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门诊楼调研报告共15页

合集下载

医院门诊楼调研报告

医院门诊楼调研报告

医院门诊楼调研报告摘要:医院建筑设计中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明确医院建筑设计中的服务主体,而室内空间,如空间的虚实,候诊空间,科室,病房都要结合结合建筑细节,而其目的,无论是从物质上还是从精神上都要“以人为中心”。

关键词:医院建筑,建筑空间,建筑细节,绿色生态建筑。

引言:通过调研(儿童)医院门诊楼使自己了解医院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与要素,学习针对特定的服务对象儿童来设计。

同时能运用环境设计理论,建立建筑群外部空间尺度的协调概念,较好的处理建筑空间及外部设计。

调研方法:实地现场调研。

携带卷尺,相机,本子等工具,前往省立儿童医院,省立医院南区,安医附院二院进行实地测量调研。

调研结果:门诊大厅在医院中是人流汇集最多,最集中的地方。

门诊大厅设计,必须注意人流的组织和等候空间的布局。

厅内要宽敞舒适,要有良好的通风,充足的光线,特别是自然阳光的射入,注意厅的明亮度和分辨度,并能满足医疗卫生要求。

整个大厅色调要柔和明快,匀称,雅致,气氛愉快。

省立儿童医院省立儿童医院的门诊大厅为两层通高,面朝北边入口广场,配合点支式玻璃幕墙,取得良好的室内采光环境。

米黄色的室内墙面,点缀上跳跃的蓝色与粉色的家具,给人以温馨的感觉,消弭了儿童对医院的恐惧感。

但进深过大,以至于二层候诊大厅采光不足,较为阴暗,与儿童医院环境相背。

省立儿童医院的门诊大厅为两层通高,面朝北边入口广场,配合点支式玻璃幕墙,取得良好的室内采光环境。

米黄色的室内墙面,点缀上跳跃的蓝色与粉色的家具,给人以温馨的感觉,消弭了儿童对医院的恐惧感。

但进深过大,以至于二层候诊大厅采光不足,较为阴暗,与儿童医院环境相背。

省立医院南区省立医院南区门诊楼主题朝向为东西朝向,门诊楼主入口在建筑西侧。

大厅为四层通高的开放空间,各层具有较好的视线交流,门诊大厅顶层为网架结构支撑起的玻璃屋顶,东立面为大面积的玻璃幕墙,为门诊大厅获得了良好的采光条件,并具有良好的通风。

建筑内部层高变化较多开敞明亮的大空间很多,这更多的考虑了患 者及家属心理上的东西。

医院门诊调研报告

医院门诊调研报告

医院门诊调研报告医院门诊调研报告摘要:本报告通过对某医院门诊部的调研,分析了该门诊部的现状、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通过本次调研,得出了对于医院门诊部的经营和管理方面的认识,为医院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益提供了参考和建议。

一、调研背景某医院门诊部是一级综合医院的直接服务窗口,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增加,医院门诊部的工作量和服务要求也在不断增长。

因此,了解门诊部的现状和问题,对于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和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调研方法1. 问卷调查:通过向门诊部就诊的患者发放问卷调查表,了解他们的就诊需求、就诊体验以及对门诊部的改进意见。

2. 现场观察:通过在门诊部实地观察,了解门诊部的工作流程和现场工作环境,发现潜在的问题。

3. 个案分析:选择几个典型的就诊案例进行个案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1. 患者就诊需求不同:调研发现,患者就诊需求多样化,有些患者主要需要处方药,有些患者则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当前,门诊部并未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导致部分患者不满意。

2. 患者就诊体验差:调研发现,患者在门诊部的候诊时间较长,医生和护士的态度也不够亲切,缺乏人性化的关怀。

这些因素导致患者对门诊部的整体印象较差。

3. 门诊部管理问题:调研发现,门诊部的医生、护士和其他工作人员之间的协作和沟通存在问题,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另外,部分设备和器械的维护不及时,影响了医疗服务的质量。

四、改进建议1. 个性化服务:根据患者的需求,提供不同的就诊通道和服务项目,提高患者就诊的效率和满意度。

2. 提升就诊体验:采取措施减少患者的候诊时间,提供更加温馨的就诊环境,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沟通能力。

