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烹饪专业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中职烹饪专业教学工作计划

中职烹饪专业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本学期烹饪专业教学工作计划以国家职业教育方针政策为指导,紧紧围绕“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质量为核心,技能为重点”的办学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烹饪技能水平,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工作目标1. 完成烹饪专业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质量,学生及家长满意度达到90%以上。

2. 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烹饪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4. 深化校企合作,拓宽学生实习实训渠道,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主要措施1. 课程设置与改革- 按照烹饪专业教学标准,合理设置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 深化课程改革,引入现代烹饪技术和理念,提高课程的时代性和实用性。

- 增加烹饪美学、食品安全、营养学等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 鼓励教师参加烹饪技能比赛,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

- 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烹饪大师担任兼职教师,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

3. 实践教学与实训- 建立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烹饪操作环境。

- 加强校企合作,与知名餐饮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

- 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烹饪技能比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学生管理与评价- 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制度,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 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定期对学生进行技能考核和综合素质评价。

- 鼓励学生参加烹饪技能鉴定,提高学生的职业资格水平。

四、具体工作安排1. 开学初- 组织教师学习烹饪专业教学标准,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

- 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讲解专业特点和发展前景。

2. 教学过程中- 定期开展教学检查,确保教学计划顺利实施。

- 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讨,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 开展烹饪技能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3. 学期末- 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包括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

烹饪专业实践教学计划(3篇)

烹饪专业实践教学计划(3篇)

第1篇一、前言烹饪专业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烹饪技艺、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实践教学是烹饪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践教学计划旨在明确烹饪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考核标准,以确保实践教学的高效性和针对性。

二、实践教学目标1. 技能培养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烹饪的基本技能,包括刀工、火候控制、调味技术等,能够独立完成各种菜肴的制作。

2. 创新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传统烹饪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开发新的菜品。

3. 综合素质目标: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践教学内容1. 基本技能训练:- 刀工训练:包括直刀、片刀、滚刀等基本刀法,以及切、片、剁、拍、剁等基本刀工技巧。

- 火候控制训练:掌握火候的判断和调节,学会运用不同的火力烹饪不同食材。

- 调味技术训练:学习各种调味品的使用方法,掌握调味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菜品制作训练:- 中式烹饪:包括炒、炸、煮、炖、蒸、烤等多种烹饪方法,以及红烧、清蒸、糖醋、麻辣等常见口味。

- 西式烹饪:包括煎、烤、煮、炸、蒸等多种烹饪方法,以及西餐的基本刀工和摆盘技巧。

- 地方特色菜制作:学习不同地区的特色菜制作方法,如川菜、粤菜、湘菜等。

3. 创新实践:- 开发新菜品:鼓励学生结合市场需求和个人兴趣,开发具有创新性的菜品。

- 创意摆盘:学习菜品摆盘的艺术,提高菜品的美观度。

4. 实践项目:- 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进行实习实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 模拟餐厅:模拟餐厅环境,进行菜品制作和服务实践。

- 菜品大赛:组织学生参加烹饪比赛,检验学生的实践成果。

四、实践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由专业教师进行理论教学,讲解烹饪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现场演示:教师现场演示烹饪技艺,学生观摩学习。

中餐烹饪和料理技术的实践教学计划

中餐烹饪和料理技术的实践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 的中餐烹 饪和料理 技术水平
教学方法: 理论与实 践相结合, 注重实际 操作
课程安排:上午理论学习,下午实践操作
上午理论学习:包括中餐烹饪基础知识、食材选择、烹饪技巧等 下午实践操作:包括烹饪实操、菜品制作、烹饪技巧应用等
每周安排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堂,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烹饪技巧
小组讨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烹饪和料理技术的实践问题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烹饪和料理技术的理解 实践操作: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践烹饪和料理技术 教师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实践操作进行指导和点评
线上学习与线下实操相结合
线上学习:通过视 频、直播等方式, 学习烹饪理论和技 巧
每月安排一次烹饪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烹饪技能,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操作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解理论 知识,同时进行实际操作
互动教学: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共同提高
案例教学:通过实际案例,让 学生更好地理解烹饪技巧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 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评估:根据学员表现及实操成果进行评估
学员能够了解食材的储存和保 鲜方法,保证食材的新鲜度和
口感
学员能够识别各种食材,了 解其营养价值和烹饪方法
学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 完成中餐烹饪和料理技术的实
践操作
学员能够了解中餐的烹饪文化及历史
了解中餐的历史发展
掌握中餐的烹饪技巧
学习中餐的烹饪文化
理解中餐的烹饪理念
学员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提高,能够独立完成中餐烹饪
教学资源:包 括中餐烹饪和 料理技术的教 材、食谱、烹
饪工具等

