述
通用卡尺是用来测量外尺寸和内尺寸、盲孔、阶梯形孔及凹槽等相关尺寸的量具。其主要结构形成分别为游标卡尺(见图1)、电子数显卡尺(见图2)、带表卡尺(见图3)、深度游标卡尺(见图4)。
图2
图3
图4
3通用技术要求
3.1外观
3.1.1卡尺表面应镀层均匀、标尺标记应清晰,表蒙透明清洁。不应有锈蚀、碰伤、毛刺、镀层脱落及明显划痕,无目力可见的断线或粗细不匀等以及影响外观质量的其它缺陷。
4.2.6示值误差
用3级或6等量块校准。受校准点的分布:对于测量范围在300mm内的卡尺,不小于均布分布3点。卡尺校准点分布在20mm、50mm、100mm。误差不得超过校准符合本规程要求的在量具空白处贴上《校准标签》,不符合本规程要求的,暂停使用,维修后,再校准。
通用卡尺校准规范

通用卡尺校准规范1.范围本校准规范适用于本公司分度值(游标类和表类)或分辨力(数显类)为0.01,0.02,0.05,测量范围上限到2000mm通用卡尺的校准。
本校准规范规定了通用卡尺的校准条件、校准项目、校准要求、校准方法和校准结果的处理、复校的时间间隔。
2.引用文献和规程:GB/T1214.1~1214.4-1996游标卡尺类卡尺JJG30-2012通用卡尺检定规程3.概述通用卡尺按其主要结构形式,分别为游标卡尺、电子数显卡尺、带表卡尺、深度游标卡尺。
4.校准条件和校准项目4.1校准条件:4.1.1校准室内温度(20±5)℃;湿度不超过80%RH;4.1.2校准前,将被校卡尺及量块等校准用设备同时置于平板上,其平衡温度时间为2小时。
4.2校准项目和校准设备5.1外观5.1.1要求:卡尺表面应镀层均匀、标尺标记应清晰,表蒙透明清洁。
不应有锈蚀、碰伤、毛刺、镀层脱落及明显划痕,无目力可见的断线或粗细不匀等以及影响外观质量的其他缺陷。
卡尺上必须有制造厂名或商标、CMC标志、分度值和出厂编号。
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卡尺,允许有不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5.1.2校准方法:目力观察。
5.2各部分相互作用及各部分相对位置:5.2.1要求::尺框沿尺身移动应手感平稳,不应有阻滞或松动现象。
数字显示应清晰、完整,无黑斑和闪跳现象。
各按钮功能稳定、工作可靠;紧固螺钉和微动装置的作用应可靠;主尺尺身应有足够的长度裕量,以保证在测量范围上限时尺框及微动装置在尺身之内。
游标尺刻线与主标尺刻线应平行,无目力可见的倾斜;游标尺标记表面棱边至主标尺标记表面的距离应不大于0.30mm;圆标尺的指针尖端应盖住短标记长度的30%~80%。
指针末端与标尺标记表面之间的间隙应不大于表6的规定。
卡尺两外量爪合并时,应无目力可见的间隙。
表6指针末端与标尺标记表面之间的间隙5.2.2校准方法:目力观察和手动试验。
5.3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5.3.1要求:应不超过表1规定表1测量面表面粗糙度5.3.2校准方法: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板进行比较校准。
通用卡尺校准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通用卡尺校准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通用卡尺作为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因其使用范围广泛、测量精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电子制造、质量检测等行业。
然而,在使用卡尺时,由于种种原因,例如长时间使用、环境因素、物理摩擦等,都可能导致卡尺的测量精度下降,这时就需要进行校准和保养。
本文将详细介绍通用卡尺的校准、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一、通用卡尺校准卡尺校准是指通过比较已知精度的标准方法或器具来确定卡尺的精度,并调整卡尺使其达到预期的精度要求。
通用卡尺的校准主要分为两种:零点校准和线性校准。
1. 零点校准通用卡尺的零点是指卡尺测量面到卡尺前端的距离,一般情况下,卡尺测量面在没有测量对象时,应该与卡尺前端重合,此时零点为零。