3. 加强管理:加强门诊部各个科室之间的协作和沟通,建立科学的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及时维护和更新医疗设备。

4. 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

医院门诊调研报告

医院门诊调研报告

医院门诊调研报告医院门诊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医院门诊的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为医院提供改进服务和提升患者满意度的建议。

二、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研。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就诊等待时间、医生诊疗态度、诊疗费用、药品配送等方面。

访谈则选择了部分患者进行深入交流,以了解更多的细节和个人体验。

三、调研结果1.服务质量调研结果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绝大部分患者对医院门诊的服务质量表示满意,其中对医生的诊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评价较高。

同时,部分患者对门诊等待时间较长表示不满意,认为等待时间过长影响了就诊体验。

2.患者满意度调研结果调查显示,患者对医院门诊的整体满意度较高,大部分患者表示愿意再次就诊和推荐他人来就诊。

其中,患者对医生的专业水平、耐心细致和沟通能力较为满意,认为医生能够给予他们合适的治疗建议和个性化诊疗方案。

3.问题和改进方向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发现以下问题存在:(1)门诊等待时间过长:部分患者对门诊等待时间过长表示不满意,建议医院优化流程,提高医生的问诊效率,减少患者等待时间。

(2)挂号及缴费流程复杂:部分患者表示挂号及缴费流程繁琐,建议医院简化挂号和缴费流程,提供自助机器等便捷的服务方式。

(3)药品缺货及配送问题:部分患者反映在医院门诊购买药品时药品缺货现象较多,且配送速度慢。

建议医院加强药品供应链管理,保证药品的充足和及时配送。

(4)就诊环境不舒适:部分患者对就诊环境的凉气过大和噪音较大表示不满意,建议医院加强就诊环境的改善工作,提供更加舒适和安静的就诊环境。

四、改进建议基于以上问题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优化流程,减少等待时间:医院可以加强对医生的培训,提高问诊效率,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

(2)简化挂号和缴费流程:医院可以引入自助机器等智能设备,提供便捷的挂号和缴费服务,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和繁琐的流程。

门诊大楼调研报告

门诊大楼调研报告

门诊大楼调研报告门诊大楼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门诊大楼作为医疗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为了对门诊大楼进行全面了解,我们进行了调研。

本次调研报告主要从门诊大楼建筑设计、医疗设施及服务、环境卫生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为门诊大楼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门诊大楼建筑设计1.门诊大楼外观设计简洁大方,符合建筑风格,使人一目了然,便于患者和访客找到并进入门诊大楼。

2.门诊大楼内部布局合理,楼层之间的联系顺畅,医疗科室之间布局合理,便于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交流和治疗工作的进行。

3.门诊大楼的设施包括电梯、楼梯、无障碍通道等,保证了患者和访客的便利性。

三、医疗设施及服务1.门诊大楼设备先进,配备了高精尖设备,如CT扫描仪、核磁共振仪、超声机等,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诊断服务。

2.门诊大楼开设了多个科室,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等,方便患者就诊。

3.门诊大楼配备了相关专业医师和护理人员,保证了患者在门诊大楼内得到有效的医疗服务和护理。

四、环境卫生1.门诊大楼卫生管理规范,保持了良好的环境卫生,有利于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健康。

2.门诊大楼的走廊、候诊区等公共区域保持干净整洁,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工作。

3.医疗废物、污水等处理规范,确保了环境的洁净和安全。

五、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1.门诊大楼部分科室的就诊时间较短,患者等待时间较长,可以考虑增加医疗资源,提高服务效率。

2.门诊大楼在公共通道的导示标识不够清晰,容易迷路,建议增加更多的导示牌和标识,提高患者和访客的便利性。

3.医护人员在较忙的时候,表现出一些紧张的情绪,建议加强医护人员的心理疏导和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六、结论门诊大楼在建筑设计、医疗设施及服务、环境卫生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通过改进建议,可进一步提高门诊大楼的服务水平,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同时,门诊大楼应加大投入,引进更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医院门诊楼建筑设计调研成果汇报