《烹饪(中式烹调)》专业教学计划.doc

《烹饪(中式烹调)》专业教学计划.doc

《烹饪(中式烹调)》专业教学计划一、招生对象与学制1、招生对象:招收初中毕业生。

2、学制:3年。

3、在校学习二年,第三学年顶岗实习。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全面素质和较高道德水准及综合执业能力的饭店和宾馆炊事人员。

具体要求是:1、具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知识;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和行为规范。

2、具有中等文化程度,掌握烹调工艺流程和烹饪原料加工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职业技能,达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相关工种中级工的操作水平。

3、具备从事烹调工艺流程和烹饪原料加工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学会制作菜肴、地方名菜、创新菜、和各种常用点心,能制作中档筵席,烹调出色、香、味、形俱佳的饮食品。

三、培养规格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与态度1.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具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2.掌握有关饭店、餐饮经营基础知识和食品营养与卫生等方面的基础知识;3.掌握有关原材料选择、调配和加工处理的基础知识;4.掌握有关中餐烹调和中点制作的基础知识及其基本操作技术;5.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服务意识和食品卫生安全意识。

6.取得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四、职业领域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一)专业核心课程。

(二)专门化方向名称:中餐中式面点。

六、教学安排烹饪专业教学计划表七、综合实训与顶岗实习内容及要求1.教学综合实训。

烹饪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该专业基本的教学原则。

因此,教学综合实训必须放在突出的地位。

烹饪专业的教学综合实训原则上安排在上半学年教学过程中实施,可采用以下形式:(1)操作练习和训练。

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可采用在课堂理论教学中辅以操作练习(理论实践一体化)或单独开设操作训练课两种办法,这种训练的特征是训练项目分散,不系统。

中式烹饪师(初级)教学计划及大纲

中式烹饪师(初级)教学计划及大纲

中式烹饪师(初级)教学计划及大纲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中式烹饪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能力。

-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使其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 培养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卫生习惯,确保烹饪过程的安全与卫生。

教学内容模块一:中式烹饪基础知识- 中式烹饪的起源与发展- 中式烹饪的特点与分类- 厨房基本设备与工具的使用方法- 中式烹饪中常用的调味品和调料的认识与运用模块二:中式烹饪技巧与工艺- 炒、炸、煮、炖等基本烹饪方法的讲解与实践- 中式烹饪中常用的刀工技巧的学习与实践- 中式烹饪中常见菜品的制作流程和技巧的讲解与实践模块三:中式烹饪菜品制作- 中式烹饪中常见的主食、汤品、凉菜、炒菜、烧烤等菜品的制作方法和配方- 中式烹饪中常见菜系的代表性菜品的制作方法和特点模块四:食品安全与卫生-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认识与遵守- 食品卫生与个人卫生的重要性与实践- 厨房环境与设备的清洁与消毒方法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形式,传授中式烹饪的基本理论知识。

-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中式烹饪菜品,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 小组合作: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烹饪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考核方式-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实践操作表现等。

- 考试: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和实践操作考试。

- 项目评估:通过学生个人或小组制作中式烹饪菜品并进行评估。

教学资源- 教材:选用权威的中式烹饪教材,包括基础教程和菜谱参考。

- 视频资料:提供中式烹饪技巧和菜品制作的视频资料供学生参考。

- 实验室设施:配备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教学厨房设施和工具。

参考文献- XXX,《中式烹饪基础教程》,XXX出版社,20XX年。

- XXX,《中华烹饪技术大全》,XXX出版社,20XX年。

以上为中式烹饪师(初级)教学计划及大纲的内容。

通过本教学计划,我们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式烹饪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并注重食品安全与卫生的意识和实践。

中餐烹饪专业教学计划

中餐烹饪专业教学计划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3年。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一)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中、高级烹饪技术的人员,如中餐烹调师、中餐面点师。

(二) 业务范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旅游、餐饮等服务业,从事烹饪岗位(红案、白案、中餐、西餐等)的工作。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一) 知识结构与要求1. 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2. 掌握有关饭店、餐饮经营基础知识和食品营养与卫生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3. 掌握有关原材料选择、调配和加工处理的基础知识。

4. 掌握有关中、西餐烹调的基础知识及其操作技术。

(二) 能力结构与要求1. 具有熟练的中、西餐烹饪操作技能。

2. 具有熟练烹饪成本核算的能力。

3. 具有对厨房设备、工具进行使用和养护的能力。

4. 具有大胆创新意识和立业创业能力。

5. 逐步培养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教学课程分为文化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两部分。

(一) 文化基础课程1. 德育(180学时)(1)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32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

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2) 法律基础知识(34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