然而,在使用卡尺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卡尺的零点会发生偏移,从而影响到卡尺的测量精度。
因此,需要定期进行零点校准。
零点校准步骤如下:•准备校准工具:一般采用零点块或零点环作为校准工具。
•清洁卡尺:对卡尺进行清洗,确保测量面和卡尺前端的接触面干净。
•放置校准工具:将选定的校准工具放置在卡尺前端,使其与卡尺测量面相接触。
•调整卡尺:通过旋转卡尺末端的调零螺丝,使卡尺测量面恰好接触校准工具。
•重复测量:多次测量校准工具,确保卡尺测量面与校准工具之间的距离相等。
2. 线性校准线性校准是指通过比较卡尺测量距离与标准距离之间的偏差,确定卡尺的线性误差,并调整卡尺使其达到预期的精度要求。
线性校准步骤如下:•准备标准工具:一般采用内径千分尺或外径千分尺作为标准工具。
•清洁卡尺:对卡尺进行清洗,确保测量面和卡尺前端的接触面干净。
•测量标准工具:使用标准工具测量需要进行校准的卡尺。
•记录测量数据:将测量数据记录下来,包括测量值和标准值。
•计算偏差: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卡尺的线性误差。
•调整卡尺:通过旋转卡尺末端的调整螺丝,使卡尺达到预期的线性误差范围内。
•重复测量:多次测量标准工具,确保卡尺的线性误差已调整到预期的精度要求。
游标卡尺自校规程

游标卡尺自校规程
1、目的:指导和规范检定人员正确的从事游标卡尺的自校和修理工作。
2、适用范围:适用于质检部检定人员在其岗位上从事游标卡尺的自校和修理工作。
3、人员要求: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熟悉游标卡尺及其它量具的使用和自校工作。
4、自校
4.1 外观检查用目力观察,卡尺应有分度值、制造厂名、工厂标志和出厂编号。
各部份零件完好,游标灵活,内外量爪测量表面完好。
合拢量爪,量爪间应无间隙。
4.2 外卡爪测量精度自校
4.2.1校准量块应经热处理,硬度达HRC45-50,并经平面磨床加工,表面粗糙度达 1.6 以上,两平面平行度允差<0.005mm,用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的千分尺,测量量块准确尺寸值,并在量块上标识。
4.2.2用待校准的游标卡尺测量量块,有误差时将其误差值记入《自校记录表》,并在游标卡尺上贴上标签,写明误差值和自校日期。
4.3内卡爪测量精度自校
4.3.1标准量块为环规,经热处理,硬度为HRC45-50,并经磨床加工,表面粗糙度 1.6以上,椭圆度允差<0.005mm,用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的内径百分表,测量出准确尺寸值,
标识于环规上。
4.3.2用待校准的游标卡尺测量环规,有误差时将其误差记录于《自校记录表》并在游标卡尺的标签上写明误差值。
通用卡尺校准规程

通用卡尺校准方法1、目的为了保证卡尺测量值的准确性,测量结果的可靠性,特别制定此方法。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用于检测用的卡尺。
3、职责计量管理员负责通用卡尺的校准。
4、校准条件温度:20±5℃,湿度:≤80%5、校准前准备将被校卡尺及量块等校准设备置于计量室的平板或木桌上,量程300mm的要一个小时以上;量程500mm的要1.5小时以上。
6、校准步骤6.1外观卡尺表面镀层均匀,标尺标记清晰,表面清洁,不能有锈蚀、碰伤、毛刺、镀层脱落及明显划痕,无可见的断线和粗细不均等,以及影响外观质量的其他缺陷。
6.2各部分相互作用尺框沿尺身移动应手感平稳,不应有阻滞或松动现象;数显的卡尺要显示清晰、完整、无黑斑和闪跳现象;各按钮应反应灵敏;紧固螺钉能起到紧固作用。
6.3各部分相对位置6.3.1游标尺刻线于主标尺刻线应平行,无目力可视的倾斜。
6.3.2游标尺标记表面棱边至主标尺标记表面的距离不大于0.30mm.6.3.3卡尺两外量爪合并时,应无目力可视的间隙。
6.4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用校准合格的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比较测量。