医院门诊楼建筑设计调研成果汇报
(1)挂号-----等候-----问诊-----办卡缴费-----取药or输液or治疗-----离开
儿科流线
(2)挂号-----等候-----问诊-----办卡缴费-----检验,x光----- 诊察(手术)-----取药(输液)-----离开
口腔科流线
(1)挂号-----等候-----问诊-----办卡缴费-----取药,输液,----离开
(3)挂号-----等候-----问诊-----办卡缴费-----检验-----X光----- 手术-----住院-----离开
(1)挂号-----等候-----问诊-----办卡缴费-----取药,输液-----离开
(2)挂号-----等候-----问诊-----办卡缴费-----检验or x光----- 治疗-----取药(输液)-----观察----离开
建筑类型与空间组合
建筑类型及空间组合
套院式 特点: 良好的自然通风和庭院绿化 平面受四合院影响,形成特定的子单元,如右图所示 子单元可以组合形成多种复杂的套院式建筑,平面多成“日”、“四”、“田”、“曲”等形式
右图为一实例:白求恩医科大学门诊平面 此平面就是采用子单元和条状科室单元通过廊道和交通厅联系起来的。 整个平面虽很复杂,但各单元科室运行有条不紊。整个建筑显得很有秩序。 特点:门诊大厅前后四角处的廊道各联系2-3个科室。在此处设置一次候诊厅,再绕庭园设置二次候诊廊,候诊空间采光通风良好。交通空间和候诊空间互不干扰。
建筑类型与空间组织
五、板块式组合
平面极为紧凑,缩短流线,提高效率,内多采用人工照明和全空调环境
门诊的流线关系
医院对于来看病的人来说是个陌生的环境,在陌生的环境中导向系统特别重要 对于处于医院建筑中的人,他们的行为和活动具有目的性 于是,如何将流线安排的清晰、便捷便是门诊设计的重点

门诊楼调研

门诊楼调研

门诊楼调研报告班级:09建筑学(1)班姓名:学号:门诊楼调研报告我们小组三人上周进行了医院门诊楼调研,目的自然是为后面的设计作铺垫。

据说安医大二附院设计的很好,先前也未听说过,怀着好奇,我们将其定为第一个调研目标。

当我第一眼看到二附院的建筑时,心里稍微有些触动,至少从外观上我认为还算个不错的设计,高大的柱子暗示着入口,大面积的玻璃幕墙等均属常规手法,使立面简洁又不失美感。

而这样的立面形式是我所期望却又难以实现的,期望是因为它富有整体感,以横向构图为主,连续的横向长窗,随机地点缀些竖向百叶窗。

然而对于我来说,几乎很难这么做,首先是节能问题,折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对空调系统该是多大的负荷啊!或许对于医院来说,采光比节能更为重要;其次,随机点缀百叶窗,这点我还没有掌握,真想知道是怎么随机的。

就在我们从直通门诊楼的外大门经过时,不时有小轿车开出来,可见在出入口人车还未分流,我们不得不躲躲闪闪地缓慢移动到门诊楼前的广场,到这就安全了,有一排石球限定了广场空间,汽车是无法通过的。

接着我们看到宽达50米的广场中央有一花坛,其目的当然是为突出入口。

顺眼望去,前方是一个巨大的洞口,后来了解到是当今新建大中型综合医院十分推崇的“医院街”。

当时尚不知道“医院街”这个概念,只把它当作被随意命名的一条路,所以也就没在意,即“初生牛犊不怕虎”。

不过门诊楼与行政楼之间矗立的几根高大圆柱着实吸引了我,我想它们大概是为塑造医院雄厚的医技形象吧。

站在十几米高的柱子下,谁又能不为之震撼呢?因此,我对二附院就有了良好印象,至少目前看来它的医疗水平还是最令人放心的。

进入门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贯通四层的方形共享中庭,这本也是比较常规的做法,但它营造的空间氛围并不平凡。

在我们刚走进入口时,净高只有四米左右的厅口两边布置了几排座椅,左侧座椅端部就是公共厕所,很具有人性化,不仅给人提供休息空间,还能让人一睹中庭的风采。

想来中庭的视觉中心应该是问询台和左侧的自动扶梯:问询台呈椭圆形,台面高度很低,医务人员可以坐在椅子上正常办公,对残疾人自然也很方便;扶梯是悬挂在主廊道一侧的,人上人下的亦是一种生动的景观。