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

中式烹饪专业教学计划

中式烹饪专业教学计划

苏州市相城职业教育中心校旅游烹饪部中式烹饪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一、招生对象、学制、办学层次(一)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二)学制:三年(三)办学层次:中专二、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一)专业培养目标:面向餐饮企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专业技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烹饪中、初级实用型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以下素质、知识、能力素质::(1)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2)具备人文和科学素养,形成稳固的专业思想和良好的生活态度。

(3)具备吃苦耐劳、积极进取、敬业爱岗的工作态度。

(4)具备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勇于创新的精神。

(5)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服务意识。

(6)能够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

(7)具有正确的就业观和一定的创业意识。

知识:(1)掌握不同原料的品质、特点、营养成分及适宜的烹调方法。

(2)掌握原料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变化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3)了解现代厨具设备的原理、性能及操作步骤。

(4)了解中餐饮食文化的特点。

(5)具备一定的创业知识。

能力:(1)会熟练操作和运用各种常见的烹饪设备。

(2)能从事菜肴制作、并进行简单营养分析,能针对不同人群进行合理配餐。

(3)能收集、处理本专业相关信息。

(6)具有自主学习,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7)学生在毕业时须取得如下技能证书:中级烹调师、(含)中级面点师、三、职业面向1. 主要就业岗位:各类大中型、中高档餐饮企业(宾馆、饭店、招待所等)菜肴制作、面点制作等岗位2.各企事业单位食堂管理人员、中小型餐饮企业管理人员。

3.次要就业岗位:营养配餐、食品加工企业食品制作生产等岗位。

4.超市的生鲜加工人员;食品开发及加工人员。

四、职业分析与教学五、核心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1.行业认知本课程的任务是在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前,加深对烹饪专业的认识和理解,通过专家讲座、教师引领、企业参观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烹饪的特点、就业的环境等,从而提高学习烹饪专业的兴趣。

中式烹调教学计划

中式烹调教学计划

中式烹调教学计划一、背景介绍烹饪是一门艺术,而中式烹饪则是独树一帜的瑰宝。

中式烹调既讲究色香味俱佳,又注重营养搭配和创意独特。

为了传承和推广中式烹调的精髓,我们制定了一套中式烹调教学计划。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式烹饪的历史与背景;2. 掌握中式烹调的基本工具与用具;3. 学会中式烹调的基本刀工技巧;4. 知晓中式烹调的调味原则;5. 熟悉中式烹调的常用烹调技巧;6. 掌握中式烹调的基本菜系与经典菜品。

三、教学内容1. 中式烹调的历史与背景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带您回顾中式烹饪的历史,介绍中式烹饪发展的背景,以及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特点。

通过了解中式烹饪的起源和发展,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式烹调的精髓。

2. 中式烹调的基本工具与用具本节课将向您介绍中式烹调的基本工具与用具,包括刀具、炉具、厨房用具等。

掌握这些基本工具与用具的使用方法,是学习中式烹调的基础。

3. 中式烹调的基本刀工技巧刀工是中式烹调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基本的刀工技巧对于烹调出美味的中式菜品至关重要。

本节课将向您介绍中式烹调中常用的切割方式和刀工技巧,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4. 中式烹调的调味原则中式烹调注重调味的平衡和协调,做到色、香、味俱佳。

本节课将向您介绍中式烹调的调味原则,包括盐、糖、酱油、醋、料酒等常用调味品的使用方法,以及调味时的注意事项。

5. 中式烹调的常用烹调技巧本节课将向您介绍中式烹调中常用的烹调技巧,如爆炒、炖、煎、炸、炒等。

通过学习这些烹调技巧,您将能够灵活运用于烹调中,为菜品增添不同的风味和口感。

6. 中式烹调的基本菜系与经典菜品在本节课中,我们将为您介绍中式烹调的基本菜系,如鲁菜、川菜、粤菜等,并向您介绍中式烹调的一些经典菜品,如宫保鸡丁、鱼香肉丝、红烧肉等。

通过了解这些菜系和菜品,可以拓宽您对中式烹调的理解和认识。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和讲解,了解中式烹调的历史、背景、基本工具与用具、刀工技巧、调味原则等关键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3年。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一)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中、高级烹饪技术的人员,如中餐烹调师、中餐面点师。

(二) 业务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旅游、餐饮等服务业,从事烹饪岗位(红案、白案、中餐、西餐等)的工作。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
(一) 知识结构与要求
1. 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2. 掌握有关饭店、餐饮经营基础知识和食品营养与卫生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3. 掌握有关原材料选择、调配和加工处理的基础知识。