测量结果符合下表为合格。
6.5测量面的平面度深度卡尺测量时先将尺框测量面置于1级平板上,移动尺身使其测量面与平板接触,紧固螺钉使尺框测量面和尺身测量面处于同一平面。
测量时,分别在卡尺外量爪测量面、深度卡尺尺框测量面和尺身测量面的公共面的长边、短边和对角线位置上进行。
当所有校准方位上出现的间隙均在中间部位或两端部位时,取其中一个方位间隙量最大的作为平面度。
当其中有的方位中间部位有间隙,而有的方位两端部位有间隙,则平面度以两者中最大间隙量之和确定。
测量面的平面度应不超过下表的规定。
6.6圆弧内量爪的基本尺寸偏差和平行度测量时合并两量爪,圆弧内量爪基本尺寸,首检一般为10mm或20mm,后续校准的基本尺寸允许为0.1的整倍数。
用外径千分尺沿卡尺内量爪在平行于尺身方向的里端和外端分别测量,将测得值与基本尺寸之差中绝对值最大的作为测量结果偏差。
通用卡尺检定、校准作业指导书

页数文件名称通用卡尺检定、校准作业指导书生效日期1 目的确保公司所使用的通用卡尺符合测量产品的要求,保证卡尺精度,使卡尺的误差在规定范围内。
2 范围本公司所使用的通用卡尺皆适用。
3 校验标准件(mm)量块 10-291.8 (0-300mm)千分尺 0-25刀口尺 754 校验条件温度20±5°C 湿度60%±20%5 校验步骤5.1 外观检定卡尺外观应无锈蚀:刻线和数字必须清晰,指针末端与任意刻线相重合无偏斜。
5.2 卡尺各部分相互作用:a)尺框沿尺身移动必须平稳,不应有阻滞现象;b)紧固螺钉作用必须可靠;c)深度尺不允许有窜动。
5.3 测量面的平面度:见图1刀口尺必须平放在测量面上图1检定时,用75mm的刀口尺分别在外量爪测量面、基准面的长边、短边和对角线位置上进行。
平面度根据间隙情况确定。
当所有检定方位上出现的间隙均在中间或两端时,取其中一方位间隙量最大的作为平面度。
当其中有的方位中间部位有间隙,而有的方位两端部位有间隙,则平面度以中间何两端最大间隙量之和确定。
5.4内测量爪偏差:见图2页数文件名称通用卡尺检定、校准作业指导书生效日期测微螺杆必须和尺身平行图2用10mm量块夹持于外测量爪之间,紧固尺框后量块在两外测量爪之间滑动而不脱落。
用千分尺沿内测量爪的内端在平行于尺身方向测量,以测量值与量块尺寸比较之偏差来确定。
5.5 零值偏差:移动尺框使两外测量爪接触,分别在尺框紧固和松开的情况下读数值。
5.6 示值变动性:在相同条件下,移动尺框,使电子数显卡尺或带表卡尺两外测量面接触对于电子数显深度尺,将基准面与平板接触,移动尺身,使测量面与平板接触。
重复10次并读数,示值最大与最小读数的差值确定。
5.7 数字显示器的示值稳定性:在测量范围内的任意位置紧固尺框,观察1h内显示值的变化不超过规定值。
5.8 外测量爪偏差:见图3测量面必须和量块的工作面紧贴,无缝隙图3分别用 0-300mm之间的量块夹持于两外测量爪的内端和外端位置检定。
游标卡尺自校操作规程

1、目的
保证用于生产和测试中通过用卡尺的准确性,使其性能满足测量及测试要求。
2、适用范围
所有游标卡尺。
3、设备,工具,材料
游标卡尺,标准样块。
4、操作步骤
4.1将标准量块送到****计量检定测试所进行校准检验。
检验合格后将标准量块妥善保存,已做校准标样用,并登记在监视测量台账中。
4.2游标卡尺自校
4.2.1检查所需要校准的游标卡尺外观,需符合国家鉴定卡尺的基本外观要求,如缺少零件,需进行维修或更换。
4.2.2首先对游标卡尺进行归零,然后测量标准量块并读取数值。
4.2.3测量数据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允许误差范围为±分度值{量程0-500mm(±0.02mm)、
0-300mm(±0.02mm)、0-150mm(±0.02mm)},判校准合格。
5、校准周期
责任部门每天使用前校正,并将结果填写在附件中。
6、自校异常处理
当测试标准样块数值超出允许误差范围,立即停止对该游标卡尺的使用,责任部门通知质量管理部重新对游标卡尺进行标定,标定后仍不合格,质量管理部联系业务部进行维修或更换。
7、新购置器具及维修器具校准
当新采购的卡尺到货入库后,领取部门需要通知质量管理部进行校准,校准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当维修后的卡尺返修入库后,领取部门需要通知质量管理部进行校准,校准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8、相关记录