医院门诊楼调研报告

医院门诊楼调研报告

医院门诊楼调研报告调研对象:省立儿童医院、省立医院南区调研时间:2014/9/8小组成员:正文:我组呢选择了一个省立儿童医院,和省立医院南区。

大家知道儿童医院建造时间较久,而省立南区则投入使用不足十年。

所以这是一个在年限上的对比。

一个可以用来让我们借鉴学习,一个呢也可以让我们找到些许的教训,这个不是说老的建筑就不好,但是老的建筑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会产生设计时想都想不到的问题,譬如说省立儿童医院设计时考虑的科室不足,在后来发展时陆续分出很多科室,导致空间不足的情况,收治病人也日渐增加,导致床位不足的等等。

下面我来逐条阐述我们的调研成果。

关于省立南区:附资料图片从选址什么的我就不说了,非常合理,各个入口设置我也没觉得有任何不妥,造型设计也是中规中矩,符合传统对医疗建筑的印象,虽无太大创新别致,但是还算气派,谨慎。

我们说这个平面,我觉得省立南区的平面算的上是我们可以学习的一个例子了,流线清晰,功能分的也很好,亭廊式,门诊流线环绕中庭,很容易让第一次前来看病的人产生方向感。

但是我觉得有一点点瑕疵,就是说内部空间还是太过同质化,空间感觉上面没有导向性,意思就是说进入内部除了可以看到显眼的红色led面板的挂号处,其他的诊室啊之类的并不显眼。

空间处理上面可以更加的有一点点变化,不至于让每一个科室啊什么的都长得一模一样,可能病人刚从这个科室出来,下次去的时候还是没那么容易找到。

继续说我们大可以学习很多的功能流线方面,人流通过门诊入口进入大厅,分散到各个门诊部,急诊入口设置在主干道,给急诊最快的时间,入口通往急诊大厅,住院入口分散探病人群,各个科室分布在中庭四周,功能分区明显。

俩点不足,一,住院楼太气派误导主入口方向,大部分病人是直接从住院入口进入。

二,楼梯不显眼,我在ppt上面提到过。

关于儿童医院:附图,另外关键词,建筑时效性,建筑人性化第一张是找不到资料图我们自行绘制的总评,有点潦草。

第二场找的是医院内部拍的消防疏散图,可以大致了解一层二层的平面分布。

医院门诊调研报告

医院门诊调研报告

医院门诊调研报告根据本次医院门诊调研的结果,将调研报告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一、患者的满意度调查:通过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医院门诊服务的满意度。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患者对医院门诊的服务比较满意,认为医院门诊工作人员态度友好,能够及时解答他们的问题。

但也有少部分患者对门诊候诊时间过长、挂号难等问题表示不满意。

因此,建议医院提升门诊服务效率,缩短患者候诊时间。

二、医院门诊的设施建设:门诊的设施建设是患者就医体验的重要因素之一。

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医院门诊的设施老旧,存在环境不够舒适、设备陈旧等问题。

因此,建议医院加大对门诊设施的改善投入,如提升门诊环境、更新设备等,以提升患者对门诊的满意度和就医体验。

三、医生的医疗水平:医生的医疗水平是患者选择就医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患者对医院门诊的医生的医疗水平评价较高。

患者认为大部分医生专业且经验丰富,能够对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然而,个别患者对医生的态度和沟通不够满意。

因此,建议医院加强医生的职业道德和沟通能力培训,提高医生的服务质量。

四、挂号和支付的便捷程度:挂号和支付的便捷程度对患者的就医体验至关重要。

调查结果显示,部分患者认为医院门诊的挂号流程繁琐,且缴费方式不够方便。

因此,建议医院优化挂号和支付的流程,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

例如,可以通过推出在线挂号系统和多种支付方式来提高挂号和支付的便捷度。

五、医院门诊的宣传和推广:医院的宣传和推广对于吸引患者非常重要。

调查结果显示,部分患者表示对医院门诊的服务了解不够充分,希望医院加强宣传和推广工作,提高医院门诊的知名度。

因此,建议医院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宣传门诊的服务优势和医院的专业水平。

综上所述,本次医院门诊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患者对医院门诊的服务比较满意,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通过加强门诊服务效率、改善门诊设施、提升医生的沟通能力、优化挂号和支付流程以及加大宣传力度,可以提升医院门诊的满意度和就医体验,吸引更多患者选择医院门诊就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