4. 掌握有关中、西餐烹调的基础知识及其操作技术。

(二) 能力结构与要求
1. 具有熟练的中、西餐烹饪操作技能。

2. 具有熟练烹饪成本核算的能力。

3. 具有对厨房设备、工具进行使用和养护的能力。

4. 具有大胆创新意识和立业创业能力。

5. 逐步培养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教学课程分为文化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两部分。

(一) 文化基础课程
1. 德育(180学时)
(1)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32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

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2) 法律基础知识(34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

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

(3)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70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其任务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

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基础。

(4) 民族团结教育(44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观点的教育。

其任务是:通过民族团结教课堂教学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民族团结教的重要性。

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打下基础。

2. 语文学习用语(252学时)
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

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3. MHK(216学时)
在小学MHK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提高MHK的基础知识。

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集合与逻辑用语通过MHK,提高学生的汉语素养,培养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基本,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4. 生活用语(252学时)
口,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生活用语进行交的流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流,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基础。

5. 计算机应用基础(108学时)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
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6. 校园安全体育与健康(72学时)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二) 专业课程
专业必修课程:
7. 烹饪基础化学(72学时)
通过对生物化学和食品生物化学有关知识的讲授,使学生基本了解烹饪原料中主要营养素的化学结构、特征;熟悉菜点色、香、味的化学组成成分;理解烹调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及其成因机理。

8. 烹饪工艺美术(72学时)
通过工艺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讲授,使学生了解烹饪技艺和烹饪成品的构图、色彩知识;具有审美基础知识和美化烹饪成品的能力。

9. 烹饪基本功训练(180学时)
通过对刀工、刀法、勺工、勺法、面点基本功的讲授和操作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烹饪各项基本功;重点掌握各基本功的达标要求和标准。

10. 中式烹调技艺(108学时)
通过讲授,使学生基本了解中国烹饪发展简况、中国主要地方风味流派和宴席知识;熟练掌握原料初步加工方法、出肉加工、干货涨发和配菜知识;熟练掌握原料初熟法、火候、调味、糊浆芡、装盘知识;重点掌握常用烹调技法和宴席的设计知识。

11. 中式面点技艺(72学时)
通过讲授,使学生熟练掌握发酵、水调、油酥、米粉面团的性质、调制方法及制坯、制馅、成型、熟制知识;重点掌握我国面点的风味流派和特征。

12. 烹饪原料知识(72学时)
通过讲授,使学生熟练掌握常用原料的名称、产地、上市季节、品质、营养价值、用途及主要原料的检验、贮存和保管方法,并具备发现和使用烹饪新型原料的能力。

13. 中式热菜制作(468学时)
通过实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刀工、火候、调味的常用技法;具备设计、制作标准宴席和制作一定数量的风味菜、特色菜的娴熟技艺;重点掌握四大地方
风味流派热菜的制作技艺和当地传统名菜的制作技艺;具备更新和发展菜品的能力。

14. 中式面点制作(144学时)
通过实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面团和馅心的制法;熟练掌握制坯、成型、烹制的技法;重点掌握地方风味面点品种和中档宴会面点的制作技艺。

15. 冷菜、冷拼与食品雕刻技艺(180学时)
通过实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中、低档宴会冷菜的制作技艺;熟练掌握冷菜、冷拼与食品雕刻的制作技法、拼摆手法和雕刻技巧;重点掌握花色拼盘和常用果蔬雕刻,果盘、围边点缀的制作技艺。

16. 烹饪营养与卫生(72学时)
通过讲授,使学生熟悉食品营养与卫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掌握食物的各种营养素及其对人体的作用;重点掌握科学烹调的意义和从事烹饪工作所必需掌握的卫生知识;懂得食品卫生法。

17. 现代餐饮经营管理基础(72学时)
通过讲授,使学生基本掌握餐饮经营尤其是厨房管理的方法、程序;熟练掌握餐饮质量管理和餐饮成本核算;重点掌握适应市场经济的餐饮运作方式。

18. 综合实习(540学时)
综合实习是学生在餐饮生产现场进行的综合技能实习,是校内教育教学活动的延续和深化,集中在第六学期进行。

综合实习包括: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

顶岗实习要在有经验的师傅和专业教师指导下进行。

学校要加强对实习的指导、管理与考核,应与实习单位密切配合,制定实习计划,参与企业餐饮经营、产品制作、厨房管理等过程,了解企业业务环节,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保证实习效果。

实习期结束,必须有考评记录和实习鉴定。

毕业设计是考核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的重要依据,主要指完成实习报告(毕业论文)和毕业考试时的宴席菜单的设计和制作。

专业选修课程(250学时)
19. 食疗与保健
20. 中式快餐
21. 西餐烹调技术
学校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开上述课程,亦可自行确定选修课程内容与学时。

五、教学活动时间分配(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