游标卡尺自检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2 被校卡尺和量块等校准设备应同时置于木桌上恒温2小时后校准。
4 校准方法
4.1 外观
4.1.1 目力观察。卡尺表面镀层应均匀,标尺标记应清晰,表蒙透明清洁。不应有影响测量的锈蚀
锈蚀、碰伤、毛刺、镀层脱落以及明显划痕,无目力可见的断线或粗细不匀。(外观缺陷只要
不影响使用准确度)
4.1.2 卡尺上必须有制造厂名或商标、分度值和出厂编号。
与最小读数的差值确定。带表卡尺不超过分度值的1/2,数显卡尺不超过0.01mm。
数显卡尺的示值稳定性:在测量范围内的任意位置紧固尺框,观察1小时内显示值的变化
不超过规定值0.01mm。
4.8 示值误差
用3级量块检定。测量范围为(0~150)mm的卡尺检41.20,81.50,121.80;测量范围为
>200~300
0.04
>300~500
0.05
4.10 校准结果的处理
经校准后符合以上标准的,粘贴合格证,有不符合项但不影响使用的(指刀口内量爪超 差,标注超差数据),粘贴准用证。
校准结果不符合以上标准的,填写报废申请单,经有关领导签字后对该量具进行报废。 4.11 校准周期
通用卡尺校准周期为6个月。
能滑动而不脱落。用测力为(6~7)N的外径千分尺沿刀口内量爪在平行于尺身方向检定。
平行度用外径千分尺沿量爪在平行于尺身方向测量。以刀口内量爪全长范围内最大与最
小尺寸之差确定。
表1 刀口内量爪的尺寸和平行度
mm
分度值
刀口内量爪尺寸偏差 使用中
平行度
0.01, 0.02
-0.020~ + 0.020
0.01
4.2 各部分相互作用
拉动尺框手感应平稳,不应有阻滞或松动现象。数字显示应清晰、完整,无黑斑和闪
跳现象。各按钮功能稳定、可靠。紧固螺钉作用可靠。
4.3 各部分相对位置
目力观察。圆标尺的指针尖端应盖住短标记长度的30%~80%。指针末端与标尺标记
表面之间的间隙应不超过0.7mm(指分度值为0.01和0.02mm的)。
对于带有深度测量杆的卡尺,检定时,用两块尺寸为20mm的量块置于1级平板上,使尺身
测量面与量块接触,伸出测量杆测量面与平板接触,然后在尺身上读数。示值误差不应超过
1个分度值(分辨力)。
表2 示值误差
mm
测量范围
分度值(分辨力)0.01 0.02 示值最大允许误差
0~150
0.02
>150~200
0.03
通用卡尺自校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只适用于本公司内部分度值(游标类和表类)或分辨力(数显类)为0.01和0.02
mm通用卡尺,测量范围上限至500mm通用卡尺的后续检定。
2 参考文献
本标准参考文献:JJG 30—2012《通用卡尺》
3 计量器具控制
3.1 校准条件
3.1.1 检定室内温度(20±5)℃,湿度不超过80%RH。
(0~200)mm的卡尺检51.20,121.50,191.80; 测量范围为(0~300)mm的卡尺检101.20,
201.50,291.80。有时亦可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受检点。
检定每一个受检点时都要检里端、外端两个位置,且量块工作面的长边要与卡尺测量面
的长边垂直。各点示值误差以该点读数与量块尺寸之差确定。示值误差不应超过表2之规定。
4.4 圆弧内量爪的基本尺寸和平行度
表1
基本尺寸用外径千分尺沿卡尺内量爪在平行于尺身方向校准。圆弧内量爪的尺寸偏差为
±0.01mm。
平行度用外径千分尺在内量爪距外端2mm处开始检定,以全长范围内最大与最小尺寸之差
确定。不能超出0.01mm。
4.5 刀口内量爪的基本尺寸和平行度
先将1块尺寸为10mm的3级或6等量块的长边夹持于两外量爪测量面之间,紧固螺钉后量块
4.6 零值误差
合并卡尺外量爪,对于深度卡尺,将尺框基准面与尺身测量面同时与平板接触。
4.7 示值变动性
在相同条件下移动尺框,使数显卡尺或带表卡尺两外量爪测量面接触;对于数显深度卡尺,
将基准面与平板接触,移动尺身使之与平板接触,这样重复测量10次并读数,示值变动性以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